谛闲大师遗集 第五编 讲义
讲义
释普贤行愿品题及大愿王义(在永嘉城讲)
山僧今日受吴璧华居士之请。讲普贤菩萨行愿品题。因时迫不及详谈。故略而说之。但将菩萨行愿。印入听众八识田中。为将来成佛之种子耳。此品从华严经中来。原名为大方广佛华严经。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初七字为经题。大方广佛华严为别题。经为通题。
初释别题。
大方广三字。是一经之体。理经也。佛是教经。华严是行经。初言大方广是理经者。理即众生之心。亦即十方诸佛之心。生心佛心无二心故。
「大」以当体得名。是绝待的。非对待的。何为对待。如一杯而比一室。一室比一社会。一社会比一国。一国比一四天下乃至虚空之大。是有所较量。为对待大。至若绝待大。以常?为义。常则竖穷三际。?则横满十方。是为自心之体。原来是大。非对小而言大。譬问人心安在。则曰心在体内。是误以妄想作心。不知吾人之心体。包含太虚。量穷法界。实是无穷无边。心体既离过绝非。故称不可说不可说。
「方」以就相得名。轨持为义。轨则轨生物解。持则任持自性。非对圆之方。是直指十方之方。乃自心之相大。亦竖穷横?者也。
「广」以从用得名。包博为义。包则广容。博则普?。如一念止恶。能绝三途苦因。一念行善。便为人天妙用。故知自心之用大。心体既竖穷横?。心相亦竖穷横?。其作用亦复如是。
大方广三字。已将自心和盘托出。唯从略说。若广说者。何止于此。可参观大乘起信论体相用。便了然也。
「佛」以就人得名。觉照为义。觉则悟大夜之重昏。照则朗万法之幽邃。吾人在迷故不觉。若觉自心如是大。如是方。如是广。不向外求。一念之下。识得自心。名为自觉。是理即大方广。若将大方广对人宣说。令人入于耳根。名为觉他。是名字即大方广。从兹念念返照。是观行即大方广。观行功深。任连脱四住烦恼。是相似即大方广。豁破一品无明。乃至四十一品。是分证即大方广。了二种生死。穷无明源。究竟证得大方广。三字受用。即证菩提。是究竟即大方广。
「华」以从喻得名。感果严身为义。感果则万行圆成。如桃李华。先华后果。严身则众德?体。如金玉华。但有严身义。故华者喻因也。非仅仅为人天小果有漏之因。凡一切行门。皆从众生中修。所谓诸佛解脱。当于众生中求。十方众生有苦。即自心苦。我有一分乐。与得众生一分乐。譬见穷人。以同体大悲故。为怜愍故。我以财施。愿与法界众生。同登极乐净土。即如诸佛如来一切福慧。都从此修。诸佛如来所修六度。亦不外是福是慧。福足慧足。称两足尊。
「严」以功用得名。资庄为义。资则资广大之体用。庄则庄真应之佛身。(因为能严果为所严。)即因果之总相。经云。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又云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吾人有善根者。持阿弥陀佛万德洪名。即召阿弥陀佛之万德庄严自身。此即福慧双修法门。
初释大方广佛华严别题竟。次释通题。「经」者路也。弥陀经乃出生死大路。大方广佛华严经。乃明心见性之路也。华严会上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四十位。皆从自心修福修慧。循序渐进。华严经中渐渐放大接人。以十一卷经为众生开发信门。四十一卷经为众生开发解门。七卷经为众生开发行门。二十一卷经为众生开发证门。一部经不出信解行证四门。此乃能诠之教。其次所诠之义。亦有四分。四分者。一举果劝乐生信分。二修因契果生解分。三托法进修成行分。四依人证入成德分。
上释经题竟。次释(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
(不思议)者言非思想言论所及也。譬眼见耳闻舌味鼻嗅手捉足奔。皆为吾人心可思惟。口可言说。此之谓可思议。若心不可思。口不能言者。是为不思议。
(解脱)谓此心自在。解除一切尘累。譬眼不见色尘。耳不闻声尘。鼻不嗅香尘。舌不尝味尘。手足不接触尘。六根对于六尘离却。用回光反照。本性当体显现。是为解脱。
(境界)即眼之所见。耳之所闻。一切境界。悉是自心所现。我识所变。若论竖穷横?。是心之自相。即我识依他起故。变成无边剎海。虽云极大。皆为境界。
普贤菩萨欲人人入此(不思议解脱境界)故发十大行愿。使人人明知大方广佛华严。常然在我自心。若不入此境界。不得称普贤行愿。愿本是行。行即是愿。对自己进修曰行。望他人同行曰愿。
所谓十种行愿者。一为礼敬诸佛。二为称赞如来。三为广修供养。四为忏悔业障。五为随喜功德。六为请转*轮。七为请佛住世。八为常随佛学。九为恒顺众生。十为普皆回向。此十大愿王。皆称性起。故一一都云。尽十方。?法界。极微尘数。约横论也。又一一皆云。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此十大愿终无有尽。约竖论也。
第一大愿。「礼敬诸佛。」普贤菩萨。自己礼敬诸佛。是为行。希望大众各各礼敬诸佛。是为愿与行。二而一一而二也。礼敬诸佛者。即俗称拜佛。普贤菩萨拜佛。欲人人皆如彼拜佛。普贤菩萨所礼敬者。尽法界?虚空诸佛。皆是当人自心之佛。佛者觉也。自觉觉他。自觉我身跟前有诸佛。诸佛前皆有我身。是故一一尘剎中皆有佛。一一佛前皆有普贤。一一普贤皆悉合掌礼拜。则一普贤之身。?入一切普贤身内。一切普贤。皆摄归一普贤身内。盖以行愿力故。深心信解。如对目前。大经云。一切法无生。一切法无灭。若能如是解。诸佛常现前。「诸」者不一之称。此界彼界。十方三世一切佛。故谓之诸佛。过去佛为已成之佛。未来佛即在目前。现在我们大众。人人皆是。何以故。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故。
「礼敬」者。由心恭恭敬敬。运于身口。而?行礼拜。不然。谓之慢拜。身虽拜跪。口虽持名。而心则重重妄想。是名为礼拜。实则功德微少。普贤行愿。除我慢障。必起敬意。统身语业。以身业敬者。为显佛有天眼通故。以语业敬者。显佛有天耳通故。以意业敬者。显佛有他心通故。常修礼敬。一心不乱。五体着地。深入法性。离能所相。即说偈曰「能礼所礼性空寂。感应道交难思议。我此道场如帝珠。阿弥陀佛影现中。我身影现弥陀前。头面接足归命礼。」是则内佛外佛。同一实相。随一一礼。若佛若礼。重重无尽。
