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七处徴心
试论七处徴心
国芹
闽南佛学
关于“妄心”在各经论都有阐述,不过角度不同而巳。如《金刚经》说:“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这是时间方面说妄心不可得。《楞严经》中三番破妄,第一番说妄心无处,是从空间的七个方面反复推求妄心不可得。这就是《楞严经.》著名的七处徵心。
现将《楞严经》的七处徵心略述如下:
《楞严经》论述七处徵心旨在阐明妄心了不可得。因此,首先需要弄清什么是妄心。
妄心又称妄识。“妄"是虚而不实,即世间学者所说的意识,或思想、意志、抉择,知觉、分析、想象等心理作用。
“识”是了别义。妄识对一切事物的认识都有限量。必须假托于外境而有识的分别作用。因此,在我们的认识上,就有能认识与所认识的存在。在唯识学上叫“见分。与“相分。见分不能离相分而存在,相分也不能离见分而存在。这二者是互为缘起的。众生迷妄,把外境(相分)看成是一个独立存在的实体。把它与见分对立,这样就在认识上和行为上产生了相应的“我”、“法”二执。主观方面,觉得离开相分,另外有一个独立存在的我,这就是人我执。客观方面,认为离开能认识外,还有一个不依主体而存在的客观事物,这就是法执。正因为有这两个执作引线,而引生无量无边的烦恼。其结果便产生了烦恼、所知二障。烦恼障障涅槃,所知障障菩提。由此可知,妄识的分别可以导致二障的产生。由二障的障蔽,则真智不得开发。由无真智故,则不能得菩提,证涅槃。因此说妄识是众生流转生死的根本。也就是《楞严经》中所说的二种根本之中的妄本。
既然说妄识是生死的根本,就可了知妄识不是真心。那么,我们究竟如何去体认妄识非心这个问题呢?要对这个问题有所体会,并非易事。因为众生从无始以来,由无明覆障,一向认为能够思维、观察、分别,等的意识为真心。从而迷真逐物,众生认妄为真的观念可以说是根深蒂固了。如《楞严经》中,佛告阿难“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生死相续,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净明体,用诸妄想,此想非真,故有轮转。”众生由无明妄动,起惑造业,依业受报,遂于生死洪流之中,头出头没,不明常住真心键甚为可悯。故我佛大慈大悲,雨大法雨。在楞严会上,以阿难为当机,为未来众生开示如何由凡夫到修证成佛的次第法門。
现在所要阐述的七处徵心,就是《楞严经》中所讲的整个修行次第中的有关最重要的一个修行次第。可以肯定的说,这一步骤是成佛的基石。
七处徵心发起:佛在楞严会上,首先问阿难出家的原由,阿难答以看见如来相好,故此出家。阿难如此回答,即真吐心腹病根。佛如捉贼,步步迫近。问其能知色相美妙者,究为何物?阿难毫不思索,即答以因目看见,心生爱好。此诚句句实情,人人如此,复有何疑?谁知佛却又追问能使心目发生爱好者之主人公,究乃谁在主使?只此一问,即使百万人天一时茫然不知所措。明明是此心目,又是谁在主使?因此有七处徵心的往返辨论。
什么是七处徵心?即阿难所计,此心在身内、在身外、在根里,在内外明暗之间,在思惟里、在中间,在无著处。
一、执心在内:心居身内,这是常人所共认的,认为此心就在身内。然而此心是否真的居于身内呢?例如说心实居身内,则必定能内知,因心有灵知之用。凡心所在之处,一切皆能分别了知。此心既然实居身内,心、肝、脾,胃皆是身内之物,应当有所见。请问;你能见到身内之心、肝,脾、胃吗?假如认为因距离太近而不能见,如同眼睛不能见到眉毛,就应该对指爪、头发在内部生长的情形,筋脉动摇的状态有所见,纵然不能清楚看见,至少也应当明明了了。事实则不然,没有任何人能自己看到自身内部的状况。由此证知,计心实居身内不能成立。
