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师地论

《瑜伽师地论》梵文 Yogācāra-bhūmi-?āstra佛教论书。简称《瑜伽论》。瑜伽师地,意即瑜伽师修行所要经历的境界(十七地),故亦称《十七地论》。相传为弥勒菩萨口述,无著记录。为印度大乘佛教瑜伽行派和中国法相宗的根本论书。...[详情]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12)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12)

  亥二、例一来果

  如预流果如是,一来果亦尔。

  这是「生流转」的最后一科,第九科「诸门分别」。这「诸门分别」里面的第十四科「分断全断摄」,分三科,第一科是「一切一分断」。分两科,第一科是「举预流果」。

  这「预流果当言几支已断耶?答:一切一分,无全断者。」这「预流果」昨天讲过了,就是初果,初入圣道的修行人,他对十二缘起,这个无明乃至生老死这十二支,这十二支是生死流转的相貌,这个预流果的圣人修行了到这个程度,他对十二缘起的十二支,那几支他已经消灭了呢?「答:一切一分」。回答说这十二支每一支,他只消灭了一部分,消除了一部分,没有完全断,他没有完全把十二支都断掉了。因为预流果他还有烦恼,但是他主要的最重要的部分,他断了我见,这个断了我见以后,他在他的身语意发出来的行动,就不是无明缘行了。

  这个我见就是无明,这个烦恼是流转生死的一个重要的力量,所以这个无明支不只是我见,那么他把我见断了,只是断一部分。这个行、识、名色、六处、触、受,也都是一部分,不是全部的。这个爱取,爱取的烦恼,本来是说二果以后的圣人才能断掉,是修道的时候才断的,这个见道的时候还没能断掉这个爱取,那么所以他不是完全断,还有很多没有断。但是一般的现行的烦恼,这个眼耳鼻舌身意接触色声香味触法的时候,他也是能够把爱取消除了多少的,也和我们一般的凡夫不同,所以也是消除了一分。这是举这个「预流果」,现在第二科「例」这个「一来果」。

  「如预流果如是」,这个初果圣人是这样子,那么「一来果亦尔」,也是和初果一样。这「一来」这句话什么意思呢?就是他欲界的烦恼没有完全的消除,还有一部分,这一部分的欲界的烦恼的力量,能使令这个圣人还在欲界一往来,能使令他这样子,一来一往。或者从人间到天上去,从天上回到人间;或者是从天上来到人间,由人间又回到天上去,总是这么一往来。一往来,这欲界的烦恼也就没有了,这是说不是特别用功的人,不是特别精进的圣人,那么就称他为「一来果」。「亦尔」,也和初果圣人一样,他还有欲界的烦恼没有断,也是十二缘起,只是每支里面断除去一部分。

  戌二、欲界一切断

  问:不还果当言几支已断耶?答:欲界一切,色无色界不定。

  这是第二科「欲界一切断」。这个「不还果」就是三果,三果圣人他不还,也就是三果圣人他把欲界的烦恼全部的消除了,他就生到色界天、无色界天去了,不再回到欲界来了。这个不回到欲界来,就是不是有烦恼使令他回来,是这样意思。这个三果圣人在色界天,他还是可以自由的来到人间来的,但是那是他的意愿,他的神通道力,而不是有烦恼强迫他不来也要来,不是的,不是这个意思。

  说是「不还果」这个三果圣人,「当言几支已断耶」?十二缘起里面,那几个支他已经断了呢?「答:欲界一切」,这个欲界的烦恼完全是没有了,欲界的十二缘起通通没有了。「色无色界」是不决定,因为三果圣人就是欲界的烦恼断了,他还有很长一大段才能到阿罗汉果。这个佛把这个修行的阶位,在欲界里面定出了三个果,一个初果、二果、三果,色界天、无色界天这二个世界合成一个阿罗汉果。从三果到阿罗汉果这一段的距离很长,在欲界这个地方定的果特别多。在《阿毗达摩论》上的意思,因为欲界的烦恼难断,断欲界的烦恼,若是没有禅定的人断欲界的烦恼很难,所以就多设几个果位。你断了一段烦恼给你立一个名字,再断一段烦恼再立一个名字,再断一个烦恼立个名字,表示你有成就,很辛苦但是有成就,你得到一点安慰呀,再继续努力。

