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修的现实利益

\

  释恒强5月4日讲于西园寺七日禅

  国内的密集禅修活动在近几年是越来越多,而且几乎次次爆满,这反映了广大信众佛法修学的层次得到提高。就在座的各位贤友来说,显然都有禅修的热情,而且来时一般会有种种期盼。古人常说,克期求证。在座的有人可能希望在这七天密集禅修中努力证得禅定,然后长期入定、不食人间烟火,为人类节省粮食;或者开开天眼见见佛菩萨、看看鬼神,来开扩一下自己的世界观;或者禅七结束时证得神足通直接飞回去,以后就过着云里来雾里去的神仙日子;或者证个果位乃至见性成佛,然后去度尽一切众生、实现人间净土、解放全人类。当然,这些希望本身是好的,我们也期待这样的圣者越来越多。但是,对于根性一般的多数人来说,不切实际的目标会给自己带来焦虑、抑郁、懊恼、挫败感、失望、麻木,甚至走火入魔,最后把自己折腾成一个精神病人。

  今天,我在这里不是领着你们一起唱高调,而是分享一下适当的禅修会给我们日常学习、工作与生活能带来哪些现实的利益,以便大家对于自己的禅修确立一个合理的目标。

一、培养四威仪

  就修行人来说,四威仪能体现出他在禅修方面的基本进展。四威仪不到位,禅修肯定不到位。所谓四威仪,是指在日常行、立、坐、卧中有个好的行为习惯与风范。如古德所说的:行如风,立如松,坐如钟,卧如弓。就世俗人来说,在日常学习、工作、生活中有个好的行为习惯与风范,如行走从容、站姿挺拔、坐姿端正、卧姿优雅,能充分体现出他的素养良好、态度严谨、精明干练、非常可靠,同时也能保证他的身心健康

  对于初学者,禅修主要有行禅与坐禅两种形式,尤其以坐禅最为普遍。坐禅对坐姿的要求最为严格,如收摄四肢、头项端正、腰背正直、下盘稳固、全身放松等,避免前俯后仰、东倒西歪、瘫坐、垮坐。行禅则要求行者行走缓慢从容、双手前后自然摆动、目视前方一米之地,避免蛇行、鼠行。当行者久坐、久行之后,可修立禅来做适当调节。立禅时双脚自然立地如同肩宽,两手自然下垂,或两掌相叠于腹前、背后,头项端正,两眼平视,避免耷头、溜肩、垮腰、曲膝。坐禅、行禅与立禅进展顺利了,行者此时才可以尝试卧禅。行卧禅时,身体向右侧卧,两腿曲膝相累,上身正直,右手舒掌垫在右腮下,左手放在左腿上,避免趴睡、仰睡、扭身睡。

  以上说的是禅修对日常行、立、坐、卧的基本姿势要求,但光有姿势要求还是不够的,同时还要避免过劳的损伤。现在很多人处在亚健康的状态,身上通常有些酸胀疼痛。如近视眼、颈椎病、肩周炎、腰椎劳损、坐骨神经痛、膝关节炎、下肢肿胀、下肢静脉曲张、胃胀胃痛、消化不良、便秘等,都与日常的行、立、坐、卧中不良习惯或过劳损伤有关。如久行的人会导致下肢关节疼痛与劳损;久立的人全导致下肢肿胀、粗大、静脉曲张,穿高跟鞋久立的女性更容易导致趾骨变形、足背肿胀、脚板长鸡眼、踝关节与膝关节酸痛;久坐的人会导致近视眼、颈周炎、肩周炎、腰椎劳损、坐骨神经痛、前列腺炎、痔疮、胃胀胃痛、消化不良、便秘等,长期使用电脑的人会患上“鼠标手”等腕管综合症;久卧的人会导致四肢无力、肌肉委缩、关节硬化、精神委靡、食欲不振、消化不良、便秘、生存意志低下等。久卧者宜行,久行者宜坐,久坐者宜动,久立者宜卧,在日常学习、工作、生活中,要避免过劳损,宜通过四种威仪相互调节,这样才可以保证身心健康。

