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师地论
《瑜伽师地论》梵文 Yogācāra-bhūmi-?āstra佛教论书。简称《瑜伽论》。瑜伽师地,意即瑜伽师修行所要经历的境界(十七地),故亦称《十七地论》。相传为弥勒菩萨口述,无著记录。为印度大乘佛教瑜伽行派和中国法相宗的根本论书。...[详情]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二(1)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二(1)
瑜伽师地论卷十二.本地分中三摩呬多地第六之二
辛三、修习所缘诸相作意(分二科) 壬一、征
复次云何修习所缘诸相作意?
「复次云何修习所缘诸相作意?谓即于彼彼诸相作意思惟,以思惟故能作四事」。
这是〈三摩呬多地〉的第三科。这个「作意及所缘」,分两科讲完了。现在第三科「修习所缘诸相作意」。前面是说了「作意所缘」以后,现在再说明「修习所缘作意」的一种作用、一种功德。说了这么多的作意和诸相、三十二相,有什么用处呢?是这个意思。这里分两科,第一科是「征」。
「复次」就是前面说了「所缘诸相」,其中的含义还没有完,所以「复次」,又「修习所缘作意」是怎么一回事呢?这个所缘诸相的作意,若是加以修习的话,有什么功德呢?是这样意思。
这是问。底下解释,分两科,第一科「能作四事」,分三科,第一科是「标」。
壬二、释(分二科) 癸一、能作四事(分二科) 子一、标
谓即于彼彼诸相作意思惟,以思惟故能作四事。
「谓即于彼彼诸相作意思惟」,前面说了七种作意,又说四十作意,又说三十二相。这些「诸相」不是白说的,是修行人在修止观时候要用的。这就是说那个修行人「于彼彼诸相」,前面说三十二相,就是一个相一个相,你能拿它作所缘境,去作意、思惟、观察的话,你就能够得到四种功德。「以思惟故能作四事」,你若能去思惟观察的话,你不会徒劳的,会成就四种事。
这是「标」,底下「列」,那四种功德呢?
子二、列
谓即修习如是作意,又能远彼所治烦恼,又能练此作意及余,令后所生转更明盛。又即修习此作意时,厌坏所缘,舍诸烦恼,任持断灭,令诸烦恼远离相续。
「谓即修习如是作意」,这是第一件事,就是用它作所缘境,你能够修习,这个「习」就是不断的重复地做,做了一次再重复做,重复做、重复做,不断的重复这样做,不断的重复这样作意观察,这是一件事。
「又能远彼所治烦恼」,第二件事呢,就是能远离你所要对治、所要消灭的烦恼。我们不高兴有烦恼,但是烦恼还是要在心里面活动,现在若能够,你能够修这「彼彼作意」,「彼彼诸相能作意思惟」的话,就能够息灭那个所灭除的烦恼,那个烦恼就灭了。这个原因呢?我们如果…你若是作如是观的话,你应该会感觉到。譬如说是修无我观,修这无我观,无我观是个名称,它有一个内容的,你把这内容啊!一句、一句,一段、一段,你把它如实的明了了,然后在修止观的时候就这样思惟,这样思惟的结果是什么呢?结果就是如实的了知了。就是文字上说是无我,我们就这样去思惟观察,就对于无我义会更深入的、更彻底的明白了是无我的,就是把这件事做成了。做成了的时候,就是「远彼所治烦恼」,因我而生起的烦恼没有了;因为有我而生起的烦恼,这个烦恼不生起了;因为在你心里面没有我,所以你不会再因为我而生烦恼。
譬如说修这不净观……,这个不如理作意……,佛告诉你这样子去观,这样的染污分别,你观察是染污的、观察是青瘀的、脓烂的、散坏的、是膨胀的、是白骨……什么什么的,这样的观察。愈观察你对于这个不净愈能够如实了知;这种了知的印象愈深刻,愈深刻呢,「因净」,原来我们的颠倒心认为是清净的而引起的烦恼没有了,这烦恼不起了,所以「能远彼所治烦恼」,就是认识的清楚了,它就没有烦恼了。所以要不断的去观察,不断的去思惟,是这样意思。所以「修习如是作意」,你就成就了如实了知,成就了如实了知「能远彼所治烦恼」,这烦恼就同你远离了,同你距离的远了,再不发脾气了,没有这个问题,眼睛不会厉起来,就是这样子。这就是药吃对了,病就好了,是这样意思。
我们没有作如是观的时候,也是人与人不同。有的人智慧大,他看得清楚,他心里有个反应,遇见合理的、不合理的是有反应。我们智慧不够,遇合理的事情、不合理的事情,也有反应。大家不一样,同样的境界反应的不一样。但是若是在佛法里面,你能够努力的修这些如理作意,就能彻底的把自己改变了。改变了以后,就是「远彼所治烦恼」,一切烦恼都没有了。这是第一种好处。
