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镜录卷第三十三
宗镜录卷第三十三
夫道无可修。法无可问。才悟大旨。万事俱休。故云言语道断。心行处灭。既云宗镜。何乃广引身戒心慧之文。法华经云。三藏学者。尚不许亲近。既违大乘之经教。何成后学之信门。
答。经中所斥三藏学者。即是小乘戒定慧。戒则但持身口。断四住枝叶之病苗。定则形同枯木。绝现外威仪之妙用。慧则唯证偏空。失中道不空之圆理。故称贫所乐法。堕下劣之乘。为净名所诃。是愚人之法。今此圆宗定慧。尚不同大乘初教无相之空。及大乘别教偏圆之理。岂与三藏灰断定慧之所论乎。此宗镜录戒定慧。乃至一事一行。一一皆入法界。具无边德。是无尽宗趣。性起法门。无碍圆通。实不思议。如台教云。如镜有像。瓦砾不现。中具诸相。但空即无。微妙净法身。具相三十二。观和尚云。凡圣交彻。即凡心而见佛心。理事双修。依本智而求佛智。古德释云。禅宗失意之徒。执理迷事。云性本具足。何假修求。但要亡情。即真佛自现。法学之辈。执事迷理。何须孜孜修习理法。合之双美。离之两伤。理行双修。以彰圆妙。休心绝念名理行。兴功涉有名事行。依本智者。本觉智。此是因智。此虚明不昧名智。成前理行。亡情显理。求佛智者。即无障碍解脱智。此是果智。约圆明决断为智。成前事行。以起行成果故。此则体性同故。所以依之。相用异故。所以求之。但求相用。不求体性。前亡情理行。即是除染缘起以显体性。兴功事行。即是发净。缘起以成相用。无相宗云。如上所说。相用可然。但依本智。情亡则相用自显。以本具故。何须特尔起于事行。圆宗云。性诠本具。亡情之时。但除染分相用。自显真体者无事行。彼起净分相用。无因得生。如金中虽有众器。除矿但能显金。若不施功造作。无因得成其器。岂金出矿已。不造不作。自然得成于器。若亡情则不假事行。佛令具修。岂不虚劳学者。是以八地已能离念。佛劝方令起于事行。知由离念不了。所以经颂云。法性真常离心念。二乘于此亦能得。不以此故为世尊。但以甚深无碍智。此劝皆是事行故。是知果佛。须性相具足。因行。必须事理双修。依本智如得金。修理行如去矿。修事行如造作。求佛智如成器也。又华严演义云。若执禅者。则依本智性。无作无修。镜本自明。不拂不莹。若执法者。须起事行求依他胜缘以成己德。并为偏执。故辩双行。依本智者。约理。无漏智性本具足故。而求佛智者。约事。无所求中吾故求之。心镜本净。久翳尘劳。恒沙性德。并埋尘沙烦恼。是故须以随顺法性。无悭贪等。修檀等六波罗蜜故。诸佛已证。我未证故。又理不碍事。不妨求故。事不碍理。求无求故。若此之修。修即无修。为真修矣。如上开示。本末无遗。理备行周。因圆果满。可谓其车高广。又多仆从而侍卫之。方能入此。一乘。归于宗镜。若初心入已。须冥合真空。唯在心行。非从口说。直下步步着力。念念相应。如大死人。永绝余想。若非恳志。曷称丈夫。但有虚言。终成自诳。如天台拾得颂公。东阳海水清。水清复见底。灵源流法泉。斫水刀无痕。我见顽愚士。灯心拄须弥。寸樵煮大海。足抹大地石。蒸沙成饭无。磨甎将为镜。说食终不饱。直须着力行。恢恢大丈夫。堂堂六尺士。枉死埋冢下。可惜孤标物。庞居士诗云。读经须解义。解义即修行。若依了义学。即入涅槃城。如其不解义。多见不如盲。寻文广占地。心牛不肯耕。田田总是草。稻从何处生。故知须在心行。忍力成就。忍有二种。一生忍。二法忍。若于法忍。观行易成。以了唯心故。内外平等。如大智度论云。法忍者。于内六情不着。于外六尘不受。能于此二不作分别。何以故。内相如外。外相如内。二相俱不可得故。一相故。因缘合故。其实空故。一切法相常清净故。何谓一切法相常清净。以同遵一道故。所以华严疏云。一道甚深者。亦名一乘。佛佛皆同。一真道故。佛佛所乘。同观心性。万行齐修。自始至终。更无异径。故为一道。
