谛闲大师遗集 第五编 开示
开示
丙寅势至菩萨圣诞开示乐清虹桥居士林
今日是大势至菩萨圣诞良辰。示大势至菩萨所修之念佛三昧法门。是谓应时应机之谈也。楞严第二十四圆通章云。尔时大势至法王子。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忆往昔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名无量光。十二如来。相继一劫。其最后佛。名超日月光。彼佛教我念佛三昧。譬如有人。一专为忆。一人专忘。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见非见。此以普通人喻佛念众生。众生不念佛也。一人专忆者。喻佛常念众生。一人专忘者。喻人常不念佛。故佛虽常在世间度生。故云若逢或见。众生虽生佛世。与佛同时。不肯念佛。故曰不逢非见。二人相忆。二忆念深。如是乃至从生至生。同于形影。不相乖异。此喻众生念佛也。佛念众生。众生念
佛。故云二人相忆。如是佛度生。生念佛。乃至从生至生。喻如形影相随。无时或异也。次以母子喻。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此以喻合喻。合上佛念众生也。如儿子之往他乡也。其为母者。或倚门而长望。或兀坐而恒思。或废寝而忘餐。或停梭而罢织。其念子之情。可谓深且切矣。佛念众生之心。亦复如是。此喻众生不肯念佛。佛亦无可如何耳。若子逃逝。虽忆何为者。喻不孝之子一出其门。或为货殖之所绊。或为美妇之所系。无时念及母在家中。此喻众生不肯念佛。故云虽忆何为。言子若忆母。如母忆时者。此喻孝顺之子。身虽在外。无时不念母在家中。营事既毕。即便回家。承事老母。故云母子历生。不相违远。此喻众生念佛。要如母忆子一般。故云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言现前见佛者。或于念佛定中见。或于夜间梦中见。俱名现前见也。言当来见者。或是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亲垂接引。或是往生七宝池中。华开见佛。皆名当来见也。言必定者。众生果能忆佛念佛。功不虚弃。必定能见佛也。即此念佛法门。便是胜妙方便。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故云不假方便。自得心开。言如染香人。身有香气者。此喻众生念佛。即心即佛。譬如染香之人。其身自然而有香气故此念佛三昧。亦得名曰香光庄严也。势至菩萨自云。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无生忍。今于此界摄念佛人。归于净土。此明以因趣果。果后度生。故我等现前大众。若肯忆佛念佛。必蒙势至菩萨摄受往生也。其最后结句云。佛问圆通。我无选择。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不比彼等诸圣。皆有选择也。且念佛三昧。有三种不同。各有下手工夫。现前大众。不可不知。一者念自佛法门。其下手工夫。祗有一重能所。皆以第六识相应之五别境中慧心所。为能观智。名为妙观察智相应品。以六根性为所观境。如阿那律单选眼根。名反见法门。初于见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明暗二相。了然不生。此得益之相也。观音选耳根。名反闻法门。初于闻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周利盘特迦选鼻根。名反?法门。初于?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通塞二相。了然不生。憍梵提选舌根。名反尝法门。初于尝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甜淡二相。了然不生。毕陵伽婆蹉。选身根。名反触法门。初于触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离合二相。了然不生。须菩提选意根。名反知法门。初于知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生灭二相。了然不生。此一种法门。境智俱属于自。故云念自佛也。二者念他佛。亦是一重能所。以六根为能念。诸佛果德为所念。能念属自。所念属他故云。念他佛也。念自佛。全仗自力以了生死。以生死之因。无量无边。若烦恼一丝不断。则生死便不能出。故古德云。少留一爱未全捐。便恐临终被此牵。先须持戒清净。由戒生定。由定发慧。定能伏烦恼。直至三界见思破尽。方能超出分段生死。此念自佛之了生死不易也。念他佛全仗佛力。烦恼不必断。业障不必除。只要愿力恳切。便能横超三界。带业往生。故念他佛。了生死之易也。第三自他俱念佛者。此一种法门。是上根利智所修。必先大开圆解。了知心佛众生。三无差别。自他本自不二。先须识得有两重能所。一者。以妙观察智相应品为能观。以六根性为所观。二者。以六根为能念。以诸佛果德为所念。从此下手念佛。先须缘想。诸佛圣境。