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寿经
《无量寿经》全称《佛说无量寿经》,亦称《大阿弥陀经》(参阅汉译版本),是净土宗的基本经典之一,为“净土五经一论”中的一经,净土宗的大部分修行方法均可在该经中找到理论依据。经中介绍阿弥陀佛(无量寿佛)所发诸大愿(依版本不同而数量不一,最多为四十八愿...[详情]
大宝积经 无量寿如来会
复次阿难。极乐世界所有菩萨。于无上菩提皆悉安住一生补处。唯除大愿能师子吼擐大甲冑摩诃萨众为度群生修大涅槃者。
复次阿难。彼佛刹中诸声闻众。皆有身光能照一寻。菩萨光照极百千寻。除二菩萨光明常照三千大千世界。
阿难白佛言。世尊。彼二菩萨名为何等。
佛告阿难。汝今谛听。彼二菩萨。一名观自在。二名大势至。阿难。此二菩萨从娑婆世界舍寿量已往生彼国。阿难。彼极乐界所生菩萨。皆具三十二相。肤体柔软诸根聪利智慧善巧。于差别法无不了知。禅定神通善能游戏。皆非薄德钝根之流。彼菩萨中有得初忍或第二忍者无量无边。或有证得无生法忍。阿难。彼国菩萨乃至菩提不堕恶趣。生生之处能了宿命。唯除五浊刹中出现于世。
阿难。彼国菩萨皆于晨朝。供养他方无量百千诸佛。随所希求种种花鬘涂香末香。幢幡缯盖及诸音乐。以佛神力皆现手中供养诸佛。如是供具广大甚多。无数无边不可思议。若复乐求种种名花。花有无量百千光色。皆现手中奉散诸佛阿难。其所散花。即于空中变成花盖。盖之小者满十由旬。若不更以新花重散。前所散花终不堕落。阿难。或有花盖满二十由旬。如是三十四十乃至千由旬。或等四洲或遍小千中千。乃至三千大千世界。此诸菩萨生希有心得大喜爱。于晨朝时。奉事供养尊重赞叹无量百千亿那由他佛。及种诸善根已。即于晨朝还到本国。此皆由无量寿佛本愿加威及曾供如来。善根相续无缺减故。善修习故。善摄取故。善成就故。
复次阿难。彼极乐界诸菩萨众。所说语言与一切智相应。于所受用皆无摄取。遍游佛刹无爱无厌亦无希求。不希求想。无自想。无烦恼想。无我想。无斗诤相违怨瞋之想。何以故。彼诸菩萨。于一切众生。有大慈悲利益心故。有柔软无障碍心。不浊心。无忿恨心。有平等调伏寂静之心。忍心忍调伏心。有等引澄净无散乱心。无覆蔽心。净心。极净心。照曜心。无尘心。大威德心。善心。广大心。无比心。甚深心。爱法心。喜法心。善意心。舍离一切执著心。断一切众生烦恼心。闭一切恶趣心故。行智慧行已成就无量功德。于禅定觉分善能演说。而常游戏无上菩提勤修敷演。肉眼发生能有简择。天眼出现鉴诸佛土。法眼清净能离诸著。慧眼通达到于彼岸。佛眼成就觉悟开示。生无碍慧为他广说。于三界中平等勤修。既自调伏亦能调伏一切有情。能令获得胜奢摩他。于一切法证无所得。善能说法言辞巧妙。勤修供养一切诸佛。摧伏有情一切烦恼。为诸如来之所悦可而能如是。如是思惟。作是思惟时。能集能见一切诸法皆无所得。以方便智修行灭法。善知取舍理非理趣。于理趣非理趣中皆得善巧。于世语言心不爱乐。出世经典诚信勤修。善巧寻求一切诸法。求一切法增长了知。知法本无实不可得。于所行处亦无取舍。解脱老病住诸功德。从本已来安住神通勤修深法。于甚深法而无退转。于难解法悉能通达。得一乘道无有疑惑。于佛教法不由他悟。其智宏深譬之巨海。菩提高广喻若须弥。自身威光超于日月。凡所思择与慧相应。犹如雪山其心洁白。光明普照无边功德烧烦恼薪。方之于火不为善恶之所动摇。心静常安犹如大地。洗涤烦惑如清净水。心无所主犹如火。不著世间犹如风。养诸有情犹如地。观诸世界如虚空。荷载众生犹如良乘。不染世法譬之莲花。远畅法音犹如雷震。雨一切法方之大雨。光蔽贤圣犹彼大仙。善能调伏如大龙象。勇猛无畏如师子王。覆护众生如尼拘陀树。他论不动如铁围山。修慈无量如彼恒河。