二、执心在身外:如果计执心在身外,那么身心应该是相离的。心离于身,身离于心。彼此毫不相干。这样,内心有所了知之时,而身不应有所觉。身若有所觉,心也不能了知。这如同他人吃饭,我不能饱,我吃饭他人亦不能饱一样。身心是否毫不相干呢?在此我们可以举例来验证,身心是否毫无关系。譬如我手中拿一本书,当眼睛看到时,你的心是否产生分别呢?如果你眼睛看到,同时知道这是一本书,说明你的心巳随这外境生起了分别。因眼见到的外境,只是直观现量境,眼并无分别作用,当你知道我手里拿的是书,这就说明是由五俱意识所产生的作用。由此可证身心相知。二者并不相离。
以不相离故,则不能说心在身外。故觉了能知之心住于身外,无有是处。
三,执心潜根里:以上二处,非心所在处。故转计心潜伏在生理神经的根里。
如果说心潜根内,以眼镜罩眼为喻,如一人戴上玻璃眼镜,眼镜并不妨碍眼睛的视线,这是人所共知的。当眼睛远见山河等外境时,心就跟着起分别作用。眼能看见外境而无障碍,就是眼神经根里的心向外发生作用。照这样讲,心潜在眼根里,如果用眼镜与眼相合来作譬喻,那你的心就如同眼,你的眼睛就如同眼镜。从此譬喻当中,可知眼镜罩眼,当远见山河时,眼睛也能近见眼镜。如果以这个譬喻来成立心潜根里,那么心在眼根里,当我们远见山河时,亦应近见眼。事实则不然。见山河时,谁能同时见自己的眼睛?因此,执心在根里,是毫无道理。若说见山河时能见眼,那么眼则同所对之境,就不是能对之根了。则不能成为有分别的根。如果说见山河时,不能见眼;则心非潜根里。因它并不同我们所说的眼镜罩眼。所以说觉了能知之心,潜在根里亦不成立。
四、执心在内外明暗之间,言心在身内,而不能见内,是因为众生之身,腑藏在中,有藏则暗,故心虽在身内,而不能见内。此能见外的原因是:众生之身,窍穴居外,有窍则明。因此说开眼见明,闭眼见暗。这种计执是否正确,有待论证。
执心在内外明暗之间,实际还同在内之执。此处所执,是否是心的所在处呢了必加辨析,方可明了。
如果说闭眼见暗,试问:当你闭眼见暗的时候,此暗的境界,是否与眼相对呢了若说此暗境界与眼相对,那么这暗的境界必在眼前,怎么可以说在内,名为见内呢?论到此处,若你仍然执见内,在暗室中,无日、月、灯三光,则暗室皆是你的五脏六腑。此说能成立吗了若说此暗的境界不与眼对,则不名为见。何以故?因为凡是言见,必定是根境相对。这是世间共许的。如果说开眼见明,乃是直视对外。闭眼见暗,乃是返观内对身中所成的见。照这样说,合眼有反观内照的功能。
开眼也应同样有反观内照的功能。因为见是一个,无论开合理当一致。那么开眼见明之时,应能返观自己的脸面。试问:开眼能.见到自己的脸面吗?若开眼见明时,不能见到自己的面,即可证知,闭眼见暗,也不能返观身中。此对内义不能成立。若说开眼见明时,能够返见白面,那么此了知之心乃在虚空。这就成了心眼在空之过。又怎么可以说心在内呢?若定说心在虚空,返见自面,那心与眼已经离开你的身体。并非是你的自体。若说离体之见,仍是你的身体,那么他人是离你的自体,而能见到你面,难道他人也是你的身体吗?这样就有认他成己的过失。若执他人之见,也是你的身,则你的眼巳知,你身合非觉。如是则有身成不觉过。
若说身眼两皆有觉,那么一个人应有两个知。人身知觉,即是佛性。既然一身有两个知觉,则一身应成两佛。这种道理是不能成立的。因此说见暗名为见内,亦无是处。所以执心在内外明睹之间,不能成立。