  若是色界天、无色界天有定的圣人,他断烦恼容易,他得了三果以后容易,所以那就是统一立一个位子,就是阿罗汉果。可是色界有四禅,初禅、二禅、三禅、四禅,无色界天有四空定,以四禅初禅一个世界,二禅又一个世界,三禅、四禅乃至非非想天都是一个世界一个世界的,也都是有禅定的。你得到了那个禅定之后,你对于那个禅定就有爱见慢,爱着那个禅定,我成就这个禅定了,你还没成就,就是有这个爱见慢的执着,这就是烦恼哦,初禅也是这样子,二禅、三禅乃至非非想天都是这样子。

  那么得了三果的圣人,有可能是由初禅生到二禅,由二禅到三禅,由三禅到四禅,由四禅到空无边处定、识无边定、无所有处定、非非想处定,有可能会一个一个向进前。这样说他断了初禅的烦恼,二禅还没有,断了二禅,三禅还没有,所以「色无色界」的这些十二因缘是不决定的。断了色界四禅的十二因缘,无色界的还在,你空无边处定、识无边处定的十二因缘断了,你无所有处定还没有,这很长远的这一大段路,不能决定说。但是有一样事可以说决定,就是总是有一部分你没有断,所以你还是三果,若完全断那就是四果了,有这样意思。

  戌三、三界一切断

  问:阿罗汉果当言几支已断耶?答:三界一切。

  这是第三科「三界一切断」。说「阿罗汉果」应该说「几支已断耶」?「答:三界一切。」欲界的、色界的、无色界的十二因缘通通是消灭了,他是得大解脱了,三界内的一切烦恼都不能系缚他了,他是清净无为了。在《阿毗达磨论》上、《大毗婆沙论》上有个譬喻,十二因缘用树做譬喻,就是我们外边这个树,树是有根、有干、有花、有果。这个根就用无明、行做譬喻,无明与行譬喻是树的根;识、名色、六处、触、受是干,这个树的这个身体,这个大躯干;这个爱、取、有譬喻是花,树开的花;生、老死譬喻树开的果。若是阿罗汉就是根、干、花、果通通没有了;若是初果圣人那么在这来说,当然十二支只是一部分,都还有一部分没有完全断,或者说是有爱取有,有生老死的一部分,可以这么说;我们凡夫是完全具足的,根、干、花、果都是有的;阿罗汉是完全没有了。

  未九、缘起诸经(分四科) 申一、释说道理(分三科) 酉一、征

  复次于彼彼经中,由几种言说道理说缘起耶?

  这是第九科,就是「生流转」这一科,一共是分九大科,现在是第九科,最后一科了。最后的这一科是「缘起诸经」,就是十二缘起在诸经里面说法还不一样,有不同的说法。这里分四科,第一科「释说道理」,解释言说的道理,就是为什么这样说,为什么又那样说,这不同的说法它有什么道理呢?是这个意思。分三科,第一科是「征」。

  「复次于彼彼经中」,彼那一部经里面,有多少种的多少不同的说这个十二缘起的道理?那么那是什么道理说不同的缘起呢?譬如说有十二支缘起,又说是十支,不说十二支,少说二支,说十支,那个有的说九支,还有说五支的,或是各式各样不同的说法。那有什么道理呢?这底下「标」,标出。

  酉二、标

  谓略说由六种言说道理。

  有六个道理才有这样的说法的。这是「标」,底下「列」出来,那六种呢?

  酉三、列

  一、由顺次第说,二、由逆次第说,三、由一分支说,四、由具分支说,五、由黑品说,六、由白品说。

  「一、由顺次第说,二、由逆次第说」,这「顺次第说」,就是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处、六处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这是顺着这个次第去说明十二缘起的道理。「二、由逆次第说」,不顺次第,从后面说是生缘老死,为什么有老死呢?是因为有生,生缘老死。为什么有生呢?因为有有,有缘生。为什么有有呢?因为有取。为什么有取呢?因为有爱。为什么有爱呢?因为有受。为什么有受呢?有触。乃至到为什么有行?因为有无明的关系,无明则有行。就是「逆着次第」去说。

  那这样当然是「流转门」,这是有漏的十二缘起是这样子。若是佛教徒修学圣道的时候,那就是也有「顺次第说」,也有「逆次第说」。「顺次第说」:无明灭则行灭、行灭则识灭、识灭则名色灭、名色灭则六处灭、六处灭则触灭,乃至生灭则老死灭,这是顺着次第说。「逆着次第说」:就是生灭则老死灭、有灭则生灭、取灭则有灭、爱灭则取灭、受灭则爱灭,乃至无明灭则行灭。所以「流转门」也有顺次第的说法,也有逆次第的说法,「还灭门」也有这两种说法,这是一个意思。

