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安法师学佛答疑 4

命运是注定的吗?

  问:一个人的生辰八字给两个会算命居士算,却算出了两个不同的命运。请问您怎么看待算命一说?命运是注定的,还是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答:大概大家都看过《了凡四训》了。《了凡四训》第一篇就谈立命。了凡就是袁学海,以后改为了凡先生。他遇到孔先生把他的命算得很准,哪一年干什么哪一年干什么……,然后他就以为命运已经定了,就消极无为了。以后碰到云谷禅师跟他讲造命一说,他幡然醒悟:原来命运还是可以转变的。所以,一个人没有必要去算命。

  这个命运,哪怕你原来命不怎么好,你生惭愧心,改变你的心态,改变你的行为,就会渐渐地变好;或者说你原来的命好,你的心术越来越不正,你的好命也会变成坏命。一切由心回转,这才是佛教的真理。那些都会改变的东西,我们还去算它干嘛呀?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上,自己存好心、说好话、做好事,你的命运就会越来越好。命,好命坏命都是梦中之事,都是虚假的,应该要好好念佛,到极乐世界作大觉者,才是我们最好的目标。

如何看得破放得下?

  问:虽知“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在生活中如何智慧觉照?如何觉照“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

  答:这个觉照是要有功夫的,不是口头上的。我们常常是口头上念得很溜啊,很熟啊,但境界现前又不行了,这叫所谓的“看得破,放不下”。实际上你放不下,还是没有真正看破,真正看破不容易。你说一切如梦幻泡影,但是别人赞叹你一句,你心里像吃了蜜一样的甜;人家骂你几句,你就恨恨不已,咬牙切齿。你当下就空不了。

  现在从哪儿下手?从“淡”下手,先看淡一点。你说你现在就要看破,还没有这个水平。你原来追求五欲六尘,非常猛利,不成功就要死要活。现在你就看淡一点,你也可以去追求,也可以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追求,但结果怎么样,你看淡一点。结果如何,它是你的命运、你的福报决定的。比如你考研也可以考,考不上就考不上;追求一个美女,追求上就好,追求不上也算了。

  世间的一切都是有为法,无论你的学业、你的官位、你的事业,包括你看重的妻子、子女,哪一样它有真实性哪。所以,你把一切作如梦观、如幻观、如泡沫观、如影子观,你真的观得很娴熟的话,那你就很自在了,喜怒哀乐惧就跟你没有关系了,那你真的就能潇洒走一回了。

世界缤纷心如何清净?

  居士:面对这缤纷的世界,如何保持内心清净?

  法师:你首先要看到这缤纷世界的幻相,是肥皂沫,虽然五光十色的,但很快就会消失。这就是无常、苦、空啊!不要被五欲六尘的幻相所迷惑。

  为什么心不清净呢?这缤纷的世界,无非是财、色、名、食、睡,你认为它真实,就调动了你的欲望,内心猛烈地贪著,就不清净了。

  现在你看穿了它是虚幻之相,不受它诱惑,不留恋,不贪著,这就是智慧观空。

  智慧观空有时候还不是太得力,虽然知道它是空的,但境界一现前,又是很猛利地执著上来了,怎么办呢?那就好好念佛,南无阿弥陀佛……

  碰到这些缤纷的世界,你就转个念头,不去注意它,而是注意这句佛号,南无阿弥陀佛……

  这句佛号里面有无量光、无量智慧,佛号如清净摩尼宝珠,令吾人内心逐步清净。伏冀勤勉念佛。

皈依佛法十多年,为什么还是事事不如意?

  信众:我皈依佛法已经十多年了,事事不如意,倒霉透了,常想这是逆增上缘,可是我的处境常让我对念佛感到灰心,请开示。

  法师:首先我们要弄清楚,皈依三宝,持戒念佛的目的是圆成本具的正觉佛性,并不是为了人天福报。

  如果妄想着一皈依学佛,就得钱比别人赚得多,官比别人当得大,身体比别人健康等,用这些来证明学佛的成效,这个观念是偏颇的。

  固然学佛不但为了出世间的解脱,也能够获得世间利益,然众生业力不可思议,因果错综复杂,所以不可平面线性地看待此事。

  作为净业行人,对世间顺逆等事,应作如理的观照,无论遭遇倒霉的逆境,还是成功的顺境,都属梦幻泡影,最终都是一场空。

  念佛行人宜应随高随低随缘而过,顺境感恩阿弥陀佛,逆境同样感恩阿弥陀佛,因为逆增上缘更能增加我们的道心。

  这个世间,众苦充满,被喻为“三界火宅”,冤家对头常常碰面,苦不堪言,吾人应当赶紧求出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呀。

  不如意的事情会成就出离心。如果天天都很顺利,日日过得舒舒服服,就会感觉这个世间蛮不错的,这个世界就是极乐世界呀,何必求往生呢?最后就会死于安乐。

  我们念佛行人对苦难要有一种敏锐的感受,即使在所谓的成功快乐中,也要看到其本质上的苦空无常。由是对现世的福报不必过于贪恋,应利益众生、惜福培福,这样便不至于在福报中迷惑颠倒。

  人往往是在顺境中容易骄逸造业,而在忧患中或能令我们生起一种出离心,从三界苦域中超拔出来。

  心理学有个实验,将青蛙放进沸腾的池水中,它会“嘣”地一下跳出来,侥幸逃一命;如果把青蛙放在凉水里面,慢慢地加热,直至沸腾高温,那么青蛙在这过程中出不来,会被煮死。

  所以修行人应以八苦为师,成就菩提,斯言不虚。

  愿仁者遇到不如意事时,不要怨天尤人,应逆来顺受,修德进业,以惭愧心念佛,忏悔业障。如此便是转化逆境之良方,进而心地光明,静定安乐,念佛法喜洋溢,方为真正的净业行人。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