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难病症的ECT疗法 第八章 弗洛伊德主义的医学观
第八章 弗洛伊德主义的医学观
1、什么是潜意识
以往我们总认为,人的行为都受意识支配的,比如,我考虑到该买什么衣服,于是就去买。心理学是研究意识的。后来,弗洛伊德博士认为,这是不对的。人的行为不仅受意识支配,还受潜意识的支配;心理学不仅要研究意识,还要研究潜意识。
那么,什么是潜意识呢?
我在这里不引述潜意识的定义,只对潜意识的一些重要特征、作用作以描述,你们就会大致体会到什么是潜意识了,因为其定义虽然准确,但较抽象,较难理解。
人的心理,至少包括意识和潜意识,二者好象大海中的冰山,潜意识在海平面以下,意识在海平面以上,以下的部分不为人所知,但它要大得多。潜意识一般不为人所认识,但它却有着巨大的力量,在影响着人的行为。潜意识的内容主要是本能性的,它可以是不道德的,而意识则是社会性的,要考虑道德的要求,潜意识要求快乐原则,意识要求道德原则。一般情况下,人的意识可以压抑住潜意识,不让它那可能是丑陋的面目露出来,以使人的行为符合社会道德的要求。全部教育、文化的功能就在于增加意识对潜意识的压抑力量。但是,社会道德在一定程度上也要跟潜意识让步,达成一定程度的妥协,在一定限度内满足潜意识本能的要求,如在婚姻范围内不算奸淫。潜意识的内容主要是从黑暗中自己生长出来的,但有一部分潜意识本能则是外界掉到潜意识的黑暗之中成为它的组成部分的,比如一些创伤性
或令人不快的经历被遗忘了,即被扔到潜意识黑暗中深渊中去了。
对应地,弗洛伊德把人格分为三部分:超我、自我、本我。本我是潜意识的,它可以包括人的自私的方面,小人品格;超我是意识的,是理想人格,君子品格。而实际上,人既不是小人,也不是君子,既不是纯粹本我,也是是纯粹超我,而是自我的,是二者的妥协,有小人的表现,也有君子的表现,做过好事,也做过不想让人知道的事,有过高尚的想法,也有过羞于启齿的想法。
为什么做出这些不想让人知道的事?为什么有过羞于启齿的想法?潜意识使然,本我使然。有人说:人,一半是野兽,一半是天使,就是这个意思。
2、潜意识的存在性
潜意识这东西究竟存在不存在?存在的。弗洛伊德举出大量令人信服的现实事例证明潜意识是存在的。常人中都有过失误和做梦的经历,所以弗洛伊德有专著从失误和梦中寻找潜意识存在的证据。因是常人,必不奇特地引人注目,但肯定是大量的。我们最好举出极端的例子:不正常的人,病态的人。虽不是大量的,却是典型的。
强迫症
中国精神疾病分类代码55.1。
定义:以强迫症状为主要临床相的神经症。强迫症的特点是有意识的自我强迫与有意识的自我反强迫同时存在,二者的冲突导致病人的紧张不安,十分痛苦。病人知道强迫症状是异常的,但无法摆脱。病程迁延的强迫症可表现为以仪式动作为主而精神痛苦显著缓解,但此时社会功能严重受损。
可有①强迫观念:包括强迫回忆和形象的强迫表象;
②强迫情绪:表现为十分害怕丧失自我控制力而发病或有违法犯罪行为;
③强迫意向:表现为经常感到有立即行动的冲动感或强烈的内在驱使,但并不表现为行动,病人因此感到非常痛苦。如害怕自己会把婴儿从窗口扔出去;
④强迫动作:表现为屈从强迫观念的反复洗手,反复核对检查,反复询问等,或者表现为对抗强迫症的仪式动作。
人的意识明明知道不该这样想,不该这样做,但他“神经”了,他的意识控制不住自己的思想和行为,这就是潜意识的力量太强大了,它要浮出海平面了,已经让人可以看到它的一解了。是潜意识让人这样想,这样做的,意识管不住它了,压抑不住它了。
弗洛伊德引用过的一则病例是这样的:
一个十九岁的姑娘,为了求得睡眠起见,宣称她在夜间需要环境安静,必须排除一切声音的喧扰,她因此做几件事──将房间内的大时钟停止不走,并将其他一切小时钟移出室外,就连床边桌子上的手表也不例外,所有花盆、花瓶之类都要慎重地放在写字台上,务使它们在夜间不致跌落发声。她也知道这些理由未必成立,因为纵使小手表放在桌上,那声音也一定听不见,况且,即使听见,时钟有规律的声音反而能引人瞌睡,她也承认花盆花瓶放在原处也必不致堕落,这种惧怕是多余的。至于就仪式中的其他动作,却又不符合求静的动机,硬要自己的卧房和父母的卧房之间的那扇门半开着。为了达到这一目的,而置种种障碍于门口,这样似乎又招来了声音。然而最重要的仪式都和床有关。床头长枕必须不和木床架接触,小枕必须迭跨长枕之上成一菱形,她则将头恰恰放在菱形一角上。盖鸭绒被之前,必须抖动鸭毛,使羽毛下降,但又必须重新摊平。细节很多,这里不再赘述。你们不要以为这些锁事都进行得顺利,她每做一步,总担心没有做好,势必试而又试,演而又演,先怀疑这一点,又怀疑那一点,结果总需几个小时,才能使自己和父母休息。
