谛闲大师遗集 第五编 答问
答问
答江西刘士安居士十四问
一问。内典中有说罪福性空。何以释迦成佛。犹有受宿世报应处。究竟定业能逃否。
答。罪与福皆从缘生。所以性空。以其缘生无性故也。夫心能造业。心能转业。我佛所以示现有报者。以警众生。既知有罪。不可不忏。不忏则定业固不可逃也。
二问。古德论净宗云。生则决定生。去则实不去。此二语应作何见解。方得理事圆融。
答。生则决定生。事也。去则实不去。理也。两句作一句读。方为圆融。所以合之则双美。离之则两伤。
三问。阿难尊者多闻第一。何以有此智慧。犹不能去摩登之缚。而世尊亦诃为畜闻成过。其果徒闻不能得受用耶。若谓为不得受用。何以阿难又能证得须陀洹果。且佛经中每有偶闻法语而立证无生忍者。亦有畜类闻经听法而得解脱者。又似仅仅一闻。便可以得受用。究竟闻思修三者。倘缺其一。能否得到受用。
答。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闻。欲取三摩地。实以闻中入。此文殊大士语也。阿难
声流转。故谓畜闻成过。从闻而获益者固多。或是久修行者。如香严闻击竹声而悟道。或是宿种正发。如畜生闻经而获益者。未可概论。若要现前受用。务须从闻思修。方为最捷。
四问。金刚经所标之三十二分。普通多连一并读诵。亦有主张应摘除不必读诵者。果以适从何者为最妥善。得算为如法读诵。
答。金刚经章段分为三十二者。由梁昭明太子而始。如着疏之科纲。若真实为受持诵经。不必连带。但诵经文可也。此之为如法诵经。若俗务冗忙。但依章段而中止。亦无不可。
五问。空假中三谛妙理。能否圆融诸宗。可称为佛法总持否。小果声闻。亦能明得此道否。
答。三谛圆融之理。本是大乘妙法。彼小乘人。尚不闻其名。何况有解。解则非小乘矣。
六问。心与性有何分别。
答。心与性本是不可分。若以勉强分之。以不变为性。以圆融为心。此二义务须深研。不可草草。
七问。阿难既证初果。何以还不识心之所在。专为末世钝根人说法欤。
答。楞严之谓心。经所云常住真心。此心圆具三谛之理。阿难此时尚未证到初果。所拟之意。所问之言。皆为见之分别所惑。故知见惑所摄。直至问七大后。纔证初果。故自述云。销我亿劫颠倒想。颠倒想。即见惑也。
八问。闻法之时。应如何用心。纔不是以缘心听法。
答。闻法之时。耳听法音。莫余思觉。当以句句会归自心可尔。
九问。应如何修持。纔与菩提心相应。须如何行持。方能使菩提心相续而不忘失。
答。菩提心。四弘誓愿是也。终日所起之身口意三。宜与四弘有一弘相应。当念念觉察。则自不忘矣。
十问。止观工夫。是否即为寂照。是否即为禅定。然细推寂照二字。寂应不离照。离照则必昏沈。便非真寂。若照则应不离寂。离寂则必散乱。便非真照。而真实之寂照。必定寂中有照。照中有寂。似可谓寂即是照。照即是寂。而工夫打成一片时。当无寂照之划然可分。是寂照二字。亦可作一字看。如此见解。有无错误。且所谓随缘不变不变随缘者。寂即是不变之体。照即是随缘之用否。
答。寂照是体。性德也。止观是依寂照所起之行。修德也。禅定是泛称之通名。禅有世间禅。有出世间禅。有出世之上上禅。能依寂照所起之止观。即出世之上上禅也。寂照本不能离。离即非真。说得很对。是自中不二之道。即之则双美。离之则两伤。当于自心中亲切体认。不可徒落理想。至嘱至嘱。随缘不变。不变随缘。指照而常寂。寂而常照。有可说。亦有不可说。此在达意与不达意之间耳。请详研之。
十一问。贪瞋痴慢疑五者。似觉瞋慢二习最重者。居多数。且觉此二种习气。尤为难断。所以除普通人外。佛教四众弟子。亦有偶因细故。便动无明之火者。有许多免不了我慢贡高。动辄轻慢他人者。即平日有点慧解。遇境每不相应。似此深重之结习。一则自烧其功德之林。一则自塞其般若之津。实为学佛人之大病。殊可痛惜。窃思对治之方。似以多诵大乘经典。或勤修忏法为最妙。是否有当。抑更有对治之捷径欤。
答。贪瞋痴慢疑。名五钝使。是根本烦恼。俱生之我执也。轻重各有所偏。习之最重者。总是以贪为本。彼瞋慢二习。皆贪习之所主使也。是以楞严业果相续。皆结归贪。故知先须断除贪习为第一要图。若仅读诵大乘。恐不能顿除宿习。最好是勤修忏法。然忏法有二。一者事忏。即四明之大悲忏。慈云之净土忏是。二者理忏。即普贤观经云端坐念实相是。若云对治捷径。无如信愿持名。求生净土耳。
十二问。若人持斋受戒。经历若干时日。忽一旦破毁。固有罪报。但以前受持功德。能否存在。抑因毁犯而一概消灭。然有认为功过各有者。此种见地。有无错误。
答。持斋受戒。是忏罪集福。破斋毁戒。是折福招愆。是敌体相反。何谓存在。若言各有者。须知有心所作之功。与无心所犯之过。功力大。过力小。以小小之过。断不克销大大之功也。否则恐难存在。
十三问。人有犯罪行为。忽因障碍中止未遂。若依世法中之法律。则未遂犯亦有科罪者。然以佛法因果不爽而言。仅有恶念。而未成恶事者。亦须受报否。
答。有因缘法业四种之罪不同。彼虽中止未遂所欲。不过仅免业罪耳。余三之罪。所未曾免。是以世之法律。亦有科罪者。若受过菩萨戒。起一恶念。即有一罪。彼但受声闻戒者。成事有。起念无。
