谛闲大师遗集 第五编 论说
论说
夫百千法门。同归方寸。河沙功德。总出心源。一切逆顺苦乐生死涅槃。离此心外。无片事可得。故曰是心作佛。是心是佛。是心作地狱。是心是地狱。念佛求生净土。亦复如是。是心想净土。是心是净土。经云诸佛正?知海。从心想生。维摩云。欲得净土。当净其心。如其心净。则佛土净。此之谓欤。今之净土法门。无论缁素男女。老幼尊卑。谁人不知念佛。诘其何用。则曰修来世。或言生西方。若如是。岂全无信愿。无信则安肯念佛。无愿则不言生西。既有念佛之行。并有信愿之心。理宜千修千生。万修万生。经云已发愿。今发愿。当发愿。若已生。若今生。若当生。今人念佛。至于临命终时。求其决定往生。千万人中。难得一二僥幸者。何所以耶。究其病根。只在信欠真。愿欠切。念佛欠一心耳。当知过在己躬。非法门咎也。故今摘取古人用心相应之语。以为十方缁白之劝。灵旭祖曰。夫念佛法门。别无奇特。只是深信切愿力行为要耳。若信愿坚固。临终十念一念。亦决得生。若无信愿。纵将名号持至一心不乱。风吹不入。雨打不湿。如银墙铁壁相似。亦无得生之理。修净业人。不可不知。是知信愿行三。实往生净土之资粮也。如鼎三足。缺一不可。譬喻世人远行。必要资粮预备。如百里之程。便要一日资粮。设千里之远。不备十日资粮。必不能到。此则人所共知者也。求生净土。亦复如是。无足疑矣。言真信者。如截流大师云。念佛一法。须具真实信心。苟无真信。虽念佛持斋。放生修福。祗是世间善人。报生善处受乐。当受乐时即造业。既造业已。必堕苦。正眼观之较他一阐提旃陀罗辈。仅差一间耳。如是信心。岂是真实。所谓真信者。第一要信得心佛众生。三无差别。我是未成之佛。弥陀是已成之佛。觉性无二。我虽昏迷倒惑。觉性未曾失。我虽历轮转。觉性未曾动。故曰。(莫轻未悟一念回光。)便同本得也。第二要信得我是理性佛。名字佛。弥陀是究竟佛。性虽无二。位乃天渊。若不专念彼佛。求生彼国。必至随业流转。受苦无量。所谓法身流转五道。不名为佛。名为众生矣。第三要信得我虽障深(业重)久居苦域。是弥陀心内之众生。弥陀虽万德庄严。远在十万亿剎之外。是我心内之佛。既(是心)性无二。自然感应道交。如磁石吸铁。无可疑者。所谓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矣。若具如上三种真信。虽一毫之善。一尘之福。皆可回向西方。庄严净土。何况持斋秉戒。放生布施。读诵大乘。供养三宝。种种善行。岂不足充净土资粮耶。唯其信处不真。遂乃沦于有漏。故今修行。别无要术。但于二六时中。加此三种真信。则一切行履。无烦改辙矣。言切愿者。如坚密法师曰。净土持名之法。有三大要焉。一者六字弘名。念念之间。必须具足欣厌。如出狱罪人。奔托王家。步步之间。欣厌具足。是故万缘之唾不食。众苦之忍莫回。高置身于莲华。便订盟于芬利。蛆蝇粪壤。可杀惊惭。二者。参禅必不可无净土。为防退堕。宁不寒心。净土必不可入禅机。意见稍乘。二门俱破。(若夫余宗。在昔之时。不必改弦。但加善巧回向。在今之时。祗可助行。必须净业专修。冷暖自知。何容强诤。)三者一句弥陀。非大彻不能全提。而最愚亦无少欠。倘有些子分别。便成大法魔殃。只贵一心受持。宁羡依稀解悟。乞儿若见小利。急须唾弃无余。棒打石人头。??论实事。已上三要。颇切今时。言一心念佛者。持名法门。贵在专一其心。无间无杂。非必以多念快念为胜也。先须觑破世情。了知三界皆苦。无一可乐。撇去爱念。放下尘缘。然后提起佛名。不缓不急。密密持去。高声低声。各随己意。四字六字。俱属无妨。出口入耳。记忆分明。名号字句。心中历历。乃至穿衣吃饭。坐立经行。这句洪名。绵密不断。如呼吸相似。既不散乱。亦不昏沈。如是念佛。可谓事上能一心精进者矣。若能体究万法皆如。心佛不二。所谓能念是心。所念是佛。离能念心。无别所念之佛。离所念佛。无别能念之心。心外无佛。佛外无心。即佛即心。即心即佛。如是乃至生佛不二。自他不二。依正不二。净秽苦乐。欣厌取舍。烦恼菩提。生死涅槃。悉皆平等。无有二相。一道清净。不用勉强安排。但自如实体究。体究之极。与自本心。忽然契合。方知穿衣吃饭。总是三昧。嬉笑怒骂。无非佛事。一心乱心。终成戏论。二六时中。觅毫发异相。了不可得。如是了达。可谓理上能一心精进矣。前一心似难而易。后一心似易而难。但能前一心者。往生可必。兼能后一心者。上品可阶。然此两种一心。皆是博地凡夫边事。凡有心者。皆可修学。行者若能策进身心。精勤努力。近则七日内。远则一生中。常作如是信愿。常修如是行门。临终华台稳取。必不在中下品矣。但办肯心。必不相赚。
