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二章经

《佛说四十二章经》,简称《四十二章经》,佛教著作,据说是东汉迦叶摩腾、竺法兰汉译,一般认为是古代中国译出的第一部佛教经典。内容是把佛所说的某一段话称为一章,共选了四十二段话所编集而成。收在《大正藏》第十七册。...[详情]

苏行三:佛说四十二章经讲录

  佛说四十二章经讲录

  苏行三博士述

  

  苏行三居士,将其所著四十二章经讲录,整理出版,问序于予,入佛之至旨也,略叙因缘如次。

  苏居士少业儒,长入教会学校,受严格训练,为一热心之基督徒。其服膺耶教,可谓至矣。后研究生物学,致疑于"生命来源"问题,遍读新旧约章,不得圆满解释,彷徨有日,偶遇机缘,阅相宗经论,惊喜交集,如获至宝。昔之疑难,涣然冰释。由是时相过从,或借经书,或研教义。无何,发无碍辩才,为朋友演绎,进而求受皈依三宝,奉佛持斋,一变而为正信之佛教徒矣。

  经谓一切众生,皆具菩提种子,只待因缘成熟,即可显发。证以苏居士之弃耶入佛,益信"无我诈亦无尔虞也。"

  苏居士入佛门后,勇猛精进,广读经论,悲深愿切,诲人不倦,最能以科学理论,善巧方便,浅释佛经。证佛法之万古常新,常乐我净。凡智识青年因其接引入佛者,不可胜数。撮其所讲,纪录成书者,有八大人觉经讲录,早经问世。此四十二章经,乃一九五四年间,在信愿寺每星期佛学讲座赓续宣讲,廖董二信士纪录之,刊载于无尽灯月刊多期,深入浅出,甚得读者之欢喜赞叹,因有印行单行本之议。

  向来研究科学者,每不知佛法为何物,知佛法者,每缺于科学知识,求两者相兼,纳科学于佛法洪炉中,益见科学之精微,佛法之广大,苏居士之著作,功不唐捐矣。愿读此书者,三致意焉。

  庚子又六月乘愿老人序于华藏

  四十二章经讲录

  后汉迦叶摩腾 竺法兰 同译

  苏行三博士一九五四年四月十二日起

  在菲律滨马尼拉大乘信愿寺讲

  董云卿 廖清意居士笔录

  诸位善友:今天我要开始讲的,是:佛说四十二章经。这部经,虽然不是很长,但也不能在短时间里,把它讲释完;所以只好将它分作多次来讲。希望诸位善友,能将它当作精神的粮食一样,把它食完。

  我们在未正释经文以前,需要像一个科学家的探究物理的来源一样;先要知道这部经的来历,以及有关这部经的一切,现在解释经题。

  佛说四十二章经可分两段讲:(一)佛说四十二章,(二)经字。这部经是最古佛典的一部。经的开头是"佛"字。这"佛"字究竟是什么意思呢?我们现在就简略的把他讲讲。

  “佛”字为梵文(Buddha),佛陀二字,译音的简称,意是觉悟者,指能彻底了解宇宙间真理的人。古往今来,虽有着很多的成佛者,但在这里的佛,是专指释迦牟尼而言的。因为他是这娑婆世界的教主,而这部四十二章经,不但是释迦佛为解答外道比丘的疑问,也是为欲拯救群迷而说的。

  释迦佛诞生于印度,迦毗罗卫国(Kapilavastu)那时是我国周昭王二十六年。当太子生时,四方五色光焕发、遍照全世界。昭王感到未曾有的异相,以问太史苏由。苏由依易卦卜得乾之九五,龙飞在天。主西方有一位大圣人诞生之兆。昭王就将此事刻石碑记之。佛诞生为一王子。父亲净饭王名输头陀那(Suddfodana)。母亲摩耶夫人(Maya)。太子诞生后七天,他的母亲就逝世;乃由其姨母摩诃波兰波提(Mahabosubuddki),以亲生的儿子一样的疼爱他;把他抚养长大。当时父王见太子生有瑞相,心里非常欢喜;特地请婆罗门教的相师,(婆罗门教为当时印度之最高宗教)为之占相。据相师说:太子身有三十二瑞相;若在家享世乐,则可做统治全世界的转轮圣王;但若舍弃王位,离家学道,得成一切无上智者。净饭王闻后甚喜,就替他起名悉达多(Siddhata),意是一切义成就;并延聘婆罗门教大学者为教师,以教练太子。因太子宿根深厚,聪敏过人,所以在几年间,对于学术、兵法、武艺,莫不博通精练。

  净饭王甚惧太子出家,所以特为太子挑选佳丽宫女,以侍候他。当太子约十七岁时,就让他结婚,娶他的表妹。邻国的公主名耶输陀罗(Yahodkana),为妃。

  悉达多太子,因有超人的思想,过人的智慧,所以虽是整天过着安乐的生活,但心里仍然感觉不安。

  有一次,太子侍父王外出游览,见农人上身没有穿衣服,在猛烈的太阳光下耕种,大汗直流。耕牛的颈上,勒着绳子,气喘吁吁的拖犁,还要受农人的鞭鞑。犁过的泥土,翻出许多小虫,鸦、雀,多飞来啄食。太子因具有深厚的佛性,看到这种现象,内心感到无限的悲悯。其后几次出游,又观察到老、病、死亡的种种现象,使他再不能偷安于宫庭里享受着尊荣与富乐。他要使人民普遍都能度着安乐的日子,就下了最大的决心,抛弃王位,偷偷的出家。到四方的深山、旷野,参访明师去;追求痛苦解脱,与人生的真理。父王虽派遣大臣去追他回来,但太子已剃下头发,脱下俗人的衣服,而披上袈裟,现比丘相;追来者,一方面无奈他何,另一方面又不敢回报,因此也随从太子出家,求学。

  太子自幼博通一切学问,尤其是对于婆罗门教的学说,莫不心领神会,所以出家后,奔波了六年,但所参访的大师,能够给他进益的是很少。他不满足那些不了义的学说,所以就停止他的浪迹求学的生活,而入雪山(即喜马拉雅山)的苦行林,去清修他参究所得的学理。他在修苦行的过程中,日食一麻、一麦,生活极其克苦;目的在穷究人生的真谛。后世如吾国明代大思想、政治家,王阳明先生,一生教人以良知良能,根究心性。但他的这种思想却是因为未能了解业力互为因果之理。但是他在谪居龙场时,插竹于瓶,欲格物以致知,其克苦的精神,彷彿近之。太子因体悟到过分的克苦修持,只羸〖羸lei:瘦弱。〗得瘐骨一把,并不能获得真理,乃放弃苦行,到尼莲禅河沐浴,再受牧羊女善住的乳糜供养。于是身体就慢慢的恢复健康。随行的五个人,以为太子退转道心,不能耐苦,就离开他,再到鹿野苑修苦行去。

  太子离开了苦行林,便到摩竭陀国;在一棵菩提树下,用草布地做一个座位,结跏趺坐;并发出坚强的誓愿:"若不成道,宁可碎身,决不离座"。在十二月初八夜,黎明前,于静坐深思中,豁然彻悟。悟入人生实相,及宇宙里一切万有的常,变,而证无上正等正觉。那时天空的明星熠耀,他仰头叹说道:"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它本是清净的,但因被世情所昏迷,故未能觉悟。若能将迷妄去尽,则佛性显现"。这道理,好比明镜,被尘埃所遮蔽。我们若拭去尘埃,就可以看到我们的真面目了。

  释迦佛既成正觉,便开始将其所悟之法,乐分与众生共享。因为他悲天悯人的心太切,就宣说大乘法最好的华严经。但华严经的义理太过深奥,非一般听众所能了解;所以讲完华严经后的十二年间,改讲小乘的四阿含经,使听的人,不论是上智,下愚,能懂,能悟。后来的人,依照佛说的法,次第修持,而得悟真理,完成佛道者,不可计数。由此可见,佛,是由人修持到功德完满而成的。只要如法修持,人人都可成佛。

  我们如欲解脱生死轮回的樊笼,而想永生快乐,那么非踏向佛门而深入。是无有更究竟的。学佛的要素,是在信、解、行、证。我们信佛是人生真理的最高觉悟者。了解佛所说的法,是救世的妙法。依照佛所开示的道理,去实践。最后亦可完成无上正觉,和释迦佛一样。

  上来所说的,是:(一)佛字的意义。(二)佛字在这部经所指的人。(三)人怎样才能成佛。现在续解"说"的一字。

  “说”字本来可用口讲,或笔写出来的语意。但佛在世时,所说的法,都是用口讲的。当时他的弟子,是否把他所讲的笔录下来,我们现在无从考证。可是在佛灭度后,众弟子们,恐怕时日经久,佛的学说,会被人们遗忘。因此分选大迦叶(Mahakasyapa)为领袖,召集五百人,在七叶窟里,作结集大会。他们集出经、律、论,合称三藏。但是当时有很多弟子,未参加的,就公举婆师波(Vaspa)为首,在窟外集出五藏。于经、律、论外;多杂及咒禁二藏。往后文殊(Manjusri)菩萨等,又编集大乘三藏圣典。这些都是佛弟子将佛所说的话,结集记下来的。这部经,就是佛亲口讲的经藏中的一部。

  “四十二章”是这部经,和其他的经,有所分别的别名。它是佛成道后,外道的比丘中,约有四十二人,将他们所不懂的,或是所疑难的,说出来请佛解释。所以全部共分四十二段。每段都各有其重要的意义存在,而自成一章;连合起来,就成经的名,叫:四十二章经。但全部集合起来,却是一条引导众生、修身、处世,以至成佛的大道。

