瑜伽师地论

《瑜伽师地论》梵文 Yogācāra-bhūmi-?āstra佛教论书。简称《瑜伽论》。瑜伽师地,意即瑜伽师修行所要经历的境界(十七地),故亦称《十七地论》。相传为弥勒菩萨口述,无著记录。为印度大乘佛教瑜伽行派和中国法相宗的根本论书。...[详情]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八(10)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八(10)

  辰十、无碍解住(分二科) 巳一、问

  云何菩萨无碍解住?

  这是第十科「无碍解住」,分两科,第一科是「问」。怎么叫做「菩萨无碍解住」呢?「解」就是智慧,有无障碍的智慧,其实就是四无碍辩。成就了这样的智慧,他的心就在这里住。这是「问」

  巳二、答(分二科) 午一、略说(分二科) 未一、别辨相(分五科)

  申一、于殊胜智爱乐随入

  谓诸菩萨于甚深住不生喜足,复于增上智殊胜性爱乐随入。

  「谓诸菩萨于甚深住不生喜足」,这第二科是「答」,分两科,第一科是「略说」,又分二科,第一科是「别辨相」,又分五科,第一科是「于殊胜智爱乐随入」。

  「谓诸菩萨于甚深住不生喜足」,就是前面无加行无功用无相住,那是第九科,也就是十地菩萨的第八地,不动地菩萨。这个不动地菩萨,有很多的菩萨达到这个程度,所以是「诸菩萨」。「诸菩萨于甚深住」,就是那个极清净住。虽然境界很高了,「不生喜足」,他不生喜足的想法,还是不满足。「复于增上智殊胜性爱乐随入」,又于「增上智」,就是佛的智慧,是特别殊胜的,是「殊胜性」,这个智慧就是性。「爱乐随入」,他欢喜能达到佛的智慧的境界。

  《披寻记》一六○九页:

  增上智殊胜性者:如来妙智,名增上智。能利自他究竟所作,名殊胜性。

  成就了这样的智慧能利益自己,也能利益他人,就是能利益一切众生。这个自他两利的事情,能够圆满地成就,所以叫做「究竟所作」,所以名为「殊胜性」。

  这是第一科「于殊胜智爱乐随入」,下面第二科「起智加行宣说诸法」。

  申二、起智加行宣说诸法

  是诸菩萨于诸法中起智加行,应为他说一切种法。

  「是诸菩萨于诸法中起智加行」,这个他爱乐随入成就佛的智慧,怎么样办法呢?怎么样能得佛的智慧呢?「是诸菩萨于诸法中」,就是对这个有为法、无为法,一切法里面「起智加行」,就是发动智慧的作用。什么叫做「起智加行」呢?发动智慧的行为?「应为他说一切种法」,就是随其所应,随众生的根性所适当的、所适宜的、所相应的,为他宣说一切种类的佛法,就是开大智慧,开发一切众生的智慧。你做这件事,就使令你的智慧增长,逐渐地就可以圆满佛的智慧。可见这个为人说法是很重要。

  我们若是静坐的时候,你能作如是观,众生都有智慧的问题,就是对于这件事不懂,不懂就是你做不好。譬如说是我们静坐,静坐这件事,初开始的时候我学习了一少分,关于静坐的事情我学习了一少分,也可能对方只告诉你一少分,也可能你嫌多,我少少的就好了。总而言之,就是你对于静坐的事情只是明白了一少分,那么你就开始用。一开始用的时候,就照这一少分这么用,用的时候可能有五分钟,可能还好,可能头一天也可以,第二天也或者可以,到第三天就不行了,就有问题。有了问题的时候,没有办法解决,这时候这个禅就是坐不来了。不是腿痛的问题,其实坐禅腿痛是容易解决的。容易解决,姑且说有两个方法:你就是不要忍耐很多的时间,少少忍耐一会儿就把腿子放开。我们是坐禅凳,这个禅凳是高过地面,你就把腿垂下来就好了。垂下来以后,你腿子可以活动活动。你站起来也可以,站起来或者是,我看他们这个……。

  我以前参加从中国大陆来的这些禅和子,禅和子打禅七我也去参加。我去参加,他们怎么办呢?腿疼的时候,他就下座,下座到弥勒菩萨……,有的供文殊菩萨像,有的供弥勒菩萨像,这个禅堂中间供一个文殊菩萨像,或者弥勒菩萨像,供在那里。他从这个座位下来,到弥勒菩萨像的后面站一会儿,从那儿走了一会儿,站了一会儿,再走回来。你在你座位那里站一会儿,活动活动也可以,大概不要超过五分钟,再回到座位坐。他们那些禅和子已经坐禅几十年了,不是初禅冒失鬼,这样子有这么几次,腿的问题没有了。你每一天坐多少支香,这个腿没有问题。当然一支香也不是很长,就是一个多钟头。

  我那个时候参加的禅七,最长的一支香是养息香。他那个禅七的功课表和我们不一样,他是夜间……,其实我姑且这么说:一点钟就起来,早晨一点钟起来,起来就是跑香,然后就一支香一支香这样坐。吃完早粥的时候,马上就是到禅堂跑香的,没有说是到寮房休息,没有这回事,就是跑香。跑香,然后坐香,行香。到中午吃饭,吃完午饭的时候,立刻到禅堂跑香的,这样子。跑香的时候,一支香一支香坐,坐到四点钟,就有两个钟头到寮房休息。就是夜间从十一点到一点钟,你休息两个钟头;白天四点到六点,休息两个钟头,一共就是睡四个钟头,其余的时间就是跑香、坐香、讲开示这些事情。但是每一支香,有的时候半小时,有时候三刻钟,有时候一个钟头。到养息香,就是到六点钟起来,还是跑香,跑香可能有跑半个钟头吧!然后坐一个半钟头,就是这样子。他这个功课表是这样子,和我们现在的功课表不一样,但是我认为背着、抱着一样沉,一样重,无差别。

