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丨每一个叛逆的孩子,都有难言的苦衷
在学习的过程当中,至少在进入大学之前,家长对我们的学习上的要求,这种目的性会让我们对家长有一种抗拒的心态。有一个小孩他把妈妈的电话号码存在手机上的昵称叫什么吗?巫婆。实际上,他不知道罗刹是什么,如果他知道罗刹是什么,他绝对会写上罗刹。
小孩子是这个世界上最善良的人或者动物。人有个天性,我们永远想对自己好的人好。谁对我们最好?父母对我们最好,而叛逆是违背天性的。也就是说这里面有一个悖论,为什么善良的小孩子会对自己最好的人不好?直接的反应就是因为曾经对自己好的人,现在对自己不好。但是这个对于一个善良的人来说,特别对幼小的心灵来说,实际上是不愿意的。但是他没办法,如果他再这样被管制、被压抑、被束缚下去,他感觉会窒息而亡,这是叛逆的一个前提。
所以每一个叛逆的孩子,实际上都有难言的苦衷,这一点是我们要去理解的。不是理解现在叛逆的孩子,而是理解我们自己。我一直认为自己是个极端的人,我的极端来源于叛逆,我的阴暗面也来源于叛逆。压抑太久了,总想爆发一下。
可是当我学佛了之后,我懂得了人生的可塑性,我懂得了自己应该去改变,我懂得了一切众生皆可以成佛。然后我在可塑性上努力的时候,我追问自己为什么会这么的叛逆,会对美的事情有一种不屑的、想摧毁它的这种不好的心理?实际上当年那个叛逆是源泉,就是我觉得我不能再承受那样的压力,我要想着一种方式去逃避,或者摧毁压抑自己的那种力量。这是我当年的那种心理。
我说这个话的意思就是,每个人都有一个叛逆期,这个叛逆期长短不一样,可是叛逆期绝对是形成心理底性特色的一种特殊的佐料。土豆是不辣的,放点辣椒和醋在里面炒炒,无味的土豆丝就变成了酸辣土豆丝。
所以每个人要理解自己的叛逆期,理解自己个性形成的这个阶段。理解了这个阶段,我对自己的帮助就是,“哦,我原来是善良的”,原来我养成的那种个性,原来那种对于所谓压力的抗拒以及想摧毁压力的这个心理的状态,我认为它是不妥的,是应该去改变的。我要恢复到人之善良的天性。
有一个哲学家说,人性是善的还是恶的,不是一个难解的命题。人性是越早、越幼稚、越年轻,越善;越成长、越世故,越恶。所以道家的修行法则是什么?返老还童,去掉在成长阶段养成的那些不好的东西,使我们恢复到童龄时期的善。这是每个人自己对个性当中的那种极端的东西,要去理解的地方,这是一个症结之所在。
在刚进入社会的时候,我是一个读书不好的孩子,当时我最大的理想就是不用读书。后来才觉得,离开学校进入社会是一头跳进海里,却发现自己不会游泳,那是个非常糟糕的体验,所以我后来开始读书。有时候人生真是很奇妙,我这种人竟然也能爱上看书,慢慢开始学习,我就想了解自己应该走什么样的人生道路。在这一点上,佛法真的帮助了我,给了我太大的勇气和面对未来的力量。
当然还有一种各位将来可能要面临的状况就是,拼命挣钱,挣了钱以后才知道,幸福跟钱无关。原来觉得,有了钱就有了幸福,事实上不是,这个事情最讨厌了。人生的追求跟自己的想象的不一样——据说爱情跟坟墓有关——多事情跟我们想象当中的不一样。那怎么样去面对?幸福跟钱有关系,但不是完全的关系,钱是我们生活的一个部分,可能是重要的一部分,可是还有其他很多重要的事情。
原标题:《人生是道场》第10课丨与自己的极端个性和解
文章转自微信公众号:那一座庙
- 上一篇:第9课丨如何面对社会上的“潜规则”
- 下一篇:生气时便能看出一个人真正的人品
- 学佛人可以参加清明祭祖吗?应如何“在家祭祖”?
- 为什么好人没好报我们还要做好人?
- 为什么同样的佛号,个人受持的效果不一样?
- 怎么样的人生才能有未来呢?
- 三皈依中的“两足尊”是什么意思?
- 昌乐法师《人生是道场》
- 番外篇4丨闭关一年,破茧重生
- 番外篇3丨为什么佛法的精华大家会听得瞌睡连天?
- 番外篇2丨如何面对对治心中的迷茫?
