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师地论

《瑜伽师地论》梵文 Yogācāra-bhūmi-?āstra佛教论书。简称《瑜伽论》。瑜伽师地,意即瑜伽师修行所要经历的境界(十七地),故亦称《十七地论》。相传为弥勒菩萨口述,无著记录。为印度大乘佛教瑜伽行派和中国法相宗的根本论书。...[详情]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五(3)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五(3)

  辰二、辨胜劣(分三科)  巳一、标

  复次,由十五种相,圣非圣财所生乐差别。

  巳二、征

  何等十五?

  巳三、辨(分十一科)  午一、起行差别

  谓非圣财所生乐,能起恶行。圣财所生乐,能起妙行。

  午二、喜乐相应差别

  又非圣财所生乐,有罪喜乐相应。圣财所生乐,无罪喜乐相应。

  这是第二科「辨胜劣」。从「总料简」这一大科里边分下来的,这个「总料简」就是前边有情受用建立这一大科,说到受用苦乐的事情;受用苦、受用乐这二大科说完了,就是「总料简」。

  「总料简」里边分三科。第一科「苦乐殊胜差别」;第二科「受用苦乐差别」。现在这个「辨胜劣」就从这里来的,从这「受用苦乐差别」里边来。这一科先说「辨生缘」,辨别受用乐受差别,受用乐受这个科里面,辨别乐受生起的因缘。怎么会有乐受、有苦受,那么又分两科。第一科,是「出种类」,「非圣财所生乐,圣财所生乐」说出这么两类。说完了以后,现在第二科,就辨别这两种受的「胜劣」这样意思。

  「辨胜劣」这一科分三科。第一科,是「标」。第二科,是「征」。第三科,是「辨」。

  「何等十五」,这就是「征」。「谓非圣财所生乐,能起恶行」,这以下是第三科就是「辨」,就是解释它的「胜劣」的情况。这一科分十一科。第一科,是「起行差别」,「非圣财所生乐,能起恶行。圣财所生乐,能起妙行」这是上一次讲到这里。现在讲第二科就是「喜乐相应差别」,说这一科。

  「又非圣财所生乐,有罪喜乐相应」:「非圣财所生乐」,就是不是佛法的,世间上的这种财。世间的财富,所引起的安乐,所引起的乐受是「有罪喜乐相应」,就是有烦恼「相应」,烦恼「相应」生出来的罪过,就是做种种恶事,那将来要受恶报,是这样意思。这个「有罪喜乐相应」这件事,因为世间的财富,你去追求的时候有可能会不全是合法的,就是有非法的事情;因为你一追求别人也追求,彼此间会有冲突就会做恶事,做恶事就是「有罪喜乐相应」了,而受用的时候当然也是烦恼的境界。所以那个乐,他虽然是成功了,得到财富了,所以心里面感觉到喜乐;第六识是喜,前五识是乐,得到了这种财富感觉到喜乐,但是不清净,有罪过和他在一起。造了罪了,造了罪和他在一起,就不清净,将来有后患的,有这种事情。

  「圣财所生乐,无罪喜乐相应」,若是修学佛法的信、戒、惭、愧、闻、舍、慧,学习这个四谛法门,修学戒、定、慧,修学止观的时侯所得乐,是没有罪的「喜乐」。这个「喜乐」之中,你所得到的「喜乐」之中,没有罪和他在一起活动,所以圣财是殊胜的,将来没有后患;所以这个是可以放心的去追求这个「圣财所生乐」,和世间的「非圣财」是完全不同的。所以是这个辨差别,「辨胜劣」这一科倒是很重要,「无罪喜乐相应」。

  午三、适悦所依差别

  又非圣财所生乐,微小不遍所依。圣财所生乐,广大遍满所依。

  这是第三科「适悦所依差别」。「适悦」这「所依」,就是身体,在身体上感觉的「适悦」,这两种财对比起来是不一样的。又「非圣财所生」的喜乐很渺小,它不能普遍所依的身体,只是一部分,一部分感觉到乐。「圣财所生乐,广大遍满所依」那不同,能遍满你所依的身体,那么这是有不同。这个「圣财所生乐」,最明显的就是得到色界禅定的时候,这个轻安乐是普遍全身的;若是得了圣道,得了圣道那更是不可思议了。