  他们那些禅和子解决腿痛的问题是这样子。但是我们坐禅没有那么久,我们的痛可能不像他们那么容易,但是你多几次也就可以了。就是腿子痛,忍一会儿,就不要忍,放腿子;放腿子,也可以起来活动一下,但是你起来的时候不要影响别人,要慢慢地。这样子,我看三个七,或者七个七,这个腿痛完全没有问题了,应该是这样子。这个腿痛的问题,我刚才说容易解决,就这样就解决了嘛!但是你的心的问题可不是容易,不容易解决。说我当初我听人讲坐禅的方法,若是说就是看话头,那也是很简单,就是这样子;说简单也可以,说不简单也是可以。但是我现在的说法呢,不是指看话头,我是说按照经论。我们学《瑜伽师地论》,这也是禅,《金刚经》也是禅,《摩诃般若波罗蜜经》也是禅,《华严经》、《法华经》、《楞伽经》,这些经论通通都是禅。你学习这样的佛法,这就是禅,不是另外有什么方法,不是,这就是禅。

  最初开始学的时候,有的人他的心情就是愿意少,「哎呀!这一点就好了」,实在是不对。当然这可能那个老师只是告诉你少少的方法,也可能是告诉很多,你不接受,我就少少的。等到用的时候呢,你就知道了,少了不行,就是不知道。小小的方法,我用这个方法用完了,不灵光;我用这个,用这个也不灵光,没有第三个方法的时候,这时候怎么办呢?这时候就是没有办法,没有办法心里很烦躁。若是愿意守规矩的人,我继续坐在那里,不然放腿子就跑了,是这样子。这样子是不对的!就是要多学习一点方法,不应该少。当然这是你用的时候感觉到不足,才知道「喔!还要再学一点,再学一点,再学一点」,那才可以。譬如说我们现在学习《金刚经》,用这个坐禅的方法,但是有的时候还是不够,我们初开始用功的人,他不相应,就是要变动。变动,我就这么多的本事,再没有了。没有了,你若再去学《解深密经》呢,那就不同,那方法就不一样了。若再去学《楞伽经》,它又有方法。这个方法多了呢,我这个不灵光,我这个可灵光了,一下子相应,也可能。

  我们头几天说到一个事情,就是我们汉传佛教禅宗,跑香,就是这样跑。这样跑嘛,但是忽然间南传佛教他们的方法不同,和我们北传佛教不一样。我那天说过,它是慢的,慢动作,「起,进,落」。这个脚抬起来有三个步骤,「起」,抬起来,然后向前进,然后落下来,这三个动作都要慢一点。我们读《大般若经.四念处品》,就读出来这种事情;就是南传佛教这个经行的方法,在北传的《大般若经.四念处品》,你读一读,你就读出这个意思,读出这个经行的方法。但是你若不知道南传佛教经行的方法,你读《大般若经》也可能会读出来,也可能读不出来。你有那个经验呢,就会读出来。这样子呢,然后静坐的时候不一样,这个是方法,也是不一样。

  但是我这样说,就是我们初学的人是有这个问题,若是学习到得到未到地定的人没有这回事情,没这个问题,那他怎么经行都可以,快步也可以,慢步也可以,但是非经行不可的,要经行。他就是,不管你怎么经行,他心一静下来,就相应了,到那个时候是这样的。这个情形呢,这个经行的方法不一样,但是我们都可以学习。这个观的方法可是多了,可是很多的。这些方法,不是说这个人有智慧他发明的,没有这回事情;经论里完全都说了,就是你要多读书。《华严经》也应该学,《法华经》也应该学,《大般若经》、《大宝积经》、《大集经》,这些经都应该学;《阿含经》也应该学,这里面有无量无边的智慧,你都可以用。我们不要排斥南传佛教,南传佛教也是佛法,也能令你得圣道的,不要排斥;北传佛教也是佛法,我们都应该学习。当然这样说话,「这太多了,我就一部经就够了嘛!」当然就不欢喜多。

  现在这里说「一切种」,「应为他说一切种」,这个「种」者类也,很多类很多类的,很多的智慧啊!要这样子。这个人有一种什么事情呢?譬如说,我听人说,我不是间接,直接听他说的,我说:「你出家,你母亲同意吗?」说:「我母亲不同意。」说:「怎么不同意?」我母亲说:「你若出家,我就自杀。」他母亲对他这么说。那么他师父问:「你怎么说呢?」我说:「你不让我出家,我也要自杀。」这样讲。那为什么会这样呢?有的情形,「哎呀!我的父亲、我的母亲,或者我的哥哥、我的弟弟、我的姐姐、我的妹妹,还有我的儿女,就是不同意出家,就不出家了」。但是他不是,你不同意,我非出家不可。为什么会这样子?这就是前生他出过家,他前生这样熏习过。他熏习过,他今生出家就欢喜,他就是欢喜,没有理由的。不讲理由,我出家就是欢喜,那就是前生学过。