十四问。本年二月观音诞辰。夜半将醒时。心中忽然率成二句。其文曰凡属有为皆是幻。要知即幻以明真。历历明明。一字不差。因思此时将醒而未大醒。即犹在寤寐之间。心中并无思索。忽然成句。而又是个法语。似不无研究之价值。自心业识欤。慈力加被欤。
答。是宿种发萌灵苗欲秀。是心识。非慈力。
答郑公硕居士六问
一问。佛书上均定朝晚课。设不用此法。而时时念万德洪名。亦能生西否。再作事时。口念不停。亦有功德否。
答。先德订定早晚功课。原为后人不能时时持念佛名而设。果能于朝三暮四。持念不辍。即早晚功课。亦何妨于持念耶。就是能时时持念。若不发愿回向。仍亦不能往生。何以故。以有行无愿故。古德有言。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若不加发愿回向。仅作时时持念。就是念到一心不乱。如银墙铁壁相似。亦无得生之理。修净土人。不可不知。若作事时。断不能口念不停。以凡夫心无二用故。如果一方面作事。一方面口念。虽是散善功德。胜于不念人多矣。岂谓全无功德哉。
二问。现在大略照学佛捷径。先于供像前焚香三拜。跪念赞佛偈。念毕又三拜。次起立绕念南无阿弥陀佛。约十分钟。后坐念约四五十分钟。接念弥陀经一卷。往生净土真言七遍。持咒毕。起立再跪。念莲池大师发愿文一遍。诵毕三拜而止。有何不合否。惟照书上云。赞佛偈。每句须一拜。共要九拜。后念三圣。又三唱三拜。而念弥陀经。又谓跏趺朗诵。念往生咒。趺立随意。发愿文亦然。窃念前者未免气乱而心散。后者似觉简单而不恭。究应如何以为宜。
答。学佛捷径。是个人之臆见。并不依古人作模范也。此间有一种净业日课仪规。繁简适宜。有空则多做。不遑则少念。只消信真愿切。临终决定往生。但办肯心。必不相赚。另纸寄呈。即希鉴核。
三问。专念六字洪名。是否亦能生西。如果亦可。何不去繁就简。
答。专念六字。千难万难。即如寻常粥饭。尚不能专。矧办了生脱死之大事乎。以其不能长专。是以加诵经持咒。礼拜回向等事。庶几而能永久常行。一生不退。如专念六字。必期取办。或定一七日。乃至三七日。或可专行。名修一行三昧。若谓一生常专。恐或不能。以众生习气重故。谁能纯一无杂。专念六字耶。其每日发愿回向。决不可少。
四问。临终生西。有不坐起合掌念佛而逝否。头顶是否必须后冷。
答。问临终往生境界。原无一定。只须平时有愿。临终无大障碍或坐或卧。俱得往生。以往生净土是超凡入圣地位。故须头顶后冷。经云。顶圣眼生天。人胸饿鬼腹。畜生两腿膝。地狱足下下。
五问。设平日颇有信心。而对于名利。未能完全舍弃。亦可生西否。抑单持五戒。茹素念佛。尚不足恃否。
答。夫名与利。是生死之大关键也。此关不透。设虽平日颇具信心。但信本不足恃。且有名利萦心。说不到生西二字。杨次公云。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极乐。夫极乐之生。必由念一。洵为至论。而欲出娑婆。设有一爱未除。即恐难离世网。非独爱重者然也。况名利未能完全舍弃乎。言单持五戒。茹素念佛者。非谓其尚不足恃。只要加一求生极乐之愿。恳切至心回向。决定往生。
六问。对于正室。是否亦当隔离。其不能隔离。是否不能成道。
答。若谓了生脱死。是戒淫为第一义。楞严经云。汝修三昧。本出尘劳。淫心不除。尘不可出。纵有多智禅定现前。若不断淫。必落魔道。故知欲成办道业。必以戒淫为第一义。若为宗嗣起见。欲罢不能。见子后宜节欲。见孙已宜绝欲。此皆弗获已之言也。不可不知。
答温光熹居士五问
一问。诸经论但言凡夫得生同居。见化佛迎。何观经谓可往生报土。见报身弥陀。若以理论。则当体与佛无别。谓见法身佛亦可。何必言见报身哉。若依事论。则二凡未能豁破无明。一品乃至四十一品。报土如何得生。观经疏钞亦言纯系菩萨居。岂有凡夫。此实报庄严土也。生实报者。岂凡夫哉。吾阇黎所撰演义亦云。不证中道。万不能入。然则四帖疏言生报土。见报身者。何以故。
答。诸经论言凡夫生同居见化佛者。以此人虽有信愿。力行不猛。未到一心不乱。伏惑往生。所以生同居。见化佛也。观经谓生报土者。一往而论。与他经论不同。再往言之。观经之九品。即无量寿经之三辈。上辈人往生。即观经之报土也。观经中品人入方便土。下品人入同居土。报土见报身佛。方便见胜应佛。同居见劣应佛。劣应即化身也。故知实报土。不破无明。未证中道。决不能入。
二问。畴日杨仁老等。言念佛以无后心念为上。至今未了无后心义。
答。念佛当念念是佛。若前念是佛念。后念是五欲念。是名有后心念。杨老谓无后心念者。即要念佛人净念相继之苦心耳。
三问。观经疏钞判教相称为大乘方等所摄(弥陀略解五重玄义、首云。准孤山法师。以两土果人为名。方等实相为体。正相同)未指明何时。光熹记忆力弱。一时已懵然。阿遮利夜演义卷上四十页云。是第三方等时。第三方等时下无释文。何故。愿安承教。