  午四、时分差别

  又非圣财所生乐,非一切时有,以依外缘故。圣财所生乐,一切时有,以依内缘故。

  这是第四科「时分」的「差别」,成就了这样的乐,这个乐存在的时间还是不同的。这个「非圣财所生乐」,就是世间的五欲之乐,它不是一切时都有的,因为什么呢?「以依外缘故」,因为它要依靠外边的助缘,才能够成就。外边的助缘会有变化,这个乐就不是时时有了,所以不是时时有的。这个资具,依靠外缘的资具,来生起这个乐,生起喜乐,那当然是无常的,有的时候你靠不住。所以这个外缘,它就不是一切时有。

  「圣财所生乐,一切时有」因为什么呢?「以依内缘故」,因为靠你内在的因缘,就是你自己本身,只要是心这个正念一生起来,这个乐就生起了。你时时的保持正念,就时时有这样的喜乐的,所以它是「一切时有」。

  这个我以前也讲过,就是供千僧斋这件事,就是有人那么说供千僧斋的时候,只要你心诚恳就会有圣僧来应供,但谁是圣僧?不知道!所以就试验一下,想个辨法试验一下,就是用这个花,撒在这个座位上面,那么等到应供完了人都走了,就去看这花。如果是凡夫僧就把花坐扁了;若是圣人花没有变动,还是原来的那样子很精神、很正常的,这件事就是不可思议。圣人这个身体他有道法相应,他就是有若无的样子,所以他也是坐在那里,但是他并没有这个压力,所以那个花还是正常的。

  所以这个「非圣财所生乐」,这件事真是不可思议,他那个身体和凡夫不一样,和凡夫是不一样的。和凡夫不一样这件事,这里边还是有分别,就是法性身,他把这个有漏的色、受、想、行、识灭了,得一个无漏的色、受、想、行、识法性身。这个法性身不可思议,不应该说是有漏的色、受、想、行、识这个不在内。因为我们看这个律上,你们谁看过这个律?这个迦留陀夷尊者到他施主家去,把一个小孩子压死了。一坐在那里,他一到他家去,他就坐在那个座位,他每一次他也就不分别,他是阿罗汉了,就坐在那个座位。可是这一次一坐,那家里的人说:不!不要坐!他已经坐下去了,就把那小孩子压死了,然后这个迦留陀夷尊者说:他有短寿的罪,所以他死了,还有这么一回事情。

  这个「圣财所生乐,一切时有,以依内缘故」,现在如果单独指内心来说,成就圣道的人,一切时心情都是安乐自在的,所以「一切时有」这句话还是能成立的,这样子。

  午五、界地差别

  又非圣财所生乐,非一切地有;唯欲界故。圣财所生乐,一切地有;通三界系及不系故。

  「又非圣财所生乐,非一切地有;唯欲界故」,这底下是第五科「界地」的「差别」。这个「非圣财所生乐」,这个五欲乐不是三界九地都有的,「唯欲界」才有这种欲乐,那么这就是狭小了。「圣财所生乐,一切地有」,三界九地都是有,「通」于「三界」之「系」,及出离三界的「不系」,就是纯无漏的圣人的世界,就是「不系」了。那么这个圣财乐,他的范围特别广大,所以也是殊胜的。

  午六、引发差别

  又非圣财所生乐,不能引发后世圣非圣财。圣财所生乐,能引发后世圣非圣财。

  这是第六科「引发」的「差别」。这个世间上的五欲乐,你享受五欲,你只是享受完了就完了,它不能再引发出来后一世的「圣财」和「非圣财」,没有这种能力,没有这种功能,没有。「圣财所生乐,能引发后世圣非圣财」。你学习、修行圣道的时侯,你能够引发将来世,在这一生的以后,能引发后一生的圣财,也能引发出来后一生的非圣财,也能得到五欲乐的。所以这个圣财的功能非常大,和非圣财是不同的,非圣财所不能及。

  这在《摄大乘论》上曾经提过,《摄大乘论》上说:这个业种子得了果报以后,这果报到此为止,它不能再去得果报;一定是由业力在得果报,而不能因果报再得果报,《摄大乘论》提到这件事。这里也有这件事,这五欲乐是你的果报,你这果报你享受、不享受,反正它结果了就到此为止;它不能够再发生作用,延续到后一世,它不能。但圣财不同,所以得了圣道,在佛法里面栽培善根以后,它能够引生到后一世后一世,展转增胜一直到成佛,所以这个力量是非常广大的。

  我们这个世界上,恶势力是胜过道德的势力,我们这个世界上因为恶人多,所以恶的势力大,善人少,所以善的势力小。但是从佛法上佛菩萨的智慧观察下,善的力量是非常大的,强过恶的势力。恶的怎么样,恶势力不论怎么样大,终究有一天它失败了,而善的势力是胜利的,会最后得到胜利。所以若是得了圣道以后,就是不退转了。

