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起信论
《大乘起信论》(梵文 Mahāyāna ?raddhotpada ?āstra),大乘佛教重要论书,相传为古印度马鸣著,南朝梁真谛译,一卷;唐代实叉难陀重译,作2卷;以真谛译本较流行。 又略称《起信论》,是大乘佛教的概论之作,全文篇幅不长,只有一万一千字左右,但它结构严谨、析理清晰,是对隋唐佛教影响最大...[详情]
大乘起信论义疏 第三卷
大乘起信论义疏 第三卷
净影寺沙门慧远撰
第二番中亦有四门。一定障相。二释障名。三明断处。四对障辨脱。言定相者。云何得知。五住性结为烦恼障。事中无知以为智障。如涅槃说。断除一切贪嗔痴等得心解脱。一切所知无障碍。故得慧解脱。贪嗔痴者即是五住性结烦恼。一切所知得无碍者。当知即是除事无知。又如地经以佛无碍为慧解脱。当知即是除事无知。远离痴染为心解脱。当知即是五住性结为烦恼障。又杂心云。如来断除二种无知。一者断染污。二者断不染污。染污无知即是五住性结烦恼。不染污无知即是事中无明之心。准验斯等当知。以彼五住性结为烦恼障。事中无知以为智障。次释其名。五住性结能起分段变易生死。劳乱行人故名烦恼障。事中闇惑能障如来种知明解。是故说此为智障也。次辨断处。处别有三。一者世出世间相对分别。二者功用无功用相对分别。三者因果相对分别。就初对中义别有二。一者隐显互论。地前断除五住性结。以彼舍相趣顺如故。初地以上断除智障。以彼地上契合法界了达诸法无障碍故。故地经云。于初地中一切世间文讼咒术不可穷尽。二者优劣相形。地前菩萨唯除烦恼。初地以上智行宽广二障双除。第二对中义别有二。一者隐显互论。七地以前唯除烦恼。八地以上灭除智障。如八地中净佛国土。断除一切色中无知。九地之中了初心行。灭除一切心行无知。第十地中于诸法中得胜自在。断一切法中无知。此等皆是除事无知。二者优劣相形。七地以还唯除烦恼。八地以上二障双除。第三对中义别有二。一者隐显互论。金刚以还断烦恼障。如来地中种智现起。了达一切差别诸法。断除智障。以事无知难除断故至佛乃尽。二者优劣相形。金刚以还唯断烦恼。如来果德二障双断。次辨对障明脱。除烦恼障得心解脱。灭除智障得慧解脱。言心脱者其有二种。一佛菩萨行世间心。二佛菩萨第一义心。断四住故世谛心脱。除无明故真谛心脱。言慧脱者诸照世间一切种知得解脱也。第三番中亦有四门。一定其障相。二释障名。三明断处。四对障辨脱。言定相者云何得知。五住性结及事无知为烦恼障。分别之智以为智障。如胜鬘云。五住及起同名烦恼。明知五住及事无智是烦恼障。言分别智为智障者如宝性论说。有四种障不得如来净我乐常。一者缘相谓无明地。以是障故不得如来究竟真净。二者因相谓无漏业。以是障故不得真我。三者生相谓意生身。以是障故不得真乐。四者坏相谓变易生死。以是障故不得真常。彼既宣说无漏业障不得真我。是故定知。分别缘智是其智障。又如地经六地中说智障净因事。谓不分别空三昧。以不分别为智障净。明知即用分别之智以为智障。又楞伽经云。妄想尔炎慧彼灭得我涅槃。灭尔炎慧方名涅槃。明知。所灭妄慧是障。又龙树说。如彼觉观。望下为善。望第二禅即是罪过。乃至非想望下为善。望出世道即是罪过。缘智如是。望世为善。望其实性亦是罪过。既言罪过何为非障。次释其名。五住性结及事无知体。是闇惑劳乱之法故名烦恼。缘智碍真故名智障。问曰。此智能显真。故经中说为了因也。何故今说为智障乎。多义如真故复名障。如药治病若药不去药复成患。此亦如是。云何妨真。如维摩说。寂灭是菩提。灭诸相故此智是相。所以是障。不观是菩提。离诸缘故此智是缘。所以为障。不行是菩提。