五、执心在思惟里:执心在思惟,以为心性。心生则种种法生,法生则种种心生。不在内、外、中间等処。若说随所合处,心则随有。试问:此心是有体呢?还是无体7若此心无体,则不能与法相合(以言和合,必有体故)。纵使是根.境、识三法也必须各自有体。方可合成十八界。若说无体也能和合,那么十八界外应该另有一个无体的十九界。六尘外应该另有一个无体之七尘,与之相合。这种道理岂能成立?若说此心有体,请问:它是一体、是多体,是遍体、还是不遍体。所谓一体即是四肢共一心体。多体,即是四肢各有心体。遍体,即是一心遍满四肢之体。不遍体,即是心局在身处中。若说一体,则用手触身之一处(肢)时,全身(四肢)皆应有所觉,若全身都有感觉,则触应无处所。又如他人捏你手时,你必定感觉手痛,并不会全身都痛,故知触有所在处,因此执是一体不能成立。若说多体,则成多人。一人只有一体,世间共许之。若多体,必成多人,那么,多人之中哪一个是你自己呢了若说遍体,则多体不可得。若不遍体,当你同时触一身之两处,其中一处有所觉,另一处则应无知。
事实不然。因此执随所合处,心则随有也不能成立。
六、执心在中间:计心在根尘中间。
请问:所执中间究竟在哪里?如果此心在你身上,必是在身之边。若在身中,则同在内,若说在身外另有所在,是否有固定的标记?当我们看任何一种外境时,从不同的角度去看,方知此外境无定向。譬如看一座山,当我们站在北边看时,此山则在南,可以标为南山。当我们站在南边看时,此山则在北,又可以称为北山。东,西、四围,上、下皆例此可知。如是证知,中无定处。若执此心在根尘中间,那么这心是包括眼根与色尘二法呢?眼有分别,则根属有知之体。色尘无知,则属无知之物。如果说此心包括根尘二法,那色
尘无知之物;与眼根有知之体,夹杂混乱。“有知”与“无知。二者成为对立,如果说此心兼带根,尘二边,那就是一半属知,一半属无知。如是则堕二边,怎么能说心在根尘中间呢?故执心在中间亦不成立。
七、执心在无著处:如上所计都不能成立,由是再计执以无著名为心。如果说你的心离开一切物象之外,本无所在,连心相也没有,则同龟毛兔角。但有其名,本来无体。那何必又说不著呢?如果说是有,则当成有相,既然是有相,则当有所在。怎么能说一切无著?因此说一切无著,名觉知之心亦非正确。
如上七处论证,皆觅心了不可得。由是可知,妄心无处。说明此妄心并非真心。世人不知真心广大圆明,妄谓此心在我身内、外、中间等处。因此,以攀缘心为自性,用妄想心做一切事业。迷失本具的元清净本明之体,而不自觉,即日用中不知能见能闻者是谁?此即迷失了真本,终日所行皆用妄本。攀缘六尘。依之起惑造业,舍生受生,趣于六道,轮回不息。若能明了妄心无处、妄识非心,妄识无体,于生活中对一切境界朗照无住,则必得智慧之解脱,圆证菩提涅槃之清净体。
国芹
闽南佛学
关于“妄心”在各经论都有阐述,不过角度不同而巳。如《金刚经》说:“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这是时间方面说妄心不可得。《楞严经》中三番破妄,第一番说妄心无处,是从空间的七个方面反复推求妄心不可得。这就是《楞严经.》著名的七处徵心。
现将《楞严经》的七处徵心略述如下:
《楞严经》论述七处徵心旨在阐明妄心了不可得。因此,首先需要弄清什么是妄心。
妄心又称妄识。“妄"是虚而不实,即世间学者所说的意识,或思想、意志、抉择,知觉、分析、想象等心理作用。
