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斋僧的目的何在

  七月斋僧的目的何在

  关于七月斋僧,出典是《盂兰盆经》,佛为目犍连尊者而说,因为目犍连的母亲死亡之后,身陷地狱,佛陀开示于结夏安居解夏之日,就是七月十六的僧自恣日,设盂兰盆,供施大众僧,由于三个月的定期修行中,定有许多人证得圣果,因此,在他们到人间乞化第一天之前供僧,必定有很大的功德。关于这点在《人生》复刊号第十三期的〈超度的意义与供僧的功德〉一文中,已提出申论。

  可是目前的台湾不是当时的印度,结夏安居的制度并没有普遍地依循,也没有必要依循,时代不同,环境不同,生活的方式也不同,印度三月安居是为了连绵的雨季,道路不良于行,也无法外出托钵,游化人间,所以,制定僧众,各自备妥生活所需,择地安居。

  今日的中国,别说从未有僧众依赖每日托钵生活,也没有雨季严重到无法外出的程度,所以,除了少数的寺院,模仿古规,结夏修行,值得赞叹,多半的僧众仍以平常的生活方式修行,对他们而言,结夏、解夏,已无绝对的意义。纵然结夏,也不是完全和外界不相往来,尤其中国的寺院生活,并不仰仗沿门托钵,乞取饮食。再加上今天的工商业社会,衣食的取得,已较容易,不像古代的印度,在解夏之日,由于度过三个月节衣缩食的生活以后,在回到人间游化之前,若能得到较好的、较多的衣食供养,补充营养和衣物是有必要的,因此,布施者的功德就大。而今天中国民间多半是为了超度先亡、报答父母之恩,到寺院斋僧布施,配合着中国的中元节庆的礼俗,还是值得推行。

  多年来,台北地区的居士团体,于农历七月发动斋僧大会,动辄千人以上,首先由普门文库开风气,接着是由城隍庙主持其事,各寺院也发动信徒于七月供僧。在原则上说,这是值得鼓励的,能够使得在家居士们提高对于僧宝的恭敬之心,要比请僧念经,以工计酬的风俗好得太多。

  可是七月大规模的供僧法会,如果其目的仅是为了邀集信徒出钱,邀请僧众赴会,布施、供养一餐丰盛的午斋及若干金钱与日常用品等的衬物,则无积极的意义。在筹备斋僧大会之前,要付出相当大的人力和物力,斋僧之日,僧众们由全省的各地赶到会场,在佛前上供及午餐之外,仅仅是彼此互相见面,类似古代的赶集以及本省民间的拜拜,便没有符合时代要求的意义。

  今日的佛教需要做的事情太多,就是人力与财力不能集中,若能够以一年一度的斋僧大会为名,而来聚集信施及僧众,实在是值得鼓舞的事,不过,应该赋予教育的意义和弘法的效果。若能以斋僧的机会与各级教会或某些特定的教团配合,筹措经费,计画性并持续性地倡导僧尼教育,提供僧尼教育的基金和环境,培养主持三宝,弘扬佛法的僧尼人才,同时,若能举办为期三天、一周,乃至于一个月、三个月的僧众的生活讲习,分级进修,也很有必要。因为,时代在进步,环境在变迁,佛教界的因应能力始终无法跟上,唯有促成提高僧众的教育水准,改善设置佛法的修学环境,才能够养成后继的僧尼人才,以因应时代和环境的需要。但愿从明年起的斋僧大会,继续推动,不过它的实质和目的,应该有所不同。

  (一九八七年十月十五日《人生》五○期)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