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与圆,细节与体块
方与圆,细节与体块
右图是卢舍那佛的线描稿。为了找出卢舍那佛像头部的比例关系和造像法度之间的联系,验证造像法度在古代造像中的运用,我查阅了很多资料,还去过龙门石窟,在那里找来图片。根据这些图片,我计算出了佛像头部的大致比例关系,发现正如《造像度量经》中所说,佛的头围相当于面部的三倍。经中包括耳垂与面部、鼻梁与面部在内的其他比例关系也一一得到证实。[1]
左图是毛主席的画像。在建国初期,对毛主席进行画像和塑像是重大事件,最有名的艺术家、塑像专家都参与其中。我们曾经请的那位老教授当时也参与了毛主席塑像的部分工作。这个工作让他总结出一个经验:如果没有“方”的基础,“圆”是不可能进行表达的。比如,常人的头部都显得很圆,我们通常也会觉得头是圆的。但是雕塑基础则要打破这个常规概念:要先认识骨架,而不是骨架上粘着的皮肉等附属物。认识了骨架,画像时就能准确地把人画出来,塑像时也能很准确地把人雕塑出来,这是基本功。
人的头部实际上是什么样的呢?雕绘的基本功里详细地谈这件事情:人的头实际是方的,而且是一个长方体。常人可能很难想通,顶在自己脖子上的头是一个拉长的长方形,就像一个长方形的盒子。如果去除肉、皮肤、眉毛以及鼻梁等细节,真正来考查一个人头部的骨架,的确是以方框为主。所以,无论学绘画还是学雕塑,如果想画人,首先要画一个方框出来,然后再来慢慢填充,这样脸就画出来了。
同时要注意,头部的方框一定要用圆来衬托才行。我们一般感觉人的头部是圆的,是因为上面有肉和皮肤,还有五官的细节,撑起来以后使人感觉比较圆。但最重要的是认识骨架,一旦认识清楚,你对这个人的认识就清楚了;认识不出骨架,无论怎么画虎始终都只是个猫。打好骨架框架之后便是顺水推舟填充其他内容,成型后肯定是一件成功作品。
毛主席的塑像是体现方与圆的一个范例。当时,刘开渠和他的学生以及其他专家就毛主席的画像展开讨论:框架该从方起,还是从圆起?毛主席年轻时脸比较尖,如果从方起,脸的造型便是国字脸。但画像最后还是选择了从方起,五官呈三横,框架像一个“国”字。当然,骨架以外的其他地方并非都用“国”字的框架来塑造,塑画师必须在面部的很多地方进行圆化处理。画像成型以后,第一眼看去会觉得毛主席的长相很圆满。实际上,不研究塑绘的人可能不会意识到其基础框架其实是张方形的国字脸。方与圆的处理是塑像的根本性技巧。
右图卢舍那佛线稿,上部的头顶与底部的面庞都让人感觉非常圆满。历史上曾有人说这是仿武则天的形象而造。无论是仿谁,所使用的技巧实都是方圆兼济,处理好了方与圆的关系,才呈现出这么好的效果。头顶的圆是绝对的,无论是从目测还是从资料中进行考察,它都非常圆。而单独看面部,其实骨架完全是个方块,下面的面庞让人感觉特别圆,是因为方与圆的呼应关系。处理好了,让它们之间不冲突,方就成了圆的衬托,圆就成了方的实现。圆由方来建立,方由圆来呈现。这样一件佛像或画像作品基本就能成功。
卢舍那佛的面部,从侧面看是方,正面其实是三角形,但第一眼看去是圆的。佛像上面的发髻是圆的,不论第一观感还是实际测量都是如此。发髻下方的脸虽是圆的,但有很多是用直线勾画的,额头到鼻梁几乎是一条直线下来,没有任何弧度,而这居然能够使我们感觉到脸部那么圆!佛像的额头顺着发髻的方向走,自然是圆的;但脸部不同,就是单独的一块,从侧面看是方块,从正面看是三角形,但我们觉得它特别圆。
因此,方与圆的呼应关系实际上决定了一件作品本身的张力。人们看到这件作品,视觉上是否有冲击力,关键在于方与圆的处理手法。如果每个地方都做成圆形——鼻梁做成圆的,面部三角形部分也做成圆的,轮廓也做成弧形的,几个弧形加在一起,就像一个圆鼓鼓的气球,人们看到后反而会不适应。因此,虽然要求脸型要圆,但要有很重要的几个方块在那里,脸才能圆。
接下来探讨细节与体块。下图是我们塑造的一尊佛像的体块,下面的裙摆完全使用西方雕塑的方法,甚至让膝盖从衣服里凸显出来(如左图)。佛像上披了一件长袍,乍看表面的衣纹,有人可能会觉得很好,但这种表现方法显得没有力量,几根线条加上几个西式的体块,将整体分得很杂碎。佛站在那里,下盘很不稳实。虽然佛像实际上很长,很宽,很厚,但总是给人一种琐碎、不踏实,易被风吹乱的不稳定的感受。我们后来下决心,先将这尊五米高佛像的衣纹全部刨掉,仅保留骨架
将衣纹都刨去后,中间的骨架便显露出来,显的很柔弱(如中图)。一看到骨架我们便知道必须要修改。运用西方雕塑的手法虽然可以使佛像看起来像真人一样站在那里,但就是让人感觉没有力量,托不住身上那么大一席袈裟,甚至感觉会被压垮。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找到了另外一个参照实例——敦煌某窟中魏晋时期的一尊塑像(如右图):
这尊塑像的裙和下摆部分使用的是一个非常结实的整块,上面仅用几根非常细的线条表示衣服的褶皱和起伏。用非常完整的一个体块来表达佛像的下盘基础,非常结实,给人以不可动摇的感受。
我们参照这种手法对原来塑像进行改进,下图是改造前后的实例对照:左边的图是改造之前,衣纹是斜的,有立体感,是用西方雕塑的方法做出来的。右图是改造之后,下盘彻底变为两个完整的大块,上面用魏晋时期的线条进行有序排列,直接拉下来。整体上非常有序,十分稳固扎实,站在那里就像一座大山,动摇不了。这种“坚实”的第一感立刻就出来了,而且使用的线条也很简单。这里的不同之处在于,将有起有落的骨骼和肌肉的立体造型去掉,化为整块,使用了中国雕像传统上的大体块。这就成功表现了佛陀稳如泰山、立地不动的气势。
佛教造像讲究疏密有度。在大体块的部分,一根多余的线条都不能用,用任何一根线条必有其重要理由。一根线条一定要表达一两个目的,且起到作用,否则还不如将它刮净,只留一块平板会更好。而成功的造像,细节的地方又会特别细。