答。言第三时者。第一华严是乳味。第二阿含是酪味。第三方等是生酥味。憨山判方等实相。生酥味也。从牛出乳。从乳出酪。从酪出生酥。故判观经。以五时论。属第三。以五味论。属生酥。
四问。师教观纲宗。如智光显露。照耀人天。台家后学。苦未得其要领。究其大致如何。
答。智光显露。照耀人天者。谓观行成就。破惑证真者言之也。破见思惑。证真谛理。一切智光显露。即能照耀人天矣。能破无明惑证中谛理。一切种智光明显露。便能法界朗照矣。
五问。初学多请问应看何经何注。蕲开示。
答。初学佛请先看地藏菩萨本愿经。或梁皇忏。然后看起信论。阅裂网疏。为发端。此论此疏。能该括各宗教理。
答圆觉经金刚藏章问三则
一问曰。一切众生。本来是佛。何故复有一切无明。
答曰。欲解决金刚藏菩萨问题。须先了知。诸佛众生。皆具性修二德。并具有性修善恶。始能了解。言性德本具者。清净法身佛也。修德圆成者。妙极法身佛也。问者云众生本来是佛。指清净法身佛也。此佛众生性德本具。故称本来是佛。夫性德具有善恶二性。众生但有性德。而无修德。性德随缘。为受恶法所熏。起于性恶。故有无明。无明者。即性恶也。亦名理毒。此众生但有清净法身佛。而无妙极法身佛也。知此。始知修德不可少。
二问曰。若诸无明。众生本有。何因缘故。如来复说本来成佛。
答曰。若直就心体而言。绝待无外。离过绝非。本无觉与不觉。故曰性真常中。求于去来迷悟。了无所得。是故若论性德。众生本无无明。何以故。无明无性故。既称无性。即是体空。安得说众生本有耶。众生虽具性恶。若无修恶熏起。性恶融通。法尔摄在性善之中。故佛说众生本来是佛也。
三问曰。十方众生。本成佛道。后起无明。一切如来。何时复生一切烦恼。
答曰。众生但有性德。未起修德。故性德中之性恶。受修恶之所熏。随修恶之缘。起于无明。一切如来。有性德。亦有修德。以修德有功。性德圆显。而清净法身佛。已成为妙极法身佛。又名智慧佛也。既有智慧之明。即无无明之暗。故不复生一切烦恼也。故说销金一喻云。譬如销金。金非销故有。意显金是本来有之。喻性德本有佛也。虽复本来金。终以销成就。意喻清净法身佛。性德虽具。妙极法身佛。须假修德圆成。一成真金体。不复重为。喻既成妙极法身佛。断无复生烦恼之理。具见性修二德。决定不可偏废者也。
答德威居士十六问
读来书。足见留心佛学。可谓劫外优昙也。惜乎太杂。不免分心。为人在世。须知以有限光阴。作无边佛事。此可称为智者也。然则研究佛学。贵在唯专唯勤。更不可攻诸异端。须向内典中精处求精。方为有真实受用。而佛学中尤不可徒贵理想。其必解行兼资。方为有效。古德云。有一寸时光。即有一寸命光。叨承不弃。敬呈直言。幸勿见怪。
答十六问列下
一问。莲修起信录。载程兆鸾之妻。在世功课微末。亦生西方中品。何也。
答。净土往生。全凭信愿。弥陀要解云。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鸾妻之功课虽微。其愿必切也。
二问。平日读溪声尽是广长舌。山色无非清净身。二语。殊不可解。一日游旷野。步危桥。桥下有闸。水声澎湃。忽悟剎那不停。即佛言世间无常也。声若雷霆。即佛言狮子吼也。唯山色无非清净身一句。终不能解。乞师示之。
答。此二语乃东坡发悟之偈言。皆明法身边事。若依居士所觉剎那不停。与溪声句全不相应。如是则不特山色句未解。即溪声句犹未解也。更须疑着。久久自有发悟之时。
三问。威诵观经时。诵至日观。水观。地观。即作日。水。地。等想。诵至七宝。即作七宝想。未知合法否。
答。诵经习观。直须如此做去。
四问。威当用功恳切时。齿间觉有甜水流出。何也。
答。齿间甜味。固是善境。幸勿生欢喜。
五问。读诵经典。一人谓要口读其文。心思其义。一人谓只须一直诵去。不必研究其理。二说未知孰是。乞师详细开示。
答。此二人、皆有理在。试问读经人宗旨若何。若为修慧而读经。第一人是。为植福而读经。第二人是。
六问。何谓阐提。
答。梵语阐提。此云信不具。谓此邪见人。不信三尊。无成佛种也。
七问。何谓佛七。
答。修行人定期念佛。或一七。二七。三七。为限期取证也。
八问。何谓自报身他报身。
答。佛之烦恼恶尽。菩提善圆。得自受用身。名自报。为度众生。现他受用身。名他报。
九问。何谓有余涅槃。
答。阿罗汉见思惑尽。名有余涅槃。以色身犹在。名有余也。
十问。威自诵经念佛以来。上半身颇觉清凉。头部尤甚。下半身依然如故。未知何故。
答。用功办道。为了生死大事。万勿在色身上分别。金刚经云。凡所有相。皆为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真实语也。
十一问。高王经是否佛经。
答。藏中无此经。足见非佛所说。系古人梦授之经。持之得灵应者不少。奇哉。
十二问。敝县某君。念佛遇魔。遂生疾。自此不敢复念佛。敢问遇魔之因。及预防之法。
答。念佛虽从有门而入。亦不得着相。一着相。魔得其便矣。
十三问。一僧云。佛前多烧锡箔。能消业障。其说然否。
答。无稽之谈。不足信也。
十四问。睡去无梦时。此心在何处。