问。真心常住遍一切处者。即万法皆真。云何而有四时生灭。
答。了真心不动故。则万法不迁。即常住义。若见万法迁谢。皆是妄心。以一切境界唯心妄动。心若不起。外境本空。以从识变故。若离心识。则尚无一法常住。岂况有万法迁移。
问。如今现见。物像荣枯。时景代谢。如何微细披剥。明见不迁之旨。
答。但当见性。自断狐疑。余曾推穷。似信斯理。不迁论云。旋风偃岳而常静。江河竞注而不流。野马漂鼓而不动。日月历天而不周。疏云。前风非后风。故偃岳而常静。前水非后水。故竞注而不流。前气非后气。故漂鼓而不动。前日非后日。故历天而不周。钞云。然自体念念不同。则初一念起时。非第二念时。乃至最后吹着山时。非初起时。则无前念风体。定从彼来吹其山也。且山从初动时。以至倒卧地时。其山自体。念念不同。则初一念动时。非第二念动时。乃至最后着地时。非初动时。则无初动山体。定从彼来至着地时。斯皆风不至。山岳不着地。虽旋岚偃岳未曾动也。以此四物。世为迁动。然虽则倒岳历天。皆不相知相到。念念自住。各各不迁。且如世间称大。莫过四大。四大中动。莫越风轮。以性推之。本实不动。如义海云。鉴动寂者。为尘随风。飘扬是动。寂然不起是静。而今静时。由动不灭。即全以动成静也。今动时由静不灭。即全以静成动也。由全体相成。是故动时正静。静时正动。亦如风本不动。能动诸物。若先有动。则失自体。不复更动。今观此风。周遍法界。湛然不动。寂尔无形。推此动由。皆从缘起。且如密室之中。若云有风。风何不动。若云无风。遇缘即起。或遍法界拂。则满法界生。故知风大不动。动属诸缘。若于外十方虚空中。设不因人拂。或自起时。亦是龙蜃鬼神所作。以鬼神属阴。至晚则风多故。乃至劫初劫末成坏之风。并因众生业感。世间无有一法不从缘生。缘会则生。缘散则灭。若执自然生者。只合常生。何得紧缦不定。动静无恒故知悉从缘起。又推诸缘和合成事。各各不有。和合亦无。缘。缘之中。俱无自性。但是心动。反推自心。心亦不动。以心无形。故起处不可得。即知皆从真性起。真性即不起。方见心性遍四大性。体合真空。性无动静。以因相彰动。因动对静。动相既无。静尘亦灭。故首楞严经云。性风真空。性空真风。又不迁之宗。岂离动摇之境。无生之旨。匪越生灭之门。故金刚三昧经云。因缘所生义。是义灭非生。灭诸生灭义。是义生非灭。是以起恒不起。不起恒起。如此通达不落断常。可正解一心不迁之义矣。如先德云。夫物性无差。悟即真理。真即不变。物自湛然。常情所封。于不动中妄以为动。道体渊默。语路玄微。日用而不知者。物不迁也。事像可观。称之为物。物体各住。故号不迁。不迁故。随流湛然清净。为物故。与四像而所相依。故知无生不生。无形不形。处性相而守一者。其为不迁论焉。所以不迁论云。是以如来。因群情之所滞。即方言以辩惑。乘莫二之真心。吐不一之殊教。乖而不可异者。其唯圣言乎。故谈真有不迁之称。导俗有流动之说。虽复千途异唱。会归同致矣。而征文者。闻不迁。则谓昔物不至今。聆流动者。而谓今物可至昔。既曰古今。而欲迁之者何耶。是以言往不必往。古今常存。以其不动。称去不必去。谓不从今至古。以其不来。不来故。不驰骋于古今。不动故。各性住于一世。然则群籍殊文。百家异说者。苟得其会。岂文言能惑之哉。是以人之所谓住。我则言其去。人之所谓去。我则言其住。然则去住虽殊。其致一也。故经云。正言似反。谁当信者。斯言有由矣。何者。人则求古于今。谓其不住。吾则求今于古。