然后都摄六根。一心蓦直念去。名为依他境立。唯心观成。俾眼所见者。无非佛相。耳所闻者。无非佛音。鼻所?者。无非佛香。舌所宣者。无非佛像。意所缘者。无非佛法。六根所对。无非佛境。此种法门。唯永明等诸大祖师。可以承当。所以永明祖师。昼夜十二时。弥陀十万。更须诵华严经一部。行百八事。此等行径。非泛泛人可以做得也。故莲池大师闻之。尚有疑虑。一日亲自勘验一番。从半夜起来。遂持珠计数。直至晚间。念满十万。中间一息不能昏散。若少有昏沉。即便间断。不能满十万数。可见此种法门。非吾辈所能企及。吾等自知钝根。只好学势至念佛法门。单念他佛最极稳当所谓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不假方便。自得心开。故永明祖师。尝以四料简开示学者。一云。有禅有净土。犹如戴角虎。现世为人师。将来作佛祖。此种禅净双修法门。如能做得。固然是好。如其不能。当念他佛。二云。无禅有净土。万修万人去。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故经云。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即此念佛。便是殊胜方便。何必再假余方便耶。三云。有禅无净土。十人九错路。阴境若现前。瞥尔随他去。此在永明大师时候。尚云十人九错。直至于今。又过千余年矣。当云十人十错。吾辈宁不寒心乎。四云。无禅无净土。铁并铜柱。万劫与千生。没个人依怙。此指大概普通人物。一天到晚。黑地昏天。祗管埋头吃饭。逐利求名。不知修善。不肯念佛。以贪瞋痴。发身口意。造十恶业。三途苦报。只身应受。谁能相代。故曰铁并铜柱也。今日现前大众。幸有此间诸大居士。建造居士林。提倡念佛法门。每逢初一十五宏开大会。云集大众。同声念佛。此即上体佛心。普渡慈航也。汝等现前大众。应当认真念佛。万勿当面错过。一寸时光。即一寸命光。失人身易。得人身难。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此中念他佛一种法门。虽然是好。必须信愿持名。方为稳当。若无信愿。单念佛名。纵使每日弥陀十万。念到一心不乱。亦不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何以故。以无信愿故也。譬如有船。设在门前河中。你无心上船。故不得去。弥陀之大愿慈航。亦复如是。阿弥陀佛以四十八愿普度众生。若众生无愿往生。亦不得度。念佛众生。其必信真愿切。方能受度。无愿者。不能往生。若信真愿切。虽散心念佛。亦得往生。因往生愿切故。弥陀要解云。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此千古不易之谈也。汝等不可不知。普贤行愿品云。人到临命终时。一切业障。悉皆现前。一切眷属。悉皆远离。一切诸根。悉皆败坏。唯有愿王。一切时中。引导其前。一剎那中。即得往生极乐世界。故知愿。不可不发也。且道愿如何发。我有念佛仪规。其中有十六句发愿回向之文。当依此文做去。保管一生取办。汝等念佛。不可太快。快则佛号不清。心不至诚。亦不可太缓。缓则容易昏沉。心亦不诚敬。故须念佛要不缓不急。每日定数。至多三万。至少一万。一年三百六十日。日日做到。不可一日间断。正当念佛。要句句分明。字字清彻。从口中念出。耳里收来。名为口耳相传。圣凡不隔。依此念去。最极稳当。到得临命终时。自然感应道交。阿弥陀佛。与诸圣众。不来而来。亲垂接引。念佛行人。不往而往。往生西方。既得往生。便登不退。华开见佛。即闻佛乘。顿开佛慧。然后乘大愿船。回入娑婆苦海。广度有缘。宁不快哉。现前大众各各勉旃。
示新发意人须发菩提心以为根本
菩提善根。性德中固有物。久蕴于五阴身心。而不自觉。如草种之在地。但有土处。莫不有之。一逢时雨。即便发生。惟雨有早晚。故生有迟速耳。人之佛性。亦复如是。经云。知法常无性。佛种从缘起。能达缘起无性。即成佛之真种矣。广东为佛法禅道之源。前有曹溪。后有憨山。如巨夜明灯。中流砥柱。作世间眼。为人天师。自憨师灭度后至今已数百年矣。嗟乎。去圣时遥。典型扫地。至今所有僧徒。不知竟为何事。唯务驰骋六根。备造众恶。目击时流。滔滔皆是。即有一二肯修苦行者。如披沙拣金。非曰全无。有亦不多。故有志出生死者。不遇明师。流入异道。盖亦多矣。兹有陈春亭居士夙禀。
佛敕。乘愿再来。隐实施权。脱珍着弊。作先天教之领袖。密而不露者。已数十年苦心孤诣。导引后昆。使诸男女子弟服膺明诲。其功伟矣。辛酉冬。陈君猛思。即今年逾花甲。后景更有几何。适值高君鹤年居士。入山相访。陈君喜甚。遂订以三生之约。孟云。油然作云。沛然下雨。则苗勃然兴之矣。陈君与高君之缘。亦若是而已矣。次年春。遂联袂出山。仿优楼频螺故事。航海来甬。直入观宗。甘愿剃发染衣。乞受金刚宝戒。高居士头面作礼。详呈衷曲。予遂首肯曰。大事因缘。不可思议。非率尔也。须面勘之。高君携其入室。五体投地。先询其年。且喜与予同庚。迟予半载。察言辨色。笃信纯诚。非常品也。乃许宣以三坛大戒。即命监院志师为正训。科主能师副之。住持禅长老为羯磨。仁都讲为教授。乃于佛出家日脱白。法名得真。一字显奇。是晚作法。演习毗尼。先授以三皈。进授以十戒。然后恭请十师登坛受具。至大士圣诞良辰。圆满菩提三聚净戒。