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际禅林七日禅修开示(第四季度)·第十一讲 体悟无常 随顺因缘
(2007年12月6日晚六支香)
各位大德:
人生聚散本无常,燕赵禅缘二十霜。
寒衲一肩归旧隐,双峰山下送残阳。
再过一个月的时间,或者说,现在聚我到河北来二十年只差一个月的时间了。如果从一个小孩子来说,一九八八年出生,二十年的时间,到今年二十岁,已经是一个风华正茂的小伙子。我到河北来的时候,已经五十多岁,二十年的风风雨雨,现今已是满头白发。人生聚散,都受到无常规律的支配。没有不败的花朵,也没有不散的筵席。
这次参加七日禅修的,也有好几位,几乎是伴随河北佛协走过了二十年的历程,也有十七、八年的。这些老居士很是不容易,二十年一路走过来。从省佛协在一间二十几平方米的小屋子开始,走到今天,省佛协的办公地点也有两千多平方米的空间了,省佛协有了巨大的变化和发展。仅此一点,就充分地说明了河北的佛教事业从一九八八年开始,一直到现在,都是在一个发展的形势中向前迈进的。这是政府认真贯彻执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结果,是我们广大的居士们不遗余力地护持的结果。 在这个期间,我两手空空而来,在大家的护持下,才能成就河北佛教的这一番事业。我们现在的人要感恩,我想,将来的人永远都要感恩。感恩各位护法居士的支持、护持和参与。佛教是大众的,佛教是全社会的,只有大众的参与,全社会的认同,佛教的事业才有真正的希望,真正的前途。
二十年来,与燕赵大地结下了无尽的法缘,无尽的禅缘,也结下了无尽的人缘和善缘。这些缘永远都说不完,这些缘会像流水一般慢慢地流淌,一直要流到大海里去。这个海是什么地方呢?就是我们每个人最终的归宿处——真如性海。
二十年过去了,依旧还是衲衣一肩,到该去的地方去。去什么地方呢? “双峰山下送残阳”。未来还有多少时间?说不定。因为七十多岁的人了,变化很快,说不行就不行了。要及早对自己有一个安排,不要到了腊月三十日搞得手忙脚乱,那就贻笑大方了,所以要及早安排。来的时候很苦,去的时候希望高兴一点,洒脱一点,自在一点。能不能够做到这三点,还是一个大问号。光阴迅速,人命无常。会不会等待我们把一切都处理好了,才结束这个生命呢?不一定。至少对我来说,还没有那个把握,还不能做到来去自由。但是至少这一口气还在的时候,能够做到来去自由就不错了。随缘做事,随缘放下,不留恋,就是准备在大限到来的时候也能够随顺因缘而去,不留恋这个世间,不留恋任何东西,那才会没有遗憾地结束此生。否则的话,会留下太大的遗憾。学佛的人,一定要认识到这一点,要看透这一点。
双峰山在哪里呢?在湖北的黄梅。大家不要误会,以为黄梅离得我的老家很近,实际上黄梅离我的老家还有几百公里。双峰山就在四祖寺的旁边,是四祖寺的主峰,又叫破头山、破额山。在老祖寺的旁边也有一座双峰山,那才是真正的双峰山,看得清清楚楚,在万山丛中,两座山峰并排而立,显得非常的挺拔清秀,看到它真有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好象那个地方就是我的归属之处,所以就在这双峰山下了此残年。
我讲这番话,主要就是说我们要从一个人具体的生命过程中来认识无常的规律。无常是一切法共同的规律。所谓三法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如果能够把无常、无我认识透彻,真正能够证到无常、无我的境界了,当下就是涅槃寂静。所谓“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因缘生灭中,无生亦无灭”。涅槃是什么呢?涅槃就是不生不灭。什么是不生不灭呢?无常、无我的这个根本规律,就是不生不灭的。能够认识了,证悟到了这条规律,就证到了涅槃,就把一切的痛苦彻底地解除了。学习佛法的人,修行的人,经常流眼泪(当时在座的有人哭泣,故作此说),经常在贪生怕死,经常在想好事永远留住,坏事一个都不要来,这本身就不是学佛的态度。学佛的态度是一切随缘,所谓:随缘消旧业,更莫造新殃。只有随顺因缘的人,才是自由自在的人。只有懂得随顺因缘,才会真正地善待自我。不懂得随顺因缘,就是在自己折磨自己。为什么呢?一切万法都是无常,都是因缘生灭;一切万事万物都是缘聚则生,缘散则灭。这些现象是不可避免的。可你偏偏不希望看到,看到了就会非常非常的痛苦。何必呢?那就是自己在折磨自己,一定要晓得随顺因缘。