答。睡有二。一、轻睡无梦。是人心定志一。而心王作主。心所无事。此时善恶不思。任运归于当处。寂湛恒如。无别有处也。二、重睡无梦。是人愚迷不觉。第六心王。为眠心所迷困。堕入无记处去也。
十五问。近日体弱。只得默念。第默念殊难得力。乞示方便。
答。唯默念持名。须加定心体究。能念佛者。毕竟是谁。就此回光。自然得力。
十六问。法师施食时。作鬼神想。究是何意。
答。施食主者。名为金刚上师。梵语瑜伽。华言相应。所以身作手印。口诵真言。意运观想。须三业相应。施食方为有?。先观己身。便是一尊大悲王。到台请六道诸灵时。随类观想。所以作鬼神想者。直是现同类身。度同类众意也。
答朱开甲居士六问
来书。深悉。精研内典。钦佩奚如。兹将答话另纸陈阅。以资研究。是否。请高明证之。
一问。楞严修持。以耳根一门最为圆通。经旨义丰词约。非末学所能领会。不审与起信论所说止观法。亦相同否。
答。楞严耳根法门。与起信止观修法。一而二。二而一也。其能观之智是同。所谓一也。所观之境是异。所谓二也。楞严以闻性为所观。止观以知性为所观。一从耳根入。一从意根入。同以第六识心为能观之智。入门虽异。到家是同。故谓二而一也。
二问。持楞严咒。设读音有讹。亦灵验否。
答。夫持咒。贵在能持之一心。不关所持之咒语。以密咒翻字不翻音。只贵蓦直持去。不起分别。设梵音不正。持久即能灵验也。
三问。楞严经谓一切山河大地。尽系妙明心中所现物。然则三界六道。亦系妙心所现物也。兹绘第一图以说明之。不知当否。
答。楞严所谓妙明真心。含裹十方。所以山河大地。皆心中所现物。是故三界六道。亦唯心所现也。第一图。可以混融得过。
四问。净土系佛愿力所成。不离本心。与三界六道。同一妙心所现。再绘第二图以说明之。不审亦当否。
答。净土谓佛愿力所成。须知愿力、是增上缘。众生、是所缘缘。以佛生不二之妙明心。为亲因缘。以唯心心所。为等无间缘。四缘具足。成此净土。佛慈摄受众生。故众生有愿。即能往生净土。受胜妙乐。以众生心内。原有净土故也。第二图。乃依稀耳。
五问。楞严经谓一人发真归元。十方国土皆悉销殒。然则无始以来。成佛者多。何以至今。世界相续如故。
答。虚空国土。系众生同共业现。楞严谓一人发真归元。虚空皆悉销殒。所谓虚空粉碎。大地平沉。止沉碎彼一人别业之空地。与大众何干。譬如一室。燃千盏灯。息一灯。少一光。室中之光。依然如故。过去诸佛归元。至今空界如故之理。例可知也。
六问。净土暨天堂地狱。或有疑为寓言。不知究竟实有否。
答。十方诸佛。皆有净土。弥陀净土。的指西方。造善得乐报。上品善业。报生天堂。安得云无。恶业招苦报。上品恶业。报沉地狱。的确是有。佛所说言。俱现量境。非庄生之比非二量境也。安得将佛经与南华同年而语哉。
答镇江某居士三问
一问。疑先儒何以辟佛。
答。佛法之见。先须忘我。我执不忘。无有不起我见者也。如韩欧程朱诸辈。以文墨论。可谓哲人。以佛法论。不过一隙之明。大都涉世诸君子。以门户知见用抑扬耳。虽云辟佛。大似以唾沫点太虚。与佛法何损哉。
二问。疑佛法何以无边。
答。佛说上中下法。唯是一心作。佛所说法。皆是称性之谈。以心性无边。故佛法无边耳。试观吾人现前一念之心。有边耶。无边耶。亦有亦无边耶。非有非无边耶。若向这里觑透。始知佛不欺人。
三问。疑净土何在。
答。请读佛说阿弥陀经。经云。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此二有字。如大明灯。请高着眼看。
答温光熹居士七问
读法言。欣悉。颇感法味纯深。俟得圆解后。从事著作。言之有理。以免以盲引盲也。我宗系性具妙宗。特点在不二门指要钞。请细心玩索。精神体究。切切不得未会先会。聪明人往往得少为足。不肯心领力行。仍蹈文字窠臼也。古农前致阁下函。谓净土为带质境。并没有错。彼意指吾人依经修观。而所观之境为带质境。并非直指彼净土实境为带质境也。切莫错会。行人修观先由带质境入手。至于三昧成时。心境相应。转带质为性境。从比量而深达现量。始能证得净土不思议之妙境也。不可不知。看尔是聪明人。殊不知反为聪明所误。须知疑为信障。反不若愚夫妇之实信。由信发愿。由愿导行之为愈也。解答列次。
一问。既言修西有净土。则应将其处所定出。古德谓为唯心者。并非唯心便无净土。如现前娑婆亦唯心。并非唯心便无现前娑婆也。修西定课。谓说唯心净土者。未必能神游佛剎。说自性弥陀者。未必能量同佛身。经但言。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然究在何处。华藏世界。一世界有二十重。重重无尽。娑娑明指在第十三。熹健忘。未记极乐在第几重。
答。极乐之净土。殊胜在同居。超出十方同居之上。若觅一定处所。如弥陀经所指。从西方过十万亿佛土者。的确不谬之处所也。古德言唯心者。以吾人心性之体。离过绝非。心性之量。竖穷横遍。心性既是横遍。十方极乐在吾心性之中。故曰唯心。只在唯心中之西方。是实有之极乐也。正与华严之第十三重相等。不高不下。幸毋疑焉。
二问。此之法门。虽为特别法门。但亦应契经说。华严八地菩萨。始蒙佛护念。博地凡夫称名。岂亦尔哉。