一心法门论
或谓常言道。一切众生。是诸佛心内之众生。一切诸佛。亦是众生心内之诸佛。此等意思。言之则易。会之实难。请道其详。乃释之曰。须知佛心生心。本来不二。亦无不二。何以故。常平等。常差别故。请试论之。所言心者。即指第一义谛。即寂即照之真如心也。只此心性真如之体。十方诸佛。与一切众生。由来平等不二。乃至一切国土。十方虚空。世界微尘。皆以第一义谛寂照真如之心为体也。然则真如之体。虽本不二。而一一诸佛。一一众生。一一世界。一一微尘。并皆是真如全体。以其各揽全分真如为体。非是真如少分故也。虽然如是。而此一一诸佛。一一众生。一一世界。一一微尘。以不二言之。同在真如心内。以无不二言之。一一诸佛。一一众生。一一世界。一一微尘。各揽全体真如。然非别有多真如也。譬如千灯。共照一室。互?互含。不一不异。无障无杂。常平等。常差别也。所以约诸佛而言。则一切众生。并是诸佛心内之众生。以诸佛证此第一义谛寂照真如之心。竖穷横?。更无外故。若约众生而言。则一切诸佛。是众生心内之诸佛。以众生虽迷此第一义谛寂照真如之心。而此真如之心。全体具足。并无少分遗失。依然竖穷三际。横?十方。更无有外故也。若约我当人现前介尔之心言之。则一切诸佛。一切众生。一切世界。一切微尘。并在我当人现前介尔心内。以我现前介尔之心。竖穷横?。更无外故。若约世界言之。一切诸佛。一切众生。同在世界之内。人所易知。乃似易知。非真易知也。何谓似易知。人之所共知者。但知世界之大。而能擎载万物。若说诸佛众生。同在世界之内。以世界之范围大故。而全不知世界无体。以真如心为体。仅知大能容小。殊不知真如之心。大无大相。小无小相故。所以说他非真易知也。若约微尘言之。且如拈一微尘而言。则一切诸佛。一切众生。一切世界。一切微尘。并在一微尘之内。则人所难知。乃似难知。非真难知也。何谓似难知。以世人未曾了解。一微尘亦全揽真如为体故也。一微尘虽小。而真如之心。小无小相。是故大也全体真如。小也全体真如。真如之体。竖穷三际。横?十方。绝待无外。故知一微尘之真如妙体。亦竖穷三际。横?十方。人能明白此理。是则一切诸佛。一切众生。一切世界。一切微尘。并在一微尘之内。不难知也。故华严云。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此犹略说。若具言之。应云诸佛证此心。众生迷此心。世界与微尘。同具此一心。平等无高下。一一无差别。又复应知。吾侪第八赖耶识中。本具无漏种子。即我心真如之体。内因欲发。名为体熏。从体熏起。能令吾侪。现前一念之心。念念厌生死苦。趋向菩提。诸佛菩萨果上慈悲大用。宣扬大乘经教。即我心真如之用。吾侪肯研穷教典。从闻而思。思而修。即是外缘资助。名为用熏。何以诸佛菩萨果上慈悲大用。大乘教典。即我心真如用耶。答。前不云乎。诸佛菩萨之所证者。证于众生本真如之心体也。由证此体。故能从体起用。宣说大乘经教。体既是我心体。用亦是我心用。大乘经教。即用中之智光。所谓文字般若。一一文字般若。皆从真如妙体。实相般若体上流出。故知吾侪研穷经教。即以自心之用。熏于自心之体。体从内熏。用从外熏。内外夹熏。收功弥速。此中说内说外。乃随情之谈。并不在心外。以真如妙心。无内外故。是之谓一心法门。众生沈迷不知。从来未悟。岂不深可悲愍也哉
学佛论