学习佛法,最重要的就是要懂得缘起法的规律。懂得了缘起法的规律,就懂得了佛法;懂得了缘起法的规律,就能够真正见到一切事物的真相,就能见到真如,就能证得法身。通过对人生生命过程的分析,我们就能从自他生命的流转中认识到生命的无常,生命的无常性、流转性。这种无常性就是所谓无住,一切法没有哪一法会有一秒钟的时间停止不动。万事万物,瞬息万变,那就是无住。无住是什么呢?是一切法的根本规律。由无住本,立一切法。一切法是现象,无住是本质。《金刚经》上讲:“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应生无所住心”。心无住,不执着,就能与无住法保持一致性,主观和客观就不会发生矛盾,发生冲突。以无住的心态去观察无住的法,这非常的重要。
怎么样才能够做到这一点呢?首先就要做到随缘。任何一个缘,都不是孤立的,都有前后因果的联系,都有彼此之间错综复杂的相互影响,没有一个孤立的法,没有一件孤立的事情。从时间上来讲,就是因果的关系;从空间上来讲,就是因缘的关系。因缘—因果,因果—因缘,就在这一个事物当中,牵一发而动全身。懂得了这个道理,你就会对世间的万事万物看得非常地透彻,生活中会多一些自在,少一些痛苦;工作中就会多一些智慧,少一些固定不变的模式。万事万物都在变,经营的模式不变不行,工作的方法不变不行,处理问题的方式不变不行。一切都在变。也有人讲:以不变应万变。实际上佛教也讲这个道理,叫随缘不变,不变随缘。不变的那个东西是什么呢?就是昨晚讲的,庞居士向马祖提出的那个问题:“不与万物为侣的是什么人?”“待汝一口吸尽西江水,再向汝道”。这件事很奇特,也很平常。有一个不变的,在哪里呢?就在变的当中,离开了变去找不变,永远都找不到。
我们学习佛法,一定要善于思考,一定要懂得佛法的一些基本观点和基本理论,使我们在具体的生活中、工作中能够运用佛法来处理问题,解决问题,减少我们思想上的痛苦。思想上的痛苦无非就是希望我自己所想到的一切都能够圆满实现,有一点不能实现,就有失落感。我们就没有想到,每个人都有这个愿望,每个人都有这个要求,那就要看谁有智慧,谁有能力,谁能够掌握瞬息万变的事物,能够顺其自然地应付自如。佛法的究竟处,就是解决生死问题。佛法同样也能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解决工作中的问题,解决所有的问题,就看我们会不会运用。
现在,有人根据禅宗的理念,提出禅宗的管理办法,用来管理企业。当然也有根据佛法的四摄法、六度法,这些法门都可以成为一门管理的学说。为什么呢?因为一切的管理,都是管理人,管理人的心,把人的心灵管理好了,一切都会好起来。佛法真正要学活了,真正做到活学活用,那真是一门大智慧。
我们一定要懂得佛法,懂得佛法看待问题的方法,处理问题的方法。不要自己给自己找麻烦,找痛苦。一切随缘,随缘消旧业,随缘度众生,随缘了生死。你也随缘,我也随缘,大家都随缘,这样彼此欢喜,彼此成就,彼此都在缘的当中来实现自己生命的价值,来落实学习佛法的受用。离开了随缘,就很难受用佛法。受用佛法要从随顺因缘开始。
- 修学佛法的关键就是从自身烦恼入手
- 世间善法和出世间善法的区别
- 成就学问之道的同时要领会其中的真谛!
- 妄想烦恼不是实在的,不要随着走!
- 在禅堂内保持精进心与自己的无明烦恼习气拼搏
- 同样一杯茶水也可能有三种不同结果
- 怎么理解法从缘起、果从因生?