答。华严八地证到佛护念处。仗自力也。持名念佛。与弥陀愿力相符。所以博地凡夫。能肯称名。因心与果觉相契。所以即沐加被。尔不明教理。反说背教。乃自招罪戾耳。
三问。云栖法汇四十问答称。智人之修净土。在生则自净其心。报满则任缘而往。不欲生而恋着世缘者。慢也。急欲生而自残躯命者。愚也。如是之流。轻则摄入魔。重则沈于恶趣。今西密有弥陀灌顶法。其传授时。仍嘱兼长寿法合修。否则轻生是为犯戒。以波罗提木叉。不许轻生故。善导何反此。
答。善导大师。生平念佛。每称一名。口吐一光。后人传为弥陀化身。临往生登树而化。岂常人所能效颦哉。尔今患他遗此流弊。造此口业。大圣示现。岂吾人所能图度也耶。后人不取其念佛放光之法。何哉。
四问。弥陀疏钞卷一总赞等颁珍赐。更锡殊恩二句。莲老自注云。殊恩复二义。一者。念佛是恩中之殊。二者。持名念佛又殊恩中之殊也。按。持名即念佛。此处以念佛与持名念佛分列。何故。卷三言四种念佛。一称名。二观像。三观想。四实相。同名念佛。持名虽在初门。其义实含无尽。考古说后三并未入念佛。未知莲老之说为杜撰。抑为有所本否耶。
答。念佛有念自佛。念他佛。自他俱念三种。出楞严文句势至圆通章。又观想。与观像。并称名三种。同出观无量寿佛经。前十二观。观想也。第十三观观像也。后三观。称名也。实相念出普贤观经。焉谓无所本乎。佛法流传世间。俾众生作昏衢之宝炬。恩也。佛于大乘法中。别开净土一门。教人念佛。恩中之殊也。于四种念佛。独称持名一种。分二种持法。钝根人但事持。只要句句分明。记忆不乱。乃为持名念佛。加以求生愿切。临终决定往生。不劳观想。不必参究。祗此一法。胜于想象二种念佛。莲祖所以指为殊恩中之殊恩也。如有利根人由事持证入理持。即名实相念佛。结果时。得臻上上品生。岂不谓殊中之殊而殊者耶。
五问。慈照宗主四土图说。以未断烦恼生同居土。尚得为愿不退。乃有又言不信带惑能往生者。此盖据通途教理而论也。依通途教理。则恐与越三祇于一念。齐诸圣于片言之净土法门特旨。不相应。入道多门。本无拣择。唯有难有易。不妨无拣择中而说拣择。古德已言。依余法修。直至惑尽。始得出离。而托质世间。升沈未保。唯兹念佛。带惑往生。今不许带惑往生。则带业往生。更不立矣。
答。慈照宗主的话。教义分明。言言实语。人之不信。具见其人惑业固结。莫可如何耳。须知信为入道之门。功德之母。不信之大障。乃自弃耳。
六问。唐如海东之游心安乐道。明如莲池之疏钞。均于极乐与兜率较言之甚详。而尤特赞极乐。时彦又且有于兜率外更倡某种净土者。殊不解。
答。昔日西土无着尊者、天亲尊者、师子觉尊者三人结伴。立愿誓生兜率。三人中之聪睿。师子觉为优。誓曰。无论何人先生者。即回来通报。时师子觉先生。直待一年。全无消息。后再经数年。天亲上生。无着嘱曰。必来相报。后经数月。果来报。曰。已生内院矣。曰。何来迟耶。曰。弟到内院。仅三礼弥勒。尚未少息。即便回来。一往一来。人间已历半载矣。又问。师子觉何以不来。曰。彼未到内院。仅生外院耳。生外院者。力不自由。已为五欲所缚。忘却来时面目矣。殊堪痛惜。于时。无着闻之愕然。遂改愿求生极乐。据此具见西方稳易生。兜率等反难也。
七问。藕益撰梵网合注云。?者。污秽交遘。鄙陋堪耻。名非梵行。亦名为不净行。正是生死根本。又云。大小乘略不同。小乘梦中失精不犯。或云但自责心。大乘若梦行?。寤应生悔。诃责烦恼。倍于声闻。此古来释?戒之最精语也。光熹则正坐此病。本是阿鼻地狱之下贱种子。外饰净行之容。内藏卑劣之心。病时切念生死大事。稍知警惕。然若到稍痊健时。则不法之?念又生矣。每念大佑妄识纷纭。遂有圣凡之异一语。结?奚似。自客冬回川。下榻重庆。?念尤多。奈何。
答。教中言多?众生。教修不净观为对治法。妄想是依他起性。只须不执。体即圆成。纵使纷纭。无关紧要。不管他纷纭。只要肯吃紧念佛。久久自得云消空净。独露蝉矣。只恐正念佛时。不肯吃紧。任他纷纭。是为悠悠缓纵。直至驴年。终无实益。为痛惜耳。
答宋慧湛居士八问
佛法真理。非深非浅。能浅能深。诸佛诸祖。所谈之法。句句不离现前介尔之心。吾人一向背觉合尘。流浪忘返。常为烦恼所蔽。使此本妙之心。迷而不知。乃谓佛法之真理。深广无涯。其实佛祖所开示者。句句不离心也。苟能称念弥陀回光返照。背尘合觉。不为尘境之所覆。使此本妙之心。湛然常照。便知佛祖所开示者。句句指示吾心。犹之家常之茶饭耳。何深之有哉。答问如左。
答第一问。吾人之固有妙心。经云。妙性圆明。离诸名相。本来无有世界众生。祗因一念不觉。于本无同异中。炽然成异。乃有世界及诸众生。古德云。整心虑。趣菩提。唯人道而能之。故知为人应当研究佛学。
答第二问。佛法普益众生之条件甚多。何云无耶。佛以戒法利益众生。对于俗众。有三皈五戒。六重二十八轻戒。对于法众。沙弥十戒。比丘二百五十戒。尼众三百四十八戒。菩萨十重四十八轻戒。是戒学之条件也。初学五停心观。四念处观。八背舍。九胜处观。十一切处。以及四禅八定九次第定。乃小乘定学之条件也。吾宗之三止三观。次第三观。圆融三观。及至二十五王三昧。乃大乘定学之条件也。四谛慧。十二因缘慧。六度慧一谛慧。二谛慧。三谛慧。乃三乘圣人慧学之条件也。法门无量。非笔舌所能尽宣耳。
