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的印经事业
佛教的印经事业
从民国三十四年(西元一九四五年)台湾光复以后到一九五一年的五、六年间,所见到台湾的寺院固然很少,规模也小,想从寺院中发现藏经,几乎是不可能的事。就是使用最多的单行本佛经,乃至于早晚课诵本,都不容易请到。后来,由钱召如居士等,成立台湾印经处,又有张少齐居士等经营觉世图书公司,印行流通一些常用的佛经佛书,可以说是台湾印经事业的开端。
一九五七年由中华佛教文化馆的东初老人,倡印日本《大正新修大藏经》正续两篇共一百巨册。接着又有中国佛教会及善导寺等,倡印日本的《卍续藏经》一百五十册。又有屈映光居士,倡印《中华大藏经》;佛教书局的广定法师,倡印《佛教大藏经》;新文丰的高本钊居士,倡印《卍续藏经》及《高丽大藏经》。从此,佛教的法宝,大致具备于台湾一地,而且,普及于世界各国。这是我们在离开大陆以后,局居台湾一隅,尚能感到安慰的事。只是直至目前为止,保存佛教文物法宝的功德,仍远超过使用藏经的功德。因为,印经是一回事,消化、整理和研究的工作,却尚在举步惟艰的开始阶段。
正因为懂得利用《大藏经》的人不多,而在印光大师所揭橥的印经十大功德的信条下,各种各样的印经会,纷纷成立。以个人或集合大众的财力,有限量的分送或大量的赠送方式,不断地印赠小本佛经、简要的佛教著作、法师的开示或居士的作品。往往只需附寄回邮,便可获得你所需要的赠书,这是相当便利的作法。
但是,到目前为止,印书、送书的人多,写书的人少,过去人的老作品一再地被各印经处影印再影印,内容固然无损,但其印刷、装订、纸张,都非常地粗陋,甚至于到了不堪入目,使人无法产生敬意的程度。而对原著作者来说,往往一本比较有内容、可读性高的书,刚一出版,立即被人影印,这便侵损了著作的权益,而且损害了作品的尊严。这些恐怕是印赠经书的单位,所没有料想到的事吧!
当然,佛教的法师和居士们所写的著作,很少想到要收回版税,保留版权,乃至于提出控告的作法。而且,能将佛法广为流通,也是作者们欢喜的事。但写的人太少,而读者也不一定太多。每一个印经事业的功德主,经常都会于一个月之中,收到很多册同类型甚至完全相同的一本书。他们原来的目的,是印行之后,给需要看的人,结果书又回到了自己手中,并还烦劳他们设法转赠他人。
有些印经会,成捆成包地送到各寺院去,因此,我们常常可在寺院中看到大量类似的佛书。其品质通常低劣,不受人瞩目,不能引人入胜,摆了一段时间之后,就必须另作处理,而处理的方式,大约就是送进焚化炉烧掉。这是对于物力、人力的浪费,也是对于法宝的亵渎,看了令人伤心。
印经是好事,赠经是功德,我们还是希望有更多人投注更多的物力和心力,来从事于印经的大事业。不过除了特别有价值,和受到普遍欢迎的佛书之外,应该鼓励更多的人来写有分量、通俗化、适合于现代人需要的佛学书籍,并且要有计画,按部就班地来推广发行。
首先,要做需要量及需要程度的调查和估计,最好能将小规模的各种印经会集中起来,然后以区域性做统筹分配,此组织上的技巧,可比照花莲慈济功德会的作法。而品质上,则求精、求美、求专业化,若人才缺乏,必须要能适当寻求,或有计画自己培养。对经典的印赠,更要讲求纸张、印刷、装订等的高贵和庄严,如此,才能使读者在得到一本佛学的经典及著作之后,会欢喜地看,珍惜地藏,够分量地转赠亲友。
日本有一个佛教圣典协会,值得我们借镜。这是一个很有财力的组织,但他们只送一本书,是英日文对照的《佛教圣典》,外观精美而可读性又高。赠送的对象,包括全国的大小旅馆和饭店,置于每一个房间的写字台上,并欢迎带走,定期补充。此种作法,是仿照圣经协会印送《新约》的方式,成效显著,真是功德无量。
在台湾,已经有人把这部书翻译成了中文和英文对照。但若想于全省各旅社中,看到这本书,还是相当不容易的事。这是由于印送单位,人力和财力皆不足的原因,如果我们能把许多印经会团结集合成为一个组织,共同来做这种印送佛经的工作,相信一定可以无远弗届地把我们要送的佛书,送到每个角落、每一个需要它的人手中。
(一九八五年十一月十五日《人生》二七期)
- 禅定是达成智慧最主要的一种过程
- 生儿不为防老,积榖不为防饥
- 佛法是从有分别的执著心达到无分别的解脱心
- 因为不和谐,所以需要彼此关怀
- 我们的生命跟宇宙是结合为一的
- 不论是否已经明心见性都可以体验下这四句话
- 佛经难懂吗?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佛经?
