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茧而出 行持律仪

  行持律仪

  行持律仪

  自依止

  人天乘的增上心

  出离心

  大悲心

  法依止

  制订律戒

  强制授戒

  佛教戒律

  授戒与戒体

  功德多少

  开遮持犯

  忏悔改过

  小结

  行持律仪

  在正讲「如何行持戒律」之前,我们得先处理一个问题:即「律是为谁行持的?」

  以在神教里,皆认为:戒是为神行持的。因既大众皆是神的子民,故神规定他守的戒,他必奉行到底,如此才得神的恩赏而吉祥安乐或上天堂。反之,若违背神的戒律;神必处罚他,或天灾人祸,或下地狱,这皆是神教的观念。然而在佛教里,戒又当为谁守的呢?

  一.非为佛守:在佛教里,佛陀即使能为众生制戒,却不可能违越因果的法则,而另行赏罚。故在佛教徒的观念里,便不当有为求佛的恩典而守戒律的心态。

  二.非为他守:有人乃为既大众皆已知僧众或佛教徒,当守某些戒律;于是不得不跟随附和而守戒律,此乃为他人而守的。然一正知见的僧众与信徒,也不当为他人故而守戒。

  以戒如是为佛守,或为他人故守,则是外加的;而既是外加的,则难免有束缚而不自在的感觉。于是以此而行持戒律,或不能长久。

  三.自依止.法依止.莫余依止:故行持律仪者,乃当如《大智度论》上所说的:自依止.法依止.莫余依止。以下乃详细说明:何谓自依止与法依止?

  自依止

  自者,即自己所欲达成的目标。故自依止者,乃为有助于达成自己的目标而行持律仪。因为就一般人而言,行为乃依动机而有;而动机者,又不外乎所欲达成的目标尔。

  当然这目标,必须是透过自己的理性和意愿而去选择的。所以每个人当可有其各自的目标。然就学佛而言,这些目标却可归纳为:1.人天乘的增上心;2.原始佛教的出离心;3.后起大乘的慈悲心;4.三乘所共的菩提心

  各位可注意到,我乃将菩提心,归之于三乘所共有,而非大乘所独有。因为即以原始佛教的出离心而言,若未能觉悟得诸法实相;则虽欲出离,也是不可得的。故出离者,从出世间无明启始。至于人天乘的增上心与菩提心的关系,将于「法依止」中,更详细说明。

  人天乘的增上心

  对一般人而言,他们的生命目标,乃不出:

  一.贪生怕死:活着,就是希望继续活下去。甚至不只活得更长寿,并且活得更健康。于是为了达成健康长寿的目标,我们必须遵守很多戒律。然这戒律,未必是佛教的戒律;而是许多医护人员所谆谆告诫的养生之道。譬如饮食当如何调理?什么是悦性食物?什么是惰性食物?甚至那些食物有毒?当如何运动?或定期健康检查等。

  虽然中国医学有中国的系统,印度医学有印度的架构,西洋医学有西洋的说词;但总归一种事实,就是如你真欲得到健康长寿,必遵行某种对应的行为模式。而这些行为模式,即是戒律也。当然如果你活得不耐烦了,对这些为贪生怕死.健康长寿而订的戒法,便可弃之不顾了。因为没有目标,即无律法可言。

  何以对这些林林总总的行为模式,我们反不以为它是戒律或束缚呢?因为任何一个人从来都是贪生怕死的,所以对这些告诫,反是求之不得也。或者,如有人不遵守,那也纯是他个人的事;而犯不得「引起公愤」,故必绳之以刑。所以愈自发心守的戒,即愈守的严谨,也愈不以为束缚。

  二.避苦趋乐:人,其次的目标为避苦趋乐也。比如说现在是夏天,天气较炎热;故人乃发明电风扇或冷气机。于是为制造及销售电风扇与冷气机,又演伸出很多行为模式。而这些行为模式,何尝不是另一种戒律呢?

