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法与卫教
护法与卫教
弘法与护法是一体的两面。保护佛教的形象,维护佛法的纯正,是佛教求取生存的基本条件,进而才能谈到弘扬佛法,扩展佛教的事业。如果佛教的形象任由外人扭曲、误解,佛法的纯度被各种类型的人物加以混淆、渗透,就会使未信者裹足不前,已信者邪正不分,那里还谈得到弘法的效果?所以弘法必须先要护法。
在历史的过程中,任何一个时代,都会出现利用佛教而破坏佛教的人物,也发生过反佛教的人士打出鲜明的旗帜来反对佛教、破坏佛教的事件。作为一个佛教徒,就不得不以护法卫教的责任来全力以赴。如在《梵网菩萨戒经》中所说:「菩萨闻外道恶人以恶言谤佛戒之声,如三百鉾刺心,千刀万杖打拍其身,等无有异。」由此可知,对于发心的菩萨,护法卫教是责无旁贷的分内事。
可是,社会一般人士对佛教徒的护法卫教,往往指责为修养不够、没有修行、不懂慈悲。遇到佛教徒们提出理直气壮的申辩、诉愿、反驳或抗议等行为时,往往会被对方用一句「宗教家不应该有这样的态度!」或者对你说:「你们是佛教嘛!怎么也学一般人那样地没有修养呢?」这好像是说,佛教徒就必须忍气吞声、任人侮辱、受人破坏,甚至到佛法和佛教被人消灭,也应该逆来顺受。这是非常不合理、不公平、不仁道、不民主的野蛮作风。以致于佛教徒们信了佛教,不敢承认自己是佛教徒。未信佛教者则视佛教徒是软弱、消极、无能、无知的代名词。
这种风气不以今日为始,实相沿成习,由来已久。不过今日的佛教界素质已在日渐提高,观念也在逐渐苏醒,然而还是有如下值得我们注意的事实:即大半数的佛教徒们还是抱残守缺,对于外来的讽刺、曲解、侵犯、藐视、黑白混淆等事实,不闻不问。举例而言,电视、电影、报章、杂志等演出或刊载污蔑佛教教义、扭曲僧尼形象等的节目和文章,台湾的佛教界从来少有人过问。大家总以为个别的佛教徒和单独的寺院,人轻言微,人单势孤,纵然向前述各相关单位人士提出纠正的意见,也不会受到重视。甚至有人以外道的观点鱼目混珠,宣称是正统的佛教,到处演讲、出版书刊以广肆分送,也无人愿意出来指其真伪或邪正,尚且以为「清者自清,浊者自浊」、「见怪不怪,其怪自败!」如果人人都是抱着这种观点和态度,正信的佛教、正统的佛法,焉有不亡之理?
《狮子吼》杂志第二七卷第二期,刊出昭慧法师所写的〈护法卫教,不容缄默!〉一文,让我们听到年轻一辈佛教徒们对于护法卫教的心声。该文呼吁教界组织护法委员会,展开温和地抵制,主动地澄清,不容任何人恶意地丑化与诬陷佛教。我觉得这是值得鼓励的运动。
佛教的功能在于辅助社会净化、诱导人心正思,千百年来无人能够否定,所以在中国社会里,与儒、道二家并立,鼎足为三。虽然经过几次暴政恶王的灭佛运动,还是能够屹立不动。佛教的教义,特别是在因果观念的确立、因缘思想的灌输上呈现作用,使得信仰佛教的人,既能安分守己,又能够开创前程;既能够接受已成的事实,也能改善未来的环境。这是由于佛法有一股非常合理、积极、和平、正直的教化力量。
如果不能够保持佛教的纯度,便会变质,成为投机取巧者的工具;如果不能维护它的正确形象,便会失去对于广大人群的教化作用。所以,我们不仅因为自己是佛教徒,而来维护佛教、弘扬佛法,更是为了使我们的社会大众福寿康宁,才提出「护法与卫教」事业的重要性。
(一九八八年五月十五日《人生》五七期)
- 上一篇:宁静的佛教
- 下一篇:「僧伽」未必是「僧宝」
- 禅定是达成智慧最主要的一种过程
- 生儿不为防老,积榖不为防饥
- 佛法是从有分别的执著心达到无分别的解脱心
- 因为不和谐,所以需要彼此关怀
- 我们的生命跟宇宙是结合为一的
- 不论是否已经明心见性都可以体验下这四句话
- 佛经难懂吗?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佛经?
