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与放下
提起与放下
提不起也放不下
能够提得起、放得下,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许多人把这两句话挂在嘴边,能否真正做到便大有疑问。一般人的态度是既提不起也放不下;提不起责任和义务,放不下名利和地位,希望争取更多权力、名望,却绝少考虑是否已尽自己该尽的责任和义务。
一、提不起意志和毅力,放不下成功和失败
在人生过程中,如欠缺坚定的意志和毅力,便难以成就大事业,也难免在努力的过程中退缩。所以,成功或失败,关键在于是否具备足够的意志与毅力。
有些人,濒临列亡边缘,在弥留之际,为了渴望会见亲人,能延续自己的生命直至与亲人相聚才逝世。也有些人,恁著愿心和坚强的求生意志,能在重病或灾难中奇迹地活下去。
无论爬高山、游长泳、走远路,均需坚强的意志和不拔的毅力,才能够在指定的时间内完成。因为,当极度的疲累和而临困难时,往往容易萌生退意而放弃目标。但是,既渴望成功,又害怕失败,意志力又总提不起来,这种人非常痛苦。
二、提不起信心不愿头,放不下贪心和瞋心
进行任何事业或计划,首先必须具备信心和愿必才能完成工作和目标。很多人没有自信心,怀疑自己的能力,不敢相信自己能够有大成就,也因而对自己的未来和事业的前景缺乏愿心。
我写的“四众佛子共勉语”中第一句是“信佛学法敬僧”,信佛是信心,学法是愿心。先相信学佛对我们有用,开始学习,也就会照著去做;而修学佛法的目的,是希望自己将来也能成佛,这便是发大愿心。能在信佛以后向僧学法,然后努力不懈地继续修行的,很不容易。因此,便有这样的四句话:“信佛三天,佛在眼前;信佛三年,佛在西天。”
三年前,我与一位美籍弟子到美国中西部演讲,我们驾车从一州出发往另一州。沿路上,约三个小时仍未抵达,我问他:“我们现在的位置是甚麽地方?”在公路上。他答。我又问:“可以到达目的地吗?”他便答道:“没有问题。”“那为什么还未到达呢?”他马上反问我说:“师父,您对我没有信心?”稍后,在进入目的地附近的时候,他却冒出一句话:“师父,我们现在究竟在什么地方呢?”终于,在查看地图和请问沿途路人后,发现已经离目的地不远了。从这一点来看,在人生的过程中,经常出现这样的现象,有时候是自己信不足,又或者是虽然自己充满自信,相关的旁人却对你缺乏信心。
在美国,曾经有一位大学二年级的女孩子向我提出要求出家的意愿,我提议她先完成学业再作决定。当她大学毕业后,我询问她是否仍有愿望出家。“当然罗!”好应道。结果她却希望继续完硕士后才出家。当我再度问及她完成学业后的打算,她依然以同样坚定的语气答道:“当然是希望出家啦!”直到今年她已读完硕士学位,我再问她,她却对我说了一句实话:“师父,坦白说,好像出家跟在家也差不多呀!”