经云。金刚光明宝戒。是一切佛本源。一切菩萨本源。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一切意识色心。是情是心。皆入佛性戒中。又云。众生受佛戒。即入诸佛位。位同大觉已。真是诸佛子。余曰佛子善哉。我虽和盘托出。尔当自问最初以何心出山。以何(心访)师。今日以何心剃除须发。而披法服。以何心乐求佛法。禀受此戒。苟得真心。则三世诸佛。历代祖师。普及一切大地有情。一齐向老僧一毫端上。放光动地也。须知释迦老子。初坐道场。便宣明过去十方三世诸佛之戒法。故曰。我今卢舍那。方坐莲华台。周?千华上。复现千释迦。尔时千百亿。还至本道场。各坐菩提树。诵我本师戒。观此可知。释迦世尊。但是发明诸佛此心。宣传诸佛此戒。及至四十九年。为人委曲周旋者。亦不过普令众生信受此戒耳。举要言之。西天四七。东土二三。列祖相承。无非密持此戒。不过悟得此戒。本自有之。不从人得。性自具足者也。岂离此心戒外。别有妙悟耶。若从此发心。增进不退。顿悟本心。即永断生死。一超直入菩提彼岸。即从今日发足一步为初地也。于戏。一阴以至冰。一阳而炎赫。自造化之机如此。道化之机亦然。将转魔界而成佛界。未始非从尔一人一事而倡始乎。又复应知。我佛如来。应机施教。所说法门。大似恒河沙数。就中求其三根普被。上下兼收。至直捷。最圆顿者。无如净土一门欤。善导和尚云。唯有径路修行。但念阿弥陀佛。永明祖师云。无禅有净土。万修万人去。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真大德。尔当发广大心。认真念佛。当以此法自度。犹未为晚。信得极愿得切。近则七日内。远在临终。此是一生取办法门。万勿当面错过。仍即以此法。化彼有缘。同生净土。嘱诸徒属。展转演扬。度尽众生而后已。如此则方不负数十年隐化之苦衷。亦不负高居士数千里。跋涉程途之密意。同报佛恩。同成正觉。尔其志之。尔其勉之。
开示学者道传师
欲学台宗教观。先须熟读始终心要。教观纲宗。此二种不可不熟读熟背。然后阅十不二门指要钞详解。究此一种。要细心玩味。此是性具一宗之纲格。得此纲格已。只须精研法华楞严二经。体会佛意。即可自他兼利矣。子其志之。
禅宗注重于参。教下注重于照。如破千年之闇室。贵在明灯。欲出无始之樊笼。须凭妙观。所以看话头。须起疑情。疑情不起。功夫不能进步。修止观只须直照。如在狮子岭四五七中用功是也。其实当今之世。吾人业重。修止观。须破惑。方能了生脱死。看话头。莫道不悟。纵使澈悟。而生死尚未了脱。具见此宗教二种修功。俱非了脱生死之对治法也。尔若以真实为了生死用功。唯有信愿持名念佛一法。所谓出生死无别路。入涅槃唯此门。本寺堂中起七。亦是敷演故事以所订之例规。不能不做。其间用功随各人的习惯。今番进堂。堂中班首师开示。总教人看话头。你果为真实了生死。还是抱住一句佛号。密默提撕。无论行香坐香。靠住一句佛号。静中念佛。最易得力。较之大殿上。尤为易得一心也。请将这一句佛号。打成一片。堂中修此一法。不可向班首师前呈露。只要自己身心受用。于此一法。也要信得极。愿得切。蓦直行去。不但现在受用。到得临命终时。自有好消息也。尔其志之毋忽。持名念佛。是世尊澈底悲心。无问自说。乃胜异方便。了脱生死之真实。不二之法门也。吾人从此法门而入。第一要信得真。第二要愿得切。第三要行得纯。尔今信虽真。愿虽切。唯行欠纯耳。但修念佛一行。也要先须放下。胡思乱想。一切杂念。单单提起正念。将阿弥陀佛四字名号。系念在心。不必长用高声。长用高声。恐伤元气。以致喉中作痛。若看有昏睡时。须用高声以破昏。亦不必长用低声。长用低声。恐易散入昏。昏时反起思虑。当于思虑起时。自觉心不归一。故须要收来正念。默默持去。口里念出。耳中收来。可谓口耳相传。自他不隔之法门。最能容易入手。又易纯熟。久久自成念佛三昧也。尔当注意毋忽。
信禅宗。又信净宗。此即永明祖师所谓。有禅有净土。犹如戴角虎。何善如之。你说禅以返观。净以存想。二者难以兼修。即是不知善用其心。须知当参禅时。一意参禅。返观便不是真参。真参者。宜于话头上顿起疑情。切实体究他。毕竟话头一个落处。直下觑见。当下荐得。算是个参禅的样子。不参禅时。老实念佛。净念相继。较之参禅。尤其得力。是名真念佛也。凡参禅人。名念自佛。早晚发愿回向。愿生极乐。此即禅兼于净也。修念佛人。正念佛时。不必存想。须念念返观。能念之心。心心相续。念念无间。较彼看话头。尤易纯熟。此即净兼于禅也。二者正相资。而不相悖。若真实为己躬生死大事。除净土念佛外。那有出死路。思之思之。
开示温州灵岩莲社念佛求生净土是人生一件极大要事
夫世间最可珍贵者。精神也。最可爱惜者。光阴也。一念净。即佛界缘起。一念染。即九界生因。精神宁不贵乎。一寸时光。即一寸命光。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光阴宁不爱惜乎。有知精神之可珍贵。则念念执持名号。知光阴之可爱惜。宜时时专修净业。若不念念执持名号。便是浪用精神。不时时专修净业。莫非虚丧光阴。是诚可痛惜也。且人身难得而易失。光阴易往而难追。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人天路上。作福为先。生死海中。念佛第一。若但念佛。而不发愿回向。仍不能了生脱死。往生西方。须知求生净土。以愿为先。故祖师云。净土生与不生。且看信愿之有无。经云。已发愿。今发愿。当发愿。若已生。若今生。若当生。佛言若有信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此之谓欤。有志念佛者。幸勿忽诸。