无忆念故此智忆念。所以为障。断是菩提。断诸是故此智是见。所以是障。离是菩提。离妄想故此知妄想。所以是障。障是菩提。障诸愿故此智是愿。所以是障。菩提真明此智性闇。所以是障。如世乐受。性是行苦。如是等过不可具陈。皆违真德故说为障。次辨断处。断处有二。一者地前地上相对分别。二者直就地上世出世间相对分别。就初对中义别有二。一隐显互论。解行已前增相修故断烦恼障。初地以上舍相修故断除智障。云何增相能除烦恼。烦恼正以闇惑为患。从初已来修习明解缘智转增闇惑渐舍。至解行时明解增上惑障穷尽。说之为断。云何舍相。能断智障。智障正以分别为过。初地以上穷证自实缘修渐舍。分别过灭名断智障。二优劣相形。地前菩萨唯断烦恼。初地以上对治深广二障双除。若论事识解灭者地前亦得。但不论耳。次就地上世出世间相对分别。初二三地名为世间。四地以上名为出世。于中亦有二门分别。一者隐显互论。三地以还世间之行断烦恼障。四地以上出世真慧断除智障。云何世间除烦恼障。如地论说初地断除凡夫我相障。凡夫我障即是见一处住地。第二地中断除能犯惑烦恼。犯惑烦恼即是欲爱色爱有爱三种住地。第三地中断除闇相闻思修等诸法妄障。闇相即是无明住地。是故明地世间但断烦恼障也。云何出世能断智障。智障有三。一是智障。所谓空有之心。二是体障。所谓建立神智之体。相状如何。谓彼缘智正观诸法非有非无。舍前分别有无碍。虽舍分别有无之碍而犹见已以为能观。如为所观。见已能观。心与如异。如为所观。如与心别。由见已心与如别故未能泯舍神知之碍。说为体障。三是治想。通而论之向前二种俱是治想。但此一门治中究竟偏与治名。然此治相亦是缘智。对治破前神智之碍。实心合如。虽复合如论其体犹是七识生灭之法。障于真证无生灭慧故名为障。障别如此。治断云何。始从四地乃至七地断除智障。入第八地断除体障。八地以上至如来地断除治想。云何断智障。四五六地观空破有。舍离分别取有之智。故地经中广明。四地观察诸法。不生不灭。舍离分别解法慢障。第五地中观察三世。佛法平等。舍离分别身净慢心。第六地中观法平等。舍离分别染净慢心。此等皆是观空破取有之心。第七地中观诸法如。舍前分别取空之心。离如此等名断智障。云何八地断除体障。前七地中虽观法如犹见己心。以为能观。如为所观。以是见故心与如异。不能广大任运不动入第八地。破此等碍。观察如外由来无心。心外无如。如外无心无心异如。心外无如无如异心。无心异如不见能知。无如异心不见所知。能所既亡泯同一相。便舍分别功用之意。舍功用故行与如等。广大不动名入八地。此德成时名断体障。云何八地至如来地断除治想。向前八地虽除体障治想犹存。故八地云。此第八地虽无障相非无治想。然此治想八地以上渐次除至佛乃尽。彼云何断者。分别息故真相现前。觉法唯真本末无妄。以此见真。无妄力故能令妄治。前不生后。后不起前。于是灭尽也。二者优劣相形。初二三地对治微劣唯断烦恼。四地以上对治深广二障双除。若通言之始从初地乃至佛地当知。念念二障并断。缘智渐明断烦恼障。真法渐显灭智障。治断如是。次对障辨脱。就此门中除断烦恼二脱俱生。息除智障二脱俱显。相状如何。前修对治断烦恼时能治之道必依真起。所依之真恒随妄转。故以妄修动发真心。令彼真中二脱德生。真德虽生与第七识缘智和合。为彼隐覆真德不显。息除彼智真德方显。其犹腊印印与泥合。令彼泥上文像随生。泥文虽生腊印[雨/復]之不得显现。动去腊印其文方显。彼亦如是。二障之义难以测穷。且随大纲略树旨况。今此论中辨二障者是第二番也。五住相望四住及起同为烦恼障。无明及起齐为智障。故地持无明以妄同为智障。就无明中随义更论。所起恒沙复为烦恼。无明住地独为智障。故此论中。但无明地以为智障。染心恒沙以为烦恼障也。问曰。