知其不去。今若至古。古应有今。古若至今。今应有古。今而无古。以知不来。古而无今。以知不去。若古不至今。今亦不至古。事各性住。有何物而可去来。然则四像风驰。旋机电卷。得意毫微。虽速而不转也。是以如来。功流万世而常存。道通百劫而弥固。成山假就于始篑。修途托至于初步者。果以功业不可朽故也。功业不可朽故。虽在昔而不化。不化故不迁。不迁故。则湛然矣。故经云。三灾弥沦而行业湛然。信其言也。何者。夫果不俱因。因因而果。因因而果。因昔不灭。果不俱因。因不来今。不灭不来。则不迁之致明矣。复何惑于去留。踌躇于动静之间哉。然则乾坤倒覆。无谓不静。洪流滔天。无谓其动。若能契神于即物。斯不远而可知矣。古释云。前言。古今各性住于一世不相往来者。则壮老。不同一色。定为婴儿。无匍匐时。乃至老年。则无相续。失亲属法。无父无子。应唯婴儿得父。余则匍匐老年不应有分。则前功便失。有断灭过。从此便明功流始篑。初步。因果等。相续不失。不断不常。不一不异。不来不去。故圆正不迁理也。乘莫二之真心。吐不一之殊教者。诸圣依一心之正宗。逗机演差别之教迹。虽九流八教不等。而不迁。一念无亏。故云虽千途异唱。会归同致矣。而随文迷旨者。但执权门生灭之言。妄见世相去来之事。因此以为流动。随境轮回。殊不知生死去来。毕竟无性。所以中观论破三时无去。一已去无去者。去法已谢。二未去无去者。去法未萌。三去时无去者。正去无住。又以去者。去法。二事俱无。若无去者。即无去法。亦无方所。去者即是人。以法因人致。离人无有法。离法无有人。故钞云。观方知彼去。去者不至方者。明三时无去来。以辩不迁也。如人初在东方。卓立不动。则名未去。未去故。未去不得名为去。若动一步。离本立处。反望本立处。名已去。已去故。已去不得名为去。惑人便转计云。动处则有去。此中有去时。非已去未去。是故去时去。龙树便以相待破云。若有已去未去。则有去时。若无已去未去。则无去时。故偈云。离已去未去。去时亦无去。如因两边短。有中间长。若无两边短。即无中间长也。青目即以相违破。何者。去时者。谓半去半未去。名曰去时。则一法中有二堕相违。去义不成。是故去时亦无去。故偈云。已去无有去。未去亦无去。离已去未去。去时亦无去也。如一人从东方行至西方时。望其从东至西。如似有去。故言知彼去。然步步中三时无去。则无去法。既无去法。即无去人从此至彼。故言去者不至方也。去者。谓人也。已上一经一论。皆明三时无去。以标宗辩不迁也。此来去因果不迁。即会中道八不意也。如论偈云。不生亦不灭。不常亦不断。不一亦不异。不来亦不去。能说是因缘。善灭诸戏论。我稽首礼佛。诸说中第一。今以因果会释八不义。言不生者。如二十时为因。三十时为果。若离二十有今三十。可言有生。若离二十。则三十不可得。是故不生。故中论云。离劫初谷。今谷不可得。是故不生。不灭者。则二十时不无。故不灭。若二十时灭。今不应有三十时。中论云。若灭。今应无谷。而实有谷。是故不灭也。不常者。则三十时无二十时。是故不常。中论云。如谷芽时。种则变坏。是故不常。不断者。因二十有三十相续。是故不断。中论云。如从谷有芽。是故不断。若断。不应相续。不一者。二十不与三十同体。各性而住。故不一。中论云。如谷不作芽。芽不作谷。是故不一。不异者。不离二十有三十。若二十姓张。三十不异。中论云。若异。何故分别谷芽谷茎谷叶。是故不异。不来者。二十不至三十时。是故不来。不出者。二十时当处自寂。不复更生。故不出也。达此理者。则离一切戏论。契会中道。则真谛矣。是知于真谛中。无一法可得。岂有去来。如大涅槃经云。尔时世尊。问彼菩萨。善男子。汝为到来。为不到来。琉璃光菩萨言。