这就是潜意识作崇,它在使病人这样做,这样想,意识不同意也不行。杨德森教授在为《中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强迫症写的案例中,病人被无聊的想法折磨得死去活来。
另外,在一些精神分裂症中,邪恶战胜了正义──潜意识竟把意识压下去了,人完全被潜意识控制,意识力量(社会道德人格)竟象消失一般,我们看不到这种人的理智了,他甚至可以听到命令性语言(幻听)而去杀人或砍断了自己手腕,并说听到有人命令他这样干。谁命令?潜意识。
情感情精神病人中,潜意识恶魔向意识发起暴动,力量不相上下,一忽儿潜意识胜利了,病人表现为喜气洋洋、多说多动,情感高涨,甚至妄自尊大。一会儿潜意识被战败了,病人垂头丧气,无所作为,甚至认为不如死掉。
实际上,意识和潜意识的斗争一直在进行着。在正常人,意识处于能够控制潜意识的有利地位。一旦控制不住,好象笼中的老虎跑出来了,就要作恶,它操纵、控制人,人就要发疯了。
这样看来,潜意识是存在的。
3、潜意识与疾病
潜意识想要表现出自己,可是意识不一定允许它出来。有时,潜意识就化装逃过检查员的检查,歪曲地表现出来,这在癔症中表现得较明显。
还是前面提到的杜拉,潜意识中,她倾慕着仪表堂堂,已有成就,有着男子成熟美、且爱着自己的K先生;意识中又知道这不允话,年龄差距大,K先生是有妇之夫,是爸爸的朋友。所以K先生带她出去玩,她欣然而去,且玩得愉快,这是潜意识的力量使然。但K先生吻她一下时,她又打了K先生一耳光,后来她自己竟被折磨得生了病,这是潜意识的力量使然。
神经性咳嗽:为了避孕,可与他口淫,可那总有点恶心,于是成为咳嗽;
肚子疼:若让K先生得手,现在已该分娩了,于是肚子疼。
跛脚:若让K先生得手,我便失足了,于是跛脚。
在意识中,疾病总是令人不快的,但潜意识中不一定。潜意识可能认为生病还有好处,于是产生了潜意识生病动机。对这种病,即使看来是药到病除的小疾,医生却难以治愈。原来,生病有好处。某人当厂长,财务混乱,自知自己说不清,这时他可能病人,甚至百病缠身,如哑了、瘫了、或无名高热,医生对症治疗,疗效可能不好。荣格博士甚至认为,对有些疾病,医生本来就不该治愈,而让患者藏在病中,以逃避他承担不了的责任──社会的、经济的或法律的。弗洛伊德说,这类病人虽四处求医,但治愈疾病的动机并没有他认为的那么强烈。小孩子为了讨妈妈的特殊关照,可以哭,哭得大口呕吐,或者发烧。成人也一样,借病逃避责任,引起有关人员关注,都是行之有效的,这种病是病人的杰作。高考没把握但又无法向父母交待的考生最易得病。K先生与夫人关系不和,K先生出差,夫人就愈痊了,
充满生命活力,K先生回家,夫人就恹恹的,特别易得妇科病,原来是不愿尽妻子之责。生活、工作不堪重负,便会肩背痛,负担减轻了,肩背痛才会痊愈。
这些道理说给病人听,做他的思想工作,不行,还不至于达到治疗目的,因思想工作往往只达于意识。正象我们劝某人不要为失去爱子而悲痛一样无效。你鼓励抑郁病人振作起来,他都振作不起来,附着于抑郁症的躯体症也不会痊愈。只有病人在心灵深处,潜意识的层次上真的觉得“没什么大不了的,算了,不那么认真了”病人才可能轻松起来,振作起来,消除疾病。
至于痊愈,需情况有变。政治运动过去了,财务审计过去了但问题没被审出来,那些在政治运动中处于不利地位的病人,财务混乱的负责人,病会痊愈,稍一用药,即使过去用过而无效的药,这时显效了,这便要成全了医生妙手回春的美名。实际上,不用药也会好的。
心理医学上有“病理性熟路反应”一说,一个病症发生了,这一病症被潜意识生病动机所利用,今后该人又遇不顺心的事,该逃入病中了,逃入什么病中呢?最容易的是逃入原来已生过的病中,这样,一个病,在不同时间,被不同的心理原因所利用。因此,弗洛伊德认为,癔症在身体那方面的因素比较稳定,然而心理方面的因素是多变的,这就是带根的病。
这样看来,潜意识是一类疾病形成的原因。
