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师地论

《瑜伽师地论》梵文 Yogācāra-bhūmi-?āstra佛教论书。简称《瑜伽论》。瑜伽师地,意即瑜伽师修行所要经历的境界(十七地),故亦称《十七地论》。相传为弥勒菩萨口述,无著记录。为印度大乘佛教瑜伽行派和中国法相宗的根本论书。...[详情]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6)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6)

  戌三、约独杂相辨(分二科) 亥一、问

  问:几是独相,几是杂相?

  这个第八科「缘起分别缘」分九科,第一科是「十二支次第分别」这一科又分两科,第一科「辨为缘」。「辨为缘」这一科讲完了,现在是第二科「明彼摄」。「明彼摄」里面分三科,第一科「约烦恼等道辨」,这一科也讲完了,第二科「约因果等辨」,也讲完了,现在第三科「约独杂相辨」。

  这个十二缘一共十二支,十二支里面有两种相,一个是「独相」、一个是「杂相」,那么约这两种相,来辨别这十二支,这样意思。

  第一科是问「几是独相,几是杂相」,这底下回答。

  亥二、答(分二科) 天一、总标

  答:三是独相,行等是杂相。

  「三是独相,行等是杂相」,「三是独相」,就是无明、爱、取是「独相」,就是它和其他的支不混杂,它能保持它本身的特别的相貌,那么所以叫做「独相」。

  「行等是杂相」,就是它和其他的支会合起来,所以叫做「杂相」。

  前面是「标」,这底下「辨」,就是说明,分三科,第一科「说行有」这两支的相貌,先「问」后「答」。

  天二、别辨(分三科) 地一、说行有(分二科) 玄一、问

  问:何故行、有是杂相?

  「问:何故行有是杂相?」底下回答。

  玄二、答

  答:由二种说故,谓能引爱非爱果故,及能生趣差别故。

  「由二种说故」,就是从两方面来解释它是杂相,就是有两个理由。

  「谓能引爱非爱果故,及能生趣差别故」,这个「行、有」都是业力,但是还是有差别。这个「行」就是这一种业力开始创造好了以后,这个时候叫做「行」。「有」是什么意思呢?经过后来爱取烦恼的滋润,就是又加强了它的力量了,这时候转名为「有」。这个「行」改个名字叫做「有」,就是可以有果报了,这样意思。说「行、有」都是业力,但是它们是互相混合的,混合的时候有什么不同呢?

  「由二种说故」,从两方面可以看出来它的相貌。「谓能引爱非爱果故」,这个「行」这个时期、这个阶段,它有能力引发出来可爱的果报和不可爱的果报,这个时候有这个力量。只是有这个力量去引,事实上还没有出来、还没有出现事实。

  「及能生趣差别故」,到了「有」的时候,就是由爱取烦恼的滋润,它就能发生出来五趣果报的差别了。

  它们两个是有点混合,这「行」和「有」是混合的,所以是「杂」。「杂」就有引爱非爱果,生趣差别果报的不同,所以叫做「杂相」。就是它们的关系有混杂的这种事情,不是纯的,不是单纯的。

  地二、说识与名色六处一分(分二科) 玄一、问

  问:何故识与名色六处,一分有杂相?

  前面这个「行、有」这两支说完了,这底下第二科「说识与名色六处一分」也有杂相,分两科,先是「问」。说什么原因「识与名色六处一分」它有混合的相貌呢?这个本来这一段文是昨天讲过的,但是昨天讲的还是不够清楚。

  这个「识」这个时候其实并不单是识,其实里面还是有色、受、想、行和识在一起的,可是只说「识」,其他的色受想行没有提。所以说这个「识」是五蕴中的一分,只是一分。说到「识」的时候它是名色里面的一分。

  我们通常解释「识缘名色」,说到那个「识」指阿赖耶识,但是这里又不是指阿赖耶识说,指「六识」说。

  所以这个「识」是名色里面的一分,这个「名」,就是受想行识,这个识就是名里面的一分,还不全是名。它并不包括「名」的全部,只是名里面的一分,所以它是「名色」里面的一小分。

  「六处」,六处呢?就是眼耳鼻舌身意六根。这个六根里面有个意处,这个「识」就是那个意处。

  这样说呢?这个「识」在五蕴里面是一分;到名色里面又是一分;到六处里面的一分。它这一个支到名色里面也有它,六处里面还有它,所以它和那么多的支合、合起来了,所以它有「杂相」,这个「杂」是这个意思。说是为什么这个「识」它有杂相呢?

