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祖师同行 伍 时时觉地花 施汝者不名福田
与祖师同行 伍 时时觉地花 施汝者不名福田
《维摩诘所说经》中有一段话:
佛告须菩提,汝行诣维摩诘问疾。须菩提白佛言:世尊,我不堪任诣彼问疾。所以者何?忆念我昔入其舍从乞食,时维摩诘取我钵盛满饭,谓我言:唯须菩提,若能于食等者诸法亦等,诸法等者于食亦等,如是行乞乃可取食。若须菩提,不断淫怒痴亦不与俱,不坏于身而随一相,不灭痴爱起于明脱;以五逆相而得解脱,亦不解不缚;不见四谛非不见谛,非得果非不得果;非凡夫非离凡夫法,非圣人非不圣人;虽成就一切法而离诸法相,乃可取食。若须菩提,不见佛不闻法。彼外道六师,富兰那迦叶、末伽梨拘赊梨子、删阇夜毗罗胝子、阿耆多翅舍钦婆罗、迦罗鸠驮迦旃延、尼犍陀若提子等是汝之师,因其出家,彼师所堕汝亦随堕,乃可取食。若须菩提,入诸邪见不到彼岸,住于八难不得无难,同于烦恼离清净法,汝得无诤三昧,一切众生亦得是定。其施汝者不名福田,供养汝者堕三恶道。为与众魔共一手作诸劳侣,汝与众魔及诸尘劳等无有异。于一切众生而有怨心,谤诸佛毁于法不入众数,终不得灭度,汝若如是乃可取食。
时我世尊,闻此语茫然不识是何言,不知以何答,便置钵欲出其舍。维摩诘言:唯须菩提,取钵勿惧。于意云何,如来所作化人,若以是事诘,宁有惧不?我言,不也。维摩诘言:一切诸法如幻化相,汝今不应有所惧也。所以者何?一切言说不离是相,至于智者不著文字,故无所惧。何以故?文字性离无有文字,是则解脱,解脱相者则诸法也。维摩诘说是法时,二百天子得法眼净,故我不任诣彼问疾。
很多人引用:“其施汝者不名福田。供养汝者堕三恶道。”这句话来试图说明布施要注意一些问题。其实,这是对这两句话产生误会了,如果这样来说问题,真的是有些断章取义了。从维摩诘与须菩提的整段对话来看,完全是维摩诘要破除须菩提的各种执著而说的。
所以,我们在看佛经的时候,一定要深入地看,千万不要断章取义,这样才能领会佛陀的原义。尤其对于初入佛门的人,自己不建议上来就看《维摩诘所说经》、《文殊说般若经》等经典。不是这些经典不好,而是这些经典破相破得很透彻,对于刚入门的人来说,很容易产生误解。
再比如看《六祖坛经》,不要一上来就学“一具臭骨头,何为立功课”等等话,这是破除多年修行者法执的话。对于还没学佛几天的人,千万不要以为就不用打坐修禅定了,那是对于执著于打坐修禅定的人说的。对于我们这些初学者来说,还是要记住“一切功德皆从禅定出”。
同样,对于我们初学者来说。布施,还就从三轮体空开始,所谓“无施者、无受者亦无所施物”。布施出去,就不要管它结果如何,只要你发心了,你行持了,布施就圆满了。不要去管接受布施的人如何若何,所施物所用的如何若何,所成办的事如何若何……
比如对于骗子乞讨者,如果他低声下气向你乞讨了,你不管如何都应该给他点什么,实在没有就给个微笑。因为他们已经穷到了用自己的尊严,向你乞讨(或者行骗),这样的恭敬还不足于你施舍点什么?所以,你即使明明知道他是个骗子,你也应该布施以欢喜。
对于到寺院布施或者做佛事,在那发心和行持的时候佛事功德就已经圆满了。后面的具体如何做,或者真出家人还是假出家人,那是他们自己去了因结果了。当然,如果你是一位执法管理人员,你的职责是纠正这些不正当的事情的人。那么,你就应该认真负责地去检讨这些事情的结果。
所以,对于我们初学的人来说,还是要踏踏实实地从持戒开始,因为我们还没有什么值得要破的东西。学佛还是要从“时时勤拂试,莫使惹尘埃”开始,不要想着一入门就“心中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否则真的是变成“肚中无一物,锅汤不识烫”了。到时候烦恼重重,自救不了。
- 世间第五个不易!
