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师地论

《瑜伽师地论》梵文 Yogācāra-bhūmi-?āstra佛教论书。简称《瑜伽论》。瑜伽师地,意即瑜伽师修行所要经历的境界(十七地),故亦称《十七地论》。相传为弥勒菩萨口述,无著记录。为印度大乘佛教瑜伽行派和中国法相宗的根本论书。...[详情]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二(11)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二(11)

  寅三、解密意(分二科) 卯一、问

  问:如经言善修习慈,极于遍净,乃至广说。此何密意?

  这是第二科「无量三摩地」,分三科,第一科「明建立」,第二科「释经言」,这建立就是建立无量三摩地,这无量三摩地怎么样建立呢?就是怎么样修习成就的意思。第二科解释经上说的无量三摩地的情况。第三科是「解密意」,就是现在的这一段文,解释他的密意,这「密」就是深的意思,深妙的意思;这「意」不容易明白,所以叫做「密」。你看不懂这是他还有隐密的地方。这一科分二科,第一科是「问」。

  如经上说「善修习慈」,这个「善」,或者就当一个就是能字讲,能修习四无量三昧的人,或者是善巧修习慈悲喜舍的人。这个修习慈无量心的人,「极于遍净」,就是达到最高的程度的时候,就是遍净天的境界。这个「遍净」就是第三禅,少净、无量净、遍净。

  「此何密意」,这句话有什么深意的意思。「乃至广说」,这是修习悲三昧极于空无边处,色界天的空无边处,那么「此何密意」这样意思。修习这个喜三昧,这个喜三昧极于识无边处,修习舍三昧最高的是无所有处定。经上这样的说话,有何深意呢?有什么深意在里面呢?这广说就包括那个悲喜舍三句。

  这底下回答,回答分二科,第一科「明依处」,明依处分四科,第一科是「修慈」。

  卯二、答(分二科) 辰一、明依处(分四科) 巳一、修慈

  答:第三静虑,于诸乐中,其乐最胜,忆念此乐,修习慈心,慈最第一,故说修慈极于遍净。

  这是「明依处」,修慈明依处,第三静虑就是修慈三昧,慈无量心的依止处,就是安住在第三静虑,在那里修。为什么要依止第三静虑呢?「于诸乐中,其乐最胜」,原因就是在三界里面,最快乐的第三静虑是最殊胜,没有快乐像第三静虑那么样的殊胜,所以它是最殊胜的了。

  「忆念此乐,修习慈心」,这修慈无量三昧的人,心里面你能够忆念第三静虑的乐,来修习这个慈心,就是用这样的乐,来饶益无量的众生,这样修习你的慈心。「慈最第一」,因为乐最殊胜,用这样乐来饶益众生,所以你这样的慈能与乐是最殊胜了。「故说修慈极于遍净」,所以经上这么说,极于遍净这个深意、这个密意就是这样意思。

  巳二、修悲(分三科) 午一、标

  忆念空处,修习悲心,亦最第一。

  前面是第一科「修慈」,这底下是第二科「修悲」,悲无量三昧,分三科,第一科是「标」。

  「忆念空处,修习悲心,亦最第一」,这个修悲无量三昧的人,他心里面在忆念、也就是想念、也就是观察,观察这个空无边处定的境界,用这样的三昧来修习这个悲愍的心,这样子也是最第一的。这是「标」,底下解释。

  午二、释

  以修悲者,乐欲拔苦,无色界中,远离众苦,断坏等苦,彼都无故。

  「以修悲者,乐欲拔苦」,修悲无量三昧的人,他的目的就是想要拔除一切众生的苦恼,希望众生都能够远离一切苦恼。「无色界中,远离众苦,断坏等苦,彼都无故」,这个「空无边处定」是属于无色界的第一个定,你成就了空无边处三昧的时候,就能够远离一切的苦恼,远离众苦。什么苦呢?是断坏等苦,这样的苦,「彼都无故」,彼空无边处定完全没有了,完全没有这个断坏等苦,没有这个苦。这样子修这个悲三昧的人,悟入空无边处定,观想思惟:愿一切众生,都能这样的离一切苦,是这样意思。

  《披寻记》四二○页:

  无色界中远离众苦等者:无色界中无所依身,无身重担苦、无四大乖违苦、无触对变坏苦,是名远离众苦。触对变化苦者:谓由手足块石刀仗寒热饥渴蚊虻蛇蝎所触对时即便变坏,故此名断坏苦,等言、等取,余苦应知。