不但这一种好处,还有第二种好处。「又能练此作意及余,令后所生转更明盛」,这是第三种。「又能练此作意」,「练」,练者习也,就是修习那个习。练习是什么意思?就是不断的重复,如写字,这个字不断的重复的写,不断的重复写。修行修止观呢?观也是不断的重复的观是无我的,色受想行识里面没有我,就不断的重复这么想。修不净观也是,不断的重复的观;修无常观也是这样子修,观受是苦,也是这样的观。你能这样子「练此作意」,作意的时候呢?「及余」,这个「余」是什么?后面解释的很好,这就是和作意在一起活动的心,就是心。这个作意就是心所,心所法是各式各样的,那个心王是通于一切心所法,只要有心所一定是有心王。这个「余」就是那个心,「作意」就是心所。你常常这样子用功修行的时候,「令后所生转更明盛」,就是剎那剎那的这么生起嘛!你那心里面的智慧光明就强起来了。那么这样说,前面「远彼所治烦恼」是断德,能断烦恼,这底下是智慧光明就殊胜起来,「转更明盛」。
「又即修习此作意时,厌坏所缘,舍诸烦恼」。前面说这个「远彼所知烦恼」是现行,是烦恼的现行。后面引这《披寻记》上说,就是前面说那四种,沈、掉、乱、着这四个烦恼,这个四个烦恼就是包括了一切的烦恼,那是属于断德一部分。现在转更明盛就是智慧,智慧也就殊胜了。
「又即修习此作意」的时候呢,「厌坏所缘」,这七种作意里面有厌坏所缘,就是对于所缘境有厌离心、有厌离心。这不是一个美妙的,观察这色受想行识如病;就像一个人有病,病不是好的。如病、如痈,病是通说的,痈就是生疮了,如病、如痈、如箭、如剌,苦、空、无常、无我;那么这样子观察所缘境的时候,就能够「厌坏所缘」。原来我们对于我自己的色受想行识认为是很美满的,认为是可爱的,现在也感觉到这不是好的东西,是坏的东西。「厌坏所缘,舍诸烦恼」,就是把这一切的烦恼都弃舍了、都没有了,这应该也包括烦恼的现行,但是也深入的消除了烦恼的种子。
「任持断灭」,烦恼种子消灭了以后,叫做「断灭」;而这个断灭是保持、任持,能摄持住不变。你只是调伏了烦恼的现行,你不谨慎呢,烦恼又来了,你不能任持,你不能保持不变。若把烦恼种子给消灭了,那就是究竟的解脱了,究竟断灭了烦恼,这个清净的境界能保持得住,这个「任持断灭」。「令诸烦恼远离相续」,这个时候就使令很多很多的烦恼,远离了你的色受想行识,它永久也不再来和你亲近了,那么就是解脱了。
这个修习此作意时,是「厌坏所缘」,这是努力的修行加行道。「舍诸烦恼」是无间道,就是烦恼障碍我们见到真理,把烦恼去掉了,我们就和真理面对面了,就中间就没有间隔了。「任持断灭」是解脱道,没有烦恼的系缚了、解脱了。「令诸烦恼远离相续」,是胜进道,还要继续向前修,因为断烦恼只是一开始断一部分,不是完全断了,所以继续要修行,那么烦恼就更远离了。「令诸烦恼远离相续」,「相续」指的生命体说,或指这个阿赖耶识说也好,或者就是指这个色受想行识说也好。
那么就是得到这四种功德,这个修此「作意」有这四种事情,第一个数数的「修习如是作意」,这件事情很重要。然后得到什么的好处呢?就是第二又「能远离彼所治烦恼」。第三「练此作意及余,令后所生较更明盛」,这是第三。第四「修习此作意时,厌坏所缘,舍诸烦恼,任持断灭,令诸烦恼远离相续」,第四个。
子三、结
是故修习如是所缘诸相作意。
这是第三科「结」,结束这一段。说了那么多的「作意」、「所缘」是为干什么的呢?原来就是为了断烦恼、增智慧、得解脱的意思。
癸二、能入诸定(分六科) 子一、入定因缘(分三科) 丑一、标列
复次由四因缘,入初静虑,乃至有顶。谓因力、方便力、说力、教授力。
「复次由四因缘,入初静虑」。这是这个「修习所缘诸相作意」,「能作四事」这是一科。第二科「能入诸定」,这个也是很好的事情,使令我们入到很多很多三味里面去,能作如是作意有这个功德。「能入诸定」这是第二科,「能入诸定」里面分六科,第一科「入定的因缘」,有什么条件可以入定呢?分三科,第一科「标列」。
「复次由四因缘,入初静虑,乃至有顶」,这是菩萨告诉我们,你要准备四个条件,这四个条件准备好了,你就能「入初静虑」,色界的初禅,「乃至有顶」,二禅、三禅、四禅,「有顶」应该非想非非想定都可以入,但是现在主要是四种静虑。那四种呢?底下列出来。
「谓因力、方便力、说力、教授力」,这四个因缘。这是「标列」出来,底下第二科「解释」,先解释这个「因力」,什么叫做因力呢?