于彼事识之中取性无明是何地收。妄识之中所有爱见是何地收。断言。不定略有二义。一隐显互论。彼事识中取性无明。以本后末摄为四住。彼妄识中所有爱见。以末从本收为无明。二随义通论。妄识之中所有见皆四住收。事识中所有无明亦无明摄。次随文释。此中有二。一者别障。二者此义云何以下释其义相。言染心义者。业识以下乃至读识以为染心。能障真如根本智者。是恒沙惑乱劳义强。能障真如寂灭智也。无明义者是根本无明地也。障世间自然业智者。无明是其迷闇义。故障佛种智真明解也。自然业者是不思议作业也。所障法者谓证教二道法报两果也。自下第二释其相。释二障故即分为二。初为烦恼后为智障。此义云何者设问发起。以依染心者是业识也。末中第一故名之为依。言能见能现妄取境界者转现智识。略无续识。亦可。此是六识体故。所以不论。违平等性者。以染心者是分别心。真心寂静故正相返。所以违者下显违由。以一切法常静无起相。此举理略无惑相。然此自解无明不觉妄者。是释者障与法违故者。无明闇惑。种智真明。故相返也。下释其由。不能得知一切世间种种境界故者。是举所障。诸界根原故。故说二障也。自下第五明舍灭义。此中有二。一者直明舍灭。二者问以下难解重显。就初中有三。一者举惑体。二者又粗中之粗以下据人以辨。三者此二种以下明舍灭之相。复次生灭相有二种者。总标其数。与心相应者。末后二识及与六识也。与心不相应者。根本四住也。自下就人以辨。粗中之粗凡夫境者。是六识也。粗中细者。智续两识也。细中粗者。是染心也。恒沙末故名之为粗。菩萨境界者。种性以上乃至金刚心也。细中之细佛境界者。是根本无明识。自下第三明舍灭相。此中有二。一者明起由。二者若因灭以下明灭由也。此二种生灭依无明薰习而有者。以众惑本故以末论本也。依因者不觉义者即是无明也。缘者六尘境界也。具此因缘得立生灭。次辨灭相。若因灭则缘灭者。境界无自由心而成。故上中言三界虚伪但一心作。能成心灭所成亦灭也。因灭故不相应心灭者。明亡本故末竭。是业转现识也。缘灭故相应心灭者。境界亡故随境心亡。此之明其不相应心妄故境界亦妄。境界妄故相应心亦妄也。次辨重显。此中初问后答。问意者。若心灭者云何相续者。相应不相应皆是灭者众生则无心。云何续有。若相续者云何说灭者。妄心恒续者云何众生灭妄成真乎。就妄心进退征难。答中有三。初明法说。中明开喻。后辨合喻。言灭者唯心相灭者。是妄识也。非心体灭者是真识也。妄识全亡不妨真有。真识常有故众生非断。妄识终灭故众生成真。言风者喻无明也。水喻真识也。动喻妄识也。若水灭者则风断绝无依止者。是作设喻。非无水也。而显依义故为此说。何以得知。设喻非正。下则解释以水不灭风相相续。唯风灭故动相随灭。非是水灭。是故明知。是设喻也。无明亦尔以下合喻。无明合上如风。依心体者合上依水。言而动者合上有动相也。若心体灭者合上假设喻也。以体不灭心得相续。去合上水不灭故风相相续也。唯痴灭故心相随灭者。合上唯风灭故动风随灭也。非心智灭者。合上非是水灭也。自下第三明其真妄熏习之义。此中有三。一者标熏法体。二者熏习义者以下略释熏义。三者云何熏习起染以下广显熏相。复次有四种熏者是总表数也。染净法起不断绝者熏习功能。言净法者即第八识也。言染因者即无明识也。言妄心者第七识中。始从业识乃至相续通名业识。言妄境者谓妄想心所起一切虚伪境界。此四种者熏法体也。此四犹是地持论中如是。如实凡愚不知起八妄而生三事。真如熏习犹彼如是如实。无明熏习者犹彼凡愚不知也。妄心熏习者犹彼八妄想也。妄境熏者犹是彼处生三事中初虚伪事。问曰。何故事识及事根尘不说熏习。答。此条中未明熏习所起末故。故不论也。自下第二略释熏义。此中有三。一者题名。二者开喻。三者此亦如是以下合喻也。