关于这一结论,还需要说明的是,不仅指癔症而言,包括机体性疾病。因为正如弗洛伊德所说:“他们若一有病态的机体状况──也许是一种发炎或一种损伤──即常足以使症候从此形成,于是实际上的症候,立即被采用而为那些正想有所表现的潜意识幻想的工具。”看来还包括发炎、损伤之类机体疾病。
4、怎样影响潜意识
前面说过,潜意识处于黑暗之中,意识的阳光一般是不易照射进去的。但是,在一些情况下,意识的内容也可进入潜意识,如遗忘,就是意识的内容掉到潜意识黑暗之中而成为潜意识的组成部分。杜拉在某一天十分烦燥而自己也不知为什么,经过弗洛伊德的分析治疗,原来这一天是K先生的生日。往年的这一天,K先生会邀她去愉快地玩耍、庆祝,自从打了K先生一耳光,失去了这个机会,K先生不再邀她,她也把K先生生日忘到潜意识中去了。但也只是忘到潜意识中去了,而不消失了,它还存在,还在发挥作用,当受不到邀请时,同样烦恼,象在现实中等待情人,久等不见一样烦恼。
其中,人为影响潜意识最著名的例子是后催眠效应。
1889年,著名催眠术专家伯恩海姆做了一个实验。一位太太在催眠状态下,接受了在醒后一定时间打开放在房间一角的雨伞的指令。这位太太在催眠苏醒后,十分准确地完成了指令。开始,她也不清楚自己为什么突然要打开雨伞,别人询问,她回答说,她似乎想弄清楚这把雨伞是否是自己的。这一动机显然与现实不符,因不用打开,放到房间正中足可认定跟自己的雨伞不同,显然是事后想出来的。她真诚地为自己的行为做出解释,确认她的行为是自愿的。尔后伯恩海姆反复询问和提示,终于使病人想起了行为的真实原因:她想起来曾有人让她做出在一定时间打开雨伞放到房间正中这一怪异动作。
这就是催眠师作为外力对潜意识动机的影响。
前面说过,弗洛伊德还指出,创伤性经历也可以进入潜意识。
为了治病目的,有时需要人为影响潜意识,改变潜意识,使它向积极方面转化。精神分析就是对潜意识有所作用并可将其引入意识的技术,只可惜疗程太长。
休克,可看作一次创伤,可进入潜意识,可对潜意识以作用,发生影响。只要把握好火候,把休克这一创伤、磨难进行到位,让病人死过一遭,就把“我还有什么可计较的,好好活吧”这一观念送到潜意识中去了,并开始以潜意识动机形式影响人的行为方式。
我这里说要把握好火候很重要。如前述濒死体验,先是恐惧、愤怒,最后才产生正性情感,若停止在恐惧阶段就遭了。磨难到一定程度再解除可治病,但磨难不到位或磨难太长时间又会致病。磨难最好快些来,快些去,ECT较符合这一要求,且磨难程度到位。
参考文献:
1、《精神病学》沈渔村著,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三版。
2、《行为医学》杨德森著,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第一版。
3、《神经质的实质与治疗》森田正马(日本)著,臧修智译,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一版。
4、《精神分析引论》弗洛伊德(奥地利)著,高觉敷译,商务印书馆第一版。
5、《分析心理学的理论与实践》荣格(瑞士)著,成穷译,三联书店第一版。
6、《精神病防治学》何伋、张习远著,天津科技出版社第一版。
7、《中国精神疾病诊断标准与案例》杨德森,湖南大学出版社第一版。
8、《濒死体验的研究状态》冯志颖、刘建勋,《国外医学。精神病学分目》1986年第2期。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1
- 宗镜录卷第一
- 宇宙大学里,用心交出人生成绩单
- 佛教对「临终关怀」的看法
- 宗镜录一百卷(第一卷~一百卷) 宗镜录序
- 七佛传法偈(三)假借四大以为身,心本无生因境有; 前境若无心亦无,罪福如幻起亦灭。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2
- 大般若经要解——般若的观行
- 佛教对「女性问题」的看法
-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 第一卷
- 心经的人生智慧—《心经》者何
- 定慧之路 第一讲
- 占察善恶业报经 1
- 《大乘百法明门论》讲记之一