丑二、随释(分四科) 寅一、因力
云何因力?谓曾邻近入静虑等。
「云何因力?谓曾临近入静虑等」。就是说这个修行人他过去「曾」、曾经「邻近入静虑等」,就是接近「邻近」,就是初静虑是个邻居,你曾经入定,那个定和初静虑是相邻的,就是这么意思。它是初静虑的「邻」,你到了邻这个地方和初静虑就接近了,这么意思。你曾经「邻近」的定,邻近的定就是未到地定,可以这样说。那入了,你能学习那个,你就能入初静虑,入初静虑就不难。
或者说就是你前一生,你前一生这样学习过,学习过你栽培了这个奢摩他的种子,这个定的种子,依此种子为因,这个因有力量使令你入定,入初静虑,就这样说,就是以种子为因。
寅二、方便力
云何方便力?谓虽不邻近入静虑等,然由数习无间修力,能入诸定。
「云何方便力?」这是第二,什么叫做「方便力」?这个《披寻记》那个文下面还是有的。「云何叫做方便力」呢?「谓虽不邻近入静虑等」,说是我没有达到那个程度,我没得未到地定,我没有初静虑等。
「然由数习意无间修力,能入诸定」,然而你若是不懈怠,你能够有强烈的希望,我要得定,我要得到初静虑,那么你就会数数地去静坐,修习止观而不懈怠。「无间」就是不懈怠。「修力」,不懈怠的这样修止观。「能入诸定」,你还是可以入定的。
这样说呢,这个「因力」是过去的事情,不是现在。这个「修习」是现在,现在你可以努力,还是有希望可以得定,就是精进可以入定。那么这个「方便力」,方便力这三个字是个题目,这题目的意思,怎么讲法呢?「数习无间修力」,就叫做「方便力」;就是采取实际的行动,实际的去用功修行,那叫做「方便力」。
这是第二科,底下第三。
寅三、说力
云何说力?谓于静虑等增上缘法,多闻任持,乃至广说。即依此法独处空闲,离诸放逸,勇猛精进,自策而励,住法随法行,由此能入静虑等定。
「云何说力」?第三科是「说力」。
「谓于静虑等增上缘法,多闻任持,乃至广说」。这个「谓于」就是说你想要成就禅定的人,「于静虑等增上缘法」,就是讲解,这是指书本子,这书本上讲解这「静虑等」,讲解静虑:初静虑,初禅、二禅、三禅、四禅,乃至空无边、识无边、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定,讲解这样的定的教法,这个教法是你修定的「增上缘」。我还疑惑这个增上缘的「缘」是个教,原来我看了其他的本子,也就是「缘」。就是这个教法,是你修定的最强力的一个助缘,这个助缘这个教法,还是这个教法。
「多闻任持」,你能够「多」就是重复的,或者是不断地去学习。这个「闻」就是学习的意思,你自己听闻,你自己阅读,都是闻,从经典上闻。「任持」,学没有白学,要把里面的要义能摄持住,究竟说什么?里面怎么个次第学习这个禅定?你要能够摄持住。若是打开本子知道说什么,合上本子就不知道了,那就是没有能「任持」,这个不行,这个不可以,一定要任持,等到跑香跑完了,盘腿一坐,这个法门就在你心里面现出来,这就是你「任持」了。我学是学了很多,一盘上腿子的时候不知道怎么用功,那就是没有「任持」。
「乃至广说」,不只是任持那么简单,还有很多事情,还有很多事情是什么呢?就是「即依此法独处空闲,离诸放逸」,就是这个修行人,他自己根据经论上说明这个修行禅定的方法,你就根据所学的这个方法、这个法门,「独处空闲」,这个「独」就是你一个人,你一个人住在空闲的地方,那个地方不吵闹。这个「独处空闲」在这《清净道论》上说的非常明白,就是一个人,不可以有第二个人,那个地方那么讲。但是我在想,可以那么说,就是…这个「独」什么意思呢?当然这是另外一个解释了,就是人与人相住的时候,就像一个人相住似的,很多人在一起住,很就像一个人相住似的,那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不触恼。谁也不触恼谁,叫做「独」,谁也不触恼谁。我们说什么话,做什么事情不触恼,要爱护那个修行人,他要用功的时候,不要打他闲岔。那么但是若互相帮助就出现了,这里有好多人同住的,你有需要的时候我来照顾你,我有需要的时候你来照顾我,互相照顾。但是若要用功的时候就像一个人似的,谁也不打谁闲岔。那么这个解释,你们同意不同意。
「独处空闲,离诸放逸」,不可以放逸。这个光阴、时间非常的宝贵呀!不能把宝贵的精神,放在没有用的事情上,就是「放逸」。「离诸放逸,勇猛精进,自策而励」,要勇猛,我不怕困难,精进的去努力,一次又一次、一次又一次地就这样用功修行。「自策而励」,但是这个懈怠是与生俱来的,那怎么办呢?自己要警策自己,不要懈怠,「而励」,努力的用功。
「住法随法行」,要安住在「法随法行」这里用功,不能退下来,就是有困难也不退下来,一定向前进,这个「住」就是有这个意思。「由此能入静虑等定」,就是因为这个,因为这个…因此,那么这个「说力」呢?就是经论的这个本子,本子上说到这么多静虑的「增上缘法」,而你能去学习,能选择一个好的地方,没有潮湿,也没有那么多的蚂蚁,也没有老虎,那么这个时候你就「勇猛精进,自策而励,住法随法行」,你就能入静虑,就成功了。这样说这个「说力」呢?这个「说」是什么?就是经论,这样子叫做「说力」。
寅四、教授力
云何教授力?谓于亲教轨范师所,或于随一余尊长所,获得随顺初静虑等无倒教授;从此审谛,作意思惟,能入静虑及诸余定。
「云何教授力?」这是第四「教授力」。其实从字面上那个「说」就是教授的意思,但是看内容不是那个意思。「教授力」是什么意思呢?