- 张秀才的开悟偈
- 明一法师:得失是非障禅眼
- 话头疑情有区别
- 与祖师同行
- 与祖师同行 壹 信者皆相应 我王库内无如是刀
- 与祖师同行 肆 情殷古丈夫
- 与祖师同行 叁 佳人独自知 佑边寻思去
- 与祖师同行 叁 佳人独自知 凡圣的秘密
- 与祖师同行 叁 佳人独自知 识得声外音
- 与祖师同行 叁 佳人独自知 花并非无百日好
- 与祖师同行 叁 佳人独自知 桂花禅香
- 与祖师同行 叁 佳人独自知 踏雪寻梅
- 与祖师同行 叁 佳人独自知 树见行人几回老
- 与祖师同行 叁 佳人独自知 笑问客从何处来
- 与祖师同行 叁 佳人独自知 山深因少客来游
- 与祖师同行 叁 佳人独自知
- 与祖师同行 贰 粥饭有禅机 破五通仙眼喻
- 与祖师同行 贰 粥饭有禅机 吃饭睡觉
- 与祖师同行 贰 粥饭有禅机 哭笑
- 南禅七日(1)
- 心能转物,即同如来--南怀瑾先生稀有开示之三
- 景德传灯录 第一卷
- 五灯会元 第一卷
- 授菩萨戒仪轨(一)
- 南禅七日(2)
- 碧岩录 第一卷
- 南禅七日(4)
- 南禅七日(3)
- 《坐禅三昧经》上的修禅方法介绍(上)
- 指月录目录
- 南禅七日(5)
- 指月录卷之一
- 南禅七日(6)
- 南禅七日(21)
- 南禅七日(7)
- 南禅七日(9)
- 宗镜录(1-4)
- 南禅七日(8)
- 南禅七日(10)
- 禅关策进(上)
- 南禅七日(11)
- 南禅七日(12)
- 南禅七日(13)
- 南禅七日(14)
- 南禅七日(19)
- 南禅七日(20)
- 南禅七日(16)
- 南禅七日(18)
- 南禅七日(17)
- 南禅七日(15)
- 《星云大师讲演集》-佛教的政治观
- 五灯会元 第二卷
- 五灯会元 二十卷
- 景德传灯录 第三卷
- 景德传灯录 第二卷
- 指月录卷之二
- 《星云大师讲演集》-从心的动态到心的静态
- 《坐禅三昧经》上的修禅方法介绍(下)
- 宏智禅师广录(卷九)
- 禅宗的起源与二十八代祖师
- 禅修已收纳所有佛法
- 佛法工夫在于觉不觉悟
- 修行者每天发四弘誓愿的用意
- 修佛法者,首先立坚志
- 佛教并非都劝人割爱出家
- 一会善一会恶不能长久,唯有忏悔惭愧才可长久
- 看清因缘才能在修行的同时影响他人
- 非空非有 即空即有
- 信佛就要明白世法的值不值得当中是觉悟还是颠倒
- 游报恩寺,让白居易暂离红尘,享受了无尽禅味
- 希运禅师古诗《尘劳迥脱》解释
- 从五言律诗《余住无方所》看拾得无牵无挂,逍遥自在
- 寒山和尚的大乘佛诗《嗔是心中火》讲了什么?
- 王维的《过香积寺》表达了什么?
- 心本无生因境有
- 当说别人时要不断地省察自己
- 道谦禅师送信开悟的故事
- 听其言,观其行,辨其心
- 用心去看世界
- 禅宗成就的是什么佛?
- 不能自我反省,再卓越超群也只能英雄气短
- 心有一丝挂碍就不能自在
- 禅宗与其他宗派的区别,禅宗的特色
- 现前修为最终一念圆满
- 《修心要论》是弘忍作的吗,是本什么样的书?
- 真正理解了佛法才是真修行
- 三界内外是空无物的
- 佛法讲最后圆满身不依据身份背景做佛事
- 深悟深参心行处
- 从禅诗《饭覆釜山僧》看诗人王维供养僧人饭食
- 持佛号的心是始觉 所持的佛号是本觉
- 白话诗僧王梵志《我有一方便》蕴蓄的佛理和处世哲理
- 自己要觉悟好人生
- 时而转弯,时而放平
- 学会自利利他
- 诗僧王梵志诗作《城外土馒头》解说
- 从有求到无求 从有学到无学
- 佛法在世间 不离世间法
- 唐代诗人綦毋潜夜宿龙兴寺的的所见所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