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宝论25、当生成就的密勒日巴尊者 (第五章 法门龙象 人天师表 之四)
僧宝论25、当生成就的密勒日巴尊者 (第五章 法门龙象 人天师表 之四)
密勒日巴尊者(1052-1135)出生在一个富贵的家庭,七岁时父亲过世了。父亲临终之际将财富托付给伯伯代管,并留下遗嘱,让尊者成年后接管财产。然而,尊者的伯父伯母侵吞了全部财产,甚至将尊者的母亲、妹妹以及尊者如奴隶般驱使。为了报仇,尊者奉母亲命学习咒术和诛法。在报仇的过程中,他不慎央及了很多无辜的性命。尊者因自己的所作所为深受良心的谴责。终于他舍弃了一切身外之物,出门寻师访道。后来他依止译经大师玛尔巴尊者为上师。
开始,他的上师命他一个人造一所房子。尊者谨遵师命,在一个险要的山上建造房子。可是每每建到一半或者三分之一时,上师就会让他把房子拆除,把石头、木材等材料搬回原地,每一件材料都要尊者从几里路的山下背到山顶上。尊者苦不堪言,又因为求法心切,工作得太过劳苦,背上的肉磨破了好几个洞,结了疤,疤又磨穿,磨穿了又长疤,痛苦难熬。但为了求法,尊者依然谨遵师命坚持苦行。
尊者每次去请法时,都会被上师责打,赶出大门。他常常感到绝望,无数次地想自杀。这些看似折磨的修行,其实都是尊者的上师帮他消除地狱恶业的善巧方便。
通过长期的苦行,尊者的业障一点点得以清净。终于有一天,他得到了上师的传承。得到传承之后,他开始到卧虎崖洞闭关修定。尊者点了一盏酥油灯在头顶上,灯不点完,身体不动,也不下座。这样终日终夜地修定,转眼已过了十一个月。
一天早上,忽然梦见自己回到老家,母亲去世,妹妹变成了乞丐,流浪他乡。于是尊者出定,决定回家。临行前,上师将空行大法,总共九部,全部传授给了尊者,并且为尊者开示,指引修行的处所:即应依止雪山的崖洞,峻险的山谷和森林的深处。
临行前,上师对他说:“除了究竟成佛之外,任何事都不能算做最上的供养、究竟的报恩和真实的利他事业。如果没有成就,纵然长寿百岁,也不过是活着多造一点罪业而已。所以你要舍弃今生一切的贪着和对尘世的爱恋,莫与那些兢兢于世间俗务的人来往,莫谈无意思的闲话,要一心努力修行啊!”尊者虔敬地礼拜上师后踏上了归乡之路。
尊者回到家乡,知道母亲逝世,妹妹到外乡流浪行乞,心中无限哀痛。尊者找到母亲的骸骨,将头枕在母亲的骨头上,超度了母亲。此番回乡,尊者深深体验到无常的真谛,他发誓道:“若是不得成就,纵使饿死也不为觅食下山,冻死也不为求衣下山,病死也不为找药下山。决定彻底舍弃今生与俗世有关的一切。三业不动,一心修行成佛,请求上师本尊空行护法加持此愿成就。如果违背此誓,与其留着一个不修正法的人身,还不如死去。一旦违誓就请护法立刻断绝我生命。我死之后,还须请上师本尊加持得投生一个能修正法的人身。”
自立誓起,他每天只吃一点点的糌巴,日复一日地苦修下去。粮食吃完他就以山洞口的荨麻为食,继续修行。因为专吃荨麻,身体也只剩一副骨架,头发和毛孔因为长期食用荨麻的缘故变成了绿色。后来,尊者外面穿的衣服破烂得连一片布都不剩了。多年后,知道尊者的人渐渐多了起来,居民拿食物来供养尊者。尊者思维,如果继续住下去,可能堕入世间八法,于是另寻无人深山去修行。就这样,经过多年的苦行,他终于获得了成就。
成道以后,他以种种方便转大*轮,以不可思议的方便令无量上、中、下根有缘众生成熟解脱。上根者得大成就,中根者成其道,下根者也发菩提心、行菩萨行。于无根诸人也广播善法种子,使无量众生,除恶道苦,脱轮回缚;于无量痛苦生死海中,作大救护,为大依怙。
尊者于八十四岁时入大定,示现圆寂。他为弟子们留下了一把小刀、一块布以及一块糖和一份遗嘱,遗嘱上说:“用这把刀,切这块糖及割这块布,它们永远都不会切完的。凡是吃了这个糖,或分到这块布的人,便不会堕入三恶道。若有众生,听见我的名号,生一念信心,在七生之中,也决不会堕入恶趣,并能忆念七生之事。此是诸佛菩萨之授记。”
回顾尊者的一生,他早年造下了重大的恶业,后来精进修行,当生成就。当有弟子问他究竟是哪一个佛菩萨的化身时,尊者答道:“我自己也不知道是谁的化身。你们以为我是化身,这固然是对我的净信,然而对于正法却是无比的大邪见!这是因为你们还没有了解法的伟大。若人人都能从内心深处,深信因果、怖畏恶道,希求无上正等正觉,那么都可以和我一样对上师有绝对的虔诚,在修行时有最大的努力和觉证。这是任何人都能够办到的。”
“我是一个薄地凡夫,此生此世因刻苦修行而得成就”,这句话掷地有声,至今仍鼓舞着无量的众生。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1
- 宗镜录卷第一
- 宇宙大学里,用心交出人生成绩单
- 佛教对「临终关怀」的看法
- 宗镜录一百卷(第一卷~一百卷) 宗镜录序
- 七佛传法偈(三)假借四大以为身,心本无生因境有; 前境若无心亦无,罪福如幻起亦灭。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2
- 大般若经要解——般若的观行
- 佛教对「女性问题」的看法
-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 第一卷
- 心经的人生智慧—《心经》者何
- 定慧之路 第一讲
- 占察善恶业报经 1
