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师地论

《瑜伽师地论》梵文 Yogācāra-bhūmi-?āstra佛教论书。简称《瑜伽论》。瑜伽师地,意即瑜伽师修行所要经历的境界(十七地),故亦称《十七地论》。相传为弥勒菩萨口述,无著记录。为印度大乘佛教瑜伽行派和中国法相宗的根本论书。...[详情]

瑜伽师地论 本地分 闻所成地第十

1本地分——闻所成地第十

  【译文

  已经说完有心地、无心地。

  什么是闻所成地?概略地说指对表述五明内容名身、句身、文身的无量差别,在具有能理解宣述的理义的智慧前提下,耳听闻心领会,读解诵习明记不忘;又对依寓在言语的理义内容的理解不颠倒,如此称作闻所成地。

  哪些称作五明处?即内明处、医方明处、因明处、声明处、工业明处。

  什么是内明处呢?应当知晓可以概略说由四种相状确立:第一、从统摄一切诸佛言教的事相方面加以确立,第二、从表述理义的种种名相概念差别方面加以确立,第三、从佛道教义的基本范畴方面加以确立,第四、从修道成佛所应知晓的种种教义方面加以确立。……

  如何从表述义理的种种名相概念差别方面加以确立?略语说:

  句、迷惑、戏论、住、真实、净、妙、寂静、性、道理、假施设、现观。……

  又次略语说:

  思择与现行、睡眠及相属、诸相摄、相应、说、任持、次第。……

  什么是事物现象的次第?指六种次第:第一、十二缘起流转的前后次第,第二、工巧作业成办过程的先后次第,第三、宣讲道义的次第,第四、随种子自体诸方面生成的次第,第五、六种现观的次第,第六、修习入定的次第。……

  已经讲述了九种数的佛教应该知晓的教法系统内容。接著讲述十种数的,指修习观行的徧及一切处的现象,应当知道此观行即诸解脱所作的成就。其他的徧及一切处的完全彻底解脱法,将在<摄事分>中加以详细说明。

  又有修习至无学境界的十种分支,应当知道这十种分支由五蕴统摄,五蕴即戒蕴、定蕴、慧蕴、解脱蕴、解脱知见蕴。

  如此已讲述的十种数的佛教应该知晓的教法内容和前面所讲的佛教应该知晓的教法内容等,应当知道都是对佛道义理的范畴。

  什是医方明呢?应当知道此明的内容概略有四种,指的是观察疾病相状高明慧巧、诊断疾病根因高明慧巧、断灭病人的疾病高明慧巧、使病愈者不再生病的方法高明慧巧。如此四种高明慧巧的详细内容如经中所说,应当知晓。

  原典

  本地分中闻所成地①第十

  已说有心、无心地。

  云何闻所成地?谓若略说于五明处名、句、文身无量差别②,觉慧③为先,听闻领受,读诵忆念;又于依止名身、句身、文身义中无倒解了,如是名为闻所成地。

  何等名五明处?谓内明处④、医方明处⑤、因明处⑥、声明处⑦、工业明处⑧。

  云何内明处?当知略说由四种相:一由事施设建立相⑨,二由想差别施设建立相⑩,三由摄圣教义相⑾,四由佛教所应知处相⑿。……

  云何想差别施设建立相?嗢柁南曰:

  句⒀迷惑⒁戏论,住⒂真实净妙,

  寂静性⒃道理⒄,假施设⒅现观⒆。……

  复次,嗢柁南曰:

  思择⒇与现行(21),睡眠及相属(22),

  诸相摄(23)相应(24),说(25)任持(26)次第(27)。……

  云何次第?谓六种次第:一流转次第,二成所作次第(28),三宣说次第(29),四生起次第(30),五现观次第,六等至次第。……

  已说九种佛教所应知处(31)。次说十种,谓十徧处(32),当知即诸解脱所作成就。余解脱胜处徧处,如<摄事分>当广分别(33)。

  又有十无学支(34),当知无学五蕴所摄,谓戒蕴(35)、定蕴(36)、慧蕴(37)、解脱蕴(38)、解脱知见蕴(39)。

  如是已说十种佛教所应知处及前所说佛教所应知处等,当知皆是内明处摄。

  云何医方明处?当知此明略有四种,谓于病相善巧、于病因善巧、于已生病断灭善巧、于已断病后更不生方便善巧。如是善巧广分别义如经应知。

  【注释

  ①闻所成地:通过听受佛法获得成就的境界。此地内容占本论的卷十三后部分至卷十五。本地内容很丰富,突出体现了佛法的理性化。本注释仅选取了小部分内容,约略显示此地风貌。其中论及的五明并非佛家独创,但佛家结合自己的需要作了创造性的发展和丰富。