熏习义者是显名也。言世间衣服者喻染净法体也。实无香者喻行用也。若人以香熏故则有香气者。喻行者随缘熏习故染净之用。次下合喻。此亦如此。真中无染。妄熏令有。妄中无净。真熏使有。故彼妄中得有方便对治行起。释意如此。自下第三云何熏习起以下广辨熏相。此中有二。一者辨熏习起染。二者云何熏习起净法以下明其熏习起净。就初中有二。一者就前四明其熏习相生次第。二者此妄境熏习以下别明熏习所起不同。云何起染法不断者是题名也。以依第一真如法故使有第二无明染因。以有无明故即有第三妄心。以有妄心故则有第四妄境界也。以有境界缘故即熏习妄心。令其染着造业受苦也。念者爱也。著者见也。次第二从此妄境界以下明其熏习所起不同。从末寻本次第辨之。能熏法体四故所熏应四。而文灭无真如熏习所起之义。此妄境熏习有二种者是题名也。此境熏习起事识也。念者爱也。取者见也。即是十使也。言起心熏习者是第二也。言业识者第七识也。熏习起妄识果。谓受二乘菩萨变易细苦。即正果也。言增长分别事识者。是六识缘由果。凡夫业系苦者分段粗苦也。无明熏中起妄识者其近果。起事识者是其远果。真如熏习亦有二种。一者起无明。二者起妄心。以彼真如无分别故能起无明。觉知性故能起妄心。此后一门释中无也。推章门中具有此义。自下第二明熏起净。此中有二。一者明其真妄相熏起净。二者真如熏习义以下明其唯真熏习起净。就初中有二。一者真妄总明。二者妄心熏习以下别明妄熏起净。又远法师解。云何起净法不断者此文早着。以有真如法故以下乐求涅槃。以还摄上真如熏习也。然后应着云何起净法。以此妄心以下第二起净文也。此中有二。一者明妄熏真。二者明真熏妄。就初中有二。一者能熏。二者妄心熏以下明其所熏。此二种释文随念无伤。云何熏习起净者是题名也。所谓以下正辨。以有真如故无明令熏起。厌生死乐涅槃也。此之真熏妄也。次辨妄熏真也。以有妄心厌离生死求涅槃。故熏习真心。自信己性。唯是真如智外无法。但妄心颠倒所见以知外境无所有。故种种方便修习离念起真之行。虽有所修不取不念。久修力故无明则灭。无明灭故妄心不生。妄心不生故妄境随□。境界妄故心相俱尽。名得涅槃。得涅槃故自然成就不思议业用充法界也。因缘俱灭者因是心也。缘是境也。言涅槃者性净法佛也。不思议业者是方便报佛也。释意如此。自下明其别妄熏起净。妄心熏者六七识也。言分别事识者。谓凡夫二乘厌生死苦取向涅槃。此六识中方便修行熏发真也。言意熏习者。谓诸菩萨见虚妄法。无所贪取。知真如法寂静安隐。发心勇猛趣大涅槃。此七识中方便修行熏发真也。彼说七识以之为意。非六识中意识也。自下第二明唯真熏妄。此中有二。一者明其所显所熏妄义。二者复次真如自体相者以下明其所表理体平等。问曰。所显所表有何着别。答。言所显者此真理中。随修习缘有可显义。转理成行。以缘照解断惑。所显故名所显。所言表者。真如理体平等一味绝言离相。然理不自显。寄法以表故名所表。法不自成。以理熏故真法方成。故此理中有二义。故此中辨也。就初中有二。一者就始中明真熏妄。二者复次染法以下就修明其真妄尽不尽义。就初中有二。一者明能熏法。二者此体用熏习以下明所熏人。就初中有三。一者总标举类。二者列章门。三者自体熏者以下释二章门。真如熏习有二种者是题名也。云何以下列章门。谓体用也。自体相熏习者以下第三列释。此中有二。一者释体章门。二者用熏习者以下释用章门。就初中有二。一者正出其体。二者问答重释。言无漏法者。法身本体法佛之性。言不思议作业性者。是报佛性也。有此二性熏习力。故令起妄解断惑。已后转理成行。地前名为性种习种。地上名为证教二道。佛果名为法报二佛。虚法为言。名为性净方便涅槃。自下第二重显。此中有二。一问二答。问意者。