上言法界即我自心。我心即法界。我欲礼敬诸佛。须先放下万念。清清净净。在一拜中。一面观想一面念。「一心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世尊及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又「一心顶礼西方安乐士大慈大悲阿弥陀佛及十方法界常住诸佛。」经云。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吾人心中忆佛名为修慧。身跪口念。名为修福。福慧双修。则礼敬之事毕矣。普贤如是礼敬。即为普贤行愿。普贤不在外求。而在各人心中求。普贤乃众生心中之普贤。众生乃普贤心中之众生。普贤心。释迦心。众生心。菩萨心。无二无别。以心体同故。行普贤。愿亦普贤。行非普贤。愿亦非普贤。推言之。心向诸佛如来。我心即诸佛如来。心不向诸佛如来。我心即非诸佛如来。何以故。是心是佛。是心作佛。普贤礼敬诸佛。是普贤行。是普贤愿。我礼敬诸佛是我行。是我愿。
或曰拜佛谁不能拜。双手合掌。两足着地。何难之有。殊不知无心拜佛。状若舂米。拜如不拜。微有利益。必也内存至诚。使身口意三业统一。如此拜佛。则感应道交。不可思议。山僧从前最喜拜佛。因庚申年六十三岁患痰湿入筋络病。不能久立跪拜。但作观想礼佛。后因体力渐衰。或起立为难。不行跪拜。而行坐拜。心中观想。若对西方三圣。恭恭敬敬。与跪拜无异。即如吾人旅行在舟车中。或病卧床榻上。不能身向西拜。皆堪作观拜跪。如对西方佛前而礼敬之。此皆拜佛法门。依此实行。功德无量。否则。粗心慢拜。功德即少。何以故。我心恭敬。则佛心显。不恭敬则妄想多。妄想乃众生心。非佛心也。
第二大愿。「称赞如来。」「称」谓称述。「赞」即赞扬。称述圣德。赞扬其美。又称扬赞叹之谓也。「如」者。如如不动。妙道圆融。即自心不生不灭之体。湛然寂照。古今而不变。
「来」者。去来也。即谓如如不动之体。无去无来。能去能来。「如来」即佛。佛为通号。意取三觉圆备义。如来亦通号也。谓后佛出世。如同先佛再来故。义翻为觉。觉者不迷之谓。言宇宙万物。本来不迷。如柳绿花红。鸦啼雀噪。皆宇宙真理之所显现。唯众生不能觉迷耳。若一旦转迷成觉。即能见宇宙之真理与万法。无不与我妙合。盖宇宙万法为法身如来。万法妙合之我。为报身如来。即宇宙之真理为法身。其感得者为报身。而感得此真理应众生之机根。出现于世以示说者。为应身如来。此法身报身应身三者谓之如来。三身同一真理。不过以其体为法身。以其相为报身。以其用为应身。即大方广之体相用也。释迦如来。能应用其所感得之真理。而现三身。随机说法。本为应身。因说法而现千丈卢舍那如来报身。在华严会上。现毗卢遮那如来法身。三身虽分而实一。盖离法身无报身。离报身无应身。见法各异。而其所归一也。
十方三世一切诸佛。皆具三身。而众生一身。亦当具足三身。何以故。有正缘了三因故。正因即法身。如涅槃经云。一切众生悉具佛性。如来常住而不变易。即法身也。缘因即应身。如劝大众念佛。拜佛。听经。功行圆满。即应身也。了因即报身。如大众听经。句句入耳了解。即报身也。
上述正缘了三因之果。次重。重宣如来三身之义。金刚经云。如来者。即诸法如义。又云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是为法身如来。佛顶经云。性真常中求于去来了不可得。转*轮经云。第一义谛名如。正觉名来。佛顶经云。明极即如来。是为报身如来。成实论云。乘如实道。来成正觉。故名如来。佛顶经云。自觉已圆。能觉他者。如来应世。是为应身如来。已上列举如来名义。今说当体如来。即诸佛与众生。同为清净法身。清净法身。原系自性天真佛。以人人悉具佛性。即心即佛。是心作佛故。又行种种功德及礼拜。庄严清净法身。至若报身。其受用有二。一为自受用报身。二为他受用报身。介绍报身者。则为应身。入九法界。各各差别。分身度脱。地藏经云。或现男子身。或现女人身。或现天龙身。或现神鬼身。或现山林川原河池泉井。利及于人。悉皆度脱。或现天帝身。或现梵王身。或现转轮王身。或现居士身。或现国王身。或现宰辅身。或现官属身。或现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身。乃至声闻罗汉。辟支佛菩萨等身。而以化度。非但佛身。独现其前。称赞法报应三身如来偈曰。「天上天下无如佛。十方世界亦无比。世间所有我尽见。一切无有如佛者。」又赞法身如来云。「清净妙法身。湛然应一切。」赞报身如来偈云。「阿弥陀佛身金色。相好光明无等伦。白毫宛转五须弥。绀目澄清四大海。光中化佛无数亿。化菩萨众亦无边。四十八愿度众生。九品咸令登彼岸。」赞应身如来偈云。「堂堂黄金相。巍巍不动尊。天上与人间。无不咸恭敬。」此即具前礼敬之中。以身业礼。以口业赞。以意业敬。是则名为三业供养。法身如来如遮那。报身如来如弥陀。应身如来如释迦等。皆以德彰名。我之称扬赞叹。即颂如来之万德洪名。但释家赞佛偈甚多。不胜枚举。亦视赞者之功行何如耳。或唱或念。其功德都不可思议。兹姑举一方便法门。无论男女老幼。人人能赞。即念南无阿弥陀佛六字是。念弥陀虽为称赞弥陀。即对十方世界诸佛。我能以一念赞尽。何以故。十方世界一切净土。总摄于西方极乐净土。念西方佛。即念十方佛也。
第三大愿。「广修供养。」所供之境。有竖有横。竖则指过去现未三世一切佛。横则言尽法界?虚空十方一切佛。普贤菩萨修行。无论三世十方一切诸佛。悉皆供养。愿亦如是。至所供养者。究竟何物。不外乎财供养与法供养。
初释「财供养。」人以自己无金钱。即不能行此供养。然外财供养用金钱。而内财供养不用金钱。法华经云。用身口意三业恭敬供养。即礼拜赞叹供养。是为竖供养。若出门随时随处供养。为横供养也。至于外财供养。有财当施。有财若不施。是名悭贪。为生死根。吾人悭贪之心一起。即反对慈悲。则背宇宙布施之妙用矣。修行者。具大慈悲心。故随缘施舍。尽心供养。即一香一华。亦称理成就。有偈曰。「愿此香华云。?满十方界。供养一切佛。菩萨二乘僧。」供养过去佛若释迦如来。供养未来佛若弥勒如来。唯现在无佛时代。从何供养。即十六观经云。「孝顺父母。奉侍师长。」愿吾人对于生我父育我母。必孝必顺。对于师长。服劳奉养。至如女子之嫁也。对于公婆。克尽妇道。殷勤侍奉。是皆供养现在佛也。倘不供养家中活佛。将供养何人。近佛不拜。遑论远佛。是皆吾人所当注意者也。即如现前大众。当体有成佛性。特未修耳。修则迟早必定成佛。人人皆是未来诸佛。知此则彼此谦恭。道德相尚。乃真实共和平等。无结内排外。贵自贱他。不为名利臣奴。不随潮流胥溺。故佛法最适于今日之共和时代。但修行之人。不仅对人类而礼敬之供养之。即牛羊犬豕等众生。亦以戒杀放生为重。何以故。一切众生具佛性故。当来必定成佛故。即恭敬供养未来诸佛故。如是供养。缘慈悲心。起慈悲心。可拔一切业障根本。随地随时。修此供养。是名广修供养。