  玄二、答

  答:由三种说故,谓依杂染时故,依润时故,依转时故。

  「答由三种说故」,从三方面去说明它,说明它有杂相。「谓依杂染时故,依润时故,依转时故」,依杂染时、依润时、,依转时,从三个时间去说明它有杂的关系,这个理由它有这个事情。

  「谓依杂染时故」,这个昨天讲了。就是由于邪行令心颠倒,所以它有杂,「杂染时」。这个识这个时候,也就由邪行故令心颠倒,这个「邪行」当然是一种错误的、一种罪过的活动,罪过的活动其实里面主要还是无明,这无明就令心颠倒了。无明和行令心颠倒,邪行里面包括无明的。

  本来这个识是无记的,它也不善、也不恶。它是不善、也不恶,但是现在很恶,就是因为无明和行。无明就是它有所希图,有所希图要采取行动的时候,这个识就糊涂了,不明白道理,所以这是个杂。它不能保持它本来的那个相貌了,它就是加上了别的力量在里面,它糊涂了,所以这是一个杂染的时候,它是杂。

  「依润时故」,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建立这个名色支,就是识种子。这个邪行严重的影响了识,去造业了,造业就是变成了种子了。变成种子,而这时候又有爱取又来了,爱取又来了的时候,滋润它,就使令就是它变成了识名色种子了,有这种情形。这个时候呢?它也是糊涂,这个识也是糊涂的,所以叫做「杂」,杂染。

  它被「润」的时候,就是润生。它由爱取烦恼,其实心里面有爱取烦恼的活动,多数不只是爱取,同时有业。爱取只是单在烦恼这方面说,名为爱取而已,但是烦恼动的时候不纯是烦恼,就是还有业,还有行动的。所以使令原来无明行所栽培的那个种子就有了力量了,有力量能够招感未来的果报了。这个时候都有识在里面,所以「依润时」,所以也是杂。

  这个六处这个时候,「依转时故」,这个时候、这六处得了果报的时候,得了果报的时候,当然是有眼耳鼻舌身意的六根、六处。六处它里面有六识,当然现在是指识,也是包括前五识,而主要是第六识。第六识依据这个六处去活动,去攀缘色声香味触法的。所以「依转时故」,就是依据六处在色声香味触法上活动,这时候就是识。

  这样说呢?在杂染的时候有识;依润生的时候也有识;到六处的时候还有识,所以这个识这一支它不是一个不变的,它能到名色支去,又到六处里面去,所以它是杂,是这么意思。

  地三、说识乃至受与生老死(分二科) 玄一、问

  问:何故识乃至受,与老死,有杂相?

  这一大段文全部都是说十二缘起。这就是智慧境界,就是把十二缘起愈解释愈微细,有这种事情,使令我们认识的更清楚了一点。

  这底下是第三科,「说识乃至受与生老死」,也是有杂相。先「问」后「答」。说什么缘故识、名色、六处、触、受这五支和生老死有混合的相貌?他们中间是有和合的相貌,什么相法呢?

  玄二、答

  答:由二种说故,谓别显苦相故,及显引生差别故。

  「由二种说故」,从两方面可以看出来这个杂相。「谓别显苦相故,及显引生差别故」,从这两方面来说它的苦相。

  这个「别显苦相故,及显引生差别故」,这个先由苦相满分「别显苦相」有两种,一个是苦的因相,一个是苦的果相。

  这个最初无明缘行、行缘识。行缘识的时候,就栽培了这个识、名色、六处、触、受的种子。这个行缘识的时候,就在识里面栽培了这么多的种子,这个是「苦的因相」,特别的显示出来苦恼的因相。

  等到这个到了生老死的时候,生老死出现的时候。这个生老死这个「生」是什么呢?就是种子生现行了。种子生现行的时候,约人来说就是得果报了,得果报不是出胎以后、不是单指出胎以后,就是投胎的时候就开始了。识、名色、六处、触、受这时候就开始了,所以这时候已经开始有果,这是显示苦恼的果相。

