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际禅林七日禅修开示(第四季度)·第九讲 心空及第归
第九讲心空及第归
(2007年12月5日晚六支香)
各位大德:
“十方同聚会,个个学无为。此是选佛场,心空及第归”。这是唐朝的一位居士,一位鼎鼎大名、开悟见性的居士所说的四句话。这位居士就是大家都知道的庞居士。
一日,庞居士拜谒马祖,见面以后,就向马祖提出一个问题。庞居士说:“不与万物为侣者是什么人?”侣者,伴侣也。有一个人,不与一切事物为伴侣,是独立的、唯一的。这个人是谁?马祖回答说:“待汝一口吸尽西江水,再向汝道。”马祖的回答,把庞居士的一切思维分别完全给堵死了。为什么呢?因为马祖的回答是一个任何人都办不到的事情。谁能够一口把西江的水喝干呢?意思就是说,你想让我告诉你不与万物为侣的是什么人,你首先要一口把西江的水喝干,我再来回答你。庞居士听到这话,觉得要让老和尚回答我这个问题,简直是没有希望了。就在这个时候,庞居士顿领玄旨,自己明白了。原来,这个人不向外求,本自具足。就说了上面那四句话:“十方同聚会,个个学无为。此是选佛场,心空及第归”。赞叹马祖的道场,也成熟了自己的悟境。说马祖的道场是一个选佛场。马祖会下人才济济,开悟者如林,个个都是好样的。
这首偈子的关键在哪里呢?关键的句子是最后一句:“心空及第归”。及第者,考取功名,中榜了,就及第而归。参禅,怎样才能中榜,怎么才能进入选佛的名单呢?要想在选佛场中高中状元榜,那就要自空其心。心不空,选佛榜上要题名是绝对无望的。古人讲:“心空境自空,境空心难空”。心是不共的,境是共的。境者,是外在的东西,人人有份,想空也空不掉。心是内在,是不共的,自己完全作得主宰,只要有决心,就一定能够作到心空及第。心空者,不是不要这颗心,而是空去自己当下这一念的情识分别,妄想执着。在空掉妄想执着的同时,本有的智慧光明即刻显现。
外在的环境千差万别,好坏因人而异。所谓“境缘无好丑,好丑起于心”。客观的环境,什么是好的,什么是丑的?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好丑起于心”,环境随着心念而转变。即使同一个人,今天看见这个是好的。同样一件事,由于心念不同,到了明天,就非常的讨厌。各位在家居士在家庭生活中,这方面的经验一定非常丰富。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老两口在一起生活几十年,随着情感的变化,今天看到老头还不错,明天看到老头简直不能在一起生活,讨厌得要死。实际还是那个老头,心念在起变化而已。这是一个很平常的经验,很实在的经验。
以此类推,我们所接触的事物,都会随着心念的转变,而对外在的环境有不同的评价,有不同的欣赏感情。所以说“境缘无好丑,好丑起于心”。由此,我们就要反观自心,为什么会在同样一件事物上,今天看到它好得不得了,明天看到它就讨厌得很。道理何在?原来好也好,不好也好,都是自己的妄想在分别。无始以来,就是这种分别使得我们受尽了轮回之苦。当下无心,当下无分别,当下就解脱了。佛教实践如是,佛陀说法如是。
佛法所要解决的,就是人心的问题。佛教给人类最大的贡献、最杰出的贡献,就是教导每一个众生管好自己的心灵。能够管好自己的心灵,就能管好一切。一切由心造,境由心生,心净佛土净,心秽佛土秽,一切从心开始,这是人类一切问题的根本所在。如果要解决问题不从心上着手,那就是舍本逐末。丢掉根本,在枝末上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那永远都是搬石头压草,水上按葫芦,按下去就起来了。本是什么呢?本就是根本。像一棵树一样,本就是一棵树的树干和树根。末是什么呢?就是一棵树的千枝万叶。各位想想看,我们解决问题,究竟是要从千枝万叶上去解决,还是从根本上去解决呢?不言而喻。一定要从根本上找到问题的关键所在。看问题,要从根本上来看;解决问题,要从根本上来解决;断除烦恼,要从根本上着手。
烦恼可以说千千万万。如果你要在千千万万的烦恼上一个一个的去对治,那就会扶得东来西又倒,永远都无法使此心宁帖下来。烦恼有根本烦恼,那就是贪、嗔、痴三毒。修行的法门也有根本的法门,那就是戒、定、慧三学。以三学的力量,来对治三毒的烦恼。这也有根本,根本在什么地方呢?不出当下一念。智慧的力量在当下一念,烦恼的力量也是在当下一念。当下一念能够转变,并且从烦恼方面断相续心,从智慧方面,连绵不断地延续下去,扩展开来,那问题就一定能够得到解决,就能作到内心世界的河清海晏,天下太平。我们的内心世界不太平,各位的家庭就太平不了,这个社会太平不了,国家太平不了,人类也太平不了。只有全人类每个人的内心世界都太平无事,我们人类自然就刀兵入库,马放南山,就和谐了。
不管是解决个人的生死问题,还是解决社会问题、全人类的问题,都离不开我们当下这一念心。这是佛教给我们人类指出的一个方向,是佛教对我们人类文明所作出的一个极其伟大的贡献。可惜,佛陀的这个无尽宝藏,理解的人太少了,运用的人太少了。其原因就是我们佛弟子宣传的力度不够。所谓“佛法弘扬本在僧”,我们僧团首先要认识到佛法的精神是什么,佛法对当今社会应当发挥怎样的作用,应该怎样去发挥作用。对这些问题,我们没有足够的认识。同时,我们僧团、我们佛弟子在宣传佛法方面未能取得话语权。话语权不是靠谁赐予,而是靠自己有能力来发挥。自己没有能力发挥,没有能力来掌握,话语权摆在那里没有人来利用,那就很可惜了。所以,我们佛教要积极提倡修行办道,学习佛法,弘扬佛法。其目的,一方面是要解决我们每一个人自身的问题,要破无明、断烦恼、解脱生死;与此同时,也要把自己学到的、修到的、知道的告诉别人,利益同享,使大家都有机会破无明、证解脱、了生死。我们佛弟子能够作到这样,那么我们所说的弘法利生才有实际的内容。
真际禅林这个道场,在十字街头争取到这一亩三分地,来之不易。如果不能发挥这一亩三分地的作用,那将是对佛教的一种辜负,对大众的一种辜负,也是对我们自己的辜负。这点空间来之不易。希望我们出家、在家二众能够好好珍惜,让它发挥更大的作用。
- 修学佛法的关键就是从自身烦恼入手
- 世间善法和出世间善法的区别
- 成就学问之道的同时要领会其中的真谛!