  「三、由一分支说」,第三个道理「由一分」,没有说十二个缘起,没有说十二个,只说了一分,说了一分。这个《披寻记》里面解释,里面如说「受用世俗境界缘起」,受用缘起,那么这个受是十二支里面有个受,就是受用缘起。或者说「一切生身差别缘起」,一切生身差别缘起,那么这个生,生老死的生,就是生,或者约因说就是行。譬如这个有支,爱缘取、取缘有,因为「有」,所以众生有各式各样的果报,不同的果报。那么这样说就是一分支说,只是一分,十二缘起里面只说一分说一支,而不是全部的。这经里面又有一种说法就是「一切生身相续缘起」,一切众生的果报由此至终相续不断的生死流转,那么这就是「由具分支说」,就是具足了十二缘起十二个分,十二支都具足了,这是第「四」个道理。

  「五、由黑品说」,黑品说当然就是染污的有漏法,那就是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那么这就是黑品说。「六、由白品说」,无明灭则行灭,行灭则识灭,乃至生灭则老死灭,这是无漏的修行人的境界了。加起来有这六种的道理,经上有六种不同的情形来说这十二缘起的。

  这前面第一科是「释说道理」,底下第二科「释甚深义」,解释甚深的道理,这个缘起甚深的道理。这分两科,第一科「所知义」,所知的甚深义,所知的甚深义,当然这是圣人的智慧,佛菩萨的智慧能知道缘起的甚深义。这分两科,第一科是「问」。

  《披寻记》三三六页:

  谓略说由六种言说道理等者:如说无明缘行,乃至生缘老死,名由顺次第说。又说由生有故老死有,乃至由无明有故行有,名由逆次第说。又复说有受用世俗境界缘起及一切生身差别缘起,当知此唯识支行支所摄,名由一分支说。又复说一切生身相续缘起,名由具分支说。或于缘起说名增益,由诸有支前前为缘后后所随故,当知此名由黑品说。或于缘起说名损减,由一切支前前永断后后灭故,当知此名由白品说。

  申二、释甚深义(分二科) 酉一、所知义(分二科) 戌一、问

  问:如世尊说缘起甚深,此甚深义云何应知?

  这经里面佛说缘起的道理,「此有故彼有,此无故彼无;此生故彼生,此灭故彼灭」,这里面这个道理是很深妙的。「此甚深义云何应知?」若我们没有成佛,没有得阿罗汉,我们怎么能知道这个甚深义?我们怎么能知道?要怎么样才能明白呢?答,底下回答分两科,第一科「标列」。

  戌二、答(分二科) 亥一、标列

  答:由十种相,应知缘起甚深义。谓依无常义、苦义、空义、无我义说。

  「由十种相」,我们怎么可以知道呢?佛菩萨慈悲开示我们十种相貌,我们从十种相貌就可以知道缘起的深义。这十种相,那十种呢?「应知缘起甚深义」,从十种相可以知道缘起的甚深义。那十种呢?「谓依无常义、苦义、空义、无我义」,这是四个义。依无常义这底下有六义,前面依苦义、依空义、依无我义,那么加起来就是十义。那么这是「标列」,标列出来。底下解释,第二科「随释」,「随释」分四科,第一科是「依无常义」。「依无常义」分六科,第一科是「非自作」。

  依无常的道理显示缘起的深义,「无常」是什么呢?由无而有,原来没有现在有了,由有而无,就是「无常」。若是一直的是无,那么也不能说无常;一直的是有,也不能是无常,无不定无,有也不定有,由有而无,由无而有,那么叫做无常,「无常义」。这个「无常义」,是一个非常使令我们苦恼的人苦恼的众生是一个有希望的一个道理,我们在苦恼的境界里面受苦,我们不能解脱,但是佛说苦是无常的,你有一天苦会没有了,这样子所以我们有希望可以解脱。若永久的苦我们就不行了,就是不可以了。

  但是这「无常」表示我们有希望,也表示我们苦恼。如果我们现在的境界感觉到满意,佛说这个满意的境界是无常的,它也会没有,就有苦了,所以这无常里面的意思倒是很多的意思。说是无常好像是很消极,其实无常里面有积极的意思,你从这里面可以思惟出来很多的道理的。现在是表示「缘起甚深义」,也用「无常」来表示,怎么讲呢?底下说第一个「非自作」。