  所以这上面说「圣财所生乐,能引发后世圣非圣财」,不但能引发「后世」的「圣财」,还能「引发非圣财」,也能得到五欲乐。所以我们若是修六波罗蜜加以回向的时候,我们回向得无上菩提,并不是贪着转轮圣王乐,但是也会得到转轮圣王乐,这就表示这个意思。

  午七、尽无尽差别

  又非圣财所生乐,若受用时,有尽有边。圣财所生乐,若受用时,转更充盛,增长广大。

  「又非圣财所生乐,若受用时,有尽有边」,这是第七科「尽无尽差别」。「非圣财」所生的快乐,你若受用的时候,你享受它的时候,它就会穷尽了,就达到最后的边际了,就结束了。「圣财所生乐,若受用时,转更充盛」,展转的更强大起来,所以会「增长广大」,特别的殊胜,这个不一样,这个是不同的。

  午八、夺无夺差别

  又非圣财所生乐,为他劫夺;若王、若贼、怨、及水、火。圣财所生乐,无能侵夺。

  这个第八科「夺不夺」的「差别」。这个世间上的五欲乐「为他劫夺」,为别的力量能够「劫夺」去,给你抢去了,你失掉了。「若王」,若是谁抢去,谁抢你的财富呢?或者是国「王」,或者是「贼」,土匪抢你,或者是「怨」家,和你有仇恨的人来破坏,或者是「水」,或者是「火」,也能够破坏;现在还有个地震,也可以破坏你的财富。平常一般有的时侯说还有个逆子,也能破坏财富的。

  这个在晋朝的时候,晋朝那个石崇他有一个爱妾,美妾叫绿珠,绿珠大概是特别的美,所以政府里面的高官,是谁?孙秀─赵王。他孙秀这种人,有这样的人公开的就向他要,要。他不给,不给,于是乎孙秀他当时是相或是什么,就把这个石崇逮捕了,逮捕了就杀死了,全家都杀死了,绿珠是跳楼死的。

  所以世间上的财富,说是安乐的因缘,也同时也是苦恼的因缘,是「为他劫夺」。不过这个人,我看这种事情不但是古代有,现在也是有,也一样有。这「非圣财所生乐,为他劫夺;若王、若贼、怨、及水、火」。「圣财所生乐,无能侵夺」,谁也不能够抢过去。所以这又是一个特别不同的地方,所以应该学习圣财乐。

  午九、转受余生差别

  又非圣财所生乐,不可从今世持往后世。圣财所生乐,可从今世持往后世。

  「又非圣财所生乐,不可从今世持往后世」:「非圣财所生乐」,不可以从现在世拿到,带到后世去。说是我看经论上说个故事,有个国王千方百计的去弄钱,后来他把他女儿放在一个地方,去弄老百姓的钱,一直的这样做。后来是发觉一件事,有一个人也去同他女儿亲近了,大概钱是不够,不够就把他逮捕了,逮捕了问说;为什么?他说我只有这么多钱,我没有那么多,怎么证明?他就说这个钱是他的什么人,是他的父亲、母亲的死了以后,放在嘴里面一个钱,我只是把这钱拿过来做这件事。去查一查,一到了那个坟墓,破开了以后一看,果然是有这痕迹,在他的父亲嘴里面是有一个钱。这个国王觉悟了,说是他的意思是把钱带走,结果没带走,还在嘴里头,从那以后再也不弄钱了,就把钱拿去救护帮助老百姓。

  所以这是「非圣财所生乐」,「不可」以「从今世持往后世。圣财所生乐,可从今世持往后世」。这个是人造的业力,是从今世到后世,所谓带业。那么「圣财」,是属于业,它也同时是果,同时也是业,所以它能够带往后世。我们修学这个信、惭、愧,这是心里上的功德庄严;舍、慧,这也是一种心里上的功德庄严,所以它能带往后世。信、进、念、定、慧,七圣财所有这些功德,它能带往后世,原来原因是在这里。

  午十、无喜足等差别

  又非圣财所生乐,受用之时,不可充足。圣财所生乐,受用之时,究竟充满。

  「又非圣财所生乐,受用之时,不可充足」,这个世间上的五欲受用的时候,是「不可」以「充足」的。这个《大般涅槃经》上说一个譬喻,这个享受世间上的欲乐像什么事情?像人渴了,喝盐水,盐放在水里面的话,喝这水愈喝愈渴,总是不足。所以享受世间的欲乐,没有知足的时候,总是感觉到不足,是这种境界,所以反倒是不舒服。「圣财所生乐,受用」的「时」候,「究竟充满」,能达到阿罗汉、辟支佛、乃至到佛的境界「究竟充满」,心情自在,不像世界上五欲乐,和那不同。

