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残障者生活得更好

  让残障者生活得更好

  《人生》月刊编辑部整理

  前言

  一九九○年三月二十四日教育部专门委员曾一士居士陪同一群杰出的残障男女青年访问圣严法师,所做问答内容,颇可供一般读者参考,故由《人生》月刊将录音带整理成稿,于一九九○年十一月十五日刊出。

  问:依佛教观点,一个人的福报与业报,都是前世作为所得到的结果。我是个残障者,曾经从事过残障服务的工作,其实,我是抱着赎罪的心态投入工作,希望在来世的时候不要再像目前这样。可是我始终觉得自己活得不快乐,而且非常地不快乐。请问师父,以佛教积极的人生观,如何才能让残障者生活得更好,走出消极、颓丧的世界?

  圣严法师

  (以下简称师):

  我想这不仅仅是残障者的问题,世界上不幸的人相当多,所以这也是很多人共同的问题。其实,所谓「幸」与「不幸」,主要是看我们自己以什么样的观念界定它。

  如果自己的想法错误,即使你再幸运、再幸福,你还是会觉得自己很悲哀,甚至觉得自己生不如死。但是如果我们的观念转变,即使遇到很悲哀的事,也能化腐朽为神奇,使它变成幸运和令人欢喜的事。所以「幸」与「不幸」,端看我们以什么样的想法对待自己的遭遇。

  曾经有许多人找我,希望我为他们解决困难,他们当中不乏事业、家庭、社会地位都很不错,身体也很健康的人,为什么他们的环境那么好还会这样苦恼?

  佛法讲:「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种如是因得如是果,这是从因推演到果,也就是说,「现在」是果而不是因。但是因果并不是那么单纯的事情,佛法也讲:「欲知未来果,今生作者是。」我们接受果报的同时,本身即是因。

  将「过去」当因,视「现在」为无可改变的果,是宿命论,不是佛法。佛法讲因缘、果报,而缘有主动、被动之分。例如我欠别人钱,别人拼命追逼我,「上穷碧落下黄泉」,跑都跑不掉,非还钱不可,这是被动的缘。反之,如果是为了要成就某一件事,帮助某些人而行布施,则是主动的缘。

  佛法真正积极的精神,在于能够转被动为主动。《法华经》中有则譬喻说:一位大富长者的独生子从小走失,和一群乞丐生活在一起。多年以后,长者辗转得知儿子的去处,为了不造成儿子在心理上产生太大的怀疑与恐惧,他派了一位随从,化装成歪嘴瞎眼的乞丐混入乞丐群中,接近这位小乞丐。初时,小乞丐对这位大乞丐没有好感,渐渐地,在大乞丐细心呵护照顾下,终于赢得小乞丐的信任和好感。大乞丐即领着小乞丐到大富长者的家里,两人先是住在牛棚、羊栏,吃着剩菜、剩饭。而后两人的生活逐日得到改善。待小乞丐熟悉一切的时候,知道自己是大富长者的儿子,很自然接受事实,继承长者的遗产。

  那位化装成歪嘴瞎眼的人,他不是受报,是为达成助人的目的才这样做,这是把「现在」当因,转被动为主动的例子。

  《大悲心大陀罗尼经》中,叙述观世音菩萨千手千眼,所谓「千手千眼」,指观音菩萨能随类化生、因材施教的意思。菩萨为了要利益众生,可以上天下地、无一处不去,经百千万劫。到地狱现地狱身、在人间现人身等。众生需要以何种菩萨身度化,菩萨便以他们需要之身化现。

  菩萨以众多身显现的时候,自己知道吗?

  经典上说:「菩萨有隔阴之迷」,阴即五蕴。菩萨受五蕴身,自己已不知道自己是谁。因此,从「主动」的观点看,任何人、事、物都可能是菩萨的变化(以神通力而化),或菩萨所托化(依慈悲愿力而化)。

  我有个女皈依弟子,未学佛前,夫妻不合,生活糜烂,直到生了个儿子是残障,夫妻两人开始接触佛法,家庭气氛于是整个改善。她跟我说:「师父!我很感谢这孩子!因为他的降临,我们的性格都改变了。我想这孩子是菩萨所化生。」

  另外,有位比丘尼,她的母亲从十一年前开始生病,到今年已经八十六岁,病丝毫没有好转,她觉得自己的负担很重。我对她说:「恭喜妳!」她愣了一下。我接着说:「你有母亲可以孝顺,替你自己消业障,这是你的福报。」她听了以后很高兴,说:「希望我母亲能再活百岁,让我多消消业。」

  所以,论因果要看情况。如果我们有慈悲、有愿心和愿力,何必非要将现在当「果」看?我们也可以从因、从主动的角度设想,或许我们是发愿生生世世要在世间度众生的初发心菩萨,有时以残障身,有时以比丘、官僚等身来示现。

  从「果」看,也许你上一世曾经做了些什么,对于现在的果报,你欢欣也好,捶胸亦罢,都已于事无补。戒律、经典都提到:「少欲、知足、知惭愧、行忏悔,忏悔则安乐。」佛经里讲忏悔业障,是教我们要担当自己的问题,甚至人家的问题我们也能担当;而不是自怨自艾、怨天尤人。

  承认自己有错,在基督教称「原罪」,在佛教则是「无明」。一个人不可能从来没有做过坏事、没有说过坏话、没有存过坏的念头。当发觉自己做错事、说错话时,应立即忏悔,忏悔相当于反省。若一时改变不了,没关系,慢慢改,总有一天会改变的。因为我们还是凡夫,一生改变不了,还有第二生、第三生。但是,在改变过程中,我们不要哀怨、不要失望。

  问:依师父的说法,这一世改变不了,到下一世再改,这种心态是否太消极?