夫修学释迦之道者无他。曰戒曰定曰慧而已矣。斯道也。始于凡夫。终成佛果。经纬于三乘。导达于万行。而能事备焉。昔法王出世。由一道清净。用一音演说。机感不同。所闻盖异。故五时五味。半满权实。偏圆大小之义。播于诸部。粲然殊流。要其归。无越一实。故经云。虽说种种道。其实为佛乘。须知我佛之道。教无遗法。法无弃人。人无废心。心无择行。行无所证。证无所宗。务必从闻而能思。思而能修。修而能进。进之不已。而能跨其门。趋其堂。造其室。而后其道可达也。其行可圆也。其果可证也。譬如行远必自迩。登高必从卑。是故学佛者。先受三皈。次进五戒。后持八关。进修十善。为成佛之基础。臻出世之阶渐。然后持净戒。习寂定。发妙慧。广行六度。自度度人。此学佛之途径。而能趋归无上觉道也。当此末法时流。人根?陋。故我佛于祇园会上。早开有胜异方便法门。曰持名念佛。高超一切戒定慧。包藏一切戒定慧。经云。若有信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吾人能一心念佛。不持戒而心自净。不修定而心自寂。不学慧而智自开。横超三界。带业往生。七日成功。一生成办。此真学佛之殊胜法门也。有志于佛道者。当从此门入。但办肯心。必不相赚。勉旃勉旃。
唯心论
或问。古今大聪明人。大概多说。弥陀是自性之弥陀。净土实唯心之净土。据此。则今之求生净土人。不必求生西方极乐之净土。现在念佛人。只可念自性之弥陀。奚必念彼土之弥陀耶。可观无量(寿经)。第八观云。诸佛如来是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是故汝等。心想佛时。此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云云。证之弥陀。实我自性。无可疑贰。独于净土。云唯我自心。当生自心之净土。不必舍近趋远。求生彼西方。去此娑婆。过十万亿佛剎之极乐净土。心窃疑之。请示其要。以释我疑。答。据汝陈述之意。对于弥陀指自性。当念自性之弥陀。而又引经作证。无可疑者。汝所疑者。独于净土唯心一语耳。汝于净土唯心一语未彻。只恐弥陀自性之语。未必能彻也。不独尔也。即彼大聪明人。说自性唯心者。对于心性之深意。未免颟顸者多。明澈者少。无怪汝之不明也。汝既以唯心有疑。即自性恐未了。吾当为汝一一道破。汝当谛审凝神。莫余思觉。一念纔动。如隔千山也。请试论之。夫西方极乐净土。实唯自心。彼佛弥陀。原是自性。心不易易了了者。因未解心性之真谛。徒有心性之空言。全无心性之实义。颟顸佛性。侗真如者。皆大聪明人也。贻至后代小聪明人。分内分外。说自说他。殊不知吾人现前一念蕞尔心性。全体即是法界。故四明法师言曰。法界圆融体。作我一念心。故我念佛心。全体是法界。既现前一念心性。是法界全体。那有自他内外分剂之可言。若谓有内有外。分自分他。全未解心性之真谛也。要知现前一念心性。原无分剂。亦无方隅。无有先后。并无时劫。当体绝待。不可思议。若向深隐处说心性。绝待圆融。超情离见的话。切恐不解者。惊疑怖畏。只好从浅显处论之。请汝把现前这一念心。通身放下。息虑凝神。回光返照。正当澈底放下之际。前念已灭。后念未生。正恁么时湛湛寂寂。历历明明。湛湛寂寂。即是你的自性。历历明明。即是你的唯心。只此心性。上与十方诸佛无异。下与一切众生不殊。心性之量。竖穷三际。横?十方。我心既尔。十方诸佛之心性。一切众生之心性。莫不皆然。如燃千灯。放在一室之内。光光相含。互?互摄。我之自心既尔。横?十方。十方世界。无量无边。土土皆是唯心。岂极乐世界。非唯心耶。我之自性。既尔竖穷三际。三际者。过去现在未来也。尽过去际之诸佛。皆是自性。岂十劫前成佛之弥陀。非自性耶。既能了解唯心。便能了解自性。尔既了解自性。便能了解唯心。一唯心。则一切唯心。此亦唯心。彼亦唯心。内亦唯心。外亦唯心。大亦唯心。小亦唯心。唯心之大。大无大相。唯心之彼。彼无彼相。尔何独认此躯壳之内。昏昏扰扰之相为唯心。彼西方极乐世界之大光明藏。反认作心外之物。谓非唯心。何颠倒之若尔耶。嗟乎。众生之迷。认沤为海。弃本逐末。迷头认影。背觉合尘。故我佛说谓真可怜愍者也。宁不悲夫。尔果能了解现前一念心性。竖无初后。横绝边涯。心?十方。故称极乐。乃唯心之净土。性穷三际。故指彼佛。乃自性之弥陀。明于此。始可与言唯心净土自性弥陀之道也。西方安乐土。去此十万亿。与我介尔心。初无彼此异。不解唯心人。宜从这里入。惑者唯唯而退。