若便真能熏妄起善行者一切众生皆有真如。何不等勋齐便发心起修善行能入涅槃。而诸众生有信无信优劣。前后无量差别。就第二答中有二。一者明真妄根原。正答上问。二者又诸佛法有因缘以下明缘修对治。此之远答也。就初中有三。一者明真。二者而有以下明妄根本。三者唯如来下结难知也。言真如本一者。诸众生中真如理一本来无二。故成佛时以理成故。但是一佛无有二也。何故名诸佛。此是处缘故尔。非理中诸也。此真如根原也。自下第二明妄根原。然若尔者何故众生差别者。有无量无明本来成就。此之根本也。过恒沙等上烦恼者枝条末也。我见爱者是四住所起也。此众惑者皆依无明。如此无明熏习真如。真如随缘差别不同。如虚空本一而随有处大小不同。若破有处即虚空无大小相。此亦如此。随染缘故利钝差别。若离染缘则平等一味。无上下优劣。问曰。若初真一何故起染原薄不同。答。无始无明等同品无有粗细。智识以后染着不同。心虑异故。续识以后起成深浅。故果报优劣上下不等利钝差别。然此义者非凡所能知。自下第三结难知。唯如来能知故也。故大经言。十住菩萨见终不见始。佛乃穷了见始见终。自下第二随对治。此中有三。一者法说。二者如木中下开譬。三者众生亦尔下合喻。言有因有缘者。因者内心。缘谓外缘。譬意者木虽有火不能自烧。众生虽有真如之性不能独熏自成涅槃。合中可解。言示教利喜者。四谛三转法轮也。示犹示转。教犹劝转。利喜是其犹证转也。示转者示苦示集。示灭示道名示转也。言劝转者苦应知集应断。道应修灭应证。言证转者苦我已知。集我已断。道我已修。灭我已证也。示可当相示苦令知。教集应断。道利应修。灭喜应证也。以此四谛入道之诠故。以四谛向涅槃道也。自下第二释用章门。此中有三。一者总表举数。二者云何以下列二章门。三者释二章门。用熏习者是显名也。即众生外缘之力者。谓佛菩萨证如起用。摄化众生令修善法。自下列章门。差别缘者此应身化也。平等缘者真身摄也。自下第三释章门。释二章门故即有二。就初中有三。一者正释差别。二者此缘有二以下就时以辨。谓时远近也。三者是近远二缘分别。以下就益以辨。增长行者修行时益。受道缘者得果时益。平等缘者以下释第二章门。诸佛菩萨久发大愿誓度一切。以此善根熏习力故。自然常随一切众生随应见闻而为示现。谓示如来平等法身也。以同体智力者此观照彼苦也。令诸众生依三昧力平等见佛。此真身摄也。能熏如是。次明所熏人。此中有二。一者题名举数。谓此体用勋习分别有二种也。二者列名即释。言未相应者是凡二乘地前菩萨也。此中初明体未相应。后明未得自然以下用未相应。言意意识者是七六识也。是妄识心中信顺修行。而未能舍离分别之念与实相应也。未得自在业修行者。未得无功用自在行也。问曰。地前菩萨五生自在。何故未得自在业耶。答。隐细从粗。是故此论。已相应者谓初地以上出世法身菩萨令舍妄心。除灭无明契证真如。与佛如来法身相应无有分别。唯依法身自然修行趣佛智海也。复次染法自下第二明尽不尽。此中有二。一者立正道理。二者此义云何以下释所以。复次染法者是举法也。无始以来熏习不断。至渴佛后方尽灭也。净法始终常有无有尽灭。此义以下释其所以。真如常熏故妄心妄境则灭。转理成行。法身显现也。起用熏者是应用也。上来明真妄相熏。此中明真妄尽不尽。不料简也。复次真如自体相者自下第二明其所表。此中有二。一者明所表法。二者复次显末以下明其修舍趣入方法。就初中有二。一者明所表体。二者复次真如用以下明其所说。所谓行法也。就初中有三。一者三义略表。二者问曰以下释简前后。三者复以何义以下释前立义。初中有三。一者总表。二者所谓以下别释。三者具足如是以下结也。就初中有二。一者题名。谓复次真如自体相者也。真如即体名之为相。二者正释。此中有三。一者明理无偏。二者非前际生以下明理体常。