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华人佛教 > 净土宗 > 净土旨归 >

佛七讲话[第六期]一九七九年第一期-第六天

  佛七讲话[第六期]一九七九年第一期-第六天

  佛七讲话[第六期] 作者:释智谕

  第六天字字入心不空过

  凡是念佛的,都拿念珠。可是有一点要注意到,拿念珠习惯,只数念珠不念佛。你如果有这个毛病,赶紧改过来。这样不得往生。别人看了,你好像念佛人,其实不得往生。般舟三昧经读欲生我国,持念我名,这是阿弥陀佛亲自说的,没有说过欲生我国,只数念珠。你如果发现有这个毛病,赶紧改。

  数念珠一定要有佛号,所以,念佛要字字入心,不可以空过。

  有几种念佛方便。印光大师提倡三三四,就是三声,四声,这样不空白过。

  再譬如说高声念佛,也不空过。不过高声念佛,有一点点不方便,吵闹别人。

  还有一种念佛办法,慈云忏主所提,十口气念佛,就是: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尽一口气。这个当然也不空过。不过也有不方便之处,十口气念佛,早上念十口气,晚上念十口气,不可多念,多念的话伤气。

  总而言之,念佛的时候,要发之于心,出之于口,入之于耳,还之于心,就是说从心中发出来的嘴巴念出去,耳朵听进来,还教它回到心里去。这种念佛办法,确实。

  不过,也要知道要点虽然是发之于心、出之于口,入之于耳,还之于心,其要点只在听清楚。你要是听得清楚,一定发之于心,出之于口、还之于心。其要点只在听清。所以你不必顾虑是否出之于口,还之于心,你只要把佛号听清,一定发之于心出之于口还之于心。

  所谓娑婆世界众生耳根最利,经上说,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间间,听清了以后,意根摄,发之于心嘛!舌根摄,因为出之于口嘛!耳根摄听得清楚嘛!六根当中有两根最利,就是意根和耳根,意根一摄,六根都摄;耳根一摄,六根也摄。可是意根不好摄,比较起来,耳根好摄。譬如说,大家都听过戏,你听戏的时候,痴痴呆呆,和傻子一样,因为耳根一摄六根都摄嘛,念书也一样。

  念佛方便很多,你看那个方便,适合你,你就采取。佛法论修不论解,不相信你这么修修试试,得到益处以后你就相信了。

  有人认为念佛进步,说:“我见佛了!我见神了!我有什么境界……。佛说论甚而言之也有人说:我昨天晚上做梦梦见了阿弥陀佛。

  这些境界不是不好,你一定执着就,糟糕了。你见佛,佛来,来者必去,来是生,去是死,那还是生死法。

  所以,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如果无相,是宝相。凡所有相,皆是幻相,你为什么不求宝相求幻相呢?

  念佛进步是怎么样个情形呢?烦恼轻。你发现你的烦恼轻地,进步了。初初烦恼轻的时候,遇到事情,总有一种无所谓的感觉,唉,不用计较了————有这种感觉。

  烦恼轻了以后,逐渐逐渐智慧增加。初初开始,不对境,自己不生烦恼。

  有的人愚痴就是这样。譬如说,坐在房间里,清清净净很好,忽然间感觉心烦意乱,生烦恼了!这是六道生死根,生气习气。所以,实在说起来,烦恼皆是自己意乱,生烦恼了!这是六道生死根,生死习气。所以,实在说起来,烦恼皆是自己起的,没有别人使你起的。

  你如果自己不起烦恼了,智慧慢慢慢慢增加。如果经常自己起烦恼,智慧慢慢慢慢减退,定力消失。什么原因呢?生烦恼的时候,一定没有戒法,自然不得定;没有定,自然不能生慧。这就是三途之根。所以,自己不可生烦恼。

  如果你念佛再进步,对境不起,纵然有烦恼境来了,不受其干扰。这个时候你将开大智慧了。因为对境不起称之为念佛三昧。念佛三昧就是做一切事情、对一切境,念佛心不退,不生烦恼;念佛心不生烦恼,可以做一切事,对一切境。这是念佛大定,比你打坐痴呆呆地坐在那里,心中一字不想,比那个好得多。打坐和个木头一样,一点功德没有。所以告诉大家打坐要心中念佛,佛不离心,心不离佛

  这个时候你渐渐进入念佛大定。

  今天佛七第六天,晚上加香,希望大家不要紧张。我和大家讲过了,不缓不急,以不缓不急调适你的心,圆满佛七功德。

  今天不多耽误大家时间,开始念佛。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