诸善法王能为前导如大梵天。无所聚积犹如飞鸟。摧伏他论如金翅王。难遇希有如优昙花。最胜丈夫其心正直。无有懈怠能善修行。于诸见中善巧决定。柔和忍辱无嫉妒心。论法无厌求法不倦。常勤演说利益众生。戒若琉璃内外明洁。善闻诸法而为胜宝。其所说言令众悦伏。以智慧力建大法幢。吹大法螺。击大法鼓。常乐勤修建诸法表。由智慧光心无迷惑。远众过失亦无损害。以淳净心离诸秽染。常行惠施永舍悭贪。禀性温和常怀惭耻。其心寂定智慧明察。作世间灯破众生闇。堪受利养殊胜福田。为大导师周济群物。远离憎爱心净无忧。勇进无怖为大法将。了知地狱调伏自他。利益有情拔诸毒箭。为世间解为世间师。引导群生舍诸爱著。永离三垢游戏神通。因力。缘力。愿力。发起力。世俗力。出生力。善根力。三摩地力。闻力。舍力。戒力。忍力。精进力。定力。慧力。奢摩他力。毘钵舍那力。神通力。念力。觉力。摧伏一切大魔军力。并他论法力。能破一切烦恼怨力。及殊胜大力。威福具足相好端严。智慧辩才善根圆满。目净修广人所爱乐。其身清洁远离贡高。以尊重心奉事诸佛。于诸佛所植众善本。拔除憍慢离贪瞋痴。殊胜吉祥应供中最。住胜智境赫奕慧光。心生欢喜雄猛无畏。福智具足无有滞限。但说所闻开示群物。随所闻法皆能解了。于菩提分法勇猛勤修。空无相愿而常安住。及不生不灭诸三摩地。行遍道场远二乘境。阿难。我今略说彼极乐界所生菩萨摩诃萨众真实功德悉皆如是。阿难。假令我身住寿百千亿那由他劫。以无碍辩欲具称扬彼诸菩萨摩诃萨等真实功德不可穷尽。阿难。彼诸菩萨摩诃萨等。尽其寿量亦不能知。
尔时世尊告阿难言。此是无量寿佛极乐世界。汝应从坐而起合掌恭敬五体投地为佛作礼。彼佛名称遍满十方。彼一一方恒沙诸佛。皆共称赞无碍无断。
是时阿难。即从坐起偏袒右肩。西面合掌五体投地。白佛言。世尊。我今欲见极乐世界无量寿如来。并供养奉事无量百千亿那由他佛及菩萨众。种诸善根。
时无量寿佛。即于掌中放大光明。遍照百千俱胝那由他刹。彼诸佛刹所有大小诸山。黑山。宝山。须弥卢山。迷卢山。大迷卢山。目真邻陀山。摩诃目真邻陀山。铁围山。大铁围山。丛薄园林及诸宫殿天人等物。以佛光明皆悉照见。譬如有人以净天眼观一寻地见诸所有。又如日光出现万物斯睹。彼诸国中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悉见无量寿如来如须弥山王。照诸佛刹时诸佛国。皆悉明现如处一寻。以无量寿如来殊胜光明极清净故。见彼高座及诸声闻菩萨等众。譬如大地洪水盈满。树林山河皆没不现唯有大水。如是阿难。彼佛刹中无有他论及异形类。唯除一切大声闻众一寻光明。及彼菩萨摩诃萨踰缮那等百千寻光。彼无量寿如来应正等觉光明。映蔽一切声闻及诸菩萨。令诸有情悉皆得见。彼极乐界菩萨声闻人天众等。一切皆睹娑婆世界释迦如来。及比丘众围绕说法。
尔时佛告弥勒菩萨言。汝颇见具足清净威德庄严佛刹。及见空中树林园苑涌泉池沼不耶。汝见大地乃至色究竟天。于虚空中散花树林以为庄严。复有众鸟住虚空界。出种种音犹如佛声普闻世界。是诸众鸟皆是化作非实畜生。汝见是耶。
弥勒白佛言。唯然已见。
佛复告弥勒菩萨言。汝见此诸众生。入踰缮那百千宫殿已。游行虚空无著无碍。遍诸刹土供养诸佛。及见彼有情于昼夜分念佛相续不耶。
弥勒白言。唯然尽见。
佛复告言。汝见他化自在天与极乐诸人受用资具有差别不。
弥勒白言。我不见彼有少差别。
佛告弥勒。汝见极乐世界人住胎不。
弥勒白言。世尊。譬如三十三天夜摩天等。入百由旬若五百由旬宫殿之内游戏欢乐。我见极乐世界人住胎者。如夜摩天处于宫殿。又见众生于莲华内结加趺坐自然化生。
时弥勒菩萨复白佛言。世尊。何因缘故。彼国众生有胎生者化生者。