  三.好逸恶劳:我师父常说:我懒!然而一切科技的发明,不都是人们求懒的结果吗?比如若不好逸恶劳,则用走路的,不就够好了吗,何必发明汽车呢?然而人不只发明汽车.飞机,同时也订立了很多交通规则要大家来遵守。于是为了达成好逸恶劳的目标,大众的戒律又增衍了许多。

  四.爱聚恨别:其次,人们又都是爱聚恨别的。且爱恨的对象,还不限于人。比如对古董的收藏,对古迹的维护;其实还牵涉到很多专业的知识和技术。所以因于爱聚恨别的需求,人们又不得不付出昂贵的代价与精神。

  从上所说,即使是不学佛的人,也必守上百千条以上的戒律。我们不要天真地以为:现在是民主时代了,还谈什么戒律?事实上,立法院不天天都在制戒吗?又是劳基法,又是健保法,又是智慧财产权法。虽曰民主时代,但我们所必遵守的戒律,却只有增无减呢?

  再即以各位眼前所见,我之启用电脑。电脑如何开机.关机?如何开启档案.储存档案?如何下指令.做动作?不也都有一套繁复的模式吗?你如果犯戒,轻则无记失效,重则当机损毁。所以事实上,我们还必须为操作电脑而学新的戒法呢?

  或者你说:大不了不用电脑而已!当然你可有自己的选择方式。但是不用它,即不能享用其所能带来的便利。有些人为工作的需要,还不得不学呢?所以即使只为存活于现世间,我们得守的戒便已太多太多了。

  出离心

  其次,为了达成出离世间的目的,乃又须另一种行为模式。对有助于了脱生死.绝断烦恼的事项,我们得尽力去行持;反之,对有碍于了脱生死.绝断烦恼的事项,我们得尽力去避免。

  前贪生怕死或避苦趋乐的目标,乃世间人所一向遵行的行为模式;所以由之而有的戒法,也是凡俗人较耳悉能详的。然对如何了脱生死.绝断烦恼,却非世间人所能知得。于是为达成这样的目标,便只能借助于有经验的指导者。

  所以佛陀之所以制戒,其实是应众生的需要,甚至是应众生的请求而制的。因此我才说:守戒,乃非为佛而守;而是为自己的需要而守的。

  故为达成出离三界的目的,而应遵守的行为模式,即是声闻律也。所以广义的戒,其何止二百五十条呢?闻思修.戒定慧,从听闻正法.如理思惟,到进一步的修定参禅证悟,皆是广义的声闻律也。

  甚至以宗派的传承而言,即使同为了脱生死.绝断烦恼的目标;然各宗各派教授的方法和次第,又不尽相同。于是乎,各宗派乃又有其所当遵行的戒法。

  大悲心

  同理,于大乘佛教中,乃强调以大悲心为导向,而完成自觉觉他的目标。于是乎,为达成这样的目的,乃又有六度.四摄.四弘誓愿等行为模式。所以因于目标的差异,大乘戒法又不同于人天乘与声闻乘的戒法矣!

  以上所说,其实重点只在:戒乃为目标而守的。而目标者,更可各有各的选择。所以守戒,追根究底,还是为自己守的。而非如外教所说:因是神的子民故,不得不奉行神所「规定」的戒法;否则,将遭受神的谴责。

  法依止

  其次,法依止者,我乃称之为「三乘所共的菩提心」。以前既曰「自依止」乃目标也;然即使有了目标,却仍待「有所作为」才能完成哩!譬如欲建筑一栋高楼,目标虽已有,却仍须工程师的指导,以便从打地基起而一层层往上延伸。之所以须工程师的督导者,因这其中牵涉到太多专业的建筑技术也。

  所以就欲达成的目标,而称之为果。然果者,乃从因缘中来。故从果而探究该因缘,即是法依止也。简单讲,能觉悟得「从因到果」的关系,即是法依止也。以该从何因着手?该配合何缘方便?才能完成果位!都必从觉悟中才能了知。

  而因果的关系者,乃本来如此也。有佛觉悟.无佛痴迷,其皆昭昭具存。故经典上曰:法住法位.法尔如是。故即使是佛,也不能改变其因果关系。佛只是将其本来关系,觉悟出来而用以教化众生尔。所以对于因果,我们只能从了知后,顺其道而行,故曰「依止」也。

  由是人天乘者,有人天乘的因果;声闻乘者,有声闻乘的因果;菩萨乘者,有菩萨乘的因果。以因果关系,乃都必从觉悟才了得。故曰:菩提心,乃三乘所共也。

  因如详细论究,其又可分「止持与作持」。作持,即当作者,则去奉行;止持,乃不当作者,绝不误犯。譬如养生之道,既有能滋补的方药,也有当禁忌的杂毒。

  所以广义的菩提心,乃指觉悟一切世.出世间的因果关系。这有的较浅显易了,也有的较深细难明。譬如前所谓:从法相.法则.法理到法性的架构。由是一切科技的进步,文明之发展,皆是在菩提心的运作下,才得以完成的。

  当然佛法的菩提心,乃偏指对出世因果和较高层次如法性等的觉悟。所以从依止于因果的法理与细则,而去抉择所当为或不当为的行为模式,即是法依止也!