  这个在苦恼的因相、苦恼的果相就看出来,识名色乃至受与生老死是杂,它们是在一起的,由因而有果不就是放在一起了。

  「及显引生差别故」,这个「引生差别故」,这个是说什么呢?是说这个…比如由这个…这当然还是前面这个业力,到五趣里面得果报,或者天,或者是人,或者三恶道的差别。这还是识、名色、六处、触、受、生老死,还是这样。

  从这两方面看出来它们是有杂相,这样的意思。这个本来我们若解释十二缘起的时候,也是应该这样解释,就是生老死这个「生」是什么?就是识、名色、六处、触、受叫做「生」。这个「老死」是什么?老死还是这个,就是你的色受想行识,就是你这个识、名色、六处、触、受,还是这个。当然这个时候是老死的衰、衰退的相貌。

  申二、缘义分别(分二科) 酉一、辨为缘(分四科) 戌一、由生已不住义

  复次于缘起中,云何数往义?谓生已不住义。

  这前面是解释…是「明彼摄」。「十二支次第分别」第一科「辨为缘」说完了,现在第二科「明彼摄」也讲完了。「复次于缘起中」,这是第八科「缘起分别缘」,第九科里面的第二科。第一科是「十二支次第分别」,现在第二科「缘义分别」,「缘」的道理再解释、解释,这个前面是解释过了的。分两科,酉一是「辨为缘」,分四科,第一科「由生已不住义」,来解释缘的意思。

  「于缘起中」,在十二缘起中,这「缘起」的道理怎么讲呢?「云何数往义」,前面解释这个缘起的时候,曾经说「由烦恼系缚数往诸趣中」,曾经说过「数往」。这个「数往」是什么意思呢?什么道理呢?这底下解释。

  「谓生已不住义」,就是它在某一道里面得到果报,得到果报以后,他并不是永久在那里存在,他又结束了,又到另一个地方又重新再开始;开始了又结束,又重新开始。就是数数的去,就是「生已不住」的意思。在那里出现了果报,叫做「生」。生了以后又不是在那里常住,又结束了,结束了又生,生了又不住,不住又生…,就是这样子,这就叫做「数往」是这样意思。这就叫做「缘起义」,数数生起,名为缘起。

  戌二、由诸缘聚集义

  云何和合义?谓诸缘聚集义。

  这也是解释前面那个意思,前面说「依托众缘速谢灭已,续和合生」,叫做缘起。现在什么叫做「和合」呢?

  「谓诸缘聚集义」,就是各式各样的应该具足的条件,都聚集在一起了,这就叫做「和合」。当然一个是因缘、等无间缘、所缘缘、增上缘,这四缘具足了,它就叫做「和合」了。

  这四个缘叫「缘性」,十二支叫「缘起」,要记住这个解释,因为其他的地方常会提到、提到说缘性,「缘性」是什么?我最初看到这个名字,我就四缘叫缘性,又忘了,忘了其他的地方,又叫做缘,又提到缘性,不知怎么解释,就是有这个意思。

  戌三、由诸缘引摄新新生义

  云何起义?谓诸缘和合之所引摄新新生义。

  「云何起义?」前面只说缘,「诸缘聚集义」只是说缘;这底下「云何起义」,只是说「起义」。

  「谓诸缘和合之所引摄新新生义」,就是众多的因缘和合了以后,就是引发出来,就是得到了,这个「摄」就是拿到了,也就是成就了的意思,成就了一个果报,那叫做起。而这个起是「新新生义」,它也不是一个真实的东西,就是剎那、剎那的变化,所得的果报是剎那、剎那的,这个「新新」就是剎那、剎那的意思。如果说是它能经过两个剎那,第二剎那就是旧的,第一剎那是新的,第二剎那是旧的,第三剎那、第四剎那更就是旧的,现在不是!它不能够有那么时间的安住,一剎那就过去了,又一剎那又生起来,所以是「新新生义」。这一切法剎那剎那的生起,所以是「新新生义」。这个「新新生义」就叫做「起」,也就是果报。这果报就是剎那剎那在变动,那么叫做「起」。

  戌四、由诸行生起法性及现行义

  云何缘起?云何缘生?谓诸行生起法性,是名缘起;即彼生已,说名缘生。

  「云何缘起,云何缘生」,前面那个「复次于缘起中,云何数往义?谓生已不住义」。那也是又说缘、又说起,现在最后这个,不但说缘起、又说缘生。怎么叫做「缘起」?怎么叫做「缘生」呢?

