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
《金刚经》是佛教重要经典。根据不同译本,全名略有不同,鸠摩罗什所译全名为《金刚般若(bōrě)波罗蜜经》,唐玄奘译本则为《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梵文 vajracchedika-praj?āpāramitā-sūtra。《金刚经》传入中国后,自东晋到唐朝共有六个译本,以鸠摩罗什所译《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最为流行..[详情]
金刚经纂要刊定记 第六卷
金刚经纂要刊定记 第六卷
长水沙门子璇录
第十四疏初标章。若无菩萨者指疑起处。此同第十二于十一中来。但起则同时断则次第也。诸佛下顺他以立理也。既无菩萨即无此事。无佛不成菩提。即是生不入涅槃。但约凡圣分于因果故。下结疑之处则合而言之。何故下结成疑也。意云。若无菩萨则度生严土之者是何人哉。失念经意可知。但亦如是言。是蹑起疑处之文非次前文也。偈云下兼释后段严土之义。以文意钩锁故联而引之也。初句标。次二句释。后一句结。意云。真界平等拟心即差。既生其心岂非颠倒。经中作如是言即生心也。是意言故。无人经征意云。何故作是念便不名菩萨。释意云。但约无我无人真如清净名为菩萨非谓别有一法故。下文云。若作是念则不名菩萨也。疏文可知。前说经意云。以是义故。佛常宣说一切诸法。皆无我人等相。然一切诸法本无我人。但违之则是众生。顺之则是菩萨。失念经意准前可知。释所以经征意。同前释云。如来说庄严佛土者。非有能严所严。则严与不严等无有二是真严也。今既异此故非菩萨。释成菩萨。经意可知。论云下通释前段。以偈文通标在前。论文通释于后。前后相望理则昭然起何下约论征也。故经下引经释也。无著下可知。问此与第六皆言严土义何别耶。答前则对无取疑有取。此则对无人疑有人。然此与第十二皆从十一中起。以彼文云无发菩提心者。佛意但是拂于我人之心。不是泯于菩萨。空生不达此意。将谓我人与菩萨不异。由是空生起疑之处。则云若无菩萨。如来断疑之处则言无人。彼此媕含未尝显说。直至此处方乃[泳-永+史]通。经文特言通达无我法者。如来说名真是菩萨。第十五疏初标章。前说菩萨下指疑起处。此从十四中来。以前云我度众生我严佛土。皆非菩萨。斯则不见自他之义。若通而言之。亦兼从正答问及第十一疑中来也。若如是下结成疑也。以闻不见自他等相。便谓如来都无智眼。故成疑也。疏断之下。二引论彰意。偈云下先述断疑意也。初句纵。次句夺。第三句明能见五眼。体常故言实也。末句明所见诸心体妄故云颠倒。然若干种心是智所知境。今配为所见境者。以如来知见无二体故。约眼为见在心曰知。故十八住中合为一住处也。断疑意云。菩萨但离能所分别故云不见。诸佛岂无真实智眼。此显正断其疑。下但随文科释。疏文五。下三依经断疑。肉眼经问答文意可知。肉团等者。谓四尘名肉。清净眼根依肉而住名为肉眼。如楞严云。眼如葡萄朵。耳如新卷叶。鼻如双垂瓜。舌如初偃月。身如腰鼓颡。意如幽室见。清净眼根依此发也。障内下约所见分齐以结名也。依肉之眼名为肉眼。佛具下或问曰。佛为至圣。何以同凡有肉眼耶。故此通之。然但约具诸根处说有肉眼。非谓如来是血肉身。故经云。舍无常色获常色等。肉眼边等者。谓作观行依肉眼处想外境界。观想成故见障外事名为天眼。如阿那律等。大般若下。克就佛说前但约名通解。故云障外。今约佛位而言。故云人中无数等。除见天下结成分齐。亦显二眼体同。以佛眼体是一而有五用故。根本者能生后得故。亦名正体智。真智如理智以能照真。故名慧眼也。后得者。从根本后方得起故。亦名遍智俗智如量智。由能达俗故名法眼也。问据前一二先浅后深。云何三四先深后浅。答前约眼之次第。