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师地论
《瑜伽师地论》梵文 Yogācāra-bhūmi-?āstra佛教论书。简称《瑜伽论》。瑜伽师地,意即瑜伽师修行所要经历的境界(十七地),故亦称《十七地论》。相传为弥勒菩萨口述,无著记录。为印度大乘佛教瑜伽行派和中国法相宗的根本论书。...[详情]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二(7)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二(7)
壬三、三三摩地(分二科) 癸一、牒
复次三三摩地者,
「复次三三摩地者,云何空三摩地?谓于远离有情命者,及养育者,数取趣等,心住一缘。」这在本论的〈本地分〉第四大科「三摩呬多地」,这一大科里面有「标列」、有「随释」。这个「随释」里面分四科,第一科是「总标」,第二科是「安立」,第三科「作意及所缘」,第四科是「摄诸经宗要等」。现在的文就是在这第四科里面。第四科里面这个摄宗要一共分十五科,第一科是「八解脱」,讲完了,现在是第二科「三三摩地」,这一科。
「复次三三摩地者」,这是问,这里叫做「牒」,就是前面曾经说过,这里面再把它标出来,就叫做「牒」了。
癸二、释(分三科) 子一、别辨相(分三科)
丑一、空三摩地(分二科) 寅一、征
云何空三摩地?
这以下是第二科是解「释」,解释里面分三科,第一科是「别辨相」,就是别别的说明这「三三摩地」的相貌。分三科,第一科是「空三摩地」,第一科是「征」。
云何叫做空三摩地?这是「征」,底下第二科解「释」,先「略标」。
寅二、释(分二科) 卯一、略标
谓于远离有情命者,及养育者,数取趣等,心住一缘。
这个远离有情命者,远离养育者,远离数取趣等,这个名词我们以前曾经讲过了,就是无我的意思。「远离」就是无,底下这几句话就是我,无我的意思。
「心住一缘」,这是解释这个三摩地。「三摩地」就是等持,等持就是心住一缘的意思。这个心安住在一个所缘境上面。一个所缘境,这里说无我…这空三摩地其实就是无我三摩地,就是安住在无我的道理上面。观察这个色、受、想、行、识是无我的,我是不可得。这个我是因执着而有的,我本来是没有,为什么有呢?是因执而有。现在观察所执之我是没有的,就安住在无我上面,就叫做「心住一缘」。
我们通常静坐的时候,修奢摩地,或者安住在息上面,以出入息这个息作所缘境,这是一个事、一件事。现在这个「心住一缘」是一个理论,是一个理性,就是无我的道理。先毗钵舍那,观察我不可得,然后就安住在这个无我的境界上,是这样的意思,叫「心住一缘」。这一段文,我们上一次解释过。
卯二、广辨(分二科) 辰一、举种类(分二科) 巳一、总标
当知空性略有四种,
「当知空性略有四种」,这前面这一科是「略标」,这以下第二科「广辨」。这个空三摩地这个要义,就用这几句话标出来了,底下是「广辨」。先举它的种类,分二科,第一科是「总标」,第二科是「别释」。这是「总标」。
「当知空性略有四种」,这就是标出来它的类有这么多,就是有四类。底下就是「别释」,分四科,第一科是「观察空」。
巳二、别释(分四科) 午一、观察空
一、观察空,谓观察诸法,空无常乐,乃至空无我、我所等。
这个「空性」,无我就是空,但是在这里,这个「空性」一共有四种不同。四种不同,那四种呢?
第一种就是「观察空」,什么叫做「观察空」呢?「谓观察诸法空无常乐」,那就是说这个修行人,他修止观的时候(行住坐卧,都可以修止观,但还是坐着比较好,经行也可以),是「观察诸法」,就是闻思修的智慧,来观察这个诸法。「诸法」是什么呢?主要是五蕴,就是色、受、想、行、识。主要是自己的这个生命,生命就是色、受、想、行、识。观察这个色、受、想、行、识诸法是「空无常乐」,观察这个色、受、想、行、识诸法是空的。怎么叫做「空」呢?就是没有常、没有乐。
我们的分别心,凡夫的分别心,常是以自己的希望,当作真实。自己的希望、自己的愿望,是希望常,希望是乐,那么就认为真实是这样了,这是一个错误。现在修行这件事呢?就是不可以虚伪,就是要真实,要观察诸法的真实相。真实相呢?是无常的。这色、受、想、行、识很明白的只有老病死,有剎那、剎那的生灭变化,他并不是常恒住不变异的,所以是没有「常」,所以叫做「空」。这个空这么讲,就是没有。在这件事上,没有那样东西,在五蕴上没有一样东西。五蕴是有,但是你认为说是常,这是不对的,那里面没有常,叫做空。
第二样呢?是没有「乐」。我们认为这五蕴是快乐的,但是里面都是苦恼,没有乐。都是…不是苦苦,就是坏苦,再不然就是行苦,所以这里面没有乐,这就叫做空。观察色、受、想、行、识是无常的,是苦的,这样思惟观察。
「乃至空无我,我所等」,这个「乃至」说是经过了,中间还有事情不说了,就是略过去了。「空无我,我所等」,就是观察这色、受、想、行、识是空的,为什么原因呢?因为里面没有我,没有那个常恒住不变异的,那个有主宰作用的这个我是没有。没有我,也就没有我所。我所有的东西,就叫「我所」。那么那个「等」字,就是那个净;或者常乐我净四种颠倒,也就是那个「乃至」所略过去的净。认为这个色、受、想、行、识是清净的,是美妙的。现在观察这个色、受、想、行、识是污秽的、是丑陋的、是不美妙的,那么这就是修四念处了嘛,不是吗?这样子,这就叫做「观察空」。这个观察空这么讲,这么样意思。