次释「法供养」如法师说正法以转迷启悟为主旨。众生在迷。法师本慈悲心。为开众生觉路。故用法布施。即以法供养法界也。然法师既能以法供养。非法师亦可修此供养。即以南无阿弥陀佛六字万德洪名。逢人即劝。逢人即念。亦乃法供养也。凡广修供养者。对于财法二施。均由小至大。先劝一家。由一家及他家。从一方及十方。其实普贤缘性起修。一字一句。周?法界。知佛法者。无待赘述。
第四大愿。「忏悔业障。」业障不忏悔。则广供不广供。赞叹不赞叹。礼敬不礼敬。皆为业所障。如说八苦。从苦入苦。在睡眠中。梦想颠倒。早起则妄想愈多。殆被业障所牵身。总之善业少而恶业多。恶业何来。皆从心造。心能止恶。心能修善。吾人所以行善恶者。皆以身与口与意三者之故。谓之身业口业意业。此三业正。则善自然而修。恶自然而止。此三业不谨。则恶事乃成。所谓成恶事者。身三口四意三。身三者。即杀生偷盗邪淫是。皆由身所成之恶事也。口四者。即妄言绮语。恶口两舌是。皆由口所作之恶事也。意三者。悭贪瞋恚邪见是。此由贪瞋痴三毒而成。为一切恶业之本也。由三业而造出十恶。止此十恶。而守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言。不绮语。不恶口。不两舌。不悭贪。不瞋恚。不邪见之十戒。是为十善。吾人作恶当堕恶道。行善则功德无量。当生善道。殊不知善业障心。难出三界。如作上品五逆十恶者。感地狱道身。作中品五逆十恶者。感畜生道身。作下品五逆十恶者。感饿鬼道身。行下品十善者。感修罗道身。行中品十善者。感人道身。单修上品十善。得生四天王及?利天宫。修上品十善兼坐未到定。得生欲界空居四天。色界四禅。共十八天。初禅三天。难逃火灾。二禅三天。未离水灾。三禅三天。犹遭风灾。四禅九天。无云福生广果三天。凡夫住处。修禅者得生其中。无想天外道所居。无烦。无热。善见。善现。色究竟五天。第三果居处。未得四果。尚有分段生死。以上十八天。离欲粗散。未出色笼。故名色界。上来三途是恶业。欲界六天是善业。色无色界是不动业。此三种业。皆能障心。均不免为生死牢笼。所以云三界皆苦。无一可乐。若要竖出三界。实难之难。是故劝他念佛不肯念。求生净土不肯求。头出头没。生生死死。轮回六趣。无有尽期。古德云。万般皆是苦。唯有业随身。或言我一生皆行善事。何业障之有。独不知无始以来。从身语意所生一切业障。诚难述。故行愿品云。若此恶业有体相。尽虚空界。不能容受。吾人既有业障。必当早求忏悔。忏者忏其前愆。悔者悔其后过。然忏悔之法亦多端矣。念南无阿弥陀佛。亦忏悔之最好法门。经云。念佛一声。能灭八十亿劫生死重罪。又云。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陀罗尼。故人能念佛持咒则业障自除。事理自然明了。若生从糊涂来。死随糊涂去。如何是好。但生者已生。死时当求正念分明。欲求正念分明。须要至诚恳切。用身语意三业忏悔。盖因自己一切业障。从三业来。亦当从三业去也。奉劝大众。信得真。愿得切。老实念佛。横超三界。带业往生。无论利根钝根。业轻业重。但肯信愿持名。无不往生极乐。故古德偈云。六欲诸天受五衰。三禅尚自有三灾。纵饶修到非非想。不及西方归去来。不我欺也。
第五大愿。「随喜功德。」此四字扼要在德之一字。德作得释。即从功行上心得也。凡人一生所作事。不自检点。都糊涂自了。急宜摄心仔细思之。从六根门头参透。功过孰多。得失孰多。较量过后。痛下警察悔改工夫始可。不尔。便从糊涂生来。从糊涂死去。一生不明因果。忽略功德。从身口意积成种种罪业。举足动步。莫非是罪。信口胡言。莫非是辜。此之谓可怜愍者。所以菩萨随喜而作功德。功德分二种说(一)世间法。为有漏功德。如慈善业。造桥修路斋僧建寺等。庆悦赞叹。不生烦恼是。(二)出世间法。为无漏功德。了生脱死。广修六度是。但世间功德为有漏。出世功德为无漏。倘能随喜而修。以世间一切功德。回向无上菩提。亦可转有漏为无漏矣。是故遇诸公益事。有力则助力。无功则赞叹。切实量力。随喜而修。世上有何嫉。更有何争斗哉。有等颠倒凡夫。对诸功德。非唯不随喜。且心生破坏。此因业障深重。当代念佛为之忏悔也。现今提倡净土法门。亦是了生脱死功德。对善信者。从而策励之。对未信者。从而称扬之。亦为普贤菩萨随喜之功德。所以随喜净土法门。称扬弥陀功德。古德云。不用三祇修福慧。但将六字出乾坤。我能随喜净土功德。此即先德所谓见贤思齐者也。
第六大愿。「请转*轮。」凡夫肉眼。所见甚近。不能见远。初见道位须陀洹。能断三界八十八使见惑。仅见一四天下。二果修道位斯陀含。能断欲界九品思中前六品尽。得见小千世界。三果修道位阿那含。能断欲残思尽。进断上八地思。则见中千世界。无学道位阿罗汉。能断见思俱尽。始见三千大千世界。初地菩萨。能断一品无明。则见百三千大千世界。乃至十地菩萨。能断十品无明。则见千千万三千大千世界。普贤位同等觉。则见十方世界。夫所见之眼界有差别。则所转之*轮有不同也。说法如转轮。不信佛法。心无主宰。胡思乱想。曷能去恶向善。转凡成圣。作随喜功德哉。
譬若谷然。入舂去壳。方成白米。米之洁白。虽本生成。然非辗转。不能出现。吾佛说法。一句一句。皆从心中露出。大众闻法。一句一句入耳。皆转入心中。而成妙法矣。现时释迦已成佛。弥勒未降世。究从何请。即山僧到此说法。因诸大居士之请。对大众说十大愿王。以了无边生死之苦。我代佛说法。即转*轮也。诸大居士之请。即请转*轮也。大众当深信无上清净心。在闻法时。始显然出现。为来日随喜而生功德。今日之请转*轮。诚有无量之功德也。
第七大愿。「请佛住世。」凡夫徒执佛说涅槃经后。即入灭。以为佛已舍世。曷能请佛住世。不知请佛住世。即请自己佛。是心作佛。即心即佛也。夫众生心净。见佛常住。众生心垢。见佛舍命。是故佛之常住与否。皆众生心之净染相应。吾人若念念在佛。即时时请佛住世。勤修六字。则净念相继。吾佛则常然显现。