“识”是了别义。妄识对一切事物的认识都有限量。必须假托于外境而有识的分别作用。因此,在我们的认识上,就有能认识与所认识的存在。在唯识学上叫“见分。与“相分。见分不能离相分而存在,相分也不能离见分而存在。这二者是互为缘起的。众生迷妄,把外境(相分)看成是一个独立存在的实体。把它与见分对立,这样就在认识上和行为上产生了相应的“我”、“法”二执。主观方面,觉得离开相分,另外有一个独立存在的我,这就是人我执。客观方面,认为离开能认识外,还有一个不依主体而存在的客观事物,这就是法执。正因为有这两个执作引线,而引生无量无边的烦恼。其结果便产生了烦恼、所知二障。烦恼障障涅槃,所知障障菩提。由此可知,妄识的分别可以导致二障的产生。由二障的障蔽,则真智不得开发。由无真智故,则不能得菩提,证涅槃。因此说妄识是众生流转生死的根本。也就是《楞严经》中所说的二种根本之中的妄本。
既然说妄识是生死的根本,就可了知妄识不是真心。那么,我们究竟如何去体认妄识非心这个问题呢?要对这个问题有所体会,并非易事。因为众生从无始以来,由无明覆障,一向认为能够思维、观察、分别,等的意识为真心。从而迷真逐物,众生认妄为真的观念可以说是根深蒂固了。如《楞严经》中,佛告阿难“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生死相续,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净明体,用诸妄想,此想非真,故有轮转。”众生由无明妄动,起惑造业,依业受报,遂于生死洪流之中,头出头没,不明常住真心键甚为可悯。故我佛大慈大悲,雨大法雨。在楞严会上,以阿难为当机,为未来众生开示如何由凡夫到修证成佛的次第法門。
现在所要阐述的七处徵心,就是《楞严经》中所讲的整个修行次第中的有关最重要的一个修行次第。可以肯定的说,这一步骤是成佛的基石。
七处徵心发起:佛在楞严会上,首先问阿难出家的原由,阿难答以看见如来相好,故此出家。阿难如此回答,即真吐心腹病根。佛如捉贼,步步迫近。问其能知色相美妙者,究为何物?阿难毫不思索,即答以因目看见,心生爱好。此诚句句实情,人人如此,复有何疑?谁知佛却又追问能使心目发生爱好者之主人公,究乃谁在主使?只此一问,即使百万人天一时茫然不知所措。明明是此心目,又是谁在主使?因此有七处徵心的往返辨论。
什么是七处徵心?即阿难所计,此心在身内、在身外、在根里,在内外明暗之间,在思惟里、在中间,在无著处。
一、执心在内:心居身内,这是常人所共认的,认为此心就在身内。然而此心是否真的居于身内呢?例如说心实居身内,则必定能内知,因心有灵知之用。凡心所在之处,一切皆能分别了知。此心既然实居身内,心、肝、脾,胃皆是身内之物,应当有所见。请问;你能见到身内之心、肝,脾、胃吗?假如认为因距离太近而不能见,如同眼睛不能见到眉毛,就应该对指爪、头发在内部生长的情形,筋脉动摇的状态有所见,纵然不能清楚看见,至少也应当明明了了。事实则不然,没有任何人能自己看到自身内部的状况。由此证知,计心实居身内不能成立。
二、执心在身外:如果计执心在身外,那么身心应该是相离的。心离于身,身离于心。彼此毫不相干。这样,内心有所了知之时,而身不应有所觉。身若有所觉,心也不能了知。这如同他人吃饭,我不能饱,我吃饭他人亦不能饱一样。身心是否毫不相干呢?在此我们可以举例来验证,身心是否毫无关系。譬如我手中拿一本书,当眼睛看到时,你的心是否产生分别呢?如果你眼睛看到,同时知道这是一本书,说明你的心巳随这外境生起了分别。因眼见到的外境,只是直观现量境,眼并无分别作用,当你知道我手里拿的是书,这就说明是由五俱意识所产生的作用。由此可证身心相知。二者并不相离。
以不相离故,则不能说心在身外。故觉了能知之心住于身外,无有是处。
三,执心潜根里:以上二处,非心所在处。故转计心潜伏在生理神经的根里。