佛告弥勒。若有众生。堕于疑悔积集善根。希求佛智。普遍智。不思议智。无等智。威德智。广大智。于自善根不能生信。以此因缘。于五百岁住宫殿中。不见佛不闻法。不见菩萨及声闻众。若有众生。断除疑悔积集善根。希求佛智乃至广大智信已善根。此人于莲华内结加趺坐忽然化生。瞬息而出。譬如他国有人来至。而此菩萨亦复如是。余国发心来生极乐。见无量寿佛奉事供养。及诸菩萨声闻之众。阿逸多。汝观殊胜智者。彼因广慧力故受彼化生。于莲花中结加趺坐。汝观下劣之辈。于五百岁中不见佛不闻法。不见菩萨及声闻众。不知菩萨威仪法则。不能修习诸功德故。无因奉事无量寿佛。是诸人等皆为昔缘疑悔所致。譬如刹帝利王其子犯法。幽之内宫处以花观。层楼绮殿妙饰奇珍。宝帐金床重敷茵褥。名花布地烧大宝香。服御所资悉皆丰备。而以阎浮金锁系其两足。
佛告弥勒。于意云何。彼王子心宁乐此不。
答言不也。世尊彼幽絷时常思解脱。求诸亲识居士宰官长者近臣。王之太子虽希出离终不从心。乃至刹帝利王。心生欢喜方得解脱。
佛告弥勒。如是如是。若有堕于疑悔。种诸善根希求佛智乃至广大智。于自善根不能生信。由闻佛名起信心故。虽生彼国于莲花中不得出现。彼等众生处花胎中。犹如园苑宫殿之想。何以故。彼中清净无诸秽恶。一切无有不可乐者。然彼众生于五百岁。不见佛不闻法。不见菩萨。及声闻众。不得供养奉事诸佛。不得问于菩萨法藏。远离一切殊胜善根。彼等于中不生欣乐。不能出现修习善法。往昔世中过失尽已然后乃出。彼于出时。心迷上下四方之所。若五百岁无疑惑者。即当供养无量百千俱胝那由他佛。并种无量无边善根。汝阿逸多当知。疑惑与诸菩萨为大损害。
尔时弥勒菩萨白佛言。世尊。于此国界不退菩萨当生极乐国者其数几何。
佛告弥勒。此佛土中有七十二亿菩萨。彼于无量亿那由他百千佛所。种诸善根成不退转当生彼国。况余菩萨由少善根生彼国者不可称计。阿逸多。从难忍如来佛国。有十八亿不退菩萨。当生极乐世界。东北方宝藏佛国中。有九十亿不退菩萨。当生彼土。从无量声如来国中。有二十二亿不退菩萨。当生彼土。从光明如来国中。有三十二亿不退菩萨。当生彼土。从龙天如来国中。有十四亿不退菩萨。当生彼土。从胜天力如来国中。有十二千不退菩萨。当生彼土。从师子如来国中。有五百不退菩萨。当生彼土。从离尘如来国中。有八十一亿不退菩萨。当生彼土。从世天如来国中。有六十亿不退菩萨。当生彼土。从胜积如来国中。有六十亿不退菩萨。当生彼土。从人王如来国中。有十俱胝不退菩萨。当生彼土。从胜花如来国中。有五百菩萨。具大精进发趣一乘。于七日中能令众生离百千亿那由他劫生死流转。彼等亦当生极乐界。从发起精进如来国中。有六十九亿不退菩萨。当生彼土。到彼国已。供养礼拜无量寿如来及菩萨众。阿逸多。我若具说诸方菩萨生极乐界。若已到今到当到。为供养礼拜瞻仰无量寿佛等者。但说其名。穷劫不尽。
阿逸多。汝观彼诸菩萨摩诃萨善获利益。若有闻彼佛名。能生一念喜爱之心。当获如上所说功德。心无下劣亦不贡高。成就善根悉皆增上。阿逸多。是故告汝及天人世间阿修罗等。今此法门付嘱于汝。应当爱乐修习。乃至经一昼夜。受持读诵生希望心。于大众中为他开示。当令书写执持经卷。于此经中生导师想。阿逸多。是故菩萨摩诃萨。欲令无量诸众生等。速疾安住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及欲见彼广大庄严。摄受殊胜佛刹圆满功德者。应当起精进力听此法门。假使经过大千世界满中猛火。为求法故不生退屈谄伪之心。读诵受持书写经卷。乃至于须臾顷为他开示。劝令听闻不生忧恼。设入大火不应疑悔。何以故。彼无量亿诸菩萨等。皆悉求此微妙法门。尊重听闻不生违背。是故汝等应求此法。阿逸多。彼诸众生获大善利。若于来世乃至正法灭时。当有众生殖诸善本。已曾供养无量诸佛。由彼如来加威力故。能得如是广大法门。一切如来称赞悦可。若于彼法摄取受持。当获广大一切智智。随意所乐种诸善根。若善男子善女人等。于彼法中广大胜解之者。当能听闻获大欢喜。受持读诵广为他说常乐修行。阿逸多。无量亿数诸菩萨等。求请此法不曾厌背。是故汝等诸善男子及善女人。于今来世能于是法若已求现求当求者。皆获善利。