  这个小字,这个披寻记上,「无色界中远离众苦等者:无色界中无所依身」,没有身体,这个依身怎么讲呢?一切的行动都是以身为依止而发动出来的,若没有这个身体,什么都不能做,没有色受想行识的身体,你能做什么,什么也不能做,所以所有的行动、所有的作用,都是以身为依止处的,所以叫做「所依身」。无色界天中没有身体了,没有所依止的四大、四大身体没有了。

  「无身重担苦」,就是没有这个苦了,这个「担」,就是譬如说担二桶水或者是有二百磅,一桶一百磅,二桶是二百磅,放在你的肩上,这个担你走它二百里路,你辛苦不辛苦,所以叫做「担」。现在说「无身重担苦」,我们这个身体就是个担,我们时常、常常担这个五蕴身的身体,各处跑,行住坐卧,这有多苦啊,很苦的!这个无身重担苦,就是没有…,这是总说。

  下面是别说,无色界天的空无边处定,他在第四禅天修空无边处定成功了,就得空无边处定了。得空无边处定的时候,就像人到了虚空的境界,没有这身体,像虚空境界似的,那么就没有身的重担的苦恼,这是一种苦。

  「无四大乘违苦」,这底下就是分别的解释,这无身重担是总说,这里是别说。没有地、水、火、风互相乘违的苦恼,这地、水、火、风这四大互相冲突,四大不调和就有病,这是病苦。

  「无触对变坏苦」,也没这个苦。「是名远离众苦」,这叫远离众苦。这样说无身重担苦、无四大乘违苦,四大乘违主要是病苦,当然老苦应该也在里面,死苦也应该在里面。

  「触对变坏苦者」,什么叫做触对变坏苦呢?「谓由手足块石刀杖寒热饥渴蚊虻蛇蝎所触对时即便变坏」,就是用手来打、用拳来打、用脚来踢,或者是用土和块,或者是用石、用刀、用杖、大寒大热、饥、这是渴、蚊忙、蛇蝎…这些东西,与你这身体相触的时候,这身体就坏了,我们身体就坏了。

  「即便变坏了,故此名断坏苦」,这叫断坏苦。「等言等取余苦应知」,还有其他的苦,其他的苦,这身体还有个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很多的苦。那么「无色界中,远离众苦,断坏等苦,彼都无故」,这样子解释。

  午三、结

  是故忆念无边空处,修悲等至,作如是念:当令一切有苦有情,到无众苦及所依处。

  这个修悲三昧的人,悲无量心的人,他这样子忆念,说是希望这一切众生,没有苦,没有苦,什么叫做没有苦呢?就在三昧里面,具体的情况就是这样,希望一切众生像无色界天空无边处定那样子远离一切众苦,是这样意思。

  「修悲等至,作如是念:当令一切有苦有情到无众苦」,你能够达到,像空无边处定那样没有众苦。「及所依处」,所依处就是空无边处定,依止空无边处定远离众苦,是这样意思。

  巳三、修喜(分二科) 午一、释

  修喜定者:亦常忆念无边识处,庆诸有情所得安乐。作如是念:当令一切有情之类,受无量乐,犹如识处,识无限量。

  「修喜定者」,前面前二科一个「修慈」、一个「修悲」,现在第三科「修喜」,分二科,第一科是「释」,第二科「结」。

  「修喜定者」,这个修喜定怎么样解释呢?怎么样修法呢?也是在禅定里面,「常忆念无边识处」,忆念这个识无边处,识无边处的境界。「庆诸有情所得安乐」,来庆祝贺一切众生,能够得到识无边处那样的安乐,那么就叫做喜,怎么样修法呢?

  「作如是念:当令一切有情之类,受无量乐,犹如识处」,就像识无边处的那种快乐,这叫做喜。「识无限量」,观察这个识,过去的识无量无边,未来的识无量无边,现在的识无量无边,就是这样子思惟,当然这个人,他是成就了识无边处定的人,他才能这样子忆念。

  午二、结

  是故忆念识无边处,修习喜定,为最第一。

  「是故忆念识无边处,修习喜定」,这是结束了,结束这段文。这个得了禅定的人,得了禅定的人,他修四无量的时候,修慈这样修,修悲、修喜这样修。若是没得禅定的人他要修怎么修?当然也可以这样思惟,但是可能不这样修,我去赚多少钱,我给他什么什么样快乐,可能是这样修,这样修也好。但是人可能是这样子,我欢喜吃辣椒,我也愿意吃辣椒,我欢喜吃馒头,我也愿意你吃馒头,我是得到无量无边的财富,从财富中得到快乐,我就用这样的快乐,布施给一切众生远离一切苦,得一切乐,得欢喜。