世尊。到亦不来。不到亦不来。我观是义。都无有来。世尊。诸行若常。亦复不来。若是无常。亦无有来。若人见有众生性者。有来不来。我今不见众生定性。云何当言有来不来。有憍慢者。见有去来。无憍慢者。则无去来。有取行者。见有去来。无取行者。则无去来。若见如来毕竟涅槃。则有去来。不见如来毕竟涅槃。则无去来。不闻佛性。则有去来。闻佛性者。则无去来。般若灯论。问。汝为已行名初发。为未行名初发。为行时名初发耶。三皆不然。如偈曰。已去中无发。未去亦无发。去时中无发。何处当有发。释曰。已去中无发者。谓去作用。于彼已谢故。未去亦无发者。谓未行无去。去则不然。去时中无发者。谓已去未去等皆无去义。云何可说去时有去。如是三种。俱无初发。是故偈言。何处当有发。又偈云。无已去未去。亦无彼去时。于无去法中。何故妄分别。释云。妄分别者。如翳目人于虚空中。或见毛发蝇等。皆无体故。又偈云。是故去无性。去者亦复然。去时及诸法。一切无所有。又偈云。未灭法不灭。已灭法不灭。灭时亦不灭。无生何等灭。释曰。第一句者。以灭空故。譬如住。第二句者。如人已死不复更死。第三句者。离彼已灭及未灭法。更无灭时。有俱过故。是故定知灭时不灭。第四句者。其义云何。一切诸法皆不生故。言无生者。生相无故。无生有灭。义则不然。如石女儿。乃至复次汝言灭者。为有体灭耶。为无体灭耶。二俱不然。如偈曰。法若有体者。有则无灭相。释曰。以相违故。譬如水火。由如是故。偈曰。一法有有无。于义不应尔。复次偈曰。法若无体者。有灭亦不然。如无第二头。不可言其断。是以既无来去之法。亦无住止之时。以因法明时。亦因时辩法。法既无有。时岂成耶。如中观论偈云。时住不可得。时去亦叵得。时若不可得。云何说时相。因物故有时。离物何有时。物尚无所有。何况当有时。释曰。如上引证。直指世间。皆即事辩真。从凡见道。目前现证。可以绝疑。去法既然。乃至六趣轮回。四时代谢。皆是不迁。常住一心之道。然则群籍殊文。百家异说。苟得其会。岂文言能惑哉者。若达万法唯我一心。观此心性尚未曾生。云何说灭。尚不得静。云何说动。如楞严会上。即时如来于大众中。屈五轮指。屈已复开。开已又屈。谓阿难言。汝今何见。阿难言。我见如来百宝轮掌众中开合。佛告阿难。汝见我手众中开合。为是我手有开有合。为复汝见有开有合。阿难言。世尊。宝手众中开合。我见如来手自开合。非我见性自开自合。佛言。谁动谁静。阿难言。佛手不住。而我见性尚无有静。谁为无住。佛言。如是。乃至云何汝今以动为身。以动为境。从始洎终。念念生灭。遗失真性。颠倒行事。性心失真。认物为己。轮回是中。自取流转。故知见性不迁。理周法界。但是认物为己。背觉合尘。若以动为身。以动为境。则颠倒行事。性心失真。境实不迁。唯心妄动。可谓云驶月运。舟行岸移矣。故论云。是以言往不必往。古今常存。以其不动。称去不必去。谓不从今至古。以其不来。不来。故不驰骋于古今。不动。故各性住于一世。此乃是法法各住真如之位。无有一物往来。亦未曾一念暂住。皆不相待。岂非不迁乎。若能如是通达。己眼圆明。何似有之幻尘。一期之异说。而能惑我哉。又古释云。百家异说。岂文言之能惑者。此明于三教不惑。各立其宗。儒有二十七家。若契五常之理。即无惑也。黄老有二十五家。若契虚无。亦无惑也。释有十二分教。若了本心。亦无惑也。然则三教虽殊。若法界收之。则无别原矣。若孔老二教。百氏九流。总而言之。不离法界。其犹百川归于大海。若佛教圆宗。一乘妙旨。别而言之。百家犹若萤光。宁齐巨照。如大海不归百川也。然则四像风驰。旋机电卷。得意毫微。虽速而不转者。四像。则四时也。旋机者。北斗七星也。虽寒来暑往。