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呼吸打开心结
在观照心的对象的教导中,佛陀特别强调要觉察由于习性和对于现实的误解而产生的内心形态,或曰意念之“心结”。人浸润在某种特定环境中,或与某些特定类型的人共处,或暴露于某些媒介之中时,就会生发出某些特定的习性或习惯。父母和社会环境会深刻地影响我们的思考、感受和行为方式。我们后天习得的对于外界事物特定的感官解读方式则会形成各种所谓的习性。这些习性在你我的内心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形成内结盘踞在心识深处。这些所谓的“结”就是人心深处悲伤和痛楚的集合体。当母亲不停地叮嘱你“你太胖了”,你不能吃这、不能吃那,你会渐渐地累积憎恶和愧疚感,在内心积聚成复杂的心结。
负面的习性在心中积聚时,往往会主导你的头脑、模糊你的视线,让你无法看清事物的本来面目。负面能量如抽烟酗酒或大吃大喝会带来痛苦,而幽默、慷慨大方等正向的习性则给人带来享受。
人往往轻易地执着于欲望,并利用它们对抗情绪饥渴。比如不停地想吃薯片的欲望,如果我们没法儿满足自己的贪欲,欲念之“结”就会在心中形成。许多欲望都可能导致心结的形成,不仅饮食之欲,也包括对烟酒、毒品、性和赞誉的执着。一旦品尝过某种“美妙”的滋味,一种结就会形成,我们会试图去一次又一次地重复这种感受。因为过于执着,当欲望无法满足时,往往得到的是失望,这就导致其它的痛苦之结在我们的心中形成。
当欲望、怨怒、恐惧、自卑等等内结在心中数月、数年甚或几十年的埋藏压抑后,我们的身心健康就会受到严重影响。这压抑可能来自对社会范式的错误认知或其压力。因为人都具有一种防御机制,可以把身体的疼痛、悲伤或内心冲突推入潜意识,并深埋在那里。但它们偶尔会浮出水面进入我们的思想、言语和行为,表现为各种身心不安的症状。
但若任凭内结形成并肆意生长,它们最终会占据我们的全部身心,再去开解将十分困难。因此践行正念观照就非常重要。无论何时,只要内结成形,要能马上意识得到,这样才能在它们成长壮大、根深蒂固之前及时觅得转化之道。
转化之道就在于观照。要能跳脱并观察之,我们需要通过觉知呼吸的修行把内结置于高度关注之下,只有觉知呼吸,我们才能及时地辨识从心底生起的各种感受、思想、言语和行为。
当你通过觉知呼吸进入某种心理状态时,这一刻你实际上关闭了感官之门。此间,深埋心底的内结会以某种形象或感受的形式现身出来。起初,你可能很难理解或看清这些不悦情感的缘由。但如果你投入正念之光,视野将不再模糊。有时,这种情绪可能过于强烈或不快,你只想快点把它重新埋起。但如你保持并增加正念力,就能克服对负面情绪的逃避心理。所以一定要不断地通过觉人知的呼吸来培育正念力,只要内结或内心冲突一露头,便能立刻辨识之。要学会像母亲拥抱孩子一样去接受它们。你可以说:“正念之光就在这里闪耀,我知道我有足够的力量去接触那升起的心结。”
也可能,你需要那些在正念修行和能够安住于的友人,支持你和痛苦感受同行。和朋友坐在一起,深深地呼吸,共同拥抱痛苦的感受。禅修营或修行中心里集体的正念力和慈悲力也非常强大。一个关爱、值得依托的精神修行团体,可以帮许多人转化深切的痛苦,释放多少根深蒂固、深入纹理的心结。