  现在我们学习静坐这件事,亦复如是。你不知道你前生遇见什么样的善知识,你学习这个方法,学习过。你今生再遇见这个方法,他就很快就相应,就是有这回事。但是今生遇见的因缘和前生遇见的因缘不一样,你就没有遇见那个方法,那就不对。譬如说我们两个手做事,我们常常用右手做事,你现在偏要用左手,就感觉不方便。其实都是你的心,但是这就不一样。这个方法也是一样,前生我也是静坐,也坐过禅,也是用这个方法;今生的因缘不同,因缘不同,你就会慢一点。说为什么会这样子?你有过过失,有什么过失?你障碍别人修禅,你有这个过失,所以今生明知道你以前学过,但是就不知道,你就困难。你从这里再反过来说呢,你帮助别人坐禅,那就不同,你今生坐禅就容易。譬如说现在打禅七的时候,我去烧饭给这些坐禅的人吃饭,我去开暖气,使令坐禅的人不要冷;你总是帮助这个坐禅的人做一些功德,你自己坐禅也就容易的,就是这么回事,没有一件事是无因缘而有的。

  所以这上面「应为他说一切种法」,这还是第八地菩萨啊!他想要进一步成就无碍解住、想要得佛智慧,他还要继续要利益众生。「应为他说一切种法」,这样子你才能成就的。这是第二科「起智加行宣说诸法」,下面第三科「如实了知说法所作」。

  申三、如实了知说法所作

  普于一切说法所作皆如实知。当知此中说法所作:谓于一切近稠林行,如此杂染、如此清净;由此杂染、由此清净;若所杂染、若所清净;若非一向、若是一向、若通二种,如是一切皆如实知。

  「普于一切说法所作皆如实知」,这个「普于」,普遍地对于一切的说法能发生的作用,你都知道。「皆如实知」,不是搞错了!那是白的,说是黑的,不是,是如实能够通达。「当知此中说法所作:谓于一切近稠林行,如此杂染、如此清净」,这上说是「普于一切说法所作皆如实知」,这句话我还不懂,怎么回事啊?下面等于是解释了。「当知此中说法所作」,你要知道,这个第八地菩萨他想要成就无碍解住、想要得佛智慧,他若为一切众生说法会有什么什么样的功德,所成就的作用是什么呢?这下面说:其实简单说就是断惑证真;为人说法的时候,使令人开大智慧,开大智慧是什么?就是断烦恼。断了烦恼有什么好处?能见第一义谛,还是开大智慧,那么就转凡成圣,可以得无上菩提,这就是「说法所作」。

  下面列出来「谓于一切近稠林行,如此杂染、如此清净」,这个「近稠林行」,这是我以前读《华严疏钞》的时候读过这些事情,但是当时,我现在还记住,就感觉到不懂。「近稠林行」,说了很多「稠林」,不知道这是说什么,有的似懂不懂这样子。现在又看见了,把以前的印象又想起来,但现在想起来是想起来,怎么讲还是不知道,要去看一看。我看了《十地经论》,看了慧远大师的《十地经论义记》,然后又回头来去读《华严疏钞》,这一段文也不是很多,但是我费了很多时间。看这个文:「谓于一切近稠林行」,这个「近」字怎么讲?我查那个字典,近者附也,附带、这个附近,附在那上面。就是我们的心有这些事情,我们的心里面附带这么多的问题。或者是这个「近」当什么讲?当熏习讲;你和它相近,你就受它的影响,受它的熏习。譬如说这屋子冒烟,或者是烧香有香气,你和这个香气接近,你身就有香气。我们的心和这些清净的功德的事情,或杂染的罪过的事情相接近,你就受它的影响;这个「近」字这么讲。

  「稠林行」,这个「稠」就是密,就是很多。「稠林」,就像那个树林一棵树一棵树很多,很多的树在那里,那么叫做「稠林」。现在这里面就是说,很多的问题。譬如说我们一个贪心,贪心很多,瞋心也是很多,时时有时候发忿怒,贪心随时会生起,所以这个烦恼很多,业力也很多,很多很多,都是很多的;这个多的意思。一个是密,「稠林」就是这个树木一棵树一棵树很密的,这里面就表示多的意思,也表示深奥,不容易明白。不容易明白,也有「稠」的意思。「稠林」是个譬喻,譬喻我们的「行」,「稠林行」。行是什么?行者心也,就是心。

  「谓于一切近稠林行」,「近稠林行」究竟指什么说的呢?「如此杂染、如此清净」,就是我们现在这一念心,就是这样子污染了,污染的是这样子,很多的污染。「如此清净」,或者我们开了一点智慧,不敢做恶,我要做功德,我今天也拜佛,明天也念咒,或者也常常的念经,常常修学戒定慧,这个清净功德很多,「如此清净」。就是这样的清净,这样的杂染。这一句话的意思,就是已经成为事实的;这样的清净,这样的杂染。

  「由此杂染、由此清净」,为什么杂染呢?「由此杂染」,就是这个原因。因为这个原因而杂染了、而污染;因为这个原因而清净。他不是自然地杂染,也不是自然的清净,是有因缘的。「由此杂染」,就是杂染的原因。「由此清净」,就是清净的因缘。由这样的因缘而清净,由这样的因缘而染污的,这都是很多很多的事情的。

  「若所杂染、若所清净」,这个原因杂染了,谁杂染了?就是我们的心被杂染了。由此清净,谁清净?也就是你的心,你的心在身口意上清净。身口意杂染了。这些都叫做「稠林行」,都是很多的,里面很多很多事情。

  「若非一向、若是一向」,「一向」就是一个方向,我就做这一件事,我就是做清净的事情,这叫做「一向」。「若非一向」,它不是一个方向;有时候我很清净、很规矩,有的时候我就放逸。有的时候清净,有的时候不清净,就是不一向了。「若是一向」,或者这个人他就是这样子,就是欢喜修学戒定慧,而不去放逸的,那是「一向」。「若通二种」,就是这个人通于这两种,有的时候一向,有的时候不一向,就是这样子。那么这句话呢,前面说明这个杂染和清净并不是一向,或者是不一向,或者是通于两种的。