这个底下这个《披寻记》的文念一下也好。
《披寻记》四一四页:
观察诸法空无常乐等者:诸行生灭,是故无常。有漏粗重,是故无乐。除蕴体外,余不可得,是故无我、我所。等言,等取不净应知。此观察空,亦名应所修空,由于内外二种境界观察修习故。
「观察诸法空无常乐等者:诸行」是「生灭」的,「是故无常」。有漏是「粗重,是故无乐」,这粗劣、沉重不是微妙的,所以是苦恼的境界,所以是无乐,前面也讲过。
「除蕴体外,余不可得」,在这个五蕴里面没有常乐,就是离了五蕴之外,也是没有常乐我净的,「是故无我、我所」。
「等言」,那个「等」那个字,「言」就是那个字,「等」那个字说什么呢?「等取不净」,就是那个不净的意思。这个身体也没有净,应知。
「此观察空,亦名应所修空」,一切佛教徒都应该修学这个观察空的。
「由于内外二种境界观察修习故」,这里面有内空,有外空,由二种境界观察修习故,下面有解释。
午二、彼果空
二、彼果空,谓不动心解脱,空无贪等一切烦恼。
「彼果空」,这个观察空是这样意思。这个「观察空」,由这个字面上的意思呢?是这样修行的意思。这样修行的意思,后面还有一番解释的,这是第一番解释。这四种空,这是第一番解释,后面还有解释。
这两番解释对照起来,前面这一番应该说是圣人,已经得证圣道了的人,得证圣道的人;这「观察空」似乎是还在学习的阶段,那就是有学圣者,初果、二果、三果。这有学圣者他就这么样修行,「观察空」。
「二、彼果空」呢?那就是得阿罗汉果了,是无学的圣人。这个无学的圣人那是怎么回事情呢?
「谓不动心解脱,空无贪等一切烦恼」,这叫做彼果。「谓不动心解脱」,这个彼果空,这个「果」应该是个结果,就是满愿了。你希望那样子,最后是成功了,叫做「果」。到果的时候也是空,是什么呢?谓那个阿罗汉果,他能够「不动心」,他能够在一切的境界上自在,没有击缚,你不能够给他压力的,所以叫做「不动心解脱」。
什么叫做「不动心解脱」呢?「空、无贪等一切烦恼」。他的心、他的内心没有贪,没有贪瞋痴的烦恼,一切的烦恼都是无余断,没有残余了,完全清除了,那么这就叫做「不动心解脱」。因为没有烦恼了,所以他的心能不动,一切境界不能动摇他。断除烦恼了,所以叫做「不动心解脱」;没有烦恼了,所以叫做空。没有烦恼,所以叫不动心解脱。若是不解脱,就是动。不解脱就是有烦恼,有烦恼就是有动。所以没有烦恼,叫做「不动」。
这样说这个「彼果空」,就是没有烦恼叫做「空」。把烦恼断除去,叫做「空」。
午三、内空
三者、内空,谓于自身空无计我、我所及我慢等一切僻执。
这个「彼果空」应该说是总说的;这底下「内空」和「外空」就是分别说的。这样子总、别合起来就是三个空。
「三者、内空」,什么叫做「内空」呢?「谓于自身」,就是你自己,你自家的这个身体,这个身体是「内」。
这个身体怎么叫做空呢?「无计我、我所」,没有所执着的我、我所,没有这样的烦恼。没有我、我所了,所以也就没有「我慢」。因为有我,心就高慢起来了,高举叫「我慢」。没有我了,也就没有我慢。
「等一切僻执」,一切这个邪僻的执着,一切错误的执着都没有,这就叫做「内空」。
这个「内空」就是观察这个自家的色、受、想、行、识里面,没有我、我所、我慢、我爱、我见,这一切都没有。
午四、外空(分三科) 未一、标相
四者、外空,谓于五欲空无欲爱。
「四者,外空」,这是第四科「外空」。「外空」分三段,第一段是「标相」。什么叫做「外空」呢?「谓于五欲空无欲爱」,对于这个色、声、香、味、触这个五欲,观察这五欲是空的。什么叫「空」呢?对于这个五欲没有「欲爱」,没有爱着心、没有…不希望、没有染着。这个「欲」是希求的意思,不求!这个「爱」是染着,没有染着心。为什么观察五欲就没有欲爱呢?因为五欲是无常的,也是苦恼,也是不净,观察它是空的,所以就没有欲爱了。
这样子观察空、内空、外空,和这个《般若经》说的那个「空」不一样,和那个空是不同、不一样的。
这是一个是内空,这是外空,外空是「标」,底下第二科是「引经」。
未二、引经
如说:我已超过一切有色想故,于外空身作证具足住,乃至广说。
「如说:我已超过一切有色想故」,就像这经上佛说,「说:我已超过」。已经「超过一切有色想故」,这个「超过」这个话呢?也就是解脱的意思,解脱了一切有色的想。这个下面有解释,「有色想故」。
「于外空身作证具足住」,对于这个五欲,名之为「外」。观察这个五欲都是无常的、是苦的、是污秽的、是不净的、是空的。这样子「作证」,这个「作」就是修行的意思,因修而证。你不努力,没有这回事,你不创造就没有这回事,所以叫做「作证」,因作而证。
「具足住」,就是圆满了,圆满的成就了对于色声香味触没有欲,也没有爱,不希求它,没有欲。为什么不希求呢?我不染着这件事,「于外空身作证具足住」。
「乃至广说」,这个在经上说的很多了,说到这个五欲,犹如毒蛇,怎么怎么…,很多事情。
未三、释义
此中缘妙欲想,名为色想,此想所起贪欲断故,说为外空。
「此中缘妙欲想,名为色想」,这底下是第三科是解释,「释义」,解释这个外空的道理,也是解释前面这个经的文。