  亥二、随释(分四科) 天一、依无常义(分六科) 地一、非自作

  依无常义者:谓从自种子生,亦待他缘。

  「谓从自种子生,亦待他缘」,这「无常」的意思就是原来没有,这十二缘起本来是没有的,没有这么回事。没有,怎么有了呢?「自种子生」,是你创造的种子,你创造的或者是福业的种子,或者是罪业的种子,或者是不动业的种子,你创造了这个种子了,所以十二缘起就开始了,是这么回事。「亦待他缘」,自种子能生出十二缘起就开始了,但是它自己还不够力量,还要藉重于其他的因缘。种子是个因缘,还要借重其他的增上缘,这样才可以,还要有所缘缘,还要等无间缘,还要借重其他的因缘,这个时候十二因缘才能开始。但是种子也是力量是太大了,没有种子还是不行的。这就是由无而有了,所以这是「无常」的相貌。

  地二、非他作

  又从他缘生,亦待自种子。

  这个缘起法,也要有其他重要的力量的帮助,这件事才能现起。但是没有自种子还是不行,你自己熏习的种子若是没有,也是不能生起,还是要有自家的种子的,就是自己要努力,还要其他因缘的协助才可以。色法也是这样子,心法也是这样子;心法要四缘:因缘、增上缘、等无间缘、所缘缘,色法只是因缘和增上缘就可以了。总而言之,单独是因也不可以,单独是缘也不可以。

  地三、非俱作

  又从自种子及从他缘生,而种及缘于此生事,无作无用亦无运转。

  「又从自种子及从他缘生」,这是第三科,又一定是要从自己的种子,还要从他的因缘和合起来,才可以生起的。单独是自己的种子也不能生,单独是助缘也是不能生起的,一定是因缘和合才可以生起的。这是第三科。「而种及缘于此生事,无作无用亦无运转」,而这自家创造的种子和另外的助缘,「于此生事」,于此因缘所发生的所生法,是「无作无用亦无运转」,那么这个种子它也没有这种作用,缘也没这个作用,所以不能够创造出来所生法的运转,「亦无运转」。

  这个地方就是,前面说是自种子和从他因缘和合,这所生法就出现了。可是这个地方紧接着就说,种子和缘「于此生事,无作无用亦无运转」,就是没有,不能够有所生法,紧接着就是这么说。这地方可以从两方面解释这个道理,一个是因缘所生法,因和缘它们本身也都是剎那生灭变化的,不是一个牢固不可破坏的东西,它们也是因缘所生法,所以它是无常败坏法,它没有作用能引起所生法,可以这么说,这是一个理由。

  第二个理由,也可以用一切法本身毕竟空寂,是因缘所生,所生法自性是空无所有的,自性空无所有的。因缘和合了你也不能令它有的,就是因缘所生法,不管是色声香味触,一切法都是一样。但是你观察一切法的本性都是毕竟空的,虽然是有因缘,因缘具足了还是毕竟空的,还是生即不生,因缘是不能发生作用,不能令它有,也可以这么讲。你若这样观察,观察因缘所生法已经出现了色声香味触了,已经出现了一个众生流转生死了,但是观察一切法本性空的时候,无众生可得,无一切法可得,所以是「无作无用亦无运转」,也可以这样讲,那么这是一个解释法。这底下第四科。

  地四、非无因

  又复此二因性功能,非不是有。

  说是这个因和缘,因缘和合它们的功能,对于所生法还不是没有,还是能生出所生法来。你这个大钟在那里一敲,钟的声音就发出来。这个太阳出来了,下了雨了,有肥沃的土地,这个万物就生长了,所以因缘还是有功能,有生法的功能,有生果的功能。但是又说「无作无用亦无运转」,就是这样讲。

  这个天台智者大师按照龙树论,按照《中观论》解释,因缘所生法,因不能生一切法,就是你只有个种子,你不能生一切法;那么要有因缘,因缘也不能生一切法。你不种种子,下了很多的雨它也不行,也不能生出谷来,也不能生出麦来,还是不行。那么有了因有了缘以后,也不能生,因为因若不能生,果也不能,缘也不能生,和合起来还是不能生。举一个譬喻,就是一个沙子不能榨出油来,一堆沙子也不能榨出油来;你用米用黄豆要榨油,一粒米一粒豆也能榨出油来,或者是玉蜀黍,一支玉蜀黍也能榨出油来。所以就是有因,因若是不能生,缘也是不能生,和合起来也是不能生,是因不生,缘不生,因缘和合也不生,没有因缘也不生,一切法是不生的,一切法不生。那么又反过来,「又复此二因性功能,非不是有」,还是生了,一切法还是因缘所生,这文就是这样子。