如果说心潜根内,以眼镜罩眼为喻,如一人戴上玻璃眼镜,眼镜并不妨碍眼睛的视线,这是人所共知的。当眼睛远见山河等外境时,心就跟着起分别作用。眼能看见外境而无障碍,就是眼神经根里的心向外发生作用。照这样讲,心潜在眼根里,如果用眼镜与眼相合来作譬喻,那你的心就如同眼,你的眼睛就如同眼镜。从此譬喻当中,可知眼镜罩眼,当远见山河时,眼睛也能近见眼镜。如果以这个譬喻来成立心潜根里,那么心在眼根里,当我们远见山河时,亦应近见眼。事实则不然。见山河时,谁能同时见自己的眼睛?因此,执心在根里,是毫无道理。若说见山河时能见眼,那么眼则同所对之境,就不是能对之根了。则不能成为有分别的根。如果说见山河时,不能见眼;则心非潜根里。因它并不同我们所说的眼镜罩眼。所以说觉了能知之心,潜在根里亦不成立。
四、执心在内外明暗之间,言心在身内,而不能见内,是因为众生之身,腑藏在中,有藏则暗,故心虽在身内,而不能见内。此能见外的原因是:众生之身,窍穴居外,有窍则明。因此说开眼见明,闭眼见暗。这种计执是否正确,有待论证。
执心在内外明暗之间,实际还同在内之执。此处所执,是否是心的所在处呢了必加辨析,方可明了。
如果说闭眼见暗,试问:当你闭眼见暗的时候,此暗的境界,是否与眼相对呢了若说此暗境界与眼相对,那么这暗的境界必在眼前,怎么可以说在内,名为见内呢?论到此处,若你仍然执见内,在暗室中,无日、月、灯三光,则暗室皆是你的五脏六腑。此说能成立吗了若说此暗的境界不与眼对,则不名为见。何以故?因为凡是言见,必定是根境相对。这是世间共许的。如果说开眼见明,乃是直视对外。闭眼见暗,乃是返观内对身中所成的见。照这样说,合眼有反观内照的功能。
开眼也应同样有反观内照的功能。因为见是一个,无论开合理当一致。那么开眼见明之时,应能返观自己的脸面。试问:开眼能.见到自己的脸面吗?若开眼见明时,不能见到自己的面,即可证知,闭眼见暗,也不能返观身中。此对内义不能成立。若说开眼见明时,能够返见白面,那么此了知之心乃在虚空。这就成了心眼在空之过。又怎么可以说心在内呢?若定说心在虚空,返见自面,那心与眼已经离开你的身体。并非是你的自体。若说离体之见,仍是你的身体,那么他人是离你的自体,而能见到你面,难道他人也是你的身体吗?这样就有认他成己的过失。若执他人之见,也是你的身,则你的眼巳知,你身合非觉。如是则有身成不觉过。
若说身眼两皆有觉,那么一个人应有两个知。人身知觉,即是佛性。既然一身有两个知觉,则一身应成两佛。这种道理是不能成立的。因此说见暗名为见内,亦无是处。所以执心在内外明睹之间,不能成立。
五、执心在思惟里:执心在思惟,以为心性。心生则种种法生,法生则种种心生。不在内、外、中间等処。若说随所合处,心则随有。试问:此心是有体呢?还是无体7若此心无体,则不能与法相合(以言和合,必有体故)。纵使是根.境、识三法也必须各自有体。方可合成十八界。若说无体也能和合,那么十八界外应该另有一个无体的十九界。六尘外应该另有一个无体之七尘,与之相合。这种道理岂能成立?若说此心有体,请问:它是一体、是多体,是遍体、还是不遍体。所谓一体即是四肢共一心体。多体,即是四肢各有心体。遍体,即是一心遍满四肢之体。不遍体,即是心局在身处中。若说一体,则用手触身之一处(肢)时,全身(四肢)皆应有所觉,若全身都有感觉,则触应无处所。又如他人捏你手时,你必定感觉手痛,并不会全身都痛,故知触有所在处,因此执是一体不能成立。若说多体,则成多人。一人只有一体,世间共许之。若多体,必成多人,那么,多人之中哪一个是你自己呢了若说遍体,则多体不可得。若不遍体,当你同时触一身之两处,其中一处有所觉,另一处则应无知。
事实不然。因此执随所合处,心则随有也不能成立。
六、执心在中间:计心在根尘中间。