第八大愿。「常随佛学。」吾佛广说法要。普度众生。先觉也。众生闻法。广修佛事。以了生死。后觉也。凡夫若无普度大力量。当善治一家。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此与孔圣大学之道亦相融合。为入世法所不可缺焉。夫自利然后能利他。当诚心托佛。从因至果。引得心智。随之而学。常常如在。始终不变。即常随佛学之大旨也。
第九大愿。「恒顺众生。」此我佛利他行也。发大悲心。下菩提种。以饶益有情。利乐众生。当从恒顺两字下着手工夫。旷观十法界。佛占其一。众生占其九。地狱饿鬼畜生。皆因六根门头。造业堕落。乃三恶道之众生也。天道着乐。人道苦恼。修罗瞋恚。乃三善道之众生。声闻是自了众生。缘觉是孤调众生。菩萨是大道心众生也。对此九界众生。当嗟叹之。怜愍之。饶益之。成就之。以佛心广修佛行。无一非布施之事业。无一非恒顺之心情。遇乞丐也。体其挨寒受饿。即量力施财。遇临杀之畜生也。悲其恋命怕死。即实行买放。盖佛心即大悲心也。为菩提之根本。树无根则枝叶不茂。心不悲。则度生不切。一切众生。是我福田。宜恒顺之。至于家中父母兄弟。可不孝顺爱敬乎。推言之。于社会因不顺而肇争端。于国家因不顺而兴兵祸。苟能人人顺悦。则可享真正共和之幸福矣。
第十大愿。「普皆回向。」此事最易明了。譬如我今日说法一句。是一念好心功德。作一好事。是一好事功德。即非自己功德。要皆回向于大众。回向可分三种。(一)回自向他。凡作一切事。悉当回向尽虚空?法界一切众生。(二)回因向果。将自己日日所念佛为众生回向极乐净土。(三)回事向理。吾人将所作事。应行放下。经云。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凡世出世间。一切诸事。皆是因缘所生之法。当体即空即假即中。即空是真谛。即假是俗谛。即中是中谛。总之所作功德。即非功德。昔达摩见梁武帝。帝问以朕所作佛事。究竟有何功德。师曰。无。帝骇然。自念一生造寺四百八十。斋僧无算。何以无功德。师曰。是为有漏功德。帝曰。何谓无漏功德。师曰。净智妙圆。体自空寂。周?法界。是为无漏功德。所以帝所作佛事。是无功德。是故大众念佛。或随喜功德。恒顺众生。皆应回向法界。但贫僧深痛女众。恒以念佛作幽冥路上镪贯。是由一念贪心。便为生死根本。深为可愍者。当知念佛首重了生脱死。求生西方。为此生最难得之事。古德云。得人身如掌上土。失人身如大地土。正与人身难得。佛法难闻之意符合。深愿大众当速悔改。切勿以念佛作金钱想。以上说普贤菩萨十大愿王竟。是导华严海众。归到极乐。今大众既明了透澈。我且以普贤行愿。为我行愿。即以礼敬诸佛回向。以称赞如来回向。以广修供养回向。以忏悔业障回向。以随喜功德回向。以请转*轮回向。以请佛住世回向。以常随佛学回向。以恒顺众生回向。是为普皆回向。回向是一件极紧要事。所作功德。无论巨细。乃至一毫之善。一尘之福。皆可回向西方。庄严净土。譬如投少水于大海之中。量即同海。所以为一己所积功德。其功有限。若回向于法界众生。则其德即无边际。是为回自向他也。若将所作功德。如念佛。持咒。礼拜。诵经。及一切慈善功德。均可回向西方。与一切众生。同成佛道。即是回(因向)果也。须知所作善事。无论世间出世间。若大若小。一一无非因缘所生。即空假中三谛之理。所谓全理成事。全事即理。故一一事。不须着相。自然理事圆融。理既竖穷横?。事亦如之。故须回事向理也。
初科要
直以法显
提大纲
曲以喻况
教
总论通别 行
大科 总释名题 释名 理
别释通别
须显体
正出体
演正义 须明宗
正明宗
须论用
正论用
别解文义(未讲) 示意
略判
○讲说佛经。例须分科。分科者。即标示章段。以便逐次解释也。讲此经题。大科分二。初提大纲。
略开悟修之宗。二广示总别之旨。初又分二。初直以法显。二曲以喻况。今初
夫所谓悟者。悟天然之性德也。悟后起修。修此净土法门。何以须悟。能悟天然之性德。则讲者听者。能听所听。自然互相融契。机教相扣矣。性德者何。即我人现前一念心性也。天然性德。不从外来。乃我人本有。不悟本有。所以向外驰求。徒劳辛苦。今使先悟一念心性。人人本有。个个不无。所谓性。不变之体也。心随缘之能也。不变之体。本具随缘之能。随缘之能。不离不变之体。设若有体无能。与木石何异。有能无体。则似旋火轮。不得休息。是故体与能。不可离间者也。云何有不变之体。起随缘之能。我人性体。本不变动。六根随六尘之缘。在眼曰见。在耳曰闻。在鼻曰嗅。在舌曰尝。在身曰觉。在意曰知。是则以心随缘。故起见闻觉知之功能。而其本性。未尝变动。若欲识其不变之性体。则须北斗南面看。诸善人当听法之时。试急回光返照自心。收摄六根。照住当下一念。知六根随缘之能全从体起。于本体现功能。还从功能见本体。一念回光。便同本得六根虽终日随缘。本体则终日不变。既不落过现未来。亦不在内外中间。此所以楞严有七处征心。龙树列四性(自生。他生。共生。无因生。)推检。智者用四运(未起。欲起。正起。起己。)观心也。初直以法显竟。
○次曲以喻况
法理难明。须用譬喻委细比况。自易明晓。今试以虚空随四大(地水火风)之缘。而空性不变之理以况之。虚空随地大之缘。塞空成地。地性坚硬。而虚空无硬。故掘地成空。空性原未变也。虚空虽能随水大之缘。水湿而空不湿。虚空虽能随火大之缘。火热而空不热。虚空虽能随风大之缘。风动而空不动。地水火风。有坚湿热动诸相。而虚空无相。无相。故其体不变。不拒诸相发挥。故其能随缘。终日不变。终日随缘。终日随缘。终日不变。我人不变之性。随六尘之缘。起见闻觉知之能。而其体本无生灭。亦犹虚空随四大之缘。成坚湿热动之相。而其性本不转变也。以上喻法所明。无非欲令人悟得本有性德。然后全性起修。专修净土法门而已。佛说八万四千法门。门门入道。其中最直捷。至圆顿者。惟净土法门为第一。净土经典。句句真诠。其中最简要。最易明者。惟此佛说阿弥陀经为第一。佛说阿弥陀经中所发挥者。惟信愿持名(持名即是行)为最要。经云。「众生闻者。应当发愿。愿生彼国……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乃至七日。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又云。「汝等皆当信受我语。及诸佛所说。」是故信愿行三者。为修净业者最紧要义。信当如何信法。信自己不变之性体。