  午十一、有怖畏等差别(分二科) 未一、举非圣财所生乐(分二科)

  申一、标

  又非圣财所生乐,有怖畏、有怨对、有灾横、有烧恼、不能断后世大苦。

  那么这是第十一科。「无喜足等分别」这是第十科。现在是第十一科,十一科「有怖畏等」的不同。一共是十五项,这里面的第十一科这里面就包括五项,所以这一大科到此就圆满了。「又非圣财所生乐」,有恐怖、有畏惧的问题,还「有怨对、有灾横」的问题、「有烧恼」的问题、「不能断后世大苦」的问题,有这五种过失。那么这是先「标」出来,底下解「释」。解「释」分五科。第一科,是「有怖畏」,怎么叫做「有怖畏」呢?

  申二、释(分五科) 酉一、有怖畏

  有怖畏者:谓惧当生苦,所依处故。

  这世间上的安乐,世间上的五欲乐,你能得,你能追求五欲成功了,你一定结了很多的怨,一定是结了很多的怨的,得罪人;或者是犯了法;或者非法得到的乐。反正总而言之,有很多的问题,很多问题就这件事就是将来要受苦的。将来要受苦,就是依你这种五欲乐,就是「当生苦」的「所依处」,因此而有「当生苦」,有这个问题,你心里就不安,就是恐怖。

  所以唐太宗最初他并不信佛,他不信佛,但是他也造庙,造了很多庙;说武则天她也是对佛教,的确她也是栽培了有善根,做了很多庙、供养了很多大德。为什么她会做这种事?她心不安啊!她心里不安啊!她造了很多罪,杀了很多人,将来是要有果报,我也做点功德吧。所以恶人也会做善,善人也可能还是要做恶的,这就是「有怖畏」。这探求它的原因在那里?就是贪。贪求安乐时候,不管别人死活,这个原因就在这里,所以造了罪。所以这种安乐,世间的五欲乐,是「当生苦」的「所依处」。所以说『知足者常乐』这句话有道理,你不知足,不知足就有问题。

  这是世间上的五欲乐有恐怖心,这个恐怖不只是说是将来受恶报,他就现在这一生他心里也恐怖;穷人反倒没有那个恐怖,有财富的人有恐怖,就怕别人来抢他的财富,所以他还是老是有怖畏。

  酉二、有怨对

  有怨对者:谓斗讼、违诤所依处故。

  这个「有怨对」:这「对」,者敌也,就是有怨恨有敌人,就是怨敌。为了这个安乐,他得罪过人他就怨恨。怨恨就有「斗讼」,大家就是诤讼、斗争,互相的对抗,我同你过不去,要找你的麻烦,就是这些事情,就是这个「所依处故」。

  酉三、有灾横

  有灾横者:谓老、病、死所依处故。

  这有财富的人,请了很多法律顾问来保护自己,那还算不错,还要是讲道理的地方,法律顾问可能有效。这「有灾横者」怎么讲呢?「谓老、病、死所依处故」,说是我愿意追求世间的安乐,头发都白了,可能是追求到了,头发都白了,因此而有很多的病痛,最后是死亡了,「所依处故」。追求五欲乐令人「老、病、死」,你享受五欲乐,你也会「老、病、死」。总而言之,有这种「灾横」,有这种障碍,有这种灾难。

  酉四、有烧恼

  有烧恼者:谓由此乐,性不真实;如疥癞病,虚妄颠倒,所依处故。愁叹忧苦,种种热恼,所依处故。

  这是第四科「有烧恼」。「有烧恼者」,世间上的五欲乐怎么会「有烧恼」呢?「谓由此乐,性不真实」,这个「乐」不是真实的乐,是虚妄的「不真实」,所以因此而「有烧恼」,底下解释。「如疥癞病,虚妄颠倒,所依处故」,像人得了这个疥病,皮肤病痒得很厉害,就是一定要用手去抓,一抓就感觉到乐,其实这个乐是真实的乐吗?这个乐实在是很可怜的乐。所以这是虚妄的乐,不真实;但是你有乐的感觉就是颠倒,是「颠倒,所依处」。