「此中缘妙欲想,名为色想」,这个色想、「超越了一切色想」,什么叫做「色想」呢?这是「缘妙欲想」,就是我们的心在攀缘美妙的那个欲想,美妙的色声香味触,认为色声香味触非常的美,是常乐我净的,是非常的美。就是那样的染着心,叫做「色想」。
「此想所起贪欲断故,说为外空」,这样的你认为色声香味触是美妙的,你就会生起贪欲心,所以「此想所起贪欲」。现在因为观察外空,这个贪欲心断了,观察它是不美妙的,就是把这个贪欲心就断了,这个时候叫做「外空」。这个是很…这《阿含经》上也是有这种意思。
「说为外空」,「内空」是观身无我,观察色、受、想、行、识是无我;外空呢?色、受、想、识是无常的,是败坏的,所以是外空,就把这个烦恼没有了,外空。
辰二、明方便(分二科) 巳一、思惟内外空等(分二科)
午一、于内外空
又修行者,由彼果空,或时作意思惟外空,或时作意思惟内空。
「又修行者,由彼果空,或时作意思惟外空」,前面这是辰一是「举种类」,举这个种类,就是举出这四个空。这四个空是已经得证圣道的圣人,是这样子。这个「观察空」是在修因的时候,已入圣道的时候,这个初果、二果、三果这个观察空;这个「彼果空」、「内空」、「外空」,那就得阿罗汉果以后的境界。合起来有四个空。
现在这以下第二科「明方便」,「方便」就是修行的意思。前面是圣人,圣人已经成就了这四种空,那么我们不是圣人,怎么办呢?我们也可以这样修行,所以叫做「方便」。这个「方便」,就是采取行动去修行去,是这样意思。分二科,第一科是「思惟内外空等」,分二科,第一科于「内外空」。
「又修行者」,就是由这个生死凡夫感觉到生死是苦,要发心修行的这个人。修行的时候,怎么修行呢?
「由彼果空」,由于仰慕圣人的那个果空的高尚,是个大自在的境界,就是学习圣人的果空。
「或时作意思惟内空」,这个时候自己心里面就思惟观察这个色声香味触是空的。这当然是在奢摩他里面这么思惟。「或时作意思惟内空」,观察色受想行识是无我的,这样观察,这样学习。
午二、于彼空性
由观察空,或时思惟内外空性,由此力故,心俱证会。
「由观察空,或时思惟内外空性」,前面是内外空,这底下是「于彼空性」,第二个。「由观察空」,观察空是个名词,底下正式解释「观察空」。
「或时思惟内外空性,由此力故,心俱证会」,由于你仰慕这个圣人的境界,你有这样的愿,这是第一;第二、你能采取行动去这样修行去。「由此力故」,这个「力」一个愿力,加上一个修行的力量。
「心俱证会」,这个内空也好,外空也好,彼果空也好,你完全证悟了,契会了,成就了,这样意思。
巳二、思惟无动(分三科) 午一、标应作
设复于此内外空性不证会者,便应作意思惟无动。
「设复于此内外空性不证会者」,前面是「思惟内外空等」,这底下第二科「思惟无动」。「无动」分三科,第一科是「标应作」。
「设复于此」,假设这个修行人,于此内空、于此外空没有证会,没有成功,没有得圣道,没有成功。
「便应作意思惟无动」,那你就应该在奢摩他里面去思惟观察这个无动的境界,应该这样修行。
这是「标」,底下解「释」这个「无动」。
午二、释无动
言无动者,谓无常想,或复苦想。如是思惟,便不为彼我慢等动。
「言无动者,谓无常想,或复苦想」,这个「无动」,不动摇。「谓无常想」,你就观察这个色、受、想、行、识,色、声、香、味、触都是无常败坏的,你能这样观察思惟。「或复苦想」,观察这个色、受、想、行、识是苦恼,色、声、香、味、触也是苦恼的。
「如是思惟」,你能这样思惟。「便不为彼我慢等动」,你就不会为那个我慢的烦恼所动摇,不会自己高慢起来瞧不起别人,没有这种想法。因为我不可得;我所也不可得;这个五欲的境界也是无常败坏的,所以也不为欲所动。这个是断了烦恼,就能够不动。怎么样才能断烦恼呢?修这个无常想,修这个苦想。这个无常的道理是决定的,所以你就能断烦恼。所以苦也是决定是苦的,所以你再不去爱着它了,所以能够无动。
这个经和《阿毗达磨论》也提过,佛教徒由无常想、苦想断了欲,而得到四禅八定的时候,不容易退。这个外道不是,外道容易退。原因就是佛教徒有无常和苦的智慧,所以所成就的禅定就是「不动」,不容易退转;外道就不是,外道就容易退转。
这是无动,这里面有这么多的意思。
午三、结证会
由彼不为计我、我慢,乃至广说,动其心故,便于二空心俱证会。
「由彼不为计我、我慢,乃至广说」,前面是解释「无动」,这底下第三科「结证会」。由于那个修行人他修无我观、修无常观、修苦观,修无我观(应该是:不净观),终究有一天成功了。成功了呢?就「不为计我、我慢,乃至广说,动其心故」,就你就不会执着有我、我所,也不会执着有我慢的这些烦恼。
「乃至广说」,「广说」就是他不会执着五欲是快乐的,他不会执着是美妙的,这些事情。
「动其心故」,不会为这么多的烦恼动摇你的内心,你的清净心。
「便于二空,心俱证会」,那么这位修行人,也就和那个阿罗汉一样,内空、外空也都证会了。这个「观察空」、「彼果空」也都证会了,也都成功了,会合了。这个「会」,是契会。「会」者,合也,与我们的内心来相合。像我们发心用功修行没成功的时候,他就是不合。这个五欲的境界出现的时候,观察这个欲是无常的,是败坏的,这个心就不动了,这就是合。但是我们想要观察是无常的、是败坏的,观察不来,他就是不合。不合呢?这烦恼就动了。
丑二、无愿心三摩地
云何无愿心三摩地?谓于五取蕴,思惟无常,或思惟苦,心住一缘。