  「如是一切皆如实知」,这么多的稠林,这位菩萨都知道。这位菩萨都知道呢,就是你说法的时候就在这里面发生作用,这就叫做「稠林行」。「当知此中说法所作」,就是在这样的境界里面,出现这么多不同不同的相貌。

  《披寻记》一六○九页:

  谓于一切近稠林行等者:《十地经》说:心行稠林、烦恼行稠林、业行稠林、根行稠林、信行稠林、性行稠林、深心行稠林、使行稠林、生行稠林、习气行稠林、三聚差别行稠林,是名一切近稠林行。言稠林者:众多义故,难知义故,如《十地经论》释。如此杂染如此清净者:谓染净法。由此杂染由此清净者:谓染净因。所杂染所清净者:谓染净识,染法相应不相应故。若染净法堕不决定,名非一向。若堕决定、名是一向。亦染亦净,名通二种。如是一切稠林行摄,随应应知。

  「谓于一切近稠林行等者」,这是《披寻记》把这句话标出来,下面加以解释。「《十地经》说」,这个《十地经》就是别行的《十地经》,《华严经.十地品》那就不是别行,就是和那么多的经和合在一起流通。「心行稠林、烦恼行稠林」,这底下说这个「稠林行」究竟指什么说的呢?把它列出来。

  第一个是「心行稠林」,这个《十地经》是十一个稠林,和《华严经.十地品》,我对照了一下,多数是一样的,但是小小有一点不同。「心行稠林」,这一句话是总说的,下面是别说的。这个「心行稠林」,就是心的活动,里面是非常的复杂,里面的道理也不是容易明白的,所以叫做「稠林」。「烦恼行稠林」,这下面别说,别说其中呢,就是我们凡夫不是圣人,那么就是有烦恼,贪瞋痴慢疑,身见戒取疑,各式各样的烦恼;就是一个爱烦恼,一个见烦恼。这个烦恼的相貌,就是使令我们心里面不寂静住。不管什么烦恼,它若出现的时候,心里面就乱,心里面不寂静,所以叫做烦恼。这个烦恼的活动也像稠林似的,很多的问题。我们若不学习佛法,很难明白烦恼的事情,所以叫做稠林。

  「业行稠林」,就是由烦恼的动作又造了业。这个事情,譬如说我们内心里面有贪瞋痴的烦恼,表现在身口上面,你身有所行动,或者你拿起拳头要打人了。或者是我们内心里面对于佛有恭敬心,我们拜佛,作种种功德,表现在身口上,那时候就叫做「业」,一般的可以这么讲。但是我们静坐的时候,又是心里面在修止观,那就是业,也是业了,当然这个业和世间的有漏业也不一样。「业行稠林」,这个业有轻有重,也有染污也有清净,有得果报有不得果报。

  昨天我们那个问题还没有回答:「有缘思生,有缘业生;无缘思不生,无缘业不生」,我昨天的意思要回去再读一读这段文,结果回去没能读,现在就是凭以前读的时候的记忆说:舍利弗尊者问,我昨天说过,说是我不是睡觉,我有这样的行动,行动要是心动,然后才有行动;你没有做梦,不是睡觉,你有这样的行动。那么现在是睡觉的时候也有相同的行动,是不是会得果报呢?我们没有做梦,我去拜佛,将来会得果报。那么你做梦的时候也去拜佛,是不是和醒觉的时候拜佛一样会得果报呢?不管是染污是清净,都是一样。那么舍利弗尊者这样问。须菩提尊者说:「有缘思生,有缘业生」。这个「有缘」怎么讲呢?「缘」就是分别,就是你心里面在分别。你心里面一动,那么这个业就成立了,业就出现了。「有缘思生」,思也是业;「有缘业生,有缘思生」,思也就是业。但是说「思生」呢,业的本质就是你的思,你内心里有目的的行动,就叫做思。但是说业的时候呢,那就关涉到业还要得果报,是很复杂的了。

  「有缘思生,有缘业生;无缘思不生,无缘业不生」,你心里面不分别,不分别没有业。那么这个话呢,你做梦的时候也在拜佛,做梦的时候和人吵架,也是,你心若动就有思,心若动就有业,他这么解释,这样解释。这样解释,我们若读《俱舍论》,或者你学《大智度论》,那它就详细了一点。详细一点是什么呢?我们学习戒,我们出家人那个戒,你学戒,戒上也是说,说我做梦的时候做了错误的事情,是不是犯戒了?那律上说,你醒了以后你要发惭愧心,你也应该忏悔一下。那意思呢,他也还是有事情的。可是在《俱舍论》上,或者《大智度论》上说呢,做梦的时候也做了什么什么事情,它也有力量,但是可能不足以得果报。但是那个地方须菩提尊者在那里只是说「有缘思生,有缘业生;无缘思不生,无缘业不生」,只是这么一解释,就是在原则上告诉你,你心若一动就有业,就是这样意思。后来须菩提尊者就告诉舍利弗尊者,说现在弥勒菩萨在这里,你去请问他。《大品般若经》那段文说这个事,是〈梦行品〉。那么他就问弥勒菩萨,弥勒菩萨就用第一义谛来回答这个问题。