  “经”字就是道路的意思,是一条直趋光明、极乐、清净的大路,即是如来教导我们,返归一乘,以证无生的道路。

  上头所讲的,是解释经题。现在接下去,是要说译经的年代,以及译经的人了。你看经题的下面写着:后汉迦叶摩腾竺法兰同译等字。这些就是标明译经的年代及译者。

  原来我国汉朝,分为东汉及西汉。后汉就是东汉。当后汉孝明皇帝永平三年的时候,有一夜,帝梦金人,头上光辉,飞行殿庭。明天早晨,将夜来所梦,问诸大臣。时太史傅毅便奏说:"臣听说过,西方有一位大圣人,称号为"佛",陛下所梦,该是他"。博士王遵也将周书异记所载,周昭王二十六年,世界所现瑞相的事,细述一遍。明帝闻后甚喜,于是在永平七年,派遣使者十八人,其中有郎中蔡愔 、博士王遵,中郎将秦景等,到印度求法;至永平十年,东返洛阳,用白马驮经,并请得迦叶摩腾及竺法兰,两位中印度大德同来。帝见了,非常欢喜,就在洛阳建了一座白马寺,为译经场所。这部佛说四十二章经,就是当时首译之本。

  我国历来以儒学为正宗,儒学之外,道教则居首席,所以信奉的很多。但佛经之学理,恰巧很适合我国人的思想,因此一般人,很快的由钦慕而倾向佛学,结果佛教就很快地流通起来。因为这样就在永平十四年,引起了道教嫉妒的反响;由五岳道士褚善信等,于正月初一日表奏皇帝,请与佛法较试。帝纳其议,拟定十五日,设赛场于白马寺之南门外。道士等,把他们的灵宝经,放在东坛上。帝也将佛经,圣像,佛舍利等,安置在西坛上。比赛开始时,褚善信等,靠着平时呼风唤雨的神术,诚恳天尊,庇佑他们得胜。谁料无知的旃檀柴,竟将他们的灵宝诸经,烧成灰烬;一切法术,也都不发生效验。但置于西坛的佛经,圣像,舍利,则完全无损;并且发射珠光,五色辉煌,在空中蔽日成环,覆盖大众。众皆喜叹,得未曾有。这一部佛说四十二章经,也就是当时置在西坛上,旃檀柴所不能烧的一部经。

  本来佛学的经、律、论,除了小乘的,用巴利文(Pali)书写的外,大乘的都是用梵文(Sanskrit)写成的。迦叶摩腾及竺法兰到洛阳后,先学会了华语,才将经文的意义,用口头译成华语,让我国译经的文人,写成汉文。佛说四十二章经,所以是写迦叶摩腾及竺法兰同译的。

  上来解完经题,并介绍译经的人,及译经的年代。现在就要渐次讲入经的内容了。

  释迦佛所讲的经,在后来结集时写成的,都有几条固定的,真实性的通例,作经序;使后世读者,可以证信无疑。其体式,和现在的科学者,写科学实验的报告,很相同。其通例像:(一)讲经者。(二)听经者。(三)讲经的地方。(四)讲经的因缘。(五)所讲的内容。但此经写法之次第,和通例稍有不同,因为佛法初来时,译法只好求适合汉文的体式。可是详细译之,其通例也都有,今引经序分。

  世尊成道已,作是思惟:离欲寂静,是最为胜。住大禅定,降诸魔道。于鹿野苑中,转四谛法轮,度憍陈如等五人,而证道果。复有比丘,所说诸疑,求佛进止。世尊教敕,一一开悟;合掌敬诺,而顺尊敕。】

  (解)在这一段经序里:(一)世尊,标明讲经者。(二)憍陈如等,及复有比丘,标明听经者。(三)鹿野苑,标明讲经的地方。(四)度憍陈如等,及教敕比丘开悟,标明讲经因缘。(五)离欲寂静,住大禅定,是总题。以下正说四十二章,就是发挥这个总题的内容。我们现在先来详细解释经序。

  经序,约分为四小段。第一小段"世尊成道已。"世尊两字,就是指我们的教主,释迦牟尼佛。他不但是娑婆世界的欲界,色界无色界,而且是一切器世间,有情世间,及正觉世间的最尊者,所以称为世尊。他出家后由参访明师的所闻,继由深思而清修,最后证得人生及宇宙的真理,而成道。

  第二小段"作是思惟"至"降诸魔道"五句,是追叙他的大道将成时,坐在菩提树下,用自己的佛性,所蕴藏的智慧,再加十多年学力,所发展的智识,而澈底的了解:一个人如能离绝世间一切的欲望,不被财、色、名、食、睡等所缠缚,而入于幽寂纯静的境界,是最好不过的。所以他就提起超越的意志,初步诃弃欲界里一切的善、恶,种种念头,与灵觉里的观照,会合而入色界的初禅定。进一步离弃觉观,使内心净静而入二禅。再进一步,离喜而证妙乐地的第三禅。又再进一步,苦乐双捐,而入第四禅的舍念清净地。从第四的大禅定中,即时显出三明的神力。所谓三明,就是六神通中的宿命、天眼、漏尽等三通。"明"字的意义是智之知法显了。所以(一)宿命明,是能了知自身、他身,过去世的生死相。(二)天眼明,是能了知自身、他身,未来世的生死相。(三)是能了知现在所受的一切苦相,都是迷妄--"漏"--所感召。因而奋起一种断尽迷妄的神力,谓之漏尽明。这三明一显现,所以他才能够破毁魔王的爱网,(参考下面经文第二十六章天魔娆佛)断绝婆罗门,及其他外道不了义学说之见缚。

  第三小段"于鹿野苑中...而证道果"四句,是叙述讲阿含经的最初成就。但若依佛讲经的时期、次第来说,那么在讲阿含经以前,还有二段殊胜的因缘在:第一、佛于成正觉后,因为自受法乐甚深,所以在最初七日,为金刚萨缍诸大菩萨,说出法身佛毗卢遮那的真言。第二、再因宏法心切,却后三十一日,为文殊、普贤等大菩萨,称性直谈的,说一乘最上的华严经,但是除了菩萨以外,听得懂的人很少;所以在讲完华严经后,就转入波罗奈国的胜地,叫鹿野苑、转四谛法轮。简称四谛法。是四阿含经中重要学理之一。转者就是车轮旋转的意思。四是数目的四。谛是真理。法是会发生效力的方法。轮是所说的理论,能使人类身心所犯的错误,终得解脱;如车的轮,能摧碾崎岖的地面,化为平坦大道。四谛的总目:是苦、集、灭、道,等。"苦"是指三界里的六道有情,自心所受的八苦:如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阴炽盛等。"集"字的意义,是说,八苦并不是自己来的,却是有情的身心,被见、思二惑所迷恋,六种烦恼所蒙蔽。这两种愚痴。感召而发生八苦之果。"灭"字是要让有情,铲除八苦的缠缚,叫身心解脱,而得寂静的安乐。道谛的"道"字,意义是一条路。也可解为方法。就是指三十七道品,所包含的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菩提支、八正道分等。如有情一步一步的,向三十七道品,这一条路走,必能铲除八苦的缠缚。或者这样说:如有情能一级一级的,将三十七道品的方法修持,他一定能身心解脱,而得寂静的安乐。

  “度憍陈如等五人而证道果”。五人者:一、阿湿婆,二、跋提,三、拘利,皆父王之族亲;四、憍陈如,五、十力迦叶,后二人是释迦佛的母舅。当太子出家时,父王思念不已,命令五人追寻。太子既出家不归,五人无以返国复命,只好侍从太子出家。太子在修苦行时,有二人经不起苦,先遁去;至太子受牧女乳糜供时,其他三人乐修苦行者,误认太子也是挨不过苦的人,所以也舍太子而去。佛既成道,所以先到鹿野苑,三转四谛法轮,以度五人。初转,指出人生所受,有逼迫性的八苦,是愚痴所感召,可修道以断灭之,憍陈如先悟。二转,劝五人应力行三十七道品,为离欲出尘之法,阿湿婆、跋提、亦悟。三转,昭示五人,已知苦是以集为因,故修道必能证灭;最后迦叶、拘利、也悟。五人闻教后各自勇猛修持,果然不久皆证阿罗汉果位。

  第四小段"复有比丘,......而顺尊敕"。乃是正叙讲演本经四十二章的因缘,并约略描写听法者的情绪。文中复有比丘,系指外道耶舍等,五十五人;异教之三迦叶等,一千人;及舍利弗、目犍连等,二百人。这一大群的异教徒,将他们蕴藏在脑子里,所以不懂的问题。或有所怀疑的意见,都提出来,请求释迦佛替他们解答、批评、判断。释迦佛很耐性地的,一条一条,替他们细细解释,让听的人,对所提的疑问,都清清楚楚的了解。听法后的异教徒,都合掌向佛致敬,情愿出家,而加入释迦佛的团体做比丘,以进行佛所教的道理。按比丘二字,是梵文(Bhiksu)的译音,又译为苾芻,是男人出家,受具足戒者的通称。其它的本义是乞士;意是学佛之士,上从如来乞法以练神,下就俗人乞食以资身,世界上尽有乞人,但是他们只乞衣食,不乞佛法,所以不称比丘。现在的小乘国如锡兰、缅甸、泰国、越南、寮、高棉、印尼,及大乘的印度、巴基斯坦、西藏,每天早晨,总可以看到,那些披黄袈裟,而偏袒右肩,赤两足,用左手托钵,向人家乞饭食的,就是比丘。女的称比丘尼(Bhiksuni)。上来解完经序,以下就要讲本经的四十二章正文。

  第一章 出家证果

  【佛言:辞亲出家,识心达本,解无为法,名曰沙门;常行二百五十戒,进止清净,为四真道行,成阿罗汉。阿罗汉者,能飞行变化,旷劫寿命,住动天地。次为阿那含。阿那含者,寿终灵神上十九天,证阿罗汉。次为斯陀含。斯陀含者,一上一还,即得阿罗汉。次为须陀洹。须陀洹者,七死七生,便证阿罗汉。爱欲断者,如四肢断,不复用之。】

