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篇4丨闭关一年,破茧重生
梦想
我这样个性的人是不太适合做和尚的,太不循规蹈矩、太叛逆了。尽管对于现在的我来说,这样的个性自己已经能充分发挥它的优点,但在青春期成长阶段——还是小和尚的时候,是很不招人待见的。长老们都喜欢性格温顺的、懂得人情世故的自己人。
自己人,是的!出家也像投胎一样,如果投在名门高僧门下,对于日后弘法道路会顺畅很多。即便不弘法,“职业晋升”机会也会非常多。我和我那胖胖的师父都不是名门之后,他老人家出家之后的生活真可谓安贫乐道,对于我,除了感恩老人家带我进入佛门,出家为僧,我需要常常念: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的咒语了。
被儒家浸染的社会包括佛教在内的组织几乎都是家长制的管理方式。
这种机制最大的缺陷:
1、任人唯亲,而不是任人唯贤;
2、基层向上的流动性往往不是通过业务能力得以提升的,而是通过社交关系通道的铺设得以提高的,精力过多地消耗在业务能力以外,这是个不必要的内耗;
3、组织内部的人是为了组织服务,而不是为组织外部的社会服务,这应该是佛教不兴盛的重要原因。
网上盛传北京朝阳有30万仁波切,真的假的都有,为何没有和尚,或者说和尚哪里去了?这与藏地和汉地寺院的管理模式不同有着很大的关系:藏地寺院只是僧人聚集在善知识周围修行而形成的道场,去那里的每个人都需要自己解决自己的生活问题,如果他们不弘法,或者不与信众发生关系,他们的生活举步维艰。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汉地的和尚们都在大树底下乘凉呢。有寺院供着他们吃住,不做事情落地清静,做事情反而会招致组织内部的阻力。
汉地佛教的出路是改变内部的组织架构,如果不能改头换面的话,那也要组织服务、支持个体,个体再服务大众,不断改变现有组织带有的自闭性,佛教的未来才有真实复兴的可能。
我的梦想,就是通过几年的努力,把南山讲寺变成寺院服务出家人,出家人服务社会的平台。一个真正去中心化,以正法为内在粘性的社区。
闭关
作茧自缚,
是明智之举
是蚕化蛹之前重要的措施。
可蛹化蝶的时候,
茧变成了蜕变过程中最大的障碍。
能否破茧,
关乎于要么生,
要么死。
所谓的苦,
是临死之前自救模式的打开。
2006年到南山讲寺后一直处于高频的讲座当中,我自己又有一个习惯,就是不喜欢讲已经讲过的东西。思路不断创新,表达方式不断突破,那真是一次次的挑战。可到了2012年,整个人好像有被掏空的感觉,也有点像快没有电的灯泡一般奄奄一息。前车之鉴的神经衰弱,我不能像某主持人一样弄个忧郁症啊!
2013年自己下决心放下万缘闭关充电。
闭关前三个月特别好,终于有了自己独立的空间,看书、拜佛、打坐、锻炼等不亦乐乎。可三个月之后幽闭症爆发,严重讨厌天花板,特别喜欢窗户。需要经过很努力的调整才能慢慢平复下来,一年当中如此反复多次。快到出关前一个星期,自己的心又像青春期约会一样,小心脏突突直跳,特别期待出关的那一天快点到来。
很多人问我闭关的收获,除了学习方面,我深深地理解了人是离不开自然,离不开人群的,这是我们如此的彼此需要,这是我们生命的内在需求。可事与愿违的地方是,我们大家在一起的时候又不可避免地发生摩擦,摩擦带来的痛苦使得我们想逃离,想出家。
有个居士没有学佛之前,跟家人吵架,泄愤的时候总说:再让我生气,我就去跳楼。学佛之后,仍然会吵架,可泄愤的时候会说:再让我不舒服,我就去寺院出家。毕竟有地方去总是个好事,比自寻短见强多了。信佛,对于这样的朋友来说并不是人生的出路(解脱),而是人生退路。
佛陀的出家,并不是像很多人想的那样,为了逃避自己生活中的不堪,而是为了追求生命的意义。怀着无比的勇气,向生命内部进发,去发现生命的内涵。用佛陀的话来说,把自己的内心像芭蕉一样,剥了一层又一层,最后了无挂碍,独得空性涅槃。
通达无为涅槃的佛陀,又能建立僧团,一辈子谆谆教导,引导弟子们也去向解脱。精神世界对于很多人来说是抽象的,是想象的,是接近虚无的。对于佛陀来说却是那样的具体,那样的厚重。但愿自己的人生也能像佛陀一样,心自在涅槃,身处于世间,对于苦难的众生不离不弃,哪怕是呕心沥血。
原标题:《人生是道场》番外篇4丨闭关一年,破茧重生
文章转自微信公众号:那一座庙
- 上一篇:番外篇3丨为什么佛法的精华大家会听得瞌睡连天?
- 下一篇:把心打开,不要自己囚禁自己
- 学佛人可以参加清明祭祖吗?应如何“在家祭祖”?