  「谓诸行生起法性,是名缘起;即彼生已,说名缘生」,这样就是「缘起」是在因上说的,「缘生」是在果上说的,是这样意思。

  怎么叫做缘生啊?「谓诸行生起法性」,就是这一切的有为法,这有为法就是已经生起的有为法,是「生起法性」。能生起有为法的那个因缘,叫做「缘起」,「是名缘起」。就是诸行的生起法,「诸行」就是果,这一切诸有为法就是果法,它不是自然有的,它是由因缘,因缘能生起一切有为法。这个能生的因,能生起有为法的因,就是每一法有每一法的因缘,那个因缘法,叫做「生起法性」。它的性质是能为果法作因,能为果法作因,叫做「生起法性」。因能引起果,所以叫做「是名缘起」。

  「即彼生已」,就是彼缘起法生出来果法以后,叫做「缘生」。就是这个每一法都有很多的别相,每一个别相给它立个名字,是这么回事,这个名字很多,说明「缘生」。

  酉二、明彼摄(分二科) 戌一、苦谛摄(分二科) 亥一、现法为苦

  问:几支苦谛摄,及现法为苦?答:二,谓生及老死。

  「问:几支苦谛摄,及现法为苦?」这底下是第二科,「明彼摄」。这科的名字和前面一样,前面是「辨为缘」,这个就是解释「缘起」,现在第二科「明彼摄」。这个「明彼摄」是分二科,第一科是「苦谛摄」,就是属于苦谛。第二科是「集谛摄」,就是分这么二科。「苦谛摄」分二科,第一科是「现法为苦」,这是「问」。

  「几支苦谛摄」,这个十二缘起里面十二支,那一支是属于苦谛、属于苦谛?苦谛应该是一种果报。「及现法为苦」,这苦有因、有果的不同,就是现在它是苦,它就是苦了。若属于这二个意思,才符合这个道理。

  「答:二,谓生及老死」,就是那几支是「苦谛」?就是「生」和「老死」这二支是苦谛。而这两个苦谛呢?「现法为苦」,就是现在的五蕴就是苦、就是苦了,这是符合这个意思。

  亥二、当来为苦

  问:几支苦谛摄,当来为苦?答:识乃至受种子性。

  「问:几支苦谛摄,当来为苦」,现在不是苦,它将来才是苦。

  「答:识乃至受」这五支,这五支的种子性,就是那个「生」的种子性,它还在种子的时候。由无明缘行创造了这样的种子,它还不是…没有得果报,没有成为现行,这个时候就是「当来为苦」,它将来那个种子若是生现行的时候就苦了,现在还不苦,就是潜藏在那里。

  戌二、集谛摄

  问:几支集谛摄?答:所余支。

  「问:几支集谛摄?」前面是说这个苦谛摄,苦谛摄加起来是几支?加起来是七支。一共十二支去掉了七支,还有五支,那五支是「几支集谛摄?答:所余支」那五支,那五支就是「集谛」。「集谛」就是烦恼了,无明爱取,还有什么?还有个行有。「无明爱取三烦恼,行有二属业道」,加起来就是集谛,是属于能集成种种的痛苦。这是现法为苦,一个当来为苦。这个第二科是「集谛摄」,几支集谛摄?这一科解释完了。

  申三、十二支前后相望分别(分二科) 酉一、辨为缘(分二科)

  戌一、前支是后支缘(分二科) 亥一、唯望近支(分二科)

  天一、明次第(分六科) 地一、无明望行(分二科) 玄一、问

  问:无明与行,为作俱有缘?为作无间灭缘?为作久远灭缘?

  这底下是第三科。那个「缘起分别缘」分九科,这是第三科。第三科就是「十二支前后相望分别」,这十二支前后互相的相望,我和你的关系怎么样?你和他的关系怎么样?就是这样子去分析观察。这一科里面分二科,第一科「辨为缘」。辨为缘里面又分二科,「前支是后支的缘」这一科。又分二科,「唯望近支」,这里面又分二科,第一科「明它的次第」。分六科,第一科「无明望行」,这一科先是「问」。

  「问:无明与行,为作俱有缘」,这个十二缘起里面第一支是无明,第二支就是「行」,无明和行的关系,是什么样的关系呢?这底下说出来三种。

  「为作俱有缘,为作无间灭缘,为作久远灭缘」,一共这说出来三种缘、三种关系。这三种关系里面,它是属于那一种呢?无明与行是那一种关系呢?