  这个「癞病」,这个「疥」这个皮肤病,「癞病」是很厉害的,我查那字典是大痲疯病,这种病也是不得了。在窥基大师的注解上说,这「癞病」里边有虫子钻来钻去在身体里面,钻来钻去这个虫子一动,他感觉到有点舒服,他感觉舒服实在是一种病相,不是一个快乐,但是妄生乐想,感觉到乐。如「癞病」,「疥癞病」是「虚妄颠倒,所依处故」。说我们世间上的人,享受五欲乐的时候,感觉乐,就和那个「疥癞病」一样,是「虚妄颠倒,所依处故」,说感觉到乐,实在这那是乐呢?实在就是贪、瞋、痴重了,非要这样子才感觉到好,实在这是苦恼的境界。

  这个我们就说我们人间吃饭的这件事,我们去读书得到知识,知道怎样来争取营养,怎么样吃感觉好。但是天上的人来看,他感觉到很可怜,地上这种饮食里面有毒,我们自己还不知道,另外还要排泄,有这个问题。天上的人他们是有饮食,欲界天有饮食,或者色界天他们根本不需要这东西,他们若看人间那就是「虚妄颠倒,所依处故」,是不是有这种想法?若是圣人来看,凡夫的境界有什么值得爱着的呢?也就是譬如说财富特别大的人,看穷苦的人也有点如意的事,财富大的人可是看不上眼了;对于贫苦的人感觉到满意的地方,他看不上眼的。所以若是这样对比起来,就可以名为「虚妄颠倒,所依处故」,就是迷惑颠倒,不是乐而认为是乐。

  这个「颠倒」,就是自己的错误的思想,搞错了,不是乐而认为是乐,就是颠倒。这种心情是虚妄的,所执着的境界也不是乐,是虚妄的。这种「虚妄颠倒」的分别心,以此为依止的,所以是「虚妄颠倒,所依处故」。

  「愁叹忧苦,种种热恼,所依处故」。前面「虚妄颠倒,所依处故」,就是感觉五欲乐是很美的,这叫做「虚妄颠倒,所依处故」。这底下「愁叹忧苦,种种热恼,所依处故」,就是因五欲乐而引起种种的麻烦、种种的痛苦,引起了痛苦的时候,「忧愁」、悲叹、「忧苦」,种种的痛苦,各式各样的烦恼,就是因五欲乐而生起,所以叫做「种种热恼,所依处故」。这个人如果是不重视道德,唯利是图的这种人,他一定是这样子的,一定是「虚妄颠倒,所依处故。愁叹忧苦,种种热恼,所依处故」一定是这样子。若是虽然也求多少,也是爱着五欲乐,但是他若重视道德,从道德这一方面提升自己,彼此都能这样做的话,这个「愁叹忧苦,种种热恼」就会减轻一点,会减轻一点,就不同一点。所以道德,当然我们说道德是指佛法里面所说的道德,和世间上也不是一样的。

  酉五、不能断后世大苦

  不能断后世大苦者:谓贪、瞋等,本随二惑,所依处故。

  「不能断后世大苦者」这是第五。前面说是第四「有烧恼」。「不能断后世大苦」,「不能断后世大苦者:谓贪、瞋等,本随二惑,所依处故」:这个世间上的五欲乐,他没有能力断灭将来世的大苦,生死大苦,将来世,或者是在人,或者是在三恶道去,或者是在人天里面,还有继续的苦恼不断,这个世间的五欲乐没有这种能力,因为什么呢?「谓贪、瞋等,本随二惑,所依处故」,因为这个「贪、瞋」、痴各式各样的烦恼「所依处」。因为你用什么心理来享受五欲乐呢?就是「贪、瞋」、痴,用这样的心情去追求,追求成功了也用这样的心情去爱着、去染着。而这五欲乐会生起你的「贪」烦恼、生起你的「瞋」烦恼、愚痴烦恼,各式各样的烦恼它会生起来,这样子会来制造你将来的大苦,那里能够断「后世」的「大苦」呢?所以这个忧患,这个大患的过失,是无穷无尽的延续下去了,世间上的五欲乐原来就是这么回事。这个「贪、瞋等,本随二惑」,这个「贪、瞋」、痴烦恼,有根本的、有等流的不同,我们这个已经讲过多少遍了。所以他是生起烦恼的地方,是制造苦恼的地方,不能断苦。