- 妄想烦恼不是实在的,不要随着走!
- 在禅堂内保持精进心与自己的无明烦恼习气拼搏
- 同样一杯茶水也可能有三种不同结果
- 怎么理解法从缘起、果从因生?
- 佛教传承的根本问题是什么?
- 烦恼是什么意思?怎么对治?
- 为什么禅宗寺院课诵安排早念观音晚念弥陀?
- 如何看待命运?怎么掌握?
- 可以在无明师指点下修白骨观和不净观?
- 打禅需注意克服两种情绪和防止两个偏差
- 时刻保持感恩的心态,奉献的精神
- 连“放下”都放下才能提起正念修行
- 修养到位,别让自己得这些“病”
- 一切法的根本是什么?
- 开启修行道路的三大关卡
- 学佛亦是学做人,佛法也是一种活法
- 每个人都要有承担众生不幸的精神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1
- 宗镜录卷第一
- 宇宙大学里,用心交出人生成绩单
- 佛教对「临终关怀」的看法
- 宗镜录一百卷(第一卷~一百卷) 宗镜录序
- 七佛传法偈(三)假借四大以为身,心本无生因境有; 前境若无心亦无,罪福如幻起亦灭。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2
- 大般若经要解——般若的观行
- 佛教对「女性问题」的看法
-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 第一卷
- 心经的人生智慧—《心经》者何
- 定慧之路 第一讲
- 占察善恶业报经 1
- 《大乘百法明门论》讲记之一
- 七佛传法偈(七)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曾法。
- 佛教对「自杀问题」的看法
- 七佛传法偈(二)起诸善法本是幻,造诸恶业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风,幻出无根无实性。
- 二课合解 第一讲
- 十二因缘法
- 慈悲三昧水忏讲记卷上(1)
- 七佛传法偈(一)身从无相中受生,喻如幻出诸形像;幻人心识本来空,罪福皆空无所住。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3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6
- 心经的人生智慧—人生的大智慧
- 妈妈的乳汁
- 四圣谛讲记 第一卷 苦~轮回之苦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4
- 修习止观坐禅法要 1
- 《无量寿经》之八相成道(一)
- 《圆觉经》讲记 第一章 文殊菩萨章
-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序品第一节录
- 印光大师传奇 第一章 早年坎坷
- 摩诃止观卷第一上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10
- 印光文钞全集 增广印光法师文钞卷第一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5
- 心经的人生智慧 解脱痛苦的原理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8
- 宗镜录卷第二
- 妙境法师主讲:八识规矩颂讲义(1)
- 傲慢与偏见,学佛人要远诸傲慢,调整偏见
- 佛教说不能执著,是否意味着看淡甚至放弃努力理想?
- 在家学佛,应如何做人?
- 做真实的自己
- 行脚云游是什么意思?
- 放下不快乐就是快乐
- 善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
- 有没有办法掌握未来?
- 你快乐吗?有没有试过不快乐?
- 错了怎么办?
- 修行到底是修什么?
- 生活感言,人生总有喜怒哀乐的
- 至心精进,专注于目标,成功自然水到渠成
- 老实念佛,重在一生坚持不懈忆佛念佛
- 明海大和尚的新春勉励:一个出家人的四件事情
- 身外之财终舍离,所造之业如影随
- 佛法的中道观
- 明心见性是怎么来的?利根是天生的吗?
- 学习佛陀冥想静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吗?
- 佛性不分南与北,为人不与比高低,广修福慧获法喜
- 深着虚妄法 坚受不可舍
- 人为什么要摆脱痛苦和烦恼,目的是什么?
- 什么是不善业,为什么要远离一切不善业?
- 当业障现前时怎么办?随缘了业,究竟解脱
- 出家人与在家信徒要保持距离,才能更好地度化众生
- 如何面对喜欢吃喝玩乐,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每个人的福报都是自己修来的
- 人与人之间的相处,要保持一定的距离
- 佛教对世界的认识——因缘因果
- 护念他人善用心,学佛慈悲须践行
- 如何报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对佛最好的报恩
- 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这八种圆满
- 只有无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印光大师是后世佛弟子学习的榜样
- 无论哪种供养,都离不开善用一颗欢喜的心
- 敬畏因果,努力修正自己的行为、语言和心念
- 一人独坐、内心空闲,无甚杂思
- 皈依三宝是踏入佛门的第一步
- 跳出三界得解脱
- 如何呵护发起普利众生的愿心,使发心不消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