「云何无愿心三摩地?」这前面这是二番解释这个「空三摩地」。二番,头一番是圣人;第二番是凡位修行,也成功了,也变成圣人了。这是第一科「空三摩地」说完了。
这样解释这个空三摩地,应该是很容易明白,就是修无常观、修苦观、修不净观、修无我观,就是修四念住嘛!这样子就成功了。
这上面加上一个「外空」,修这五欲的境界也是修无常观、修无我观、修坏、修苦观、修不净观、修空观,这样子。
这底下第二科是「无愿心三摩地」。「云何无愿心三摩地?谓于五取蕴,思惟无常,或思惟苦,心住一缘。」「无愿心三摩地」,这个「三三摩地」,第一个「空三摩地」解释完了,现在是第二个「无愿心三摩地」。怎么叫做「无愿心三摩地」呢?
「谓于五取蕴」,就是说这个色、受、想、行、识,叫做「五取蕴」,这个「取」是染着的意思。这个五取蕴是因为有染着心,才有这个五蕴,你才有色、受、想、行、识的;有了色、受、想、行、识的蕴,又会生起染者心,所以叫做「五取蕴」。若是无漏的五蕴就没有取了,就没有染着心了。
「思惟无常」,这「无愿心三摩地」怎么修行呢?就是对于这个五取蕴,你观察思惟它是无常的,观察思惟它是苦。你这样观察呢?「心住一缘」,就叫做「无愿心三摩地」。因为它是无常、苦,你就不希求了,就有厌离心了,所以叫做「无愿心三摩地」。这「无愿」原来就是这么意思,我不希求、我不高兴这个东西,我不欢喜,因为它是无常的,它是苦,三界内的五蕴都是这样子。那么「心住一缘」,那就叫做三摩地。
这个无常…修无常,修苦,有这么多的作用。空三摩地也是这样子,无愿心三摩地也是这样子。
这心三摩地…这个前面空三摩地里面没有说心,这个无愿心三摩地,这里叫做心。当然无愿,谁无愿?当然是心无愿。空三摩地是没有分别心,于境相应是没有分别心;这个无愿心三摩地有个「心」,它是有。窥基大师解释,空三摩地是在空的境界上;这个无愿心三摩地和后面无相心三摩地,都是在有的境界上成就三摩地的,有就有「心」,他这么解释。
这是修这个「思惟无常,或思惟苦,心住一缘」,那叫做无愿心三摩地。这无愿,这么样讲。
丑三、无相心三摩地(分二科) 寅一、征
云何无相心三摩地?
这是第三个「无相心三摩地」。无相心三摩地什么意思呢?这是「征」,底下第二科解「释」,分三科,第一科「标相」。
寅二、释(分三科) 卯一、标相
谓即于彼诸取蕴灭,思惟寂静,心住一缘。
这也就是这个无相心三摩地的要义。「谓即于彼」,就是这个修行人,你在奢摩他里面的时候,「于彼诸取蕴灭」,这个「彼」,是指谁说的呢?就是「诸取蕴灭」,叫做「彼」。就是那么多的色、受、想、行、识,不现前了。无色、受、想、行、识了,叫做「诸取蕴灭」。
这个无色受想行识,色受想行识是依他起性,是缘起法,这唯识的经论不说它是空的。但是它是缘起,就是你不思惟它呢?诸取蕴就不现前了。你心里面想,说屋子里面有一条龙,那么心里面就有一个龙的相貌;你不想,不想就没有,是这么回事。
说「诸取蕴灭」,假设若是约无常观来说。这个无常,我们凡夫这个取蕴,当然是剎那生、剎那灭,剎那灭又剎那生…,这样子虽然是无常,是有生、有灭,有灭还有生,这个五蕴是相续的变动,这样子。假设若是圣人,没有染着心了的时候,这个五取蕴前一剎那灭,后一剎那就不生了,它就不生了。这样子,也叫做「诸取蕴灭」,这也叫做「诸取蕴灭」。
「即于彼诸取蕴」的「灭」,就是不现前、不现前的时候,「思惟寂静」,这观,你在思惟那个无色、、受、想、行、识的那个境界是寂静的。这色、受、想、行、识若有的时候呢?生了、灭;灭了、生…,是流动的境界。无色、受、想、行、识呢?就是寂静了。「生灭灭已,寂灭为乐」,这正好是这样的意思。这样子思惟,和这个《般若经》观察色、受、想、行、识自性空不同,和那个不一样。思惟这个诸取蕴,是个有为的境界。这有为法在无的时候,无色、受、想、行、识的时候是寂静的,寂静的境界。
我们在这后面也有提到,我们这染着心强的人,无色、受、想、行、识太难了,没有这个境界的时候,在心里面很难显现这种境界,不容易现;但是染着心轻的人,也应该能现出来这个境界的。我们昨天晚间讲的那个「观诸法性,无有二相,犹如虚空」,那么这个无色、受、想、行、识的境界就能现出来。虽然你不是圣人,但是能现出来这个境界。
所以「于彼诸取蕴灭,思惟寂静」,思惟这个无色、受、想、行、识的时候,是个寂静微妙的境界。
「心住一缘」,你心就安住在这里,安住在这里面不动。这是以「无相」为所缘境,安住不动,是这么一个境界。
前面那个无愿心三摩地,那就在「思惟无常、思惟苦」,那无常、苦,就是所缘境,就是安住在那里,心住一缘;这里呢?就是以「无相」为所缘境,心住一缘,这就叫做无相心三摩地。这是「标相」,底下「引经」。
卯二、引经
如经言:无相心三摩地,不低不昂,乃至广说。
「如经言」,像经上说。「无相心三摩地,不低不昂,乃至广说」,这经上有这样的话,什么叫做无相心三摩地?就是也不低、也不昂。那么也不低下、也不高举,乃至到广说,什么叫做低?什么叫做昂?什么叫做不低不昂?所谓广说,那就叫做无相心三摩地。这是经上说的话。
底下就是解释经上的话,分三段,第一个是「不低不昂」,这个是「征」。
卯三、释义(分三科) 辰一、不低不昂(分二科) 巳一、征
云何名为不低不昂?
这底下解释怎么叫做不低?怎么叫做不昂呢?这是问。底下解「释」,解释分两科,第一科是「第一义」。