答三问。夫善恶二业。作者由于身之与口。主使者在于意。所谓一念善心生。天上宫殿现。一念恶心生。地下苦具现。一念净。则佛界缘起。一念染。则九界生因。梦中既非有心分别。犯则无罪。持则无福。虽然如是。梦亦是唯心所现。未动身口。不能以论罪福也。
答四问。夫圣贤有二。(一)世间圣。如孔老二子。世间贤。如庄颜诸子等皆是也。(二)出世间圣。大乘指十地等觉等。诸位菩萨。小乘指缘觉声闻等。四果四向。出世贤指信住行向等。诸位菩萨。及以别相念。总相念。四加行等皆是也。仙是世间守尸人。佛是出世大圣果。何可同年语耶。有福德称神。无福德者称鬼。咸为恶道所摄。宁不惧乎。故为人者不可不作速念佛也。
答第五问。唯持名念佛这一种法门。其条有二。一者理持名。二事持名。此二种持名。若肯真心念佛。俱有悟处。但悟处有浅深之殊。我辈念佛的人。只消蓦直念去。不必存一求悟之心。要其信真愿切。苟能见弥陀。不患不开悟。若有二心。便不能到一心不乱矣。
答六问。关公之因由甚长。今当简言之。民七戊午。老朽应北都诸大老讲圆觉。有都城隍神白公。本诚信佛法人也。现在神位中。不忘念佛。每夜讲经时。常来听法。心甚欢喜。自觉念佛。经十四年。尚无进境。拟欲问法。以无处谈话。于是在小沙锅胡同钱氏家临坛。乞老朽到坛问法。其自心之疑。尚未呈露。先请开示。令诸饿鬼众生。免苦法门。不意关帝挈周仓偕来坛内。亦同时请问法要。有显感利冥录。印刷万本分散天下。此关公一事之因由也。
答第七问。观音心印。万佛救劫二经。大藏中所未见。想是外人伪造。决非佛说。概可知矣。
答第八问。将男女配阴阳。是世间凡愚之见。以六道凡地论之。自六欲天以下。至人畜鬼狱有之。他化以上。色四禅十八天。纯男无女。何况西方极乐之圣地乎。且极乐世界。乃阿弥陀佛愿力所成。盖不可思议之净土。摄受十方苦恼众生。往生彼国。同享妙乐。永离众苦。断断不可与他方佛土同年而语也。不闻净土诗云乎。不立君王唯有佛。平铺世界断无山。天人一样黄金色。尽未来时但少颜。旨哉诗也。民国十九、七、廿二日。观宗老人谛闲复。并祝信受奉行。
答奉天如如居士疑问十四则
一答。经云。迷妄有虚空。依空立世界。据此可见虚空以众生迷情所变现耳。众生本有大觉真如心海。一念迷情。犹海之一沤。沤之于海。何可论其大小哉。子不悟本妙真心。但认此色身之内。昏扰扰以为心。无怪乎不能包括虚空也。
二答。法身无相。亦无不相。所谓无有相。无无相。无亦有亦无相。无非有非无相。离四句。绝百非。乃真法身也。子执无相为法身。不几成于断灭见乎。无之一句。尚未能超。况四句乎。什公所说。乃即法即报之报身。梵语卢舍那。此云光明?照。为十地大士说法。故现此身耳。
三答。我但知佛学。而不知科学。以鄙意度之。科学从识神拟度之见。佛经是亲证现量之境。凡一切星辰。依经论而说。尽是星光天子之宫殿。亦非神仙所居。彼星辰离地。有四万二千由旬之高。而神仙不得居之。即科学恐亦不能测之。孰之是非。吾不得而知。
四答。净土庄严。乃弥陀愿所成。亦众生信愿持名功德所致。娑婆秽土。无足为论。
五答。子所认之心。往往将妄作真。倒乱甚矣。是以以真为妄。犹不自知。子所谓本无生灭者。乃真心也。彼经疏所云。五阴五根五大。既云无所从来。则无来。无所至处。则无去。无来即不生。无去即不灭。缘会即有。有非有也。缘离即灭。灭非灭也。若真有生灭。何须假缘。佛亦从缘而有也。以众生机感为因。以佛应为缘。感应因缘。不可不知。
六答。北京龙藏。丛林请之以为法宝供养耳。并不便于研究作用。若欲翻阅研究。何必龙藏。况龙藏是梵本。请之连纸工价。非三千余金不可。
七答。大千世界。一佛所王。那有十方所说之经。说有仍不妨纳在一微尘中。
八答。七诸祖。俱无实法与人。所谓先圣后贤。其揆一也。子何以被一个无字困煞。众生苦之。只苦在妄认四大为身。六尘缘影为心。是以无始至今。轮回不休。其病根只在错认身心。佛祖出世。为破此执。所以说无。子反被其所困。生死何由可了。
九答。若论释种本领。毋须要佛神通救度。且琉璃王。亦不敢轻视。因释种受佛教化。又坚持五戒。宁有戒死。不有戒生。守戒生天。犯戒堕狱故也。人但知释种受灭。而不知往昔由网鱼因缘。遭此恶报。经云。假使百千劫。所作业不忘。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因果报应。虽大圣人。亦所不免也。
十答。目连尊者。神通第一。况早证阿罗果其生死了也。且末后一关。何须佛告。但以示此一报以警后世之众生耳。所谓公修公得。自作自受。亦多劫因果之不忘耳。
十一答。十方佛经皆说众生之心。经云。佛说一切法。为度一切心。若无一切心。何用一切法。苟能悟得此心。则一切法自能了了。生净土后。不言自喻。永明大师云。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