易象八面观谈乘易论(民国癸亥年)
予。释教也。本未究心易学。然大易为卜筮而作。卜筮之道在无遮。大易之理在不隔。无遮。则吉凶洞然。不隔。则常变一致。昔有问易于憨山大师曰。孔子系传中曷云。「通乎昼夜之道而知。」师曰。此即不隔生死的一着。今按易之为字。从日从月。日主昼。月主夜。日月相照。显然示人以不隔昼夜之义。不隔斯能通。通斯无遮矣。学易者于是。学卜者于是。学佛者亦于是。杨君随予修止观之学有年矣。能实悟无生之道。尝得无生之受用。故能由无生地。窥见有生。发明大易爻象变化之奥义。返之。即能从有生地。直达无生也。有生易之变易也。无生。易之不易也。大易。天地之化书也。能知不易。能极变易。根本之地。湛然不昧。应用之处。触类旁通。居士进于道矣。世之注易家。大抵胶固执泥。流转于变易之中。但知随缘。不知不变。安能打破囊藏。而一探不易之旨哉。释谛闲书于四明观宗寺之密藏居。时年六十有九。
因果三生论
夫世出世间。凡百事业。总逃不出因果二字。故曰。要知前生因。今生受者是。要知来生果。今生作者是。世人不知三生因果。往往多生疑虑。疑者云。现见世间行善之人。或无端受累。或身后乏嗣。行恶之人。而反事事谐偶。夫唱妇随。谓言天下善恶无分。如此说者。皆不知三世因果。未能深达业理故也。须知因果报应。义通三世。一者现报。二者生报。三者后报。言现报者,现生行善。现身即得好报。此一种报。必现身以勇猛心。行大善事。十年八载。不退其心。故现身必得好报也。作恶亦然。且看心力为如何耳。言生报者。谓现身行善作恶。须至来生。方得受报。以现生行善之时。心不十分勇敢。所行善事。未甚过大。故至来生。始得受报。作恶亦然。言后报者。或是过去多生以前。作诸善业。于此生中。方得受报。或于未来无量生后。纔得受报也。问云。尔所言现生二报。意甚明晰。则无可疑。唯言后报一则。不能无疑。何意于过去多生以前。所作善恶之业。于此生中。始得受诸苦乐之报。或至今生。业犹未熟。延至未来。多生以后。纔得受报耶。答曰此其过去时。所作之善虽大。然而用心不猛。故成熟必迟。作恶亦然。譬如镕金铸刀。火若不炽。成器必迟。无可疑也。如今行善之人。现在人见其萦苦者。此苦是过去之生报。或后报。恶业熟故。现善力弱。无能排遣过去之强恶。不关现在行诸善事而得苦报也。如今作恶之人。现见其好者。其过去之善业先熟。今之见好。是过去之生报或后报之善业熟故。所以现在有此乐果。不关现在作诸恶事而得好报也。现在之恶业。尚未熟故。作恶既尔。行善亦然。其行善人。现身未见好报。而反先见苦报者。以现生所行之善业。尚未熟故。所谓寡不敌众。弱难胜强也。
(引证)明扬州有富人。生一子。甚贤。生二孙。聪慧过人。业南北货。临终时。以秤密付其子曰。此吾起家物也。宜珍之。子心讶之。而不敢言。父死丧事毕。对天祷告。求赦父罪。即将此秤烧毁。但见中有物上升。如龙蛇状。未几。二子皆死。遂叹天道无知。因果颠倒。连日昏倦。乃不欲生。一日。梦见金甲神谕之曰。汝之父。以往世作诸微善。命合富耳。不系于秤。上帝正以其现生用心不公。故遣破耗二星以败尔家。家败之后。继之以火。今因尔能善盖父之愆。作事公平。故特将二星收回。将以贤子光尔之后。尔当力行善事。毋得怨尤。觉而大悟。为善益坚。后果生二子。皆成进士。
论曰。只此一案。可证三生不谬。试观金甲神曰。汝父往世作微善。命合富尔。不系于秤。可证宿生之后报善也。以其现生用心不公。故遣破耗二星以败其家。败后继火。可证现报恶也。今因尔能盖父之愆。作事公平。特将二星收回。将以贤子光尔之后。可证现报之善也。远过既尔。生报可例知矣。经云。有形之恶小。无形之恶大。住相之善小。不住相之善大。富人一生用秤欺人。使人心喜。无形之恶者也。故上帝遣二星以败其家。以昭现报之速也。贤子密祷于天。求赦父罪。无相之善也。故上帝收回二星。以贤子光后。岂非受现生之乐报乎。故知吉凶之理。相为倚伏。但非俗眼所能见耳。而报应则犹如桴鼓纤毫不爽也。