请问:所执中间究竟在哪里?如果此心在你身上,必是在身之边。若在身中,则同在内,若说在身外另有所在,是否有固定的标记?当我们看任何一种外境时,从不同的角度去看,方知此外境无定向。譬如看一座山,当我们站在北边看时,此山则在南,可以标为南山。当我们站在南边看时,此山则在北,又可以称为北山。东,西、四围,上、下皆例此可知。如是证知,中无定处。若执此心在根尘中间,那么这心是包括眼根与色尘二法呢?眼有分别,则根属有知之体。色尘无知,则属无知之物。如果说此心包括根尘二法,那色
尘无知之物;与眼根有知之体,夹杂混乱。“有知”与“无知。二者成为对立,如果说此心兼带根,尘二边,那就是一半属知,一半属无知。如是则堕二边,怎么能说心在根尘中间呢?故执心在中间亦不成立。
七、执心在无著处:如上所计都不能成立,由是再计执以无著名为心。如果说你的心离开一切物象之外,本无所在,连心相也没有,则同龟毛兔角。但有其名,本来无体。那何必又说不著呢?如果说是有,则当成有相,既然是有相,则当有所在。怎么能说一切无著?因此说一切无著,名觉知之心亦非正确。
如上七处论证,皆觅心了不可得。由是可知,妄心无处。说明此妄心并非真心。世人不知真心广大圆明,妄谓此心在我身内、外、中间等处。因此,以攀缘心为自性,用妄想心做一切事业。迷失本具的元清净本明之体,而不自觉,即日用中不知能见能闻者是谁?此即迷失了真本,终日所行皆用妄本。攀缘六尘。依之起惑造业,舍生受生,趣于六道,轮回不息。若能明了妄心无处、妄识非心,妄识无体,于生活中对一切境界朗照无住,则必得智慧之解脱,圆证菩提涅槃之清净体。
相关阅读
猜你喜欢
精彩推荐
- 星云大师: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 正如法师:念《心经》比《大悲咒》更好吗?
- 印光大师:安士全书白话解
- 净慧大师:净慧法师《楞严经》浅译
- 星云大师:星云大师谈《心经》
- 文珠法师:妙法莲华经
- 大寂尼师:一般人在家里可以读诵《地藏经》吗?
- 仁清法师:听说诵大悲咒对鬼不好,请法师开示
- 星云大师:解读普贤菩萨十大愿王(附普贤行愿品全文)
- 圣严法师:关于灵魂与鬼的终极真相
- 梦参法师:梦参老和尚:金刚经
- 惟觉法师:修行人应做到的三大精进
- 心律法师:吃亏是福
- 梦参法师:梦参老和尚讲地藏本愿经
- 心律法师:什么人与佛有缘?
- 文珠法师:大方广佛华严经
- 星云大师:千江映月
- 虚云法师:多诵读《普门品》和《地藏经》
- 星云大师: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六根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
- 达摩祖师:《破相论》原文
- 永明延寿:宗镜录
- 正如法师:诵心经比大悲咒功德大吗
- 净善法师:净善法师:看风水与算命能否改变命运?
- 大安法师:无量寿经
- 未知:星云大师讲解
- 正如法师:梁皇宝忏 慈悲道场
- 明空法师:明空法师:《心经》中的般若智慧
- 印光大师:不科学的求子秘方,但是很灵验
- 星云大师: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
- 星云大师:朝看花开满树红,暮看花落树还空;若将花比人间事,花与人间事一同。
- 净界法师:打坐的时候该怎么念佛?
- 仁清法师:《大悲咒》的九种世间利益
- 正如法师:在家居士受五戒可以搭缦衣吗?
- 印光大师:命不好者求美好姻缘,有个简单方法
- 星云大师:人死后生命是怎样的?