「谓于亲教轨范师所,或于随一余尊长所,获得随顺初静虑等无倒教授」。这个不是经本子,不是经论的本子,而是以为一个人,谓于什么人呢?「谓于亲教」,就是你的亲教师,就是为你受戒的这个人,他有责任来教导你的那个师长,或者是「轨范师」,那么我们通常说和尚就是亲教师,轨范就是羯磨师了,「师所」他们那个地方。
「或于随一」,或者不是亲教师也不是轨范师,「于随一」随那一位,其余的,除了亲教师、轨范师以外,其「余」的「尊长所」,他有能力做教授。「获得随顺初静虑等无倒教授」,在这个人的地方你得到了一个法门,他为你讲解这个法门,你得到了;这个法门是随顺初禅、二禅、三禅、四禅等的。「无倒教授」没有错误的教授,教授是教授了还要没有错误才可以,那么这就是靠人了。说是依法不依人,这个就是依人,前面呢,就是依法,这个就是依人。说不依人,说那个有谄诳的人是不可以依,若诚实的人还是可以依,应该这么说。
「从此审谛作意思惟」,你从这个人的这一边,得到了这个法门的时候呢,你能够「审谛」,审谛也就是包括了「独处空间,离诸放逸,勇猛精进,自策自励」,这就是这个意思,很认真的作意思惟,也是用功修行了。「能入静虑及诸余定」,也可以入,也会成功的。这一段文上《披寻记》:
《披寻记》四○○页:
云何教授力等者:此说依他教诫教授能入诸定,即施设此名随信行,是钝根性。此中无倒教授,谓观青瘀及脓烂等,或一切行皆是无常,或诸行苦,或一切法皆无有我,如是等。
「云何教授力等者:此说依他教诫教授能入诸定,即施设此名随信行」,前文就是随法行的人,这是随信行的人。那么「随法行」是利根的人,「随信行」,就是钝根的人。
「此中无倒教授,谓观青瘀及脓烂等,或一切行皆是无常,或诸行苦,或一切法皆无有我,如是等」。「无倒的教授」,这是四个力:因力、方便力、说力、教授力四个力,这四个解释完了。第三个「结显」。
丑三、结显
如是显示四观行者。谓具因力者、方便力者、若利根者、及钝根者。
「如是显示四观行者」,前面这四个就指「如是」,这样显示四种观行,四种观行,因此四种而有观行,就是一个是「因」,一个是「方便」,一个是「说力」,一个「教授力」。
「谓具因力者」,足具了因力者,是前生的栽培,以前的栽培。「方便力者」,是现在的栽培。「若利根者及钝根者」,也与前生有关系,这两种人,只要有方便力就可以成功了。
子二、得静虑者有染差别(分二科) 丑一、标列
复次有四得静虑者:一、爱上静虑者。二、见上静虑者。三、慢上静虑者。四、疑上静虑者。
这是能入诸定里面,「能作四事」是第一科,「能入诸定」这一共分六科,第一科是「入定因缘」,解释完了,现在是第二科「得静虑者有染差别」,得到了定的人,他还没有完全清净,他还是有烦恼的,但是不一样,烦恼与烦恼还是有差别,分两科,第一科是「标列」。
「复次有四得静虑者」,就是有四种得静虑的人有烦恼的差别,有四种烦恼得静虑的差别,得静虑的人有四种烦恼。一是「爱上静虑者」,这个「爱」是烦恼的名字,这个「上静虑者」,这「上」应该是赞叹的意思,赞叹这个静虑是上人法,不是我们有欲的人的境界,是超过了人的境界,所以叫做「上静虑者」,得到了上静虑呢,他还是有爱烦恼,所以是「爱上静虑者」。
「二、见上静虑者」,这上静虑上呢,他还有见烦恼的。「三、慢上静虑者」,有慢烦恼。第「四、疑上静虑者」,得了静虑,还有疑惑的。这就是爱、见、慢、疑有四种烦恼的不同。
这是「标列」,下面「解释」,解释里面,先解释「爱上静虑」,爱上静虑先是「征」。
丑二、随释(分四科) 寅一、爱上静虑(分二科) 卯一、征
云何爱上静虑者?
「爱上静虑」是什么意思呢?底下「解释」分两科,第一科「举种类」。
卯二、释(分二科) 辰一、举种类
谓有如一先闻静虑诸定功德,而不闻彼出离方便,于彼一向见胜功德勇猛精勤;由此因缘,入初静虑,或所余定。
「谓如有一」,这就是说:譬如有一类的人,「先闻静虑诸定的功德」,得了禅定有三味乐、有喜乐、有殊胜的功德,有功德或者是得了神通怎么怎么的,那么听说这样事情呢,心里面当然生希望心,我不想做欲界的人,色界天上的人好。
「而不闻彼出离方便」,但是他没能听到那个人,告诉你那个四静虑也是个陷阱,社会上很多的陷阱给你准备,准备你往里面跳,现在四静虑也是陷阱准备要你往里面跳,但是陷阱与陷阱有不一样,就是它还有一点好的地方,有作用的,所以还是应该学习,但是他有一些过患,你应该出离,还应该教授你一个方法要出离这个四静虑的,但是你「而不闻彼出离方便」你没有能够学习到,出离四静虑等的方便法门,你没有学这个。
「于彼一向见胜功德」,那么你就是那个人,「一向」就是偏于一面,见到这个禅定静虑的殊胜功德,就「勇猛精勤」的修行,他不知道禅定里面也有不如意的事情。「由此因缘入初静虑」,由于你贪求殊胜功德法,所以能够勇猛精进,就成功了,就是入初静虑。「或所余定」,或者不只「初静虑」初禅、二禅、三禅、四禅,或其他的「定」。
辰二、出彼爱
如是入已,后生爱味。
这是第二科,前面举这个种类,这就是说这个「生爱味」,就是有好的滋味都很欢喜爱着。那么举这个种类,他这个人就是「一向见胜功德」,这么样精进就得到初静虑了。
「如是入已,后生爱味」,像前面这个人啊!很勇猛,他成功了,但是入定以后他对这个定就生爱着心了,爱着这个定,就是这么回事,所以叫做「爱上静虑」这样意思。《披寻记》:
《披寻记》四○一页:
爱上静虑等者:谓如一于上静虑,闻说喜乐妙乐寂静无动名闻静虑诸定功德,而不闻彼如病如痈如箭等,诸行过患不知出离,是名不闻出离方便。由是因缘,勇猛精勤求入彼定,既得入已,而生爱味,是名爱上静虑者。
「爱上静虑者:谓如一于上静虑,闻说喜乐妙乐寂静无动名闻静虑诸定功德」,「上静虑闻说喜乐」,喜乐是初禅、二禅有喜乐,「妙乐」就是三禅,四禅就是「寂静无动」的功德,「名闻静虑诸定功德」。
「而不闻彼如病、如痈、如箭等,诸行过患不知出离」,他这个色界四禅乃至无色界四空定,也还都是「如病、如痈、如箭等诸行过患」,还有这种过患,「过患」你不知道你就不知道出离,「是名不闻出离方便」。
「由是因缘,勇猛精勤求入彼定,既得入已,而生爱味,是名爱上静虑者」。这爱上静虑就是这么意思。
寅二、见上静虑(分二科) 卯一、征
云何见上静虑者?