多年前,Thay (越语为“师父”之意,一行禅师的学生们常称之为Thay)曾为一些老兵举办禅修营。许多人深藏着从未与他人分享的秘密和从来无法解脱的巨大痛苦。当时我们围坐成一圈,只是倾听,让每一位老兵说出他心中的痛。许多人缄默如此之久,但我们只是陪他们默默静坐,直到他们打开心扉。一个老兵说,战争期间,一次他所在的部队向对方进攻,打了胜仗并俘虏了受伤的敌人。他负责用直升机运送一名受重伤的女俘虏。一路上她只是死死地抓着她的吊床。由于对方长期生活在丛林里,睡吊床,只有极少的随身物品。她那双怀着无比仇恨和愤怒的双眼一直盯着他。从她憔悴的脸上,他能感到女兵在控诉:“为什么你们要破坏我们的国家?”还没到基地,女兵就在直升机里咽气了,眼睛仍然盯着他,冰冷而无情。多年来,他一直保存着她的吊床,一位比丘尼告诉他:“把吊床扔进火里吧。”但他仍然坚持。他仍固守着痛苦,固守着难以割舍的复杂情结。这时,Thay走过来,轻轻地对他说:“你现在已经变成全新之人,你已经有了慈悲之心。别再执着于你昨日的痛,昨日的愧疚。放手吧。”最终,老兵把吊床给了Thay。比丘尼和Thay把吊床投向火焰。过后,这位朋友有了巨大的转变。感受好多了:他终于从固守多年的愧疚情结和巨大阴影中走了出来。
只要你不带评判、责怪、批评的去观察和了解自己的感受和思想,你就能开启解脱苦痛的道路。如果有痛苦、悲伤或怨气,惟其承认其存在即可。当你正念地承认这些情感的存在时,你就不会让痛苦、悲伤或怨恨占据你、推你走向歧途。要用关爱平复它们。通过这样的修行,内结将逐渐松动,反复修行后,我们得以最终了解其根源、找到导致其形成的养分。有了这洞见和理解,就能从根上化解痛苦。
修行不仅仅着眼于转化我们的心智。每天每夜,我们都须不停地浇灌藏识中的理解之种,让它茁壮成长,好帮助我们看清所见所触的万种事物间相即相入的关系,和自身实现最终的和谐。要藉正念把这种理解带入日常生活的每一天,更好地去觉察各种感受、认知它们、在第一时间防止其积聚成结。
我们经常感到悔恨和恐惧,都曾后悔或希望过去没有做过某件事情。但总是身怀悔意地回望过去,就会造成愧疚情结,人也就高兴不起来。要知道,错误已经铸成,人不可能真正身回过去作出更正。此时,要深观时间的“相对性”,认识到是过去创造了今天。如果正念地抓住当下一刻,也就同过去建立了联系。藉此,我们实际上可以通过坚实地立足当下而“回到”过去,从而疗治过往的创痛和错误。我们能够原谅自己犯下的错,了解过去那一刻因没有充足的智慧和正确的条件而无法作得更好。这样,我们在当下一刻把悔恨转化为慈悲和理解,昨天就得到了升华。
同时,人都是祖先的延续,不可改变地和祖先、父母以及后代的命运密切相联,我们的修为也可帮助他们实现转化,给所爱之人带去平和与欢愉。总之,疗治昨日创痛和谬行的秘诀,仍在于抓住当下一刻,从正在发生、可以掌握的每一刻去演绎解脱之道。
例如,一位母亲曾经热衷于用快餐、汽水和甜食奖励孩子的积极行为,但当孩子成了年轻的小胖墩儿后,她后悔了。但如果这位母亲能够正念地去生活的话,她仍然会发现,未来仍有很多机会帮助孩子控制好体重,而且能帮助其他孩子们避免落入同样的错误窠臼。她可以在学校做义工,参加他们的健康协会,和校长老师们一起确保孩子们吃得更绿色、更健康。这样母亲就能缓解悔意,并因为许多孩子的健康幸福做出了贡献而感到欣慰。
除了转化负面种子和不悦情绪外,不要忘记或者忽视正面种子的力量和奇迹。人都有善和不善的种子。但我们需要认识到所有种子彼此相互联系和影响。这意味着一颗不善种子也含有善种子的元素,反之亦然。我们可以只通过浇灌善的种子,就能转化不善的种子。所以当生命遭遇艰难险阻时,如果去培育内心的平和与欢愉之种,它们就会破土而出,给你带来平静和快乐。它们的强势存在将克服和弱化不善的种子。所以,经常去观照那些能够带来幸福、把正念之光照耀在善种子之上的心的对象,同样是件重要的事,要让他们强壮有力地成长在你的心田沃野之间。
- 佛说人生哲理 佛说人生感悟的句子
- 维摩诘所说经原文
- 这样回向最有效
- 打坐的方法 初学打坐的正确方法
- 禅宗小故事十三则
- 神奇的求财方法
- 马祖道一:想尽办法令弟子开悟
- 《信心铭》释义
- 禅宗公案大全
- 禅修打坐时是睁眼好还是闭眼好?