  所以「业」这个地方,是有业,但是可能得果报,也可能不得果报。就是我们醒觉,不是做梦,我们做这件事;做这件事,有可能得果报,有可能不得果报。这个得果报的原因呢,《瑜伽师地论》我们前面学过了,它也说得很清楚。你明明了了地把这件事做成功了,那就是要得果报的;你做的时候心里面迷迷糊糊,不大明白,那不一定得果报,就是这样子。但是做事情,有的时候你现在做这个事,但是你对别人说你去做那个事,你没有多加分别,那个人奉你的命令去做了事,那么你要负责的。你得不得果报,这事不一定的。其中还有一件事,譬如说是我给你一百亿美元去造庙,我发这个心造庙,那个人奉你的命令去做了事。但是这件事做好的时候,或者还正在做的时候,你后悔了,那就不一定了。做善、做恶都是这样子,你若后悔的时候那就不一定。说我们出家人有的时候也做错误的事情,我忏悔一下;你若诚心地忏悔,那它也可能不得果报。说是这个业是不是会得果报?也不一定的。若是你这件事,我是这么做了,我感觉很欢喜;我欢喜,再做,再做,时常做,那就决定得果报了。我头一次做力量不够,不能得果报;但是继续做,继续做,久了非得果报不可,它力量够了。

  所以这个业稠林,这里面也是很复杂的,有很复杂的事情。其中一样事情令我们感觉到遗憾的事情呢,这个人这一生做了很多的恶事,但是死了以后生到佛世界去了;这个人前一生都是做善事,死了以后跑到地狱去了,就会也有这个事情,为什么会这样子呢?它也有个道理,有什么道理呢?说他的一生都是做善事,临命终的时候恶知识来了,他的贪瞋痴出来了,有恶心,那就下地狱。说是这一生都做恶事,临命终的时候遇见善知识了,善知识叫他念佛,他一念佛,往生佛世界去了。这个善恶得不得果报,怎么得果报?很复杂的。这是「业行稠林」,这里面也是很多很多的事情,不容易明白的。

  「根行稠林」,「根行稠林」是什么呢?这是说他是佛教徒,他原来不是佛教徒,原来就是一般的在家人,但是他那个地方有个庙,有个庙拜梁皇忏,他的哥哥,或者他的妹妹,或者他的朋友把他拉去到那里也去拜忏,感觉这个音调唱得很好,生欢喜心,也就生了恭敬心,栽培善根了。他这个时候,「根行稠林」,他这个善根就栽培了。这个「根」是过去栽培的善根,叫做「根行稠林」。所以我从这里看呢,对于这个香火庙要赞叹,不要说「那是香火庙」,你不可以轻视,不要轻视的。这个很多的众生他不可能说是你在那里讲《大般若经》,他就欢喜听,这样的人很少,这是少数人。那香火庙反倒能度众生,所以要赞叹这件事,他在那里栽培了信、戒、闻、舍、慧。有的人听见唱炉香赞,「炉香乍爇」,心里欢喜,生了信心。拜梁皇忏,拜佛,佛像造的庄严看了欢喜,各式各样的因缘建立信心,信、戒、闻、舍、慧这五种功德。这在〈声闻地.出离品〉讲这个事情,讲得很详细。初开始怎么样栽培善根,到什么时候会得解脱,它说得很清楚。

  这里说「根」,是说过去的时候你栽培善根,栽培了善法,或者信进念定慧有多少在你心里面栽培。为什么叫做「根」呢?就是现在再遇见因缘的时候,就是以前栽培的善法现在又发生作用。能发生作用,叫做「根」,就是这样意思。「根行稠林」,那栽培善根的时候也是很复杂的,也是不是单纯的事情。可能栽培善根的同时,他又造了一点罪过,那个善根和罪过又纠缠起来,很多的问题。当然是栽培的时候,他那个善知识,善知识可能是他的怨家做善知识,也可能是他的老师,也可能是他的父母,各式各样的情形,「根行稠林」。

  「信行稠林」,这个「信行稠林」这个地方,这个《华严经.十地品》叫「信解」,它有个解字,这个地方只是有信。有那个解字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因解而生信,所以叫信解。由信而有解,或者因解而有信,是这样。这个信解那上面说,或者是《杂集论》解释这个信,什么叫做信?信就是没有疑惑,我相信,我没有疑惑。没有疑惑这件事不得了,很不容易啊!很不容易说是没有犹豫,决定是这样子,我相信的。所以心里若有犹豫,那个信字不具足。所以信那个地方,这底下虽然没有说,应该有个解,一定是要有解,不然的话你这个信建立不起来的。

  就说是我们已经出了家,如果我们若不学习佛法,你的信能达到那个程度,不犹豫?人家没有同你说话,你可能心里面有犹豫,何况若有人提出问题来,你心里不犹豫?真实有善恶果报吗?你相信吗?就是心里有问题啊!所以我在想,我们佛教徒,尤其是出了家,若不学习佛法,这个人是怎么样个程度?我看,很难很难。就是在佛学院里学了多少年,你这个信是建立起来吗?都不容易啊!都是不容易的。所以这个「信行稠林」,而在这里面表示出来,可以和上文连系起来说:「根行稠林」,就是你前一生,前两生,前多少生的时候,你栽培了信进念定慧的善根。那么今生又遇见佛法僧了,你这个信就来了。遇见这个因缘,你前生的栽培又发生作用,你这个信就来了。说没有理由,我就相信,其实是有理由。什么理由?就是以前学过,前生学过,有了信也就愿意学。愿意学呢,有各式各样的情形,所以「信行稠林」。