斗转星移。电转风驰。刹那不住。若得意者。了于一心毫微之密旨。则见性而不动也。果不俱因。因因而果者。譬如为高山。初覆一篑之土为因。直至垒土成山。此初一篑土。虽未成山。初不至后。而亦不灭。又终因此一篑土成山。故云果不俱因。因因而果。因因而果。因不昔灭。果不俱因。因不来今。不灭不来。则不迁之致明矣。又如千里之程。起于初步。虽未即到。果不俱因。然全因初步之功。能达千里之路。则因因而果。故云成山假就于始篑。修途托至于初步。又如初发一念菩提善心之因。究竟成就无上妙觉之果。即最初一念不亡。若初一念已灭。则不能成佛果。故云是以如来功流万世而常存。道通百劫而弥固。以其不灭不来。成功成业。因不虚弃。事不唐捐。则知万法俱不迁矣。岂更犹豫于动静之间哉。若能触境而明宗。契神于即物。假使天翻地覆。海沸山崩。尚不见动静之兆眹。况其余之幻化影响乎。
问。一切真俗等法。有相有用。有因有缘。云何一向作观心释耶。
答。若不回观自心。则失佛法大旨。高推诸圣。不慕进修。枉处沉沦。于己绝分。如不效观心进道者。如抱石沉渊。夜行去烛。则于佛智海。必死无疑。向涅槃城。故难措足。是以十方诸佛起教之由。唯说一切众生佛性。大般涅槃一心秘密之藏。若凡若圣。悉入其中。如世尊言。此大般涅槃。是十方诸佛放舍身命之处。安置诸子。悉入其中。我亦自住其中。何者。以觉自心性故。名为佛性。以从性起无漏功德。自行化他。法利无尽。故称为藏。以难信难知。故云秘密。以法性幽奥。故名涅槃。可谓无量法宝之所出。生。犹四大海。一切万法之所依处。如十方空。若不遇之。大失法利。有暂闻者。功德无边。如大般涅槃经中所赞。佛告迦叶菩萨。善男子。如是微妙大涅槃经。乃至一切法之宝藏。譬如大海。是众宝藏。是涅槃经。亦复如是。即是一切字义秘藏。善男子。如须弥山。众药根本。是经亦尔。即是菩萨戒之根本。善男子。譬如虚空。是一切物之所住处。是经亦尔。即是一切善法住处。善男子。譬如猛风。无能系缚。一切菩萨行是经者。亦复如是。不为一切烦恼恶法之所系缚。善男子。譬如金刚。无能坏者。是经亦尔。虽有外道恶邪之人。不能破坏。善男子。如恒河沙。无能数者。如是经义。亦复如是。无能数者。善男子。是经典者。为诸菩萨而作法幢。如帝释幢。善男子。是经即是趣涅槃城之商主也。如大导师。引诸商人趣向大海。善男子。是经能为诸菩萨等。作法光明。如世日月。能破诸暗。善男子。是经能为病苦众生。作大良药。如雪山中微妙药王。能治众病。善男子。是经能为一阐提杖。犹如羸人因之得起。乃至善男子。是经即是金刚利斧。能伐一切烦恼大树。即是利刀。能割习气。即是勇健。能摧魔怨。即是智火。焚烦恼薪。即因缘藏。出辟支佛。即是闻藏。生声闻人。即是一切诸天之眼。即是一切人之正道。即是一切畜生依处。即是饿鬼解脱之处。即是地狱无上之尊。即是一切十方众生无上之器。即是十方过去未来现在诸佛之父母也。是知了此一心总持涅槃秘密之藏。如上所赞。众德攸归。所有一毫之功。随真如无尽之理。力齐法界。福等虚空。皆能成就菩提无作妙果。若未悟斯旨。设有进修。但成有为。终不得道。任经多劫勤苦修行。唯成拙度之门。终无胜报之事。如大智度论云。如舍利弗弟子。罗频周比丘。持戒精进。乞食六日。而不能得。乃至七日。命在不久。有同道者乞食持与。鸟即持去。时舍利弗语目犍连。汝大神力。守护此食。令彼得之。即时目连。持食往与。始欲向口。变成为泥。又舍利弗乞食持与。而口自合。最后佛来持食与之。以佛福德无量因缘故。令彼得食。是比丘食已。心生欢喜。倍加信敬。佛告比丘。有为之法。皆是苦相。为说四谛。即时比丘漏尽意解。得阿罗汉道。故知信一乘之福。福等真如。持四句之功。功齐大觉。所以楞伽经云。佛告大慧。此是过去未来现在如来应供等正觉。性自性第一义心。以性自性第一义心。成就如来世间出世间上上法真心之德。以第一义心。究竟获世出世等菩提胜果之福。