「云何见上静虑者?」这是第二科「见上静虑」,分二科,第一科是「征」
,什么叫做是见上静虑呢?底下解释,第一科「举种类」。
卯二、释(分二科) 辰一、举种类
谓如有一从自师所,或余师所,闻诸世间皆是常等,如是方便,入初静虑,乃至有顶。
「谓如有一」,有一类人。「从自师所」,从他自己的师长、或者是和尚阿阇黎;「或余师所」不是和尚阿阇黎,其他的尊长。「闻诸世间皆是常等」,这师长告诉他,世间都是常住的,不是无常的。那么这个意思和前面也有提到。「如是方便入初静虑,乃至有顶」,详细解释,看《披寻记》解释:
《披寻记》四○一页:
闻诸世间皆是常等者:如前已说计常论者,起如是见,立如是论:我及世间皆是常住,非作所作,非化所化。乃至广说。(陵本六卷十五页)今叙彼见,故作是说。
「闻诸世间皆是常等者:如前已说计常论者」。「不如理作意」有十六科,这第五科,那个破我论后面就是「计常论」。
「起如是见,立如是论:我及世间皆是常住,非作所作,非化所化」。这是前面那个文「非作所作」,也不是自己作的,也不是他人作的。「非化所化」,这「化」也不是梵天,也不是自在天,他们能变化的、所变化的,不是。「乃至广说」(陵本六卷十五页)有说,「今叙彼见,故作是说」,叫做世间皆是常等。
能得清净解脱出离,彼依此见,勇猛精勤,由是因缘,入初静虑或所余定。
「如是方便入初静虑,乃至有顶」,这个没有完全,下卷说得详细一点。
「能得清净解脱出离」,你若入了色界静虑的禅呢,你就能得清净,什么叫做清净呢?能解脱欲界的烦恼,能出离欲界的生死。「彼依此见,勇猛精勤」,你若得到色界定,能得清净解脱出离,能见一切法的世间不是常的事情,于是乎勇猛精勤的修行。「由是因缘、入初静虑或所余定」。
这是「举种类」,第二科「明彼见」,先是「执常等」。
辰二、明彼见(分二科) 巳一、执常等
如是入已,能自忆念过去多劫,遂生是见:我及世间皆是常等。从定起已,即于此见坚执不舍。
「如是入巳」,像这个人这样努力的修行得到色界的静虑了。「入初静虑或所余定,能自忆念过去多劫」,能自忆念过去就是得宿命通了,他能忆念过里去多少劫,或者二十劫、或者四十劫、或者六十劫。「遂生是见」,「遂」就引发出来一种见解,什么呢?「我及世间皆是常等」,看见我是常,世间也是常,我及世间都是常等,那么是一分常论。
「从定起已,即于此见坚持不舍」,他从禅定里面出来以后呢?他就对这个常见「坚持而不弃舍」,所以叫做计常论者。这可见不是散乱心执着世间是常,这是说得到色界定的人,他执着世间是常,他不知道生死轮回都是无常。
巳二、执出离
复于后时,审思审虑、审谛观察。谓由此故,当得清净解脱出离。
「复于后时,审思审虑」,这是第二科「执出离」。「明彼见」这一科,分两科,第一科「执常等」,第二科「执出离」。
「复于后时」,这个修行人得到了初静虑,或者余定,他从定出来的时候呢,是「审思审虑」,就是很深刻的去思惟、去考虑。「审谛观察」,其实「观察」和「审思审虑」有什么不同呢?或者说是有浅深的不同,可以这样说。「谓由此故,当得清净解脱出离」,「审谛观察」的结果呢,就是你成就了这个定,就能得到清净,得到解脱出离的,得到这样好处。
那么这是「见上静虑」。这个《披寻记》上有个不同的解释。
《披寻记》四○一页:
复于后时审思审虑审谛观察等者:此中义显彼见唯是邪执,而不能得清净解脱出离,故于后时复更审思审虑、审谛观察,谓当能得清净解脱出离。见谛诸圣则不如是,证现观已,彼于后时不须观察。义如《解深密经》胜义谛相中说。
「复于后时审思审虑审谛观察等者:此中义显彼见唯是邪执,而不能得清净解脱出离,故于后时复更审思审虑、审谛观察,谓当能得清净解脱出离。见谛诸圣则不如是」。若是佛教徒得到初果的圣人是见谛了,初果、二果以上都是见谛,这些圣人都不同。「证现观已」,就是他得到清净无分别智慧以后,得到初果,得无生法忍之后,「彼于后时不须」再「观察」,就是身心是如此的,所以这个和外教徒不一样,这「义如《解深密经》胜羲谛相品」里面说的。
寅三、慢上静虑(分二科) 卯一、征
云何慢上静虑者?