具随缘之功能。所以弥陀乃自性之弥陀。净土乃唯心之净土。自性弥陀。不变之理体也。唯心净土。随缘之功能也。(心随染缘。则成秽土。心随净缘。则成净土。故云心净则佛土净。)弥陀既为当人本具。真佛屋里坐。何须向外求。极乐虽在西方。何尝离于方寸。于此能真实谛信。直下承当。不生上慢退却之心。如此方名真信。(自性弥陀。唯心净土之义。本止约理一边说。听者幸勿误会。至下明宗中广列六即义以明之。庶无执理废事之患)信真则愿切。愿切则行修。以自己之信愿行。契弥陀之大愿海。如磁引针。如葵向日。殆有不期然而然者。是诚出生死之坦途。证菩提之捷径也。明云栖莲池大师云。「灵明洞澈湛寂常恒。非浊非清。无向无背。大哉真体。不可得而思议者。其唯自性欤。澄浊而清。反背而向。越三祇于一念。齐诸圣于片言。至哉妙用。亦不可得而思议者。其惟佛说阿弥陀经欤。」我人一念心。灵而不昧。明而不暗。洞而不壅。澈而不滞。故能随种种缘。具种种能。即此灵明洞澈之心。便是湛寂常恒之性。湛者不动。寂者无生。常者不变迁。恒者无去来。所以此性亘古今而不变。历万劫而常存。竖穷三际。(过去未来现在)横遍十方(东南西北四维上下)不间圣凡。故非清浊。不落方隅。故无向背。大哉真体。乃天然之性德也。悟此天然之性德。由性德而起修德。因有浊清反背之功用。当知全性起修修不离性。全修在性性不离修。性修不二。体用一如。不必三祇修福慧。只将六字出乾坤。此所以弥陀经念佛法门。至圆至妙。不可得而思议者也。略开悟修之宗。大略如此。
研究佛说阿弥陀经初步。可阅徐槐庭居士疏钞撷。(莲池大师弥陀疏钞。文富义畅。徐居士撷其要义。以便初学。)欲求深造。当阅灵益大师弥陀要解。有志斯道者。其注意焉。
○二广示总别之旨。又分二科。初总释名题二别解文义。初又分二。初七番共解。二五重各说。今初。
凡讲经须依家法。宗师承。则渊源有自。庶无妄谈般若之咎。今说此经。遵天台家法。总释名题。例立五重玄义。释此五重。有通有别。通则七番共解。所谓七番者。一标章。二生起。三引证。四观心。五料简。六开合。七会异。
一标章。即分科也。所谓标其章段。详解以便。先标五重之名。
一释名。二显体。三明宗。四论用。五判教相。所以须标章者。令易忆持。起念心故。
二生起。生起者。五重次第。相生而起也。一经有一经之名。名为假名。由假名而求实体。故次之以显体。既识其体。依体起修。修因必获果。故体后须明宗。修因证果。大用乃彰。故宗而论用。用有小大偏圆权实顿渐之不同。故终须判教相。使不相混滥也。所以须明生起者。令不杂乱起定心故。
三引证。引金口诚言。以为证明。经云「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今现在说法。彼土何故名为极乐。其国众生。无有众苦。但受诸乐。故名极乐。」此极乐世界依正庄严。乃本师释迦牟尼佛。亲为尊者舍利弗说。故此经定名佛说阿弥陀经。正报摄于依报。依正不二。即寂光真体也。信愿持名为修证之宗。离苦得乐为往生之用。经有明文。寻之可见。所以须引经文作证明者。起信心故。
四观心。佛说一切法。不离一切心。所以闻法。须句句消归自己。今闻佛说阿弥陀经之名字。即须约之观心。佛者觉也。迷者为众生。觉者即是佛。佛不在外。即此一念心是。此心能不被境界所转。当体历历明明。觉理之智。即自性天真佛也。说者悦也。此一念心。不为尘欲所蔽。故喜悦轻安也。梵语阿弥陀。此云无量寿。亦云无量光。此一念心。亘古亘今。不迁不变。即自心之无量寿也。灵光独耀。迥脱根尘。即自心之无量光也。此约释名而论观心也。了达实相。观心体也。修因证果。观心宗也。断惑证真。观心用也。分别浅深。观心教相也。约五重以观心释。大意如此。所以须明观心者即闻即行起精进心故。
五料简。即问答也。问答以释疑。疑破暗消。慧心朗曜。起慧心故。
六开合。若有众生。迷心重者。合色开心。如五蕴是也。迷色重者。开色合心。如十二处是也。心色俱迷。则心色俱开。如十八界是也。心色俱不迷。则心色俱不开也。所以明开合以识广略者。亦是起慧心故。
七会异。会通异名。使正确其观念。而得四悉檀利益也。当知净土法门。圆顿直捷。能收一切法门。一切法门。了生死。证菩提。与净土法门。理无二致。所(谓方便有多门。归元无二路也。知此。是为得世界悉檀欢喜益。)闻此净土法门。宗旨明白。依报正报。能念所念。一一了然。而心生庆悦。是为得为人悉檀生善益。仗此一句弥陀。现前由散心而入于一心。破除烦恼。将来则离娑婆而生于极乐。永脱苦轮。是为得对治悉檀破恶益。了得自性弥陀。唯心净土。悟第一义。克证无生。是为得第一义悉檀入理益。欲求得四悉利益。故须列五重玄义。以释名故。得欢喜益。以显体故。得第一义益。以明宗故。得为人生善益。以论用故。得对治破恶益。分别利益。须判教相也。所以释此会异一科者。亦是起慧心故。
因此标章生起乃至会异之七番。起信、进、念、定、慧、之五心。由此五心。成于五根。起五种力。破五种障。(信破疑障。精进破懈怠障。念破迷障。定破散乱障。慧破愚痴障。)修七觉支。(择、进、喜、念、舍、除、定、)行八正道。(正见、语、业、精进、思惟、命、念、定、)入三解脱门。(空解脱门。无相解脱门。无作解脱门。)如此则虽钝根能证罗汉。大乘能证无上菩提。释题须列七番共解者。良有以也。七番共解竟。
次五章各说。自分五科。初释名。名有通别。释此通别。又分二科。初总论。次别释。初总论通别中。约教行理三者以明之。
释此经题。有通有别。初总论通别者。此佛说阿弥陀经。名异众典。是为教别。同名为经。是教通。依教起行。为行不同。是为行别。门门入理。是为行通。理即事故。种种差别。是为理别。事即理故。理体无二。是为理通。约教行理总论通别竟。
○次别释通别。又二。初别名。二通名。初中又分二。初简定。二正说。今初。
诸经立名。不出七种。所谓「单三。复三。具足一。」单三者。单法、单人、单喻也。复三者。人法、人喻、法喻也。具足一者。人法喻合为一题也。次更表释以明之。
单人为题。例如无量寿经等。
单三 单法为题。例如大品般若经。大涅槃经等。
单喻为题。例如璎珞经等。
法喻为题。例如妙法莲华经等。
复三 人法为题。例如药师如来本愿功德经。文殊问般若经等。
人喻为题。例如胜鬘师子吼经等。
具足一。人法喻三合为一题。例如大方广佛华严经等。