这便是愿心不能坚持的一个例子。今天希望做的,明天未必会做,今年的计划,明年不一定会进行。
一般人是既提不起信心和愿心,也放不下贪心和瞋心。“贪心”是追求,渴望争取,贪得无厌。“瞋心”是因求之不得,驱之不去,而起怨恨。这两种情况,时常搁在心上,丢不开也放不下。其实,只要是份内的,应该拿的,接受了也不能算贪心;而不应该要的,非份的,却千百计,挖空心思,希冀得到,越多越好,这便是贪心。若不能称心如意,反而有种种折磨,恶运连连,横逆重重,便无法不起怨怒。然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又很难察觉到自己是个由于贪念和瞋心的受害者,因此,也无从放下。
应当提得起也要放得下
一、要把去恶行善的心提起,要把争名夺利的心放下
作为一个正常人,最基本的是要认识到行善是自己份内的家事,止恶是自己该尽的责任,何况是一个佛教徒,一个修行的人!“止恶”是不做对己对人有害无益的事;“行善”是需做对己对人有益利的事。若以菩萨的立场,不会考虑自身的利害,心中只有众生的利益的事。在佛经中的止恶行善有四句话,称为“四正勤”:“已作之恶令断除,未作之恶令不起,未生之善令生起,已生之善令增长。”这可用作判定一个人的善恶标准的依据,通常的人,也可说绝大多数的人,都会认为他们是没有问题的好人。但是,如果连善与恶标准是什么都无法分辨,就应该好好考虑一下所谓“好人“的定义是什么了。起码要知道止恶行善的定义,并不是那么简单。知道不该做的事不会做,应该做的事一定做。那又根据什么而认为该做与不该做呢?不以个人的判断来取舍,当以公益作衡量,以佛法因果为淮则。
很多人批评他人争名夺利,却不知道自己也是一个争名夺利的人。所谓名是甚么?名有大名、小名,还有出锋头的事。当别人获得益处或光荣的时候,自己的反应究竟是赞欢、欢喜、欣赏?或者是嘲笑、妒忌、破坏呢?夫妇、父子之间也常会有争风吃醋、看不惯、放不下的时刻。假若太太比丈夫列有名气,有些做先生的往往会感到难受。至于兄弟之间,是否能够做到会为了手足获得殊荣而倍觉高兴呢?多半是会的,有时则不然。
我认识一对夫妇,太太荣获奖状,新闻被报章报导,太太满怀高兴地拿著报纸展示给她的先生阅读。先生接到手上一看,竟然非常不屑地把报纸郑于地上说:“什么玩意?你也得奖,哪里还有天理!”身为丈夫的,不但不因妻子得奖而感到光荣,反而认为太太获奖显得比他杰出是件岂有此理的事。
二、要把成己成人的心提起,要把成败得失的心放下
成就自己目的是为成就他人;若要帮助广大的人群,必须先要充实自己;在充实自己的过程中,同时也在做著成就他人的工作;正在做著利益他人的工作之时,必然已在促进了自己的成长。然在成己成人的过程之中,难免会遇到障碍,所谓道高魔更高,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因此要能经常把成己成人的心提起,成败得失的心放下,才能坚定信心,巩固毅力。走在成功的道路上,失败乃是过程之一,失败的本身,也就是成功的重要因素。但是,一般人只能享受成功的欢乐,却经不起失败的历练,那样的成功是福报,遇到了失败便动摇,这也正好解释了为什么一般的凡夫,不容易成为伟人的最大原因。其实伟人的人格,是从成功与失败的交替过程中培养出来的。
我在日本留学的时候,刚选好博士论文的主题,请到了论文的指导教授,进行不久,指导教授突然过世;同学们知道后,便说我完蛋了。不久我又找到了另一位指导教授,我把论文送去,指示要我重写,又有同学以为我糟糕了。不时的我,虽感到麻烦,但却认为正好可给自己历练的机会,没有功成,也并未失败。由于有了第一次、第二次的经验,才会使我珍惜留学因缘,鼓起勇气,重写第三遍,最后我的论文终获顺利通过。由于我相信好事多磨的道理,既已有了心理准备,遇到困难,也不觉得是失败,也不考虑能否成功,只是继续努力,做我能做而当做的事。做一日和尚撞一日钟,过一天日子吃一天饭,凡事尽心尽力,放下成败得失。