此约证之次第。以达俗由证真故。说为后得也。疏于内文二。初局释当文。前四等者佛有此眼。故云佛眼。以前二眼通凡夫二乘无法眼。菩萨虽具且劣。若在于佛四皆殊胜。总名佛眼。是则佛眼之外无别四眼也。其犹四河归海失本名耳。四皆胜者。谓凡夫肉眼见障内天眼见障外。佛眼见无数世界。二乘天眼唯见一三千界。佛天眼见河沙佛土。二乘慧眼唯照生空。地上菩萨亦皆分证。佛之慧眼圆照三空洞彻真性。菩萨法眼所知未尽。地地之中各有分限。佛之法眼所知障尽。无法不知无生不度。故四皆胜也。又见下以所见是佛性。此眼能见故。如涅槃云。声闻定多慧少不见佛性。菩萨慧多定少。虽见佛性犹不明了。诸佛如来定慧等故了了见性。如观掌中庵摩勒果。斯不亦圆极之义乎。问菩萨声闻定慧互阙。于其佛性则何以声闻不见。菩萨分见耶。答以定慧望于佛性。慧是因定是缘。因亲缘疎故使然也。又声闻但有偏空慧无中道慧。故云慧少。菩萨有中慧故见佛性也。又此五中唯第三持业释。余皆依主释也。无著下二通前总显二。初引无著义总释。净胜者非颠倒故。超诸圣故。四种者举所以摄能明于分齐。如以六境摄六识。色摄即肉天二眼。论云。色摄有二。一法果二修界。法即肉眼。以从过去业法之所感故。修即天眼。谓是定果修所得故。二眼同见色法。色法最粗故先明也。第一义即真谛境。摄慧眼也。世谛即俗谛境。摄法眼也。一切种者。一切种种差别境也。一切摄者摄佛眼也。即无所不了是一切种智故。论云。一切种无功用智名为佛眼。古德下二约古德重结可知。智净中五段从狭至宽。展转而数谓数沙数河数界数生数心。欲明如来之智微妙能知。故约所知之境广多以显。经皆可见标悉知经文可知。共欲者染也。欲谓五欲即色等五尘。心与欲合故名为共。又欲谓贪欲是心所摄举初该后。意兼嗔等心与贪等相应。故云共也。前约与境相应。此约与烦恼相应。皆为染也。离欲者净也。即不与六尘境烦恼相应名之为净。染净之心各有无量故曰若干也。释悉知经征意云。以何义故。能悉知之。释意云。彼等诸心皆是妄识。妄识即空故云非心。以即空故。真心不灭故云是名真心。体同故能悉知。大云下释出能知所以也。以诸心是真心中所现少分之法。今证真体岂不能知。诸心下牒释可知。与此殊者。以云说兼真论言唯妄。故不同也。论释为正。若以科疏观之。却以云释为正也。请详种种颠倒识者。释经中诸心也。魏本云。如来说诸心住。皆为非心住。是名为心住。论释意云。诸即种种住谓颠倒。以八识皆能缘境有取着故。或约前六名为种种。缘粗显境相续不断。故名为住。以离等两句。释皆为非心住也。离与不住盖是一义。智与实念亦无别体。意明不住大乘四念处故。若住于此即是实念实智。既住六尘即颠倒识也。是故说颠倒者。释是名为心。此但结归颠倒识也。释非心经征意云。所以说诸心为颠倒识无体者。何谓也。释意云。以于过现未来求不得故。已灭下。释三世不可得所以也。论文净名华严并同。但释现在有少异耳。论云。现在虚妄分别故。净名云现在不住。华严云。现在空寂然。文异而意不异也。然此独于现在之中。言第一义者。以无著释经皆约二谛。既五眼文中不言眼即非眼。又以见智二种其体不殊故。于最后安立第一义。第一义即是空寂。空寂即是不可得义。意皆同也。第十六疏初标章。向说下指疑起处。此从第十五中来。心住者。指魏经如上所引。颠倒者指偈文。皆不可得者指经文。若如是下结成疑也。意云。众生心是颠倒。福德依心而成。岂非颠倒。颠倒既同何名善法。既非善法修福何益。问答福经可知。以是下释多所以。以如来举因缘以问。空生牒因缘以答。因缘无性福亦无性。乃成无漏是故多也。此文但标下文即释。反顺释经意云。若是住相之福我不说多。以是无住之福。是故说多也。疏一初引论正释。偈云下标也。论云下释也。意云心识住故。故成颠倒。颠倒故福皆虚妄。佛智无住依之作福。即非颠倒。非颠倒故皆真实也。取相者。是有漏福故不说多。离相者。是无漏福故说多也。问福下二问答解妨。问意可知。违顺等者。