今此佛说阿弥陀经。七种立题之中。属单人为题之一种。首先佛字乃娑婆教主。本师释迦牟尼佛。释迦与弥陀。皆极果人也。故此一经。单人为目。此经征经文。应名「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今鸠摩罗什法师译。定名佛说阿弥陀经者。盖欲令人慕果修因。故以两土果人为名也。释迦世尊。为娑婆世界之果人。阿弥陀佛。为极乐世界之果人。能说是释迦。所说为阿弥陀佛极乐国土依正庄严之事。(题名止云弥陀者。弥陀是正报。既有正报。任运摄得依报故。)如经所明。阿弥陀佛。有无量无边声闻弟子。及诸菩萨。不可称说。此三乘圣人为正报。如经数处明极乐世界。成就功德庄严。七宝楼阁。八德池沼。行树罗网。鸟语花光。种种妙境。为依报。正报为习果。依报为报果。极乐世界。正报妙。依报妙。习果胜。报果胜。为令众生。慕极乐果。修净土因。故以二土果人为名也。简定竟。
○次正说。又分三。初释佛字。次释说字。三释阿弥陀。今初。
今此以下。正释名题。今经以两土果人为名。今先释此土果人。第一佛字。即本师释迦牟尼佛也。此经为释迦牟尼佛金口亲宣。非弟子天仙化人等说。故首冠以佛说二字。释迦牟尼佛。尘点劫前早成正觉。从法身之一体。现应化之多身。由兜率而降王宫。作迦维卫国之太子。厌生老病死诸苦。出家苦行。成道转*轮。种种事迹。学佛者易于闻见。兹不多赘。今止详说佛字。佛为十号之一。(如来、应供、正?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举此一名。十义法尔具足。故略称佛也。佛字何义。梵语佛陀。华言觉者。即究竟觉悟之人也。大地众生。皆具佛性。本觉也。以无始无明所蔽。迷真逐妄。遂成不觉。以不觉故。名为众生。若能觉悟。众生便是佛。喻如离波无水。即波是水也。由本觉理。起始觉智。以始觉智。契本觉理。是名自觉。自既觉悟。还须说法普度众生。使不觉者同归于觉。是名觉他。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三觉圆。万德备。故名为佛。例须约四教六即以明之。性德修德。方能完全显了。繁故略之。释佛字竟。
○次释说字。
佛既非专为自觉。并须觉他。故现三轮不思议化。身现神通。意鉴机缘。口说妙法。使一切众生。悉获度脱。佛为能说。法为所说。即今经题第一佛字。佛为能说。阿弥陀佛净土法门为所说。能所合称。故名佛说阿弥陀经。何名为说。说者悦所怀也。称性宣扬。无边妙义。以己所怀。教化他人。使人人得利益。则能说能听。莫不庆悦。今释迦世尊。说此弥陀净土法门。使人闻之。生欢喜心。真实行去。得大受用。而不但闻法者。自生庆喜。即释迦弥陀。十方诸佛。莫不欢喜赞叹。众生获益。诸佛欢喜。此说法之本旨也。说字竟。
○三释阿弥陀
阿弥陀三字。乃是梵语华言无量光。亦云无量寿。据经云。「彼佛何故号阿弥陀。彼佛光明无量。照十方国。无所障碍。是故号为阿弥陀。又彼佛寿命。及其人民。无量无边。阿僧祇劫。故名阿弥陀。」虽他义尚多。(按无量寿经含十三义。谓无量寿。无量光。无边光。无碍光。无对光。炎王光。清净光。欢喜光。智慧光。不断光。难思光。无称光。超日月光。)不出光寿。故今经但云光寿。十方诸佛。寿量光明。悉皆无量。何以彼佛独名阿弥陀。当知一摄一切。一切摄一。举一名而万德备。故持念一句弥陀名号。与执持诸佛名号。其功德等无差别。阿弥陀佛。因地之中。发四十八种大愿。愿愿庄严国土。愿愿接引众生。若有众生。称彼佛名号。求生彼国者。决定得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是故念佛。须专念阿弥陀佛。又复应知。阿弥陀佛。即我人本具不生不灭之真觉妙心是也。此心量竖穷三际。故云无量寿。横遍十方。故云无量光。无量光寿一念具足。故吾人念佛。念来念去。还是念自己。所谓求人不如求己。但愿人之肯求耳。如何求法。则须回光返照自心。收摄六根。精勤一念。专念阿弥陀佛。以上所说。佛说阿弥陀别名已竟。
○次释通名。即经字也。
经字义理众多。如法华玄义所明。有有翻五义。无翻五义。各具法本行本义本。种种诸义。说不可尽。简要言之。经径也。修行之路径也。佛说阿弥陀经。即教人修行之路径是。古德云。惟有径路修行。但念阿弥陀佛五重玄义第一释名竟。
○次显体又分二初须显体
一经有一经之名。既有能诠之名。必具所诠之体。名是假名。体是实体。假名是傍。实体是正。所以贵在识名而达体。诸佛说法。譬如指月示人。智者因指见月。愚者执指以为月。非但失月。亦且失指因指与月。明暗二相。体不同故。研究佛经。听闻佛法者。亦复如是。贵在语言文字之间。识达其体。若执着语言文字。如狂狮逐块。有何益乎。是故今此经。既立二土果人为名。复须由二土果人。而识寂光真理之体也。
○二正出体
今此佛说阿弥陀经。以寂光真理为体。阿弥陀佛。究竟实相。证清净法身。居寂光净土也。真理者何。即前所说湛寂常恒。灵明洞澈。非浊非清。无向无背。大哉不可思议之自性是也。所谓湛寂常恒者。即照而寂也。灵明洞澈者。即寂而照也。即照即寂。即寂即照。寂照不二。故云不可思议。此不可思议之自性。即大哉真体。寂光之理也。可见寂光真理。不离当人自性。故云。若人识得心。大地无寸土。古德云。尽大地是沙门一只眼。尽大地是沙门一卷经。开大地之眼。看大地之经。能如是。则只语片言。皆归实相。一色一香。无非中道。具眼光方为知音者矣。理虽玄妙。只要穷究心源。识得自性。则湛寂常恒。灵明洞澈之真体。现现成成。在圣不增。在凡不减。第恐我人不达。舍近而求远耳。然则弥陀不离自性。净土近在方寸。我人合于此一念上捞摸寂光真理之体。自易显现也。
○三明宗。又分二。初须明宗
宗。宗要也。乃修心之轨道。会体之枢机。体非宗不会。故体后须明宗。前须显体。所以令悟天然之性德也。今明宗者。由性德而起修德。谓之全性起修。由修德而显(性德)。谓之全修在性。性德本具。喻如古镜本有光明。然欲显此光明。要赖磨刮之功。修德喻如磨刮之功。我人心性。虽灵明洞澈。湛寂常恒。祇因被蕴界根尘所污。不得现前受用。故须赖修德之功。除去烦恼。以显自性。修德之功圆满性德之理方能显露。故悟体以后。须明修行之宗要。
○次正明宗