  制订律戒

  以上不管从自依止与法依止的观点来说,持戒皆是自己意愿的。甚至该持什么戒,还得靠自己去模索.去参研。因为既目标是自己抉择的,故相对的该运用什么行为模式,也就应运而生!

  然众生即使各有其业,但若大体的目标是相同的;则可以互相交换心得,甚至可参考前人的经验。比如如何才能健康长寿?如何才能事半功倍?世间的知识.技术,皆由此而繁衍也。即使如出世解脱的道方,亦由学习过来人的经验而确认的。所以持戒,终究是以个人的意愿和抉择为根本心要的。

  于是乎,既因有人想学,也因有人意愿教,故渐形成具规模.形式的教授课程。甚至有些更笨的人,即使也有目标在,却不知从何着手;故有智慧的人,或心存慈悲的人,以不忍众生苦故,自动为之订立种种程序与方法。于是乎,在世间中,便流传有种种现成的戒;但其本质上,当只是建议而非强制也。

  以上我乃从「法」的本质,而来说戒。因为若不明于法,而强制守戒,则有压抑.固执.反弹等缺失。而若明于法,则于取舍间,便能有更大的把握也。

  强制授戒

  从前面讲到现在,我都从「个人的意愿」而来谈戒。但于世.出世间中,还有不少是强制授的戒─不守还不行。这从何而有的呢?以下且继续申述:

  在世间中,若目标相同者,常互相凝聚而形成一团体。比如好登山者,乃组织成登山社。好音乐者,乃结合成爱乐社。好禅坐者,乃凝聚成禅坐会。若团体既成形已,乃必订有「公约」;而此公约,即是这团体的每份子当守的戒律。

  因为「公约」,或有助于原本目标的达成,或为彼此沟通的方便,甚至以此形为团体的标识。故既是公约,则有强制性也。比如此僧伽共修营,便是一临时性的团体,这团体当有祂所欲完成的目标。于是这团体的每一份子,就得遵守祂的公约。比如课程的安排,即为有助于目标的达成。比如作息的规定,则为沟通的方便。甚至清晨的课诵,也可说是佛教团体的标帜之一吧!

  所以对是否参加此一团体,你可凭意愿决定,参加或不参加?但一旦参加后,即必得遵守此团的公约。于是持戒,就从意愿出发而形成强制性的授戒.守戒。

  当然戒条的订立,还是由全体团员共同的意愿而确定的。或者虽前人已订了,但由通过团员的意愿而加以修订。然不管如何,对个人而言,总有强制性的。

  佛教戒律

  于是乎,我们且从自发性守戒与强制性授戒的观点,来看佛教的戒律。佛教本为出世解脱的目标,尤其更因向往释迦牟尼佛的教法而共凝聚成的团体。

  所以既因对佛陀的崇仰而有自发性的守戒,也因已形成僧团故,而有强制性的授戒。(对居士而言,因团体的组织形态还不完整,故还以自发性的守戒为主。由是守不守五戒?视个人的发心而异!甚至如以因缘不具足,或择守其中四戒.三戒,亦可随个人而调整。)

  然在同一终极目标下,中期与近期的策略,还未必相同。比如佛教,即使皆以出世解脱为根本目的;但在近期目标里,禅宗乃以即生开悟为主要素求,而净土宗却以往生净土为进阶。所以因于中期.近期策略的差异,故所当守的戒便有几许的不同。比如净土宗者,当日诵佛号多少声?或持净土三经多少部?而禅宗者,乃以修定参禅为主要功课。所以戒,其实还非单纯地比丘二百五十戒尔。这在以下的「开遮持犯」中,将有更详细的解析。

  所以佛教的戒律者,乃为达成解脱目标而必须依从的因果关系。故对意愿求解脱者而言,行持律仪终究是解脱因,而非束缚缘。故当发自由衷的意愿而尽力去行持也。

  授戒与戒体

  或问:既持戒是意愿与智慧的结合,那我想行持就去行持,则岂有授戒仪式的必要吗?

