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说五戒(十二)

  略说五戒(十二)

  如瑞法师

  四、大妄语

  上品不可悔根本罪:向人妄言自得过人法,过人法就是圣人法,得了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等都是打大妄语,四禅八定都包括在内,一切出离的诸法要乃至修五停心观未得说得、未证言证,只要对方听懂你所说,就犯了上品不可悔根本罪。

  中品可悔近方便罪:误说,而未遂本心。说不了了,前人未了解,或向聋痴不解语者说。

  中品可悔等流罪:向天龙鬼神说,或向解语畜生说证果等,彼领解。

  另外还要说明犯四种口过的结罪,如果优婆塞、优婆夷向人说小妄语,欺诳对方;或者两舌语,拨弄是非;恶口,毁骂;或者绮语,说无益语,如果所说言词说的清楚明白都是犯中品可悔罪。

  下品可悔远方便罪:发心欲妄语而未言。或者所说言词不清楚,听者没明白,骂人没骂清楚,这个是犯下品可悔远方便罪。需要对小妄语略略说明一下,如果优婆塞、优婆夷实实在在的看到了;见到了;听到了声音;了知了,感觉到了,软啊硬啊;但是你自己偏偏说没看到、没见到、没听到,没感觉到,不知道,这就要犯中品可悔罪。

  而且小妄语是约三时来判的,没打妄语前起心动念要打妄语,就结下品前方便可悔罪;如果正打妄语,自己知道打妄语,就正式结小妄语罪。犯中品可悔罪,说完了,知道刚才打的是妄语,还要结一个后方便下品可悔罪。你打妄语,要欺骗他,起了这个心,就结了一个小的罪,正打妄语时,明明知道骗了他,就结了一个中品可悔罪,到时就要找三、四个人来忏,下品可悔罪,找一个人忏悔,或在一位受菩萨戒者前忏,或在师父跟前忏。打完妄语后,很清楚知道打妄语,又结了一个下品可悔罪。打妄语有:前方便打妄语罪;后面还有一个后方便,知道刚才打妄语的两个小罪;中间还有一个正式打妄语的罪。弘一律师警示说:两舌、恶口、绮语也都是犯中品可悔罪。这个罪还是不轻的,为什么会结这么重罪?两舌语会构起是非。乖戾亲友;恶口骂戾的话令他不能忍受;绮语没有利益之语,增长放逸,忘失正念。这些都是犯到中品可悔罪。我们日常生活为人处事要小心谨慎,居士来到寺庙就要遵守规矩。弘一律师送给丰子恺四个字:身体力行。你学佛法这么久了,但要问问自己真正用了没有?这是我们平常的日常生活中的小妄语。

  下品可悔等流罪:向不解语畜生说证果等。见了狗、猫等对它说自己证果了,这也要忏悔,在戒律里是很严格的,没人时在静处独自说自己证果了,说自己证初果、二果、三果同样也是要忏悔的,也是犯下品可悔罪。

  五、饮酒戒

  酒能让人昏醉,所以佛制优婆塞、优婆夷不可饮酒。如果你明明知道是酒,那一滴都不可沾的,只要一沾就叫饮,如口一咽就犯可悔罪。酒戒是遮戒,上面四条都是性戒,有上品不可悔罪。所以酒戒没有上品不可悔罪,只有中品罪和下品罪。

  中品可悔根本罪:凡作酒色、酒香、酒味,或缺一缺二,饮之能醉人者。凡是作酒色、酒香、酒味这些饮料,随咽咽都是犯中品可悔根本罪。或缺一缺二,是说或缺酒色;或缺酒香;或缺酒味等等,无论同时具足酒色、酒香、酒味这三个条件;或一个条件;或二个条件,如果饮了只有酒色、酒香而没有酒味的酒;乃至只有酒味而没有酒色、酒香的酒,只要饮了能让人醉的饮料,都是要结中品可悔根本罪。有的人找理由,说这酒没有酒色,或没有酒味,不管有没有酒色、酒香,只要能醉人都不可以喝,只要喝就犯中品可悔根本罪。

  下品可悔方便罪:欲饮而未咽。优婆塞、优婆夷想要饮酒,但没有真正饮,欲饮而没咽。

  下品可悔等流罪:凡作酒色、酒香、酒味,饮之不能醉人者。但体是酒。这类酒虽然饮后不醉人,但因为体是酒,所以也不应该饮。如果优婆塞、优婆夷喝这类酒,随咽咽犯,结下品可悔方便罪。因为喝了不会让人醉,所以结罪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