巳二、释(分二科) 午一、第一义
违顺二相,不相应故。
这叫做「不低不昂」。这个《披寻记》上:
《披寻记》四一四页:
违顺二相不相应的故者:于一切相深见过患,令心厌背,是名为违。于无相界见胜功德,心乐摄受,是名为顺。
「违顺二相不相应的故者:于一切相深见过患,令心厌背,是名为违」。就是对于这个有为有漏的色、受、想、行、识这一切法,深深的看出来,见到它的过患,这老病死太苦了。
「令心厌背」,你若这样思惟的时候,你的心就不欢喜,就厌离,就背弃它了。「是名为违」,这个「违」,你观察…这样观察这个不顺心的境界,这个心就低下,叫做低。
「于无相界见胜功德」,就是诸取蕴灭,「诸取蕴灭」就是无色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这个无的境界,这个无相的境界,你能看出它殊胜的功德,这里面最安稳自在。「心乐摄受」,你心里面就欢喜,愿意成就这个无相的境界。这个「摄受」就是要把它拿过来,也就是成就的意思。「是名为顺」,因为有功德,我欢喜就是「顺」。
那地方有过患,有苦恼,那我所不欢喜,不欢喜叫「违」;欢喜就是「顺」。这个顺心的境界,心就高举了,这就叫做「昂」。现在这无相心三摩地,不低也不昂,就是不违也不顺,「违顺二相不相应」,所以叫做「不低不昂」,那就叫做无相心三摩地。你若是违也是相,你若是顺也是相,现在心里面没有这种分别,叫做无相心三摩地,这样意思。
这是第一义,底下「第二义」。这个「第二义」实在就是解释「第一义」的。看这个「第二义」,分两科,第一科是「标列」。
午二、第二义(分二科) 未一、标列
又二因缘,入无相定,一、不思惟一切相故,二、正思惟无相界故。
「又二因缘,入无相定」,这个无相三摩地,无相心三摩地要有两种因缘,你才能够证入无相心三摩地的,那两个因缘呢?
「一、不思惟一切相故」,「不思惟一切相」就是这一切有过患的种种的相,这些老病死的相,无常的、苦恼的相,你心里面不思惟,心里面不去分别。就是你若思惟,你心有分别就有相;心若无分别就是无相,这样意思,「心不思惟一切相」。
「二、正思惟无相界故」,思惟这无相界。不思惟这一切相而思惟无相。不思惟一切相,怎么样才能「不思惟一切相」呢?就是要思惟无相的时候,才能不思惟一切相。「思惟无相」,这一切相就不现前了,那么就不思惟一切相。
这是「标列」,标出来这个入无相定的一个方法。底下第二科「配释」,分两科,第一科是「不低」,第二科是「不昂」。
未二、配释(分二科) 申一、不低
由不思惟一切相故,于彼诸相不厌不坏,唯不加行作意思惟,故名不低。
「由不思惟一切相故,于彼诸相不厌不坏」,这是两个方法入无相定,第一个方法「不思惟一切相」,由于这位修行人在奢摩他这里面,你不去思惟这有为有漏这一切相的苦恼境界,不思惟。
不思惟的时候呢?「于彼诸相不厌不坏」,你的心对于那些老病死的相,也就没有厌离心,也没有破坏的意思,也就不现了。因为那个苦恼的境界现前呢?你内心的反应就厌离它,就不高兴它,要远离它,要弃舍它;现在不思惟,不思惟心里面很平静,也不厌也不坏。那么就是没有违相了,不是…违顺二相不相应故,没有违相。
「唯不加行作意思惟,故名不低」,这样的意思呢再明白一点说,就是你内心里不要动。「不加行」,「行」就是动;「加行」,就是努力的去修行,叫做「加行」。现在不要动,你心里不要动,就是不要作意思惟,就叫做「不低」。不低就是这个意思,那么就是没有「违」相了嘛,这样意思。
申二、不昂
于无相界正思惟故,于彼无相不坚执着,故名不昂。
「于无相界正思惟故」,这个第二科,这个「于无相界正思惟故」,思惟这个无色受想行识的相。若是观察无常的时候,也就是刚才说的,观察无常的时候,有生就有灭,有灭就有生,这个生灭相续不断的,总还是有相。若是你这个观察的力量强了呢?观察它灭,灭、不生了,灭而不生,那就无色受想行识了,那就是无相的境界了。观察这无相之中没有生、也没有灭;没有灭、也没有生,这样思惟。
「于彼无相不坚执着」,于彼无相的圣功德境界不是「坚」、执着,不去,我要成就它、我要拿过来,没有这种执着,「不坚执着」。「故名不昂」,你心里也「不昂」,就不高举了。
这样子嘛,就是「违顺二相不相应故」,叫做「无相心三摩地」。
就是前一个是不低不昂,就是第二义,就是没有…「不思惟一切相故,正思惟无相界故」,这样子就是解释前文的「第一义」,这样的意思。
辰二、彼方便等(分二科) 巳一、标列
此三摩地,略有二种,一者、方便,二、方便果。
这是第二科「彼方便等」。第一科是「不低不昂」,不低不昂有两个解释,这一科说完了。现在是第二科「彼方便等」。「彼方便等」还是说怎么样学习这个无相心三摩地的意思,还是这个意思。
「此三摩地,略有二种」,这是第一科是「标列」出来。这个无相心三摩地简略说呢?有两个阶段。你要成就这个三摩地要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就是「方便」,就是修因。第二个「方便果」,就是修因成功了,得到了无相心三摩地了。分成两个、两个阶段。
这是「标列」,底下解释。解释分两科,第一科解释「方便」,又分两科。第一科「于初位」,这个方便又分成两个阶段。
巳二、随释(分二科) 午一、方便(分二科) 未一、于初位