三、要把众人的幸福提起,要把自我的成就放下
信佛必须学佛,学佛必须效法菩萨精神,菩萨心中没有自我成就的企图,只有成全众生的悲愿。凡是能让众生得益的事,便不考虑个人的成功与失败;凡是众生需要救助,菩萨便会适时适地出现于众生面前,菩萨不为自己做任何事,也不为了自己要成佛才去度众生。
普通人若要学习菩萨的精神,首先得把自己放下来,不论个人成功与否,必须先把其他的人照顾好。对于家庭,首先要把家的人事办好;对于团体,则以共同的利益为前提;对于社会,乃以大众的福祉为著眼。如能做到这样的程度,必可获得他人的欢迎,看在众人眼中,你便是菩萨的化身。
禅修的立场
一、放下散乱的心,提起专注的心
在没有修行禅法以前,心猿意马,无法作得自心的主人。修行是利用数息、参话头等方法,让平时不受控制的心,逐渐调整成为专注的心。未用禅修方法之前,尚不知我们的心念竟会如此难以驾驭。唯有开始修行之后,才会发现我们的心是极其脆弱、多变而又缺乏自主能力。当你打的时候,便会发觉你的心念经常如野马奔腾,无法停止。有些人,嘴巴虽在诵经念佛,头脑却在魂游太虚;也有些人,身体虽因打坐修定,心念却在云霄之外。
我曾见过一位太太,正在家中敲木鱼诵经修行,中途却高声呼叫:“儿子啊!把炉火关掉,锅子快烧焦啦!”照顾炉是对的,但她为何不在诵经之前先作交代,要在诵经做功课时心击两处?这便说明,我们大多数时候都并不在乎散乱心,也不知道那有什么不好,心念很散乱,仍然不自觉;如用禅修的方法,便可协助你,经常可以发现自己内心的散乱,若能发现散乱便已经是在用功修行,心念便渐渐专集中。
二、放下专注的心,提起统一的心
这是进一步阶段,专注是以打坐、念佛等方法,等到念头统一时,协助你专注用功的方法也放下了。这时候,便可享受到天人合一的无限之我的存在,感觉自己与宇宙合而为一,通常在哲学及宗教的领域中,称之为“大我”或“神我”的境界。对于浅尝即止的禅修者,并不容易达到这种程度,唯有锲而不舍的大哲学家、大宗教家、大修行者,才能有这种将心内心外打成一片的体验。
三、放下统一心,提起自在心
这便是从大我的层次,提升到体验无我、无人的解脱境界。犹如《金刚经》中提到的:“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没有主观的自我,没有个别的客观对象,没有众多的客观对象,没有时间的延续过程。一般哲学家、宗教家,把统一的、天人合一的境界,即认作自在解脱,其实那只是放下个别的小我,却抓住了全体的大我,不是真自在。放下大我之后,便是超越到无我、无人、无众生的无相及无心的层次,才是绝对的自在。
《金刚经》的“无我”是没有主观的自我;“无人”是并没有一定的、单独的、客观的对象;“无众生”是没有许多客观的对象;“无寿者”是指既无我、人、众生,也没有他们在时间中的活动过程。如果对于空间现象和时间的过程,都能心无罣碍,便是解脱自在的境界。
四、彻底放下,从头提起
放下成败得失,然后念念新生,从头提起。我在劫勉进入禅修生活的新人时,常常会提醒他们要“大死一番”,便是彻头彻尾地放下自己的一切心理执著,才好重新开始作为一个尽责任、尽本份的修行人。换言之,若要改头换面,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智者,必须先要放下自以为是的自我,才能尊重他人、关怀他人。人在世间,只有身分和立场、责任及义务,并没有特定不变的自我。责任是指著你的身分和地位和立场而言,有许多非做不可的事,否则,便是不负责任。义务则是除了责任之外,仍可依你自己能力所及的范围内,去做额外的事,以帮助别人。
五、放松身心,提起正念