  「性行稠林」,这个「性行稠林」是什么呢?就是前边你那个信解,信解了以后,信他就会有欲。我相信这件事,我就愿意到佛前去烧烧香,去磕头。我信佛,看见佛经生恭敬心,也愿意学习,你从这里善根就增长。增长了的时候,就是到了性。性字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不容易改变。你越学习,你的信解越深刻,越有力量,它就不容易改变。就是你不让我出家,我就自杀,就是这个意思,就非要出家不可。若没有这种因缘,你让他出家是不可能的,那也是信。所以也有清净的一面,也有染污的一面。这个「性行」,因解而有信,因信解而成性。也可能先有性,而后有信解,也可能是这样子。若是按这个文说呢,你前生有善根的栽培,今生有信解的功德出现,信解出来了,继续地栽培,那就成为性行了;这是在清净的方面来说。当然也有染污的一面,有染污的一面也是一样,道理也是一样。当然这无始劫来我们都有贪瞋痴的这些无量无边的罪过,那是我们的根,今生遇见因缘还会做恶事,做恶事常常做呢,就成了习惯性了,这染污也是有这一面的。

  「深心行稠林」,「深心」是什么?「深心」是乐欲,我欢喜这样子。那还是前生的栽培,今生遇见因缘,我就欢喜这样子。我欢喜做医生,我欢喜在学校里做老师,我欢喜出家当和尚,就是各式各样的乐欲。这里说这个乐欲也是深,很深的,「深心行稠林」。

  「使行稠林」,前边说这个根行稠林、信行稠林、性行稠林、深心行稠林,这是约表现于外的行动上说的,现在「使行稠林」是说你内心的种子说的。这个种子,「使行稠林」,那个种子叫你这样子,它有这个力量。就是种子生现行,从那个种子生现行这一方面来说,叫做使。我就想要出家,实在来说就是那个种子的力量叫你出家,要出家当和尚。譬如说有的人,大家都是小孩子,没有读书,都是开始读书,那个小孩子智慧高,那就是他的阿赖耶识里面以前有过这个智慧的熏习,他就强一点。那个智慧,使令他现在非常利,根性利,所以叫「使行稠林」。这就是从种子生现行上说,叫做「使」。

  「生行稠林」是受果报。他跑到天上去,生在天上,或者生在人间,或者生到三恶道去了,或者他跑到阿弥陀佛的世界去了,受果报,「生行稠林」。

  「习气行稠林」,这个习气也就是种子。有两种,一种是我们接触到什么事情,就熏习成种子了,这是一种习气。一个是阿罗汉这些圣人他也有习气,那是另外一种。这里不是指阿罗汉的习气说,是我们凡夫的习气,凡夫习气也就是种子,那和前面的「使行」有什么差别呢?前面「使行稠林」,我刚才说了,它是偏重于种子生现行说。这里说习气呢,是由现行熏种子,叫做习气,有点不一样。「习气行稠林」。

  「三聚差别行稠林」,这个「三聚」就是正定聚、邪定聚、不定聚。这个正定聚,就是有正见的人。有正见的人,叫正定聚。这个正见,什么叫做正见?就是你能够观察色受想行识无我、无我所,你成就了这个智慧。当然是补特伽罗无我、法无我,你有这种智慧的时候,这就是正见,这就叫做正定聚。他就决定不会退转的,变成邪定聚了,不会有这样的事情。这是正定聚这么讲。若是邪定聚呢,什么叫做邪定聚?就是邪见。他观察有我、我所的,什么都是真实的,在这里起贪瞋痴,造种种罪业。你为他讲佛法,他不听这一套,他是邪知邪见,那叫邪定聚。还有一个不定聚,就是他也没有正见,也没有邪见,这种人。就是遇见好因缘就好,遇见坏因缘就做恶事,那就是不决定的。「三聚差别行」,也是像稠林似的,这里面有很多很多事情。这在《十地经》里面有更详细的说法。「是名一切近稠林行」,就是分这么十一条。

  「言稠林者」,这是解释这个总名字。「众多义故,难知义故」,就是多的意思,你的烦恼、你的业力、你的果报,这惑业苦的事情很多很多的。「难知义故」,其中的道理也不容易明白,所以叫做「稠林」。「如《十地经论》释」,就是世亲菩萨,《十地经论》是世亲菩萨造的,那上面有解释。

  「如此杂染如此清净者」,这句话怎么讲呢?「谓染净法」,就是染污法,或者是清净法,这句话就指这个说的。当然这个染污法就是贪瞋痴的烦恼,清净法就是戒定慧了。「由此杂染由此清净者」,这句话什么意思呢?「谓染净因」,染净的原因。它不是没有理由的就染污,就清净了,是有理由的,有原因的。「所杂染所清净者:谓染净识,染法相应不相应故」,就是我们这一念心,这一念心本身也不是染污,也不是清净。它接触染污法,它就染污;接触清净法,它就清净,所以这是「谓染净识」。「染法相应不相应故」,我们这一念心,有的时候染法相应,有的时候染法不相应。就是清净法与它相应的时候,染污法就不相应;染污法与它相应的时候,不染污法就不相应。就是它本身也不是染污,也不是清净。就像那个皇帝他不是一个有主意的人,那个宰相是好人,他就会做好事;如果不是好人做宰相,他就做坏事,就是这个意思。所以唯识上说这个道理,「心是无记的」,它这么讲。和这个孟子说「性本善」,「人之初,性本善」,这是另一件事。佛教的理论,「心是无记的」,我感觉这个说法是合道理。「性本善」,为什么会有恶人呢?你怎么解释?当然也会说出个理由来,但是不如说心是无记的,它若与善法相应的时候,那么心就是清净;它若与不善法相应,心就是染污的;这么说比较合道理。这样说呢,我们增长善法,消灭染污的染污法,我们应该这样做!若是说心本来就是恶的,那人就没有希望成为善人了。如果说本来就是善的,那也很难成为恶人了。若说是心无记,就没有这个问题,说是善、说恶,就容易通过去。