言方便者,数数策励思择安立,于彼诸相未能解脱,由随相识,于时时中扰乱心故。
「言方便者」,什么叫做修行…初开始发心学习无相心三摩地,怎么样学习法呢?「数数策励思择安立,于彼诸相未能解脱」,这初开始学习无相心三摩地当然是不容易,不是容易。初开始的时候「数数策励思择」,这个一次又一次的「策励」,就是警策自己、勉励自己,「思择安立」,思惟观察,在自己的心上安立那个「诸取蕴灭」,安立那个无相的境界。数数地策励思择安立这个无相的境界,在自心上现出来这个无相的境界,这样做。
「于彼诸相未能解脱」,你希望这样子,你要努力这样子修行但是不容易成就,所以「于彼诸相未能解脱」。对于这个这些有为、色受想行识,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触这一切的相,你心里不自在,不能解脱。你说是心里面无相,它偏要现相,相偏要现出来。我不愿意现出来色声香味触,而色声香味触偏要现,你不能解脱这个相。这个「相」,这一切的老、病、死,生灭变化的相,老是随逐你,随逐你的心,它不舍离的。你想要脱离它,不可以。「未能解脱」,你不能够解脱,不能弃舍它,不可以。
因为什么呢?「由随相识,于时时中扰乱心故」,由这个随相识,「随相识」,实在就是染着识,我们这个心染着一切相,所以这个相老是随逐你,不舍离。这一切相怎么会随逐你的心不舍离呢?因为就是你心里面执着它。你心不执着它,就不会随逐你。所以这个「随相识」,这个随逐你,其实在就是染着的意思。
但是这个下面《披寻记》根据这个《显扬圣教论》,当个「相似」讲。相似也可以,就是你心里面有个相,那个相和外面的一切境界是相似的。心里面有个毒蛇的形相,心里面那个毒蛇的形相和外面那个毒蛇是相似的,所以这个叫做「随」,这么讲。
「由随相识,于时时中扰乱心故」,那这个「时时」它解释的很好。有时现前,有时不现前;有时不现前,有时又现前。比如说静坐有一会儿,有一刻钟一切相都不现前了,忽然间又现前了;现前了又一会儿又不现前了。总是在扰乱你,叫你不成功,叫你这无相心三摩地不成就,所以「由随相识,于时时中扰乱心故」。所以初开始修行的时候很难,我这心里面愿意解脱一切相,而一切相偏要现出来,这就是困难,是这样意思。这是「初位」,初开始修习的时候,是这样的。
《披寻记》四一五~四一六页:
言方便等者:于方便中,数数策励思择安立诸取蕴灭,无一切相,然即于彼诸安立相未能解脱,以有分别影像故,此影像心,名随相识。所言随者,是相似义。《显扬》颂云:彼影像随观,义与此同(显扬十九卷十七页)此说方便分。又复数数策励思择安立,方能摄取彼方便果解脱随相,此说方便后位。
未二、于后位
彼复数数自策自励思择安立,方能取果,解脱随相。
「未二、于后位」,「后位」就是修行久了。修行久了的时候,「彼复数数自策自励思择安立,方能取果,解脱随相」。但是那个修行人他不气馁,虽然没有成功,初开始修行很难,但是他不屈服,我一定要成功,天天的这样用功修行。「数数自策自励」,倒不需要别人去鼓励,去勉励他,去警策他,不需要。自己警策自己,自己鼓励自己。「思择安立」,方便善巧的思惟无相,安立这个无相的境界在心里面。「方能取果,解脱随相」,最后才成功了,成就了这个果,这无相的境界现前了。「解脱随相」,就是弃舍了这一切相,这样子,弃舍了一切相。
像那个安国师,安国师是禅宗的人说他是六祖大师的弟子,实在安国师那个人是个学教的法师,他修行成功了,他就是无相心成功了。说那个大耳三藏,印度来一个大耳朵的一个梵僧。这是一个故事,好像是唐肃宗,唐肃宗来一个大耳三藏说有他心通,要请这个安国师来试验他。那么这个安国师先静了一会儿,静了一会儿然后说:好,你看看我老僧这个心在何处?老僧说是:你在天津桥上看耍猴子戏的。可见这个大耳三藏还是有一点的…的确是有他心通。然后他又…这个安国师他又静了一会儿,说:现在你看看老僧心在何处呢?说:现在你的心在四川看这个竞渡(过五月节的时候,坐这个船在竞渡这个事情)。然后又过了一会儿,说:现在你看我心在何处呢?看不见。看不见什么呢?就是心里没有相。你心里面看那个猴子戏,就心里面有个影像;看这人在坐船,在竞渡,心里也有相。有相就容易看见,心能离一切相呢?不可见了。他有这个自在力,要有相就有相,要无相就无相,修行到这个程度。
这就是「方能取果,解脱随相」,能这样子。若是我们恐怕不行,我们这个无相心三摩地没成功。唉,你不能那么自在的,就不可以。
午二、方便果(分二科) 未一、显正
于此解脱又解脱故,不自策励思择而住,是故名为极善解脱。
「于此解脱,又解脱故,不自策励思择而住」,前面是在因位修行的时候,到最后第二科是「方便果」。前面是「方便」,这是「方便果」,第一科是「显正」。
「于此解脱又解脱故」,前面说「自策自励,思择安立,方能取果,解脱随相」,就是对这个「解脱」,在这个解脱的程度,再进一步得解脱,要这样子才是真实的。
这个时候的解脱是什么境界呢?「不自策励思择而住」,不需要自己,要鞭策自己要努力去思惟观察,才成就解脱,不需要。就是任运的就这样子,就能不现。就是「不与万法为伴侣」的意思,心能离一切相了,就是任运的就是这样子,就成就了。这样子,「是故名为极善解脱」,这是最好的解脱,是这样子。第二科「简非」。
未二、简非
