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宝论30、舍身为人的常愍禅师 (第五章 法门龙象 人天师表 之九)
僧宝论30、舍身为人的常愍禅师 (第五章 法门龙象 人天师表 之九)
汉唐以来,中国有无数高僧,以汉地佛法翻译未全,为了证获圆满的生命光明而重法轻身,舍生忘死地远赴印度,求取正道。
人们耳熟能详的法显法师、玄奘法师等大德是众多西行僧中求法圆满的成功者,他们刻苦钻研,精进修行,从印度带回了各种佛经典籍,为佛教发展和文化交流做出了重大贡献。但在他们成功的背后,史书也记录了大量求法失败的先驱。
义净法师《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云:
观夫自古神州之地,轻生殉法之宾,显法师则创辟荒途,奘法师乃中开王路。其间或西越紫塞而孤征,或南渡沧溟以单逝。莫不咸思圣迹,罄五体而归礼;俱怀旋踵,报四恩以流望。然而胜途多难,宝处弥长,苗秀盈十而盖多,结实罕一而全少。寔由茫茫象碛,长川吐赫日之光;浩浩鲸波,巨壑起滔天之浪。独步铁门之外,亘万岭而投身;孤漂铜柱之前,跨千江而遣命。或亡餐几日,辍饮数晨,可谓思虑销精神,忧劳排正色。致使去者数盈半百,留者仅有几人。
赴印度求法的僧人,其中不乏高士贤者,有的卒于西行之路,有的因疾而终于他乡,有的于危难之时,为救人性命而舍己生机,感人至深者不胜枚举。
在《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中,便记录了一位常愍禅师在求法途中舍己为人的感人事迹。
常愍禅师是并州(今山西太原一带)人,出家以后精勤不懈,念诵无歇。他常发大誓,称念阿弥陀佛名号,以往生西方净土为己愿,积累广大的福德与净业资粮。
后来,常愍禅师来到洛阳游历参学,专修净土法门。修行中禅师由心至诚而幽感冥兆,于是发愿抄写《般若经》一万卷,期冀远赴天竺,亲礼如来圣迹,以此胜福回向往生净土。禅师向朝廷上书,请求在各地诸州教化民众抄写《般若经》。禅师志愿精诚感动人天,得到皇帝亲诏而来到江南一带,敬写《般若经》,以报天泽。
禅师广泛积累菩提功德,满愿后为了求取更为圆满的佛法,毅然由广东出发,经水路走上了自己的求法征程。他途经诃陵国(今印尼爪哇岛)到达末罗瑜国(今印尼占碑一带),出发前往印度。然而禅师所乘的商船由于载物过重,出发不久遇到海浪,仅仅半天便沉没了!商船即将沉没的时候,商人们争抢着要上可以救生的小船,互相厮打起来。当时的船主信佛,高声对禅师喊道:
“师来上舶!”
常愍禅师却毅然拒绝道:
“可载余人,我不去也!所以然者,若轻生为物,顺菩提心,亡己济人,斯大士行。”
于是合掌向西,开始称念阿弥陀佛。随着法师的念佛声,船身逐渐沉入大海,禅师声尽而终,年仅五十余岁。当时禅师有一位弟子,号啕悲泣,也与禅师一起念佛而殁。
常愍法师在生死抉择之际亡己济人,足见其品格之高洁;于他人慌乱时合掌西方,佛号不断,念念相续,直至舶沉身没,足见其对佛法信愿之坚固。其弟子号啕悲泣,亦念西方,与师俱没,师徒情深,生死相随。
义净法师感叹常愍法师曰:
悼矣伟人,为物流身。
明同水镜,贵等和珍。
涅而不黑,磨而不磷。
投躯慧巘,养智芳津。
在自国而弘自业,适他土而作他因。
觏将沈之险难,决于己而亡亲在物。
常愍子其寡邻。
秽体散鲸波以取灭,净愿诣安养而流神。
道乎不昧,德也宁堙。
布慈光之赫赫,竟尘劫而新新。
目睹无数求法高僧舍身为道之行,义净法师写下了感人的求法诗篇,希望后人以史为鉴,珍视正法,勿忘先贤。诗云:
晋宋齐梁唐代间,高僧求法离长安,
去人成百归无十,后者安知前者难?
