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林风雨 1.修学佛法的几个通则
修学佛法的几个通则
一、从抉择到圆满
很多人一讲到佛法,往往率尔便说:「放下就好。」或者说:「一切随它去。」言下之意,好象一切都不管,就是修行,就可以成佛。而讲禅的人,尤其把「安于当下,一切承担」常挂在嘴里。似乎一切浑浑噩噩、马马虎虎,便是学佛参禅的不二法门。其实真要学佛,不当是这个样子!即使如平常说的:「看破、放下。」如果不能真正的看破,则勉强放下,也只是压抑而已!甚至只是造作、强求,如此一来身心如何由此而得到安乐呢?
因此,所谓「从抉择到圆满」者,即谓要先了解佛法所说之理,而后顺此理去修行,才能渐臻于圆满。而这理,当然是要经闻思、抉择的过程,才能明了的。如不经抉择的过程,以为一切不管、一切包容,便将造成正邪莫辨、群魔乱舞的末世现象。
中国佛教一向自诩为「大乘佛国」,而大乘佛法又一向偏尚「圆融」。但圆融所表现于现实的,却只非常浮烂而已!这是为什么呢?「什么东西都好,什么事情都对」,这才是大问题也!因此我常看到现代的大乘口号,叫得比什么都响;但不管修行或办事效率,却比什么都差。大家都说:「你不要计较、不要分别。」于是什么事情,都变得因循苟且、含糊笼统、将错就错、姑息养奸,这那里算是修行者当有的态度呢?然在当今的佛教界里,这却是司空见惯的事。这都为我们一向错用「大乘」、烂冠「圆融」的关系。
这为「区融」虽是最后的目标,但还是要经过抉择的过程。在近代佛教界有两位大师,一向是我所推崇的:一是太虚大师,一是印顺导师。然他们在风格上却有很大的差异,太虚大师一向偏讲圆融,故对八宗都一样的尊重、提倡。而印顺导师却强调于抉择,各宗派的理,都要经过「三法印」或「缘起无自性」的检定、过滤,才能加以消化吸收。两位大师的风格虽有不同,但我一向认定唯有经过抉择的过程,才能完成圆满之目标。
二、从法空到心空
抉择要抉择什么呢?要抉择佛法性空之理。修行者常说:「要放下!」然为什么又要放下呢?那是为诸法本就是虚妄不实的。很多人在学佛后,往往会有很大的矛盾:一方面认定这世间还有很多乐趣,有很多值得去追求的;一方面又为了修行,必狠心将之放下。于是便形成提也提不起,放也放不下的窘态。这都是未契入佛理的缘故。
故所谓「从法空」者,乃先经闻思,甚至辩证的方法,以确认「诸法本质是空的」。空不是什么都没有,而是指万物中具无尽的变化性,无穷的可能性。于是因了悟到万物本来是空,则我们便将不再执着:它必需是什么!现象虽有,本质是空,故曰性空。
其次「心空」者,既知诸法本来是空,则我们不将再为之起太深的贪、瞋、痴。人皆因误以为诸法实有,才为之起分别,而生贪、瞋、慢、疑之心。既然确定诸法是空,就能由此慢慢来调整我们缠绵不断的妄想执着,使归于清净安乐。
所以「法空」是指理上的悟,而「心空」是指行上的证。修行其并非如一般人所想象的那么困难、或那么神秘。只要先在理上有确认不移的肯定,自然会希望把这个理,落实在生活当中,表现在言行之中,最后身心能完全地如理相应,这便是修行的过程与结果。
三、从偏端到中道
一般人看事,往往只看到其中一面。而学佛后,必需能不落两边。如只看到一边,非但在理上是不圆满的,且必在情感上也将产生偏端;于是彼此各执一端,争闹不已!而有智慧者,必须能观照全体、超越矛盾,才得圆满。
而如何才能超越矛盾呢?佛法常讲「缘起」,一切法本是相关互动的:任何两物间,不但不存在任何界限,且必在因缘变化中,不断地互存互动。因此若能从「因缘观」去观察万事万物,必能从「网状相连」的关系中,去看到事物之整体。这样才能于理事上,慢慢趋向于圆满。故所谓「中道」,即是超越矛盾,而看到事物之整体。
如果我们能在理上不落偏端,才能在情上渐趋于平淡。如在思想上形成偏端,必也在情感上造成失调。譬如只看到它的好处,当然随而起贪心;只看到它的坏处,不免因而起瞋心。但如能从整体上起观照,既看到它的好处,也看到它的的坏处;则得失之间,便没有那么絶然,于是感情上乃能渐趋于平淡。
偏端的理,必激起偏端的情;只有圆满的理,才能相应于平淡的情。很多人在学佛的过程中,往往避免谈及情感的问题,或者一说到情,便认为那是烦恼的根本,是生死的祸源。然情之所以伤己又害人,主要为偏端、狭隘。