若数策励思择安立,方得住者,虽名解脱,非善解脱。
「若数策励思择安立,方得住者」,若是你数数地鞭策自己,要特别的努力去思择安立无相的境界,才能安住在无相的心三摩地。「虽名解脱,非善解脱」,虽然说那是解脱,可是那不是一个好解脱,你还不自在嘛。
这个修行的事情,我们当然也说了很多次,要修奢摩他,同时还要修毗钵舍那。修奢摩他,主要是把经论上说修奢摩他的方法拿到了,你掌握到了,也不是很难。拿到那个方法也不是很难,然后努力地去修。可能会…初开始也可能不容易,但是久了呢?也就是应该成就了。
这个毗钵舍那这个事情呢?你掌握到那个方法不是太容易,不是很容易。但是现在这个《瑜伽师地论》我们刚才这一段文说的不是太难,这个方法不是太难。不是太难,可是你也要努力去修,你才能成就。
那么从这里面看出来,奢摩他是奢摩他;毗钵舍那是毗钵含那舍。虽然奢摩他对毗钵舍那有增上力。但是毗钵舍那有另外的方法,不就是奢摩他,这方法是不一样的。这个从这些文字上就可看的非常的明显。
我们通常听一些法师讲的时候,心里明明了了的就是观;心里面没有妄想就是止,就是寂而常照,照而常寂,这就是止观。若是我们从智者大师的这些法语上看,从《瑜伽师地论》上看,那个人完全是没有明白嘛!没有明白什么叫做止?什么叫做观?是没有明白那个道理。你要明白、要知道那个人他没有修止观,他也是没有读过这个止观的书;就是读是白读了,没有明白那个事情,现在这个文是非常的明白。
我们看那个《竹窗随笔》,莲池大师那个文,修行倒是有分别呢?是无分别呢?还是在那推论这件事。但是你若读《大智度论》的话,你若读《瑜伽师地论》的话,若是读这个《金刚经》的话,或者若是读这个智者大师这些止观的书,很白的嘛,有定、有慧;有奢摩他、有毗钵舍那,很明白的是这样子。怎么能说是就是心里面明明白白是观;那么那个止,若是单独说止,他明白、不明白?奢摩他里面有没有明明白白?那就是那个解释就是不合适的。
这个修这个止和修这个观,我还有点、有一种感觉,这《瑜伽师地论》它讲出来这个方法,老老实实讲,不是谈玄说妙,不是那个意思。无我,就是没有我,你看说得明明白白的。无相心三摩地(空三摩地),无愿心三摩地,无相心三摩地说的明明白白的,实实实在在这样说。这样子有什么好处?我们容易掌握到、容易掌握到,所以修行的时候也就明明白白这样思惟观察。
而这些事情呢?就是《阿含经》讲的,实在这都是《阿含经》讲的。这件事也是一个事情,这《瑜伽师地论》说是弥勒菩萨也好,说是无著菩萨也好,对《阿含经》相当尊重,尊重《阿含经》。而不是,呀,这是小乘,这是…它不是这么说。而智者大师,天台智者大师也说,这《阿含经》是三乘的人都应学习的。大乘的人也应该学习,小乘人也应该学习,也是这样讲。
说智者大师说《摩诃止观》说那个三观,即空即假即中,又说个次第三观,先空、次假、后中,也是说的明明白白的。但是这个一心三观就是妙了,即空、即假、即中是妙一点。
所以从这上文上看,什么叫做空三摩地?什么叫做无愿心三摩地?什么叫做无相心三摩地?说得很清楚。而这里面的「三摩地」是「止」;那个「空、无相、无愿」是观。我们修无我观也在内,也在这里面。修四念处,当然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这个苦在这里面也是有。观心无常,观法无我,也还是这些。修无常观,修空,修苦观,也修不净观,也修无我观,还是这些。常常的修,常常的这样思惟观察,逐渐的它就会熟,熟了呢?熟能生巧,那么慢慢地,慢慢地就成功了。
我感觉到我们佛教徒发心修行的人是有,到处都有人发心修行,但是不知道方法,或者少少知道一点,知道的不具足。那么去修行去,结果怎么样?也可以知道了,就是不容易有成就。方法没有掌握到,就不知道。而实在这方法呢?随时可以…很容易就拿到。这《大智度论》上也是有,《瑜伽师地论》也是有,这书不是难得嘛,但是就不知道,你说可惜、不可惜。
- 上一篇: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二(6)
- 下一篇: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二(8)
-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三(9)
- 瑜伽师地论讲记
-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五十(9)
-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五十(8)
-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五十(7)
-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五十(6)
-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五十(5)
-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五十(4)