十二答。本年往生净土者。三月间天津陈性亮之妻。六月六日上海会稽道尹黄涵之之妻。俱有确证。
十三答。科学知见。非真不足取信。子既信佛。当具正知正见。但不谈彼短不说己长可也。
十四答。须知生界无减。佛界无增。先贤发愿。应当如此广大。若不发如此大愿。无以建立大行。以愿为行之导师故也。各发大愿。各修大行。各结众生缘。各尽众生界。所谓药医不死病。佛度有缘人者。类此可知。
答慕西和尚函问拜大悲忏用十乘观法
慕西上人慧照。汝是行道之人。写信与我。用白话。须知白话。是一种不恭敬法。我甚不赞成。我自六月十一日感冒以来。至今未曾复原。毫无精神。各方信札。俱未答复。因汝系道人。勉答如下。
(一)「观不思议境」上自三尊。下至五供。无一不是因缘所生之法。当体即空即假即中。双遮双照。遮照同时。可思可议乎。
(二)「真正发菩提心」汝既了解所观之境是不可思议。能观之心。当然亦然。从此为菩提道果而礼忏。名为真。或为众生。以度生无力。先求往生。乘愿再来而礼忏。名为正。如此发心。即与第二名目相应矣。
(三)「善巧安心止观」既发心已。当礼忏时。摄心在观。令诸妄想不起。即是止。设有余念起时。不须按捺。亦不生厌。观境分明。即是观。不昏不散。即是善巧安心也。
(四)「破法?」虽以止观安心。心仍未安。未得即证寂照本体。必于所观之境。犹存意解。未知当下。即空即假即中。先须泯绝心念不起妄解。即以一心三观。破三惑?。惑体本空。智性本有。如灯照室明到暗灭矣。
(五)「识通塞」三观是通。三惑是塞。念与观相应。须认真护之。否则当处发生。当下即灭。不留一弹指顷。由此识通塞。即塞成通矣。
(六)「道品调适」若于前观仍未即塞成通。应观现前一念。具足三千。即是圆念处。一念处。即一切念处。正勤策发。缘如意定。令生五根。而成五力。调停七觉。入八正道。开三脱门。而入秘藏。
(七)「对治助开」若于前观。观慧力弱。盖障偏起。不能入位。必有无始事障未除。应当审详。何障偏起。数数发生。须以事观而对治之。理观为主。事观为助。正助合行。不惜身命。苦辛勤。朝斯夕斯。誓当证。不证不休。
(八)「知位次」言次位。指六即也。名字不滥观行。观行不滥相似。后位亦然。不多赘。
(九)「能安忍」观行至此。必有强软魔事。设或发生。非忍不可。无论逆顺。不瞋不喜。正观现前。不动不退。由观行策进相似。故须能安忍也。
(十)「离法爱」既相似。六根清净。获顺道法。易生法爱。此人以寂照之功。不得片时舍离。始能无病。否则。必起中道法爱。故此一位。名顶堕也。不可不离。
答日本国法华宗行胜长问
贵国法华宗祖师。最澄道邃二法师。皆从我天台宗闻法得悟。回国开宗。为贵国之鼻祖。是本宗之第十世孙也。我们称他为第十传祖师。是荆溪九祖之门人耳。以本宗所宗者。是妙法莲华经。此经我智圣祖。亲证境界。所以寂然入定。亲见灵山一会。俨然未散。获旋陀罗尼。然后说摩诃止观。乃有一心三观之道。贯于古今。至今盛弘于世。请你们到宁波我观宗本寺。现今弘法社中。主讲宝静法师。大讲特讲。即是摩诃止观。阐扬一心三观之妙旨也。盖一心三观是能观。一境三谛是所观。境妙观妙。故称为妙观。所以我本寺。即以妙观为宗。乃命名曰观宗讲寺也。夫根机下劣。当下不能领受。应当以方便之法以引导之。故曰此法非思量分别之能解。唯上根利智者。始能授受耳。当此末法时代。我国学人。乐闻大法。乐修妙观。何言不得利益耶。设使钝根学人。不能领悟。可以令彼下一乘圆种。则得世界为人两种悉檀之利益。不得言于众生无益。便舍而不度也。法华五重玄义。是释法华经题。何尝谈到一心三观呢。此问者未甚明了故也。至于如来神力品。是本门之付嘱流通。凡是流通妙法。理合宣扬大法。并非单唱经题为得也。贵国以法华立宗。理应要唱南无妙法莲华经。我国天台。智者大师开宗教主。宗主所宗释者。以三大部释法华。又有梵网戒疏。以弘戒。以十疑论而弘净土。是以为本宗之子孙者。戒教净三宗并弘不悖。所谓假以异方便。助显第一义。此正助双修。事理并进之妙行也。而况净土持名念佛妙行。是本师释迦牟尼佛。澈底悲心。无问自说。我辈理应上体佛心。下度含识。所以每逢升座讲经。先诵弥陀经一卷。讲后须念弥陀佛万德洪名回向。所作功德。乃有攸归。不令散失之意也。答第一问竟。我国正殿所奉祀者之三尊。中释迦。左药师。右弥陀。并非西方之教主。幸勿误会。所以供上三尊者。以表供十方诸佛也。此举一即三。三即一切之意。答第二问竟。大德既知法华经。乃开权显实之经也。权开已。无权非实。实外无权。即权即实。权实不二之理。应须知也。不比在无量义经已前。既权未开。实未显。
权是权。实是实。权在实外。实在权外。权实不融。乃有种种分别。既到法华高会。
前十四品。开权显实。废权立实。后十四品。开?显本。譬如百川。同归一海。融成一味。无权而不归于一实也。所以大小乘经。经法华高会后。同成一味妙法也。譬如
游瞻卜园。但嗅瞻卜之香。不嗅余香也。复何疑哉。答第三问竟。
- 上一篇:谛闲大师遗集 第五编 开示
- 下一篇:谛闲大师遗集 第五编 演辞
- 怎么才能至诚恳切的念佛?