问。万法唯识者。于诸识中。何识究竟。
答。唯阿摩罗识。此云无垢净识。无有变异。可为究竟。三无性论云。识如如者。谓一切诸行。但唯是识。此识二义。故称如如。一摄无倒者。谓十二入等一切诸法。但唯是识。离乱识外。无别余法。故一切诸法。皆为识摄。此义决定。故称摄无倒如如。二无变异者。明此乱识。即是分别依他。似尘识所显。由分别性永无故。依他性亦不有。此二无所有。即是阿摩罗识。唯有此识。独无变异。故称如如。又云。一切世出世间境。不过唯识。是如量境界。此唯识。由外境成。外境既无。唯识亦无。境无相。识无生。是一切诸法平等。通以如理故。以理量二门。一切性相收尽。以识相妙有。是如量门。以识性真空。是如理门。若理量双消。则唯真性。又阿摩罗识有二种。一所缘。即是真如。二本觉。即真如智。能缘即不空如来藏。所缘即空如来藏。十二门论。明。唯识真实。辩一切诸法。唯有净识。无有能疑。亦无所疑。唯识有二。一方便。谓先观唯有阿赖耶识。无余境界。现得境智二空。除妄识已尽。名为方便唯识。二正观唯识。遣荡生死虚妄识心。及以境像。一切皆净尽。唯有阿摩罗清净心也。
问。万法唯识。佛住识不。
答。若阿赖耶。此云藏识。能藏一切杂染品法。令不失故。我见爱等。执藏以为自内我故。此名唯在异生有学。阿陀那。此名执持。执持种子及色根故。此名通一切位。我执若亡。即舍赖耶。名阿陀那。持无漏种。则妄心斯灭。真心显现。则佛住无垢净识。故经云。心若灭者生死尽。即是妄心灭。非心体灭。所以起信论云。复次分别心生灭相者。有二种别。一粗。谓相应心。二细。谓不相应心。粗中之粗。凡夫智境。粗中之细。及细中之粗菩萨智境。此二种相。皆由无明熏习力起。然依因依缘。因是不觉。缘是妄境。因灭则缘灭。缘灭故相应心灭。因灭。故不相应心灭。
问。若心灭者。云何相续。若相续者。云何言灭。
答。实然。今言灭者。但心相灭。非心体灭。如水因风而有动相。以风灭故。动相即灭。非水体灭。若水灭者。动相应断。以无所依。无能依故。以水体不灭。动相相续。众生亦尔。以无明力。令其心动。无明灭故。动相即灭。非心体灭。若心灭者。则众生断。以无所依。无能依故。以心体不灭。心动相续。释曰。论明粗细二种心境。皆由无明熏习力起。然依因依缘。因是不觉。缘是妄境者。只谓不觉自心。妄生外境。故知境无自性。从心而生。和合而起。故云心生即法生。因灭则缘灭矣。以水体不灭。动相相续者。此况真心自体。非动非止。因无明风起。生死动摇。若妄风息时。心之动相即灭。非心体灭。以心体是所依。万法是能依。若无所依。能依非有。故知一心之体。为群有之依。犹如太虚。作万像之体。又本识有二义。一妄染义。凡夫所住。二真净义。八地所住。佛地单住真如。但名无垢识。
问。诸佛单住真如名无垢识者。无垢净识。即是常住真心。为复诸佛决定有心。决定无心。
答。据体。则言亡四句。意绝百非。约用。则唯智能明。非情所及。华严经云。佛子。如来心意识俱不可得。但应以智无量故。知如来心。古释云。如来心。意识俱不可得者。约体遮诠也。但应以智无量故。知如来心者。寄用表诠也。一师云。识等有二。一染。二净。佛地无有漏染心及心所。而有净分心及心所。果位之中。智强识劣故。于心王上。以显无染。约彼智所。以明无量。若必无王所。智依何立。经云。如来无垢识。是净无漏界。解脱一切障。圆镜智相应。则有心王明矣。一师云。以无积集思量等义故。说心等叵得。