最近有一对年轻夫妇来探望我,我问候他们的近况时,太太便表示她先生最近由于修行太猛,以至于身体不太舒服。其实,禅修的基本要求,就是放松身心,如因求好心切而造成身心紧张,就容易发生的毛病。不过,若要放松身心,必先试著把成败得失的念头放下,若有只顾耕耘不问收获的态度,才能轻轻松松地练习禅修的方法,不断地把注意放在方法上,便是正念,时时不离所用的方法,便是时时不离正念。类似的心理状况,也可用于日常生活的起居作息,一面保持身心愉快,一面保持身心平衡。
提放自在
有提有放的是普通人及修行人,提放自在的则是大成就者,甚至是圣者或大菩萨了。现在用四点来说明:
一、因果循环的信念必须提起,因缘聚散的现实必须放下
相信因果,我们更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任。因为种因虽不一定得果,有果则肯定肯因。用我们的身心做每一件事,便会相对地获得某种程度的反应,不论是直接反应或间接反应,即使对外界没有影响的反应,对自我的身心也会产生反应,那便是因果的延续性,以及连锁性和循环性。
日常生活接触到的一切人、事及物,都是因缘聚散的现象。因缘聚则有种种现象突显、延续;因缘散则使现实环境变迁、消失。世事变幻,风云莫测,起灭无常,出没不定,因此,我们无需对现实环境看得太实在、太认真。从因果看是有的,从因缘看是空的。由于有因有果,所以要负责任尽义务;由于因缘是空的,所以失败不必伤心,成功毋须骄傲。
二、因有慈悲心,所以提得起;因有智慧心,故能放能下
慈悲心是以一切众生为救苦难的对象,以至一肩承担一切众生的苦能。智慧心是从不考虑自己的利害得失,也不天意众生会不会感恩图报。
我曾有极少数学生及弟子,或随我学佛学或跟我修禅修,数年后离开我,并且到处批评我。几年后,有的倦鸟知返巢,有的一去不回头。有人问我的感受如何?感想如何?我说我只知道尽心尽力把师父做好,把老师做好,至于弟子及学生的动作,是他们自己的事。做为师父与老师的我,虽然不得不面对不仁不义的学生及弟子。,我可不能没有智慧,去做一个没有慈悲的长辈。
三、因果不可思议,因缘不可思议,当提即提,当放即放
很多人无法了解因果与因缘,不了解为何有些人时常获得照顾,有些人却总得不到照顾。有时候,当你准备照顾某人,他却已经离开;相对地,有些人虽然你从未预料到要照顾他,他却适时出现在你面前。这都是不可思议的因果及因缘所致。
四、众生的业报不可思议,诸佛的悲智不可思议——提放自在
众生的业报与诸佛的悲智难以想像,能否获得救济,一切都得看因缘是否具足。诸佛以平等的大慈悲心普度一切众生,没有特定的被度对象。例如地藏菩萨曾说:“地狱未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他将所有的众生均看成是他要度的对象,却有许多众生并不领情,并未打算要让地藏菩萨来度,地藏菩萨却永远很有耐心,永远在度众生,所以他是“提得自在”。
曾有一位先生,我一再劝他早日学佛,他却应道:“不急啦!现在的我还不想学佛,反正你们有一位地藏菩萨,总有一天会来度我。”事实上,地藏菩萨当然会等待此人,不过此人若不早日求度,仍然由于业力而处身于烦恼的苦海之中,毫不轻松。地藏菩萨则是以愿力度众生,虽然同样是处身于三界的火宅,却是自由自在,千万不要误解。
《华严经》内提到:“奇哉,奇哉,大地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意思是说,当释迦牟尼佛初成佛时,看到一切众生都具备了佛一般的智慧、福报。在佛眼所见的众生都跟佛相等,因此对佛而言,并没有众生可度。但是,这并不等于放弃众生、不再度众生。所以,《金刚经》中便说:“灭度一切众生已,实无一众生得灭度者。”这说明了在众生的立场,尚需佛度,不过佛度众生乃至度尽之际,终不以为已度了众生。既不抱著一种救世者的心态来度众生,也不执著这广度众生是做什么功德。所以,在度了一切众生后,也没有认为自己在度众生,或者任何一众生被他度了,这便是“放得自在”。彻底放下,但又全部提起。