阿逸多。如来所应作者皆已作之。汝等应当安住无疑种诸善本。应常修学使无疑滞。不入一切种类珍宝成就牢狱。阿逸多。如是等类大威德者。能生广大佛法异门。由于此法不听闻故。有一亿菩萨。退转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阿逸多。佛出世难。离八难身亦为难得。诸佛如来无上之法。十力无畏无碍无著甚深之法。及波罗蜜等菩萨之法。能说法人亦难开示。阿逸多。善说法人非易可遇。坚固深信时亦难遭。是故我今如理宣说。汝等修习应如教住。汝阿逸多。我以此法门及诸佛法嘱累于汝。汝当修行无令灭没。如是广大微妙法门。一切诸佛之所称赞。勿违佛教而弃舍之。当令汝等获不善利。沦没长夜备众危苦。是故我今为大嘱累。当令是法久住不灭。应勤修行随顺我教。
尔时世尊。而说颂曰:
若于福德初未修
终不闻斯微妙法
勇猛能成诸善利
当闻如是甚深经
彼人曾见诸世尊
能作大光拯浊世
多闻总持如巨海
彼获圣贤喜爱心
懈怠邪见下劣人
不信如来斯正法
若曾于佛殖众善
救世之行彼能修
譬如盲人恒处闇
不能开导于他路
声闻于佛智亦然
况余有情而悟解
如来功德佛自知
唯有世尊能开示
天龙夜叉所不及
二乘自绝于名言
若诸有情当作佛
行超普贤登彼岸
敷演一佛之功德
时逾多劫不思议
于是中间身灭度
佛之胜慧莫能量
是故具足于信闻
及诸善友之摄受
得闻如是深妙法
当获爱重诸圣尊
如来胜智遍虚空
所说义言唯佛悟
是故博闻诸智士
应信我教如实言
人趣之身得甚难
如来出世遇亦难
信慧多时方乃获
是故修者应精进
如是妙法已听闻
常念诸佛而生喜
彼人往昔真吾友
善能乐欲佛菩提
- 上一篇:无量寿经起信论(彭际清)
- 下一篇:无量寿经释经题
- 地藏经注音版
- 无量寿经注音
- 妙法莲华经全文
- 《心经》诵读、读诵的步骤
- 《金刚经》全文-金刚经原文、译文及释意
- 地藏经原文
- 楞严经白话文
-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全文
-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念诵及回向仪轨
- 《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全文
- 佛说阿弥陀经注音版
- 普贤行愿品原文
- 药师经原文
- 金刚经注音版
- 妙法莲华经注音
-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注音版
- 无量寿经原文
- 楞严经注音
- 金刚经原文
- 圆觉经原文
- 无量寿经原文
- 妙法莲华经原文与白话文对照版
- 楞严经全文
- 普贤行愿品注音版
- 《心经》全文-心经全文注音及译文
-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全文
- 普门品仪轨,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完整仪轨
- 金刚经全文及译文
- 华严经原文
- 无量寿经全文
- 地藏经解释-地藏经全文白话解释
- 心经注音版
- 维摩诘经原文
- 十善业道经原文
- 心经的作用和好处,心经有什么作用?