  未二、例圣财所生乐

  圣财所生乐,无怖畏、无怨对、无灾横、无烧恼、能断后世大苦。随其所应,与上相违,广说应知。

  「圣财所生乐,无怖畏」,这底是第二科「例圣财所生乐」。就是依「非圣财所生乐」的过失,来比例「圣财所生乐」的功德,是这样意思。「圣财所生乐」是「无怖畏」,没有恐怖,没这恐怖心,现在他这样子他心里不恐怖,将来他也不恐怖,「无怖畏」。也没有「怨对」,你用功修行也不会制造敌人,也不会的。「无灾横」,也没有老、病、死,能断灭老、病、死的。也「无烧恼」,也没有这种「虚妄颠倒,所依处」,也不是「愁叹忧苦,种种热恼,所依处」,这种苦就像火似的,来燃烧你,所以叫做「烧恼」这样意思。而「圣财所生乐」,「能断后世大苦」,能断除去爱烦恼、能断除去见烦恼。所以以后没有大苦了,这个分段生死苦,乃至到变易生死苦都息灭了,这个「圣财所生乐」是这样子的。

  所以「随其所应,与上相违」,随这每一条相应的,是与前面的「非圣财所生乐」是相违反的。「广说」,它们的不同就从略,应该是知道了。这个「圣财所生乐、非圣财所生乐」,在这一大科里面说到这么多的事情,到现在我们可能会明白了多少。最初在「五识身相应地」、「意地」说了这么多事情,这对于修行有什么关系呢?说了这么多事情,『分别名相不知休,入海算沙徙自困』,但是我现在应该明白,让我们对于生死生厌离心,对于圣道生欢喜心,是这么回事。

  说到这个识,其实现在若是如果只是学《瑜伽师地论》,别的佛法都不学,也可能就是这样了。若是你普遍的去学,「五识身相应地」和「意地」,有很大的重要的地方,它说五识是因缘所生法,六识、七识、八识都是因缘所生法,我已经说过多少遍,其中一个等无间缘,这是非常特别的地方。你若这样子你再学其他的佛法的时候,你心里面就有一个事情,就出来一个事情的,不然的话你不知道。而在第六识里面,说到它特别的作用,怎么叫做死?怎么叫做生?说了很多事,说到中阴身的事情,说到这里。那么到了这个「有寻有伺地」这三地,这里面又开始说到苦乐,六道生死里面受到什么苦?怎么受乐?然后又说到圣财所生乐、非圣财所生乐,这才显示出来佛法的重要。

  卯二、明受用(分四科) 辰一、标

  又外有欲者:受用欲尘。圣慧命者:受用正法。由五种相,故有差别。由此因缘,说圣慧命者,以无上慧命清净自活。

  「又外有欲者:受用欲尘。圣慧命者:受用正法」,这是第二科「明受用」,这个「明受用」。这个「受用乐受差别」这一科里面这个「辨生缘」,「辨生缘」里面分二科,「出种类」和「辨胜劣」这二科说完了。现在就是这个「受用乐差别」里的第二科「明受用」。到这里又说到「受用」,你看又有什么事情讲呢?这个「明受用」分四科。第一科是「标」,「标」出来。「又外有欲者:受用欲尘」:这个「外有欲者」,就是外边的五欲,色、声、香、味、触,这个外边的五欲。「有欲」,你对于五欲,你「有欲」,对于这个五欲乐,你心里面有欲、有爱着心,这样的人。这样的人是「受用欲尘」的,他是爱着「欲尘」、染着「欲尘」、追求「欲尘」,染着「欲尘」,没有停止的追求,就是因此而流转生死,无穷无尽。

  「圣慧命者:受用正法」,若是在佛法里面,佛教徙修学的人,他不是,他对五欲的欲放弃了,他是追求佛法中的智慧的。这个「慧命」我们以前的解释以「慧」为「命」,说他慧命须菩提「慧命」。我现在的想法不这么讲,这个「命」是什么意思?「命」者,命令也,下命令的意思,就是你三业的活动以智慧来领导,以智慧来下命令,这样做,不可以这样做,谁发这个命令?是你的智慧。

  以智慧为领导者的人,就是圣人,圣人一切时、一切处,都是由智慧来决定他的行为的,决定他的思想,决定他的行为。以智慧为命;而不是以情感为命的,不是以情感。这个情,按我们平常凡夫的境界,情没什么不好嘛,情是对的;但是情里面固然也是对,我爱我的父母、我爱我的兄弟、姐妹,也是对的,也没有什么不对,但是里面有烦恼相应,就不对了。而现在这里面看出来「有欲」的人,其实就是有情;「圣慧命」,就是没有情,圣人是没有情的,凡夫是没有智慧的。所以很明显的知道,圣人是不讲人情的了,完全是讲智慧。我应该孝顺父母,我应该爱护我的兄弟、姐妹,我爱护一切众生,这也是爱,但是这是智慧的行为,那和情可是不同了,可是完全不同了。