就无分别智以显无量。非无心体。上之二解。俱明心意识有。又云。佛果实无心意意识及余心法。云不可得。唯有大智。故言智无量故。知如来心。经云。唯如如及如如智独存。佛地。论中。五法摄大觉性。唯一真法界及四智菩提。不言更有余法。此二说约无。若依前有。未免增益。亦不能通不可得言。若依后无。未免损减。亦不通能知佛心言。既云知如来心。不可言无心。可知明非无心矣。又心既是无。智何独立。亦违涅槃灭无常识。获常识义。若有无二义双取。未免相违。若互泯双非宁逃戏论。若后宗言唯如智者。以心即同真性。故曰唯如。照用不失。故云如智。岂离心外而别有如。是则唯如。不乖于有。前宗以纯如之体。故有净心。心既是如。有之何失。是知即真之有。与即有之真。二义相成。有无无碍。正消经意者。言不可得者。以心义深玄。言不及故。寄遮显深。言但以智知如来心者。托心所寄表显深。云何深玄。欲言其有。同如绝相。欲言其无。幽灵不竭。欲谓之情。无殊色性。欲谓无情。无幽不彻。是知佛心即有即无。即王即数。心中非有意。亦非不有意。意中非有心。亦非不有心。数。非依于王。亦非不依王。一一皆尔。圆融无碍。清凉记释云。言佛无心有智。成相违过。心王最胜。尚说为无。智无所依。岂当独立。如无君主。何有臣下。今先别会二宗。后通合二宗。先会法性宗意云。心即是如。智即如智。离心无如。则知有如已有心矣。况即体之用。称如智。即用之体。即是真如。如一明珠。珠体即如。明即如智。岂得存如亡于心矣。前宗以纯如。下。会法相宗意云。即如之有。有岂乖如。如镜即虚。则有心无失。是知即真之有。通会二宗。即真之有。是法相宗。即有之真。是法性宗。两不相离。方成无碍真佛心矣。又心中非有意亦复非无意者。非有。是不即义。二相别故。亦非不有。是不离义。无二体故。又非有者。以无二体。互摄尽故。亦非不有者。二相不坏。力用交彻故。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1
- 宗镜录卷第一
- 宇宙大学里,用心交出人生成绩单
- 佛教对「临终关怀」的看法
- 宗镜录一百卷(第一卷~一百卷) 宗镜录序
- 七佛传法偈(三)假借四大以为身,心本无生因境有; 前境若无心亦无,罪福如幻起亦灭。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2
- 大般若经要解——般若的观行
- 佛教对「女性问题」的看法
-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 第一卷
- 心经的人生智慧—《心经》者何
- 定慧之路 第一讲
- 占察善恶业报经 1
- 《大乘百法明门论》讲记之一
- 七佛传法偈(七)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曾法。
- 佛教对「自杀问题」的看法
- 七佛传法偈(二)起诸善法本是幻,造诸恶业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风,幻出无根无实性。
- 二课合解 第一讲
- 十二因缘法
- 慈悲三昧水忏讲记卷上(1)
- 七佛传法偈(一)身从无相中受生,喻如幻出诸形像;幻人心识本来空,罪福皆空无所住。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3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6
- 心经的人生智慧—人生的大智慧