「云何慢上静虑」呢?寅三「慢上静虑」,卯一是「征」。
卯二、释(分二科) 辰一、举种类
谓如有一闻如是名,诸长老等,入初静虑乃至有顶。闻是事已,遂生憍慢;彼既能入静虑等定,我复何缘而不当入?依止此慢,勇猛精进。由是因缘,入初静虑及所余定。
「谓如有一闻如是名」,谓如有一个人。这底下「解释」,第一科「举种类」。这个人听说「如是名,诸长老等」,这样名称的长老,「诸长老」不只一位,「等」。「入初静虑乃至有顶」,他们这些人用功修行,成就了初静虑、第二、第三、第四静虑乃至非想非非想定。
「闻是事已」,这个人听见了这件事以后,「遂生憍慢」,就有一点生憍慢心了。「彼既能入」,那个人我认识嘛,他得到四禅、四空定了,那个人很平常没什么了不起,他能入定,我也能。「我复何缘而不当入」呢?他能,我更能了,就生了憍慢心。「依止此慢,勇猛精勤,由是因缘入初静虑」,功德很大,这高慢心使令他成功了,也是不错的,这个高慢心是个烦恼,但是烦恼也有功德。「及所余定」,不只初静虑还有其他的定。
这是说「种类」。这是第二科「显彼慢」,第一科「计等」。
辰二、显彼慢(分二科) 巳一、计等
如是入已,后生憍慢。
「如是入已,后生憍慢」,就这样子成功以后,他心里生憍慢,他憍慢什么呢?他能入定,我也能,我和你一样,叫做「计等」。
巳二、计胜(分二科) 午一、举计
或入定已,作是思惟:唯我能得如是静虑,余不能得。
「或入定已,作是思惟:唯我能得如是静虑」,这第二科是「计胜」,我超过你,你不能入这个静虑,「余不能得」,这样子执着。
午二、明失
彼依此慢,复于后时,于诸静虑,审思审虑、审谛观察。
这第二科「明失」,说明他的过失。
「彼依此慢」,他根据他的憍傲心、高慢心。「复于后时」,就是得了定以后。又「于诸静虑」,对他所成就的静虑。「审思审虑、审谛观察」,是不是我得静虑呢,他再注意观察、观察,是这个意思。在那个《披寻记》:
《披寻记》四○二页:
彼依此慢等者:此中义显由慢为依,于诸静虑虽已证得,而不圆满清净鲜白,是故说彼复于后时审思审虑、审谛观察。
「彼依此慢等者:此中义显由慢为依」,就是有了憍慢心,有了高慢心,由高慢心来发动。「于诸静虑虽已证得」,发动修行就是成就了诸静虑,「而不圆满清净」,但所得到的静虑并不圆满,也不清净。「鲜白」,就是没有污染。「是故说彼复于后时审思审虑、审谛观察」,是这样意思。
寅四、疑上静虑(分二科) 卯一、征
云何疑上静虑者?
这是第四科「疑上静虑」,分两科,第一科「征」。什么叫做「疑上静虑」呢?这底下第二科「解释」,第一科「举种类」。
卯二、释(分二科) 辰一、举种类
谓如有一为性暗钝,本尝乐习奢摩他行。由此因缘,入诸静虑,或所余定。
「谓如有一种人为性暗钝」,性者心也,就是他这个心「暗钝」、不明,这个智慧不够就是「暗」,而迟「钝」,虽然有一点了知,但是慢。「本尝乐习奢摩他行」,虽然这个人是暗钝,但是他从本以来,他常常的「乐习」,欢喜、欢喜学习奢摩他,欢喜静坐,修奢摩他寂静其心,欢喜做这个事。「由此因缘入诸静虑」他成功了,「或所余定」。
辰二、明彼疑
如是入已,复于上定勤修方便,为得未得,于四圣谛,勤修现观。性暗钝故,不能速证圣谛现观。由此因缘,于余所证便生疑惑,依此疑惑,复于胜进,审思审虑、审谛观察。
「如是入已,复于上定勤修方便」,这是第二科「明彼疑」。这个「如是入已」这个为性暗钝的这个人,他的意志还是很强的,他入了初静虑,入了第二、第三、第四静虑了。「复于上定」,他又能高过这个四静虑的定。「勤求方便」,就是精勤的努力去修行。「为得未得」,为了成就没得到的功德,而继续努力。什么功德呢?
「于四圣谛,勤修现观」,这就是佛法了,苦、集、灭、道四谛,勤修现观,精进不懈怠的修这个现观,修这个苦、空、无常、无我的这种智慧。「性暗钝故,不能速证圣谛现观」,因为他的心暗钝的关系,他不是容易很迅速的就得到初果了,「不能速证圣谛现观」,初果、二果、三果、四果都名为…他那个清净智慧、无漏的智慧都名为「现观」,「不能速证圣谛现观」。
「由此因缘,于余所证便生疑惑」,他自己想要得无漏的三昧,很久很久不能成就。「由此因缘,于余所证」,就是除了无漏的四种现观之外,有漏的定叫做「余」;对于有漏的定,也就是他所证的四禅、四空定,他便生疑惑了,说我若想修无漏的现观,很久都不能成功,那么这有漏的四禅八定,我成就了吗?「于此疑惑」,也就便生疑惑。
「依此疑惑,复于胜近,审思审虑、审谛观察」,说他又继续努力,他不退下来,「胜进」,还是「审思」认真的去思惟、去考虑,审谛的去观察这个所缘境。
《披寻记》四○二页:
依此疑惑等者:此中义显疑惑为依,于诸世间静虑随一证得一切种清净,而于出世静虑不善修习,是故说彼复于胜进审思审虑、审谛观察。
「依此疑惑等者:此中义显疑惑为依,于诸世间静虑随一证得」,随那一个静虑他能成就了,「一切种清净」了,「而于出世静虑不善修习」,「是故说彼复于胜进审思审虑、审谛观察」,这个疑惑原来是这样意思,不是一般的那个疑惑。
子三、爱味相应等别(分三科) 丑一、爱味相应静虑等定(分二科)
寅一、征
复次云何爱味相应静虑等定?