  但是得了禅定的人,他是修四无量心三昧的时候不这样想,他不认为世间的财富是快乐,不认为世间的色、声、香、味、触是乐,所以他希望众生,离苦得乐的时候,也不这样想,只想你得到三禅乐叫做乐,得到悲、喜是这样子,这时候思想是不一样。因为得到禅定的人他是肉眼也好、天眼也好,看见世间富贵荣华的人都是苦恼人,不认为是乐,所以也不愿意把这种乐给你,叫你苦恼,也不这样观想。

  这就是人的本身的程度来决定他的思想,他的思想也就是他的程度,所以做出的事情就是这样子,有禅定的人就是这样子。所以我们这样思惟这件事的时候,这可以知道这个人背景是这样子,人的思想是这样子,他所要利益人的时候是这样地,这里面是不是一个道理,有这样道理。

  巳四、修舍(分二科) 午一、释

  修舍定者:亦常忆念无所有处。作如是念:无所有处,无漏心地,最为后边,舍最第一。如阿罗汉苾刍,一切苦、乐、不苦不乐现行位中,皆无染污。当令一切有情之类,得如是舍。

  「修舍定者:亦常忆念无所有处。作如是念:无所有处,无漏心地最为后边,舍最第一」。这是第四「修舍」无量心,分二科,第一科是解「释」。

  「修舍定者」怎么修法呢?「亦常忆念无处有处」,也是他住在无所有处定里面,他就是忆念、忆念这个无所有处,他成就了无所有处定,他入这个定的时候,就是念这个无所有的境界,这个「舍」这个得到色界的四禅,然后进一步得到无色界的空无边、识无边、无所有处,他就按照自己这个境界,入这个禅定里面。

  「作如是念」,他心里面这样想、这样忆念。「无所有处、无漏心地最为后边」,这无所有处三昧,他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呢?「无漏心地最为后边」,这个修学圣道断惑证真这件事情,这个工作就是由初禅开始。在初禅里面,色界的初禅这个时候,开始修学四念处断惑证真,在初禅可以做这件事,二禅里可以,三禅可以,四禅也可以,空无边处定是也可以,识无边处定都可以,到无所有处就是到最后了,最后他在这个禅定里面修学四念处来断惑证真。这个断惑证真就叫无漏的心地,能够没有烦恼无漏的心地,是「最为后边」,这是最后的边际就是到这里,后边还有个非非想呢?非非想不可以,不能够在非非想定里面修四念处,不可以,所以无所处是最后了。

  为什么非非想天,非非想那个三昧不可以呢?因为入了那样的定以后,那里面的心识的明了性不强,心是明了性,但入了那个三昧时候,那个明了性很软弱,很软弱修止观、修无漏的三昧不行,没有这种堪能性,没有这个能力,不能这样修。所以只有从初禅到无所有这是都可以的,在初禅之前还有一个未到地定也可以。这样说呢,无漏心地是最后边的。「舍最第一」,这个舍呢,无所有也是舍的意思,把舍,这个色界天这个舍,欲界也是舍,色界也是,这舍弃舍了,后来把空也弃舍了,识也弃舍了,无所有,什么也没有,就是思惟这个无所有得了禅定了,得了定了,就是无所有处定,所以这个时候,这个舍是最高深了,到这的境界,所以叫「舍最第一」。

  「如阿罗汉苾刍,一切苦、乐、不苦不乐现行位中,皆无染污」。这底下形容这个舍的殊胜,也是在无所有处定里面修这个三昧、修这个无漏心三昧成功了,得了阿罗汉的时候,这阿罗汉的境界是什么样呢?说是无所有处定舍最第一,如那个舍的境界就像阿罗汉似的。这个阿罗汉比丘,这个「阿罗汉比丘」这句话表示初果也可以是在家人,优娑塞、优娑夷也可以,二果、三果也可以是在家居士也都可以,但是到了阿罗汉他一定是出家了,所以叫做比丘,或者是比丘尼