  我小时候不是在城市的学校读书,是在乡村的私塾,只是学一点文学,就是学《四书》、《论语》……,「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因为小时候学过,实在也不大懂,等到出家以后,学习佛法,到书店去看见有《四书》,心里欢喜就买了,有时候会读。这一读呢,就有问题了。有什么问题?我本来是对天主教、基督教有一点疑问,什么疑问呢?就是我们汉人,有的人很有学问,他去相信天主教、相信基督教,他相信!我们中国的有学问的人,为什么也会相信呢?或这么疑惑。等到我自己一读《论语》的时候,忽然间这个问题解决了。原来我们《四书》上看出来,孔夫子是相信上帝的。可知道啊?「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天命之谓性怎么讲?怎么讲这句话?天命,命者赋也,赋就是给你的。「性」是什么?就是心嘛。你这一念心是天老爷给你的;白话就是这个意思啊!这么讲。这个和佛法的道理,完全是不符合的呀!所以我们一个大法师啊,提倡儒家的道理啊,你说别的可以,「泛爱众,而亲仁……」,这句话还可以。「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这还可以,这个是有道理!但是真是深一层讲道理的时候,就有问题!我现在若是读《论语》,我可以用佛法的态度写一篇文章的;就是感觉出来有问题。但是我若是不学习佛法的时候,这个事办不到;你读《四书》的时候,你不能够表示出来佛法的态度,你表示不出来。佛法这个道理怎么讲?你若不学习佛法,你能说出来吗?你说不出来的。

  「所杂染所清净者:谓染净识」就是我们这一念清净心。这一念心被染污了就叫染污识、被清净了就叫清净识。「染法相应不相应故」你为什么叫做染净识呢?与染法相应就是染污识。为什么叫做清净识?不与染污法相应,那就叫做清净。

  「若染净法堕不决定,名非一向」说这个人他现在的程度,他究竟是清净?是不清净?堕不决定,堕者属也;属于不决定。也不是决定清净、也不是决定不清净,那就叫做非一向。「若堕决定,名是一向」就是决定是清净的,这是一向;若是决定不清净,也是一向。「亦染亦净,名通二种」就是这个人有的时候清净、有的时候不清净,这就是通二种。「如是一切稠林行摄,随应应知」,这么多的稠林行,都是很难解的事情,属于稠林行所摄,随其所应,应该知道。这是说众生有各式各样的差别,你若为他说法的时候,能把他们转化为清净的、转化为佛教徒、能可以转凡成圣。就是说法有这样的作用。

  申四、成大法师(分二科)    酉一、明领受

  如是菩萨于说法中方便善巧,于说所作方便善巧,于一切种成大法师,获得无量陀罗尼门,于一切种音词支具,剖析善巧,辩才无尽。

  这是第四科,成大法师。就是第九地善慧地菩萨,可以称之为一个大法师,分两科,第一科叫明领受。「如是菩萨于说法中方便善巧」说不动地菩萨进一步成为善慧地的时候,这位菩萨于说法中方便善巧。为众生宣扬佛法的时候,他在法这方面,他有善巧的智慧;他有这样的善巧为方便,能为众生说法。这个善巧是通达佛法的意思。「于说所作方便善巧」对于说法发生的作用这一方面,他也善巧;他知道发什么作用、宣扬这样的佛法会有什么作用。

  我讲个故事好不好?就是佛在世的时候,当然托钵乞食是常有的事,但是这个时候,佛有一点事情:天天到这个婆罗门家里乞食。因为来的次数多了,这个婆罗门心里就想:这个沙门很奇怪,天天到我家乞食,好像我欠他债似的,他心里想嘴没说。这时候佛说话了: 「时雨数数堕 五谷数数成 数数修福业 数数受果报 数数受生法 故受数数死 圣法数数成 谁数数生死」时雨数数堕,这个时候需要下雨,今天也下、明天也下。五谷数数成,这谷││种的包米、种的什么……,因为时雨,它须要嘛,天天给它雨,就可以丰收了。说我天天来到你的家,向你乞食,你就可以数数得大福报啊!我常常来化缘,对你好啊,没有什么不好啊?其中又说,圣法数数成,你若学习佛法,今天也学明天也学、今天修止观明天也修止观,不怕腿疼、也不怕辛苦,就可以得圣道了!你若是在世间受福,或者人间天上受福、天上人间受福,就数数生、数数死;若是得了圣道呢,谁数数生死,说这个偈颂。「哎呀,这个人是有道的人啊!他能知道我心里的想法。」他心里就欢喜了,就把佛的钵拿到屋子里去,盛满很丰美的饮食,供养佛。佛不受;你给,我不要。怎么不受?你这一钵的美饮食,是因为说法你才给我。不受,怎么办呢?佛说:「你可以放在少许的草地上、或者是没有虫子的水里面,放在那里面。」「好!」他就放在没有虫的水里面,放在里面,那水就沸腾起来,就像放在热铁上似地沸腾起来,冒烟了。「哎呀,这个人有这么大的神通!」立刻就安排安排,随佛到庙上出家了,就受戒啊。受戒的时候,佛说:「善来比丘!」,须发自落就变成一个出家人了。变成出家人,然后修学四念处就得阿罗汉道了,这境界是这样。这就是于说所作方便善巧;佛预先知道这样做,天天去乞食就可以度化他、可以得阿罗汉道,就知道这个事情,但是这是要佛菩萨才可以知道,平常人谁知道这个事情啊?「于说所作方便善巧」你这个方便会发生这个作用,当然也不是所有的人都能这样子的。不是说所有的人,我天天到他家乞食,他得阿罗汉道吗?不是的。这样子呢,就是佛菩萨能知道这件事。我们什么也不知道,我们同人家说法,也未必说得那么合适、能发生什么作用都不知道。