直论十界圣凡不离现前一念
论佛法之渊源。总不外于现前一念之心。心也者。万法之总持。圣凡之枢纽也。收之不见毫尘。放之圆该空有。三千性相。百界千如。皆含于一念之中。无法不在里许也。请试言之。现前一念之心。不起则已。起则于十界中。必落一界。十界者何。曰佛界。菩萨界。缘觉界。声闻界。天界。人界。修罗界。饿鬼界。畜生界。地狱界。前四为出世圣人界。后六为凡夫界。四圣中佛为果觉。余为因人。六凡中前二为善界。后三为恶界。修罗界善恶之间。试观现前一念起时。察其是善耶恶耶。世间耶。出世间耶。若起一念心。清净平等。不着有为。不滞无为。即佛因也。若起利人心。拔诸众苦。菩萨因也。无大悲心。但求独善。缘觉因也。知苦发心。以求自乐。声闻因也。以滞着心。作大善事。天因也。悠悠散善。无勇猛心。人因也。虽发大善心。我慢胜他故。修罗因也。起大恶念。作诸恶事。地狱因也。起多贪心。悭吝不舍。饿鬼因也。起瞋恚心。造杀生业。畜生因也。可见世出世间。染净因果。总不外乎现前一念迷悟之心耳。所以吾人日用之间。起心动念。直须自揣其心。知心起念。是善是恶。是世间。是出世间。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善者令生。恶者令灭。于善念中。染着诸善。是世间念。不着善恶。是出世间念。世间是凡夫念。有漏因也。出世是圣人念。无漏因也。有漏趋生死。无漏入涅槃。生死是有边。吾人研究至理。直须了知生死有边。入涅槃无边。更须要知出涅槃。入于中道。若认此中道。以为究竟。犹是生死岸头事。未是究竟极则事。臻至究极之地。始知无生死可出。无涅槃可入。无二边可着。无中道可安。此可为智者道也。
不读佛经不知出生死路
鄙人学寡智劣。未能博览诸书。除佛学外。不敢以臆见妄谈。自入道以来。历三十余年。不过披阅内典。研穷教乘。精参禅理。兼修净业而已。所得一知半解。略为诸公陈之。佛经自汉明时入我中国。历晋唐宋元及前后五代。千几百年。依经得悟者缁素男女何止千万亿数。其间入道之门。不一而足。或看经而识自本心者。或参禅而明心见性者。或持戒精严而身得自在者。或念佛发愿而临终坐脱者。闻比比皆有。凡普天之下。大莫大于生死一关。故曰生死事大无常迅速。凡是有情。俱所不免。若欲破此一大关键。非勇力修行不可。欲勇力修行。非放下尘缘不可。欲放下尘缘。非达见闻如幻翳世界若空花不可。欲达幻翳空花。非悟三界唯心万法唯识不可。欲悟唯心唯识。非研究佛经不可。读佛经然后方知唯心唯识。知唯识唯心。然后方达空花幻翳。达空花幻翳。然后始肯放下尘缘。肯放下缘尘。然后始能勇力修行。能勇力修行。然后可以了得大事。了此一件大事。然后可称雄猛丈夫也。肤见若斯。幸诸君以证之。
佛化救世说
饥馑旱潦刀兵瘟疫皆心之所感召也。尝闻医之治病也。必先探其病之源。然后施之以药。救世亦然。救世必先救心。心乃诸病之源也。而欲求救心之法。则佛化尚矣。佛化之所以救心者何。亦曰持戒而已矣。习定而已矣。修慧而已矣。世之所以强凌弱众暴寡。以至相争相夺相残相杀而无已者。皆由贪瞋痴之使然。以此之毒。造无边之恶业。由是饥馑旱潦刀兵瘟疫接踵而起。伊于胡底矣。然则何以救之。曰戒所以救贪也。定所以救瞋也。慧所以救痴也。持此三学。除彼三毒。三毒既除。而犹有饥馑旱潦刀兵瘟疫等灾乎。吾尝旷观世界。征诸历史。倡救世之说者。不胜枚举。举其最著者而言之。老子孔子杨子墨子以及耶回诸祖。皆以救世为宗旨。故其学说主义。无非令人止恶修善。止恶修善。即所以救心也。持彼主义。倡彼学说。不可谓非救世之道。然处今之世而谋所以救之。尤以宏扬佛化为宜。诚以方今之世。三毒勃兴。不除三毒。世未有能救者。世变之起。起于人心。故救世必先救心。心之所现。郁为三毒。欲除三毒。非修三学不可。此三学之所宜注重。而佛化之所宜亟亟宏扬也。救世之士。其亦知之否乎。
法身与色身同异说