开示上海世界佛教居士林净土法门
其一
敬谢诸居士盛意。鄙人因前年抱恙。身体颇受影响。去年又长期讲经。心劳力竭。故精神方面不甚健康。宏法事业。至今日颇有力不从心之概。今次承王与揖居士及诸上善人迭次函请。来沪说法。鄙人自惟体力不充。未敢遽允。而诸居士为法心切。请之再三。若再?趄。未免矫情。故毅然扶病来申。与诸居士结祇园胜会之缘。诸居士修学佛法。当知佛说一切法。为度一切心。若无一切心。何用一切法。因众生之机有千差。故如来之教有万别。如众生着于相者。如来说性以破之。众生着于性者。如来说相以破之。执于小者说大以破之。执于权者说实以显之。六道凡夫执于有。如来说空以代之。二乘圣人堕于空。如来说假以出之。大心菩萨着于二边。如来说中以融之。是故如来所说。性相权实小大偏圆空假中种种法门。无非为对治众生种种之病。使得种种乐。正所谓众生处处着。引之令得出也。此我世尊澈底大悲心。化度一切众生。今诸居士本此宗旨。创设此林。自度度人。若己若他。皆使离苦得乐而后已。是则此心即是佛心。依此修行。此行即是佛行。虽然度尽一切众生。实无众生可度。执自执他。俱迷真理。良以心本无生灭。何有执着。所谓一念不生全体现。六根纔动被云遮。诸居士当善于一念体究。慎勿使眼为色转。耳为声转。根尘交偶。忘失自心。倘能一心。无事不办。若论趣办最要问题。的在了生脱死。五浊恶世。末法众生。业障深重。因过去之惑业。受现生之业报。因境起惑。因惑造业。三世轮回。永不休息。若欲求一澈底解决之法。则净土尚矣。祗因其他法门实非今世钝根可办。如阿罗汉。最利三生。最钝六十劫。辟支佛。最利四生。最钝一百劫始证。竖出三界。如是之难。试问此种法门。岂我辈能力之所及乎。是故欲求稳当最直捷之出生死法门。舍横超三界之净土法门而外莫由也。净土法门。三根普被。九界全收。机无分乎大小。行不问于圣凡。是故往圣先贤。人人导往。千经万论。处处指归。如文殊普贤。观音势至。皆法身大菩萨也。莫不发愿生彼极乐。即如东土诸祖。如智者永明。中莲池诸师。无论教祖禅宗。一一归向西方。大乘经论。如华严法华。楞严起信诸部。莫不明文劝导。呜呼。诸佛出广舌相而赞叹。诸大菩萨发大悲而劝生者。岂无故哉。诸居士当深知念佛求生。净土一门。内仗自己念力。外藉弥陀愿力。以自己之念力。感弥陀之愿力。我为所感。弥陀为能应。能所不二。感应道交。如月印水。如磁引针。接引生西。岂有疑义。诸居士对此净土法门。切勿轻易略过。以之自修。并以之劝他。则自度度他之目的可达。而无上菩提之圣果可成。愿共勉之哉。
其二
理具事造。两重三千。同居一念。此种妙义。是如来一大藏教之精要也。原夫三千性相。百界千如。即在现前一念理本具足。名理具。从事建立。名事造。理具具于事造。事造造于理具。理具故。方能事造。事造故。方显理具。事理相即。不可离为二也。试观于一念未起之时。平平帖帖。湛湛寂寂。三千之理。法尔具足。今借事以显理。谛观一念起时。若恶者。属三恶道。(地狱。饿鬼。畜生。三法界。)若善者。属三善道。(修罗。人。天。三法界。)沉空者属二乘。(声闻。缘觉。二法界。利他者属菩萨法界。平等者属佛法界。是为一念具足十法界。一念具足十法界。人界既然。余界亦然。界界互具十。成百法界。每界各具十如是。成千如是。所谓十如是者。法华经云。诸法如是相。如是性。如是体。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缘。如是果。如是报。如是本末究竟等。随举一法。皆具相等十如是。(相在外。览而可别。性在内。自分不改。体为体质。用谓功能。作为作用。习因习果。报缘报果。初相为本。后报为末。究竟平等。法尔具足。)故百界各具十。成千如是。假名一千。实法一千。国土一千。成为三千。十法界皆假名也。假名具足千如。实法谓五蕴也。三恶道恶五蕴。三善道善五蕴。三乘无漏五蕴。佛法性五蕴。此五蕴实法。具足千如。国土指十界依报。国土为唯心所现。亦具一千。是名三千。三千性相。不出一念。理本具故。理具故能事造。事造方显理具。此之谓也。当人一念。既具三千性相。一人然大众亦然。佛心众生心。一心无二心。华严云。心佛众生。三无差别。其旨深哉。十方诸佛。历代祖师。教人以念佛法门者。以佛界为缘起。此心念佛即具佛界十如是。造佛界因结佛界果。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佛界最上。称无上士。人人念佛。人人成佛。决无疑义。我人一念。理本具足三千妙谛名为理即佛。理虽具。而事未相应。故云动静理全是。行藏事尽非。冥冥随物去。杳杳不知归。是名理即佛。虽能了悟。尚未起修。故云方听无生曲。始闻不死歌。今知当体是。翻恨自蹉跎。是名名字即佛。既悟性具。全性起修。专念一句弥陀。故云念念照常理。心心息幻尘。?观诸法性。无假亦无真。是名观行即佛。修功不已。渐渐相应。虽破见思。未动无明。故云四住虽先脱。六尘未尽空。眼中犹有翳。空里见花红。是名相似即佛。念佛念到豁破无明。分显佛性。故云豁尔心开悟。湛然一切通。穷源犹未尽。尚见月朦胧。是名分证即佛。至于五住究尽。二死永亡。究竟登于涅槃山顶。故云从来真是妄。今日妄皆真。但复本时性。更无一法新也。是名究竟即佛。当知理即事故。六义差别。事即理故。六皆即佛。(知六故位次不)乱。免生增上慢过。知即故。直下承(当不)生退惧心。是故修净业者。须知六即之义。自性弥陀。唯心净土。天然性德。人人具足。此不过理具耳。若不全性起修。专精念佛。此自性弥陀。何由得显。如金在窟。若无发掘之功。终无得金之日。故既悟以后。亟当起修。六即条然不紊。于是由浅入深。将来往生必登上品矣。诸上善人。愿各勉旃。