  「于一切种成大法师」说是这位菩萨啊,佛法也方便善巧、说法所作也方便善巧,所以这位菩萨在一切种类的情形下,都能做大法师,我们平常人做不到这个事情。「获得无量陀罗尼门」说这个人,他成就了无量的陀罗尼门。这无量陀罗尼门,说个白话、浅白地讲,就是有学问!陀罗尼的门是什么?就是文字啊。字,一个字一个字的,他有这个善巧,那是无量的陀罗尼门成就。陀罗尼翻个「总持」。什么叫做总持?就是我们的念心所,有不可思议的念力。譬如说《法华经》他念一遍就能背下来,永久不忘;《华严经》、《大般若经》都是一样,永久不忘。而这些都是文字的佛法,文字是它的门。你若是不认识字,这件事完全是不成功了。成就无量陀罗尼门,就是说这位菩萨的心里面有无量无边的佛法,这个意思。

  「于一切种音词支具」就是对于一切种类的佛法,他用无量的音词、言辞、音声,「支具」支是一部分;具是圆满的。圆满的佛法,这一个法门是圆满的学习了,其中有各式各样、一部分一部分的叫作支。「剖析善巧」就是音词、文句里面有无量无边的道理,他能分析的很清楚,这样的智慧,所以叫剖析善巧。一切种音词支具这是四无碍辩里面的辞无碍辩;前面说获得无量陀罗尼门,其实也就是法无碍辩;剖析善巧,这句话里面应该有义无碍辩;辩才无尽就是乐说无碍辩,这就是四无碍辩。

  酉二、显堪能(分三科)     戌一、标

  成就如是法陀罗尼,领受堪能,菩萨由此胜无碍解引发言词,能坐如是微妙法座。

  这是第二科。前面是领受,领受四无碍辩,第二科是显堪能,分三科,第一科是标。「成就如是法陀罗尼」说这位善慧地菩萨,成就这样的法陀罗尼;有义陀罗尼、有法陀罗尼、有咒陀罗尼、有忍陀罗尼。「领受堪能,菩萨由此胜无碍解引发言词,能坐如是微妙法座」这位菩萨有这样的殊胜的四无碍解,引发的言词能坐如是微妙法座,他坐这个法座上为众生说法;能无障无碍成大功德。这个微妙法座,在《十地经论》上有很多的解释。

  《披寻记》一六一○页:

  于一切种音词支具等者:谓佛宣说相应助伴随顺清亮有用相称应顺名句文身所有言论,是名一切种音词。成就最上首语、极美妙语,甚显了语,易悟解语,乐欲闻语,无违逆语,无所依语,无边际语,是名一切种支具。于此一切,由已获得无量陀罗尼故。闻已不忘,善解法义,由是说言剖析善巧。能以无量差别门为人演说,由是说言辩才无尽。即由是义,名为成就法陀罗尼领受堪能菩萨应知。

  这个我们前面都讲过,不知道各位可记住吧?

  「谓佛宣说相应」相应就是它与道理是相应的;因缘所生法,它是有道理的,佛宣说的文句与道理相应,所以叫相应文句。「助伴」是什么呢?就是你这一段文这样讲出来以后,还有一段文来支持这一段文,使令上面一段文能够成立,那叫做助伴。「随顺」是什么意思?是解释。随顺那段文的正义去加以解释。「清亮」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所用的文句非常显了,很显著、很明了。

  「有用」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这样宣说了佛法,能入到你心里面去,能发生作用,不会说是你说佛法,他在那儿打瞌睡,你就没入到他心里面去;那就不是了。「相称应顺」,你说的佛法和这个人的根性相称,随其所应而为说法;这个人根性是利根人,你说的佛法和他不相应,就是不相称了,也就是不顺、不应顺。「名句文身所有言论」就是前面这个相应的名句文身所有言论,助伴、随顺、清亮、有用、相称、应顺,这些名句文身所有言论。「是名一切种音词」,一切种音词就是指这些说的。

  「成就最上首语」,最上首语是什么意思?就是涅槃为上首,就是你这一段话,以涅槃为中心,是劝人去发心得涅槃、得圣道。你说了老半天,并不是劝人发心出离生死得涅槃,那就没有这个意思了,就是不具足成就最上首语。「极美妙语」,说你劝人发心愿得涅槃这件事,用的那个语言非常的美妙,就是音声非常美妙。

  「甚显了语」就是所要说的道理,用这样的文词很容易显示出来。「易悟解语」,对方听见了容易明白。「乐欲闻语」,对方听见了,他还不知足、还继续愿意听,他没有厌烦,继续愿意听你的话,因为什么呢?里面有道理,能引出来很深奥的法义,所以叫做乐欲闻语。「无违逆语」,说出来的话欢喜听,他不会说:我不高兴,你不要讲了,我不愿意听了,不会这样子。「无所依语」,我说这个话就是愿意你发道心,我不希望因此得到什么名闻利养,说「你要对我有信心、你要归依我」,没有这个心情。

  「无边际语」就是这个人的辩才广大无边,所以叫无边际语。「是名一切种支具」,这就是一切种支具。「于此一切,由已获得无量陀罗尼故」,说这个人为什么有这么大、这么多的辩才无碍呢?因为他已经获得无量陀罗尼的原因。「闻已不忘」,这个菩萨听佛说法以后他不忘,所以叫陀罗尼。「善解法义」,对于佛说的法和义他很容易明白的。「由是说言剖析善巧」。「能以无量差别门为人演说」,这位善慧地菩萨他能够无量差别门为人说法的,就是他说法的态度各式各样的,各式各样的不同,为人说法,「由是说言辩才无尽」。「即由是义,名为成就法陀罗尼领受堪能菩萨应知」结束这一段文。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