今经以信愿持名为宗。宗中须备修因克果之义。今止云信愿持名为宗者。举因则果在其中。作如是因。感如是果。因果二义。不相离故。既能信愿持名。将来必生极乐。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其理无或爽者。云何信。一信自己本具佛性。本能成佛。佛眼观之。大地众生皆佛也。释迦弥陀。是过去佛。苦恼众生。是未来佛。众生不迷即是佛。可见众生与佛。祗在迷悟之义。若能信得自心是佛。依佛修行。将来必定成佛。是谓信自。二信释迦及六方诸佛。出广长舌相。劝人往生。其语真实不虚。弥陀四十八愿。接引众生。愿无虚发。能如是信。名为信他。信为道源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故修净业者。先须以信为本。既具真信。次当发愿。愿我临命终时。蒙佛接引。故今念佛诵经。乃至一毫之善。皆回向西方。正助双修。精勤不退。如是发愿。则临命终时。必能如愿以偿。华严普贤行愿品云。「惟有愿王。不相舍离。于一切时。引导其前。」乘自己之愿船。泛弥陀之愿海。自然感应道交。径登不退矣。复须发宏誓大愿。普愿沉溺诸众生。速往无量光佛剎。既能具真信。发大愿。复须行为根本。若何行法。执持阿弥陀佛名号。对此一句佛号拳拳服膺。深体弥陀是我人本具天然之性德。六根归一。自然性德现前。故须精勤三业。专持六字。持、抱也。身持故。端身合掌。口持故。佛声朗朗。意持故。但有佛念。如是则必有显真性。息妄想。离苦海。生极乐之一日。兹更略释念佛方法。未念以前。放下乱想。闭目澄虑。然后缘想身坐莲华上。又想阿弥陀佛。观音势至。在我面前。然后检束身心。专念佛号。念佛时。此一念自不思议自性本体中流出。不在快与多。贵在时时能返照自心。方能字句分明。不昏不散。念而不念。念到不念自念。念空真念。外不见世界。内不见身心。因而从念佛之事。契寂光之理。心口一如。事理相应。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能如是则所谓往生极乐。生则决定生。去则实不去。念佛即是念心。生彼不离生此。而自性弥陀之体。与唯心净土之能。至是乃无余蕴矣。然所谓自性唯心者。约性德说。虽人人本有。个个不无。约修德说。唯佛乃能究尽。恐有不明性修之旨。谬增上慢之愆。故约六即义以明之。自心是佛。自心作佛。故弥陀不出自性。净土不离方寸。此约性德边说。理即佛也。闻弥陀之名。解心性之义。名字即佛也。既解名义。全性起修。观行即佛也。念佛念至相应一心。相似即佛也。豁破无明分证即佛也。去尽无明。究显自性。究竟即佛也。约性则全事成理。六而常即。约修则全理成事。即而常六。以知即故。不生退却之心。方能直下承当。以知六故。不生上慢之心。方能向上不退。是故莲池大师说。自性之真体。灵明洞澈。湛寂常恒。非清浊。无背向。约今佛说阿弥陀经而起修。则须澄浊使清。返背使向。有此澄浊返背之功。方能达见自性本体。可知性不离修。修不离性。故悟体之后。须明修行之宗要。修净业者。其知之哉。
○四论用又分二初须论用
从体而起修。因修而显体。修德之功究竟。而性具之大用现前。故明宗后。须论用也。
○次正论用
今经以离苦得乐为用。依此净土法门。念佛力用。离娑婆苦。得安养乐也。从古以来。因念佛而往生者。瑞迹昭昭。不克烦说。原夫诸佛菩萨。化度众生。若无众生。则诸佛菩萨之大悲心。无发挥之余地。诸佛菩萨。行遂于众生界中。故云诸佛解脱。当于众生心行中求依信佛言。修行净业。方为法王之忠臣。慈父之孝子。诸上善人。欲离娑婆二种生死苦。(分段生死。变易生死)而登极乐三不退地(位不退。行不退。念不退。)者。其知所勉矣。
○五判教相
教者。圣人被下之言。相者。分别同异之致。广开教网。非修净者所须。故今略判。以存其概。今此佛说阿弥陀经。约五时。判属第三方等。约五味。判属第三生酥。约十二部经。系属无问自说部。约四教四门。判属圆教妙有法门。既明圣人之言教。必须加以真实之修持。解行相资。教观合一。目足并运。入清凉池。方不负如来说此法门之本意。普望大众。老实念佛。(五重玄义已完。)释题竟。
释法华经安乐行中六句偈颂(为觉明法师请求讲释)
法华经云。如来亦尔。为诸法王。忍辱大力。智慧宝藏。以大慈悲。如法化世。解曰。此六句文。初句合譬。前文以转轮圣王譬如佛。今以法合譬。谓佛所以称如来者。以乘如实道。来成正觉。如彼轮王。故云亦尔。亦尔者。亦复如是也。如来所以为诸法之王者。由于未成佛已前。在于因地行菩萨道之时。于六度中先修忍辱一度。认真行道。忍诸有情。所忍之境。且如人有骂詈他。捶打他。乃至割截他的身肉手足。皆悉能忍。不生一念瞋怒之心。是名生忍也。次则如雪山之冻饿。日餐一麻一麦。以忍力故能耐其饥。寒风袭体。冰雪沾身。以忍力故能受其冻。乃至芦穿其膝。鹊巢其头。以忍力故不动不摇。是名法忍也。忍为定因。因忍得定。由定发慧。以智慧心。了达诸法。体本无生。上乘生法二种。所忍之境。以智眼观之。来无所从。去无所至。当体寂然。了无去来之相。无去即无灭。无来即无生。从此历一切境。不见有生灭之相。当情即得无生法忍矣。以无生法忍现前。力量最大。故曰大力。从无生法忍。发陀罗尼。名为无生法。智即名中道智也。由智证理。亲证万法唯心。心含万法。是故举凡世间法。出世间法。皆我自心之所出。用之不竭。取之莫穷。故称智慧宝藏。直至得成无上菩提。见诸众生。受诸苦恼。佛于自心中。智慧宝藏流出大慈悲心。谓无缘慈同体悲。故称曰大。慈与众生乐。悲拔众生苦。无乐不与。有苦皆拔。故慈称无缘。悲称同体。以此大慈悲心。如来因地所修忍辱之法。果上所证菩提之道。故曰如法化世。
释法华经方便品四句偈(为某居士请求讲释)
经云。佛种从缘起。是故说一乘。是法住法位。世间相常住。 解曰。佛知一切法缘生无性。无性之性。即是实性。亦名实相。以性相不二故。既知无性。不妨缘起无碍而成相。此即不变随缘。故假言说。以显一乘之道。此前二句意也。法住法位。世间相常。此二句。正显一乘之正义。法住之法。即上无性之诸法。以各住自分之境。故曰法住。试看森罗万象。日月星辰。莫不各有所住。法位之法。即指真如理性。安闲自在。故称为位。世间相。即上法住之法。常住。即指法位之法。以道眼观之。一
切诸法。本住真如法位。是故世间一切诸相。从来不生。今亦无灭。故云世间相常住也。须知不变随缘。举真如之全体而成万法。随缘不变。指一切诸法当体是真如。故曰。法住法位。世间相常。此佛说一乘之正义也。
- 上一篇:谛闲大师遗集 第五编 要述
- 下一篇:谛闲大师遗集 第五编 特著 人生之目的
- 怎么才能至诚恳切的念佛?
- 为什么妄念多?因为正念提不起来
- 想要了却生死大事 必须研究佛经
- 怎样念佛必定往生西方净土
- 世间一切都逃不出因果二字