- 令人开悟的佛教禅诗一百首!
- 为什么要上香
- 如何战胜心魔?
- 《金刚经》的十大威力
- 景德传灯录
- “即心是佛”的参禅之道
- 慧可断臂求法是真的吗?二祖断臂求法的故事
- 六祖慧能_禅宗慧能大师的一生
- 打坐导致性欲冲动,怎么办
- 临济宗历代传人
- 十恶八邪
- 看别人不顺眼是自己修养不够
- 《禅门日诵》简介
- 千休万休皆不如一休
- 参透生死令人动容 圣严法师圆寂前曾拒绝换肾
- 禅定境界分别为哪九个层次呢?
- 佛教中的禅宗五祖是谁?禅宗五祖弘忍大师介绍
- 佛家经典禅语
- 一生绝不能做的两件事
- 心口不一 贵耳贱目
- 马祖道一:对佛像吐痰也是菩萨境界
- 指月录
- 野狐禅公案三则
- 庞蕴居士的神奇故事
- 上无片瓦盖头,下无寸土立足
- 听鸡蛋和你讲话
- 在修道路上,管好你的这些动物和这条虫子
- 月在佛教中的寓意
- 大和尚“绝情”度贫母
- 禅宗七祖
- 禅宗的起源与二十八代祖师
- 禅修已收纳所有佛法
- 佛法工夫在于觉不觉悟
- 修行者每天发四弘誓愿的用意
- 修佛法者,首先立坚志
- 佛教并非都劝人割爱出家
- 一会善一会恶不能长久,唯有忏悔惭愧才可长久
- 看清因缘才能在修行的同时影响他人
- 非空非有 即空即有
- 信佛就要明白世法的值不值得当中是觉悟还是颠倒
- 游报恩寺,让白居易暂离红尘,享受了无尽禅味
- 希运禅师古诗《尘劳迥脱》解释
- 从五言律诗《余住无方所》看拾得无牵无挂,逍遥自在
- 寒山和尚的大乘佛诗《嗔是心中火》讲了什么?
- 王维的《过香积寺》表达了什么?
- 心本无生因境有
- 当说别人时要不断地省察自己
- 道谦禅师送信开悟的故事
- 听其言,观其行,辨其心
- 用心去看世界
- 禅宗成就的是什么佛?
- 不能自我反省,再卓越超群也只能英雄气短
- 心有一丝挂碍就不能自在
- 禅宗与其他宗派的区别,禅宗的特色
- 现前修为最终一念圆满
- 《修心要论》是弘忍作的吗,是本什么样的书?
- 真正理解了佛法才是真修行
- 三界内外是空无物的
- 佛法讲最后圆满身不依据身份背景做佛事
- 深悟深参心行处
- 从禅诗《饭覆釜山僧》看诗人王维供养僧人饭食
- 持佛号的心是始觉 所持的佛号是本觉
- 白话诗僧王梵志《我有一方便》蕴蓄的佛理和处世哲理
- 自己要觉悟好人生
- 时而转弯,时而放平
- 学会自利利他
- 诗僧王梵志诗作《城外土馒头》解说
- 从有求到无求 从有学到无学
- 佛法在世间 不离世间法
- 唐代诗人綦毋潜夜宿龙兴寺的的所见所闻
- [放生起源]寺院设立放生池在经典或传统上有什么根据?
- [感应故事]心经故事
- [白茶]什么是白茶,有哪些品种?
- [白茶]什么是白茶?白茶的简单介绍
- [佛与人生]面对别人的批评,应该怎么做?
- [佛学常识]八关斋戒的解释、戒相、功德利益
- [佛学常识]袈裟是什么意思?为什么叫福田衣?
- [佛学常识]为什么把佛法僧三者称为“宝”?
- [佛学常识]为什么要皈依三宝?归投三宝令身心安稳
- [人物故事]佛教贫女供灯的故事与启示
- [佛经故事]释迦牟尼佛和菩提达多的双头鸟故事
- [佛学常识]食存五观指的是什么?
- [人物故事]阿育王的小王妃须阇哆,持戒穿素服得宝珠
- [禅宗公案]老修行人“三十年不冒烟”的故事
- [佛经故事]富孩子变穷孩子,《法华经》穷子喻的故事
- [佛学常识]布施的意思与种类
- [佛经故事]伽尸比丘尼身披袈裟出生的因缘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