  玄二、答(分二科) 黄一、标

  答:当知具作三缘。

  这底下回答,就是「具作三缘」,这三种关系都有,无明与行有这三种的关系。这是「标」,第二科是解释,解释里面先解释第一科,是「俱有覆障缘」,有这样关系。

  黄二、释(分三科) 宇一、为俱有覆障缘

  谓由无知,于随顺诸行法中,为俱有覆障缘,为彼彼事发起诸行。

  这样解释。「谓由无知」,「无知」就是那个「无明」。由于这个无明的力量,「于随顺诸行法中」,他不明白,不知道随顺法的情况,不知道诸法它的真实相。

  《披寻记》三二○页:

  谓由无知至发起诸行者:此中诸行,通说身语意三,非福与福及不动行。由说无明与行作俱有缘故,色无色行俱有转故。诸有现前爱非爱境,此能随顺造非福行;于死及生起决定信,求可爱生,此能随顺造诸福行;于色无色有过患身起功德想,此能随顺造不动行;如是等类是名随顺行法。于此诸法由无知故令不显了,是故无明与行能作俱有覆障缘。由覆障故,不知过患,不知出离,依三界爱,或无有爱,造作非福福行或不动行,是名为彼彼事发起诸行。

  这个「随顺诸行法中」,这个《披寻记》解释的很好,很明白。就是我们当前的这种境界,这个爱非爱的境界出现的时候,我们可能会造罪业。我们这个贪心来了,瞋心来了。这个境界如果是很顺,能顺于自己的贪心、瞋心没有困难,可能不做什么恶事,也可能会做点善事,那么就做福业了。如果贪心、瞋心不能满愿,就是要用非法的手段来完成,那么就可能是造罪了,就是这么回事情。那么这个境界出现的时候,有的时候是顺于做善、做福业的;有的时候是顺于造罪业的。当然这是看各人的烦恼的轻重,理智的深浅多少的关系,那叫做「随顺诸行法中」。

  若是同样的情况,出现在一个放得下的人,他就去修学色界定和无色界定去了,他不去造福业、非福业,他不去造。同样的境界他反应不一样,那都可以名之为「顺」。

  所以从两方面说,从心里面的顺;从境界上的顺。境界上可能…人的心情不一样,有可能是与你的希望是相违背的,你可能去做恶,也可能去做善,也可能完全放下了去修学禅定去了。这个「随顺」这个字,就是应该是这么活动的这么解释。

  「为俱有覆障缘」,这个情况和内心的关系,我们总而言之或者用这个「随顺」这个字来形容,其实呢?在四谛来说都是苦的。不是苦谛就是集谛;不是集谛就是苦谛;或者就是苦谛。佛已经说了,三界以内没有安乐的事情,都是苦恼的事情。但是由无知,我们是无明不知道,认为这样子对我有利,这就叫做「无知」。这个无知的情况不知道这是苦恼,「为俱有覆障缘」,就把这个诸法的真实相遮盖住了,障碍你去知道它的真实相,这个无知有这种作用,这个无明有这种作用。那么我们不知道是苦,这是一个火坑,但是不知道是个火坑,就会跳下去了,就是这么回事情。

  「为彼彼事发起诸行」,就是为了彼彼的事情。我想要相信因果的,我想要得人天的福报,生到天上去享天福;或者人间的富贵,我欢喜作国王,就去做善,为了做国王,我相信因果我要多去做很多、很多的福业,回向我将来做王;或者说我都放下来,我想要得禅定,这是「为彼彼」的你所希望的事情,「发起诸行」,发出来种种的行动,这就叫做「为俱有覆障缘」。就是无明与行什么关系?就是这样的关系,「为作俱有缘」。这个「俱有缘」就加上「覆障」二个字,就是「无明」的作用,这就是这么关系。这一个缘还算是容易懂,还算是容易明白。

  宇二、为无间灭生起缘

  又由恶见放逸俱行无知,为无间灭生起缘,发起诸行。

  这是第二个缘,就是「为无间灭」。前面是「俱有」,是同时的活动,无明与行同时活动。无明和行,在行的时候就有无明,无明这时候就有行,它们二个是同时存在合作去发动,去做事情。这底下这一个是「无间生起缘」,不是的,就是有前后了,前后是不同的。