须知法身有二。一者清净法身。二者妙极法身。言性德之所具者。指清净法身也。修德之圆满者。妙极法身也。今论清净法身与色身之同异者。一念迷。举法身之全体成为色身。色身外更无法身。法身同于色身也。一念悟。即色身便是法身。法身外无别色身。以法身无外故。色身即同法身也。乃谓之同。固可也。以法身与色身原非二物故。今之迷昧凡夫。法身既举体成为色身。色身外无别法身。有何同异之可言。直问身心之所以。尚不得而知。况法身哉。故经云。妄认四大为自身相。六尘缘影为自心相。一迷为心。决定惑为色身之内不知色身外洎山河虚空大地。咸是妙明(真心)中所现物耳。经指妙明即法身。心中物即色身。法身如海。色身如海中之一沤。可见法色二身。固不可同日而语哉。窃详今文所说。以真如为法身。未尝不可。以躯壳为色身。不无逗漏。真如乃圣凡之所同。非增非减。无欠无余。色身是愚人之妄认。不觉不知。计断计常。只可身与心而论同异。不可色身与法身而论同异也。立喻文中。以镜光喻法身。以晦昧喻色身。光昧不离一镜。试问镜体。喻个甚么。又以水喻法身。以冰喻色身。冰水同一湿性。江河喻个什么。下又引经作证。似未尽善。须知楞严。阴入处界皆藏性者。要人悟得全事即理。既知全事即理。岂不知全理成事乎。全理成事。事外无别理。全事即理。理外无别事。事与理又不可以论同异也。以理事不二故。第二节经十方微尘如来告阿难言。是点明结亦六根。解亦六根。除却六根。更无生死根本。分明教示从根解结。为脱缠入圆通之妙道。非谓法身与色身之同异也欤。
八识四分说
要知八个识见相二分。须从四分上说起。言四分者。一证自证分。二自证分。三见分。四相。此四分者。由于最初一念不觉。法尔幻起三种细相。一业相。二转相。三现相。所谓迷真觉而成不觉。蔽妙明而为无明。是以幻出三种细相也。吾人本有之真觉妙明。即现在之第九庵摩罗识。即第一分证自证也。业相者。即第八识之本体。是第二自证分也。转相者。即前七转识。是第三见分也。现相者。即七转识妄缘之境。是第四相分也。须知此四分。不但第八识具之。即前七识心王。五十一心所。亦各各无不具此四分也。请详言之。证自证与自证二分。第八与前七不一不异。不可言一定是一。亦不可言一定是异。如水与波。同具湿性。若言一。心王心所各具各足。若言异。同出一源。即所谓非一非多。而多而一。以体性本不可思议故也。此见相二分。王与王不同。所与所各异。不可不知。若欲知王所二分之异。先须明白所缘之境。此境有三种不同。一者性境。二带质境。三独影境。复须识得三量。一者现量。二者比量。三者非量。第一性境又二。一无本质性境。二有本质性境。二带质境亦二。一真带质。二似带质。三独影境也有二种。一有质独影。二无质独影。此三境三量明白已。然后可知见相二分各各不同也。言第八二分者。本识体上之精明。?于前七心王。及五十一心所。是故王所精明。皆第八之见分。内自根身。外洎器界。皆第八之相分。第八能缘之见分。即是前七王所之精明。所缘之相分。名无本质性境。属现量境也。言第七二分者。此识无根。从第八发生。内依第八为体。外以第六为用。其能缘之见分。用本识之精明。所缘之相分。名真带质境。故曰以心缘心真带质。中间相分两头生。此境于三量中。属非量也。言第六二分者。此识从意根生。故名意识。有五种不同。一明了识。又名同事识。与前五同事故。谓前五根门。与五尘实体。初交缘时。最初一念。觉有尘境。未落名言。属前五识。流入第二念。落于名言。即是此识。名同事意也。二散意独头识。谓意识恒审。任运散动。未起作意心所时。名为散意独头也。三定中独头。且如依经修观。或看话头。功用得力。心境相应之时也。四梦中独头。无论清浊昏沈。所现梦境。此时能分别梦境者是也。五乱想意识。谓如修观参禅。功用不力。心境不符。毫无定力把持。任他瞎打妄想者是也。此五种意识。能缘之见分。即识体之精明。而所缘之相分。各各境既不同。量亦有异。第一明了识之相分。是有本质性境也。乃托其第八本质体上。自变其境。为自分所缘。属现量也。须知现量的现义有三。一者现在。非过未。二者显现。非种子。三者现有。非无体。二散意识之相分。有二种不同。谓识当散动时。有昏有朗。昏之境属非量。朗时之境属比量也。非量属独影境。