禅宗的提放不二
一、《维摩诘经》云:“善不善为二,若不起善不善,入无相际而通达者,是为入不二法门。”这是讲善恶平等。
二、《六祖壇经》云:“邪正俱不用,清净至无馀。”“邪正尽打却,菩提性宛然。”这是度自心中的无边众生,断自心中的无边烦恼,学自性中的无尽法门,成自性中的无上佛道。也就是说,虽然忙碌,其实无事,是放得下。
三、《六祖壇经》又云:“不思善、不思恶。”这是心中无物的智慧境界,也是放得下。
四、虚云和尚云:“空花佛事时时要做,水月道场处处要建。”这是表现出无尽的悲愿,所以在放下之后必当提起。
- 觉真法师:放下不快乐就是快乐
- 仁德上人:明心见性就是彻底放下达到心空无一物
- 仁德上人:若想出三界必须放下贪欲心、嗔恨心与愚痴的心
- 宏圆法师:要想往生就要万缘放下、一心念佛
- 仁德上人:修行的两种方法:万缘放下和明心见性
- 仁德上人:放下心中的执着
- 仁德上人:看破是明白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放下也就是不着相
- 仁德上人:传心直心歌
- 仁德上人:执着烦恼多,放下在一念
- 圣严法师:禅定是达成智慧最主要的一种过程
- 圣严法师:生儿不为防老,积榖不为防饥
- 忏云法师:世事无常,看开放下就是解脱
- 仁德上人:难放难难歌
- 圣严法师:佛法是从有分别的执著心达到无分别的解脱心
- 仁德上人:真空妙有妙有真空,不有而有当体即空
- 圣严法师:因为不和谐,所以需要彼此关怀
- 圣严法师:我们的生命跟宇宙是结合为一的
- 仁德上人:只有明心见性后 才能彻底地放下
- 仁德上人:慧湛歌
- 仁德上人:只有彻底放下,才能消除切业障习气
- 星云大师: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 正如法师:念《心经》比《大悲咒》更好吗?
- 印光大师:安士全书白话解
- 净慧大师:净慧法师《楞严经》浅译
- 星云大师:星云大师谈《心经》
- 文珠法师:妙法莲华经
- 大寂尼师:一般人在家里可以读诵《地藏经》吗?
- 仁清法师:听说诵大悲咒对鬼不好,请法师开示
- 星云大师:解读普贤菩萨十大愿王(附普贤行愿品全文)
- 圣严法师:关于灵魂与鬼的终极真相
- 梦参法师:梦参老和尚:金刚经
- 惟觉法师:修行人应做到的三大精进
- 心律法师:吃亏是福
- 梦参法师:梦参老和尚讲地藏本愿经
- 心律法师:什么人与佛有缘?
- 文珠法师:大方广佛华严经
- 星云大师:千江映月
- 虚云法师:多诵读《普门品》和《地藏经》
- 星云大师: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六根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
- 达摩祖师:《破相论》原文
- 永明延寿:宗镜录
- 正如法师:诵心经比大悲咒功德大吗
- 净善法师:净善法师:看风水与算命能否改变命运?
- 大安法师:无量寿经
- 未知:星云大师讲解
- 正如法师:梁皇宝忏 慈悲道场
- 明空法师:明空法师:《心经》中的般若智慧
- 印光大师:不科学的求子秘方,但是很灵验
- 星云大师: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
- 星云大师:朝看花开满树红,暮看花落树还空;若将花比人间事,花与人间事一同。
- 净界法师:打坐的时候该怎么念佛?
- 仁清法师:《大悲咒》的九种世间利益
- 正如法师:在家居士受五戒可以搭缦衣吗?
- 印光大师:命不好者求美好姻缘,有个简单方法
- 星云大师:人死后生命是怎样的?
- 星云大师:溪声尽是广长舌,山色无非清净身;夜来八万四千偈,他日如何举似人?