  「又由恶见放逸俱行无知」,这个「恶见」?这个就是身见、边见、见取、戒禁取、邪见,这是「恶见」,就是这五见,五种恶见。总而言之是指这个过去、现在、未来,这一切的有为法,一切因缘所生法,不明白诸法真实相,不能够如理的分别,都搞错了,那么叫做「恶见」,就是这样说。这样说这个「恶见」是很广的了,谁没有这种「恶见」呢?所有的凡夫都有这个问题。

  「由恶见放逸」,因为恶见嘛,当然不知道如理作意,不知道这是有过患的,就这样做了,放逸自己。「俱行无知」和「恶见放逸」,同时活动的无明,这还在无明的阶段。

  「为无间灭生起缘」,这个为无间灭生起缘,就是「无间灭」,就是前一剎那、后一剎那中间没有间隔,前一剎那灭了,就是无明前一剎那灭了,后一剎那这个行就出现了。「发起诸行」,发起来各式各样的活动,那么这就叫做「无间灭生起缘」。

  《披寻记》三二○页:

  又由恶见至发起诸行者:此中诸行,唯意所摄,非福与福及不动行,由说无明为无间灭缘故,唯望无色有此缘故。于三世内外诸行,及于因所生法,起不如理分别,是名恶见。于业异熟及俱,不能思择诸行过失,是名放逸。此与无知同行相应,是名俱行。由是无明差别,说有见愚及放逸愚。(陵本九卷十八页)由此无知,前无间灭,后决定生,故说与行为无间灭生起缘,由是发起诸无色行。

  这个《披寻记》上说呢?这是说无色行,是无色行的因缘,「无色行」你们想起来无色行怎么讲?这个行,有一「有色行」、一个「无色行」。身行、语行是「色行」;意行就是「无色行」,就是完全是内心里的事情。

  但这个话这么讲,这个韩清净居士当然是有道理,但是我在想一切行完全都不能缺少「无色行」的,不能够没有心的。不管你是做怎么样,不能没有心,没有心就没有这件事。这里面就是他单独说是解释这段文,单独指是「无色行」说的,不包括有色行,他是这么样解释。但是窥基大师的意思似乎不是这样。

  这就叫做「无间灭生起缘,发起诸行」发起一切的行。那么这样说这「无色行」只是内心里面的活动,而不表现在身语上面,那应该这么讲。那这么讲这是什么行?或者是有表现在身语的色行的,但是那不在内,不在这个名词的包括,不在这个名词之内的,或者这么解释。可是这个文看下边,还有继续有别的解释,能帮助我们这段文的解释,看下文就明白。

  实在来说说,一切法都有这种情况的。就是一剎那间,这种无明缘行这种业力出现了,出现了的时候它没有结束。还是剎那剎那的要存在下去,那就叫做「等所间灭缘」,有这种意思,看下文看出来有这种意思。

  宇三、为久远灭引发缘

  又由无知,为久远灭引发缘故,建立顺彼当生相续。

  这是第三科「为久远灭引发缘」。「又由无知」,又由于我们没能够遇见佛法僧的三宝,没能修学圣道。没有修学圣道当然我们就是无明缘行这样子了,爱取有这样子,所以我们就造了很多的业。造了很多的业呢?就是识、名色、六处、触、受就有了。这个识、名色、六处、触、受他有了以后,他没有立刻得果报,他要经过很久,或者经过到第二生,或者第三生、第四生,或者百千万年以后,那么这就是「久远」,很久远以后,这件事才停下来,才结束。这样什么?叫做「引发缘故」。就是由于无明造了业,这个业久远以后能引发果报出现,到那个时候果报经过多久,才结束了,叫做「久远灭」。

  因为这样的关系,「建立顺彼当生相续」,就是建立了,就是成就了随顺彼当来的生命的相续的果报出现了,当来的生命的果报又相续下去了,所以这是「久远灭」的「引发缘」。

  这个我们说得果报有现报、有生报、有后报,这里面类似这种情形。比如说「现报」就像前面这个「俱有覆障缘」,类似这个情形。这个「等无间灭缘」不是当时的,以后的,类似那个「生报」。「为久远灭引发缘」就是类似那个「后报」,分这么三个时期。

