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华人佛教 > 禅宗 > 禅宗思想 >

禅学与学禅

\

  (一)禅是一种学问吗?

  1.有师有徒皆属学问范畴

  宗教是人类共同的文化,任何一个国家的文化,都是全人类所共有的,既然是全人类所共有,你我都有份,而学,一定要有人教。任何一种学问,有人教,有人学,有人传,有人受,这就是学问。所以禅也是一种学问。

  2.禅是特殊的宗教也是特殊的学问

  一般的学问总是会有些心得──有所得,总有些东西,有些收获,但你要真学禅,你将毫无所得,没有收获,只有损失;把你原来的东西拿走了,你想得到什么呢?什么也得不到!古人有一句话‘夺饥人食,驱耕夫牛。’种田的人靠牛,我把牛赶走,看你怎么办?这个人三天没吃饭,刚刚捧了一碗饭很高兴正要吃,偏把他的饭夺走,禅的教学就是这个样子。

  为什么要这个样子呢?因为禅是一种道。古人讲‘为学日益’,你要求学问,天天有进步、有收获,‘为道日损’,你要学道,天天要甩掉一些东西,天天有损失;某些概念甩掉了,某个执著甩掉了,某个自以为是的观念甩掉了。有时自以为发现真理,对师父一讲,师父打你一棒,所自以为是的也没有了,简直这一生白活了。看来是如此,实际上各位要知道,只要是人,谁都不愿意被埋没,被埋没时就大叹怀才不遇、生不逢时;而最可悲的倒不是别人不用你,而是你自己否定你自己,因为你种种的观念游戏,从六根六尘对境形成六入所产生的名、色、妄想,把你永恒的生命、真实的自我完全埋葬掉了,完全迷失了。而禅,就是找出真实的自我,把捉永恒生命的一门学问,所以是一种特殊的学问。

  (二)禅是什么学问?

  1.禅是生命之学

  何以见得禅是生命之学?因为人生最大的问题,是生死苦乐的问题:生不晓得从什么地方来?死后也不知道究竟到哪个地方去?苦乐完全不能自主。今天你的环境好一点,上司、朋友、同事都歌颂你很了不起、很伟大、很受尊敬,你感觉食欲大开,万有引力对你好像减轻了作用,飘飘然要飞起来了似地;假如有个人骂你,说你不是人,修养不够、品德不好、工作不认真、不能构成工作需要、是个多余的人,就感觉地心引力对你加倍,心情沉重,食欲没有了,胃口也倒了,觉也睡不著,走路好像两条腿特别重,生死苦乐何尝操纵在你自己手里?

  禅,就是要了解生从何处来?死往何处去?要发掘出生命的基因,永恒不变的那个因素是什么?要把捉到自己生命的永恒相,要发掘出来自己原本的心,最初是个什么形态?要求证出何以光明解脱佛祖烦恼愚昧的众生是平等的?如何是自他不二?我和你明明是两个人,我要掏你口袋的钱,你会向派出所报案,为何称为自他不二?这些都是生命的问题,生命本质的问题。

  2.禅是穷理尽性之学

  什么是穷理尽性?世界上所有的哲学家都自命为真理大师,说他发掘了真理;有的说是心,有的说是物,有的说是一元,有的说是二元,有的说宇宙是原子堆积的,有的说宇宙是四大组合的。每一家都从本体论,说宇宙是什么?然后说宇宙论,宇宙的法则、规律是什么?然后说认识论,用什么方法才能正确的认识真理呢?用思想方法,用逻辑推论;然后就是人生论、人生观,而且每个派系都有一套。难道真理果真有这么多吗?只有悟禅的人,才能肯决这些都不是真理,这些只是真理的表象、局部,都只是真理之海的一个泡沫,并不等于真理。

  真实的都是原本的,原本既没有银河系,当然也没有地球,道理从哪里来呢?道理从人来,没有人哪里有什么道理啊!人从哪里来呢?说法很多,这里姑且不论。总而言之,禅学不是哲学家讲的哲学,也不止于科学家讲的科学,而是说科学从哪里来?哲学从哪里来?一切理、一切事的源头是什么?要直溯到一切理、一切事的根源,找到根源以后,就是真理之王,就是法王,也就是见性成佛。说来很容易,做起来是要下一番功夫的。