二、放松身心

  四种威仪的相互调节,有助于缓解身体的粗重疲劳。随着社会机械化程度的不断提高,虽然现代城市人基本上不再需要肩挑背驼,但即使是较长时间从事脑力劳动,也会带来身心上的疲劳。再加上高强度的工作、激烈的竞争、复杂的人际关系,时常让我们的内心处于高度紧张、不安、不满、躁动之中。长期的精神紧张,会导致失眠、焦虑、抑郁、躁狂、消化不良等身心问题。

  对于世间人,不懂得如何休息就不懂得如何工作。对于修行人,不懂得如何放松就不懂得如何禅修。有些人以为不能盘腿就没资格禅修,甚至认为不能双盘,禅修功夫就上不去。这是把盘腿当成禅修了。禅修主要是心智的自我训练,身体的姿势要求是辅助性的。就坐禅来说,不能双盘的可以单盘,不能单盘的可以散盘,散盘不能长久的也可以垂脚正坐于椅凳上,以上哪种姿势让行者坐的最稳、最久、最放松,就是适合他禅修的最佳姿势。如果行者因为身体疲劳,不适合坐禅的可以行禅,不适合行禅的可以立禅,不适合立禅的可以卧禅,或者行立坐卧四种威仪适时地相互调节。

  当行者在工作之余、无人打扰之时,因地制宜,或坐禅或卧禅或行禅或立禅,或四种威仪适时地相互调节,端正身体,放松心情,自然呼吸,放下万缘,忘却自我,与天地融为一体,善修慈悲喜舍四无量心,则能很好地缓解身心疲劳、迅速地消除身心紧张、有效地愉悦个人身心、较快地恢复精神与体力,同时增长自己的善根与慧根。

  这样才可能在身心放松的基础上更好的进行禅修,也只有这样禅修才能更好放松身心。

三、培养正念正知

  在日常学习、工作、生活中,我们时常会有一些令自己懊恼的失察与错误,这是因为我们没有足够的正念正知。对于生活与事业来说,有些人对眼前的机会或危害没有丝毫的察觉,这是不知不觉,多属于跟从别人的普通大众。有些人在机会已经溜走、危害已经发生后才有所察觉,这是后知后觉,多属于分享残羹的中间阶层。有些人在机会正要到来、危害将要发生时就有所察觉,这是先知先觉,多属于拔得头筹的社会精英。

  初学者的禅修有一个基础目的,就是培养正念。所谓正念,就是对自己身心活动及身心活动所处的时空环境有一个清醒、如实的觉察力。相对于正念,有失念与妄念。失念如昏迷、休克、睡眠、昏沉、失神、发愣、受惊吓、慌张等,妄念如健忘、思维紊乱、知觉扭曲、情绪错乱、精神发狂、鬼魅所侵等。处于失念与妄念中的人,无法进行正常的学习、工作与生活,不仅不能自保,更遑论保护他人。只有具备正念的人,才有自保、护他的可能。

  所谓正知,就是基于正念与所处的时空环境,能对自己身心活动与认知对象有一个正解的判断与适宜的抉择。正知有利益正知、适宜正知、业处正知和不痴正知等四种。利益正知是正知言行的利益与过患,偏向于世间人的智商;适宜正知是正知言行在时间、场合、方式上是否适宜,偏向于世间人的情商;业处正知是禅修者正知专注于业处的方便与善巧;不痴正知是禅修者正知一切行无我。后面的两种正知是修行人更高的智慧。对于世间人,也只有在正念正知的状态下,才能表现出神志清醒、思维敏捷、超强的应变与决策能力。世间一些品性善良的人之所以人生不成功、修行不得力,也不完全都是不知利害、不辨善恶,而更重要的是没有找到趋利避害、断恶修善的合适方法或者时机。如佛陀在《增一阿含?五戒品?第六经》中说到世间的愚者和智者,其中愚者会做两件事:“所不能办者而办之,垂办之事厌而舍之。”智者则做相反的两件事:“所不能办事亦不成办,垂办之事亦不厌舍。”“能办”主要是方法的问题,“垂办”主要是时机的问题。愚者缺乏正念正知,不知方法也不知时机;智者具备正念正知,了知方法也了知时机。