  天台智者大师这么讲,现在弥勒菩萨也是这么讲,《中观论》上龙树论,智者大师也认为龙树菩萨也是这样讲。但是三论宗的嘉祥大师不这么说,嘉祥大师不这么说的。嘉祥大师还是说因不生,是说像外道所执着一切法有自性,有自性是不能生,有自性不能生,他性不能生,共也不能生,无因也不能生,要因缘才能生。这个因缘和共不一样,不是一样的不同的,不是一样的。那么三论宗的意思,你执着有真实性,那样的因缘是不能生,单因也不生,缘也不生,和合也不生;若一切法都是无自性的,无自性的因缘和合是生的。这嘉详大师中国三论宗的大德,现代的印顺老法师和嘉祥大师的说法他们是一致的,要无性因缘才能生法的,因缘所生法的。

  现在这里弥勒菩萨没有这么讲,没有去详细去解释性不性的问题,但是也说出,也说的也很明白了。这个自生是种子为「自」,种子为自,就是因缘为自;增上缘、所缘缘、等无间缘是「他」,这个是说的很清楚。那么自种子不生,他缘也不生,那么若是和合了就是生了。那么和合也不生,这个地方就是和合也不生,和合又生,是这么个意思。

  地五、剎那生

  又诸有支,虽无始来其相成就,然剎那剎那新新相转。

  「又诸有支,虽无始来其相成就」,我以前曾经以《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做功课的,我没有去念《楞严咒》,我就天天读这个《摩诃般若波罗蜜经》,所以《摩诃般若波罗蜜经》我以前也是熟,但是有的时候也都忘记,但是忽然间,最近这一个星期想起来,也有这个意思。《摩诃般若波罗蜜经》也有这个意思,因缘生,因缘也不生,也有这个意思。玄奘大师翻译的《瑜伽师地论》,智者大师没看见,因为智者大师隋朝的人,玄奘大师唐朝,唐太宗二十二、二十三年才翻《瑜伽师地论》,智者大师没看见。但是他是读过《大智度论》,读了《摩诃般若波罗蜜经》,所以他还是有这样的道理说出来。但是智者大师在说那一段道理的时候,似乎是没有引《大品般若经》作证,没有引。

  但是《大品般若经》是有这种意思,有那么一段文,不妨你们各位谁愿意有这兴趣再读一遍,会读到那段文。是须菩提尊者提出来的问题问佛,佛在回答的时候,你若不细心就不知道佛怎么回答的,你不容易看得懂。有看见这些文了,再去和《大品般若经》去会合去,才知道是一致的,其实弥勒菩萨也是读《大品般若经》了,天台智者大师也是读《大品般若经》了,所以会说出来相同道理。不过是唯识宗的人,对天台宗的教义,也不是完全认同的。

  「又诸有支,虽无始来其相成就,然剎那剎那新新相转」,这是第五科「剎那生」,这缘起义,缘起的甚深义有这样的意思。「又诸有支」,又这个十二缘起十二有支,「虽无始来其相成就」,十二有支就是众生流转生死的相貌,众生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是没有开头的那一天,从无始以来就是这种相貌就是成就的,就是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就是这样子。但是这种流转生死的相貌,只有佛菩萨这个圣人的慧眼才看得出来,无明缘行、行缘识,会复杂纷乱的境界看出来一个因果关系,看出因果关系。

  就是我们中国的圣人老庄还没看出来,没有看出来这个道理,我们的孔夫子,从我们读他的四书也没有说清楚,也没有说清楚这个十二缘起的道理。但是就是子路问死,子曰:「未知生,焉知死。」这个话说了等于没说,但是也还不能否定孔夫子不懂;孔夫子说:「未知生,焉知死。」这话就是说了,你若明白生就知道死。这话和佛经是合的,我们要明白就是这样子,明白怎么生怎么死,怎么死怎么生,从十二缘起的确看出是一致的。但是孔夫子没讲出来,他没讲,所以这是佛菩萨的大智慧把它说清楚了。