- 番外篇1丨昌乐法师的非正式自传-从出生到出家
- 第12课丨你不是怕鬼,是怕死!
- 第11课丨地藏菩萨教你如何与恶人相处
- 第9课丨如何面对社会上的“潜规则”
- 第8课丨弄明白这个问题,你才能真正认识自己
- 第7课丨觉悟的基本属性是什么?
- 第6课丨为何受持一句经文,就能有无量无边的福德?
- 第5课丨生活,是把杀人不见血的刀
- 第4课丨对你来说,修行是调味品还是必需品?
- 第3课丨经历为什么是修行呢?
- 第2课丨越不愿意干的事情越要去做!
- 第一课、佛
- 第一课、佛的意义
- 第一篇 法身、报身、应身
- 第一册、自序
- 三十七道品 序文
- 第一章 佛法僧三宝 第一节 何谓佛
- 第一课、佛教的真理
- 第二课、如来十号
- 第二课、释迦牟尼佛 (一)
- 圣典篇 大念处经
- 大架构篇 二、五根、五力
- 第三课、佛身
- 第一课、律宗(一)
- 第一章 佛法僧三宝 第二节 释迎牟尼佛
- 第九课、中国四大名山 (一)
- 第一课、修观对治淫欲
- 第一、二、三课、综合指要
- 十三、忏法
- 1:佛学是怎么一回事?
- 第四课、药师佛
- 编者序言 作者序言
- 练习1 有意识的呼吸 一 正念观身
- 第三课、释迦牟尼佛(二)
- 第一章 佛法僧三宝 第三节 何谓法
- 十五、焰口
- 上座部佛教修学入门 目录
- 第一章、什么是佛教 第三节、佛教的实质
- 第十五课、四摄法 四无量心 四弘誓愿
- 第二篇 受持五戒、八关斋戒、菩萨戒
- 第三十课、焰口召请文(宋·苏轼)
- 第八课、四圣谛
- 一一念不生
- 第七课、娑婆世界教主释迦牟尼佛
- 第十四课、菩萨十地
- 第十八课、声闻四果
- 第四课、转轮圣王
- 第十课、修学佛法的次第
- 第二十六课、悟道诗
- 第九课、十二因缘
- 第一章、什么是佛教 第二节、佛陀教导的是什么
- 善根指的是什么?
- 脚踏实地的付出才会有收获,所有的付出都不会白费
- 佛教戒律是怎样产生的?戒律的由来
- 忉利天主是谁?
- 授记有几种方式?授记的四种类型
- 人不要想太多,饿了就吃饭,困了就睡觉
- 佛经中的世尊指的是谁?
- 释迦牟尼成道是什么意思?
- 觉性是永恒的、没烦恼、证佛国
- 皈依后做事还是不顺,对佛法心灰意冷,该怎么办?
- 佛教的经变是什么意思?
- 阿弥陀佛圣诞是哪一天?农历十一月十七恭迎弥陀圣诞
- 刚念经时声音响亮且快,后来就没有了,为什么?
- 以佛心来净化自己内在的妄心
- 嘴笨不会安慰人怎么办?
- 马鸣菩萨是谁?马鸣菩萨的简介与故事
- 为什么在世间行善的功德胜于极乐百倍?
- 学会顺其自然,在晴天时爱晴,在雨天时爱雨
- 念经时可以控制妄念吗?
- 什么是“五盖”?菩萨没有厌怠心
- 赵州和尚是哪个朝代的,哪里人?赵州和尚的简单介绍
- 什么是庄严国土?
- 在家居士怎样才能让现在和将来的生活具足幸福安乐?
- 八正道是为人处世乃至成佛的八种正确方法和途径
- 阿逸多菩萨是谁,是弥勒菩萨吗?
- 佛教说的随缘是什么意思?随缘的含义
- 管好自己,但行好事,莫论他人
- 四大皆空是哪四大,是什么意思?
- 神通有哪几种?佛教六种神通的简单介绍
- 求神不如求己,命运是掌握在自己手里的
- 十八不共法是什么意思,指什么?
- 念经时犯困,打盹后又从头开始念,该怎么办?
- 人帮人,心靠心,人心是相互的
- 不用花钱的七种结缘方式
- 杀生、妄语、不敬,在家居士不可以做的三件事
- 佛教的四无畏指的是什么?
- 佛教的大慈大悲是什么意思?
- 面对亲人的病,家里的经济条件,心很乱,该怎么办?
- 什么是信心不逆?
- 在床上哄孩子睡觉能唱弥陀圣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