谓一法界心本来无住。本来空寂佛智空而无住故言顺。妄识住而不空故言违。所言不空但妄识。不空非真实不空也。苟忘怀而达之。则无所不喻也。第十七疏初标章。若诸佛下指疑起处。此从第三中来。云何下结成疑也。此约下出疑所依。意云。既言无相法身是佛。何以成就相好亦名为佛。此约法身疑色身也。现身经问答可知。征意云。以何义故。不以色身见佛。释意云。以约胜义非世谛故。由此不应定以色身见于佛也。随形好者八十种也。法数如常即小相也。随其身形一一皆好。故八十好即色身。镜中下喻明也。故知镜中有物却不能现物。如凡夫虽有法身不能现相好者。盖缘有物。所言物者妄身心也。论云下约性相拣收也。毕竟等者约体拣。然相好下随相收也。此二下释相好为佛之由。如金毕竟非师子。亦非无金。以师子不离于金故。是故下约存泯会释经文。言无者约体而说。释即非色身。言有者随相而说。释是名色身。成就者魏经即是今文具足义。现相经如前。三十二相者法数如常。即大相也。一一等者。前从镜中无物已下。义意并同前文已明。今不别释也。第十八疏初标章。若如来下指疑起处。此与前疑同时。于第三中起。起则同时断成先后。非从次前文来。若言从彼来者。已悟非身之身。何疑无说之说。思之可见。云何不结成疑也。意云声不自声依色而发。既无所依之色。何有能依之声。故成疑也。遮错解经文可知。谷中下喻明也。意云。以有外声遂有响答。谷中实无作响之者。说法亦尔。法身实无能说之者。以机感故。遂见如来有所说法。又谷虽应声而无应声之念。佛虽说法而无说法之心。据此却由无念故。方能说法。是故遮云勿谓等也。释所以经征意云。以何义故令我不作是念。释意可知。世尊下疏如文可解。示正见经意如疏。如佛法亦然者。佛既无身故现身。法亦无说故强说。以佛例法故曰亦然。二差别者。论云。一者能诠名句文也。二者所诠义也。此能所诠若望于佛。俱是所说通名法也。不离等者。论云释是名说法。法相之界故名法界。说法无自相者。论云释无法可说谓相即性故。言说缘生无自性故。又解。不离法界下二句。俱是释无法可说。谓此二种不离法界。法界之外无别二法自相可得。以此二法自相本空不可得故。此即以下句释上句也。真说等者。夫为说法当如法说。名真说法。法离一切名相分别。若称此说是如法说故。下文云。云何为人演说。不取于相如如不动。然第三第五第七。及此四处皆明无说者。意各不同。以第三疑化身有说。第五疑证智可说。第七明佛无异说。此文疑无身何说。以此为异。然诸疏于十八九之间。约魏本经文皆出一疑。龙外皆云。何人能信疑。云云。能信深法疑。今秦经既无其文。疏亦不叙而解。今见近本。秦文皆有此段。乃于抄中略要叙释。名为所说。既深无信疑。论云。若言诸佛说法者。是无所说无说不离法身。法身无相。有何等人能信如是甚深法界。断之经云。尔时慧命须菩提白佛言。世尊颇有众生。于未来世闻说是法生信心不。此疑甚深无信以问也。解空第一智慧圆通。以慧为命故称慧命。生信心者。生大乘正信心也。不信一切法方为正信。此信与圣性相应。故起信云。如是信心成就得发心者。入正定聚毕竟不退。名住如来种中正因相应。次拣圣性有人以酬。佛言须菩提。彼非众生非不众生。须菩提下合云实有众生。能信此法彼能信者。非是凡夫众生。非不是圣性众生也。论云。非众生者非凡夫体故。非不众生者。以有圣体故。非不是圣体众生。偈云。非众生众生非圣非不圣。此中圣体者佛之知见也。以是信之根本故。次征是非生信。以释。经云何以故。须菩提众生众生者。如来说非众生是名众生。何以故者征也。以何义故。说非众生又名众生耶。须菩提众生众生者此牒也。于非众生中说为众生者。如来说非众生。是名众生。非众生者非愚小异生也。是名众生者结成能信之人有圣体也。偈云。所说说者深。非无能信者。此上经文魏译则有。秦本则无。既二论皆释此文。后人添入亦无所失。况有冥报之缘。宜亦可信。第十九疏初标章。不得一法者指疑起处。