  3.禅是宗教的灵魂,文学艺术的生命

  禅是宗教的灵魂,文学和艺术的生命。这话怎么讲?如果没有禅,自己和信仰的教主便成为对立,我崇拜你,你很伟大,我很渺小,请你救我,一定是如此。真理是绝对的,当它变成两个的时候,已经不是真理了。如果宗教没有禅的精神,宗教只是形式、是崇拜偶像、是迷信的;而禅尽管它是宗教的,它却是宗教的灵魂。布大说佛法,法轮的运转,有三个时期:第一是正法时期五百年,这五百年没有偶像。当初大家纪念布大,只摆一个狮子座空著,说是佛的位置;拿菩提树枝插在旁边,纪念布大成道在菩提树下,并没有什么偶像。第二是像法时期一千年,大家思念佛,就用泥塑、木雕、金装、铜铸做个佛像。第三是末法时期,时间较长,有一万年,这一万年以后呢?连佛的名字也听不到了,当然就没有佛法了。

  何以如此?因为众生的心是在沉溺、堕落、悬浮,并没有升华,不可能越来越净化,但是人定可以胜天,这也许是各位成立禅学会的目的吧!

  宗教若是没有禅,宗教只是个偶像,没有灵魂,是迷信的,是被崇拜的。而艺术、文学没有禅,便只是一个躯壳,只是线条、颜色的组合,只是个观念游戏罢了。中国的儒家思想博大精深,极高明而又道中庸,但是到了宋、明都已经衰退。而中国文化、文学、艺术光芒万丈的时候是唐、宋时期;尤其是唐朝,何以光芒万丈?由于它注入禅的思想,注入了禅的精神!

  我们可以说,从宋到明的儒家大学者,没有一个没有参过禅,没有一个不会打坐。我们也知道,如果没有王阳明,儒家精神到明朝就已经中断、没落了。王阳明在龙场悟道,有很多人说王阳明不是禅,那是从表象看他不是禅;但是想一想,自从孔、孟以后的程、朱、陆、王,除了王阳明以外,谁曾悟过道呀?只有王阳明悟过道,悟了个什么道呢?你打死他,他也说不出来。王阳明是参禅的,他把‘致良知’拿来做为参话头的主题,取代话头,用‘知行合一’来解释、取代解行相应。所谓解行相应:佛法讲究你理解多少,就做多少,要求实行,并不专求理解;理解很重要,因为不理解就无从实行,实行也不正确,但是你光理解不实行,理解就没有价值、没有作用了。

  以上是讲禅对文化的价值。

  (三)禅学的指标──穷理、研几

  禅既然是生命之学,一切理、一切事、一切众生的根源,那么我们学禅有什么指标呢?我觉得有副对联写得很好,‘穷理于事物始生之处’──追究万事万物从哪里来,这非常契合学禅的旨趣。一切事、一切理从哪里发生的?而你若看到一切事、一切理的发生之处,你就揭开了宇宙的最大秘密,你就摸到了一切事、一切理的底牌,你就是个得胜者。‘研几于心意初动之时’──你心意没动,离开想念的时候,你的心是什么心态呢?这是很重要的。佛法非常重视恢复自己原本的心。本心,哲学家也非常重视,因为真理是原来如此的,只能发现,不能创造。各位只听说谁创造了电动车或机器人,听说谁创造了真理没有?真理不能创造,只能发现。因此,这副对联对学禅的人来讲,可以说是一个很好的指标。

  穷理于事物始生之处──一切事物从哪里开始发生的?研几于心意初动之时──你心意刚要萌动以前是个什么样子?一切想念从哪里来?你再进一层发掘就会发现生命的本来面目。所谓本来面目也就是生命的永恒相,把捉到生命的永恒相,就不再堕入轮回,就不会有无常,你就赢得了永恒。

  布大初转法轮,看到众生愚昧、执著,布大毫无办法,没有办法教导他们,只好对他们讲‘苦、空、无常、无我’这四法印,说符合这四句话就是正法,否则就不是正法。

  所谓苦,人生就是苦。人生至少有八种苦:

