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信仰自由的二三事
明真法师
近日回湘,间与新知旧友聚晤,在谈话中涉及宗教信仰自由的二三事,极感人,因录出以飨同道。
双峰县马段华林寺循规,人极诚厚,与群众关系很好。解放后,年老多病,政府时加照顾。1956年冬,当地农业社把他列入五保户。党支书交代群众尽可能的照顾他,他要什么,就给他什么。1956年11月他临死的时候,要求给建造一个塔,党支书答应了。他死后,动员十多个人花了几千块砖,替他砌了一个塔。因为他和群众的关系好,除僧众外,还有好多群众替他送殡的。
来阳县城关镇同德善堂常仪,热爱劳动,热爱社会主义,只要对人民有利益的事,他都肯干,舍得干。在1958年京广铁路改建铺为双轨的时候,穿过湖南这一段的铁路,也要改建铺为双轨,他和湖南劳动人民一样,欢喜欲狂,要求参加修路。当地居民就举他做修路连的连长。在修路的时候,大家还是照顾他的“素食”习惯,对他很好。他每晚履行宗教生活时,大家也很尊重,相戒绝不打扰他。在打“牙祭”的时候,群众还说:“我们连长不吃肉,我们都跟着他吃素吧。”
衡南县岐山仁瑞寺,是明代创建的一个道场。清末中兴恒志禅师,是一位禅宗大德,也是一位劳动苦行僧,率领寺众垦荒植林,做出很大的成绩。现在环寺三四里,都是绿压压的竹树。楠竹粗大的截断可能做小水桶。解放后,由于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执行,对寺内佛像、藏经、法器、文物等都保护得很好。寺僧三十余人,利用士地的优越条件,种植生姜、百合、白薯等经济作物,收入比附近的一般农民还要高,因此他们生活也很好。现在寺内装有电话,有事可以直接同公社、县委联系。县委特别重视环寺的竹树,曾召集附近生产队、工厂、学校大会,对环寺竹树,任何人都不得自由砍伐。
(一九五九年六月十日于长沙)
- 上一篇:致虚云老和尚函
- 下一篇:论宗与教相辅而不可相离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1
- 宗镜录卷第一
- 宇宙大学里,用心交出人生成绩单
- 佛教对「临终关怀」的看法
- 宗镜录一百卷(第一卷~一百卷) 宗镜录序
- 七佛传法偈(三)假借四大以为身,心本无生因境有; 前境若无心亦无,罪福如幻起亦灭。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2
- 大般若经要解——般若的观行
- 佛教对「女性问题」的看法
-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 第一卷
- 心经的人生智慧—《心经》者何
- 定慧之路 第一讲
- 占察善恶业报经 1
- 《大乘百法明门论》讲记之一
- 七佛传法偈(七)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曾法。
- 佛教对「自杀问题」的看法
- 七佛传法偈(二)起诸善法本是幻,造诸恶业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风,幻出无根无实性。
- 二课合解 第一讲
- 十二因缘法
- 慈悲三昧水忏讲记卷上(1)
- 七佛传法偈(一)身从无相中受生,喻如幻出诸形像;幻人心识本来空,罪福皆空无所住。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3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6
- 心经的人生智慧—人生的大智慧
- 妈妈的乳汁
- 四圣谛讲记 第一卷 苦~轮回之苦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4
- 修习止观坐禅法要 1
- 《无量寿经》之八相成道(一)
- 《圆觉经》讲记 第一章 文殊菩萨章
-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序品第一节录
- 印光大师传奇 第一章 早年坎坷
- 摩诃止观卷第一上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10
- 印光文钞全集 增广印光法师文钞卷第一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5
- 心经的人生智慧 解脱痛苦的原理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8
- 宗镜录卷第二
- 妙境法师主讲:八识规矩颂讲义(1)
- 傲慢与偏见,学佛人要远诸傲慢,调整偏见
- 佛教说不能执著,是否意味着看淡甚至放弃努力理想?
- 在家学佛,应如何做人?
- 做真实的自己
- 行脚云游是什么意思?
- 放下不快乐就是快乐
- 善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
- 有没有办法掌握未来?
- 你快乐吗?有没有试过不快乐?
- 错了怎么办?
- 修行到底是修什么?
- 生活感言,人生总有喜怒哀乐的
- 至心精进,专注于目标,成功自然水到渠成
- 老实念佛,重在一生坚持不懈忆佛念佛
- 明海大和尚的新春勉励:一个出家人的四件事情
- 身外之财终舍离,所造之业如影随
- 佛法的中道观
- 明心见性是怎么来的?利根是天生的吗?
- 学习佛陀冥想静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吗?
- 佛性不分南与北,为人不与比高低,广修福慧获法喜
- 深着虚妄法 坚受不可舍
- 人为什么要摆脱痛苦和烦恼,目的是什么?
- 什么是不善业,为什么要远离一切不善业?
- 当业障现前时怎么办?随缘了业,究竟解脱
- 出家人与在家信徒要保持距离,才能更好地度化众生
- 如何面对喜欢吃喝玩乐,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每个人的福报都是自己修来的
- 人与人之间的相处,要保持一定的距离
- 佛教对世界的认识——因缘因果
- 护念他人善用心,学佛慈悲须践行
- 如何报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对佛最好的报恩
- 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这八种圆满
- 只有无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印光大师是后世佛弟子学习的榜样
- 无论哪种供养,都离不开善用一颗欢喜的心
- 敬畏因果,努力修正自己的行为、语言和心念
- 一人独坐、内心空闲,无甚杂思
- 皈依三宝是踏入佛门的第一步
- 跳出三界得解脱
- 如何呵护发起普利众生的愿心,使发心不消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