上图中佛像的发髻和肉髻,如同大海波澜,又像层层盛开的牡丹花,细到无法目测出其线条到底有多少。线条这么多,但我们不仅不觉得繁琐,反而感觉非常有序、非常适合,非常需要表现出来。若去寻找,其中有无尽的细节。
当如此精密的造型与稳重坚实的大体块结合到一起时,会给人以强有力的震撼,人们也会认为这尊佛像塑造得很成功。
粗和细的相互完美结合,也是造像成功的原因之一。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1
- 宗镜录卷第一
- 宇宙大学里,用心交出人生成绩单
- 佛教对「临终关怀」的看法
- 宗镜录一百卷(第一卷~一百卷) 宗镜录序
- 七佛传法偈(三)假借四大以为身,心本无生因境有; 前境若无心亦无,罪福如幻起亦灭。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2
- 大般若经要解——般若的观行
- 佛教对「女性问题」的看法
-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 第一卷
- 心经的人生智慧—《心经》者何
- 定慧之路 第一讲
- 占察善恶业报经 1
- 《大乘百法明门论》讲记之一
- 七佛传法偈(七)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曾法。
- 佛教对「自杀问题」的看法
- 七佛传法偈(二)起诸善法本是幻,造诸恶业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风,幻出无根无实性。
- 二课合解 第一讲
- 十二因缘法
- 慈悲三昧水忏讲记卷上(1)
- 七佛传法偈(一)身从无相中受生,喻如幻出诸形像;幻人心识本来空,罪福皆空无所住。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3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6
- 心经的人生智慧—人生的大智慧
- 妈妈的乳汁
- 四圣谛讲记 第一卷 苦~轮回之苦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4
- 修习止观坐禅法要 1
- 《无量寿经》之八相成道(一)
- 《圆觉经》讲记 第一章 文殊菩萨章
-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序品第一节录
- 印光大师传奇 第一章 早年坎坷
- 摩诃止观卷第一上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10
- 印光文钞全集 增广印光法师文钞卷第一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5
- 心经的人生智慧 解脱痛苦的原理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8
- 宗镜录卷第二
- 妙境法师主讲:八识规矩颂讲义(1)
- 身外之财终舍离,所造之业如影随
- 佛法的中道观
- 明心见性是怎么来的?利根是天生的吗?
- 学习佛陀冥想静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吗?
- 佛性不分南与北,为人不与比高低,广修福慧获法喜
- 深着虚妄法 坚受不可舍
- 人为什么要摆脱痛苦和烦恼,目的是什么?
- 什么是不善业,为什么要远离一切不善业?
- 当业障现前时怎么办?随缘了业,究竟解脱
- 出家人与在家信徒要保持距离,才能更好地度化众生
- 如何面对喜欢吃喝玩乐,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每个人的福报都是自己修来的
- 人与人之间的相处,要保持一定的距离
- 佛教对世界的认识——因缘因果
- 护念他人善用心,学佛慈悲须践行
- 如何报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对佛最好的报恩
- 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这八种圆满
- 只有无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印光大师是后世佛弟子学习的榜样
- 无论哪种供养,都离不开善用一颗欢喜的心
- 敬畏因果,努力修正自己的行为、语言和心念
- 一人独坐、内心空闲,无甚杂思
- 皈依三宝是踏入佛门的第一步
- 跳出三界得解脱
- 如何呵护发起普利众生的愿心,使发心不消退?
- 人与众生的关系,是佛教伦理的核心和主体
- 每个念佛人在极乐世界都有一朵莲花
- 佛教是宿命论吗,我们这一生的努力有用吗?
- 为什么有人对佛法深信不疑,有人却生不起信心?
- 什么是外道?心外求法是外道
- 学佛人多拜几个师父,去极乐的几率也就越大,对吗?
- 为什么说皈依三宝就可以找到依靠?
- 善事要尽心尽力去做,恶事则要毫不犹豫的断除
- 佛号代表佛智与法界
- 一念净心的宝贵性!
- 佛教所说的业报是什么意思?业报的意思
- 极乐世界的神秘面纱
- 造什么业就感什么果!
- 地狱到底有多苦?都是自招的业报
- 学法就是为了导正心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