  爱别离──恩爱的人要离开。

  怨憎会──讨厌的人总在你面前晃。

  求不得──你要求什么东西不一定能求到,求到以后欲望又升高了,认为这个没什么,和小孩子一样,买个小汽车,玩了两三天又要小飞机,把小汽车丢掉了,买了小飞机他就满足了吗?那绝对是靠不住的。所以求不得也是人的苦处。

  五阴炽盛──有病的人固然苦,没有情侣也很苦,精神旺盛到睡不著觉,思惟旺盛到非常敏锐锋利,体力旺盛到不打人、挨两拳也很舒服;加上生、老、病、死,就是人生八苦

  我们要想摆脱这些苦,就必须发掘出真我,使真实的自我抬头,自然就恢复了原本的自在解脱。

  (四)学禅的宝典──金刚经六祖坛经

  学禅有两本最宝贵的典籍,要学禅你一定要把这两本典籍,读得滚瓜烂熟而且消化融通,一本是金刚经;金刚经的可贵是‘无住’两字,佛法的三藏十二部归纳起来,就是‘以无住本,立一切法’。什么叫无住呢?就是不让心停留在任何地方,不让任何事物缠住了自己的心,若能把无住彻底了解、体会以后,对禅就不感觉陌生了。

  读金刚经,不是每个字都要求解,依文解义不是受持金刚经的方法。真正受持金刚经,从头到尾要读诵出声,声音或大或小,但不能默念,要沐浴、更衣、漱口,最好是清晨,精神好时可以一口气念三遍,念完了把经卷一合,看看自己的心态有什么觉受,不要向外看,向外找是外道,认为心外还有道理,这不是外道吗?外道并不是个坏名词,所谓外道只能说他认为心外还有道理可求。佛法讲觉、讲正受,都是注重心的觉受。你把念完经的觉受,感受得清清楚楚,如人饮水,冷暖自知,然后把它保持住,保持到什么时候?保持到赶都赶不走,然后把它忘掉,就成功了。

  各位不要忽略了最后一个‘忘’字,保任成功就忘──不觉得有这回事。你若不忘掉就是微细法执,就永远只能停留在这个地方了。所以菩萨分十地,地就是境界。初地菩萨感觉到这个境界不错,很高兴,执著这个境界,他就很难到二地了,也就是到此为止。若一念回心,不执著,不把玩光景,然后他就登二地到三地,向上增进。所以受持金刚经不能执著正受,而是要使金刚心抬头作主。

  金刚心是刀枪不入、八风不动的,人若真正以金刚心抬头做主的话,一切得失、毁誉、称讥、利衰来了,根本不动摇,既不影响情绪、心理,也不影响生理,才是真正的自由人,若不然,尽管数十年寒暑很短,却有很多人觉得很漫长、很真实,那么这个漫长的人生对你来说便形成一种惩罚;因为你既不安祥,也不自在。你去追求刺激,刺激过后更空虚;你去寻找欢乐,欢乐过后就是寂寞;你要制造高潮,纵然你制造成功,高潮过去就是低潮;你要想突出,恰巧你周围是在出现缺陷,周围要是没有缺陷,你怎么能突出?所以追求相对的东西,都不永恒,也都不真实,只有绝对的自己的心,才是真正属于自己。

  另一本是六祖坛经。我们看指月录、五灯会元、禅语录,一句也看不懂。‘什么是佛?’‘麻三斤。’‘什么是佛法?’‘庭前柏树子。’什么意思啊?不懂!它从什么地方来的呢?从六祖坛经来的。六祖坛经那么好懂你都不去看,偏要去钻那些不懂的。其实这些你看不懂的东西很浅,极浅!只要你入禅,你就会看得会心微笑。有的时候,你看得哈哈大笑,你看得很滑稽、很好笑、很亲切,不会有什么枯燥、格格不入的感受。所以六祖坛经是五家七宗的根源。

  很多人看六祖坛经,说我会了,其实只是会讲故事而已。六祖如何出家,神秀说什么,六祖又说什么,讲得好像都没有遗漏嘛!但是你若问他一句‘什么是烦恼即菩提?’他却答不出来;这在经上明明讲‘前念著相即烦恼,后念离相即菩提’啊!六祖说‘但用此心,直了成佛。’只要用这个心,就直截了当的成佛了岂不太好!请问这是个什么心呀?他也答不出来。你要他背,他也的确会背,但为什么答不出来?经上明明写的有‘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你只要将你那个原本清净的心找出,恢复你那个原本清净的心,就直截了当地成佛了。