  「一切苦、乐、不苦不乐现行位中」,一切的苦恼的境界出现了,我们凡夫有的时候有苦恼的境界出现,有的时候也有满意的境界出现,有的时候有不苦不乐的境界出现。得了阿罗汉也是会有这个事情,也会有苦恼的事情出现,也会有乐,也会有不苦不乐。「现行位中」,苦、乐、舍这三种境界,「现行位中」,显现在你的心里面的时候,显现在你的心里面的时候,这个「行」或者说是心、心行,显现在心里面,如果这苦和乐、不苦不乐没有出现,没有出现,就在一切有,行是有为法,在这有为法里面,没有出现苦,也没有出现乐,也不出现不苦不乐这种受,没有!当然在行里面没有这种事,现在出现呢,就在这有为法里面有了,有了苦的感觉,而这出现这件事,如果切实的说,还是应该与无你的心面对的时候叫做出现。说出现了,但是你心里面不面对他,也等于没有出现。所以这个「现行位中」,就是出现在你的心的前面的时候,在这个境界里面,在这个阶段的时候,「皆无染污」。这阿罗汉面对苦的时候、面对乐的时候、面对不苦不乐的时候,他心里是清净的;苦出现的时候没有瞋心,乐的时候也没有贪欲心,不苦不乐的时候也没有愚痴心,他没有这个分别,所以「皆无染污」,和凡夫不同。

  这可见凡夫也有苦、乐、不苦不乐;圣人也有苦、也有乐、也有不苦不乐,但是心不同。就是修行的时候,使令你思想有变化,「皆无染污」,皆无染污,这个阿罗汉当然他也有出定的时候,也有入定的时候,出定的时候当然就是面对苦、面对乐、面对这不苦不乐的境界,但是他内心里面,还是有明,明相应触,有这个智慧和他在一起,所以这外面的境界不能动摇他的明,不能动摇他的明、他的智慧,他的智慧就是一切法都是无常的、是无我的、是空的,他心里面不执着,你不能染污他,你不能使令他的心有贪慎痴的活动,不能,所以叫做「皆无染污」。若是凡夫就不行,凡夫不可以,但是我们初发心修四念处的人,你用如理作意面对苦、乐、不苦不乐的时候,也不会太染污,用如理作意的时候,也不是太染污。当然,但是我们还是有执着,可是和一般的凡夫不同,不一样,用如理作意。

  什么叫如理作意?就和打妄想一样,但是你要有经论的基础,你一定要学习了佛法,你心里面能用佛法的智慧去面向他,就可以了,这是这么回事。你不要像以前,没有修学佛法的时候,那样的心情去分别一切境界,你用苦、空、无常、无我的心情去分别这苦、乐、不苦不乐的境界,这就是这么回事。你面向这个境界的时候,这个境界是如幻如化的,是有而不实的。这样想,思惟这是苦,你若执着它就苦了,要无着,也不执着,怎么不执着?这都是无常的,一剎那间就灭了,不是了,观察这它是如幻如化、是毕竟空的,他就不着了,这贪也不起来了、瞋也不起来,贪、瞋、痴都不起来,那么他就…虽然不像圣人那样,但是他接近,他与圣人的境界相接近,和凡夫的境界就相离、相背离了。

  所以那一天有个同学向我说,我听着佛法倒是欢喜,但是很难做、怎么做法、做不来,很容易就是这样分别。但你若常常静坐,那就会增加了一样功德、增加一样功德,要常常静坐增加一样什么功德呢?就是心里面明静而住,我就是不分别、也不贪、也不瞋、也不愚痴,心里面明静而住,若分别就:这是如幻如化的,如梦中境、如水中月,是如幻如化的、像天上的云、如电、如云;如电就是无常的、一剎那间就现、一剎那间就没有了,观察它剎那剎那生灭变化,这样思惟、就是这样子,思惟。但是呢…所以你要常常训练修止观,我思惟完了以后,就寂静住,就不分别;若分别,马上还是苦、空、无常、无我那样思惟。

  所以我们非要常常读经不可,你从经论上看到苦、空、无常、无我的智慧,你的智慧,我学习了佛法,我在日常生活是怎么用呢?我不会用。其实就是这样用。也尽量的少谈闲话,少谈闲话,你不要说,世间上的这些戏论的事情不要说,然后多谈佛法,你说出来语言是佛法,心里面思惟也还是佛法,久了这贪、瞋、痴就不活动了,你心里面就清净。虽然没有断烦恼,但心里面清净,说我不、我不这样做!不这样做那么怎么做呢?你不是这个,就是这个嘛!不是佛法,就是世间法!你还是世间上那个贪、瞋、痴,那么去思惟去说出贪、瞋、痴的语言,内心里面惟这贪、瞋、痴,那就是完全没有改变,就苦了、就苦恼了,就很…。所以非要改变不可,改变后什么时候,从自己心里面改变,不是后外境上改变,外境谁有这个本事能改变外面的境界,世间上的人不能,世间上没有这种人能改变一切境界,说是你的权力最大,你也辨不到。只有这佛、菩萨、阿罗汉有高深的禅定可以改变。