此从第三第十二第十三中来。以彼文中皆言无法得菩提故。云何下结成疑也。离上上者。如初地并于地前名上。未离二地之上。乃至等觉。亦未免于妙觉之上。唯佛极证。更无上位之上。故云离上上。是则凡夫离下下。诸佛离上上。余之中流不离上下。转转等者。谓转舍二障转得二果。转舍转得故云转转。意云。既若转得菩提。云何不得一法故成疑也。为断下预指断疑之意也。指示显现故云示现。无法为正觉经纵问。无得是得并可知矣。彼处等者。此明无有一法可名为上。如须弥至大微尘至小。尽未免于上以皆有故。如虚空无故得名无上也。菩提处者。菩提即所证处也。无一法等者。但妄尽觉满名曰菩提。离此宁有菩提可得。平等为正觉经亦可知。不增减者。即释经中无有高下。谓在圣不增故无高。居凡不减故无下。斯则平等之义也。平等名无上者。夫上以待下得名。下既不立上岂存焉。更无下转释无上义。然此问答之中有三种无上义。初问中言无上。头之上约修证说。次则无法为上故名无上。约空寂说。后则无对下之上故名无上。约凡圣同体说。后二是答中意也。修正觉经意云。然虽无法然虽平等。非谓不修得成正觉。应以无我等心修诸善法。然后得成。然此善法约胜义则无。约世谛则有。天亲异此详之。了因者了有二义。一了断义。以般若能了烦恼空故。二显了义。能显法身故。今无我等即是此义。亦名正因。正由此慧除妄得法身。故今云正道。道即因义。缘因者。即施戒等五。与彼般若为资缘故。助即资也。资彼正因之力。断烦恼成菩提也。犹灯能破暗。显空必籍心油为助缘也。是正觉者。以梵语三菩提此云正觉。即所证之果无漏善者。问有漏之中亦有善法。何故偏局无漏耶。答以无我等相所修故。唯无漏也。又以有漏之善非菩提因。今为菩提故须无漏。问上三段中前二无得。后一有证。义既矛盾云何两存。答所言修者。但是断除我法。显自真理竟无一法可得。由此二义宛相符顺。问第三第十二第十三。兼此一段前后四处。皆说不得菩提。如何辨异耶。答前后文虽相似义意不同。以第三疑释迦得果。第十二疑善慧成因。十三疑无法无佛。十九疑有修有证。兹义迢然。请无所滥。第二十疏初标章。若修下指疑起处。此从十九中来。则所说下形对前之数段。结成疑也意云。既言修一切善法得菩提。云何前来频言持说得菩提耶。以是下成立持说不得菩提之理。以名句文三无记性摄。无记性法中无因果故。岂感菩提耶。经之比校如文可知。虽言等者许为无记也。而说等者不许非因也。是故下出经意。能为佛因故胜。宝施论云下。转释为因之由。以经诠真理因之悟解。依解起行方得菩提。若无教门要知所入。故法华云。以佛教门出三界苦。又言下论之别意。汝法无记。谓小乘萨婆多宗说声通善恶。名句文身唯无记性。我法是记者。谓大乘宗地上菩萨。于后得智中所变名等。唯是善性非无记性。是故等者。意云。只就无记尚得为因。况是无漏善性所摄。而不得菩提耶。问此与第九疑何别。答彼约有为无体难。此约无记非因难。又彼唯据持说难。此则兼对善法难。迢然不同也。第二十一疏初标章。若法下指疑起处。此从十九中来。云何下结成疑也。既度众生即有高下。高下即不平等故成疑也。错解经文初正遮。二再诫可知。正见经征意云。以何义故令不作是念。释意云以实无众生为如来所度故。平等下两句立其义。宗以名下两句释其所以。论云下转释后二句也。假名者但有众生之名。而无众生之体故云假也。与五阴共者。谓于五蕴和合之处。说言众生不即不离故云共也。不离法界者。佛是极证之人。已全是法界。众生虽未能证缘生无体。亦同法界。岂将法界度于法界。是故偈云平等等也。所以经文反显。若顺言之。应云以佛无我人等相故。不见有众生为所度也。取相过等者。以无谓有故不如法界故。不了缘生故。便成有念故。尔炎梵语。此有两义。一谓智母。已如前说。二谓境界。然是定中境界。今取此义。意云。佛智称境而知。真如是有作有知。众生是无作无知也。若作智母释者。即根本智证平等理。无有分别。今观众生亦复如是也。拂迹经意云。