- 为什么好人没好报我们还要做好人?
- 为什么同样的佛号,个人受持的效果不一样?
- 怎么样的人生才能有未来呢?
- 三皈依中的“两足尊”是什么意思?
- 昌乐法师《人生是道场》
- 番外篇3丨为什么佛法的精华大家会听得瞌睡连天?
- 番外篇2丨如何面对对治心中的迷茫?
- 番外篇1丨昌乐法师的非正式自传-从出生到出家
- 第12课丨你不是怕鬼,是怕死!
- 第11课丨地藏菩萨教你如何与恶人相处
- 第10课丨每一个叛逆的孩子,都有难言的苦衷
- 第9课丨如何面对社会上的“潜规则”
- 第8课丨弄明白这个问题,你才能真正认识自己
- 第7课丨觉悟的基本属性是什么?
- 第6课丨为何受持一句经文,就能有无量无边的福德?
- 第5课丨生活,是把杀人不见血的刀
- 第4课丨对你来说,修行是调味品还是必需品?
- 第3课丨经历为什么是修行呢?
- 第2课丨越不愿意干的事情越要去做!
- 第一课、佛
- 第一课、佛的意义
- 第一篇 法身、报身、应身
- 第一册、自序
- 三十七道品 序文
- 第一章 佛法僧三宝 第一节 何谓佛
- 第一课、佛教的真理
- 第二课、如来十号
- 第二课、释迦牟尼佛 (一)
- 圣典篇 大念处经
- 大架构篇 二、五根、五力
- 第三课、佛身
- 第一课、律宗(一)
- 第一章 佛法僧三宝 第二节 释迎牟尼佛
- 第九课、中国四大名山 (一)
- 第一课、修观对治淫欲
- 第一、二、三课、综合指要
- 十三、忏法
- 1:佛学是怎么一回事?
- 第四课、药师佛
- 编者序言 作者序言
- 练习1 有意识的呼吸 一 正念观身
- 第三课、释迦牟尼佛(二)
- 第一章 佛法僧三宝 第三节 何谓法
- 十五、焰口
- 上座部佛教修学入门 目录
- 第一章、什么是佛教 第三节、佛教的实质
- 第十五课、四摄法 四无量心 四弘誓愿
- 第二篇 受持五戒、八关斋戒、菩萨戒
- 第三十课、焰口召请文(宋·苏轼)
- 第八课、四圣谛
- 一一念不生
- 第七课、娑婆世界教主释迦牟尼佛
- 第十四课、菩萨十地
- 第十八课、声闻四果
- 第四课、转轮圣王
- 第十课、修学佛法的次第
- 第二十六课、悟道诗
- 第九课、十二因缘
- 第一章、什么是佛教 第二节、佛陀教导的是什么
- 善根指的是什么?
- 脚踏实地的付出才会有收获,所有的付出都不会白费
- 佛教戒律是怎样产生的?戒律的由来
- 忉利天主是谁?
- 授记有几种方式?授记的四种类型
- 人不要想太多,饿了就吃饭,困了就睡觉
- 佛经中的世尊指的是谁?
- 释迦牟尼成道是什么意思?
- 觉性是永恒的、没烦恼、证佛国
- 皈依后做事还是不顺,对佛法心灰意冷,该怎么办?
- 佛教的经变是什么意思?
- 阿弥陀佛圣诞是哪一天?农历十一月十七恭迎弥陀圣诞
- 刚念经时声音响亮且快,后来就没有了,为什么?
- 以佛心来净化自己内在的妄心
- 嘴笨不会安慰人怎么办?
- 马鸣菩萨是谁?马鸣菩萨的简介与故事
- 为什么在世间行善的功德胜于极乐百倍?
- 学会顺其自然,在晴天时爱晴,在雨天时爱雨
- 念经时可以控制妄念吗?
- 什么是“五盖”?菩萨没有厌怠心
- 赵州和尚是哪个朝代的,哪里人?赵州和尚的简单介绍
- 什么是庄严国土?
- 在家居士怎样才能让现在和将来的生活具足幸福安乐?
- 八正道是为人处世乃至成佛的八种正确方法和途径
- 阿逸多菩萨是谁,是弥勒菩萨吗?
- 佛教说的随缘是什么意思?随缘的含义
- 管好自己,但行好事,莫论他人
- 四大皆空是哪四大,是什么意思?
- 神通有哪几种?佛教六种神通的简单介绍
- 求神不如求己,命运是掌握在自己手里的
- 十八不共法是什么意思,指什么?
- 念经时犯困,打盹后又从头开始念,该怎么办?
- 人帮人,心靠心,人心是相互的
- 不用花钱的七种结缘方式
- 杀生、妄语、不敬,在家居士不可以做的三件事
- 佛教的四无畏指的是什么?
- 佛教的大慈大悲是什么意思?
- 面对亲人的病,家里的经济条件,心很乱,该怎么办?
- 什么是信心不逆?
- 在床上哄孩子睡觉能唱弥陀圣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