  (解)佛度憍陈如等五人为比丘后;尚有外道,异教徒,一千二百多人。其中有一人问佛:若有人出家后,该怎样做,才能够证道果?佛解释说:如有人在父母健全时,而真的要出家,必先得到父母的许可,然后才拜辞双亲、出家学道去。如果父母不许,佛法中是不能接受他出家的。一出了家,受过具足戒,这个人就称为比丘。一个比丘,如真的能懂得"识心达本,解无为法,"那么他就可以称为沙门。"识心"二字,是能够了然了知,这个能认得身外的万物的心,不是有一个实体;而是一个不能被人捉摸的一种能认识了解万物的力。若没有这种力,则一切万物,就不存在。所以心外无物的比丘,心不系物。沙门能游心物外。"达本"二字,是说要彻底明白这个本来的心,既然是一个空的东西,那么因为它的存在,而存在的万物,也不过是幻影而已。"解无为法"的解字,意思是知道。"无为"是对有为而言,"法"是万物。"因""缘"会合所成的万物,都有生、住、异、灭等四相。万物不停地流转,所以称做有为法。但是物的实相或叫做真如,是空的。但是万物却是依靠它,才能存在。它是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若无为,却是无所不为,似有为,但是实在是无所为。这个东西,就是释迦佛悟大道时,对我们指出,众生皆有的"佛性"。假如有人,剃除须发,身着僧衣,外观确然是一位够被人尊敬的比丘,但是他的脑子里,还不懂得什么是"识心达本,解无为法"的学理;那么这个人,终其生,只是一个比丘的标本,不得称为沙门(Samana)。因为沙门懂了"识心达本,解无为法"以后,需要(一)日夜不忘的,行持二百五十戒,以灭绝一切俗情的妄念。(二)息心静神,勤修禅定,以铲尽瞋恚,所以能进止清净。(三)履行四谛法,及其所着重的三十七道品,以增进世间及出世间的智慧,而断绝一切俗人的愚痴。这种人勤修戒、定、慧,到一个时期,工夫纯熟,体证释迦佛所教的方法,果然是真的,他就得一通,以至六通的道果。这个人不再称为沙门了,我们称他为阿罗汉(AraHar)。阿罗汉的音译有三义:(一)杀贼。杀尽见思二惑,及六烦恼诸贼、正受三界生死之因。(二)应供。应受人天之所供养。(三)不生。不再入三界之六道受生。盖阿罗汉,已是小乘成道者。最高的第四道果的圣人呀。六通:(一)神境通。有变现不可思议境界之力,而能往来自在飞行。(二)天眼通。有透视色界无碍之眼根。(三)天耳通。其耳根听闻色界无碍之力。(四)他心通。有晓知他人意念无碍之力。(五)宿命通。有无所碍的,能知自己及六道众生,过去世生活之力。(六)漏尽通。凡人自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漏泄各种烦恼,故名烦恼为漏。诸漏断尽证入涅槃之境,而有无碍自在之智,所以阿罗汉能飞行往来,变己身形为另一身形,或化有形之身,为无形之"空",他的寿命,能随一己之愿力,无尽久住。他不论在行、在住、都摄受着一切天神地祇,所以天地都为他所感动。其次如有沙门,在他的一生里,其修持的工夫,只断尽八十八品的见惑,而未尽断八十一品的思惑,这样他在活时,已证小乘的第三果,叫阿那含(Aragamin),意不还。死后的灵魂,可以上升过欲界的六欲天,色界的十三禅天,而入净梵地的第二十天,叫无想天。在那里再修持,而证阿罗汉,可不还欲界再受身了。更其次如有沙门,生时只断一品以至五十四品之思惑,他是证入第二果,叫斯陀含(Sakra-agami),意一来。他还要一往来于人天界受生,然后证入阿罗汉。最次的是只断见惑,但未曾一断思惑的沙门,叫须陀洹(Srota-apana),意入流的,证第一道果者。他虽然不复堕落畜生,饿鬼,地狱,的三种恶道;但还要在欲界七翻的生死以后,才能证得阿罗汉果。

  人们听了上面所说的,是不是会感到,从出家为比丘,到证入阿罗汉果的繁难,而退却初心?这到不尽然;欲界、色界的见惑、思惑,虽有多品、多类,但都是从爱与欲发生的。爱,是迷恋于世情之可悦心者;欲,是使人浸淫于财、色、名、食、睡,等之诱惑物。如果人们能绝爱、断欲,则一切的行持法,当无多繁难。好像一切人的四肢一断,就不再用它们造出种种的身业了。

  第二章 断欲绝证

  【佛言:出家沙门者,断欲、去爱,识自心源;达佛深理,悟无为法;内无所得,外无所求,心不系道,亦不结业;无念无作,非修非证,不历诸位而自崇最,名之为道。】

  (解)佛说:出家的沙门,断欲去爱以后,正的一面,认得一己的能虑知之真心的本体,是那个未成佛的佛性;又能够彻底明白,成佛的妙法,是在觉悟那个佛性──真如,诸法空相,实相--是不生不灭,无所作无所为的心;但可以清修而证之。我们知道,世间有为之事物,常有体积为人用。有所得,是生死之门。若内在的佛性,众生本有,但是因为无执着,不起分别,因此人们不能把握其有所存在,有所成就,故内无所得。反的一面,色心有占据身外物之冲动。冲动得不到满足时,则有求不得之苦。无为心既对内无所得,则对外无所求,故无求不得之苦。我们又知道,有情是有永恒的佛性,但万法却是无常。把握着这真理,则心不为其他之事理所缠缚;故能游心物外,远出三界,而不为烦恼,惑念,所造之恶业所系结。真心既然不为外物之所动,而起妄念;妄念不起,则色身亦无所作为,而此具佛性之真心,无修而自修,内见本具之佛性;故亦无证而自证。能这样,就可以不再经过阿罗汉四果之位而达到最崇高之道,成佛。

  第三章 割爱去贪

  【佛言:剃除须发,而为沙门受道法者,去世资财,乞求取足,日中一食,树下一宿,慎勿再矣。使人愚蔽者,爱与欲也。】

  (解)佛说:一个人剃须除发以后,学习到沙门的地位,要着重在进行修持佛法,以成佛道者,应该摈除,一切世间过分之资生物质,及财宝。每日只可以在清晨,向人家求乞一食。这一乞食已经荒废多少时间,妨碍多少修道的工作。若每日乞食三次,则所浪费之时间为更多,行道之时为更少。因此,为佛法为行道故,当不注重身命,如养牛马然;故应断数数食,而受一食法。食后洗手,敷座,树下结跏趺学定。入夜后一睡,勉学修苦行者。切不要每日乞食两次;因为食欲,与爱肉体之享受,都能蒙蔽学佛者的慧根,而难于成佛道。

  第四章 善恶并明

  【佛言:众生以十事为善,亦以十事为恶。何等为十?身三,口四,意三。身三者:杀、盗、淫。口四者:两舌、恶口、妄言、绮语。意三者:嫉、恚、痴。如是十事,不顺圣道,名十恶行。是恶若止,名十善行耳。】

  (解)佛说:一切动物有生必有死。死后投生在另一物体。这样死死生生,受过多次的轮回,是谓众生,这种众生,在每日生活上的思想,言行,有十种善事亦有十种恶事。十种中有三种,是用肉体所犯的杀,盗,淫。有四种,是用口说话所犯的两舌,恶口,妄言,绮语。还有三种,是思想所犯的嫉,恚,痴,等。(一)所谓杀,是一个人用种种的方法,以断绝其他生物之生命。(二)人家不知道时,自己拿去人家的东西是谓盗。(三)在夫妻正配之外,另有其他的第三者,以满足其肉欲谓之淫。(四)语向甲乙两人,作相反之言语,以离间人家的情感谓之两舌。(五)用恶语骂人,使受骂的人生气谓之恶口。(六)向人家说无事实的语言,以愚弄人家谓之妄言。(七)杂染淫意,或不正之邪话,谓之绮语。(八)看到人家的事业成功,而起妒忌之心,谓之嫉。(九)看到人家所做的事,所说的话,或其他的动作,自己以为,不但不叫我喜欢,反而激起我的忿怒。我的这种无谓的忿怒,谓之嗔恚。(十)对于某一种事理,不责自己的能力认不清,看不透,相反的硬说是别人的错误。这种颠倒是非,就是我们的愚痴。

  上头所列的十事,会叫犯着的人,不能入圣,成佛;所以好比十条恶的路。如修持的人,走到这十条恶路时,赶快止步。这样一来,他就无形中,好像走入十条善的路了,作佛,成圣,是很可能的。

  第五章 转重令轻

  【佛言:人有众过,而不自悔,顿息其心。罪来赴身,如水归海,渐成深广。若人有过,自解知非,改恶行善,罪自消灭;如病得汗,渐有痊损耳。】

  (解)佛说:如有人犯着很多种的过失,但是自己不忏悔也不赶快灭除其为恶之心,因此,犯过一多,就众罪亦集其一身。好比众江河的水,流入大海。罪愈加多,如海深愈广,这个人很难自拔了。倘使有人,犯着过失,而能自己知道他是不对的,又能赶快改他的过失,努力做好人。这样他的罪,是会渐渐销减,终至于无罪。好像有热病的人,服了一方发汗剂,汗蒸腾,则热表散,人也就渐痊了。