路远碧天唯冷结,砂河遮日力疲殚,
后贤如未谙斯旨,往往将经容易看!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1
- 宗镜录卷第一
- 宇宙大学里,用心交出人生成绩单
- 佛教对「临终关怀」的看法
- 宗镜录一百卷(第一卷~一百卷) 宗镜录序
- 七佛传法偈(三)假借四大以为身,心本无生因境有; 前境若无心亦无,罪福如幻起亦灭。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2
- 大般若经要解——般若的观行
- 佛教对「女性问题」的看法
-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 第一卷
- 心经的人生智慧—《心经》者何
- 定慧之路 第一讲
- 占察善恶业报经 1
- 《大乘百法明门论》讲记之一
- 七佛传法偈(七)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曾法。
- 佛教对「自杀问题」的看法
- 七佛传法偈(二)起诸善法本是幻,造诸恶业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风,幻出无根无实性。
- 二课合解 第一讲
- 十二因缘法
- 慈悲三昧水忏讲记卷上(1)
- 七佛传法偈(一)身从无相中受生,喻如幻出诸形像;幻人心识本来空,罪福皆空无所住。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3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6
- 心经的人生智慧—人生的大智慧
- 妈妈的乳汁
- 四圣谛讲记 第一卷 苦~轮回之苦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4
- 修习止观坐禅法要 1
- 《无量寿经》之八相成道(一)
- 《圆觉经》讲记 第一章 文殊菩萨章
-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序品第一节录
- 印光大师传奇 第一章 早年坎坷
- 摩诃止观卷第一上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10
- 印光文钞全集 增广印光法师文钞卷第一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5
- 心经的人生智慧 解脱痛苦的原理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8
- 宗镜录卷第二
- 妙境法师主讲:八识规矩颂讲义(1)
- 身外之财终舍离,所造之业如影随
- 佛法的中道观
- 明心见性是怎么来的?利根是天生的吗?
- 学习佛陀冥想静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吗?
- 佛性不分南与北,为人不与比高低,广修福慧获法喜
- 深着虚妄法 坚受不可舍
- 人为什么要摆脱痛苦和烦恼,目的是什么?
- 什么是不善业,为什么要远离一切不善业?
- 当业障现前时怎么办?随缘了业,究竟解脱
- 出家人与在家信徒要保持距离,才能更好地度化众生
- 如何面对喜欢吃喝玩乐,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每个人的福报都是自己修来的
- 人与人之间的相处,要保持一定的距离
- 佛教对世界的认识——因缘因果
- 护念他人善用心,学佛慈悲须践行
- 如何报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对佛最好的报恩
- 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这八种圆满
- 只有无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印光大师是后世佛弟子学习的榜样
- 无论哪种供养,都离不开善用一颗欢喜的心
- 敬畏因果,努力修正自己的行为、语言和心念
- 一人独坐、内心空闲,无甚杂思
- 皈依三宝是踏入佛门的第一步
- 跳出三界得解脱
- 如何呵护发起普利众生的愿心,使发心不消退?
- 人与众生的关系,是佛教伦理的核心和主体
- 每个念佛人在极乐世界都有一朵莲花
- 佛教是宿命论吗,我们这一生的努力有用吗?
- 为什么有人对佛法深信不疑,有人却生不起信心?
- 什么是外道?心外求法是外道
- 学佛人多拜几个师父,去极乐的几率也就越大,对吗?
- 为什么说皈依三宝就可以找到依靠?
- 善事要尽心尽力去做,恶事则要毫不犹豫的断除
- 佛号代表佛智与法界
- 一念净心的宝贵性!
- 佛教所说的业报是什么意思?业报的意思
- 极乐世界的神秘面纱
- 造什么业就感什么果!
- 地狱到底有多苦?都是自招的业报
- 学法就是为了导正心念
- 僧宝论25、当生成就的密勒日巴尊者 (第五章 法门龙象 人天师表 之四)
- 僧宝论26、禅宗六祖大师 (第五章 法门龙象 人天师表 之五)
- 僧宝论27、率真侠肠的紫柏尊者 (第五章 法门龙象 人天师表 之六)
- 僧宝论28、开求法先河的法显大师 (第五章 法门龙象 人天师表 之七)
- 僧宝论29、禅净双修的莲池大师 (第五章 法门龙象 人天师表 之八)
- 僧宝论30、舍身为人的常愍禅师 (第五章 法门龙象 人天师表 之九)
- 僧宝论31、矢志不渝的玄奘法师 (第五章 法门龙象 人天师表 之十)
- 僧宝论32、万里求戒的见月律师 (第五章 法门龙象 人天师表 之十一)
- 僧宝论33、誓死为道的虚云老和尚 (第五章 法门龙象 人天师表 之十二)
- 僧宝论34、老实念佛的具行法师 (第五章 法门龙象 人天师表 之十三)
- 僧宝论35、为护法故不怕炮弹的弘一法师 (第五章 法门龙象 人天师表 之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