开示上海南园诸居士净土法要
若云第一义谛。实是无开口处。如说佛法纲宗。不妨约四悉檀利益。方便显扬。今则略说净土法门。须知有三种要力。一本有功德力。二弥陀宏愿力。三持名奇勋力。前一属性。后二属修。全性起修。全修在性。性修不二。所以后二全归本有功德力中。兹欲先令悟性。是故先说本有功德力也。欲明此义。须先识取现前一念心性。复有二种意思不同。今先言心。次言性。所言心者。在楞严曰常住真心。在圆觉曰妙圆觉心。楞严云。一切众生。皆由不知常住真心。用诸妄想。圆觉云。一切众生。种种幻化。皆生如来妙圆觉心。犹如空华。从空而有。当知此心。乃十法界一切圣凡。同赋共秉之心也。十方诸佛。及大菩萨。于其自住三摩地中。固无足论。祗为我等迷妄凡夫。误认缘尘分别影事以为心。即楞严所谓认悟中迷。亦即所谓昏扰扰相以为心。由此一迷为心。则决定惑为色身之内。而不知内自身心。外及世界。咸是妙明真精妙心中所现之物。即非能现之心也。是为最初一念之错。直至于今。乃一错到底耳。殊不知缘尘者妄想也。由妄想始有境界。由境界遂生分别。由分别乃起执着。由执着遂分人我。由人我而生憎爱。由憎爱乃有取舍。由取舍成颠倒。由颠倒故受轮转。灵根一昧。尘境纷纭。宿业现缘。遗忘本体。所谓一翳在目。空华乱坠矣。既迷真而逐妄。必将妄以为真。大都俱认胸间之缘影以为心也。不知此心。不落方隅。那有处所。是故不在内外中间。亦非过现未来。乃无在而无不在耳。须知圆明妙心。虚灵不昧。任他四圣出头。并无增一点灵光。任尔六道纷纭。亦不减一毫妙体。湛然寂然。任行任住。湛然处如日月普光。寂然处似阴阳默运。行时如风动波兴。住时如风恬浪静。故学者直须在一念未动之先。一物未对之时。极力参寻。任他参寻不出。只管一力参寻。正参寻时。仍须蓦直看去。参到参不得时。看到看不去处。逼到转不得身。吐不得气的时候。或因缘凑遇。?地一声。自然得见好消息也。至若作事的人。顶好在杂念纷飞之际。万境交陈之时。猛尔回光。看他毕竟是谁之所使。到底是谁。久久用心。一旦或有豁然的时节。露出本地风光。须知此光。不从内出。亦非外来。本自有之。非新得也。次言性者。此性在楞严曰性净明体。在圆觉曰如来寂灭性。未曾有始终。若以轮回心。思惟即旋复。据此足见此性与心之说。自有不同之意。前之心。约十界有情边说。今言性。则物物具足。不间无情。吾人所以不能于自性中得大受用者。由于最初一念不觉。不知湛然恒寂。体自如如。由是逐妄迷真。颠倒流转。随相起灭。遗失本真。如人迷路。忘记家乡。堕在荆棘坑阱之中。去又去不得。回又回不得。惶骇昏瞶。自无主张。便无出头之日也。经云。如婴儿失母。此喻最极亲切也。是故十方如来。出现于世。无非要人返妄归真。历代祖师。大意西来。先须教人明心见性。就是前辈诸祖。以学者根钝。无可用心。教人看一话头。乃不得已之苦衷也。如明之天奇毒诸祖。因学人念佛不契。故教他看一个念佛是谁。何啻长夜达旦。惟前天台山国清寺宝林珍祖。直教人看个讲话是谁。直下的微微一照。于复性功夫。其下手用心。最亲切也。从此抱住一个话头。于行住坐卧之间。语默动静之际。蓦直参去。不容思量分别。久久自然有大好消息也。如其不能从禅宗入者。反不如老实念佛。即以一句弥陀为本参话头。所谓是心念佛。是心是佛。何必将盂添柄。头上安头乎。功夫做到相应之时。虽无何等境界。但觉湛湛寂寂。历历明明。不相应之时。便浑浑噩噩。扰扰昏昏。故于用心之时。莫管他相应与否。只要蓦直做去。久久自然动止而静。昏息自明。静即是寂。明即是照。即寂即照。即照即寂。寂照、性之体也。静明、体之德也。真实念佛。与参禅无异。是故念佛也须要一句佛号。蕴在念中。提起佛号。蓦直念去。其得力处与参禅一致。不过参禅要发疑情。所谓大疑大悟。小疑小悟。不疑不悟。若不发起疑情。有何利益。反不如老实念佛。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忆佛念佛。必定见佛。有如是因感如是果。此千古不易之铁案也。须知心性当体圆明。本无生灭。佛心生心。原无二心。既得相应之后。始知不论有情无情。有相无相。各具圆觉。同证圆觉。同证妙明。各具妙明。说个本来面目也不希奇不过常见之青山绿水耳。有何奇特可言哉。是故心性即教中所谓天然性德。性德者三谛是也。真谛者泯一切法。故一尘不立。俗谛者立一切法。故万象全彰。中谛者统一切法。故无法不赅。举一即三。言三即一。三一一三。非前后也。情与非情。莫不具足。非造作之所得也。悲夫秘藏不显。盖三惑之所覆也。是故大觉慈尊。立三观。破三惑。显三谛。证三身。成三德。此破惑证真之功。即西来大意。亦不外乎此。心性具足。乃众生本有之功德力。先须悟此为修净业者最要之枢机也。二弥陀宏愿力者。以众生之能感心性。虽未坚固勇决。只要每日发愿。日日无间。依己之心性。所发净愿为能感。以弥陀称性大愿为能应。然弥陀乃众生心内之弥陀。众生是弥陀心内之众生。众生能发往生之愿。与弥陀本愿相应。如水不上升。月不下降。慈善根力。自然感应道交也。