  ②于五明处名、句、文身无量差别:对于体现(或表述)五明内容的名身、句身、文身(或名想或语言)的无量差别。

  ③觉慧:此处主要指理智,而不是指悟道或觉悟

  ④内明处:内,特指佛教范畴内,以别于佛教外范畴。处,集中处,范畴。

  ⑤医方明处:此处医的广义,意指一切苦痛,因而也涵盖狭义的疾病诊疗。

  ⑥因明处:对论理的方法和逻辑轨范的明了掌握。通常说因明即佛教的逻辑学,此说不够全面。

  ⑦声明处:相当于世俗语言学。

  ⑧工业明处:对工、农、商、营造、伎乐等一切工巧技艺的明了掌握。工,工巧;业,造作。此处工业非指近代的工业生产。佛家将咒术、占相等也列入了工巧技一类。

  ⑨由事施设建立相:内明处的一种相状从统摄一切诸佛言教的事相方面加以确立。此类事,即言语应表述的对象事,本论述其事有三,即契经、调伏、本母。

  ⑩由想差别施设建立相:内明处的一种相状从表述理义的种种名相概念差别方面加以确立。想,或称名想,即思惟藉以运行的概念范畴。

  ⑾由摄圣教义相:内明处的一种相状从佛道教义的基本范畴方面加以确立。圣教义即苦、集、灭、道、世出世法、究竟无学等。

  ⑿由佛教所应知处相:内明处的一种相状从修道成佛所应知晓的种种教义方面加以确立。

  ⒀句:表述现象和义理的种种范畴概念。

  ⒁迷惑:即关于四颠倒的表述词。

  ⒂住:关于念住的表述辞。

  ⒃性:关于诸法性的表述词,如自相、共相、假立相、因相、果相等。

  ⒄道理:关于诸缘起和如实观察(观想)的表述词。

  ⒅假施设:关于借立诸名言概念表述唯法实相的词。

  ⒆现观:关于修道决定证理断欲的表述词。现观,通过修道决定断欲的理。特指六种现观,即思现观、信现观、戒现观、现观智谛现观、现观边智谛现观、究竟现观。

  ⒇思择:关于思惟抉择方式的表述词。

  (21)现行:关于诸烦恼缠的表述词。

  (22)相属:关于诸法互相系属联系的表述词。

  (23)诸相摄:关于万有相状的范畴划分的表述词,具体指十六种摄:即界摄(三界)、相摄、种类摄、分位摄、不相离摄、时摄、方摄、一分摄、具分摄、胜义摄、蕴摄、界摄(内外十八界)、处摄、缘起摄、处非处摄、根摄。

  (24)相应:关于诸法种种相应关系的表述词。

  (25)说:关于各种言说的表述词。

  (26)任持:关于长养持住有情众生方面的表述词。

  (27)次第:关于诸法次第关系的表述词。

  (28)成所作次第:工巧作业成办的先后次第过程,即先具有工巧智,次勤勉努力实务,再次利用器具操作,最后成办。

  (29)宣说次第:具体列为三步:一是圆满次第(即全面准确地述明义理),二是解释次第(对义理的多方阐说解释),三是能成次第(使宣说对象顺利受持)。

  (30)生起次第:随种子自体诸法生成的次第。

  (31)九种佛教所应知处:本论阐述佛教所应知处,是从一种数依次讲到十种数的。

  (32)十徧处:修习观行的徧及一切处的法。十徧处即地、水、火、风、青、黄、赤、白八色徧处及识徧处、空徧处;即依胜解作意,观色等十法各周徧一切处无间隙,故称地徧处乃至空偏处等。

  (33)余解脱胜处徧处,如摄事分当广分别:查<摄事分>中并未说及余解脱胜处徧处。余解脱胜处徧处,意即其他的徧及一切处的完全彻底解脱法。

  (34)十无学支:无学(达到无须再学的至上境界)的十种分支,即正语、正业、正命、正念、正定、正见、正思惟、正精进、正解脱、正智。

  (35)戒蕴:此蕴包括正语、正业、正命 。蕴,集合、范畴、系统。

  (36)定蕴:此蕴包括正念、正定。

  (37)慧蕴:此蕴包括正见、正思惟、正精进。

  (38)解脱蕴:此蕴包括正解脱。

  (39)解脱知见蕴:彻底解脱所具备的无上智系统。此蕴包括正智。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