  第六章 忍恶无嗔

  【佛言:恶人闻善,故来扰乱者。汝自禁息,当无嗔责。彼来恶者,而自恶之。】

  (解)佛说:存恶意的人,听到你改过行善,他恐怕少了一个行恶的伴,所以特意来打扰你,叫你的心纷乱,不能再继续改过行善。这时候,你要努力制止你自己,叫自己息灭一种,"对付存恶意来扰乱者"的念头。不要生气,更不要责骂他。因为那个存恶意的来人,恶仍存在他,而不存在你。他如说出恶语,那么那些恶语,也再回到那个恶人自己的身,伤不着你。如果你生气,又责骂他,这样,就会激起他的更大的恶意。你这样做,恰恰显出自己的不对,而且你自己,造成了你自己的恶。

  第七章 恶还本身

  【佛言:有人闻吾守道,行大仁慈,故致骂佛。佛默不对。骂止。问曰:"子以礼从人,其人不纳,礼归子乎?"对曰:"归矣。"佛言:今子骂我,我今不纳,子自持祸,归子身矣。犹响应声;影之随形,终无免离,慎勿为恶。】

  (解)佛说:有人听到,我在修持成佛之道;对人类及一切动物,行拔苦与乐之行;特意大大的骂我。我保持静默,不回答他。他骂到自己疲劳了,就停止不再骂。另一沙门问说:"你向人合掌致敬,那个人不理你,这样你所发出的礼,应该归于什么人?是不是再归给你?"佛说。"礼再归我来。"怎的?因为你不失你的敬意,反而多多的现出你是个有礼的人,所以礼仍旧是你的。佛再说:譬如你现在骂我,我却不接受你的骂。那么那句骂。当然是"物归原主。"你因骂我而犯口业,将来必得到恶报,好像你向有回声的山谷,发出恶意的骂声;那么那个骂声,折回来时,清清楚楚的,送还你的耳朵来。这种"种瓜得瓜"的原理,很像影子跟着你的身体走,一点儿也不放松。古语说:"善恶到头终有报,"所以人应该不要以恶意,恶语,对待别人。

  第八章 尘唾自污

  【佛言:恶人害贤者,犹仰天而唾。唾不至天,还从己堕。逆风扬尘,尘不至彼,还坌已身。贤不可毁,祸必灭己。】

  (解)佛说:有存恶意的人,要以恶意恶语伤害好人;这个真是像他仰着面,向天而吐痰。他的痰,吐不到几多高,就再坠到他的面子上。也很像向着吹来的风,向人家撒灰尘,结果灰尘撒不到那个人,反而飞集到自己身上来。所以不要用恶意毁谤好人,毁谤者将来一定得到口业的恶报。

  第九章 返本会道

  【佛言:博闻爱道,道必难会;守志奉道,其道甚大。】

  (解)佛说这一章,是在警诫识字的佛门弟子,不要在圣典上错用工夫。普通的读书法是:不论对哪一种书,先要很快的读一遍,以了解全篇大意。再一遍,就要提纲挈领,以明白每段的论辩起伏。往后须要细心精研,从字里行间,体会到那一段那一句的真实义,读佛学有二种方法:(一)诵经。诵时可不必注意到,经里的意义是什么,只要一字一字的诵出,如佛的话用我们的口读说出。(二)读经。如平常的读书法。第三第四次读时,是要每句,甚至每字想出它所蕴藏的真理,然后依真理而实行起来。假使有人,喜欢得到一个空名,拿到圣典,涉猎一过,自己以为读完了三藏,脑子里却不知道实在懂的多少。你说他是一个喜欢佛法真理的人;我给你说,这种人见道不深,很难了解佛的大道。佛道是要人发正觉。觉悟即心是佛。所以佛门弟子,须要这样把握着:我和佛,一样都有佛性。佛以深思实行,而发菩提心;我也要如佛一样的发菩提心。一个人能够这样做,那么他的成佛,是有很可能的呀!

  第十章 喜施获福

  【佛言:睹人施道,助之欢喜,得福甚大。沙门问曰:"此福尽乎?"佛言:"譬如一炬之火,数千百人,各以炬来分取,熟食除冥,此炬如故,福亦如之。"】

  (解)佛说:佛门行布施有三种:(一)用财物帮助贫苦者。(二)用温语安慰受苦者或救脱人家出危险,灾害。(三)以佛学教人,使听的人能转迷开悟,离苦得乐。所以佛说:我们若看见人家,在进行三种布施时,应该帮助布施的人的忙,让受施的人喜欢。这么一来,布施的,帮施的,受施的,大家一样得到福气。佛作此言时,有心地较偏狭的沙门,心起怀疑,就问说:"布施的人,应得的福气,岂不是尽归自己,怎得还要被帮忙的人得去?"佛替他解释说:"譬如一个人,燃着一把炬,其他的很多人,也各人拿着一把炬来,向这个人的炬,分出火来燃着。这个人的炬火,并没有一点儿减少,反能够叫很多人,却因炬火而得烧菜,造饭;黑暗的地方,也因炬火而得光明。一炬火的功劳,利益,怎比得上众炬火的功劳,利益来的大!可见布施者,帮施者,与受施者,共同得福之殊胜也。"

  第十一章 施饭转胜

  【佛言:饭恶人百,不如饭一善人。饭善人千,不如饭一持五戒者。饭五戒者万,不如饭一须陀洹。饭百万须陀洹,不如饭一斯陀含。饭千万斯陀含,不如饭一阿那含。饭一亿阿那含,不如饭一阿罗汉。饭十亿阿罗汉,不如饭一辟支佛。饭百亿辟支佛,不如饭一三世诸佛。饭千亿三世诸佛,不如饭一无念、无住、无修、无证之者。】

  (解)佛说:施饭本来是一种善举。但施饭给一百个行十恶事的人,其功德不如施给一个行十善的人,施饭给一千个行十善的,不如施给一个受持五戒的;因为受持五戒者自然是受了三皈依的佛弟子;他最少是懂得四圣谛及行持的四念住,比单单行善事的更近于成圣。施饭持五戒者一万个,不如饭一须陀洹;因为须陀洹最少已断三界的见惑,预圣流了。饭百万个须陀洹,不如饭一斯陀含;因为斯陀含不止已断欲界的见惑,且断了五十四品思惑;对于生死之系缚已解脱了。饭千万个斯陀含,还不如饭一阿那含;因阿那含已近断尽八十一品思惑,而入于定慧之解脱间了。饭一亿阿那含,不如饭一见思二惑皆断,超出三界的阿罗汉。饭十亿阿罗汉,不如饭一辟支佛。(辟支佛,谓观想十二因缘而悟道者。)饭百亿辟支佛,不如饭一三世诸佛。三世诸佛,系指结习断尽、证性、成佛的菩萨。饭千亿三世诸佛,不如饭一无念无住无修无证之者。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佛性本来毕竟空寂;故念入无念、住无所住、修无可修、证无可证,斯为佛法之极则。

  第十二章 举难劝修

  【佛言:人有二十难:贫穷布施难,豪贵学道难,弃命必死难,得睹佛经难,生值佛世难,忍色忍欲难,见好不求难,被辱不嗔难,有势不临难,触事无心难,广学博究难,除灭我慢难,不轻未学难,心行平等难,不说是非难,会善知识难,见性学道难,随化度人难,睹境不动难,善解方便难。】