三持名奇勋力者。以众生现前一念心性。念彼弥陀万德洪名。能念心性是因。所念洪名是果。因赅果海。果澈因源。所以众生之心性。即弥陀之心性也。如是则因果不二。心性一如。能如是念佛。而不往生者。吾不信也。会三力于一时。收成功于一念。临终接引。直往西方。岂不妙乎。要解云。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若信真愿切。临终一念相应。即往生矣。否则。纵将名号持到一心不乱。如银墙铁壁相似。风吹不入。雨打不湿。亦无得生之理。何以故。信不真。愿不切。则与佛本愿。不相符故。所以信愿持名。为出生死者第一要务。说得一丈。不如行得一尺。普愿大众。一心念佛。
示施圣藏居士
我佛教化众生。虽法门无量。要而言之。先进三皈。次受五戒。由戒生定。由定发慧。定能伏烦恼。慧能断烦恼。烦恼为生死因。生死为烦恼果。从因结果。果又生因。世世生生。轮回不息。若不依佛法用功断除烦恼。了脱生死。则轮回不绝。出苦无期矣。夫出苦之要有二法门。一者仗自力。二者仗佛力。以自力弱。故欲断除烦恼。了脱生死。千难万难。若烦恼有一丝未断。则生死便不能全出。是以古往今来。明人达士。精修净业。求生净土。以净土法门。全仗弥陀愿力接引。容易往生。既得往生。便永不退转。则轮回永息。圣果可阶。夫净土法门。唯以信愿持名念佛。最为稳当。最极简易。至圆至顿。圆则三根普被。顿则数载成功。此我本师澈底悲心。胜异方便。弥陀大悲愿力。摄受众生。汝辈若肯信得真愿得切。十人念佛十人往生。千百万亿。亦复如是。佛之慈航。无一而不普渡者也。有志出生死者。宜努力而毋忽。
开示妙暄师
夫禀质坤伦。欲作弘法之器。非曰不可。不易成也。当今之世。大法陵夷。欲挽既倒狂澜。固非易易。时至于此。法弱魔强。反不若作自度之器。恳切发愿求生西方。得一生取办了脱生死为稳当。也不过数十年时间耳。既得生西。见佛闻法。得忍已后。乘大愿船。回渡苦海。普度有缘。未为迟也。吾恐尔专心念佛。初心人久久自生厌怠。即此一句佛号。不能净念相继。当此之时。又将奈何。吾所以特别示尔一种细心用功法门。尔宜留意。夫念佛者。能念是灵知之心。所念是无知之名。心属智。名属境。其实境属心生。离心无境。心因境生。离境无心。心境本不相离。但是初发心人。不达心境不二之道。是以心是心。境是境。心境角立。理事分张。故于念佛用心。不能顿成受用。便起厌怠之心也。倘遇到此厌心起时。乃将佛号放下。用细心观察。凝神寂虑。前念已灭。后念未起。当尔之时。正好用功。且道作么用呢。夫以知知佛。此非无缘知。如手执如意。无非如意手。若以知知知。亦非无缘知。如手自作拳。非无不拳手。既不知知佛。亦不知知知。不可谓无知。自性了然故。非同于木石。如手不执如意。亦不自作拳。不可谓无手。自手安然故。不同于兔角。若论初心人得益之处。夫以知知佛。佛在知亦在。若以知知知。知知则离佛。佛离知犹在。起知知于知。后知名生时。前知早已灭。二知既不并。但得前知灭。灭处为知境。能所俱非真。前之灭。灭引知。后之知。知续灭。生灭相续。自是轮回之道。今言知者。不须知知。但知而已。则前不接灭。后不引起。前后不续。中间自孤。唯此自孤之一念。灵灵不昧。寂照同时。此是初心人得益时。休怕落空。心身安然。有念起时。佛号重提。念念执持。心心是佛。此是最上之法门也。尔其志之。毋忽。
开示念佛紧要语
阿弥陀佛。谁不能念。而偏不易念。西方极乐。谁不愿生。而罕得往生。盖念佛之人。未得其诀耳。教念佛而使之真切者。其唯死之一字欤。死之一字在念头。则境缘自然冷淡。情爱亦自轻微。名利势豪。向此处俱用不着。见闻知解。到此却使不行。四大各离。将何所靠。孤魂无主。安得自由。此时不见弥陀。恐逢罗剎。此时不入净土。恐入驴胎。纵无恶业。亦不免人道往还。即有善因。其争奈天福易尽。莫云自有主宰。业果所牵。诚难回避。莫道本无生死。识心未尽。总属轮回。莫视此事为缓。明日之事。今日不知。莫将此为轻。错过此身。沉沦永劫。视一切事。无如生死大事。则事事皆不切之事。于一切时。总作归命终时。则时时皆念佛之时。如是念佛。斯为切心。如是切心。斯生净土。须下死工夫。纔成净业。常念死时节。方肯切心。此乃往生之要关。是诚念佛之妙诀也。
示守楞关师
昔南岳思大祖师。因自觉病势甚重。通身放下。放到水穷山尽之时。体究病的来处。了不可得。乃自问曰。病从何生。良久曰。病从业生。进问曰。业从何生。曰。业从妄生。曰。妄从何生。曰。妄从心生。曰。心从何生。曰。心本无生。如是体究。久之忽然大悟。即证无生。断见思惑。得六根清净位。为台宗第三祖。尔苟能如是体究。是为无上法药。则身心二病。俱能脱落。则病魔扫?绝迹矣。如或未然。当知四大假合之身。是为众苦之聚。故曰。有身则苦生。无身则苦灭。尔既发心闭关。宜万缘放下。即今有此四大色身。病痛苦恼。皆所不免。况今夏酷热异常。暑气袭身。到秋间势必发出。乃任运所使然也。宜耐烦容纳。切勿性急。又复应知。病是死因。宜生欢喜。何以故。设使从因趋果。仗此一病。即可以离苦得乐也。我娑婆世界。上天下地。无处不苦。经云。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众苦充满。甚可怖畏。尔出家几十年。抱定以生西方为宗趣。今因病而脱苦。则千幸万幸也。宁不欢喜乎。从此将一切妄想。都要放下。单单抱住生西方一个念头。莫管他死之与否。尔只咬定阿弥陀佛四字。保尔得大自在。尔其志之。毋忘我嘱。切记切记。