  为什么那么浅、那么近,他没有发觉?而且会背,却不会答;你问他下句,他不会用上句来答你。这就是障!什么叫做‘障’?业障。业障并不是罪大恶极,业障是业务所形成的惯性。我们从生到现在,生活的习惯、意识的习惯形成惯性,也就是物理学所说的惰性,很难改变。所以他不适应新的见解、新的精神和新的理性。

  读六祖坛经不但要会背,而且要一句一句的把它消化,有一句不明白的就要问,一定要彻底明白。等到你把六祖坛经都明白的时候,你就发现所有的五灯会元、碧岩集、祖堂录……都是幼稚园的教材,都没什么难懂。

  (五)为什么学禅?

  1.为求真独立

  为了自己能够真正的独立,就必须学禅。大丈夫独来独往,真正的道,都是独行道。譬如日本历史上的武士宫本武藏,就是独行的例子。我们今天并不是提倡个别生活,而是讲自己心灵的独立。我们在喊独立、自由、平等,其实真正的独立是心灵的独立;除了我,再没有别的,也就没有自己和自己相对的一切,相对的都是幻象。

  2.为求真自由

  第二要求真自由。证道歌说‘假使铁轮顶上旋,定慧圆明终不失。’五祖说‘真正是得的人,轮刀上阵,只此一念。’只要得道,就算拿著枪和敌人拚刺刀,这个心都不会有所改变,这才是真自由。

  3.为求真平等

  何谓真平等?六祖说‘心平何劳持戒,行直何用修禅。’最难平的是我们的心,常常起高起低、起尊贵念、起卑下想,有的崇高、有的渺小,这都是相对的。内心若充满了相对──利害、好坏、是非、人我、冷热、黑白……就变成矛盾,正负一相交,心灵就产生干扰,使心不能安宁,若扫除一切相对,自然就能恢复平等心。

  所以为求得人生真正的解脱、真正的独立、真正的自由、真正的潇洒,只要离一切执,使被埋没的真实自我能抬头,能够面对人生,这是学禅最起码的正因。

  做任何事都有因果。因果,不是宗教专用的;所谓因果,在形式逻辑上讲,是自然齐一律,在自然界谁也不能背离的一条定律,就是同因同果;要不是同因同果,那实验室不必要了,今天氢二氧一是水,明天氢二氧一是汽油,那就麻烦得很,什么都不能把捉、肯定,所以同因一定同果。

  学法,一定要发心正,有了正因,才能得正果。假如学禅只想打麻将都是双龙抱,买奖券都是第一特奖,那不是正因,如果你有福报,这个愿望会实现,但是你所造的业更深,你的心态更扭曲、更黯淡,你的人生更烦恼,所以要注重正因。

  当初六祖不辞跋涉,翻山越岭,那时候交通极不便利,由广东跑到湖北黄梅,是一段非常漫长的路。五祖问‘欲求何物?’他说‘惟求作佛,不求余物。’只要作佛,别的东西都不要,这多干脆、多了当,果然他就是作佛;所以说学禅要有正因。

  (六)怎样学禅?

  1.做正人

  学禅第一个条件,首先要做一个光明磊落的人。所有的宗教都有戒,那是爱护教徒的一种方法。为什么要有戒呢?戒就是警戒;假如你到军事地区去参观,它有个牌子──‘此是雷区,敬请止步!’警戒你不能再向前一步,你再迈一步,踏上地雷就报销了。所以戒也就是说你要是做了这件事,就是毁灭。

  我们读古书,不知道学古人反求诸己,心里烦恼就怪别人,认为这个人给我带来了麻烦,那家伙给我制造烦恼,为什么不问问自己:是自己说错了?做错了?还是看错了?想错了?一定有原因,如果没有错,你不会烦恼;因为错误永远是烦恼的原因,毁灭永远是罪恶的结果。