  但是这上面说第五科,「又诸有支,虽无始来其相成就」,这种因果流转的相貌,本来就是那样就是成就的。「然剎那剎那新新相转」,成就是成就,它是「剎那剎那」的变动,这个「新新」就是变动的意思。如果它不变动就是旧的了,今天的一切法就是昨天的,那么就是陈旧的了。但是一剎那间就不是,后一剎那就不是前一剎那,后一剎那不是前一剎那,所以都是新的,都是「新新」而有的,不是旧的,就是剎那剎那的变动。这个「转」就是变动的意思,它不是宁静不动的,它相貌是转变有变化的,所以「剎那剎那新新相转」。

  这个在《肇论》,僧肇大师《肇论》上说孔夫子,子临川上曰:「逝者如斯乎,不舍昼夜。」这个河流,河的流水就是这么流流,白天也流,晚间也流,这个僧肇大师认为孔夫子明白了无常变动的道理,是无常的意思,僧肇大师这么讲这个道理。那么也有一个「新新相转」的意思,表示这个意思,「然剎那剎那新新相转」。但这个事情在唯识上说,阿赖耶识是顿变,这个说得已经说到家了,的确说到究竟了,一剎那间就没有了,一剎那间又现前了,这样子剎那生剎那灭。按我们这个执着心特别强的人说,感觉到真是太深奥了,一剎那间就完全都灭了,一剎那间又完全现前了,顿生顿灭这样子相续不断的下去,相续不断的下去,这个缘起里面有这样的道理。

  地六、剎那灭

  又缘起支,虽剎那速灭,然似停住运动相现。

  我们的古人作诗,说是我们没有看见古人,但是照见古人的月亮我们看见了,诗上说这句话。其实这就是还没有觉悟孔夫子说的道理,那个月亮是顿生顿灭的,一剎那就不见了的。我们人就是说:再见!其实是不能再见的,你再见的就不是那个人了,应该是这样意思才对。

  「又缘起支,虽剎那速灭」,这是第六科。前面说「剎那生」,这是「剎那灭」。「虽剎那速灭,然似停住运动相现」,然而还是好像没有变动似的,还停在那里,这个运动的相貌还是显现在那里,我们又不感觉到顿生顿灭,感觉到继续停在那里,但是这我们的肉眼迟钝,肉眼迟钝看不到那么清楚。再加上顿生顿灭的迅速,顿生顿灭的后面又会知道一点,顿生顿灭的后面有一个不可思议的力量,能使令它顿生也是顿灭的,不能说自然的就会生就会灭了,后面有个力量是顿生顿灭。那个是谁呢?就是种子,就是阿赖耶识里面的种子,阿赖耶识里面的种子是顿生顿灭。所以种子生现行的一切法,也是顿生顿灭。种子从那来的?是自己的创造的,你自己熏习来的。这是从「无常义」观察缘起的深义,这是一段,这一段解释完了。天二「依苦义」来解释这个甚深义。

  天二、依苦义

  依苦义者:谓缘起支,一味苦相,而似三种相现。

  「依苦义者:谓缘起支,一味苦相」,这个因缘所生法,这个十二缘起是「一味苦相」,一味苦相就是行苦。一个坏苦、苦苦、行苦,行苦是一味,只是这么一个味,而不是另外有其他的味,所以叫一味的苦相。「而似三种相现」,但是有相似的,似乎彼此相似就是不真实,这个「似」是不真实的意思,就好像是那样子,就变出来三种的相貌现出来。有坏苦还有苦苦的相貌,那么加上行苦就是三种的相貌现出来,也就是在行苦之中,我们感觉到坏苦出现了,感觉到苦苦出现了,而这个坏苦和苦苦里面也就有这个行苦的。当然有的时候没有坏苦,没有苦苦,这个行苦就现出来了,是这样。

  但是这个《披寻记》上,似乎说「一味苦相」就是这个果报,三杂染里面这个生杂染的苦果。苦果从那来的,一定是从烦恼杂染来,从业杂染出现了生杂染的苦。而这些事情都是相似的,都是不真实的,都是顿生顿灭的,但是在我们的有执着的分别心来说,就感觉到苦。这是「约苦义」这么解释,第三科约「依空义」。

  《披寻记》三三七页:

  依苦义者等者:诸行粗重是名为苦,以从业烦恼生,及能顺生一切烦恼与众苦故,于三苦中是即行苦。如是行苦,遍行一切若乐受中,若苦受中,若不苦不乐受中,是名一味苦相。如热瘫喻,冷触对时,即生乐想;热灰堕上,便生苦想;若二俱离,便住不苦不乐受自性苦中;由是说言似三相现。

  天三、依空义

  依空义者:谓缘起支,虽离有情作者、受者,然似不离显现而说。

  这个「空义者:谓缘起支」,这十二缘起支,「虽离有情作者、受者」,虽然是说没有这个有情,就是我、我见,这个我见就是有情识的众生都有我见,就是执着在这色受想行识里面,执着有常恒住不变异的我,叫做「有情」。那么一切法的存在,一切法的十二支的缘起都是因缘有的,不是由我创造的,不是我,是因缘有的,不是我。所以也没有作者,也没有受者。这个若是有我,我们的心情通常的没有哲学的心情的话,都是我来创造一件事,成功了我来享受,所以我也是作者,也是受者。

  但是这个印度的数论的哲学家认为「我」是受者而不是作者,作者是自性,也叫做冥性,也叫做冥谛。这个自性创造一切法,然后给这个我来享受,最初是没有一切法的,那么我感觉到寂寞,没有什么享受心里面不喜欢,心里面动了想要有享受。于是乎这个自性就给他创造宇宙万有,创造这个色声香味触给这个我享受。我一享受就被这些境界困住了,他又感觉到苦,又不欢喜了,不欢喜就修禅定离欲。于是乎自性又把一切法收回来了,那么我就得解脱了。这是数论的哲学说,我是受者,而不是作者,自性才是作者。另外印度的胜论的哲学家,认为我也是受者,我也是作者,这就是和这数论哲学不同。现在佛法里面否认这件事,不承认有我是作者是受者,也不承认一切法有自性的。

  「然似不离显现而说」,然而事实上又好像有我,你是你、我是我、他是他,就是彼此间这个因果关系一点也不混乱。我造的罪业也好,我造福业也好,我负责。你造的罪业,你造的福业,你负责。不能说你造的罪业福业由我负责,我造的罪业我不负责,由你负责,就是混乱了,没这回事,不混乱的。造的业,惑业苦它是有一个系统,很整齐的延续下来而不混乱,这就表示好像有我似的,就是这个意思。所以「然似不离显现而说」,又好像没有不离开,好像还是有我,显现出来的这种因果关系不混乱,好像还是有我,我是我、你是你,这个不混乱的境界还是很明显的。这也一个深义,缘起的深义。

  天四、依无我义(分二科) 地一、补特伽罗无我

  依无我义者:谓缘起支,虽不自在,实无有我相,然似我相显现。

  「依无我义者」,这第四科「依无我义」,显示十二缘起的深义。「谓缘起支,虽不自在,实无有我相,然似我相显现。」这个「空义」是说一切法,当然主要是色受想行识,眼耳鼻舌身意,离开了色受想行识有一个我的体性,现在说无我,这叫做空。下边这个「依无我义」,就是即一切法有我,即色受想行识有我,这个我也没有,这叫做「无我义」。这是两个有点不同,我这样说不知你们听明白不?即色受想行识是我,这个我是没有的叫做「依无我义」。这「空义」是离色受想行识另外有个我,没有这个我,叫做空义,这是不同。

  「依无我义者:谓缘起支,虽不自在」,每一个缘起支都是此有故彼有,譬如说有生才有老死,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没有生就没有老死。所以老死是不自在的,这个生它也不自在,要有有才有生,此有故彼有,此无故彼无,所以生本身的自性不可得。你这么样观察的时候,每一个缘起支都是不自在的,所以每一个缘起支都没有我相可得。「实无有我相」,实在是没有常恒住不变异的这个我是可得的,「然似我相显现」,可是又好像有我,从无明缘行、行缘识,乃至到生缘老死,老死又是无明缘行、行缘识,一直的延续下去,这样子又好像有个我,「似我相显现」。

  这是「依无我义者:谓缘起支,虽不自在,实无有我相,然似我相显现」,又好像有我的相貌显现出来,它还是很清楚地显现出来一个行,无明缘行,显现出来一个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这个系统还是很清楚的显现出来,它不变,不会同其他的众生混乱,所以「似我相显现」的。这里面也有深义,那么这是第一科「约补特伽罗无我」来说。