  (解)佛说:人有二十种难做的事:(一)"贫穷"二字可作能力轻微解。布施有三种:财施、无畏施、法施。没有钱的人要用财物帮助人家,确实是难。但钱少又肯布施,才是大布施。体力不强的人,肯保护人家,叫人家不用害怕更难。还没有深入经藏,发如海智慧,而肯将佛法讲给人听,更有甚难;但是能以少分所得,如实的施给未闻佛法者,其施甚大。(二)豪华富贵的人,多是贪爱色身的享受。这种人要学成佛之道,的确甚难。但是豪贵者,如悉达多太子,弃豪贵而学道,以至于成;才是真的可敬。(三)凡生物皆惜身命,惟少年人因失恋而自杀,商人因负重债而轻生,都不困难;只有为无上大道而殉教,忠于国而殉职,这种毕命随志,才是难。(四)佛经传入中华,起初几乎是皇族的御用品,故得睹佛经难;今则方便流通了,但还有不晓得有佛经的。或晓得而不肯读的,这种人才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五)佛去今二千多年,弘扬佛法的,如替我们请佛住世。但还有不少人不肯听佛法,这种人一生里不但无从出脱,简直是和不值佛一样。(六)常人之情,对于色欲很难忍禁;但是想到我的身、口、意、造出恶业,将来必受恶报,那么只好忍色忍欲了。(七)见玩好之物而欲据为己有,人之常情也。但见玩好而心存"慢藏诲盗"之祸,则贪求之心自息。(八)匹夫见辱、拔剑而起、亦常人之情也。但想到现在被辱,只是偿还往前辱人之债;这样不但不嗔,且会自喜,因欠人之债还完了。(九)有权位势力的人,常用他的权势,以欺压平民。被压迫的人、除了大德大贤,能宽恕迫害者外,总是怀恨在心、找一个报复的机会。所以俗语说:"小人报冤三日,君子报冤三年。"冤冤相报、无有已时。大的如国对国,小的个人对个人,都是生存在敌对状态中。若是有权势的人,记着冤冤相报的因果律,而以其权势,造福人群,小的一社会、大的国际间、世界自然会太平了!(十)一个人办事肯尽心,能负责、他的事业多份是会成功。但有人做事,节外生枝,或是蓄意搬弄是非,以炫其能,这是多心了。一个人遇着有事,先要平心静气,较量那件事的轻重,而后策划所以应付的方法,不任性、不逆情、办到适可而止。人生如过客,世事如浮云,不必事事过于认真;万事随缘,可以了就了之。以下三难是指一般读书人的通病,不一定是指学佛者。(十一)一般学者,常常喜欢展览个人学识的渊博,其实不然,世间的学问无穷,一个人专心致学之所获,亦不过汪洋一滴。所以聪明的先贤,在"三更灯火五更鸡"的"十年窗下",才慨然叹曰:"学问之事,运寸心于千古,是知爱博而业精,力分而功就者,自古及今未之见也。"在学佛者"法门无量誓愿学",未到成佛地位,世出世法都要学,时间不问今生,乃至无量生,真是学无止境哩!(十二)读书人的第二病"除灭我慢"是更难。人所以要读书,是为着要通情达理明世故。没有读书的人,见事不清、想理不透、出言杂乱无章。但学而优则仕,很容易造成为"老爷"的官僚气。起初不"我慢"但"我慢"却自然而然的成功了。学佛者、是学的无上正等正觉。勇猛精进、不稍懈怠。哪容你少有所得,便贡高我慢以自绝?(十三)现代有一般人认识了几个字,有了一点小聪明,总喜欢玩弄他们以为不聪明的人,而自鸣得意。若是一个人到了真的有学问,真的聪明了,就自然不会看不起人家的。荀子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又谚语有"后生可畏。"佛门弟子更不相同了,脑子里总是存着"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将来皆能成佛"。所以对于一切有学、未学的人,都是一样的,像常不轻菩萨,便是好例子。(十四)世态炎凉,人情厚薄,古如是,今亦如是。富者、贵者,处处讨便宜。穷人、平民,在在受亏受辱。你看:我们在这里信愿寺每星期讲经时,讲者心目中并不专为富贵者讲,有如释迦牟尼佛以平等心,待其不平等地位之弟子一样的精神。讲经完了,讲者、听众、及诸法师,吃的中饭,是一样的素斋。寺门外的乞儿,也自己懂得不用客气的,与大众一样吃。诸位都晓得,我们在供佛:设斋时、念变食、甘露水真言后,就接着念:"此食色、香、味,上供十方佛,中奉诸圣贤,下及六道品,等施无差别,"又如长者子善德,听了维摩诘所说法施会之后,心得清净,即解贵重璎珞以上献。维摩诘受后,分作二分;一施最下乞人,一奉难胜如来。这样行为,真是螺髻梵王所说。"......菩萨于一切众生,悉皆平等。"经文从"不说是非难......到善解方便难"等六句,是一连串有关系的道理。我现在这样试解:一个人在这一段的生命里,日常所做的事情,当然有是的,也有非的;人类因有争长论短,说是说非之情,存在其心里,所以世界上,才产生许多不了结的纠纷。人们若晓得,欲成大道的佛性,必需断见思,绝结习,心境才能莹洁;则学佛人应当先泯是非情,然后才能返映是非皆是成道的助缘。所以对是非未能忘情的俗人,是很难会见法界的善知识的。不会善知识,就很难了解现前一念的实相;更从何处学得无上正等正觉的大道?所学既未入大道之门,则不能随机说法、以点化群迷。学佛人如未有应机度人的能力,则眼见变异无常的万物,必动心,系念。心一动,则秽土现;而一切迷情具体化。"我"、"我所"之别愈深,则所谓心、佛、众生,同具无差别之实相,更无从方便解说了!

  第十三章 问道宿命

  【沙门问佛,以何因缘,得知宿命,会其至道?佛言:净心守志,可会至道。譬如磨镜,垢去明存。断欲无求,当得宿命。】

  (解)一个人的身所做的动作,口所说的话语,意所想的事情,是叫做三种的业力,这些业力,是造成宇宙间一切万物的因。因好比一粒植物的种子,空气、水分,温度、阳光等,是帮助种子萌发生长的天然条件,叫做缘。因缘会合,万物就发生了。有沙门问佛说:一个人须有什么因缘,才能够一、晓得前一世生活时的状况?二、彻底晓悟最高成佛的道理?佛说:每一个人,本来有一颗清净的心叫佛性。但它被世情的迷妄所蒙蔽,所以生活时,如在醉梦中。倘使一个人,能够坚强地立志,以扫除一切世情的迷妄,那么他的佛性就显现出来了;他的成佛是很可能的。这个好比一面镜子,在被尘埃所蒙蔽的时候,人们是没法子,看到自己的面目。但是尘埃一被拭去,镜的光明就再显现了。如果一个人,真的要他的佛性显现,他必要断去种种烦恼;对世事无所争,无所求,清清净净一条心,静光寂照,洞彻三世,何只宿命通!当时沙门所问的,以为宿命是比较的重要。但是佛所答的,是以会至道为最重要。因为会至道的人,都是得到宿命通的;而只得到宿命通的人,却不一定是会至道的。从这一点上,我们可以看到,释迦牟尼佛是何等的真诚,改正弟子们,在思想上的错误,和颠倒的观点。

  第十四章 请问善大

  【沙门问佛:何者为善?何者最大?佛言:行道守真者善。志与道合者大。】

  (解)有一个沙门问佛说:一个人在一生的生活中,做什么事情是顶好的?做什么事情是最重要的?佛说修习佛所教的真理,实行佛所教的大道,以度一切众生,这是最好不过的事情。立志要成佛,所以他就朝夕猛勇行持,以至于真实体验而成佛;世上的事情,没有一种比这个更重要的。

  第十五章 请问力明

  【沙门问佛:何者多力?何者最明?佛言:忍辱多力,不怀恶故,兼加安健,忍者无恶,必为人尊。心垢灭尽,净无瑕秽,是为最明。未有天地,逮于今日,十方所有,无有不见,无有不知,无有不闻,得一切智,可谓明矣。】

  (解)有一沙门发二问题说:一、哪一种人是顶有大力的?二、哪一种人的眼睛,看东西看得最分明,脑子了解事情,了解得最透彻;耳朵听声音,听得最清楚?佛说:最有大力的人,是被侮辱而能忍得起的人。原来忍有三种:(一)耐怨害忍,(二)安受苦忍,(三)谛察法忍。这里忍辱,即约耐怨害忍。现举例说明: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这是人的常情。若有人经得起人家的侮辱,而不报复,这确实是难得很。我们看历史上有名的例子,证明一、不能忍辱的武人,终归败亡;二、能忍辱的,最后成功。第一例子:楚汉分争时,项王靠着他的膂力,力可拔山;加以才智过人,气盖一世;身经七十余战,每战必胜,但不忍垓下一败之辱,至乌江而自刎;古来读史者,都替他惋惜。第二例子:昔时英国有一王名叫啊弗力(King Alfred),在一次抗敌大败之后,他的兵将星散;只体爬入一山洞避雨,见洞口有一小蜘蛛,所结的网,每为风雨所败坏;再结再坏,但小蜘蛛并不灰心,继续努力,到后来网结成,啊弗力王深受感动,回去再集兵打仗,最后也是像蜘蛛成功。此外如司马懿受巾帼衣冠,勾践青衣侍酒,都是能忍辱而成功的好例子。再谈谈不能忍怨害之辱,而至失败的文人:一、屈原仕于怀王为三闾大夫,同列上官害其能,谮之。王流屈原。屈原忧思填怀,作离骚以见其志,自沉汨罗。二、贾谊以王佐之才,受知太守吴公门下,文帝召为博士,见幸甚。顾为绛灌等所嫉,害之于帝;于是流为长沙王太傅。谊以异才受谤,未及赞道槐庭,悲伤郁抑赋鹏以自况。过湘吊屈原有"......凤凰翔于千仞兮,览德辉而下之,见细德之险徵兮,遥曾击而去之。"语颇超脱,但终不自己,以至殒于坠马。上来几个能忍的例子,都是志有所向,故虽忍之一时,而无时不存报复之念,不算什么。只有佛门弟子才是伟大!怎么说?佛弟子受辱时,心里只有可怜那些欺辱者之无知。他门不知自己是个有佛性,而未成佛的人。被辱者也是个有佛性,而未成佛的人。大家都是将来当作佛的人,怎肯互相欺辱?佛弟子因为懂得这条道理,所以被辱后,不但不存报复之念,甚至不存恶意。因此大家就可以平安相处了。被辱者如此,必为辱人者反省时所尊,这种化人之力,其大无朋。

  如有人,性相清净,离诸杂染,则心识不为世情所染污或蒙蔽,如一面大圆镜,现众色像,他证得一切智。这种人眼睛看东西,看得最分明;脑子了解事情,了解得最透彻;耳朵听声音,听得最清楚。他所看的,不只是这地球上的万物,而是远及三界与宇宙的一切;因为他有了天眼通。他所了解的,不只是一个人的现世事,而是远及那个人的三世事;因为他有了宿命通。他所听的,不只是声音,物语,而远及天籁;因为他有了天耳通。普通人眼睛患着近视,所以所看到的只是这世界的万物;耳朵聋,所以所听的只是人言物语,及混杂声;脑子单纯,所以所懂的,不能远出三界。殊不知宇宙的大,是无边际的,我们的地球未有历史以前,天体里早就有很多成佛的,及很多佛的佛土。释迦牟尼佛将这事讲给我们知道,连成佛的道理也教我们,让一切有情,凡是行持到能够转识成智的,因着自己体证到的"明",也就很难以语言讲给人听。仁王经说:"满足无边界,常净解脱身;寂灭不思议,名为一切智。"这岂不是转识成智的好驻脚!