-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五十(3)
-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五十(2)
-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五十(1)
-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九(7)
-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九(6)
-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九(5)
-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九(4)
-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九(3)
-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九(2)
-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九(1)
-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八(14)
-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八(12)
- 楞严经白话文卷一
- 第一卷 忉利天宫神通品
- 卷一 序品 第一
- 第四卷 阎浮众生业感品
- 第六卷 如来赞叹品
- 第二卷 分身集会品
- 第三卷 观众生业缘品
- 第八卷 阎罗王众赞叹品
- 第五卷 地狱名号品
- 第七卷 利益存亡品
- 妙法莲华经注音 序品第一
- 第十三卷 嘱累人天品
- 第九卷 称佛名号品
- 第十二卷 见闻利益品
- 第十卷 校量布施功德缘品
- 《地藏经》赞
- 第十一卷 地神护法品
- 《地藏经》开经偈
- 楞严经白话文卷二
- 《华严经》原文卷一至卷五
- 妙法莲华经弘传序
- 楞严经注音 第一卷
- 卷一 方便品 第二
- 《地藏经》回向偈
- 妙法莲华经注音 譬喻品第三
- 妙法莲华经注音 方便品第二
- 卷二 譬喻品 第三
- 楞严经白话文卷三
- 楞严经白话文卷四
- 卷七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第二十五
- 卷二 信解品 第四
- 楞严经注音 第七卷
- 妙法莲华经注音 化城喻品第七
- 卷三 化城喻品 第七
- 卷三 药草喻品 第五
- 卷六 药王菩萨本事品 第二十三
- 妙法莲华经注音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第二十五
- 楞严经白话文卷十
- 楞严经白话文卷五
- 卷四 五百弟子受记品 第八
- 圆觉经讲的是什么内容?圆觉经概说
- 《大宝积经》共有多少卷,是谁翻译的?
- 楞严经是怎么来的?楞严经的由来故事
- 佛经的序分、正宗分、流通分是什么意思?
- 玄奘大师版《心经》讲记
- 念地藏经期间总做噩梦,这是为什么?
- 《华严经》是怎么来的,是谁从龙宫带出来的?
- 念经时,可以跟着文字去理解内容,感受景象吗?
- 《六祖坛经》的四种版本
- 维摩诘经主要讲了什么?
- 华严经是大乘经典吗,有哪些汉译本?
- 真正的佛在哪里?真如自性是真佛,邪迷三毒是魔王
- 《坛经》处凡愚而不减,在贤圣而不增的意思
- 《法句经》偈颂:人生在世间,应实行善德的讲解
- 百佛名经注音版
- 增一阿含经是谁翻译的,多少卷,讲什么?
- 《华严经》偈语“汝等众生,不能自救”是什么意思?
- 妙法莲华经是谁说的?
- “空”与“色”相依相存,无有差异
- 《法华经》的四安乐行是指什么意思?
- 《法句经·智者品》偈颂:智者不为得失心动
- 《维摩诘经》的汉译本与注疏
-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是谁翻译的?心经译者玄奘大师
- 佛语法门经注音版
- 法华经是谁翻译的?妙法莲华经译者鸠摩罗什介绍
- 《无量寿经》三辈往生是通途菩提心还是净土菩提心?
- 《法句经》偈颂:此心难觉察,随欲望流转的解读
- 《心经》的大智慧
- 圆澄禅师翻跟斗作礼讲《金刚经》
- 《父母恩重难报经》提倡孝道的偈语
- 《六祖坛经》中的两处“念”是指什么?有什么不同?
- 佛说菩萨行五十缘身经注音版
- 大方等如来藏经注音版
- 如何拥有幸福的生活?常修慈悲心,烦恼自然无
- 《法句经·心品》偈颂:飘浮不定心,不明了正法的讲解
- 九品往生出自哪部经典?
- 莲池赞的全文及拼音
- 华严经有几个版本?四十华严、六十华严、八十华严
- 菩萨生地经注音版
- 从《坛经》片段,瞻仰学习六祖大师的嘉言懿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