  说这地方很美,他说这地方不美,就能变成丑陋的样子,也可以。说这地方很丑陋,可以变成很美也都可以。他那个禅定的力量,能改变一切的境界、能改变。这个世间上的圣人的境界是自左的,凡夫没有自在的事情,只有圣人有这神境界,而圣人愿意用神通改变清净境界也可以,不改变也一样,他心里面不染污、不动,也是可以。这阿罗汉就是「于一切苦、乐、不苦不乐现行位中皆无染污」,你不能染污他,他心里面不入于第一义谛,你心里,你不能染污他,他没有入定,他若入定,你更不能染污,那就是舍了,所以这也是舍,能弃舍一切染污,不入定也弃舍一切染污,入定也是弃舍一切染污,是这样子。

  「当令一切有情之类得如是舍」,修舍乃至三昧就是心里面这样想,令一切有情得到这样舍,得到阿罗汉的这样舍,弃舍了贪、瞋、痴的境界,这个不苦不乐的众生给他乐,有苦的众生就是教他离苦,不苦不乐的众生教他离开愚痴,教他离开愚痴,就是这样子。结尾「当令一切有情之类,得如是舍」。

  午二、结

  是故忆念无所有处,修习舍定,为最第一。

  这是第二科是「结」。「忆念无所有处」,修习这个舍定是最殊胜了,这样意思。这里面还有这句话,「无漏心地最为后边」,这地方有一点事情。这样说非非想定就是有漏的了,一定是有漏,但是也不是那么说。是说你想要修四念处断惑证真的话,这个非想非非想定是不行,你不可以在那个定里面修四念处,不能。但是你若已经是得到禅定了,得到成就四念处、断惑证真的人,他也可以…他也成就了非想非非想定的,他也可以入非想非非想定,入那个定里面,那他就可以…,就是…而不是凡夫的这种心情入定,而是圣人的清净心入定,当然也可以观察他是无漏的,那就不同了,那就是不一样。

  比如说一个人在热闹的地方、尘劳的境界在那里修行,不能修行,我要到深山寂静的地方,在那里没有这一切杂乱境界的干扰,他能够制心一处修学四念处,修四念处成功了,成功以后到尘劳世界走一走也可以,也是可以到那边走一走,也是可以。虽然说我在非想非非想定我不能修学四念处,是的,那么我在初禅、二禅、三禅、四禅、空无边处定、识无边处定、无所有处定,修四念处这是可以修,修成功了呢,你还是可以入非想非非想定的,那个时候呢,是无漏的,因为你没有烦恼了,所以那叫做『游观无漏』,这句话,游观无漏,旅游的『游』,观察的『观』,『无漏』:有漏无漏的『无漏』,游观无漏,那叫做『游观无漏』。这样情形那就不能说,无所有处定是无漏心地最后边,这句话就不对。这句话的目的,说这句话的范围,是在修四念处的时候,那你不能在非想非非想定,一定是无所有处定以前才可以,这样说无所处定是最为后边,「无漏心地最为后边」,是这样子意思

  辰二、结圣行

  如是一切皆是圣行,唯圣能修。故经宣说:觉分俱行。

  这是「结圣行」,这个「结」是解密,解深密的解密意,这里分二科,一问一答,第一科是「名依处」,现在第二科就是「结圣行」。我常念「圣行」,把这个字念『ㄒㄧㄥˊ』,我查字典,我查过很多次,念「圣行」念『ㄒㄧㄥˊ』这个字也是对,我常说念『ㄏㄥˋ』,念『ㄏㄥˋ』当然也可以,念『ㄒㄧㄥˊ』也是对的,这行就是向前进,向前进叫做「行」,行住坐卧,这「行」就是向前进。你这样修行,你不断的修行就是向前进的意思,你不修行,不修行就停下来,读『ㄒㄧㄥˊ』也应该是可以。

  「如是一切皆是圣行」,前面修这个慈三昧,慈、悲、喜、舍这些,这个都是圣人的修行的情形,因为什么呢?「唯圣能修」,唯独圣人才能这样修,说是凡夫也可以修,那你是凡夫的境界,不是圣人的境界。圣人这个修行,只有圣人才辨的到,凡夫是修不来的。

  「故经宣说」,所以经上说:「觉分俱行」。这四无量心三昧是「觉分俱行」,就是七觉支,七觉支和他在一起的相应而行,「俱」是说在一起,在一起就是相应的意思,所以这就是「圣行」。七觉支这个觉,「觉」是什么呢?就是无漏的智慧,所以「觉分俱行」,这样意思。这一段文是「解密意」。

  壬五、一分修等三摩地(分二科) 癸一、辨修相(分二科)

  子一、分修三摩地(分二科) 丑一、征

  复次云何一分修三摩地?