-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全文)
- 佛说阿弥陀经原文
- 《心经》全文、心经译文解释
- 无量寿经白话文
- 金刚经译文
- 圆觉经讲的是什么内容?圆觉经概说
- 《大宝积经》共有多少卷,是谁翻译的?
- 楞严经是怎么来的?楞严经的由来故事
- 佛经的序分、正宗分、流通分是什么意思?
- 玄奘大师版《心经》讲记
- 念地藏经期间总做噩梦,这是为什么?
- 《华严经》是怎么来的,是谁从龙宫带出来的?
- 念经时,可以跟着文字去理解内容,感受景象吗?
- 《六祖坛经》的四种版本
- 维摩诘经主要讲了什么?
- 华严经是大乘经典吗,有哪些汉译本?
- 真正的佛在哪里?真如自性是真佛,邪迷三毒是魔王
- 《坛经》处凡愚而不减,在贤圣而不增的意思
- 《法句经》偈颂:人生在世间,应实行善德的讲解
- 百佛名经注音版
- 增一阿含经是谁翻译的,多少卷,讲什么?
- 《华严经》偈语“汝等众生,不能自救”是什么意思?
- 妙法莲华经是谁说的?
- “空”与“色”相依相存,无有差异
- 《法华经》的四安乐行是指什么意思?
- 《法句经·智者品》偈颂:智者不为得失心动
- 《维摩诘经》的汉译本与注疏
-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是谁翻译的?心经译者玄奘大师
- 佛语法门经注音版
- 法华经是谁翻译的?妙法莲华经译者鸠摩罗什介绍
- 《无量寿经》三辈往生是通途菩提心还是净土菩提心?
- 《法句经》偈颂:此心难觉察,随欲望流转的解读
- 《心经》的大智慧
- 圆澄禅师翻跟斗作礼讲《金刚经》
- 《父母恩重难报经》提倡孝道的偈语
- 《六祖坛经》中的两处“念”是指什么?有什么不同?
- 佛说菩萨行五十缘身经注音版
- 大方等如来藏经注音版
- 如何拥有幸福的生活?常修慈悲心,烦恼自然无
- 《法句经·心品》偈颂:飘浮不定心,不明了正法的讲解
- 九品往生出自哪部经典?
- 莲池赞的全文及拼音
- 华严经有几个版本?四十华严、六十华严、八十华严
- 菩萨生地经注音版
- 从《坛经》片段,瞻仰学习六祖大师的嘉言懿行
- [放生起源]寺院设立放生池在经典或传统上有什么根据?
- [感应故事]心经故事
- [白茶]什么是白茶,有哪些品种?
- [白茶]什么是白茶?白茶的简单介绍
- [佛与人生]面对别人的批评,应该怎么做?
- [佛学常识]八关斋戒的解释、戒相、功德利益
- [佛学常识]袈裟是什么意思?为什么叫福田衣?
- [佛学常识]为什么把佛法僧三者称为“宝”?
- [佛学常识]为什么要皈依三宝?归投三宝令身心安稳
- [人物故事]佛教贫女供灯的故事与启示
- [佛经故事]释迦牟尼佛和菩提达多的双头鸟故事
- [佛学常识]食存五观指的是什么?
- [人物故事]阿育王的小王妃须阇哆,持戒穿素服得宝珠
- [禅宗公案]老修行人“三十年不冒烟”的故事
- [佛经故事]富孩子变穷孩子,《法华经》穷子喻的故事
- [佛学常识]布施的意思与种类
- [佛经故事]伽尸比丘尼身披袈裟出生的因缘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