佛虽说我元来无我。执有我者盖是凡夫。虽言凡夫亦无凡夫。如梦人见虎。虎与梦人皆不可得。法中亦尔。以凡夫人执我故云非我。恐执凡夫故云非凡。夫逦迤除遣执情。故云展转拂迹。然前正答问中。及第十一十四。兼此一段前后四处。皆说度生无度。虽文同而意异。谓最初令离我度生。十一疑能度者是我。十四疑无我而谁度。二十一疑真界平等不合度生。同异昭然。第二十二疏初标章。论云下指疑起处。此从十七中来。虽相等者。以前文云即非具足色身。即非诸相具足。具足即成就义。秦魏经异也。而以等者。以前文云是名具足色身。是名诸相具足。彼中意者。法身毕竟非相好。相好亦非不佛。由无相故现相不离法身。所以疑云。既无相故方能现相。则但见于相。便知无相也。如远见烟定知有火。以离于火必无烟故。表佛经问意云。可以相比观无相法身如来不。识根经答意云。实可以相比观法身如来。悟色身者知应化非真义也。迷法身者。不知法身毕竟非色相。义意谓下出答意也。意云。但见法身之相好。则知相好之法身。如见草木之苗必知其根。由是科文约喻而立。凡圣不分经意云。轮王亦有此相应是如来。偈云等者。意云。但约本望末则定。若约末望本则不定。且如轮王与佛色相虽同。相之所依二各有异。佛相即法身所现。王相依业因而生。凡圣云泥复何准的况依法身有自他受用。复有大小随类化等。各各不同。如苗与根事亦不定。初栽之树则有苗无根。所接之树则苗根各异故也。佛非相见经意云。缘闻依真现假假不离真。及乎约假求真。真不由假实德不在相令色鲜矣。仁以貌取者失之子羽。而今以后焉敢不识。见闻不及经文可见。然恐空生更约说法比知如来。故言音声求之不得。此疑即从第十八中来。今预遮防故无后说。魏偈者明见闻不及之由也。秦经则但明见闻不及。偈云等者弥勒偈也。于中半释秦偈半释魏偈。意云。见闻是识但能缘于色声。佛非色声故不可知。彼法者法身也真如相者即离一切相。是真如相。非如言说知者。以真如法离言说故。但是真智之境唯证相应。故云自证。第一第七第十七及此一段。皆云不以相见如来者。义意皆别。初以对果疑因。次明感果离相。次说依真现假。后明约假求真。故不同也。第二十三疏初标章。由前下指疑起处。此从二十二中来。遂作念下作一向离相解。便是指起疑之宗也。若尔下结成疑也。意云。福但成相果。相既非佛修福何益。故佛果下结成疑名也。论云下引证。失福者非菩提因故。失果者非菩提果故。遮念经意云。汝若谓如来不以具足相故得菩提。莫作是念。文势似重意实不重。但前叙后遮也。华严偈中前半属前文。后半属此段。以文意钩锁故。就一处而引。既言不离色声。岂合一向毁相。毁相非理故此遮之肇云下。亦前后相半耳。不偏等者相不定故。如轮王非佛。非不等者。应机即现不离法身故。如释迦是佛。断灭见者。义在次文。出过经文可知。损减等者谓执有是增益过。执无是损减过。今既一向离相正当此句。斯则于果损福德庄严。于因损五度之行。坏俗谛也。断见者。中论云定有则着常。定无则着断。今既一向作无相解。正当断见。边见者空有断常皆是着边邪之见。并非正见故云过也。不失经微意云。以何义故今不作此念。释意云。但发菩提心者皆不作此念故知作此念者岂非过欤。如所住法者。所住之法即大菩提心菩提心者即悲智愿也
- 上一篇:金刚经纂要刊定记 第四卷
- 下一篇:金刚经纂要刊定记 第七卷
- 跟着《金刚经》学好心态!
- 《金刚经》“空”的境界是什么?
- 读诵《金刚经》的功德殊胜
- 圆澄禅师翻跟斗作礼讲《金刚经》
- 如何把逻辑思维提升到悟性?《金刚经》的悟性思维
- 《金刚经》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是什么意思?
-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名是什么意思?
- 是凡夫者、即非凡夫、是名凡夫是什么意思?