- 七佛传法偈(七)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曾法。
- 佛教对「自杀问题」的看法
- 七佛传法偈(二)起诸善法本是幻,造诸恶业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风,幻出无根无实性。
- 二课合解 第一讲
- 十二因缘法
- 慈悲三昧水忏讲记卷上(1)
- 七佛传法偈(一)身从无相中受生,喻如幻出诸形像;幻人心识本来空,罪福皆空无所住。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3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6
- 心经的人生智慧—人生的大智慧
- 妈妈的乳汁
- 四圣谛讲记 第一卷 苦~轮回之苦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4
- 修习止观坐禅法要 1
- 《无量寿经》之八相成道(一)
- 《圆觉经》讲记 第一章 文殊菩萨章
-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序品第一节录
- 印光大师传奇 第一章 早年坎坷
- 摩诃止观卷第一上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10
- 印光文钞全集 增广印光法师文钞卷第一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5
- 心经的人生智慧 解脱痛苦的原理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8
- 宗镜录卷第二
- 妙境法师主讲:八识规矩颂讲义(1)
- 傲慢与偏见,学佛人要远诸傲慢,调整偏见
- 佛教说不能执著,是否意味着看淡甚至放弃努力理想?
- 在家学佛,应如何做人?
- 做真实的自己
- 行脚云游是什么意思?
- 放下不快乐就是快乐
- 善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
- 有没有办法掌握未来?
- 你快乐吗?有没有试过不快乐?
- 错了怎么办?
- 修行到底是修什么?
- 生活感言,人生总有喜怒哀乐的
- 至心精进,专注于目标,成功自然水到渠成
- 老实念佛,重在一生坚持不懈忆佛念佛
- 明海大和尚的新春勉励:一个出家人的四件事情
- 身外之财终舍离,所造之业如影随
- 佛法的中道观
- 明心见性是怎么来的?利根是天生的吗?
- 学习佛陀冥想静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吗?
- 佛性不分南与北,为人不与比高低,广修福慧获法喜
- 深着虚妄法 坚受不可舍
- 人为什么要摆脱痛苦和烦恼,目的是什么?
- 什么是不善业,为什么要远离一切不善业?
- 当业障现前时怎么办?随缘了业,究竟解脱
- 出家人与在家信徒要保持距离,才能更好地度化众生
- 如何面对喜欢吃喝玩乐,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每个人的福报都是自己修来的
- 人与人之间的相处,要保持一定的距离
- 佛教对世界的认识——因缘因果
- 护念他人善用心,学佛慈悲须践行
- 如何报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对佛最好的报恩
- 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这八种圆满
- 只有无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印光大师是后世佛弟子学习的榜样
- 无论哪种供养,都离不开善用一颗欢喜的心
- 敬畏因果,努力修正自己的行为、语言和心念
- 一人独坐、内心空闲,无甚杂思
- 皈依三宝是踏入佛门的第一步
- 跳出三界得解脱
- 如何呵护发起普利众生的愿心,使发心不消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