三者从本来下明理法具。言一切凡夫二乘菩萨诸佛者是举人也。无有增减者是理体也。若论行义凡圣殊异因果差别。而理体者等同一味。凡夫二乘中理无有减。菩萨佛中理亦无增也。自下明常。非前际生者明其本来无有生相。非后际灭者明终无灭。行德名为生。而不灭名不灭。异简此故名非生不灭。湛然常也。毕竟常恒者。常中最故名毕竟常也。自下明理。然此理者非为孤立。从本以来理自满足一切功德也。下其别释。有六句。所谓自体有大智慧光明义故。此之一句此真理中。具足一切三昧智慧神通解脱陀罗尼等功德之性。如妄心中具足一切八万四千诸烦恼性。虽不后现行而实有之。说彼理中智慧之性。以为智慧光明义也。故严经云。一切众生心微尘中。有如来智无师智无碍无相智广大智等。问曰。若如是者何故大经菩萨品言。若言众生身中具足十力四无畏等者。非我弟子。是大邪见。下文复言众生有性。以当见故两经相违。云何会通。答。此等经文皆说行德。若如行德。十力无畏今时有者是大邪见。然非无理。又复果性以当得名为当见。故此经言。如贫女宝。如闇中宝本自有之。非适今也。此说理。此等经文非一。是故无违。言遍照法界义故。此之二句是心与法同一体性。互相缘集。然义分心法。心为能照。法为所照。此之自体照何为名照。如妄心中具足一切诸虚妄法。是真心中具一切法。以同体故将心摄法。无出一法。将法摄心。则具法界微尘等心。心随彼法为种种德。心法界由来清净无闇无障名照一切法界之义也。真实识知义故者。此之三句盖之真实觉知之心。有人释言。真识非识。唯是空理。与识作体。义名为识。此言谬限。不应受持。斯乃真实觉知之心。名之为识。何得说言一向是空。乃可。真识体有不空之义。不说空义以之为识。故唯识论言。对彼外道凡夫之人着我我所。故色等一切法空非离言境。一切皆空离言境者。谓佛如来所行之处。唯有真识更无余识。以斯准验明知。不以空为真识也。经本之中为真相了别也。无有伪名为真实。神知之灵名为识知也。言自性清净心义故者。此之第四句本来无障。名自性净心也。良以理尊在于无垢。名为清净也。常乐我常义此第五句理德。虽众对生死要无出此四也。言清凉不变自在义故者。此第六句体无染故。名为清净。生灭所不迁故。名不变自在也。自下总结。此中有二。一者结德。二者结名。具足如是过恒沙等不思议佛法者。此前结德。不能别叹故总举也。不离等四句者上明。犹净我乐常也。乃至以下结名。包含蕴积名之为藏。众法积聚名为法身。若别言隐时名藏。显为法身。自下第二重显。初问后答。问意者上明真如绝相断言。何故此中具种种德上下相违。答中有二。一者正答。二者此义以下释所以。虽有诸德而无别相者。今此中就与上无违。虽有而无有相。故不妨无。虽无而无无相。故不妨有。恒有恒无言等同一味者。此众德皆同一味也。何为者唯一真如。自下释所以。中有三。一者正释。二传释。三者结。何故一味者。题上句此义云何以下无分别故也。无彼此故无分别。故名一味。故无分别者题上句。自下传释。离分别相故也。远离六七识分别之相。故名离也。自下结也。是无二者明其空有无二体也。复以何义自下第三别释。此中有二。一者略别本由。二者此义云何下别释上义。复以何义得说差别者是显名也。以依业识生灭相示者。若无待对无。而对妄识辨故得说差别也。自下别释。此中有二。一者上别释中六句广释。二者乃至以下上总结。此中别释。就初中上二句别释。下四句者通释。以一切法者上明恒沙等法也。本来唯心实无念者唯真无妄也。而有妄心者是无明也。以有此故便起末条。不觉起念者是业识也。见诸境界者是转识也。故说无明者结本名也。此众惑者依理而起。还迷真理而心性无起也。言无起者不为知返无知故名无起。惑心分别为生。以分别揽真。真犹无分别故言无起也。