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写实与东方线条
西方写实与东方线条
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的雕塑将人塑造得纤细毕致,肌肉和骨骼的凸凹都要完整地展现出来,但这种手法如果用在表达宗教情怀上,便显得缺乏力度。对于宗教情怀的表达,中国塑绘师是用绘画或雕塑的大体块来进行的。很多露天或石窟大佛等室外雕塑,那些体块大到一点细节都没有,整个一块平板,上面就是佛慈悲的眼神或慈悲的手。 例如,敦煌石窟中很有名的96窟的弥勒坐像。雕像有七八层楼那么高,石窟入口处四周是墙壁,下面只有一个很小的洞。人一进去,迎面而来的只有佛像脚下向两面延伸的裙摆,不知道后面能看到什么,抬头望去会赫然一惊:如此巨大的一只手,如此巨大的一尊佛,坐在那里看着自己,使人觉得自己异常渺小。进入这个环境,佛像就把人从身到心完全摄受了。 现在的寺院塑像,大多是前面三尊,左边八尊,右边八尊,他们互相分开,这尊菩萨是这样的造型,那尊菩萨是那样的表情,各关注各的对象,非常分散。其实,原始的佛教寺院塑像并非如此,越是早期,塑像家就越注重这些。 在进入一个古代佛像洞窟时,如果是一尊大佛,眼睛往往是盯着你的,手也是朝你而来,衣服如同立刻会盖过来一般,会人完全被这种巨大的场景震撼与摄受。如果塑造体量较小的塑像,他们就会塑造千尊万尊,你进去时,他们的眼睛一定都是朝向你的。一个人对着自己看可能没什么,一百个人对着看可能就会不好意思了,如果是成千上万只眼睛对着你,那将是什么感觉?何况每尊佛像都有不同的手印,不同的接引方式,都是冲你而来。在这种场合下,你还能有自己吗? 东方这种线条和体块式的表达方法与西方写实不同。若将佛雕塑得与常人一样大,坐在人的面前,肌肉骨骼都显露出来,这看起来还像佛吗?前段时间曾经流传过一幅佛像,完全是用西方油画的画法,画出的释迦牟尼佛的脸特别瘦,带着小小的八字须,头发不是如波浪一样唯美的卷发,而是卷得很散乱,如同西方拉小提琴留着卷发的小伙子。这幅画像被居士们到处传递,说是佛的弟子富楼那尊者当年所画,就是佛的形象,“和我们人多像啊!这么瘦,一看就是刚结束苦行才开悟的!”当年在印度不可能有油画,而且三十二相没有一相具足,所以我敢肯定这一定不是佛陀弟子画的佛像,不可能把佛陀写实得与常人没有一点距离,没有任何超越之处。 东方的体块和线条具有完全不同的摄受力。上图中间的一幅,是克孜尔千佛洞中的两尊菩萨。当时用的手法是“铁线描”,一根线条可以拉到两三米长,中间没有停顿,也没有力量的轻重变化,这要功底非常好的人才能画出。 右边这幅图是敦煌石窟的一位供养女,她拿着蜡烛来供佛。这种对于线条、颜色与体块的应用,在我看来比西方写实的表现力度大得多。
- 上一篇:过分的批评与无度的放任
- 下一篇:塑绘修养与宗教情操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1
- 宗镜录卷第一
- 宇宙大学里,用心交出人生成绩单
- 佛教对「临终关怀」的看法
- 宗镜录一百卷(第一卷~一百卷) 宗镜录序
- 七佛传法偈(三)假借四大以为身,心本无生因境有; 前境若无心亦无,罪福如幻起亦灭。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2
- 大般若经要解——般若的观行
- 佛教对「女性问题」的看法
-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 第一卷
- 心经的人生智慧—《心经》者何
- 定慧之路 第一讲
- 占察善恶业报经 1
- 《大乘百法明门论》讲记之一
- 七佛传法偈(七)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曾法。
- 佛教对「自杀问题」的看法
- 七佛传法偈(二)起诸善法本是幻,造诸恶业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风,幻出无根无实性。
- 二课合解 第一讲
- 十二因缘法
- 慈悲三昧水忏讲记卷上(1)
- 七佛传法偈(一)身从无相中受生,喻如幻出诸形像;幻人心识本来空,罪福皆空无所住。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3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6
- 心经的人生智慧—人生的大智慧
- 妈妈的乳汁
- 四圣谛讲记 第一卷 苦~轮回之苦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4
- 修习止观坐禅法要 1
- 《无量寿经》之八相成道(一)
- 《圆觉经》讲记 第一章 文殊菩萨章
-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序品第一节录
- 印光大师传奇 第一章 早年坎坷
- 摩诃止观卷第一上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10
- 印光文钞全集 增广印光法师文钞卷第一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5
- 心经的人生智慧 解脱痛苦的原理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8
- 宗镜录卷第二
- 妙境法师主讲:八识规矩颂讲义(1)
- 身外之财终舍离,所造之业如影随
- 佛法的中道观
- 明心见性是怎么来的?利根是天生的吗?
- 学习佛陀冥想静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吗?
- 佛性不分南与北,为人不与比高低,广修福慧获法喜
- 深着虚妄法 坚受不可舍
- 人为什么要摆脱痛苦和烦恼,目的是什么?
- 什么是不善业,为什么要远离一切不善业?
- 当业障现前时怎么办?随缘了业,究竟解脱
- 出家人与在家信徒要保持距离,才能更好地度化众生
- 如何面对喜欢吃喝玩乐,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每个人的福报都是自己修来的
- 人与人之间的相处,要保持一定的距离
- 佛教对世界的认识——因缘因果
- 护念他人善用心,学佛慈悲须践行
- 如何报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对佛最好的报恩
- 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这八种圆满
- 只有无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印光大师是后世佛弟子学习的榜样
- 无论哪种供养,都离不开善用一颗欢喜的心
- 敬畏因果,努力修正自己的行为、语言和心念
- 一人独坐、内心空闲,无甚杂思
- 皈依三宝是踏入佛门的第一步
- 跳出三界得解脱
- 如何呵护发起普利众生的愿心,使发心不消退?
- 人与众生的关系,是佛教伦理的核心和主体
- 每个念佛人在极乐世界都有一朵莲花
- 佛教是宿命论吗,我们这一生的努力有用吗?
- 为什么有人对佛法深信不疑,有人却生不起信心?
- 什么是外道?心外求法是外道
- 学佛人多拜几个师父,去极乐的几率也就越大,对吗?
- 为什么说皈依三宝就可以找到依靠?
- 善事要尽心尽力去做,恶事则要毫不犹豫的断除
- 佛号代表佛智与法界
- 一念净心的宝贵性!
- 佛教所说的业报是什么意思?业报的意思
- 极乐世界的神秘面纱
- 造什么业就感什么果!
- 地狱到底有多苦?都是自招的业报
- 学法就是为了导正心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