  丑二、释

  谓于此中,或唯作意思惟光明相,或唯作意思惟色相,而入于定。如是二种,随其次第,或了光明,或睹众色。

  「谓于此中,或唯作意思惟光明相,或唯作意思惟色相」。前面曾经说过这个「摄诸经宗要」这一科里面是十五科,第一科「八解脱」,第二科「三三摩地」,三「有寻有伺等三摩地」,再这个「小」、「大」、「无量」这三个三摩地。现在是第五科「一分修等三摩地」,这是分两科,第一科是「辨修相」,修这个三摩地的相貌,分两科,第一科是「一分修三摩地」,第一科是「问」。

  「复次云何一分修三摩地?」这个三摩地,叫做一分修三摩地,这是什么意思呢?你给我讲讲我听听。「谓于此中,或唯作意思惟光明相」,前面不是在初禅里面,是举这么个例子。在这个禅定里面,「或唯作意思惟光明的相」,说我是虽然得了初禅了,得了二禅、三禅、四禅,但是你现在是人间的人,还没生到天上去,所以是听人说、或者听经论上这么讲,或者是有一个高人来同你谈话,因为你若得了色界四禅以后,就会有那个不是平常的人来和你来往,就有这种情形。你一入定,有可能心就到天上去,也可能,一入定有可能到弥勒菩萨那儿去了,一入定到阿弥陀佛那儿去了,同阿弥陀佛、听阿弥陀佛说法,就会有这种境界,那当然是佛教徒才这样。非佛教徒他入定,他也不会和佛菩萨说话的,他不会的。若是我们佛教徒就有这种可能,因为佛教徒他读经论嘛!从经论上知道,喔!天上有弥勒菩萨,从是西方过无量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喔!那儿有阿弥陀佛国,东方世界有乐师如来,还有阿[门@人+人+人]佛、还有无量无边的佛,南方、北方。他一入定,他就能够想要见弥勒佛菩萨,他就去了,这是不可思议的事情。所以他就会有特别的一些消息和我们凡夫不一样。现在这儿说「谓于此中或唯作意」,或者禅定里面,只是这样观察思惟思惟是光明相,前面我们讲过思惟光明相。

  「或唯作意思惟色相」,前面光明相其实也是色相,但这个思惟色相就不限于光明相,我思惟个大莲花,那也是色相,我观佛的相好,那是也色相了,我修不净观也是色相,就是各式各样的色相。「或唯作意思惟色相」,而不思惟光明相,这样子不同了。这样思惟又是怎么回事呢?思惟的时候,就是想念的意思,想,想念母亲,你一想这母亲的相就现出来,我想这个大莲花,这大莲花的相就现出来,想完了以后,就是心住在这里不要动。想这白骨,白骨想完了,由足至头、由头至足,这么多少遍,想这个白骨,想完了不要一直的想,想完了的时候,心里面就安住在那儿不要动,就是入定了,这就是奢摩他了,是这样子,所以「而入于定」,这样意思。这是解释。

  「如是二种,随其次第,或了光明,或睹众色」。还是前面第一科,「如是二种」就是前面这两种,一个是思惟光明相,一个是思惟色相这两种。「随其次第」就是光明相和色相的次第。「或了光明,或睹众色」,随你的欢喜,你愿意只是修光明就修光明,或者只是观众色,就是观众色其中的一个,这样子入定,这就叫做「一分修三摩地」。

  子二、具分修三摩地(分二科) 丑一、征

  云何具分修三摩地?