- 为什么妄念多?因为正念提不起来
- 想要了却生死大事 必须研究佛经
- 怎样念佛必定往生西方净土
- 世间一切都逃不出因果二字
- 除生死大事外,其余都可商量
- 谛闲大师开示
- 因果报应贯通三世,善恶祸福丝毫不爽
- 大方广佛华严经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辑要疏
- 拜佛时心不诚拜了也是白搭
- 佛法具备挽救世道人心的三大法宝
- 想要了却生死大事必须研究佛经
- 圆觉经讲义附亲闻记
- 关于念佛的开示
- 谛闲大师遗集 卷首
- 谛闲大师遗集 总目次
- 谛闲大师遗集 第一编 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讲义
- 谛闲大师遗集 第一编 大方广佛华严经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
- 谛闲大师遗集 第一编 普贤十大愿王别释
- 谛闲大师遗集 第一编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讲义附亲闻记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1
- 宗镜录卷第一
- 宇宙大学里,用心交出人生成绩单
- 佛教对「临终关怀」的看法
- 宗镜录一百卷(第一卷~一百卷) 宗镜录序
- 七佛传法偈(三)假借四大以为身,心本无生因境有; 前境若无心亦无,罪福如幻起亦灭。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2
- 大般若经要解——般若的观行
- 佛教对「女性问题」的看法
-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 第一卷
- 心经的人生智慧—《心经》者何
- 定慧之路 第一讲
- 占察善恶业报经 1
- 《大乘百法明门论》讲记之一
- 七佛传法偈(七)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曾法。
- 佛教对「自杀问题」的看法
- 七佛传法偈(二)起诸善法本是幻,造诸恶业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风,幻出无根无实性。
- 二课合解 第一讲
- 十二因缘法
- 慈悲三昧水忏讲记卷上(1)
- 七佛传法偈(一)身从无相中受生,喻如幻出诸形像;幻人心识本来空,罪福皆空无所住。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3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6
- 心经的人生智慧—人生的大智慧
- 妈妈的乳汁
- 四圣谛讲记 第一卷 苦~轮回之苦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4
- 修习止观坐禅法要 1
- 《无量寿经》之八相成道(一)
- 《圆觉经》讲记 第一章 文殊菩萨章
-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序品第一节录
- 印光大师传奇 第一章 早年坎坷
- 摩诃止观卷第一上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10
- 印光文钞全集 增广印光法师文钞卷第一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5
- 心经的人生智慧 解脱痛苦的原理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8
- 宗镜录卷第二
- 妙境法师主讲:八识规矩颂讲义(1)
- 傲慢与偏见,学佛人要远诸傲慢,调整偏见
- 佛教说不能执著,是否意味着看淡甚至放弃努力理想?
- 在家学佛,应如何做人?
- 做真实的自己
- 行脚云游是什么意思?
- 放下不快乐就是快乐
- 善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
- 有没有办法掌握未来?
- 你快乐吗?有没有试过不快乐?
- 错了怎么办?
- 修行到底是修什么?
- 生活感言,人生总有喜怒哀乐的
- 至心精进,专注于目标,成功自然水到渠成
- 老实念佛,重在一生坚持不懈忆佛念佛
- 明海大和尚的新春勉励:一个出家人的四件事情
- 身外之财终舍离,所造之业如影随
- 佛法的中道观
- 明心见性是怎么来的?利根是天生的吗?
- 学习佛陀冥想静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吗?
- 佛性不分南与北,为人不与比高低,广修福慧获法喜
- 深着虚妄法 坚受不可舍
- 人为什么要摆脱痛苦和烦恼,目的是什么?
- 什么是不善业,为什么要远离一切不善业?
- 当业障现前时怎么办?随缘了业,究竟解脱
- 出家人与在家信徒要保持距离,才能更好地度化众生
- 如何面对喜欢吃喝玩乐,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每个人的福报都是自己修来的
- 人与人之间的相处,要保持一定的距离
- 佛教对世界的认识——因缘因果
- 护念他人善用心,学佛慈悲须践行
- 如何报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对佛最好的报恩
- 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这八种圆满
- 只有无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印光大师是后世佛弟子学习的榜样
- 无论哪种供养,都离不开善用一颗欢喜的心
- 敬畏因果,努力修正自己的行为、语言和心念
- 一人独坐、内心空闲,无甚杂思
- 皈依三宝是踏入佛门的第一步
- 跳出三界得解脱
- 如何呵护发起普利众生的愿心,使发心不消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