  师:能发愿,愿自己一世就能改变、一世就能成佛,当然很好。但是「即身成佛」是很不容易、很少见的。儒家云:「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虽不能至」,为什么不能至?因为是「高山」,那里可能一下子就攀上巅峰?于是以「向往」的心态鼓励自己往上攀登,由于有向往,因此以发愿及实修来渐渐完成,所以这不是消极的态度!

  问:就我所知,外县市或偏远地区,许多残障教养院等慈善机构,大都由外国传教士或他们的信徒所主持,而我们中国佛教素称大乘,为什么这方面却做得很少?

  师:事实上,目前已经有很多的佛教机构参与慈善事业,而且关怀的层面越来越广,包括精神疗养院、老人院的设立,和植物人照顾的问题等。当中又以慈济功德会的善举,最为大众所熟知。所以,如果说佛教没有做,我们不承认;如果说佛教做的够多了,我想还是差得很远。原因如下:

  组织、体制的缺乏

  佛教没有整体性的组织和制度,对人才的培养,也没有整体性的规画。另外,由于独立寺院的经济能力相当有限,为照顾寺院,往往没有余力做其他事情。如果佛教寺院和教会能够组织起来,依据出家、在家众的性质和能力,做分层、分类的教育培养,则情况势将整个改观,能激发佛教界的潜能,做更有意义的发挥。

  陈义过高

  佛法鼓励我们「众善奉行」、「广度众生」,举凡人类的灾难、病痛等诸苦,我们都应该关怀,但是徒有悲愿而不知如何推动,往往就忽略了现实社会和实际生活上的需要,这是值得我们检讨的事。我们可以用财力、体力,或用语言赞叹、安慰来利益人;也可以运用自己的知识学问和技能帮助人。一般人讲「度众生」,陈义过高,一开始就要用佛法度众生脱离生死苦海,这是很不实际的。生活没有着落,已经在苦海里苦不堪言,如何教他用慈悲、智慧度苦呢?

  而天主教、基督教主张「神爱世人」,所谓信神,就应该有爱心,要秉持替神工作的心。爱人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在教堂祈祷、讲道、证道,那是信徒及传教师的工作;另一种则是直接参与社会、文化、福利等种种社会事业的推动,这是神父、修女及牧师的工作。为教会工作,即是为上帝工作。所以,天主教或基督教积极投入社会慈善服务,和其教会体制及欧洲的政治体制有密切关系。将近两千年来,这些修士、修女、传教师和信徒们仍然在进行社会服务工作,而且是心甘情愿、带着愉快的心情在做,因为他们是在为神工作。佛教从来没有类似全国性及世界性的教会体制运作。

  问:我认为佛教界并不很注重慈善事业的推展,除了上述原因外,还跟许多佛教徒一心向往西方极乐净土,不留恋这个世界有关,不知师父您有什么看法?

  师:这是某些修行念佛法门者心态上的偏差,并不是《阿弥陀经》、《无量寿经》和《观无量寿经》等经典的本意。根据净土经典《观无量寿经》及《无量寿经》的记载,要往生西方净土,除了须发愿往生净土及念佛外,最要紧的是发菩提心菩提心即慈悲心,立意要从现在开始直到成佛之后,都要尽其所能帮助他人、利益众生。

  此外,如果有人临命终时才知道有佛,或有人一生作恶,临终时来不及修行三皈依五戒十善等,只要一心称念「阿弥陀佛」,愿阿弥陀佛接引他,他就可能生到极乐世界的下品莲台。一般说来,这种临终念佛法,大都适用于心力、体力不足的老年人,让他们求生净土、心灵平安,这也是很好的事。

  问:请问师父,西方极乐净土是另一个世界吗?

  师:对凡夫而言,它是另一个世界,因为凡夫有分别心、烦恼心。但如果我们秉持清净心,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实则不离我们的本心。

  问:一般人可以藉打坐摒弃外务和干扰,求得清净心,但对我们(残障者)而言,打坐是最不平稳的姿态,请问师父,有没有什么修持方法,可方便我们修行?

  师:打坐不一定要盘腿,只要身心放松,头脑保持宁静、清楚就可以了。但这不是练气,而是要让自己的头脑沈静下来。

  问:是不是有念头的时候,不理它、随它去?

  师:有念头的时候,不管它,但不能随它去,也不要想压抑它。

  问:拜佛有什么规矩、限制?

  师:没有限制。如果你手里拿着拐杖,无法拜佛,无法合掌,遇到佛像只要心里默默念佛就可以了。比如说,看到观世音菩萨圣像,心中就念「南无观世音菩萨」。

  (一九九○年十一月《人生》月刊八七期刊出)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