神知犹存故言即是大智慧光明义也。此释初句。若心起见者则分别心也。则有不见之相者是分别有相故。有遍有见则有不见之相。故知。有知为相。名妄心也。心性离见者即知而无知相。不缘而照。即是遍照法界义也。神知灵故即无不照。而不缘故灵豁无滞。于无碍故名遍照法界也。自下通释。若心有动者是三相所熏也。此中四句皆返释也。非真识知者返释上中真实识知义也。无有自性者返释上中自性清净心也。非常等者返释上中常乐我净也。热恼衰变不自在者。返释上中清净不变自在义也。三相所不迁故。故具四句。乃至以下释上结德。此中有二。初释结德。此中有二。初明返释谓具有过恒沙等妄染之义也。后明顺释。谓对此义故心性无动。则为过恒沙等净功德相示现也。自下释结名。此中有二。初明显非。谓若心有起亦更见前法可念者。则有所少也。后明显是。谓如是净法无量功德。即是一心无有二也。更无所念。是故满足。名为法身如来藏也。复次真如用者自下第二明其所说。言所说者所谓行德。德不自显。依诠得显。由修行故方得成也。此中有二。一者明其行德。二者此用有以下明其见闻得益不同。就初中有四。一者明因时化物之行。二者此以何义以下明以因戒德。三者又亦以下明真谛观。四者但随以下明俗谛观。复次真如用者题名也。所谓以下正明也。发大慈悲者。谓四等也。修诸波罗蜜者。谓六度也。摄化众生者。谓四摄也。立大誓愿者。谓四弘誓也。此四句者明化物行体也。下明时节。尽度众生。不限劫数。尽未来际也。言以取众生如己身者。辨其平等之心。此中有平等行也。非为空行。而不取众生者此遣着也。若着众生相者即不得度众生也。此之空行也。自下第二此以何义以下明德。此中有二。一者缘照。二者明真照。此以何义者设问发起也。谓如实知者是缘智也。契真之智名如实知。一切众生及与己身真如平等者。体无异故也。此之明智体。次辨智用。以有如是大方便智除灭无明。见本法身也。次明真照。自然而有不思议业者。是报身也。种种之用者是应身。此行用也。即与真如遍一切处者以行即理。自下第三明真谛观。此中有二。一者正释。又无有用相可得者。与体别用不可得故也。二者释。何故不可得者。谓诸佛者唯是法身智身。第一义谛者此之真观也。如华严中十身相作是也。就真而望无有别用。观生死也。次辨第四明俗谛观。但随众生见闻得益故说为用也。此用有二种。自下第二明得益不同。此中有二。一者明能见之人。二者又凡夫可见以下明所见之身。此用有二者。此略举也。分别事识者。谓六识也。言不知转识现故见从外来者。诸可见色依转识起。此起根源。不知自心现故为从外来。二者言业识者。谓第七识也。初发意者是地前菩萨也。所住依果者。即莲华藏世界也。常能住持不毁不失者。是报净土也。故华严云。法界不可坏莲华藏世界海。自又凡夫下第二明所见身。此中有二。一者明凡所见。二者复次以下明菩萨所见。言非受乐相者。小乘教中明佛无常。但以修行故增智慧耳。故具苦无常。故非受乐也。自下第二明菩萨所见。此中有二。一者正明。二者问答料简。言净心者初地也。自下第二问答料简。初问后答。就答中有三。一者正答。二者所谓释答。三者此非心识以下总结殊胜。言此法身是色体故者。有人释言。法身无色。应中但有。此义不然。此文显矣。胜鬘中如来色无尽智慧亦复然。鸯崛魔罗经言。瞿昙法身妙色常湛然。又复义推下五戒十善中有人天也。何故万善满足感无色报乎。无国土也。既上中言所住依果种种庄严也。自复次显示下第二明修舍方法。此中有三。一者法说。二者如人以下开譬。三者众生亦尔下合譬。复次显示从生灭门入真如门者是略题也。从浅入深。从无常门入无我义。中从无我门入真如不空门。其实唯真。而以相覆故不知不觉。除破此相。即知真如也。令可解大意如是
- 上一篇:大乘起信论义疏 第二卷