  这是第二科什么叫做「具分修三摩地」?问,底下解释。

  丑二、释

  谓俱思惟而入于定,亦了光明,亦见众色。

  就是那个修行人,这两种所缘境,他都思惟观察,不限于一种,就这样思惟而后入于定,就是心住一缘离一切分别,这样子。「亦了光明,亦见众色」,就是了光明,同时也会见众色,见众色也了光明,这两种都是有的,那就叫做「具分修三摩地」,这样意思。

  癸二、释定难(分四科) 子一、标经说

  如是修习光明定者,定难差别,有十一种。所谓疑等,如经广说。

  「如是修习光明定者,定难差别,有十一种」。这底下第二科「释定难」,这「一分修等三摩地」分两科,第一科是「辨修相」,说完了。这底下解释定的难,就是还是有阻碍,这个定修不成,有这个问题,分四科,第一科是「标经说」。

  「如是修习光明定」啊!定还是有难的不同,有各式各样的差别的难,有多少呢?有十一种不同。「所谓疑等」,第一个难就是疑,有疑惑心。「如经广说」,像经里面说出来的这个疑,有各式各样的疑。这件事在《成实论》里面也有提到,在《成实论》有提到这件事。

  这底下第二科「问答辨」,前面第一科是「标经说」,这底下「问答辨」,来辨这难的事情,分两科,第一科「问」。

  子二、问答辨(分二科) 丑一、问

  问:此谁难耶?

  说有十一种难,它来障碍谁呢?这是「问」。底下第二科回答,分两科,第一科「标列相」。

  丑二、答(分二科) 寅一、标列相

  答:三摩地相。相有二种:谓所缘相,及因缘相。

  「答:三摩地相」。障碍谁啊?就是障碍你的三摩地的相貌,障碍你三摩地的体相,就是障碍你的三摩地。而三摩地相「相有二种」,那两种?「谓所缘相,及因缘相」。

  「所缘相」就是所缘境;缘这个所缘境,安住在这儿不动就是入定了。

  「因缘相」呢?就是入定的因、入定的缘,也就是入定的因缘,因此而能入定;那就叫做定的「因缘相」。这件事下面有解释,比如说不守根门…这些事,下面好多,解释很多事情。

  寅二、明住等

  用彼为依,住三摩地,若退彼相,便不能住。

  「用彼为依,住三摩地」。前面是「标列相」,这里是「明住等」。用彼所缘相及因缘相,为依止,你安住在三摩地里面,是这样子,若没有所缘相,你不能入定;没有因缘相,你也不能入定。有所缘相,而能够假藉因缘不断的修行,成功了,你就得定了,就是这样子,所以用彼为依,安住在禅定里面三摩地。

  「若退彼相,便不能住」,若是你有难的时候,或是有疑惑心,或是有其他种种的问题的时候,就会障碍你,这一障碍这所缘相和因缘相就失掉了,就没有了,没有了呢?「若退彼相,便不能住」,就不能住在禅定里,不能住在三摩地里了,就不能了。所以这个定还是有难、有阻碍的。

  子三、释差别(分十一科) 丑一、有疑

  此中最初,于所显现光明色相,不善知故,便觉有疑。

  这是第三科,第一科「标经说」,第二科「问答辨」。现在第三科,解释定难的差别,差别一共有十一科,第一科就是有疑惑。

  「此中最初,于所显现的光明色相」,就是你以光明的色相,以光明相、以色相为所缘境的时候,当然这光明相出现了,众色相也出现了,出现的时候,「不善知故」你不能够知道,那是怎么回事,你心里面就会有疑惑:这个相是从那儿来的?这是什么相?怎么回事情呢?比如说有的人静坐就感觉这个身体一直向上升,也有人静坐的时候一直向下沈、沈、沈,心里就这怎么回事呢?心里就恐怖了,这样子,那能得定呢?你就不知道。所以修行这件事是以学习教义为依止,说我不要去学习我就修行,这话对不对?当然你普普通通的这样子可以,我就是这样的念一句阿弥陀佛也可以,念阿弥陀佛实在也要读读《净土三经》好一点,读读《净土圣贤禄》也好一点,读读《往生论》也是好一点,说完全不读书只是念阿弥陀佛,也是可以,也是很好。但是你若是其他的修行,那就不一定。其他的修行,比如说我讨厌读书不求甚解,也可以,我就每天读读《金刚经》、读《法华经》、读《华严经》、读这些大乘经论,然后读完经论,我愿意跑跑街,跑一跑,愿意睡觉就睡觉,看报纸就看报纸,反正我一天就是这样做功课,那也可以。