- 妈妈的乳汁
- 四圣谛讲记 第一卷 苦~轮回之苦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4
- 修习止观坐禅法要 1
- 《无量寿经》之八相成道(一)
- 《圆觉经》讲记 第一章 文殊菩萨章
-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序品第一节录
- 印光大师传奇 第一章 早年坎坷
- 摩诃止观卷第一上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10
- 印光文钞全集 增广印光法师文钞卷第一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5
- 心经的人生智慧 解脱痛苦的原理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8
- 宗镜录卷第二
- 妙境法师主讲:八识规矩颂讲义(1)
- 傲慢与偏见,学佛人要远诸傲慢,调整偏见
- 佛教说不能执著,是否意味着看淡甚至放弃努力理想?
- 在家学佛,应如何做人?
- 做真实的自己
- 行脚云游是什么意思?
- 放下不快乐就是快乐
- 善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
- 有没有办法掌握未来?
- 你快乐吗?有没有试过不快乐?
- 错了怎么办?
- 修行到底是修什么?
- 生活感言,人生总有喜怒哀乐的
- 至心精进,专注于目标,成功自然水到渠成
- 老实念佛,重在一生坚持不懈忆佛念佛
- 明海大和尚的新春勉励:一个出家人的四件事情
- 身外之财终舍离,所造之业如影随
- 佛法的中道观
- 明心见性是怎么来的?利根是天生的吗?
- 学习佛陀冥想静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吗?
- 佛性不分南与北,为人不与比高低,广修福慧获法喜
- 深着虚妄法 坚受不可舍
- 人为什么要摆脱痛苦和烦恼,目的是什么?
- 什么是不善业,为什么要远离一切不善业?
- 当业障现前时怎么办?随缘了业,究竟解脱
- 出家人与在家信徒要保持距离,才能更好地度化众生
- 如何面对喜欢吃喝玩乐,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每个人的福报都是自己修来的
- 人与人之间的相处,要保持一定的距离
- 佛教对世界的认识——因缘因果
- 护念他人善用心,学佛慈悲须践行
- 如何报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对佛最好的报恩
- 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这八种圆满
- 只有无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印光大师是后世佛弟子学习的榜样
- 无论哪种供养,都离不开善用一颗欢喜的心
- 敬畏因果,努力修正自己的行为、语言和心念
- 一人独坐、内心空闲,无甚杂思
- 皈依三宝是踏入佛门的第一步
- 跳出三界得解脱
- 如何呵护发起普利众生的愿心,使发心不消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