寅二、释(分二科) 卯一、举种类
谓有钝根,或贪行故,或烦恼多故,彼唯得闻初静虑等所有功德,广说如前爱上静虑。
「复次云何爱味相应静虑等定?谓有钝根,或贪行故,或烦恼多故,彼唯得闻初静虑等所有功德。」这是第三科「爱味相应等别」。第一科「入定因缘」,第二科「得静虑者有染差别」,这两科讲完了。现在第三科「爱味相应等别」,得了禅定有爱着心,爱着心与他的静虑相应,「等」还有其他的事情。这里面分三科,第一科「爱味相应静虑等定」,又分两科,第一科是「征」,第二科「解释」,解释又分两科,第一科「举种类」,前面这是「征」,底下「谓有钝根」,这底下「解释」,底下就是「举种类」。
「谓有钝根人」,这些人根性不是那么利。「或贪行故,或烦恼多故」,或者他这个钝根人他有烦恼,贪心一直在活动,所以就叫做「贪行故」;「或烦恼多故」,或者贪烦恼很多,不断的生起,或者有其他的烦恼,也很多故。「彼唯得闻初静虑等所有功德」,是这个钝根人,他只是得闻了初静虑的所有功德,「广说如前爱上静虑」,像前面说的。
那么这是「举种类」,底下第二科「出爱味」。
卯二、出爱味(分二科) 辰一、略标
于上出离不了知故,便生爱味恋着坚住。
「于上出离不了知故」,他没能够听闻出离的方便法门,所以他对于出离这件事情不知道。「便生爱味」,他只是爱着所得的定。「恋着坚住」,就是不舍、恋着不舍,很坚固的,他这个执着心很坚固的存在,在那里,住在禅定里面。还是有这么多的烦恼,这个烦恼多故者啊!《披寻记》:
《披寻记》四○二页:
或烦恼多故者:谓贪、瞋、痴、慢、寻思烦恼,种种非一,随应现行,名烦恼多。
辰二、别简
其所爱味,当言已出,其能爱味,当言正入。
这是第二科「别简」,简别一下,究竟什么叫做爱味?
「其所爱味,当言已出,其能爱味,当言正入」。「其所爱味」就是定,就是静虑,那么这个,这个爱味的时候呢,「当言已出」当应该说,他从初禅里面出来了、出来了。「其能爱味,当言正入」,这个能爱味的心,这个爱味,是在心这一方面,那么心里面有爱味心,能爱味的是心,这个时候,他一有爱味了的时候呢,他不是在禅定里面,是从禅定里面出来,才有爱味,所以说「当言已出」定,「其能爱味,当言正入」,入于能爱味的心情里面去了,这样呢,就是在禅定里面不爱味,这个不爱味的心从禅定里面出来了,入于爱味里面,就是有爱味了,这个次第是这样子。看这文《披寻记》:
《披寻记》四○二页:
其所爱味当言已出等者:决择分说:略由三相修等至者爱味等至:谓或证得等至,出已计为清净,可欣、可乐、可爱、可意,随念爱味;或未证得或已证得未来爱味增上力故,追求欣乐而生爱味;或已证得计为清净可欣可乐乃至广说现行爱味。若从定出可生爱味,若正在定无有爱味。言爱味者,谓于是中遍生贪着。(陵本六十二卷五页)今于此中说所爱味及能爱味,随应当知。
「其所爱味当言已出等者:决择分说:略由三相修等至者爱味等至:谓或证得等至,出已计为清净,可欣、可乐、可爱、可意,随念爱味;或未证得。」这里解释意思,这个决择分解释这个文的时候,「略由三相修等至者」,有三种相貌来修这个「等至」,修这个禅定。「爱味等至」,这个三种等至,第一个是「爱味等至」爱味定,这个是怎么回事呢?