- 何为“赤子之心”?如何保持心的清净?
- 出生食是什么?
- 工作怎么做才能做好?尽全力完成
- 对于家庭暴力需谨慎处理
- 不要带有期待和期盼目的修行
- 真的有世界末日的一天吗?佛教有世界末日吗?
- 积极而不紧张,工作要赶不要急
- 沉缅于男女情欲而不自觉,该怎么醒悟呢?
- 世间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 应以怎样的态度与人相处?
- 如何在工作中与人相互体谅?
- 如何离苦?远离苦的感受
- 什么是“怨憎会”与“爱别离”?人际关系的痛苦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1
- 宗镜录卷第一
- 宇宙大学里,用心交出人生成绩单
- 佛教对「临终关怀」的看法
- 宗镜录一百卷(第一卷~一百卷) 宗镜录序
- 七佛传法偈(三)假借四大以为身,心本无生因境有; 前境若无心亦无,罪福如幻起亦灭。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2
- 大般若经要解——般若的观行
- 佛教对「女性问题」的看法
-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 第一卷
- 心经的人生智慧—《心经》者何
- 定慧之路 第一讲
- 占察善恶业报经 1
- 《大乘百法明门论》讲记之一
- 七佛传法偈(七)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曾法。
- 佛教对「自杀问题」的看法
- 七佛传法偈(二)起诸善法本是幻,造诸恶业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风,幻出无根无实性。
- 二课合解 第一讲
- 十二因缘法
- 慈悲三昧水忏讲记卷上(1)
- 七佛传法偈(一)身从无相中受生,喻如幻出诸形像;幻人心识本来空,罪福皆空无所住。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3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6
- 心经的人生智慧—人生的大智慧
- 妈妈的乳汁
- 四圣谛讲记 第一卷 苦~轮回之苦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4
- 修习止观坐禅法要 1
- 《无量寿经》之八相成道(一)
- 《圆觉经》讲记 第一章 文殊菩萨章
-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序品第一节录
- 印光大师传奇 第一章 早年坎坷
- 摩诃止观卷第一上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10
- 印光文钞全集 增广印光法师文钞卷第一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5
- 心经的人生智慧 解脱痛苦的原理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8
- 宗镜录卷第二
- 妙境法师主讲:八识规矩颂讲义(1)
- 傲慢与偏见,学佛人要远诸傲慢,调整偏见
- 佛教说不能执著,是否意味着看淡甚至放弃努力理想?
- 在家学佛,应如何做人?
- 做真实的自己
- 行脚云游是什么意思?
- 放下不快乐就是快乐
- 善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
- 有没有办法掌握未来?
- 你快乐吗?有没有试过不快乐?
- 错了怎么办?
- 修行到底是修什么?
- 生活感言,人生总有喜怒哀乐的
- 至心精进,专注于目标,成功自然水到渠成
- 老实念佛,重在一生坚持不懈忆佛念佛
- 明海大和尚的新春勉励:一个出家人的四件事情
- 身外之财终舍离,所造之业如影随
- 佛法的中道观
- 明心见性是怎么来的?利根是天生的吗?
- 学习佛陀冥想静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吗?
- 佛性不分南与北,为人不与比高低,广修福慧获法喜
- 深着虚妄法 坚受不可舍
- 人为什么要摆脱痛苦和烦恼,目的是什么?
- 什么是不善业,为什么要远离一切不善业?
- 当业障现前时怎么办?随缘了业,究竟解脱
- 出家人与在家信徒要保持距离,才能更好地度化众生
- 如何面对喜欢吃喝玩乐,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每个人的福报都是自己修来的
- 人与人之间的相处,要保持一定的距离
- 佛教对世界的认识——因缘因果
- 护念他人善用心,学佛慈悲须践行
- 如何报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对佛最好的报恩
- 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这八种圆满
- 只有无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印光大师是后世佛弟子学习的榜样
- 无论哪种供养,都离不开善用一颗欢喜的心
- 敬畏因果,努力修正自己的行为、语言和心念
- 一人独坐、内心空闲,无甚杂思
- 皈依三宝是踏入佛门的第一步
- 跳出三界得解脱
- 如何呵护发起普利众生的愿心,使发心不消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