- 在家怎样去学佛修行?依《金刚经》修菩萨行
- 金刚经分几部分?讲什么内容?
- 《金刚经》都说了些什么?
- 《金刚经》教众生做什么呢?不要执著
- 《金刚经》译文及注解评析
- 《金刚经》里的法、非法和非非法
- 《金刚经》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 《金刚经》的核心思想是什么?离相修行
- 《金刚经》是我们学佛的基础
- 怎么理解“一切贤圣,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 六祖慧能是怎么开悟的?通过《金刚经》开悟
- 《金刚经》可以解决修行中遇到的诽谤和委屈
- 楞严经白话文卷一
- 第一卷 忉利天宫神通品
- 卷一 序品 第一
- 第四卷 阎浮众生业感品
- 第六卷 如来赞叹品
- 第二卷 分身集会品
- 第三卷 观众生业缘品
- 第八卷 阎罗王众赞叹品
- 第五卷 地狱名号品
- 第七卷 利益存亡品
- 妙法莲华经注音 序品第一
- 第十三卷 嘱累人天品
- 第九卷 称佛名号品
- 第十二卷 见闻利益品
- 第十卷 校量布施功德缘品
- 《地藏经》赞
- 第十一卷 地神护法品
- 《地藏经》开经偈
- 楞严经白话文卷二
- 《华严经》原文卷一至卷五
- 妙法莲华经弘传序
- 楞严经注音 第一卷
- 卷一 方便品 第二
- 《地藏经》回向偈
- 妙法莲华经注音 譬喻品第三
- 妙法莲华经注音 方便品第二
- 卷二 譬喻品 第三
- 楞严经白话文卷三
- 楞严经白话文卷四
- 卷七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第二十五
- 卷二 信解品 第四
- 楞严经注音 第七卷
- 妙法莲华经注音 化城喻品第七
- 卷三 化城喻品 第七
- 卷三 药草喻品 第五
- 卷六 药王菩萨本事品 第二十三
- 妙法莲华经注音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第二十五
- 楞严经白话文卷十
- 楞严经白话文卷五
- 卷四 五百弟子受记品 第八
- 圆觉经讲的是什么内容?圆觉经概说
- 《大宝积经》共有多少卷,是谁翻译的?
- 楞严经是怎么来的?楞严经的由来故事
- 佛经的序分、正宗分、流通分是什么意思?
- 玄奘大师版《心经》讲记
- 念地藏经期间总做噩梦,这是为什么?
- 《华严经》是怎么来的,是谁从龙宫带出来的?
- 念经时,可以跟着文字去理解内容,感受景象吗?
- 《六祖坛经》的四种版本
- 维摩诘经主要讲了什么?
- 华严经是大乘经典吗,有哪些汉译本?
- 真正的佛在哪里?真如自性是真佛,邪迷三毒是魔王
- 《坛经》处凡愚而不减,在贤圣而不增的意思
- 《法句经》偈颂:人生在世间,应实行善德的讲解
- 百佛名经注音版
- 增一阿含经是谁翻译的,多少卷,讲什么?
- 《华严经》偈语“汝等众生,不能自救”是什么意思?
- 妙法莲华经是谁说的?
- “空”与“色”相依相存,无有差异
- 《法华经》的四安乐行是指什么意思?
- 《法句经·智者品》偈颂:智者不为得失心动
- 《维摩诘经》的汉译本与注疏
-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是谁翻译的?心经译者玄奘大师
- 佛语法门经注音版
- 法华经是谁翻译的?妙法莲华经译者鸠摩罗什介绍
- 《无量寿经》三辈往生是通途菩提心还是净土菩提心?
- 《法句经》偈颂:此心难觉察,随欲望流转的解读
- 《心经》的大智慧
- 圆澄禅师翻跟斗作礼讲《金刚经》
- 《父母恩重难报经》提倡孝道的偈语
- 《六祖坛经》中的两处“念”是指什么?有什么不同?
- 佛说菩萨行五十缘身经注音版
- 大方等如来藏经注音版
- 如何拥有幸福的生活?常修慈悲心,烦恼自然无
- 《法句经·心品》偈颂:飘浮不定心,不明了正法的讲解
- 九品往生出自哪部经典?
- 莲池赞的全文及拼音
- 华严经有几个版本?四十华严、六十华严、八十华严
- 菩萨生地经注音版
- 从《坛经》片段,瞻仰学习六祖大师的嘉言懿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