  宗教的戒条是爱护教徒,是让他不要烦恼,而活得快乐,活得安祥,是让他免于毁灭。禅学会不是宗教,是个学术团体,那么我们要如何守戒呢?所谓戒,是有所不为,不可为的事情都是负价值标准,而价值标准应该不是主观的,是建立在大众客观所公认的。既然如此,不必受戒,但起码要有个决心:‘凡是怕别人知道的事情断然不为’──这事情既然怕别人知道,被人知道了不是犯法就是没面子,这样我干脆不做,一定要有这个决心。

  各位不要把道家看得渺小,道家修的是纯阳。易经乾卦上所说的‘群龙无首’,就是纯阳之象。什么是群龙无首?就是大家都一样的至高无上,都一样的纯洁、光明、无私、无我,这就是大同世界。有人说纯阳是童男,女人是纯阴,那对女人是一种侮辱,对男人来讲也不切实际,纯阳不是从生理上去解释,而是说心里没有阴暗面就是纯阳。

  各位只要能够做到‘凡是怕别人知道的事断然不做,凡是不可做的事断然不想’,就是一个光明磊落的正人。所谓‘心行’,是说只要念头起,虽然没有去做,心里也会产生黑暗的罪垢而污染了自己的心灵。所以任何人只要做到‘凡是怕别人知道的事坚决不做,不可以做的事绝对不想’,这样的话,学禅一定成功。因为不是正人绝不能相应正法,只有正人才能够相应正法。

  如果各位能够做到这两句话──‘怕别人知道的事情断然不为,不可为的事断然不想’,心就逐渐变成光明,变成纯阳,没有阴暗面。一个没有阴暗面的人他就无所畏惧,般若智慧就会发露,他逐渐感受到、实证到和众生万物同体,他自然会产生同体大悲。

  在佛经上,布大常说善男子、善女人,没说恶男子、坏女人,你若是恶男子、坏女人,就没有缘见到布大了。一定要做好人,好人才能学法,恶人怎能学正法呢?所以学禅第一个要下决心成佛,第二个要做到绝对的扫除自心的阴暗面。

  扫除心的阴暗面有两条路线:一条路线就是下决心从今以后凡是不可告人之事断然不为;第二要反省过去所作所为的错误,要在佛前写出来发露忏悔

  把自己过去所有不可告人的事都写出来以后,顶好告诉你的师父,向他忏悔。在天主教里也有所谓‘告解’,为什么自己做了不好意思的事情还可以告诉别人呢?因为你若不发露则表示还有隐瞒,既然有隐瞒,就见不得人,见不得人的都是阴暗面。所以发露忏悔,起码用笔把它写出来见天,见了天就消除了阴暗面,道理在此。所有的宗教都注重反省、都注重忏悔,儒家更重视自反和三省的功夫。

  六祖坛经也讲无相忏悔,密宗也有金刚萨埵百字明忏悔法;而真正的忏悔莫过于见性,一见性,一切罪恶瓦解冰消,山河大地都不存在,所以那才是一了百了。所以我们修行一定要决心做个正人,做个心胸光明磊落的人,永远保持光明磊落的心态。

  2.求师

  学禅的第二个条件是求师。为什么要求师呢?在密教讲求种子,种子胜,要接受这个菩萨灌顶,跟这个菩萨结缘,就要观想这个菩萨的种子字。在禅宗也特别重视求师,憍陈如见布大一星期就开悟,因为师的种子胜,而自己的法缘胜。

  如果你不决心做正人、做好人,那你不可能遇到正法,遇到正法,你也无法接受。假如你不遇到真正的明师,你这一生也很难开悟。未开悟的人,只要加入禅学会,做到‘不可告人之事绝对不做,不可做之事断然不想’,你的人生会逐渐走向光明,过去那些不好的遭遇不再重复,而你不用刻意企求,你所得到的,差不多也就是你所需要的了,很多朋友都有这种感受。所以只有光明的人才会感受到光明的境遇,一个心念黯淡的人所面临的一定是黑暗,这就是物以类聚。一个跟阿修罗一样心境的人,魔就会跟他做朋友,所以我们一定要做个正人君子。

  3.穷理

  禅的修行第一个方法要穷理。何谓穷理?就是要看典籍,研读六祖坛经……像这样很容易开悟。赵州禅师说‘你坐看三十年,倘若不悟,截取老僧的头去!’