  第十六章 舍爱得道

  【佛言:人怀爱欲,不见道者。譬如澄水,致手搅之,众人共临,无有睹其影者。人以爱欲交错,心中浊兴,故不见道。汝等沙门,当舍爱欲。爱欲垢尽,道可见矣。】

  (解)佛说:人们被世情之爱所迷恋,被财、色、名、食、睡等五欲所缠缚,所以一生终不能了解大道。好像一盆清水,那平静的水面,被人用手搅动,而起了很多的微波。我们大家同来看一看水面,但是没有一个人可以从水面看到他的容貌。人们被混合的爱欲所迷缠,所以心中纷乱起来,而不能了解大道。因为这样,所以你们这些沙门,应当割舍爱欲。爱欲一断,本心再恢复他的清净,那时就可以学道,见道,以至于成道。

  第十七章 明来暗谢

  【佛言:夫见道者,譬如持炬,入冥室中,其冥即灭,而明独存。学者见谛。无明即灭,而明常存矣。】

  (解)佛说:若有人确确实实懂得成佛的大道,从而修行者,好像他的手握着火把,而走入黑暗的屋子里去。这屋子里的黑暗立刻销灭,只有光明存在。学佛亦如是。若学佛道的人,而能了解涅槃寂静的真理,这种人就不再为世情所迷恋。生活时既不为世间的俗情所缠缚,而常有超脱尘俗的志向,他这样早就入了有余涅槃,而真性常如萤光寂照矣。

  第十八章 念等本空

  【佛言:吾法念无念念,行无行行,言无言言,修无修修,会者近尔,迷者远乎,言语道断,非物所拘;差之毫厘,失之须臾。】

  (解)佛说:我学成佛的方法是:心里时常存着成佛的念头,不是口头空念着"我要成佛,我要成佛"的念念,我在行持成佛的方法是:切切实实的做,不是身做,心不在做,或是人前做做给人家看看。我所说的话是:体验成佛的真理,不是没根据的强辩;我所修练成佛的方法是:实证的,不是外道的盲修瞎练,真能懂得这种道理的人,已经走近成佛的路了;不懂的人,就离成佛的路还远呢;佛道之成,须念,行,言,修,朝夕以之;先德说:"佛法如家常便饭,只须切切实实做去",做到实证,才是成道,不是单单用语言说说就算事;因为佛性不是物质,不可以用了解物质的思想力去了解它,所以谈佛性,若稍稍涉入物质见解的分子,那就一点儿也不近佛性的真理了。

  第十九章 假真并观

  【佛言:观天地,念非常,观世界,念非常,观灵觉,即菩提;如是知识,得道疾矣。】

  (解)佛说:我们仰观天,黄道有十二宫流转;俯察地上万物,万物则有生,住,异,灭,的无常变幻,而不是永远存在的。再讲远一点:天文学告诉我们,天体里常有星云,经过长时期的冷却,凝结,而渐成新星;也有星体,因互冲而破毁。地质学也告诉我们,现在我们两足所站的地球的表面,因天然力如风,雨,阳光,及海潮,河流,等的影响,时而沧海,时而桑田,不知已变换有多少次。总括起来说,天,地,世界,及万物,都是生灭无常,有无互替,只有有感有知的灵性--被爱欲所蔽的佛性--才是永存而不变的。人们如能晓得这道理,再依佛所教的方法以切实修持,就很可能的比庸俗人早成无上正觉。

  第二十章 推我本空

  【佛言:当念身中四大,各自有名,都无我者,我既都无,其如幻耳。】

  (解)佛说:一个人应当常常记得,这个身体是四大:地、水、火、风,所假和合而成的,地就是固体的骨、肉等,水是血、淋巴液、腺的分泌液等、液体物,火是人吸入空气中的养气,养化养料,所发出热力的温度,风就是人吸空气中的养气,到左右两肺的肺气泡,与二氧化炭气交换,而呼出的炭酸气体。这四大假和合而成的身体,有的可以维持几十年,而身体里的各器官,都有它们自己的名。若有人四大不调和,就生病,病重不能救治,就死;死后四大分散,各器官腐败,而还源为化学元素。可见一个人生活时,只是四大和合的假相,并没有一个我,等到死后,一切都没有了,现在有,将来无--色即是空--如空中闪电,一现即逝,所以这四大和合的假相,到底是没有什么,只是一个幻想而已。

  第二十一章 名声丧本

  【佛言:人随情欲求于声名,声名显著,身已故矣,贪世常名,而不学道,枉功劳形。譬如烧香,虽人闻香,香之烬矣,危身之火,而在其后。】

  (解)佛说:有的人被世情所蒙蔽,被欲望所系累,盲目似的以求取名誉。等到他的名,在社会国家,被人知道的时候,他的身体也已经死了!这样看起来,求名誉的代价何在?我们中国有名的学者,杨朱,也曾经这样说:"一个人辛辛苦苦的,求身后的虚名;但这种虚名,岂足以润枯骨?"这句话也说得何等真切!好多人贪慕着庸俗最喜欢的世间名誉,而不知学成佛的大道,可怜极呀!他们冤枉地浪费时间,劳苦了身体,以求不合实用的名誉。这种人真是和烧香一样,香在烧时,虽然可让人们嗅到香气,但可惜得很,那一柱香,却牺牲了自己,烧成灰了!

  第二十二章 财色招苦

  【佛言:财、色、于人,人之不舍,譬如刀刃有蜜,不足一餐之美,小儿舐之,则有割舌之患。】

  (解)佛说:人迷恋着金钱及女色,很难割舍,因为财,色,吸引力的危险,比其他一切欲来得大。譬喻:有一把凶利的刀,刀口涂着蜜,那一点儿的蜜,够不了一餐的好吃,但是贪甜的小孩,不懂得它含着危险性,就用舌尖舐(舐shi:以舌舔物。)它,结果,舌尖被刀口割伤了。

  第二十三章 妻子甚狱

  【佛言:人系于妻,子,舍,宅,甚于牢狱,牢狱有散释之期,妻子无远离之念;情爱于色,岂惮驱驰?虽有虎口之患,心存甘伏,投泥自溺,故曰凡夫,透得此门,出尘罗汉。】

  (解)佛说:人们为着恋爱妻子,及为妻子而努力以建造房屋,劳神役形,其所受的苦,实在是比坐牢狱更大。因为若有人犯法律,而被判坐牢狱的,还有受罚期满时,而得释放;但是被妻子所缚的心,是无期徒刑,从来是未曾得到释放的。男人为妻的色所迷,就发生爱情,因迷爱着妻,所以不顾身体怎样的受苦,也要竭力钻营,以博妻的欢心,虽然有时冒着如入虎口的大危险,也情愿地干去;他简直是跳入深泥,而死在泥中,这种人就叫凡夫,或叫俗人。如有人懂得妻子的缠缚,是最危险的,而能逃出这危险的门,他就是跳出色,声,香,味,触,等尘的罗汉了。

  第二十四章 色欲障道

  【佛言:爱欲莫甚于色,色之为欲,其大无外。赖有一矣,若使二同,普天之人,无有能为道者矣。】

  (解)佛说:人类中的男子,迷恋于世间的财、色、名、食、睡、等五欲,没有其他一欲,比得上女色的凶。女色所诱起男人的欲念,大到不能够用语言以解释它,所以俗语才有"色胆包天"这句话;因为天的大,也是不能够用语言解释的,而色胆还能包天。好在人类的欲,只有色欲这一种,最能障碍一个人学道的心;如果五欲中,尚有其他一种欲,像色欲一样大,那么恐怕人类,就没有一个有能力,可以学成佛的真理了!

  第二十五章 欲火烧身

  【佛言:爱欲之人,犹如执炬,逆风而行,必有烧手之患。】

  (解)佛说:贪恋于爱、欲,的人,好像夜行者,用手拿着火炬,而迎着风吹来的一路走;这个人的手,一定会被火烧伤的。这一譬喻,是说学道的人,如被爱欲所迷,必定会被爱欲所破败,而不成道。

  第二十六章 天魔娆佛

  【天神献玉女于佛,欲坏佛意。佛言:革囊众秽!尔来何为?去!吾不用。天神愈敬,因问道意。佛为解说,即得须陀洹果。】

  (解)宇宙有十法界,分为圣,凡,二界,圣界是罗汉,辟支佛,菩萨,及佛,等的庄严处;凡界又称娑婆世界,或三界,有甲、欲界,是有形有欲的五趣众生杂居处。乙、色界,是有形无欲的梵天众处,丙、无色界,是无形无欲的拟圣者。欲界包括着:子、金轮王界,住有人类,畜生,等的地居者。丑、琰魔王界,住有地狱道,鬼道,等生物之空居者。寅、帝释天界,住有神、仙,等的六欲天;六欲天分为:(一)四天王天,(二)忉利天,帝释居中,四方各八天,合三十三天。(三)须夜摩天,(四)兜率天,(五)化乐天,(六)他化自在天。欲界之帝释天众,及色界之梵天众,总称天神。当佛初成道时,坐在菩提树下,有第六欲天天主,为魔王之一,名波旬,拥无量眷属,将四女:一名欲妃,二悦彼,三快观,四见从,皆貌美而身洁白如玉,故称玉女,献于佛,存恶意来破败佛成正觉的心。四玉女诣佛前,绮语作态,愿侍晨昏。佛说:汝等形貌虽好,但心不端正,只是革囊内盛屎尿而已。你们来做什么?走!走!我用不着你们,于是波旬及其眷属更加恭敬;因请问成佛的道理,佛乘机为之解说;魔王被化,即断三界之见惑,而得须陀洹果。

  第二十七章 无着得道

  【佛言:夫为道者,犹木在水,寻流而行,不触两岸,不为人取;不为鬼神所遮;不为洄流所住;亦不腐败;吾保此木决定入海,学道之人,不为情欲所惑,不为众邪所娆,精进无为,吾保此人,必得道矣。】