- 何为“赤子之心”?如何保持心的清净?
- 出生食是什么?
- 工作怎么做才能做好?尽全力完成
- 对于家庭暴力需谨慎处理
- 不要带有期待和期盼目的修行
- 真的有世界末日的一天吗?佛教有世界末日吗?
- 积极而不紧张,工作要赶不要急
- 沉缅于男女情欲而不自觉,该怎么醒悟呢?
- 世间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 应以怎样的态度与人相处?
- 如何在工作中与人相互体谅?
- 如何离苦?远离苦的感受
- 什么是“怨憎会”与“爱别离”?人际关系的痛苦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1
- 宗镜录卷第一
- 宇宙大学里,用心交出人生成绩单
- 佛教对「临终关怀」的看法
- 宗镜录一百卷(第一卷~一百卷) 宗镜录序
- 七佛传法偈(三)假借四大以为身,心本无生因境有; 前境若无心亦无,罪福如幻起亦灭。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2
- 大般若经要解——般若的观行
- 佛教对「女性问题」的看法
-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 第一卷
- 心经的人生智慧—《心经》者何
- 定慧之路 第一讲
- 占察善恶业报经 1
- 《大乘百法明门论》讲记之一
- 七佛传法偈(七)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曾法。
- 佛教对「自杀问题」的看法
- 七佛传法偈(二)起诸善法本是幻,造诸恶业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风,幻出无根无实性。
- 二课合解 第一讲
- 十二因缘法
- 慈悲三昧水忏讲记卷上(1)
- 七佛传法偈(一)身从无相中受生,喻如幻出诸形像;幻人心识本来空,罪福皆空无所住。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3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6
- 心经的人生智慧—人生的大智慧
- 妈妈的乳汁
- 四圣谛讲记 第一卷 苦~轮回之苦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4
- 修习止观坐禅法要 1
- 《无量寿经》之八相成道(一)
- 《圆觉经》讲记 第一章 文殊菩萨章
-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序品第一节录
- 印光大师传奇 第一章 早年坎坷
- 摩诃止观卷第一上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10
- 印光文钞全集 增广印光法师文钞卷第一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5
- 心经的人生智慧 解脱痛苦的原理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8
- 宗镜录卷第二
- 妙境法师主讲:八识规矩颂讲义(1)
- 傲慢与偏见,学佛人要远诸傲慢,调整偏见
- 佛教说不能执著,是否意味着看淡甚至放弃努力理想?
- 在家学佛,应如何做人?
- 做真实的自己
- 行脚云游是什么意思?
- 放下不快乐就是快乐
- 善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
- 有没有办法掌握未来?
- 你快乐吗?有没有试过不快乐?
- 错了怎么办?
- 修行到底是修什么?
- 生活感言,人生总有喜怒哀乐的
- 至心精进,专注于目标,成功自然水到渠成
- 老实念佛,重在一生坚持不懈忆佛念佛
- 明海大和尚的新春勉励:一个出家人的四件事情
- 身外之财终舍离,所造之业如影随
- 佛法的中道观
- 明心见性是怎么来的?利根是天生的吗?
- 学习佛陀冥想静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吗?
- 佛性不分南与北,为人不与比高低,广修福慧获法喜
- 深着虚妄法 坚受不可舍
- 人为什么要摆脱痛苦和烦恼,目的是什么?
- 什么是不善业,为什么要远离一切不善业?
- 当业障现前时怎么办?随缘了业,究竟解脱
- 出家人与在家信徒要保持距离,才能更好地度化众生
- 如何面对喜欢吃喝玩乐,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每个人的福报都是自己修来的
- 人与人之间的相处,要保持一定的距离
- 佛教对世界的认识——因缘因果
- 护念他人善用心,学佛慈悲须践行
- 如何报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对佛最好的报恩
- 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这八种圆满
- 只有无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印光大师是后世佛弟子学习的榜样
- 无论哪种供养,都离不开善用一颗欢喜的心
- 敬畏因果,努力修正自己的行为、语言和心念
- 一人独坐、内心空闲,无甚杂思
- 皈依三宝是踏入佛门的第一步
- 跳出三界得解脱
- 如何呵护发起普利众生的愿心,使发心不消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