- 大安法师:大安法师讲解
- 明安法师:把握当下不后悔
- 星云大师:天为罗帐地为毡,日月星辰伴我眠;夜间不敢长伸足,恐怕踏破海底天。
- 净慧法师:净慧法师:《妙法莲华经》浅释
- 白云禅师:傲慢与偏见,学佛人要远诸傲慢,调整偏见
- 宗性法师:佛教说不能执著,是否意味着看淡甚至放弃努力理想?
- 广钦和尚:在家学佛,应如何做人?
- 弘一法师/庆裕:做真实的自己
- 慈庄法师:行脚云游是什么意思?
- 觉真法师:放下不快乐就是快乐
- 觉真法师:善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
- 觉真法师:有没有办法掌握未来?
- 觉真法师:你快乐吗?有没有试过不快乐?
- 慧广法师:错了怎么办?
- 崇慈法师:修行到底是修什么?
- 慧广法师:生活感言,人生总有喜怒哀乐的
- 本源法师:至心精进,专注于目标,成功自然水到渠成
- 如瑞法师:老实念佛,重在一生坚持不懈忆佛念佛
- 明海大和尚:明海大和尚的新春勉励:一个出家人的四件事情
- 静波法师:先告诉为什么要做这件事,别人才真正愿意去做
- 济群法师:弘扬佛法是每个佛弟子的责任
- 清净法师:供奉韦驮菩萨和伽蓝菩萨消除障缘
- 仁禅法师:五种适合绝大多数人修的「持名念佛」方法
- 净善法师:净善法师:看风水与算命能否改变命运?
- 如瑞法师:身外之财终舍离,所造之业如影随
- 静波法师:佛法的中道观
- 济群法师:明心见性是怎么来的?利根是天生的吗?
- 如瑞法师:佛性不分南与北,为人不与比高低,广修福慧获法喜
- 本源法师:学习佛陀冥想静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吗?
- 静波法师:深着虚妄法 坚受不可舍
- 济群法师:人为什么要摆脱痛苦和烦恼,目的是什么?
- 本源法师:出家人与在家信徒要保持距离,才能更好地度化众生
- 如瑞法师:什么是不善业,为什么要远离一切不善业?
- 明海法师:当业障现前时怎么办?随缘了业,究竟解脱
- 济群法师:如何面对喜欢吃喝玩乐,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如瑞法师:每个人的福报都是自己修来的
- 本源法师:人与人之间的相处,要保持一定的距离
- 济群法师:佛教对世界的认识——因缘因果
- 如瑞法师:护念他人善用心,学佛慈悲须践行
- 本源法师:如何报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对佛最好的报恩
- 济群法师: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这八种圆满
- 本源法师:只有无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如瑞法师:印光大师是后世佛弟子学习的榜样
- 理海法师:无论哪种供养,都离不开善用一颗欢喜的心
- [生活故事]也就只是像那么回事
- [佛与人生]妨碍善行,损耗钱财的六种过失,在家佛教徒要防范
- [汉传人物问答]学佛最终只是让自己和众生解脱吗?
- [佛化家庭]世间的孝有几种,子女怎么做才是世间最圆满的孝道?
- [白云禅师]傲慢与偏见,学佛人要远诸傲慢,调整偏见
- [宗性法师]佛教说不能执著,是否意味着看淡甚至放弃努力理想?
- [佛与人生]放下过去,期待明天,对未来心存一份期望
- [佛学常识]四真道行是什么意思?佛说四圣谛的目的
- [人物故事]济公是真实存在的吗?济颠和尚的神奇传说
- [禅宗文化]灵隐寺在哪?杭州最早的佛教名刹灵隐寺介绍
- [黑茶]认识黑茶,黑茶的分类与营养功效
- [禅宗思想]禅宗的“不立文字,教外别传”
- [广钦和尚]在家学佛,应如何做人?
- [宗门故事]无上大法难的不是解,而是真
- [普洱茶]小寒喝什么茶?普洱熟茶、黑茶、红茶
- [佛理禅机]知足不是得少为足
- [生活故事]因为有禅,所以有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