  (解)佛说:修习佛法的人,应该要像一块木头,浮在溪水上,跟着水流的时候,不要碰着两旁的溪岸,而被牵绊着;不要被人拿去;不要被鬼所阻,或有力的神所挠;不要被有螺旋的水牵住,而且自己也不要腐坏,能这样子的继续着跟水流,我可以担保这一块木头一定会流到大海去。修习佛道的人,也好像这一块木头,他要不被世情五欲所迷惑,好像木头不触两岸;不被男女之私爱所缠,就是不为人取;不被见思二惑戏弄,就是不为鬼神所遮;能直心正念修持精进,好像不为洄流所住;等到了解佛性本是无为而是永存不变者,就是这一块木头自己又不腐坏;我可以担保这种人必能得道入圣的。

  第二十八章 意马莫纵

  【佛言:慎勿信汝意,汝意不可信;慎勿与色会,色会即祸生;得阿罗汉已,乃可信汝意。】

  (解)佛说:你须小心,不要让你的心,跟外境的一切事物追逐,因为你的心是靠不住的;如果你的心一追逐外物,就会被外物迷住着。你更加要小心,不要和女人会合,你若与女人会合,你会讨来种种麻烦祸害,更坏的你就失掉成道的机缘。正法念经有这样说:"女人最为恶,难与为因缘;恩爱一缚着,牵人入罪门"你要克苦行持,等到你最少成为阿罗汉,那时候你的心,不为爱欲所系缚,是能够游于物之外,是靠得住了,那么你就可以不必太严格的约束它,而稍稍的信任它。

  第二十九章 正观敌色

  【佛言:慎勿视女色,亦莫共言语;若与语者,正心思念:我为沙门,处于浊世,当如莲华,不为泥污!想其老者如母,长者如姊,少者如妹,稚者如子,生度脱心,息灭恶念。】

  (解)沙门须习练三千威仪,所以佛说要小心约束你自己,不要抬眼看女人,也不要和女人讲话,如果不得已须和女人讲话,心里应该这样正念的对自己说:我是一个勤修戒定慧,息灭贪嗔痴的沙门,现在虽然住在这个五浊的恶世,我应该像一朵洁白的莲华,它虽是从污泥长出来,可是不为污泥所沾染,还是纯洁清白;所以如对话的人,是已经有年纪的,就待她当是自己的母亲一样;如年纪比我大的,待她当姊姊;年纪比我小的,待她当妹妹;年纪轻的,待她当儿女;心里只存着,指导她们脱离这个万恶的苦海,而引渡她们到极乐的净土,这样的想念着,那么邪恶的念头,就不会发生。

  第三十章 欲火远离

  【佛言:夫为道者,如被干草,火来须避,道人见欲,必当远之。】

  (解)佛说:修持佛法的人,好像身上穿着干草编做的衣服,若有火来,须赶快逃避,才不会被火所烧,学习佛道者的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如身上穿的干草。世间的六尘:色、声、香、味、触、法、如烈火;所以要远避他们,不然道就会被他们所烧败。

  第三十一章 心寂欲除

  【佛言:有人患淫不止,欲自断阴,佛谓之曰:若断其阴,不如断心!心如功曹,功曹若止,从者都息;邪心不止,断阴何益?佛为说偈:"欲生于汝意,意以思想生;二心各寂静,非色亦非行。"佛言:此偈是迦叶佛说。】

  (解)佛说:有一个人,自己怨着自己,不能停止患淫的行为,打算要割断他的生殖器。佛对他说:你若要割掉你的生殖器,还不如打死那个倾慕女色的心!一个人的心,好像是个贵人在出行的时候,就有一班伺候他的奴才跟着走;若是人类不摆贵人的架子,社会就没有奴才的制度,那么奴才这一阶级的人,也就不会存在,一个人若不打死好女色的心,虽然割掉他的生殖器,也是没有用的;因为他仍旧能患意淫。佛就将从前迦叶佛说的偈,说给他听,偈的意说:一个人有色欲的心,起先是心里有所思量,脑海中才浮现着幻像,由幻像就引出使幻像实现的意境,意境构成后,才发生好女色的欲心。迦叶佛再教我们这样一个调心的方法;一个人当邪心要起的时候,应该对自己说:我的佛性是将来要成佛的,我当保守它纯洁,如出污泥的莲花;这样一来,邪思就会慢慢的减少,而终归寂灭,思想寂静,意境亦必自然寂静,思和意二种心,既然各自寂静,此时女色只是一朵镜中花,一点儿都没有真实性;其他一切行动,也不过是水里月,到底也是空的;这样的调心,心可寂,而欲可除,佛道也可望有成。

  第三十二章 我空怖灭

  【佛言:人从爱欲生忧,从忧生怖,若离于爱,何忧?何怖?】

  (解)佛说:众生痴迷,误认这色身是真实的,所以顾爱它无所不至,事事都是为着这色身的享用打算,因此就尽量地追求世间的五欲,以供一己的享受。但在五欲求不得时,就忧苦万分;既求得以后,又恐怕失掉它们,或被人家抢夺以去,整天只在忧怖里讨生活,这种痴迷何等深呀!这种人又是何等的可怜呀!如果他们能了解,这个色身,只是四大因缘的假和合;身外的六尘,也只是假相,总有一天,缘散而互相分离的。现在大家活一日,就是有一日的缘,缘会则合,大家应该快快乐乐,随缘过一日。人们如能够这样的游心物外,而不为外物所系缚,倒是无忧无怖,自由自在的活菩萨。

  第三十三章 智明破魔

  【佛言:夫为道者,譬如一人与万人战;挂铠出门,意或怯弱,或半路而退,或格斗而死,或得胜而还;沙门学道,应当坚持其心,精进勇锐,不畏前境,破灭众魔,而得道果。】

  (解)佛说:修习佛法的人,好像一个人,要上战场与一万人打仗;他就戴铠披甲,出门迎敌去,此时有的起恐惧,而不敢上前;有的前进到半路,靠不住自己的武术,不敢再前进而折回;有的真的上前迎敌,结果打败仗而死;但是有的打倒敌人,得胜回来;上来所说的,是一个譬喻,下一段才是正说:一个沙门在学道的过程,应该认清自己,还是一个人,而人类有见思二惑,我法二执,五欲,六障,及种种迷妄,习气等,与你为敌的多如万人;你要和他们打仗,第一须先受持净戒,戒是你的铠甲,别人的刀箭不能入;有了戒,你的心坚持向道,自然没有怯弱之意,我们换一句更浅白的话说,持素的人,自己已戒杀,见着荤味,心里从不起动摇;第二须要学禅定的工夫,使你进退有节,不辞劳苦的勇于度生,佛道未成必不半路而退;第三必要有世间一切有为的事相之智,更要有出世无为,解脱的真理之慧,心里了知万法有生灭,及实相之不生灭,这么超脱的一个脑子,自然不管前境有如何变异,更不要紧自己是朝生暮死,他早已与世无争了。所以一个专诚学道的沙门,连合着戒,定,慧,的无上威力,当然可以破灭一切的魔,而成佛道,这里众魔二字,是指见思二惑,我法二执,五欲,六障等。

  第三十四章 处中得道

  【沙门夜诵迦叶佛遗教经,其心悲紧,思悔欲退。佛问之曰:汝昔在家,曾为何业?对曰:爱弹琴。佛言:弦缓如何?对曰:不鸣矣。弦急如何?对曰:声绝矣。急缓得中如何?对曰:诸音普矣。佛言:沙门学道亦然,心若调适,道可得矣;于道若暴,暴即身疲,其身若疲,意则生恼,行即退矣,其行既退,罪必加矣,但清净安乐,道不失矣。】

  (解)有一沙门夜里背诵释迦佛以前,七佛中的第六佛,称迦叶佛,所遗留的训诫,诵时声清哀而急,很有不耐背诵的退志;佛问说:你还没有跟我学道以前,在家里做什么工作?沙门答说:爱弹琴。佛说:那么琴弦放得太松时,弹出什么音?答说:不成音。又问说:弦绞到太紧时,弹出什么音?又答说:也不成音。佛说:弦若绞准,又怎样?答说:诸弦绞准,音韵高低得中,而众音和谐了。佛说:沙门学道,也要这样,不要急于成道,也不要懒散而退转,要有恒心修练,终有一天会成道的;若急于有成,即过劳而身疲,身疲即意懒,意懒即身,口,意,的修持退转了;若正的一面,修持退转,那么反的一面,必造出多少的罪业。所以学道者,需要清心净志,意趣安乐,这样子学道,就不错了。

  第三十五章 垢净明存

  【佛言:如人锻铁,去滓成器,器即精好;学道之人,去心垢染,行即清净矣。】

  (解)佛说:学习佛道的人,好像锻炼铁的样子,用机器压空气,到溶炉里去,空气里的养气,和加在炉里的药物,连合起来,将不要的杂质烧成滓,浮在溶铁的表面,再将滓一层一层的除去,下面的溶铁,等杂质烧完,就慢慢地成为纯粹的钢;纯钢才可以造最好的机器。修习佛道的人,也像炼钢法,将会害道心的见思二惑,我法二执,五欲、六障,及种种迷妄,习气,等垢染物,慢慢地一种一种的除去;那时候你的心清净,你的身,口,意,所发的诸行也清净。身和心都清净,就可以见佛。

  第三十六章 展转获胜

  【佛言:人离恶道,得为人难;既得为人,去女即男难;既得为男,六根完具难;六根既具,生中国难;既生中国,值佛世难;既值佛世,遇道者难;既得遇道,兴信心难;既兴信心,发菩提心难;既发菩提心,无修无证难。】