  若是从这个因缘的展转,只要你发动了、建立了一种关系,它很难就结束了,它一定相续,一直的相续下去,展转不间断的引发下去。所以人与人相爱不会完的,虽然是爱变成冤家了,也不会完的,他还是继续下去,不管什么都是。所以我们在佛法里面栽培善根,栽培善根也是一样没有完。你栽培了,哦,第二生遇见因缘了,这个善根又发动就增长了,第三生、第四生继续的增长,也可能中间有几生停在那里没动。但是这个事情没有完了,一定继续发展下去。什么事情都是这样子,所以就是都是有这三个现象,都是这样子的。

  地二、行望识等(分二科) 玄一、举行望识(分二科) 黄一、问

  问:云何应知诸行望识为三种缘?

  前面是说无明与行的关系有这三种缘,有这三种关系。这底下第二科「行望识等」,他们是怎么个关系呢?这底下分两科,第一科「举行望识」,分两科,先问

  「问:云何应知诸行望识为三种缘」,说是我们怎么样我们才能知道这个「诸行望识」的三种缘?这行和识这三种缘我们也应该知道,要怎么样才能知道呢?

  黄二、答(分三科) 宇一、为俱有缘

  答:由能熏发彼种子故,为俱有缘。

  这又是这么回事,由于你在行的时候,你创的身行、语行、意行;或者福行、罪行、不动行,不管那种行。这个行在造作,创造的时候,就在识里面熏习了这阿赖耶识。一熏习呢?在阿赖耶识里面就造成了种子了,造成一种力量,一种功能就造成了。

  这个种子和这个行,用行来熏种子的时候是同时的。现行熏种子是同时的;种子生现行也是同时的,所以叫做「俱有缘」,是这一个缘,这行和识也有这一个缘。

  宇二、为无间灭生起缘

  次后由彼势力转故,为无间灭生起缘。

  这第二科「为无间灭生起缘」。「次后」,在熏成了种子以后呢?「由彼势力转故」,由彼那个种子的力量,它继续的相续下去的。继续相续下去,并不是凝然不动,那个种子还是在动,还是在剎那剎那生灭的。剎那生、剎那灭,剎那灭、剎那生…,那就是「为无间灭生起缘」。那个种子是「行」创造的,行就为那个种子的无间灭生起的因缘,也是有这种事情。

  宇三、为久远灭引发缘

  由彼当来果得生故,为久远灭引发缘。

  由于那个种子,这是第三科。「彼当来」,这个种子到将来受到爱取的熏习的时候,果就生出来了。就是久远灭的引发缘了,也有这个缘。所以这行缘识、行望识也有这三种缘的。

  玄二、例识望名色等

  如行望识如是,识望名色,名色望六处,六处望触,触望受,亦尔。

  也同样有这三种缘。这里面这个道理可就是要解释一下,这是第二科「例识望名色等」,只是把它说出来,没加以解释,原因是在那里呢?

  这是约种子说的。这个种子是同时熏习成就的,所以这个「识望名色,名色望六处,六处望触,触望受」,没有前后的次第,都是同时的。所以就是有那一个因缘了,也就有「俱有缘」;它也一样也是为「无间灭生起缘」;它将来会得果报,所以为「久远灭引发缘」,它也具足了这三种缘的。

  若是得果报以后,还是有次第,识、名色就是有先后的次第,名色缘六处、六处缘触、触缘受,就有先后次第了,得果报的时候有先后次第。

  地三、受望爱(分二科) 玄一、问

  问:云何应知受望爱为三种缘?

  这是第三科「受望爱」,这是分两科,第一科是「问」。说怎么样才知道这个受对这个「望」爱,它们两个相对来看一看,我看看你,你看看我,也有这三种关系。

  玄二、答(分三科) 黄一、为俱有缘

  答:当知由彼起乐着故,为俱有缘。

  「由彼起乐着故」,由彼这个爱,受缘爱。这个有了受的时候,就会有爱。「爱」呢?就是乐着这个乐受,「乐着故」。这个受和这个爱就是同时的,所以叫做「俱有缘」,这个还是容易明白。

  黄二、为无间灭生起缘

  从此无间,由彼势力,起追求等,作用转故,为无间灭生起缘。

  这就是无间灭缘,「为无间灭生起缘」。「从此无间」,从这个爱去乐着乐受,乐着乐受当然就不能停下来了。由这个爱的力量就会发动广大的追求,有这种作用的活动。这样活动呢?那么这就是剎那剎那的延续下去了,叫「无间灭生起缘」,有这个意思。