- 《大乘百法明门论》讲记之一
- 七佛传法偈(七)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曾法。
- 佛教对「自杀问题」的看法
- 七佛传法偈(二)起诸善法本是幻,造诸恶业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风,幻出无根无实性。
- 二课合解 第一讲
- 十二因缘法
- 慈悲三昧水忏讲记卷上(1)
- 七佛传法偈(一)身从无相中受生,喻如幻出诸形像;幻人心识本来空,罪福皆空无所住。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3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6
- 心经的人生智慧—人生的大智慧
- 妈妈的乳汁
- 四圣谛讲记 第一卷 苦~轮回之苦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4
- 修习止观坐禅法要 1
- 《无量寿经》之八相成道(一)
- 《圆觉经》讲记 第一章 文殊菩萨章
-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序品第一节录
- 印光大师传奇 第一章 早年坎坷
- 摩诃止观卷第一上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10
- 印光文钞全集 增广印光法师文钞卷第一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5
- 心经的人生智慧 解脱痛苦的原理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8
- 宗镜录卷第二
- 妙境法师主讲:八识规矩颂讲义(1)
- 身外之财终舍离,所造之业如影随
- 佛法的中道观
- 明心见性是怎么来的?利根是天生的吗?
- 学习佛陀冥想静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吗?
- 佛性不分南与北,为人不与比高低,广修福慧获法喜
- 深着虚妄法 坚受不可舍
- 人为什么要摆脱痛苦和烦恼,目的是什么?
- 什么是不善业,为什么要远离一切不善业?
- 当业障现前时怎么办?随缘了业,究竟解脱
- 出家人与在家信徒要保持距离,才能更好地度化众生
- 如何面对喜欢吃喝玩乐,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每个人的福报都是自己修来的
- 人与人之间的相处,要保持一定的距离
- 佛教对世界的认识——因缘因果
- 护念他人善用心,学佛慈悲须践行
- 如何报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对佛最好的报恩
- 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这八种圆满
- 只有无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印光大师是后世佛弟子学习的榜样
- 无论哪种供养,都离不开善用一颗欢喜的心
- 敬畏因果,努力修正自己的行为、语言和心念
- 一人独坐、内心空闲,无甚杂思
- 皈依三宝是踏入佛门的第一步
- 跳出三界得解脱
- 如何呵护发起普利众生的愿心,使发心不消退?
- 人与众生的关系,是佛教伦理的核心和主体
- 每个念佛人在极乐世界都有一朵莲花
- 佛教是宿命论吗,我们这一生的努力有用吗?
- 为什么有人对佛法深信不疑,有人却生不起信心?
- 什么是外道?心外求法是外道
- 学佛人多拜几个师父,去极乐的几率也就越大,对吗?
- 为什么说皈依三宝就可以找到依靠?
- 善事要尽心尽力去做,恶事则要毫不犹豫的断除
- 佛号代表佛智与法界
- 一念净心的宝贵性!
- 佛教所说的业报是什么意思?业报的意思
- 极乐世界的神秘面纱
- 造什么业就感什么果!
- 地狱到底有多苦?都是自招的业报
- 学法就是为了导正心念
- 僧宝论20、出家的公案 (第四章 出家功德与在家过患 之五)
- 僧宝论21、诸经律论盛赞僧宝功德 (第四章 出家功德与在家过患 之六)
- 僧宝论22、亲承法衣的迦叶尊者 (第五章 法门龙象 人天师表 之一)
- 僧宝论23、伟大的头陀行者——阿姜曼尊者 (第五章 法门龙象 人天师表 之二)
- 僧宝论24、阿姜查尊者 (第五章 法门龙象 人天师表 之三)
- 僧宝论25、当生成就的密勒日巴尊者 (第五章 法门龙象 人天师表 之四)
- 僧宝论26、禅宗六祖大师 (第五章 法门龙象 人天师表 之五)
- 僧宝论27、率真侠肠的紫柏尊者 (第五章 法门龙象 人天师表 之六)
- 僧宝论28、开求法先河的法显大师 (第五章 法门龙象 人天师表 之七)
- 僧宝论29、禅净双修的莲池大师 (第五章 法门龙象 人天师表 之八)
- 僧宝论30、舍身为人的常愍禅师 (第五章 法门龙象 人天师表 之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