  有很多人看禅书上当,比如说‘禅是空,禅是无心,要离心意识参。’离开心,离开意识,你怎么能参?这是倒果为因的话,应该说离心意识,接著第二句只有一个字:参!要想离心意识,你就必须去参才行;若说要离开心意识去参,根本没那回事!

  4.参话头

  禅的修行第二个方法是参话头。不参话头就不悟吗?没有这回事!临济、马祖、六祖都没有参过话头,他们也都是大澈大悟;所以参话头只不过是达到悟的方法之一。

  所谓佛法,有的人把它看成真理,这绝对不正确。你把佛法看成是真理,那真理和你又有什么关系?真理是真理,你是你,而真理那么难你怎么能懂?佛法最亲切的解释,是成佛的方法,只是成佛的方法而已。布大曾讲‘舍方便无究竟’──除了方便、除了方法以外就没有真理,什么是最后真理呢?

  各位要参话头可随便找一个,禅的公案很多,例‘如何是佛?’六祖坛经有一个第一公案、第一话头,即‘不思善、不思恶,正在这个时候,那个是你的本来面目?’有人问我,除了古人的,现在有没有话头?有!我请你去参一句‘真实的一定是原来如此的,原来是个什么?’你就参‘原来是什么?’你要是参透了,保你见性成佛。参禅、学禅,就是要悟,悟即只要找到一切事、一切理、一切众生的根源或原态。你把这个话头参透了,当然就找到了。

  5.观心

  禅的修行第三个方法就不是参了,因为参不一定对机。年轻力壮的人可以参,年纪太大的,就不要参,而可以用观心的方法。有的人说观心进步慢,你要不观心,连慢的范畴都没法进入。如何观心呢?你每一个意念萌生的时候,你都要知道得清清楚楚。

  有一天早上遇到个老朋友,他说到公园散步了一个小时,我问他‘你散步时想些什么呀?’他说‘根本没有想什么,只是散步而已。’他并不是骗我,而是他自己想的都忘记了。自己在想什么,自己都不知道,这就是无明。

  有的人每隔一段时期,脾气特别不好,心理医生说是情绪的周期病,其实不然,而是无明在作祟。一切的病都是从心理而来。有很多人,当他想某一件事情的时候,他所不需要想的事同时出来,这叫多头意识,多头意识发达久了,会变成精神分裂。

  参话头就是把你复杂的心念变成独头意识,独头意识遇到明眼人看你已进入情况,吼你一声或打你一棒,连独头意识也粉碎了,刹那间成为有心无意识,此时心的原态就会出现,本心就出来了。

  所谓本心,就是真如,就是自性,就是摩诃般若,就是无相三昧,就是首楞严定,名词不同,讲的都是本心;本心最真实、最可贵,所以参禅要恢复本心。

  用什么方法呢?如果你能发明一种很好的方法,既有效又简单,不拘一格,则功德无量。布大当时,没有近代的参话头、没有打禅七、也没有当头棒喝。因为中国的禅宗有了迥然不同的这一套新的面貌、新的风格,所以称为中华禅,它是把禅移植到中华的文化土壤所形成的奇葩、硕果。

  何以形成这种独特的风格?何以临济是佛教徒又常常说有一个‘无位真人’?黄檗禅师也常讲庄子的‘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因为佛教经过三武灭法,有的皇帝被道士所惑,诏毁佛教;有的皇帝崇奉佛教而贬斥道教,就这样互相激荡,思想获得交流,道教也懂得佛经,如道教的南宗张紫阳派,都是讲佛法、讲性;而佛教也吸收了老、庄大清明的境界,所以综合融汇成中华禅,形成了佛法在中国独特的风格。

  所谓参禅,参就是参详,自己跟自己研究,自己和自己商量,这是修行的方法之一。

  有很多人说禅有顿悟、渐悟之分,那是外行话,表示他没有入禅。以上所讲禅修行的方法,你去看书、研究、请教;你去参一个话头,或者你去观心,行住坐卧不停的看自己在想什么,久而久之,你的本心就会出现,那就距见性成佛不远了。我这样讲,各位也许不敢承当,认为成佛的事情这么简单,不可能吧!金刚经说有恒河沙数三千大千世界诸佛,恒河沙数已经数不完了,还有那么多世界,每个世界有很多佛,可见佛并不少,大家应该当仁不让。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