- 下一篇:大乘起信论义疏 第四卷
- 楞严经白话文卷一
- 第一卷 忉利天宫神通品
- 卷一 序品 第一
- 第四卷 阎浮众生业感品
- 第六卷 如来赞叹品
- 第二卷 分身集会品
- 第三卷 观众生业缘品
- 第八卷 阎罗王众赞叹品
- 第五卷 地狱名号品
- 第七卷 利益存亡品
- 妙法莲华经注音 序品第一
- 第十三卷 嘱累人天品
- 第九卷 称佛名号品
- 第十二卷 见闻利益品
- 第十卷 校量布施功德缘品
- 《地藏经》赞
- 第十一卷 地神护法品
- 《地藏经》开经偈
- 楞严经白话文卷二
- 《华严经》原文卷一至卷五
- 妙法莲华经弘传序
- 楞严经注音 第一卷
- 卷一 方便品 第二
- 《地藏经》回向偈
- 妙法莲华经注音 譬喻品第三
- 妙法莲华经注音 方便品第二
- 卷二 譬喻品 第三
- 楞严经白话文卷三
- 楞严经白话文卷四
- 卷七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第二十五
- 卷二 信解品 第四
- 楞严经注音 第七卷
- 妙法莲华经注音 化城喻品第七
- 卷三 化城喻品 第七
- 卷三 药草喻品 第五
- 卷六 药王菩萨本事品 第二十三
- 妙法莲华经注音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第二十五
- 楞严经白话文卷十
- 楞严经白话文卷五
- 卷四 五百弟子受记品 第八
- 圆觉经讲的是什么内容?圆觉经概说
- 《大宝积经》共有多少卷,是谁翻译的?
- 楞严经是怎么来的?楞严经的由来故事
- 佛经的序分、正宗分、流通分是什么意思?
- 玄奘大师版《心经》讲记
- 念地藏经期间总做噩梦,这是为什么?
- 《华严经》是怎么来的,是谁从龙宫带出来的?
- 念经时,可以跟着文字去理解内容,感受景象吗?
- 《六祖坛经》的四种版本
- 维摩诘经主要讲了什么?
- 华严经是大乘经典吗,有哪些汉译本?
- 真正的佛在哪里?真如自性是真佛,邪迷三毒是魔王
- 《坛经》处凡愚而不减,在贤圣而不增的意思
- 《法句经》偈颂:人生在世间,应实行善德的讲解
- 百佛名经注音版
- 增一阿含经是谁翻译的,多少卷,讲什么?
- 《华严经》偈语“汝等众生,不能自救”是什么意思?
- 妙法莲华经是谁说的?
- “空”与“色”相依相存,无有差异
- 《法华经》的四安乐行是指什么意思?
- 《法句经·智者品》偈颂:智者不为得失心动
- 《维摩诘经》的汉译本与注疏
-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是谁翻译的?心经译者玄奘大师
- 佛语法门经注音版
- 法华经是谁翻译的?妙法莲华经译者鸠摩罗什介绍
- 《无量寿经》三辈往生是通途菩提心还是净土菩提心?
- 《法句经》偈颂:此心难觉察,随欲望流转的解读
- 《心经》的大智慧
- 圆澄禅师翻跟斗作礼讲《金刚经》
- 《父母恩重难报经》提倡孝道的偈语
- 《六祖坛经》中的两处“念”是指什么?有什么不同?
- 佛说菩萨行五十缘身经注音版
- 大方等如来藏经注音版
- 如何拥有幸福的生活?常修慈悲心,烦恼自然无
- 《法句经·心品》偈颂:飘浮不定心,不明了正法的讲解
- 九品往生出自哪部经典?
- 莲池赞的全文及拼音
- 华严经有几个版本?四十华严、六十华严、八十华严
- 菩萨生地经注音版
- 从《坛经》片段,瞻仰学习六祖大师的嘉言懿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