  (解)佛说:一个人依照他自己的身,口,意,所做所说及所想的,叫做业,贮藏在他的八识田里,成为种子;等到他的世寿尽时,八识就将他的业因,和有关系的缘,转生去了,一点儿也不让他作主选择。因此一个人如果在生活时,晓得修行十善业,在转世时,他就可免坠入傍生,饿鬼,或地狱,等三恶道,而生在人,神,天,等三善道。所以佛说:一个人在转世时,能够离开三恶道,而得生为人的,确实是难;已经得生为人了,更不生为女人,而生为男子,更难;大日经疏有这么说:"男是智慧,故为首;女是三昧,为次之也。"智是了解世间法,慧是通达出世法,才能度己兼能度人;三昧是学定,使心静而不散乱,女人最多只在自度,所以一样的转生为人,得为男人难。已经得生为男人了,有的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不完整,或不端正,使六根侥幸得端正,但有缘得生在殷富,而有文化的中天竺国的,很难;使有幸生在中天竺国,但很难逢着佛生在世的时;若是一个人,很福气得生在佛住世的时,但是难得有机会听到佛说法,或与懂得佛法的人来往;就使有机会,与懂得佛法的人来往,但难得发信佛法的心;就使有深信佛法的心了,亦难得发觉悟的心;如有人真的能觉悟了,又能做到,在修持念佛时,念到自己不知道是在念佛,口不在念佛时,而心中自然而然的继续念佛;到后来真的念到见佛了,但心中还是以为念佛,是一种日常应该做的事,不拿它当为一种见佛的方法,这样的修持才是难事。

  第三十七章 念戒近道

  【佛言:佛子离吾数千里,忆念吾戒,必得道果。在吾左右,虽常见吾,不顺吾戒,终不得道。】

  (解)佛子二字,本来是指出家,披袈裟,剃发的比丘及比丘尼。所以僧尼都姓释迦;但普通都简写释某某,这里佛子二字,却是普遍指一切受皈戒的众生。佛说:若有佛子虽然肉体离我几千里远,但是心里常常怀念我所定的戒律,恭谨守持;他好像是时时和我在一起,将来一定成道入圣。再看反的一面,若有人,虽然日夜都跟着我,在我的左右,常常和我见面,但是他不遵守我所定的戒律,这种人是没有希望成道的。

  第三十八章 生即有灭

  【佛问沙门:人命在几间?对曰:数日间。佛言:子未知道。复问一沙门:人命在几间?对曰:饭食间。佛言:子未知道。复问一沙门:人命在几间?对曰:呼吸间。佛言:善哉!子知道矣!】

  (解)人命二字不是佛性,是指这肉体的生活力。"间"是"时间",佛说:"人命在几间",意思是说人的生活力,存在什么两个时间的中间。有一沙门答说,人命在数日间。佛说你未懂真理。另一沙门答在饭食间,佛还说不对。第三个说,人命在呼吸间。佛印可称是。

  这一章很明显地叫人明白,人的生命是无常,是很短促,只在一呼一吸之间。你看,一个人的最后一刹那,出息离这肉体,而不再有一入息,这个人就不再称为人了,而特称为死人。死人就不会有所作为了。佛特意指出,这种最平常,而是人们最不注意的事,以提醒人们,叫人们在生活力还存在时,应该勤谨修持,免得临命终时,无所措手足。

  第三十九章 教诲无差

  【佛言:学佛道者,佛所言说,皆应信顺。譬如食蜜,中边皆甜;吾经亦尔。】

  (解)佛说:学佛的人,应该对于佛所说的话,不用选择的,全部信受。佛法虽多至八万四千的度人法门,但是头头是道。任修哪一法门,坚持不懈,都得入圣,本无彼此轻重的差别。不过人的根器不同,每人可以依照个性最切近的一种法门深深修练,终得成道。佛说:他所讲的经教,本无分别,如蜜的中部或旁边,都是一样甜的,人们大可不必妄自分别。

  第四十章 行道在心

  【佛言:沙门行道,无如磨牛。身虽行道,心道不行。心道若行,何用行道。】

  (解)佛子及佛弟子向右绕佛经行,是佛门一种敬佛的礼仪。佛说:沙门在向右经行念佛时,一定不要如拖转磨车的牛。因为这种牛,身体虽然在拖转石磨,但是它不明白,转石磨是什么一回事。绕佛的念佛人,若身体在经行,口头在念佛号,但心里没有敬诚绕佛这样经行,与转磨车的牛,有什么分别?虔诚的人,口头念或不念佛号,心里时时敬佛;这种人倘使因病而坐着,或是躺着,不能起立礼佛;但是他的内心,是在礼佛,经行念佛,这是真的礼佛,念佛。那些口头念念,身体走走,做做样子给人看,最多也只是一头磨车牛!

  第四十一章 直心出欲

  【佛言:夫为道者,如牛负重,行深泥中,疲极不敢左右顾视;出离淤泥,乃可苏息。沙门当观情欲,甚于淤泥,直心念道,可免苦矣。】

  (解)佛说:行持佛道的人,好像一头牛,背上负着重物,在深泥中走,虽然身体是很疲倦,但不敢稍稍停止;一定要继续努力,等到走出淤泥,才可以休息。沙门要深切地这样记着,世间的一切情欲,所迫害的苦,最后达到成道。

  第四十二章 达事知幻

  【佛言:吾视王侯之位,如过隙尘,视金玉之宝,如瓦砾。视纨素之服,如敝帛,视大千界,如一诃子。视阿耨池水,如涂足油。视方便门,如化宝聚。视无上乘,如梦金帛。视佛道,如眼前华。视禅定,如须弥柱。视涅槃,如昼夕寤。视倒正,如六龙舞。视平等,如一真地。视兴化,如四时木。】

  (解)佛说:我看一个人,得到封王封侯的地位,好像清早时,射过门隙的阳光里,浮游着微细的灰尘,一样的不足轻重。因为人的生命,不过是几十寒暑,就说活到一百岁,也只是忉利天的一日一夜,时间是多么短促,一切的事业功名地位也只是过隙尘一样的渺小。这样说来,王侯的光荣,富贵,一霎眼完了,有什么真的可留恋处?诸佛净土,都是美丽到很难用语言叙述。譬如弥陀经所述的极乐国土,是何等庄严,华贵!反看我们这个世界上的金玉只如此断瓦破砾了。一个人身上所穿的衣服,其目的是在保持体温和社会上的礼仪;依据这原则而评论,整洁的旧布衣是和绸缎有同样的价值。我们的太阳系,在佛学叫小世界,积一千个小世界,为一小千世界,现代天文学,叫它为一个银河系。积一千个小千世界,为一中千世界。积一千个中千世界,为一大千世界,就是三界里色界的四禅天。一个大千世界,在我们这种凡夫的想像里,已经是大得很了;但在佛眼里,却是如一诃子大。原来"诃子",是印度的一种果子,名叫"诃梨勒",形如一种玉蜀黍,每一子,叫一诃子,其大如枣。阿耨池即是阿耨达池,又名玛那萨罗华湖。这个湖有四流:一产金,一产钻石,一产红宝石,一产琉璃,在今西藏阿里部之冈底湖,湖水潜流成恒河,为供人民饮用。以人民的眼光看起来,这条河水,当然是重要的。但以佛眼看来,世界上的河水,哪一条不是对那流域的人民很重要?但有哪一条,能比得上蕴育佛性的八功德水重要?所以佛看恒河水,却与印度人用以涂足的油,一样平常。诸佛说法度生,有多门方便,都是要适合根器不同的众生,各有成道的机会。所以众生看佛法,当然是法宝。但在佛眼所看,却是本宜的以引渡众生;如幻术家所聚化的宝物。无上乘,是佛法的最崇高处,世间无有其他宗教的教理,可与比拟;佛法虽然是这样好,但只要化导众生本有的佛性,使起觉悟,而进行修持,以达成佛;在众生看起来,是像何等宝贵的金帛;但在佛眼看起来,无上乘佛法,众生都可以得到,其平常,如任何人在梦中就可以有的金帛。佛所教的种种修持法,其中有不少是对治众生的迷妄,倘众生渐渐减少他们的迷妄,而渐渐接近成佛的路,这样一来,佛道就渐渐减少它的应用;如一朵花开了就渐渐地凋谢,而结成果。学禅定,是要使心不逐物,最后才能见到个人的本性。心不逐物,如安定的须弥山,不为何等风暴所动摇。人们不懂人生真理生与死,在他们的脑子里,如长夜的昏暗。学道而能了悟者,晓得这肉体,迟早总有一天会死亡;所以不为死亡着意。最着意的却是每日勤谨修持,使生时,入于有余涅槃;世寿尽时,入于无余涅槃。所以他们的心地,永是日夜安乐光明。凡夫不懂生死的真理,日在世情流俗中,盲目乱钻;生尽则死,死后转世重生;死死生生,在这生死流转里跳不出,永在尘劳,不能觉悟,谓之迷,谓之倒。净行沙门,了悟生死,所以不与世俗为伍,是为觉,是为正。凡迷恋着五浊恶世,认我、法、为实有,其实背觉合尘,所受的苦,是住在六根的八识。悟道者,心境解脱,邪正分明,故能背尘合觉,而受惠的,也是六根八识。迷悟分野,如舞龙,时见首,时见尾;首尾虽异,都是同一龙身;净行之悟道者,于是为可敬。佛法平等,法法皆是导人成佛,入于不生不灭的一真如地,无二无别。但众生之根器不同,只得依不同之品性,施以不同之化导法;恰如大地因有四时之不同,而发不同之草木,但开花结果,使地上繁荣之目的则一。诸大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解)上来经文四十二章,是佛成道后,有四十二位外道发疑问,而一一为之解答,随机引度,使成为比丘。其余未曾发疑问者,听到佛所说,都感着很喜欢,而遵从佛所教的实行去。

  七个多月来,每星期讲一次,算将佛说四十二章经解完了。因为讲稿都是勉强抽课外的时间预备的,所以有好几个地方,自己感到所解的,不满意;没有用更浅白的话阐明出来,有负诸位善友盛意。但希望所解的,不离佛的真实义太远。愿诸位善友,亦能将佛所说的,奉行起来,早日成大道。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