  答云:以经由授戒仪式的过程,而能纳入「戒体」,故能增加防非制过的定力

  如世间人要作的事,或只内心思惟欲作,或经向众誓愿必作,其间动力的大小,真有天渊之别。若只内心思惟欲作,则随时反悔或放弃,都较无所谓。反之,已作过向众誓愿的仪式;则自形成非做不可的鞭策力,故有助于其精进迈力。同理,授戒亦然,以经由授戒的仪式故,而自形成非守不可的内驱力,故能增加其防非制过的定力。

  古来或谓「戒体」,乃从「戒师」或「得戒和尚」世世传承而延续下来。因此很多「戒子」,乃刻意选择「得戒和尚」;为冀望能从那里熏习得较清净的戒体。然我乃认为:戒体,如以唯识学来看,则是内熏之善根种子也。故知见的正确.意愿的虔诚与道心的坚固,才是形成清净戒体中更重要的因素。否则,如单把戒体当作外来者,而不知用道心来护持它.培养它。则即使一时得之,也终必不能保固。

  功德多少

  下面我们再来检讨功德的问题:如前既云,持戒乃发自个人的意愿,则何必斤斤计较于功德呢?以功德说到后来,竟好似为他人作功而得到的酬劳一般;诵一部经有多少功德,念一声佛有多少功德。功德多,佛菩萨赐给我幸福安乐;反之,功德少,则不得菩萨诸天的謢持庇佑。这些我皆认为是旧有神教之遗毒尔。所以能直依法持行,而不谈功德最好,以免更遭误解。

  其次,若不免必检点功德者。吾固曰:所谓功德者,即达成预定之目标尔。以功德,乃从作功之所得。譬如为健康故而勤加运动,尔后果然得健康已,则曰:作运动,有功德尔。同理,若以投资股票,而欲赚钱;后果然由之而赚进很多钱财,则曰:投资股票,有大功德也。简单讲,何谓功德?乃从因到果而已。所作是因,所得是果;若果遂所冀,则有功德也。

  于是从此观点而来检讨佛教功德之所在。以佛法修行的终极目标,乃不外乎完成解脱尔。因此能直接顺遂解脱者,功德最大。其次,有助于解脱道之完成者,功德次之。因此开悟证果的功德最大,以彼能直接顺遂解脱也。而闻思,持戒,修定等,功德次之也。

  所以我说的功德,是非常现实肯切的;既自己能亲身体验之,而旁观者,亦能从彼身心的提升净化,而见其端倪。此功德非如某些人,直把它当成口说无凭的空头支票,可以开口也功德无量,闭口也功德无量,而毫不必有兑现之顾虑─不是老早告示你「无量」了吗?你为什么还放不下呢?

  于是持戒能有什么功德?也就不言而喻了。然而持戒能否有助于解脱,这不当只是学佛的理论而已,并且是现实生活中最切身的体验。有些人以不明戒法的开遮持犯故,虽尽心于持戒,却是生活得压抑.拘谨而不自在,那持戒的功德便可堪疑了。

  以上所说,既持戒的功德如此。反之,有碍于目标的完成者,乃罪过也。譬如欲以投资股票,而大赚其钱;而后竟血本无回。则曰:投资股票,有大罪过也。或以误食毒物,而殒命丧生;则其对欲长寿健康而言,乃是不可弥补之最重过也。

  以上功德罪过既如此判定,至于大小轻重亦如此权衡。就不必再烦我聒噪了。

  开遮持犯

  尽管大家皆知戒相者,应随缘制宜。但如何才能如法制宜呢?恐未必得其善巧,故以下再论戒之「开遮持犯」等。

  何以律能开缘?若以「法依止」的因果关系而言,殆无可变动者。然即使学佛的终极目标虽宜相同,但近期的目标,则将因宗派.因个人的抉择而有差异。由是因近期目标的「自依止」故,在持戒的细目上,便将自呈现其差异。由是而言,律之「开遮持犯」者,且不必尽依律典所载和祖师所示。然当确切掌握者,乃目标与因果间的对应关系。否则离却因果的大原则,而擅开方便,必将南辕北辙而已!

