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门修证指要 《禅门锻炼说》要略 四 落堂开导
禅门修证指要 《禅门锻炼说》要略 四 落堂开导
已经入室搜刮精当,无错路矣。然学家参究,如逆水行舟。(中略)是故堂中开导,事为最急。开导非三日五日一转而已也,要须一日三时,勤勤开导。开导之法,当相其机宜,观其勤惰,中其缓急,事虽难定,略言其端,大约有四:一曰悚立志,二曰示参法,三曰警疲怠,四曰防魔病。而所最忌者,扯葛藤、说道理。
何谓悚立志?(中略)欲下参究之初,先令树铁石心,发金刚誓,以为前导,宁骨断筋枯,非洞明大事不止也。宁丧身捨命,非彻透牢关不休也。具此透脱生死坚固誓愿,则发疑情也必真;辨此担荷佛祖刚强志气,则参究也必力。疑情真,参究力,焉有不究竟彻悟者乎?
何谓示参法?古云:大疑大悟,小疑小悟,不疑不悟。故疑有十分,斯悟有十分。
而世有教人死守话头,不起疑情者,此参禅大病也。盖参禅虽不可胡乱卜度,而亦不可死守话头。但守话头,则所系者枯椿,所沉者死水,所磨者刀背而已矣。若非发起真疑,机轮内转,即坐至驴年,亦不得悟了。学人喜行此路,则沉空滞寂,久之以窠臼为乐,竟不信有悟矣。师家喜以此教人,则以枯木堂禅为极头,闻他家机下省发人,必然生谤矣。而孰知事,大不然也。盖生死心切,则生疑,疑生悟。故长老当禅众静坐,须示令放下万缘,寸丝不挂,将话头上截关窃,锐意研穷,研穷无路,然后并心下句,尽力挨拶,挨拶力竭,从头又起。久久,情识尽,知见忘,悟道易矣。此不易之参法也。
何谓警疲怠?参太平禅者,从容和缓,半浮半沉,如水浸石,无进无退。即或苦参,而工夫难於成片。即或成片,而卒急不得省悟。以无人鞭策而激发也。参猛利禅者,人虽易省悟,然正参时,上根利智,有进无退;机器中下者,猛利一回,筋力倦怠,易进而亦易退,故须长老勤勤而鞭策也。鞭策之法,宁紧峭,毋宽松;宁毒辣,毋平顺;宁斩钉截铁,毋带上拖泥。时时以苦言厉语,痛处著锥,苟有血性者,必仇怒而向前矣。
何谓防魔病?初机识性,狂乱万端,所以开示话头,必须上截关锁。关锁缜密,搜刮精严。意地邪思,不能带影。学家所以止有悟道而无著魔也。万一师家观机器,授话不重关锁,任其纷飞业识,狂乱思惟,则熟人熟境,暗地奔腾,异见异闻,识田扰乱。初参学人,无智慧以照破,无道力以摄持。或疑或怖,或喜或悲,突然窃发而魔事作矣。(中略)若长老勤勤开导,用意防闲,则无此患矣。至於致病多端,不能备举,最易犯者,无如迸气胸前,以为勇猛,及灰心冷坐,以求澄湛,二者为甚也。盖参禅秘要,只在真实腾疑,而不在乎迸气。自元代以来,有邪师者,多教人竖起脊梁,咬定牙关,紧捻双拳,高撑两眼,内实无真疑而外形猛状,日以硬气迸塞胸膺,其势必至於心痛而咯血。(中略)其次坐冷禅者,亦不起真疑,死心参究,一上禅床,惟万端排遣,消归无事,意想或生,即以一口气不来等话,密念几回,遂认四大非有,万法俱空,灰心泯智,澄湛不摇,以为工夫极则,劝令经行,心虑打失,寸步不移,坐至岁深,血脈不舒,易成浮肿而亦多火证,此实病在膏肩,而世医拱手者也。
欲除诸患,存乎善知识不惜疲劳,日至堂中,勤行开导,或发其坚志,或示以真参,或警其疲怠;次则摧荡其识情,划抹其知见,扫除其岐路,剿绝其病根,则魔病众患,无从窃发,而学人真悟,不难冀矣。
- 南禅七日(1)
- 心能转物,即同如来--南怀瑾先生稀有开示之三
- 景德传灯录 第一卷
- 五灯会元 第一卷
- 授菩萨戒仪轨(一)
- 南禅七日(2)
- 碧岩录 第一卷
- 南禅七日(4)
- 南禅七日(3)
- 《坐禅三昧经》上的修禅方法介绍(上)
- 指月录目录
- 南禅七日(5)
- 指月录卷之一
- 南禅七日(6)
- 南禅七日(21)
- 南禅七日(7)
- 南禅七日(9)
- 宗镜录(1-4)
- 南禅七日(8)
- 南禅七日(10)
- 禅关策进(上)
- 南禅七日(11)
- 南禅七日(12)
- 南禅七日(13)
- 南禅七日(14)
- 南禅七日(19)
- 南禅七日(20)
- 南禅七日(16)
- 南禅七日(18)
- 南禅七日(17)
- 南禅七日(15)
- 《星云大师讲演集》-佛教的政治观
- 五灯会元 第二卷
- 五灯会元 二十卷
- 景德传灯录 第三卷
- 景德传灯录 第二卷
- 指月录卷之二
- 《星云大师讲演集》-从心的动态到心的静态
- 《坐禅三昧经》上的修禅方法介绍(下)
- 宏智禅师广录(卷九)
- 禅宗的起源与二十八代祖师
- 禅修已收纳所有佛法
- 佛法工夫在于觉不觉悟
- 修行者每天发四弘誓愿的用意
- 修佛法者,首先立坚志
- 佛教并非都劝人割爱出家
- 一会善一会恶不能长久,唯有忏悔惭愧才可长久
- 看清因缘才能在修行的同时影响他人
- 非空非有 即空即有
- 信佛就要明白世法的值不值得当中是觉悟还是颠倒
- 游报恩寺,让白居易暂离红尘,享受了无尽禅味
- 希运禅师古诗《尘劳迥脱》解释
- 从五言律诗《余住无方所》看拾得无牵无挂,逍遥自在
- 寒山和尚的大乘佛诗《嗔是心中火》讲了什么?
- 王维的《过香积寺》表达了什么?
- 心本无生因境有
- 当说别人时要不断地省察自己
- 道谦禅师送信开悟的故事
- 听其言,观其行,辨其心
- 用心去看世界
- 禅宗成就的是什么佛?
- 不能自我反省,再卓越超群也只能英雄气短
- 心有一丝挂碍就不能自在
- 禅宗与其他宗派的区别,禅宗的特色
- 现前修为最终一念圆满
- 《修心要论》是弘忍作的吗,是本什么样的书?
- 真正理解了佛法才是真修行
- 三界内外是空无物的
- 佛法讲最后圆满身不依据身份背景做佛事
- 深悟深参心行处
- 从禅诗《饭覆釜山僧》看诗人王维供养僧人饭食
- 持佛号的心是始觉 所持的佛号是本觉
- 白话诗僧王梵志《我有一方便》蕴蓄的佛理和处世哲理
- 自己要觉悟好人生
- 时而转弯,时而放平
- 学会自利利他
- 诗僧王梵志诗作《城外土馒头》解说
- 从有求到无求 从有学到无学
- 佛法在世间 不离世间法
- 唐代诗人綦毋潜夜宿龙兴寺的的所见所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