示复无锡杨居士
天台智者圣祖云。理具三千。故有事造三千。若无事造。焉知理具。须事理圆融。达理事不二。万不执一而废一也。莲祖云。着事而迷理。类童蒙读古圣之书。执理而废事。比贫士获豪家之券。杨君两项问词。俱从理想发现。若执之为是。大似贫士获豪券也。先答第一项云。君所建心庵者。试问能建者是谁人。所建者是何物。若云。能建所建。俱是尔心。心本现成。何须建得。若用建得。即事造也。若用事造。何得应念便成。若从事造庵。应念即成。无有是处。古德云。三世诸佛。被老僧一口吞尽。尔向何处承事供养。而况所想之庵。上无片瓦。下无寸土。八方无壁障。四面又无门。又道设种种花香音乐。供养三世无面孔佛菩萨。此等空谈。害多利少。将来成一豁达空导师。教人献心香。供心佛。执性废修。着理迷事。众生作恶者无罪。行善者徒劳。永嘉大师云。豁达空。拨因果。莽莽荡荡招殃祸。佛言。宁可着有如须弥。不可着空如芥子。以有病易治。空病难除故也。此一问为害非细。若是修净业人。此种空病。从懒惰懈怠心生。以天时寒冷。手怕捻珠。因持名劳力。空坐安闲。用聪明知见。少见偏空理性。起偏空理想。拨弃事造。专尚理具也。须知真性妙理。平等圆融。既知理具。必知事造。若执理废事。理亦不圆矣。不可不知。答第二项。经云。自未得度。先度人者。菩萨发心。自觉已圆。能觉他者。如来应世。据来问。先立四句。俱云。不可度者。似亦不然。?象。事也。心性。理也。以有人我之执。故开二度之门。性真常中。求于去来迷悟自他了不可得。此据理而言也。经云。理虽顿悟。乘悟并销。事必渐除。因次第尽。故我佛开二度之门。即此二门。均有事有理。故曰众生无边誓度。自性众生誓度云云。仍须事理圆融。不可偏执。问词依一心而立法。执理法也。举海波而立喻。亦复如是。如果坚执不化。为害尤甚。
开示常堂主师
参禅一法。法久弊深。今人所看话头。乃古人之病以为法。无怪乎参禅者多。获益者寡。要得真实受用者。如披沙拣金耳。不道全无。千百万中。难得一个焉。试看于话头上。摸索得四五十年。到得末后。反不若念佛的老婆子。岂不深可痛惜也哉。夫参禅教(看念)佛是谁。始于明朝毒本善禅师。当时宏扬净土。提倡念佛。而会下学者。口虽念佛。而心驰散。和尚俟众收摄佛号之间。示以念佛的是谁。教他从此发疑。可谓禅净双修也。只此一法。在当初唱之时。最为妙极。疑时参禅。不疑念佛。今人将这一法。不教念佛。单教参禅。不知此法最贵者。能发疑情。大疑有大悟。小疑有小悟。若无起疑。即成弊矣。今人不问疑之与否。只管教他参谁。岂非以病为法也耶。须知参禅。贵在现前一念灵知不昧之心。不顾前念。亦不起后念。前后不续。中间自孤。当尔之时。前念已灭无须顾。后念未起。无须续。正恁么时。善恶俱不思量。唯是正念圆明。方名真看话头。求其今人如此用功者有否。这犹是初心人用心法也。若是久修者。便知境非智而不了。智非境而不生。智生则了境而生。境了则智生而了。智生而了。了无所了。了境而生。生无能生。尽可随缘放旷。起幻度生。终日随缘。终日不变。以道自娱。随机应用。若问生死如何。天上人间。往来五道。随业升沈耳。永明祖师云。有禅无净土。十人九错路。阴境若现前。瞥尔随他去。宁不寒心乎哉。复次参禅仗自力。匪唯不能了生死。而开悟二字。岂易言哉。几十年用心。一个话头。尚靠不住。一点境风。也作不得主。可谓虚消信施。空过光阴。真可怜悯也矣。夫念佛乃我世尊澈底悲心。无问自说之法门。至圆至顿。最简最易。圆则三根普被。顿则七日成功。简则四字洪名。易则提起便是。不劳观想。不必参究。是心念佛。是心是佛。超出禅教律。并摄禅教律。何以故。参禅看话头。念佛即一句佛号为话头。行也阿弥陀。坐也阿弥陀。此即行住坐卧不离这个。与参禅何异呢。教中修心。不外止观。念佛念念是佛。即是止。句句分明即是观。律下修心。声闻戒止持作犯。菩萨戒作持止犯。念佛人口诵佛名。心忆净念。三毒沈埋。六根清净。律在其中矣。参禅人。最忌看语录。何以故。将他作解。塞自悟门故。念佛人宜多看净土经书。增益信愿。总之第一要生死心切。若生死心不切。即念佛亦不过培些净因而已。念佛上仗佛之愿力。下仗己之愿力。并仗夙生之本有功德力。会三力于一时。收成功于一念。所以为最稳当也。譬如渡海。必须有船。非船无以能渡。往生必须发愿。无愿不能往生。愿之力大矣哉。念佛不发愿。终不能往生。不往生净土。终不得了生脱死。故知要了生死。须念佛发愿。求生西方极乐净土。离此一门之外。无别出生死路也。今尔年逾三旬。春秋正富。虽然如是。一半过了也。向后还有几许光阴。尚无把握。己躬下事。不可不办。若待至腊月三十到来。悔无及也。而今后有一天光阴。忙一天法事。不是益他。总须利己。少说几句话。多念几声佛。有一天工夫。作一天功德。方不负多劫多生所种善因。今生以比丘身而修净业。到得临命终时。一念相应。即得往生。一得往生。便登不退。圆见三身。圆净四土。圆登三不退。乘愿再来。回入娑婆。化诸有情。同登净土。自利利他。尽未来际。虚空有尽。我愿无穷。虚空有尽。我愿无穷。尔意以为然乎。请三覆斯言。至嘱至嘱。
- 上一篇:谛闲大师遗集 第五编 论说
- 下一篇:谛闲大师遗集 第五编 答问
- 怎么才能至诚恳切的念佛?