  我们若是初开始没有信仰佛法的时候,初开始学习佛法,说佛法是不讲人情的,我们还能信佛吗?我们还能不能欢喜佛法?的确是有问题。但是佛法可的确是这么回事,完全不讲情,讲智慧。讲智慧,而佛法也是讲爱,就是用慈悲讲,慈悲也是爱,但是和情可是不同了,可完全是不一样。所以若这样,那我们凡夫的心情上,还能得到一点安慰,佛法还是讲爱的,不是不爱,还好一点。

  可是我们在这个地方又得到一个消息,佛法以智慧为最尊贵,那么我们学习佛法的人,也就应从这里学习,就用智慧来改正自己,不用情、不用贪、瞋、痴,但是我做不到,做不到你要知道,我现在做不到,我很惭愧,要知道。说是我们出家用功修行,我又念佛、我又念经、我又静坐参禅,你有什么成就,你自己知道不呢?从什么地方知道自己有成就呢?从什么地方知道自己没有成就呢?就是烦恼。我烦恼轻一点,应该发欢喜心,我没有白辛苦,我的烦恼轻了。如果说我遇见一些不如意的事情,我的贪心、瞋心还照样的活动,我再说一句话,你不要动心,打你香板的时侯你不高兴,你要发惭愧心,唉呀!我没有修行,应该这样想。你若能发惭愧心,还是有点修行,还是好的。

  所以说这「慧命」这句话有这个意思,常能够以智慧来决定自己的思想、行为,不用情感、不用烦恼,从这里来反省自己,就知道自己的分量有几重?是轻?是重了?是有修行?是没有修行了?所以我们不要生高慢心。

  「圣慧命者:受用正法」,「有欲」的人,于外边的色、声、香,味、触,「有欲」的人,他就只知道「受用欲尘」而己。「圣慧命」的人他「受用」什么呢?「受用正法」。这个「正法」,若是说我们初开始学习佛法的人,那就是十二部经,《披寻记》上讲的十二部经、十二分教。从文字的佛法上开始学习,其实再进一步就是戒、定、慧了,受用这个戒、定、慧;再进一步就是第一义谛,就是离文字相、离语言相,离文字相、离一切相的第一义谛是正法,「受用正法」那就是圣人了。你「受用正法」的时候,你当然是得大清净无漏的智慧成就了,当然是和「受用欲尘」完全不同的,「受用欲尘」能增长你的贪、瞋、痴。

  这个玄奘法师他翻译这个《俱舍论》也好,其他的《瑜伽师地论》也好,其中有一个字用的非常妙,就是『随增』。贪随增、瞋随增、痴随增,这个字就是妙的很,有什么妙呢?譬如说有如意的事情,我生了贪心了,不只是生了贪心而已,还随增,还把你的贪心给增长了,叫你的烦恼更大。你贪一回,你的烦恼就大一回;若瞋,我就不高兴也不算什么,使令你瞋心增长了。『现行熏种子,种子生现行』,这一下子把你的烦恼的种子,这瞋的烦恼种子增长了一下,是随增,各式各样的烦恼都是随增,有这个问题。不是说生了一个烦恼,过一会儿就没事了,没有事了,后患无穷,有这个问题,随增。现在是你「受用欲尘」的人是这样子;若是「受用正法」,不是,正法不是生贪、瞋、痴的地方,这个「正法」。教、行、理三经,是消灭贪、瞋、痴的地方,不是增长贪、瞋、痴的地方。所以这个就是「慧命」,能增长智慧的,智慧随增的,逐渐的增长智慧了,所以他「受用正法」。

  「由五种相,故有差别」,这个「受用正法」,它和「受用欲尘」,彼此间「由五种相」来观察它的「差别」。有「五种相」,有五个相貌是不一样的。「由此因缘,说圣慧命者,以无上慧命清净自活」:由于「五种相」的不同,「由此因缘」,所以我们赞叹「圣慧命」的人,是「以无上」的「慧命清净自活」,节身时食「清净自活」。这个圣人以智慧清净的生活,他在人世间「清净自活」,他到了佛世界更是「清净自活」,从佛世界大悲心又来到了凡夫的世界,还是「清净自活」。世间的这些有漏的境界不能染污他,他能「清净自活」。就是在生活中他的身、口、意还是清净的,为什么清净呢?因为他有智慧命,所以他是清净的,这一段文是「标」。

  辰二、征

  何等为五?