故须透过「缘起」广大圆满的至理,观照至一切事物的本未终始,才能扩大我们的心胸,而产生涵容一切的器度。所以「从偏端到中道」,就是要从理上的中道,到情上的中道。
四、从内摄到外延
从理上的中道,到情上的中道;这是如何完成的呢?这主要是透过「内摄」的过程去完成的。
佛法中常讲到大小乘的问题,尤其中国佛教更一向标榜为「大乘佛国」。然我在初学佛时,对于大乘与人天乘的界别,一直分不清楚;因为两者都一样向外求大、求好,所谓的「众生无边誓愿度,法门无量誓愿学」等,跟世间的好大喜功、增长贪慢,竟有何差别?后来直到我在参禅中得些受用,才能清楚的分辨:所谓大乘者,乃必先有小乘的基础,而小乘的重点在「出离心」。然我今天再讲小乘时,不再强调「出离心」,而强调必先经「内摄」的过程。
所谓内摄者,即于修行时,以向内收心,调伏一切妄想执着。佛法常曰是「内学」,即是向内修、向内舍之学。以众生习尚向外攀缘,故烦恼愈多,业障愈重;而今修行,乃反其道行之。故用内舍妄识的方法,慢慢把一切烦恼、业障,渐次除尽。这我经常用一种譬喻:凡夫之心,恰如芭蕉,不断地向外求扩张、发展;既求学问愈来愈广,也求事业愈做愈大。而佛法的修学,则刚好相反,不但不再用心于一切外在的事物,并且也须除尽内在的一切散乱、杂想,譬如芭蕉愈剥愈小,剥至最后一无所有,才能除尽一切业障,而与天地同化。这修学的过程,我称之为「内摄」法门。
内摄的重点,首先就「法」而言,一般人看到的世间,是存在着林林总总的万事万象;但如进一步用佛法的理去观察,则万物虽似存在变化,但本质上却是虚妄不实的。故从现象的有,到本质的空,便是一种内摄的过程。此内摄的重点在理也。
其次,以调心而言,从最初的乱想杂陈,到心慢慢能专注于方法,到除尽一切杂念而入非想非非想中,这当然也是内摄之修为。或者就调脉而言,凡夫众生,最初心习于向外攀缘,脉都比较浮,气皆流窜于表皮之间。然经过调心内摄的过程后,气便能慢慢内摄入肌腱骨髓间,甚至如密宗所说,把气摄入中脉,这也是内摄的修为也。
若内摄至极点,则如常所谓的「物极必反」,乃成就「外延」也。如诸法以缘起故,自性本空;然也因诸法缘起故,物与物间并无绝对之界限。于是既内成就无我,更外与天地万物合为一体。或如密宗所谓的打通中脉,必将气内摄到极点,才可能打通中脉;然中脉既通已,全身周遍八万四千大小脉结,随而渐通。或以禅坐除尽一切妄想入四禅八定后,反能成就天眼通、天耳通,心境反而更辽阔也。
很多人不了解此「内摄」与「外延」的关系。于是妄诞地批评佛法为悲观消极;或批评修行人为自私自利。同样亦有不少自以为大乘根器的众生,也未经由内摄的过程,遂盲目奋勉地向外扩张,误以为那就是所谓的大乘。又我们常谈「大悲心」,然一个未能证得无我的人,自顾且不及,云何能有真正的大悲心呢?所以大悲心,乃从内摄的修为,去证得无我后,自然能外延而成就。
佛学与世学一样,皆力求于圆满。然世间凡夫皆以向外扩张为唯一的手段,结果愈扩充,反而形成更大的负担与冲突。而佛法却是透过内摄的方法,以求得真正的圆满。这是我在修学佛法上,一个非常深刻的体悟。这也是我对当今某些大德们,所高声强调的「大乘佛法」颇为反感。不断地鼓舞众人发大心、行大愿,盲目钻逐于布施、劝善、求福的行列,正知见一点也无,烦恼抱怨却是一箩筐,这到底算什么「乘」嘛!在他们很放肆地批评小乘为自了汉时,他们可曾得知:没有内摄的苦辛,那来外延的圆满。
所以前面讲的「从法空到心空」、「从偏端到中道」,都是内摄修为中,最重要的纲领。
五、从有功用心到无功用行
什么叫「有功用心」,如我们在做一件事时,除当下明白自己在做此事外;又得不断地用心于思前顾后、规画校正,以求更大的完美。此等以「作意心」为导而行一切事,称之为「有功用心」。此从作意而有一切心意识的作用,与一切行为的造作,虽对一般人而言,是必须的程序,但却非修行最后的目标。修行至最后,应成就于「无功用行」的境界,身虽随缘行一切事,可是心中完全没有我正在做什么事的分别心;更不将因此而起任何贪慢之心。真正的大乘佛法必以完成「无功用行」的境界为目标,否则只是假名大乘而已!