- 为什么妄念多?因为正念提不起来
- 想要了却生死大事 必须研究佛经
- 怎样念佛必定往生西方净土
- 世间一切都逃不出因果二字
- 除生死大事外,其余都可商量
- 谛闲大师开示
- 因果报应贯通三世,善恶祸福丝毫不爽
- 大方广佛华严经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辑要疏
- 拜佛时心不诚拜了也是白搭
- 佛法具备挽救世道人心的三大法宝
- 想要了却生死大事必须研究佛经
- 圆觉经讲义附亲闻记
- 关于念佛的开示
- 谛闲大师遗集 卷首
- 谛闲大师遗集 总目次
- 谛闲大师遗集 第一编 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讲义
- 谛闲大师遗集 第一编 大方广佛华严经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
- 谛闲大师遗集 第一编 普贤十大愿王别释
- 谛闲大师遗集 第一编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讲义附亲闻记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1
- 宗镜录卷第一
- 宇宙大学里,用心交出人生成绩单
- 佛教对「临终关怀」的看法
- 宗镜录一百卷(第一卷~一百卷) 宗镜录序
- 七佛传法偈(三)假借四大以为身,心本无生因境有; 前境若无心亦无,罪福如幻起亦灭。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2
- 大般若经要解——般若的观行
- 佛教对「女性问题」的看法
-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 第一卷
- 心经的人生智慧—《心经》者何
- 定慧之路 第一讲
- 占察善恶业报经 1
- 《大乘百法明门论》讲记之一
- 七佛传法偈(七)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曾法。
- 佛教对「自杀问题」的看法
- 七佛传法偈(二)起诸善法本是幻,造诸恶业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风,幻出无根无实性。
- 二课合解 第一讲
- 十二因缘法
- 慈悲三昧水忏讲记卷上(1)
- 七佛传法偈(一)身从无相中受生,喻如幻出诸形像;幻人心识本来空,罪福皆空无所住。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3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6
- 心经的人生智慧—人生的大智慧
- 妈妈的乳汁
- 四圣谛讲记 第一卷 苦~轮回之苦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4
- 修习止观坐禅法要 1
- 《无量寿经》之八相成道(一)
- 《圆觉经》讲记 第一章 文殊菩萨章
-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序品第一节录
- 印光大师传奇 第一章 早年坎坷
- 摩诃止观卷第一上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10
- 印光文钞全集 增广印光法师文钞卷第一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5
- 心经的人生智慧 解脱痛苦的原理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8
- 宗镜录卷第二
- 妙境法师主讲:八识规矩颂讲义(1)
- 傲慢与偏见,学佛人要远诸傲慢,调整偏见
- 佛教说不能执著,是否意味着看淡甚至放弃努力理想?
- 在家学佛,应如何做人?
- 做真实的自己
- 行脚云游是什么意思?
- 放下不快乐就是快乐
- 善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
- 有没有办法掌握未来?
- 你快乐吗?有没有试过不快乐?
- 错了怎么办?
- 修行到底是修什么?
- 生活感言,人生总有喜怒哀乐的
- 至心精进,专注于目标,成功自然水到渠成
- 老实念佛,重在一生坚持不懈忆佛念佛
- 明海大和尚的新春勉励:一个出家人的四件事情
- 身外之财终舍离,所造之业如影随
- 佛法的中道观
- 明心见性是怎么来的?利根是天生的吗?
- 学习佛陀冥想静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吗?
- 佛性不分南与北,为人不与比高低,广修福慧获法喜
- 深着虚妄法 坚受不可舍
- 人为什么要摆脱痛苦和烦恼,目的是什么?
- 什么是不善业,为什么要远离一切不善业?
- 当业障现前时怎么办?随缘了业,究竟解脱
- 出家人与在家信徒要保持距离,才能更好地度化众生
- 如何面对喜欢吃喝玩乐,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每个人的福报都是自己修来的
- 人与人之间的相处,要保持一定的距离
- 佛教对世界的认识——因缘因果
- 护念他人善用心,学佛慈悲须践行
- 如何报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对佛最好的报恩
- 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这八种圆满
- 只有无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印光大师是后世佛弟子学习的榜样
- 无论哪种供养,都离不开善用一颗欢喜的心
- 敬畏因果,努力修正自己的行为、语言和心念
- 一人独坐、内心空闲,无甚杂思
- 皈依三宝是踏入佛门的第一步
- 跳出三界得解脱
- 如何呵护发起普利众生的愿心,使发心不消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