- 星云大师:溪声尽是广长舌,山色无非清净身;夜来八万四千偈,他日如何举似人?
- 大安法师:大安法师讲解
- 明安法师:把握当下不后悔
- 星云大师:天为罗帐地为毡,日月星辰伴我眠;夜间不敢长伸足,恐怕踏破海底天。
- 净慧法师:净慧法师:《妙法莲华经》浅释
- 虚云老和尚:虚云老和尚:见佛、闻法、遇善知识之难
- 济群法师:世上没有坏人坏事会怎样?怎么才能包容所有人?
- 静波法师:突破就会升华而解脱 否则即被束缚和困扰
- 仁清法师:什么是诽谤正法?
- 静波法师:皈依三宝减轻业障
- 正净法师:礼佛发愿忏悔文
- 仁清法师:怎样念佛号才得力?
- 本源法师:学佛次第很重要 必须注重闻思修!
- 广超法师:怎样理解“涅槃寂静”?
- 慧广法师:怎样才能让自己的事业蒸蒸日上?善缘不断?
- 觉真法师:不是牺牲也非放弃,给与是一种生命力
- 杜一心:为什么达摩禅法在北朝受到明显排挤?
- 白云禅师:傲慢与偏见,学佛人要远诸傲慢,调整偏见
- 宗性法师:佛教说不能执著,是否意味着看淡甚至放弃努力理想?
- 广钦和尚:在家学佛,应如何做人?
- 弘一法师/庆裕:做真实的自己
- 慈庄法师:行脚云游是什么意思?
- 觉真法师:放下不快乐就是快乐
- 觉真法师:善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
- 觉真法师:有没有办法掌握未来?
- 觉真法师:你快乐吗?有没有试过不快乐?
- 慧广法师:错了怎么办?
- 崇慈法师:修行到底是修什么?
- 慧广法师:生活感言,人生总有喜怒哀乐的
- 本源法师:至心精进,专注于目标,成功自然水到渠成
- 如瑞法师:老实念佛,重在一生坚持不懈忆佛念佛
- 明海大和尚:明海大和尚的新春勉励:一个出家人的四件事情
- 静波法师:先告诉为什么要做这件事,别人才真正愿意去做
- 济群法师:弘扬佛法是每个佛弟子的责任
- 清净法师:供奉韦驮菩萨和伽蓝菩萨消除障缘
- 仁禅法师:五种适合绝大多数人修的「持名念佛」方法
- 净善法师:净善法师:看风水与算命能否改变命运?
- 如瑞法师:身外之财终舍离,所造之业如影随
- 静波法师:佛法的中道观
- 济群法师:明心见性是怎么来的?利根是天生的吗?
- 如瑞法师:佛性不分南与北,为人不与比高低,广修福慧获法喜
- 本源法师:学习佛陀冥想静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吗?
- 静波法师:深着虚妄法 坚受不可舍
- 济群法师:人为什么要摆脱痛苦和烦恼,目的是什么?
- 本源法师:出家人与在家信徒要保持距离,才能更好地度化众生
相关名词
推荐内容
热门推荐
最新更新
- [其他汉传法师]修行的秘诀就是早发现并除掉自己的习气毛病
- [红茶]红茶有哪些?红茶的种类
- [禅宗公案]只履归西的故事
- [生活故事]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
- [哲理故事]生命只在呼吸之间
- [佛与人生]远离颠倒梦想
- [佛学常识]过去七佛都有谁
- [其他汉传法师]修行的问题就是由于粗心大意而犯下的缺点错误
- [华严经]整衣束带,当愿众生,检束善根,不令散失
- [绿茶]六安瓜片产地在哪里?功效有哪些?
- [禅宗五家]临济宗杨歧派创始人方会大师简介
- [生活故事]明心见性,缘起性空
- [哲理故事]心体澄澈,意气和平
- [哲理故事]享受人生,珍惜活着的光阴
- [佛与人生]生灭无常
- [佛学常识]佛有哪三身
- [其他汉传法师]把了了常知比喻成第一人格那“我”就是第二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