比量属带质境。三定中意识之相分者。佛顶经云。纵灭一切见闻觉知。内守幽闲。犹为法尘分别影事。即此幽清闲旷之境。是定识之相分。属现量之性境也。四梦识之相分者。无论清浊。皆属非量。五乱想意识之相分者。亦属非量。属比量者。名似带质境。故曰以心缘色似带质。中间相分一头生。属非量者。名独影境。心中觉得有境当情。名有质独影。自心全不觉知。名无质独影也。言前五识之二分者。此识从胜义五根生。唯根与识。似是而非。最难分辨。故五识颂云。五识同依净色根。九缘七八好相邻。合三离二观尘世。愚者难分识与根。非虚语也。以根有览境之功。似属有情。其实是清净色法。本是无情。乃第八识之亲相分。山河大地色空景像。皆第八之?相分也。以识有了别之能。非色法乃心法也。以根能任运览境。识能对境分别。言根者。如镜之光也。识能分别光中所现之像。妍丑不同也。且如眼根见色。耳根闻声。此见闻等之精明任运览境者。属根。初念分别者。属识之见分。流入第二念。落于名言美恶妍丑者。属第六同事意识。未落名言。属前五识。是故前五之相分。皆是有本质之性境。属现量也。若落第二念。虽有名言。亦属现量本有之性境。是第六识之相分耳。乃托第八无本(质境)上。自变其境。以为所缘。非缘第八无本之实境。以无本之实境属第八之相分故。故永明云。八识之宗。何成教训。能所未分。是非焉运。初依转识之内。忽起见心。俄关现识之中。倏呈相分。光销积翳。影现重昏。澈古而真源不散。该今而妙用常存。八万四千之教乘。苗抽性地。三十七品之道树。果秀灵根。即此之谓也。譬如一面铜镜。铜之坚性。比证自证分。镜之铜体。比自证分。铜镜之光。比见分。光所现之像。比相分也。心王既尔。心所例然。四分之说。概如是而已。
性心说
性字。原是人人同有。物物不无。只因众生迷堕。障却本来。随缘颠倒。认相起灭。如失路人。忘记家乡。落在荆棘坑阱。去又去不得。回又回不得。惶骇昏瞶。自仆自立。总无出头处。经云。如婴儿失母。此语极切。世尊发大慈悲。直指心源。令人步步追寻。还源返本。一旦省悟。正如识路归家。婴儿见母。其悲感欢庆。无可譬喻。无可形容。无可思议。无可拟会。妙明圆觉。无灭无生。非无生灭。故证取无生。无果无因。非无因果。故证取无果。学者直须发大勇猛。蓦直前去。有时醒然。有时瞶然。有时扰然。有时寂然。一任生灭灭生。生生灭灭。迷觉觉迷。迷迷觉觉。总不须拟议。不须体会。到功行圆满。瓜熟蒂落。那时本来自现。本来却只如是。目原是目。耳原是耳。人原是人。物原是物。一任有情无情。有相无相。各归本性。同入般若涅槃。共证圆觉。各证圆觉。各具妙明。共具妙明。说本来面目四字。同于戏论。此如来说法。第一义谛。非声闻缘觉所能取证。亦不可认作拈花微笑。为教外别传者。且只向这里究去。自然得个消息。却又不是向这里。讨得消息出也。
心者。前性字。是万物之同归。此心字。是众生各具。只因凡夫误认知觉作心。因知觉遂成系缀。因系缀。遂成执着。因执着。遂成分别。因分别。遂成颠倒。灵根一昧。尘境纷纭。宿业现前。迷失本体。不知这个心。却本是虚明圆妙。任是千圣出世。并不增一些灵光。任是六道现前。并不减一些妙性。湛然寂然。任行任住。湛然处。如日月普光。寂然处。如阴阳运行。行处如风转云。住处如水澄波。学者但向一念未起。一物未对时。极力参寻。任他参寻不出。到底一力参寻。于万念纷起。万物杂陈时。极力体验。任他体验不出。只是一力体验。久之又久。一旦豁然。正如一圆宝镜。具足光明。任你业山欲海。一例照了。毫无滞染。任你梵天净土。一例看破。毫无系恋。这光明并非从内生。亦非从外来。任是天魔外道。总逃不出。任是菩萨大乘。亦逼不入。长寂长照。长显长隐。这事必须参会。却用不着参会。极须修持。却用不着修持。经云。迷时师度。悟时自度。佛度众生。众生度佛。学者当下领会。便不妨立地成佛。且如诸佛师。若其不然。亦不妨向漆桶中。任坐百劫千劫。但可惜当面错过。枉自蹉跎。正世尊所谓可怜悯者耳。
- 上一篇:谛闲大师遗集 第五编 谛公老法师别传
- 下一篇:谛闲大师遗集 第五编 开示
- 怎么才能至诚恳切的念佛?