「谓或证得等至」,或者这个修行人他一成就这个初禅、二禅、三禅、四禅了,这个「等至」。「出已」,他一证得就是入定了,入定之后出定,从禅定里面出来,「出已计为清净」,他执着这个禅定是清净的。「可欣、可乐、可爱、可意」;「可欣」很可以欢喜、很可以爱着的,他就「随念爱味」随他的念心,总是对这个禅定有爱味心。
「或未证得,或已证得,未来爱味,增上力故。」那么若未证得,那当然还没有爱味,证得以后才有爱味,所以「或未证得」,他就是要将来,他才能够有证得,那就是「爱味或未证得」。「或已证得」已证得,就是在以前已经证得,或者是到未来的时候才证得。若再简单解释,「已证得」是过去,「未证得」是未来。那么现在证得,分这么三个时期,可是这文上说呢?「或已证得,未来爱味,增上力故」,这就是通于「未证得」也通于「已证得」。那么还是说没证得,因为没证得,所以对禅定的爱味,是在未来,还没成就。「增上力故」,虽然没有证得,但是他对禅定,人家赞叹他那功德啊!他这个希望心很强,他爱着、爱着禅定的滋味,这力量很强大,所以「增上力故」。
「追求欣乐而生爱味」,他就努力去追求禅定,努力的去修行。「追求欣乐」特别欢喜,哎呀!我若得定可怎样地欢喜啊!很努力!对用功修行心情很快乐。「而生爱味」成就了禅定的时候,就是有了爱味心。「或已证得计为清净」或者是已经成就了初禅、二禅、三禅、四禅的,他就知道禅定是清净,是「可欣可乐」的。「乃至广说现行的爱味」,对禅定有爱着心。「若从定出,可生爱味」,这爱味不是在定里面,是从定里面出来以后回想所入的定,这个时候心里面就生出了爱着心。「若正在定,无有爱味」,若正在禅定的时候是没有「爱味」的,有这个意思。禅定是喜乐,第二禅是内净,喜乐一心,正念知,正念正知舍,乐一心。这里面爱味是在出定以后的。「若正在定,无有爱味,言爱味者,谓于是中遍生贪着,」这就是爱味(陵本六十二卷五页)。「今于此中说所爱味及能爱味,随应当知」,这样的意思。这是一个特别的…在禅定里面没有爱味,出了禅定以后,回想这个禅定才有爱味心生起。
- 上一篇: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一(17)
- 下一篇: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二(2)
-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三(9)
- 瑜伽师地论讲记
-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五十(9)
-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五十(8)
-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五十(7)
-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五十(6)
-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五十(5)
-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五十(4)
-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五十(3)
-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五十(2)
-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五十(1)
-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九(7)
-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九(6)
-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九(5)
-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九(4)
-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九(3)
-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九(2)
-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九(1)
-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八(14)
-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八(12)
- 楞严经白话文卷一
- 第一卷 忉利天宫神通品
- 卷一 序品 第一
- 第四卷 阎浮众生业感品
- 第六卷 如来赞叹品
- 第二卷 分身集会品
- 第三卷 观众生业缘品
- 第八卷 阎罗王众赞叹品
- 第五卷 地狱名号品
- 第七卷 利益存亡品
- 妙法莲华经注音 序品第一
- 第十三卷 嘱累人天品
- 第九卷 称佛名号品
- 第十二卷 见闻利益品
- 第十卷 校量布施功德缘品
- 《地藏经》赞
- 第十一卷 地神护法品
- 《地藏经》开经偈
- 楞严经白话文卷二
- 《华严经》原文卷一至卷五
- 妙法莲华经弘传序
- 楞严经注音 第一卷
- 卷一 方便品 第二
- 《地藏经》回向偈
- 妙法莲华经注音 譬喻品第三
- 妙法莲华经注音 方便品第二
- 卷二 譬喻品 第三
- 楞严经白话文卷三
- 楞严经白话文卷四
- 卷七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第二十五
- 卷二 信解品 第四
- 楞严经注音 第七卷
- 妙法莲华经注音 化城喻品第七
- 卷三 化城喻品 第七
- 卷三 药草喻品 第五
- 卷六 药王菩萨本事品 第二十三
- 妙法莲华经注音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第二十五
- 楞严经白话文卷十
- 楞严经白话文卷五
- 卷四 五百弟子受记品 第八
- 圆觉经讲的是什么内容?圆觉经概说
- 《大宝积经》共有多少卷,是谁翻译的?
- 楞严经是怎么来的?楞严经的由来故事
- 佛经的序分、正宗分、流通分是什么意思?
- 玄奘大师版《心经》讲记
- 念地藏经期间总做噩梦,这是为什么?
- 《华严经》是怎么来的,是谁从龙宫带出来的?
- 念经时,可以跟着文字去理解内容,感受景象吗?
- 《六祖坛经》的四种版本
- 维摩诘经主要讲了什么?
- 华严经是大乘经典吗,有哪些汉译本?
- 真正的佛在哪里?真如自性是真佛,邪迷三毒是魔王
- 《坛经》处凡愚而不减,在贤圣而不增的意思
- 《法句经》偈颂:人生在世间,应实行善德的讲解
- 百佛名经注音版
- 增一阿含经是谁翻译的,多少卷,讲什么?
- 《华严经》偈语“汝等众生,不能自救”是什么意思?
- 妙法莲华经是谁说的?
- “空”与“色”相依相存,无有差异
- 《法华经》的四安乐行是指什么意思?
- 《法句经·智者品》偈颂:智者不为得失心动
- 《维摩诘经》的汉译本与注疏
-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是谁翻译的?心经译者玄奘大师
- 佛语法门经注音版
- 法华经是谁翻译的?妙法莲华经译者鸠摩罗什介绍
- 《无量寿经》三辈往生是通途菩提心还是净土菩提心?
- 《法句经》偈颂:此心难觉察,随欲望流转的解读
- 《心经》的大智慧
- 圆澄禅师翻跟斗作礼讲《金刚经》
- 《父母恩重难报经》提倡孝道的偈语
- 《六祖坛经》中的两处“念”是指什么?有什么不同?
- 佛说菩萨行五十缘身经注音版
- 大方等如来藏经注音版
- 如何拥有幸福的生活?常修慈悲心,烦恼自然无
- 《法句经·心品》偈颂:飘浮不定心,不明了正法的讲解
- 九品往生出自哪部经典?
- 莲池赞的全文及拼音
- 华严经有几个版本?四十华严、六十华严、八十华严
- 菩萨生地经注音版
- 从《坛经》片段,瞻仰学习六祖大师的嘉言懿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