  这是「征」,是问。由五种相它们有差别,那五种呢?这底下是第三是「列」出来五种相。

  辰三、列

  一、受用正法者,不染污故。二、受用正法者,极毕竟故。三、受用正法者,一向定故。四、受用正法者,与余慧命者,不共故。五、受用正法者,有真实乐故,摧伏魔怨故。

  这弥勒菩萨大智慧,前边说那十五种相,那是站在五欲乐的立场,说出来种种过失,然后用这个「圣财所生乐」对比。现在这「五种相」,是站在「圣慧命」所生乐的立场,来说他的功德;反显受五欲乐那就是有过失了,能说这么多的妙法。前边这是「列」,「列」出来,这底下第四科解「释」。解「释」分五科。第一科,是「不染污」。

  辰四、标(五科)  巳一、不染污(二科)  午一、举他

  此中诸受欲者:所有欲乐,是随顺喜处,贪爱所随故。是随顺忧处,瞋恚所随故。是随顺舍处,无拣择舍之所随故。

  「此中诸受欲者:所有欲乐」,这底下解释那第一项「受用正法者,不染污故」,解释这个理由。「诸受欲者」,享受五欲的人,他「所有」的「欲乐」,在五欲上得到如意,得到多少如意,他就有乐受。这个乐受「是随顺喜处」,这个乐受是随顺众生的喜爱的境界,欢喜这个乐的觉受,这是在境界上说。

  「贪爱所随故」,是在心理上说,心理上说这乐受是「贪爱」心「所随」逐的,贪爱心就欢喜这个乐受,就随逐这个乐受,而不舍离。在境界上说是「随顺喜处」,在心理上说是「贪爱」心,「贪爱所随故」,这是乐受现前的时候,这个乐受是「随顺喜处」是「贪爱所随」。

  「是随顺忧处,瞋恚所随故」,世间上的五欲乐并不全是令你乐的,也令你苦恼的。「是随顺忧处」,令你忧愁,你就担心就恐怕失掉了,这若失掉了,就更不得了,是「瞋恚所随故」,瞋恨心就「所随故」,随着它不得了,愤怒、忧苦。我的心里面又有一个小小的故事,这个故事不要讲好了。

  「是随顺舍处,无拣择舍之所随故」,这个世间上的五欲乐,令你乐、也令你苦,还能够令你「随顺舍处,无拣择舍之所随故」还能这样子。这就是这个三种受,有乐受、苦受、还有舍受。「随顺舍处」,就是你能够弃舍它,因为它这个乐受,这乐受有的时候它让你舍,你对它不感觉兴趣了,「随顺舍处」。这个「舍」,是由凡夫来说,我们欲界也有「舍」,色界天、无色界天都有「舍」,到第四禅以上都有「舍」;但那种「舍」,和我们欲界的「舍」也不同,若是到了灭受想定以上,「舍」也没有了,无受。看从凡夫的思想由欲界、色界、无色界,一直到灭受想定,灭受想定是圣人的境界,原来圣人是不受,没有受。凡夫是有苦、乐、舍受,到圣人的境界是没有受的。

  「无拣择舍之所随故」,这句话是解释前面的「舍处」。这个「舍」在这里说是两种:就是「拣择舍」、还有「无拣择舍」分这么两种。「拣择」是什么?是智慧的观察,用智慧来观察不好的不要,好的保留下来,这就叫做「拣择」。「拣择舍」,这是佛教徒听闻佛法得到智慧,会观察这件事。这个「无拣择舍」,就是他不知道「拣择」,或者说是听闻了佛法以后,到时候忘了,还是一般的凡夫的心情,「无拣择」不加观察就把这件事弃舍了,就丢掉了。

  现在这是「随顺舍处」,就是「无拣择舍」。若佛法一定是观察因缘所生法是毕竟空寂的,那么你就同第一义谛相应,那么也叫「舍」,那就是由「舍」到无受的境界了。现在这个凡夫那有这种心情呢?「无拣择舍之所随逐」,就是只是我若不高兴就弃舍就是了,别的道德、不道德都不管了,这是「无拣择舍之所随故」。所以凡夫在欲乐上,不是乐受、就是苦受、就是舍受,在苦、乐、舍上生贪心、生瞋心、生愚痴心。「无拣择舍」,就是愚痴,在贪、瞋、痴在欲乐上活动,所以是染污的,是染污法。

  午二、简自

  圣慧命者:受用正法,则不如是。

  没有贪、瞋、痴的活动,所以是清净,不染污的。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