- 为什么妄念多?因为正念提不起来
- 想要了却生死大事 必须研究佛经
- 怎样念佛必定往生西方净土
- 世间一切都逃不出因果二字
- 除生死大事外,其余都可商量
- 谛闲大师开示
- 因果报应贯通三世,善恶祸福丝毫不爽
- 大方广佛华严经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辑要疏
- 拜佛时心不诚拜了也是白搭
- 佛法具备挽救世道人心的三大法宝
- 想要了却生死大事必须研究佛经
- 圆觉经讲义附亲闻记
- 关于念佛的开示
- 谛闲大师遗集 卷首
- 谛闲大师遗集 总目次
- 谛闲大师遗集 第一编 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讲义
- 谛闲大师遗集 第一编 大方广佛华严经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
- 谛闲大师遗集 第一编 普贤十大愿王别释
- 谛闲大师遗集 第一编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讲义附亲闻记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1
- 宗镜录卷第一
- 宇宙大学里,用心交出人生成绩单
- 佛教对「临终关怀」的看法
- 宗镜录一百卷(第一卷~一百卷) 宗镜录序
- 七佛传法偈(三)假借四大以为身,心本无生因境有; 前境若无心亦无,罪福如幻起亦灭。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2
- 大般若经要解——般若的观行
- 佛教对「女性问题」的看法
-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 第一卷
- 心经的人生智慧—《心经》者何
- 定慧之路 第一讲
- 占察善恶业报经 1
- 《大乘百法明门论》讲记之一
- 七佛传法偈(七)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曾法。
- 佛教对「自杀问题」的看法
- 七佛传法偈(二)起诸善法本是幻,造诸恶业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风,幻出无根无实性。
- 二课合解 第一讲
- 十二因缘法
- 慈悲三昧水忏讲记卷上(1)
- 七佛传法偈(一)身从无相中受生,喻如幻出诸形像;幻人心识本来空,罪福皆空无所住。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3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6
- 心经的人生智慧—人生的大智慧
- 妈妈的乳汁
- 四圣谛讲记 第一卷 苦~轮回之苦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4
- 修习止观坐禅法要 1
- 《无量寿经》之八相成道(一)
- 《圆觉经》讲记 第一章 文殊菩萨章
-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序品第一节录
- 印光大师传奇 第一章 早年坎坷
- 摩诃止观卷第一上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10
- 印光文钞全集 增广印光法师文钞卷第一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5
- 心经的人生智慧 解脱痛苦的原理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8
- 宗镜录卷第二
- 妙境法师主讲:八识规矩颂讲义(1)
- 傲慢与偏见,学佛人要远诸傲慢,调整偏见
- 佛教说不能执著,是否意味着看淡甚至放弃努力理想?
- 在家学佛,应如何做人?
- 做真实的自己
- 行脚云游是什么意思?
- 放下不快乐就是快乐
- 善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
- 有没有办法掌握未来?
- 你快乐吗?有没有试过不快乐?
- 错了怎么办?
- 修行到底是修什么?
- 生活感言,人生总有喜怒哀乐的
- 至心精进,专注于目标,成功自然水到渠成
- 老实念佛,重在一生坚持不懈忆佛念佛
- 明海大和尚的新春勉励:一个出家人的四件事情
- 身外之财终舍离,所造之业如影随
- 佛法的中道观
- 明心见性是怎么来的?利根是天生的吗?
- 学习佛陀冥想静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吗?
- 佛性不分南与北,为人不与比高低,广修福慧获法喜
- 深着虚妄法 坚受不可舍
- 人为什么要摆脱痛苦和烦恼,目的是什么?
- 什么是不善业,为什么要远离一切不善业?
- 当业障现前时怎么办?随缘了业,究竟解脱
- 出家人与在家信徒要保持距离,才能更好地度化众生
- 如何面对喜欢吃喝玩乐,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每个人的福报都是自己修来的
- 人与人之间的相处,要保持一定的距离
- 佛教对世界的认识——因缘因果
- 护念他人善用心,学佛慈悲须践行
- 如何报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对佛最好的报恩
- 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这八种圆满
- 只有无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印光大师是后世佛弟子学习的榜样
- 无论哪种供养,都离不开善用一颗欢喜的心
- 敬畏因果,努力修正自己的行为、语言和心念
- 一人独坐、内心空闲,无甚杂思
- 皈依三宝是踏入佛门的第一步
- 跳出三界得解脱
- 如何呵护发起普利众生的愿心,使发心不消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