  黄三、为久远灭引发缘

  建立当来难可解脱彼相续故,为久远灭引发缘。

  一追求的时候,使令这爱的种子更牢固,更有力量了。这样的呢?这个爱的种子,爱与所爱建立了这样的关系,是很难解脱的。是「建立当来难可解脱彼相续故」,「彼相续」,一直的相续下去了。不但是种子是相续的,现行也要相续下去的,这就叫做「为久远灭引发缘」,有这个事情。

  当然这是从内心的要求这方面说,只是偏重于爱,其实爱里面就有苦,是有苦的。因为他不是圣人嘛!他一定爱,不可能够完全如意,就是有苦,但是他不会中断,一定还是爱下去的。

  地四、爱望取(分二科) 玄一、问

  问:云何爱望取为三种缘?

  前面是受缘爱,受和爱有这三种缘。这地方说是「为久远灭引发缘」,就好像这件事,世间上的事情就是一直是要流转下去了,是的,一直流转下去。但是若遇见佛法就变了,就会变,它就会变,所以又不相续了。

  玄二、答(分三科) 黄一、为俱有缘

  答:由欲贪俱行,于随顺取法中,欲乐安立故,为俱有缘。

  「云何爱望取为三种缘」呢?「答:由欲贪俱行,于随顺取法中,欲乐安立故,为俱有缘。」这是加以解释。前面是「问」,「云何爱望取为三种缘」?这是「问」,底下回答,回答先解释这个「俱有缘」。

  这个「欲贪俱行」,欲贪「俱行」,和这个心同时的活动,就是这个爱的欲贪,这个「欲贪」就是爱,爱和取,有爱的时候就有取,它们是同时活动的。只是这个「取」是…就是严重了一点,「爱增长名取」,严重了一点,所以取里面一定是有爱,所以它们是同时活动的。

  「于随顺取法中」,「随顺取法中」,前面解释「取」的时候,解释到四取,「欲取、见取、戒禁取、我语取」,这四种取各有各的因缘,那就是各有各的「随顺取法」。

  「欲乐安立故」,就是随顺他自己的希求,去那样去努力去,就是这样子叫「欲乐安立」,随顺自己的爱好去安排那件事,也就是去努力的去创造那件事。这个时候就是爱和取这是同时的,同时的所以叫「俱有缘」。

  黄二、为无间灭生起缘

  由无间灭势力转故,为生起缘。

  「建立当来难可解脱,彼相续故,为久远灭引发缘」这也一样,这是第二科「为无间灭生起缘」。

  「由无间灭势力转故」,虽然一切法生起了以后满它不会就灭掉,还继续的相续下去,但是是剎那、剎那生灭的相续下去。所以这个剎那灭、剎那生,剎那生、剎那灭…,这中间是没有间隔的,所以叫「无间灭」。

  「无间灭」这个力量继续的活动,就是「生起缘」,「为无间灭的生起缘」。虽然是有灭,但是继续的生起,这个有为法是这样子。有为法继续存在的时候,还是剎那生灭的,剎那生灭而不断,还继续的生灭下去,这里面是有一种力量的,「由无间灭的势力转故,为生起缘」。

  这就是第二科「为无间灭生起缘」,这底下第三科「为久远灭引发缘」。

  黄三、为久远灭引发缘

  建立当来难可解脱,彼相续故,为久远灭引发缘。

  「建立当来难可解脱」的「彼相续故,为久远灭」的「引发缘」,这么解释这件事,这是爱缘取。

  所以有的人相信了佛教,又不相信佛法了,又去相信其他的宗教去了。当然可能对于佛教没能深入的关系,相信其他的宗教。相信了一个时期,又不相信了,又来相信佛教了。但也有人,他很顽固的继续相信上帝,也是有,就是各式各样的情形。

  地五、取望有(分二科) 玄一、问

  问:云何取望有为三种缘?

  玄二、答(分三科) 黄一、为俱有缘

  答:由与彼俱,令业能招诸趣果故,为俱有缘。

  这是解释这个,这是第五科这个「取望有」。这个爱望取同是烦恼,取若望有可是不同了,「取」是烦恼,「有」是业力了,这情形是不同一点。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