  地二、法无我

  依胜义谛:诸法自性虽不可说,而言诸法自性可说。

  这依补特伽罗我说,补特伽罗我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数取趣,中国话翻个数取趣,就是得到一个生命以后,又舍掉了,再去得一个生命,得一个生命又老死了又结束了,又得一个生命,就是这样一个生命一个生命的延续下去,那么我们不明白,没有修行的人认为就是我,我在这样流转生死,那叫补特伽罗我。

  第二个是「法无我」,「依胜义谛:诸法自性虽不可说,而言诸法自性可说」。「依胜义谛」,「胜义谛」就是圆成实性,这个胜义谛我们通常方便的说法,譬如说我们用语言文字表达一个道理,这个语言文字是能诠的,这个道理是所诠的,有能诠、有所诠,假藉能诠的语言文字去通达所诠的道理,所诠的道理现在说就是佛所觉悟的胜义谛,这叫做「胜义谛」。就是最殊胜的境界,就是佛的无分别智所证悟的境界,叫做「胜义」;这个「谛」是不颠倒没有错误的意思。

  那么「依胜义谛」来说,就是佛所觉悟的境界。佛所觉悟的那个道理是什么呢?「诸法自性」,就是色受想行识,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触法,也就是山河大地。这山河大地,我们眼所见的这一切境界,也都是能诠,我们看见一棵树、一朵花,这也都是能诠,它也能诠胜义谛,也有能诠、所诠的意思。我们人与人之间这思想上的沟通,我们要有一个符号,假藉语言文字的能诠,把自己所要讲的道理表达出来,别人有相同的符号,若不相同的符号就不行了,相同的符号,我看见这符号,我就知道什么意思了,有能诠、有所诠。但是我们自己眼耳鼻舌身意接触这一切法的时候,这一切法也都是能诠。那个树枝一摇动,这就是能诠,里面也有事情。那个鸟一飞、鸟一叫,也是个能诠,也是有事情。这一切有为法的境界都是能诠,它里面也有所诠义,但是义是无量无边的。但现在是说佛所觉悟的义,叫「胜义谛」。

  这「胜义谛」是什么呢?「诸法自性」,就是一切法本来的境界,本来的那个事情,不是我们人工去修饰了一下的,不是这件事情,本来是这么回事情,那个胜义谛是佛所觉悟的。但是这个在《摄大乘论》上,我们若不学《摄大乘论》,我们也不太容易明白,再就是《楞伽经》有提到这件事。譬如我们说有能诠就有所诠,凭借能诠的语言文字或者一切相,去通达所诠义,这样对不对?其实是不对的。因为我们,譬如说是有人好心肠来告诉我,说某某人在骂你,某某人在挖你的墙角来破坏你,这是个文字,我听见文字,我才知道有这件事。我若不知道,这个文字没有到我的眼耳鼻舌身意的时候,没这文字我就不知道这件事,这件事在我就等于是没有。

  那佛所觉悟的「胜义谛」是这样的吗?不是的。我们这样利用能诠去通达所诠,这是在自己的虚妄分别说有这么一个境界,是你假藉语言文字生起的虚妄分别。就是现在我们说诸法是空的是假的,这是一句话,这句话也是个语言文字,用这句话去明白一切法空。若没有这句话,还有个诸法空吗?所以所有的这些名言相,通通都是假的,都是没有那么回事。所以佛所觉悟的胜义谛是离一切名言相的,不能有能所这样分别的,不是那么回事。所以「诸法自性」不可说,不可以用诠,用语言文字去表达的,那不是的,是不可说的。

  虽然是不可说,「而言诸法自性可说」,所以这问题也像前面说,一切法是自不生、他不生、共不生,无因也不生,是没有生的作用,但是也是生了,这个意思也是相同的。这一切法,佛所觉悟诸法自性的胜义谛,是不可言说的,虽然是不可说,而佛菩萨还说出来很多的经论。「而言诸法自性可说」,还是说一切法是无常的,是苦的,是毕竟空寂的,佛怎么修行四念处,怎么得道了,还是这么说,这也是一个甚深义。就是佛这样子给我们一个桥,我们从这个桥可以过这条河而已,实在这个桥还不是的,还不是彼岸,所以不可说,佛还是说了。因为佛若是实在不说,我们没办法明白,所以就是佛是假藉语言文字来开示我们,我们假藉语言文字要通到离文字那里去,这件事才圆满了。所以这个地方无文字还须要有文字,有文字还不能有文字,这是「缘起甚深义」的。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