现在很多人所讲的大乘,其只在「有功用心」的阶段,所以必然地强调要发大心、行大愿,也许这是对初学者不得不如此!然强调过甚,往往又形成误导,因骨子里其实是还离不开我执与法执的桎梏。尤其不经内摄的过程,就努力于弘法利生的事业,终难免会变质。这一点,在工商社会一切求快、求发展的共业中,更所难免!于是歪风遍吹,无明透顶,却皆自谓「无上妙乘」。
故今天佛教表面看起来,似比过去兴盛多了,即很多人学佛,更有很多人热心地在办活动。但如用稍高一点的标准看,这那像真学佛修行呢?只是沾个佛边,藉以扩大自己的声势而已!所以我今天在此提出这几个修学的原则,一方面把自己的一点体验,拿来供养各位;一方面也希望大家借此因缘,将自己修学佛法的方针,作个彻底的反省与澄清。
- 上一篇:禅林风雨 自序
- 下一篇:禅林风雨 2.禅坐者的心态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1
- 宗镜录卷第一
- 宇宙大学里,用心交出人生成绩单
- 佛教对「临终关怀」的看法
- 宗镜录一百卷(第一卷~一百卷) 宗镜录序
- 七佛传法偈(三)假借四大以为身,心本无生因境有; 前境若无心亦无,罪福如幻起亦灭。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2
- 大般若经要解——般若的观行
- 佛教对「女性问题」的看法
-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 第一卷
- 心经的人生智慧—《心经》者何
- 定慧之路 第一讲
- 占察善恶业报经 1
- 《大乘百法明门论》讲记之一
- 七佛传法偈(七)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曾法。
- 佛教对「自杀问题」的看法
- 七佛传法偈(二)起诸善法本是幻,造诸恶业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风,幻出无根无实性。
- 二课合解 第一讲
- 十二因缘法
- 慈悲三昧水忏讲记卷上(1)
- 七佛传法偈(一)身从无相中受生,喻如幻出诸形像;幻人心识本来空,罪福皆空无所住。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3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6
- 心经的人生智慧—人生的大智慧
- 妈妈的乳汁
- 四圣谛讲记 第一卷 苦~轮回之苦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4
- 修习止观坐禅法要 1
- 《无量寿经》之八相成道(一)
- 《圆觉经》讲记 第一章 文殊菩萨章
-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序品第一节录
- 印光大师传奇 第一章 早年坎坷
- 摩诃止观卷第一上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10
- 印光文钞全集 增广印光法师文钞卷第一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5
- 心经的人生智慧 解脱痛苦的原理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8
- 宗镜录卷第二
- 妙境法师主讲:八识规矩颂讲义(1)
- 身外之财终舍离,所造之业如影随
- 佛法的中道观
- 明心见性是怎么来的?利根是天生的吗?
- 学习佛陀冥想静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吗?
- 佛性不分南与北,为人不与比高低,广修福慧获法喜
- 深着虚妄法 坚受不可舍
- 人为什么要摆脱痛苦和烦恼,目的是什么?
- 什么是不善业,为什么要远离一切不善业?
- 当业障现前时怎么办?随缘了业,究竟解脱
- 出家人与在家信徒要保持距离,才能更好地度化众生
- 如何面对喜欢吃喝玩乐,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每个人的福报都是自己修来的
- 人与人之间的相处,要保持一定的距离
- 佛教对世界的认识——因缘因果
- 护念他人善用心,学佛慈悲须践行
- 如何报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对佛最好的报恩
- 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这八种圆满
- 只有无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印光大师是后世佛弟子学习的榜样
- 无论哪种供养,都离不开善用一颗欢喜的心
- 敬畏因果,努力修正自己的行为、语言和心念
- 一人独坐、内心空闲,无甚杂思
- 皈依三宝是踏入佛门的第一步
- 跳出三界得解脱
- 如何呵护发起普利众生的愿心,使发心不消退?
- 人与众生的关系,是佛教伦理的核心和主体
- 每个念佛人在极乐世界都有一朵莲花
- 佛教是宿命论吗,我们这一生的努力有用吗?
- 为什么有人对佛法深信不疑,有人却生不起信心?
- 什么是外道?心外求法是外道
- 学佛人多拜几个师父,去极乐的几率也就越大,对吗?
- 为什么说皈依三宝就可以找到依靠?
- 善事要尽心尽力去做,恶事则要毫不犹豫的断除
- 佛号代表佛智与法界
- 一念净心的宝贵性!
- 佛教所说的业报是什么意思?业报的意思
- 极乐世界的神秘面纱
- 造什么业就感什么果!
- 地狱到底有多苦?都是自招的业报
- 学法就是为了导正心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