- 佛教传承的根本问题是什么?
- 烦恼是什么意思?怎么对治?
- 为什么禅宗寺院课诵安排早念观音晚念弥陀?
- 如何看待命运?怎么掌握?
- 可以在无明师指点下修白骨观和不净观?
- 打禅需注意克服两种情绪和防止两个偏差
- 时刻保持感恩的心态,奉献的精神
- 连“放下”都放下才能提起正念修行
- 修养到位,别让自己得这些“病”
- 一切法的根本是什么?
- 开启修行道路的三大关卡
- 学佛亦是学做人,佛法也是一种活法
- 每个人都要有承担众生不幸的精神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1
- 宗镜录卷第一
- 宇宙大学里,用心交出人生成绩单
- 佛教对「临终关怀」的看法
- 宗镜录一百卷(第一卷~一百卷) 宗镜录序
- 七佛传法偈(三)假借四大以为身,心本无生因境有; 前境若无心亦无,罪福如幻起亦灭。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2
- 大般若经要解——般若的观行
- 佛教对「女性问题」的看法
-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 第一卷
- 心经的人生智慧—《心经》者何
- 定慧之路 第一讲
- 占察善恶业报经 1
- 《大乘百法明门论》讲记之一
- 七佛传法偈(七)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曾法。
- 佛教对「自杀问题」的看法
- 七佛传法偈(二)起诸善法本是幻,造诸恶业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风,幻出无根无实性。
- 二课合解 第一讲
- 十二因缘法
- 慈悲三昧水忏讲记卷上(1)
- 七佛传法偈(一)身从无相中受生,喻如幻出诸形像;幻人心识本来空,罪福皆空无所住。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3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6
- 心经的人生智慧—人生的大智慧
- 妈妈的乳汁
- 四圣谛讲记 第一卷 苦~轮回之苦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4
- 修习止观坐禅法要 1
- 《无量寿经》之八相成道(一)
- 《圆觉经》讲记 第一章 文殊菩萨章
-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序品第一节录
- 印光大师传奇 第一章 早年坎坷
- 摩诃止观卷第一上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10
- 印光文钞全集 增广印光法师文钞卷第一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5
- 心经的人生智慧 解脱痛苦的原理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8
- 宗镜录卷第二
- 妙境法师主讲:八识规矩颂讲义(1)
- 傲慢与偏见,学佛人要远诸傲慢,调整偏见
- 佛教说不能执著,是否意味着看淡甚至放弃努力理想?
- 在家学佛,应如何做人?
- 做真实的自己
- 行脚云游是什么意思?
- 放下不快乐就是快乐
- 善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
- 有没有办法掌握未来?
- 你快乐吗?有没有试过不快乐?
- 错了怎么办?
- 修行到底是修什么?
- 生活感言,人生总有喜怒哀乐的
- 至心精进,专注于目标,成功自然水到渠成
- 老实念佛,重在一生坚持不懈忆佛念佛
- 明海大和尚的新春勉励:一个出家人的四件事情
- 身外之财终舍离,所造之业如影随
- 佛法的中道观
- 明心见性是怎么来的?利根是天生的吗?
- 学习佛陀冥想静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吗?
- 佛性不分南与北,为人不与比高低,广修福慧获法喜
- 深着虚妄法 坚受不可舍
- 人为什么要摆脱痛苦和烦恼,目的是什么?
- 什么是不善业,为什么要远离一切不善业?
- 当业障现前时怎么办?随缘了业,究竟解脱
- 出家人与在家信徒要保持距离,才能更好地度化众生
- 如何面对喜欢吃喝玩乐,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每个人的福报都是自己修来的
- 人与人之间的相处,要保持一定的距离
- 佛教对世界的认识——因缘因果
- 护念他人善用心,学佛慈悲须践行
- 如何报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对佛最好的报恩
- 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这八种圆满
- 只有无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印光大师是后世佛弟子学习的榜样
- 无论哪种供养,都离不开善用一颗欢喜的心
- 敬畏因果,努力修正自己的行为、语言和心念
- 一人独坐、内心空闲,无甚杂思
- 皈依三宝是踏入佛门的第一步
- 跳出三界得解脱
- 如何呵护发起普利众生的愿心,使发心不消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