  其次,于近期中未必只容许一个目标。或同一目标下,未必只适用一种方法。于是目标与目标间,方法与方法间,或相辅相成,或相斥相违。故须善巧斟酌,以尽其利也。

  比如世间人,既希望身体健康,又图谋事业扩展。然如以图谋事业扩展而操劳过度,反将妨害身体的健康。于是在事业扩展与身体健康中,便得善巧拿捏,以得其宜。

  至于戒之「开遮持犯」,我且以律典之事例作说明:本来在原始佛教中乃有「日中一食」的戒。尔后因印度遭受饥荒,故很多修行者即使辛苦托钵,却未必化得足够的食物。故如再严持「日中一食」戒,便将饥饿得更严重。于是佛陀权衡众缘,乃宣布开通此戒,可食后更食。但等饥荒的年代过后,又宣布收回成命,续守此戒。

  这也就是彼在两个目标间作权衡:一者、守「日中一食」戒,而避免对食欲之贪。二者、为成道故,应受此食,以资色身。以在安平岁月,资养色身,本不成问题故,乃以避免对食欲之贪为守戒重点。而在饥荒之际,连饮食的来源都成问题,便不复有贪食的顾虑,故改以色身的滋养为修道之基础。

  又如中国净土宗初祖卢山慧远大师,乃以三十年安道于山中,不过虎溪而闻名古今。而《华严经》中善财童子,却以四方参访诸善知识而照耀遐迩。他们两人间,一个以禁足一隅,一个乃参访诸方;那到底是谁守戒,谁犯戒呢?其实也只是仅就各人的现前目标而自努力罢了。

  所以戒之「开遮持犯」,乃必一方面清楚自己的现前目标.中期目标与终极目标为何?一方面又觉了诸法从因到果的定则。然后才能权衡诸般,善巧统合,而得其宜。这可不是「硁硁然,小人哉」就可得其胜解的。当然更不是那些暴虎冯河.想改就改者,所能窥其一二也。

  忏悔改过

  在行持戒律的过程中,因「凡非圣贤,孰能无过」。故从过失而有「忏悔」法门。然而在此我要强调的是「罪从心生,唯从心灭」。忏悔不当只是个如法奉行的仪式而已,更不当是迫于形势而不得不委曲将就的样板而已。

  所谓「罪从心生,唯从心灭」者,乃为一切行为的缺失,皆源于观念的无明,或心态之偏端。故欲改正其行为者,亦唯有从观念与心态的提升净化去着手。否则如「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又如源之不塞,而光用筑堤的方法,必将有崩溃的一天。故真正的忏悔,乃必通过「觉悟」的转捩点,才能完成。因此大悟彻底,才是最究竟圆满的忏悔法门。

  前既云:戒的行持,不外乎依止自的目标与依止法的因果关系。同样,忏悔法门亦不外乎此也。以真忏悔者,但为能觉悟到「目标的错」或「方法的过」也!譬如有人尽其一生,以赚钱为目的,而不惜斨害身体,甚至为非作歹。直到有一天,他终于明了,赚钱顶多是手段而不是最后的目的。心无罣碍,应才是最后的目的。故以赚钱为终极目标者,即目标的错。而不知欲「心无罣碍」者,乃有其它更简捷殊胜的方便法门,则是方法的过也。

  或如有人虽知学佛参禅,乃为求得「心安」而已!于是苦心钻研经教,经年参访诸方,而心竟仍不得安。于是更日夜继夜,扪心自省。终能蟠然回首:以有求故,心终不安。即使只是「求心安」而已,终究还是求啊!于是狂心顿歇,万里晴空。

  以上从觉悟「目标的错与方法的过」而心灭忏悔者,乃是偏向于「自发性的守戒」。然若于一团体中,除「自发性的守戒」外,还有「强制性的授戒」。故若犯过,除自觉己非外,还得公开「对大众发露忏悔」。然以「对大众发露忏悔」的作法,一般的律典所说较周详,故在此不再复述。

  或问:大乘法门中的拜忏,竟有何意义?

  答云:本为方便顺着经典.忏本的法义而如理思惟,检点自心;而非徒为形式的拜诵而已。否则只如鹦鹉似地装腔作调,竟有何意义?甚至花钱请他人拜忏,皆是道听涂说的恶作而已!

  小结

  总之,我认为行持律仪,乃必须先明白法理,而后才能顺着法理去析辨戒相。从析辨戒相而熏纳戒体,从熏纳戒体而如法奉行。而待如法奉行之后,才能渐成其「德」,即完成解脱道也。因此从戒法.戒相.戒体.戒行和戒德,乃能一以贯之,密合无间。至于开遮持犯.忏悔改过者,亦皆同此理也。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