- 除生死大事外,其余都可商量
- 谛闲大师开示
- 因果报应贯通三世,善恶祸福丝毫不爽
- 大方广佛华严经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辑要疏
- 拜佛时心不诚拜了也是白搭
- 佛法具备挽救世道人心的三大法宝
- 想要了却生死大事必须研究佛经
- 圆觉经讲义附亲闻记
- 关于念佛的开示
- 谛闲大师遗集 卷首
- 谛闲大师遗集 总目次
- 谛闲大师遗集 第一编 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讲义
- 谛闲大师遗集 第一编 大方广佛华严经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
- 谛闲大师遗集 第一编 普贤十大愿王别释
- 谛闲大师遗集 第一编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讲义附亲闻记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1
- 宗镜录卷第一
- 宇宙大学里,用心交出人生成绩单
- 佛教对「临终关怀」的看法
- 宗镜录一百卷(第一卷~一百卷) 宗镜录序
- 七佛传法偈(三)假借四大以为身,心本无生因境有; 前境若无心亦无,罪福如幻起亦灭。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2
- 大般若经要解——般若的观行
- 佛教对「女性问题」的看法
-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 第一卷
- 心经的人生智慧—《心经》者何
- 定慧之路 第一讲
- 占察善恶业报经 1
- 《大乘百法明门论》讲记之一
- 七佛传法偈(七)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曾法。
- 佛教对「自杀问题」的看法
- 七佛传法偈(二)起诸善法本是幻,造诸恶业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风,幻出无根无实性。
- 二课合解 第一讲
- 十二因缘法
- 慈悲三昧水忏讲记卷上(1)
- 七佛传法偈(一)身从无相中受生,喻如幻出诸形像;幻人心识本来空,罪福皆空无所住。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3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6
- 心经的人生智慧—人生的大智慧
- 妈妈的乳汁
- 四圣谛讲记 第一卷 苦~轮回之苦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4
- 修习止观坐禅法要 1
- 《无量寿经》之八相成道(一)
- 《圆觉经》讲记 第一章 文殊菩萨章
-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序品第一节录
- 印光大师传奇 第一章 早年坎坷
- 摩诃止观卷第一上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10
- 印光文钞全集 增广印光法师文钞卷第一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5
- 心经的人生智慧 解脱痛苦的原理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8
- 宗镜录卷第二
- 妙境法师主讲:八识规矩颂讲义(1)
- 傲慢与偏见,学佛人要远诸傲慢,调整偏见
- 佛教说不能执著,是否意味着看淡甚至放弃努力理想?
- 在家学佛,应如何做人?
- 做真实的自己
- 行脚云游是什么意思?
- 放下不快乐就是快乐
- 善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
- 有没有办法掌握未来?
- 你快乐吗?有没有试过不快乐?
- 错了怎么办?
- 修行到底是修什么?
- 生活感言,人生总有喜怒哀乐的
- 至心精进,专注于目标,成功自然水到渠成
- 老实念佛,重在一生坚持不懈忆佛念佛
- 明海大和尚的新春勉励:一个出家人的四件事情
- 身外之财终舍离,所造之业如影随
- 佛法的中道观
- 明心见性是怎么来的?利根是天生的吗?
- 学习佛陀冥想静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吗?
- 佛性不分南与北,为人不与比高低,广修福慧获法喜
- 深着虚妄法 坚受不可舍
- 人为什么要摆脱痛苦和烦恼,目的是什么?
- 什么是不善业,为什么要远离一切不善业?
- 当业障现前时怎么办?随缘了业,究竟解脱
- 出家人与在家信徒要保持距离,才能更好地度化众生
- 如何面对喜欢吃喝玩乐,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每个人的福报都是自己修来的
- 人与人之间的相处,要保持一定的距离
- 佛教对世界的认识——因缘因果
- 护念他人善用心,学佛慈悲须践行
- 如何报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对佛最好的报恩
- 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这八种圆满
- 只有无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印光大师是后世佛弟子学习的榜样
- 无论哪种供养,都离不开善用一颗欢喜的心
- 敬畏因果,努力修正自己的行为、语言和心念
- 一人独坐、内心空闲,无甚杂思
- 皈依三宝是踏入佛门的第一步
- 跳出三界得解脱
- 如何呵护发起普利众生的愿心,使发心不消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