四、培养自我情绪管理能力

  很多人时常会出现不良心理与情绪,如恶贪、希求、思念、自私、吝啬、嗔恚、怨恨、不满、懊恼、悔恨、内疚、自责、傲慢、轻贱、蔑视、嫉妒、多疑、猜忌、伤心、忧愁、郁闷、无助、孤独、失望、绝望、不安、焦虑、抑郁、躁狂、偏执、臆想等,自己又一时不能察觉而陷入这些心理与情绪之中,或者有所察觉但是没有能力来做适当的调整,或者即使一时做些调整但日常的习惯心理与情绪又会随后长时间出现。很多人做不了自己情绪的主,通常在自己不良心理与情绪的主导下,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地点、正确的人面前却说了不适当的话、做了不适当的事,从而导致我们一团糟的局面,如家庭生活不幸福、人际关系紧张、个人事业不顺利,乃至身体出现健康危机。

  从生理学和心理学的角度讲,每一种不良情绪都会撞击我们的生命器官,甚至导致器官功能受损,如《黄帝内经》有“怒伤肝、喜伤心、忧伤肺、思伤脾、恐伤肾”的记载。怒时气上,脸红脖子粗,是诱发高血压、冠心病、胃溃疡、肝部胀痛等病变的重要原因。喜可使气血流通、肌肉放松,易于恢复身体疲劳;但欢喜太过、得意忘形,则会闭塞心智,如范进中举。人在极度忧伤时可伤及肺,出现干咳、气短、咯血、音哑及呼吸功能受损。“思则气结”,指思虑过度能使神经系统功能失调、消化液分泌减少,而出现长期失眠、食欲不振、木讷呆滞、形容憔悴、气短力乏、郁闷不适等。惊恐可严重干扰神经系统,使人出现耳鸣、耳聋、头晕、休克等症状,甚至可致人于死地,俗话说“吓死人”就是这个道理。

  正念可以察觉不良情绪,正知可以管理不良情绪。对于世间人,凡具备正念正知的,通常会有良好的自我情绪管理能力。这种能力是现代人所说的情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只有首先管理好自己的情绪,然后才会管理好自己的人际关系。有了好的人际关系,家庭幸福、事业成功才有保障。或者进而如古代儒士了凡脱俗,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而物我两忘,做到宠辱不惊、去留无意而淡泊明志,做到泰山蹦于前而色不变、惊雷响于后而心不惊。就佛教来说,正念的圆满是成就禅定,如说四禅、八定、九次第定。成就禅定的人,其觉察力是相当敏锐、全面与深刻的。基于禅定成就的神通,如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天眼通等,更是觉察力的极致。正知的圆满是成熟观智,如无常、苦、无我等三种基础观智,及空相应、无相相应、无愿相应等三种解脱智,其抉择力是最为正确、适宜与如实的。基于观智成就的正智,如佛、辟支佛、阿罗汉的智慧,都是彻底、圆满地消除了贪、嗔、痴、慢、疑等种种不良心理与情绪,而于世间随缘自在

  本文以上所说的培养四威仪、放松身心、培养正念正知、培养自我情绪管理能力等,适合在家禅修者确立为渐次成就的禅修现实目标。只有这样,禅修才不会与现实生活脱节,才能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各种问题,才不致于落空。佛教并不神秘,如果有神秘,那可能是你对佛教的理解还不到位。佛法并不能脱离世间,如果说脱离世间而有佛法,那世间就不会有三宝。正如六祖大师所说:“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犹如求兔角。”禅修同样如此,如果离开我们的现实生活说有禅可修、有果可证,那应当就是祖师所说的“野狐禅”了。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