  但是你想要深入的修行,那就不够,光是读经就是不够,你非要用功深入的学习才可以。你若深入的学习,说我在这儿静坐的时候,感觉自己一直向下沈,这不知怎么回事就害怕了,那是说恐怖,这是说有疑惑,怎么回事情这样子呢?静坐的时候感觉身体大大大,大得不得了,心里就疑惑怎么回事呢?但是你睁开眼睛看,你还是那么大,并没有真的大,所以你若是读读经,就知道这都是你的虚妄分别嘛!那有那回事情呢?说「不善知故」,你没有教义的知识,这些事情都不明白,但是有个疑惑,有的还不能解除这个疑惑,那你的定就修不成了。所缘相也没有了,因缘相也没有了,不能得定。说那是解门,我是行门!这个行门里面不可以没有解的呀!你没有解你能行吗?不可以啊!解是行的开始啊!不可以分开的啊!不可以分离的,不可以分离的,所以你若不善知就有疑,有疑的时候,这个禅定就有障碍了,就不能得禅定,不可以的。

  丑二、有不作意(分二科) 寅一、标举

  方便缓故,有不作意。

  这是第二科,前面是「有疑」,这是第二科「有不作意」,分两科,第一科是「标举」,举出来不作意。

  「方便缓故」,方便是什么?就是行动,以行动为方便,就才能成功啊!「缓故」,缓故是什么呢?就是懈怠啊!有人说你念佛的时候,一天念六支香佛,有人说那几时才能得念佛三昧呢?你看这个人会说出这样的一句话来,可见这个人的境界高啊!那几时才能得念佛三昧?才能得念佛三昧呢?但是话是那么说,我们初开始用功的人,不可以太多,你太多,睡眠还是要正常、饮食也要正常、一切正常,有正常的功课表,初开始还是要这样做,说打禅七,初开始修行的人,就是这样子可以。你的功夫高了,当然不可以打禅七,不合适,他一坐可以坐三天,可以坐七天,打禅七一会儿就开静了,那怎么可以呢!那是不对的嘛!所以,初方便的人是这样子。

  也有的人说是那个香火庙,很轻视这件事,我不轻视,我同意香火庙,说那儿有抽签的,我也同意,因为这是好像,他这是迷信,是的,你说的对,你说的是高的境界,但是我没有那么高啊!一般的这些非佛教徒,或者是佛教徒,他就是这香火庙最合适,烧烧香然后拜啊!哎呀!我的儿有病,然后我就求佛求神,因此而在那里拜佛三拜,不是栽培善根了吗?有神通的人他们一坐就什么事都知道了,我们没有神通的人有了什么事情,哎呀!这怎么办怎么决定呢?不能决定,抽个签啊!他从这儿就得到了一点信心,也好嘛!好过一点儿辨法没有,也是好。所以我不认为那是迷信,但是,我不去做那个事,所以这个事情,你要多方面去想,你才能知道这件事。

  有一个居士我和他只是见过一次面就是了,他是一个记者,我在南湾讲演他见过面,好像就是有点缘似的,我有一次去台湾去到飞机场,他非要送我去,到了飞机场,坐那儿等飞机的时候说话,说话的时候其中有一句话,我认为有道理。他说什么呢?他说出名字来,就是这个林云,他讲风水,讲气…讲什么。他能度化电影世界的人士,这个名星,那个名星,那一个人、那一个人,还有什么富贵的人,就相信这个,看看风水有道理跟他学,他因此给他一点佛法,你妙境法师辨不到这件事。哎呀!这个话非常有道理,非常有道理。我从这句话,我就也开悟了很多的事情,很多都有道理。他这个身份,他这样能力,就是度化这些人,他这个身份就度化这么多人,都有道理。你不要就唯有我第一,不必这么说,不要这样说,就是各适其事,这最好了,最好是这样的,我从这里想到这些事情。

  「方便缓故,有不作意」,就是懈怠了啊!懈怠了啊!本来静坐的时候要作意,止也是作意,观也是作意。你不作意的时候能止吗?自己心里面要缘所缘境,缘这个所缘境就要数数作意,于所缘境数数作意,你才能够不散乱,但是他现在懈怠了,不作意,他懒了,不想,你不想这个所缘境就失掉了,那怎么能入定呢?所以这个缓慢也是,不作意也是不行的。

  寅二、喻合

  如于众色,不欲见者,或闭于目,或复背面。此观行者,于诸色中不欲作意,亦复如是。

  「如于众色,不欲见者,或闭于目,或复背面」,这底下「喻合」,举一个譬喻来合这个方便缓的道理。

  「如于众色,不欲见者」,譬如这个人,他对于各式各样的形相,他不愿意去看见,那怎么样不愿意看见呢?我闭上眼睛,我不看。这佛在世的时候有个城东老母,城东老母是谁呢?就是给孤独长者里面一个管事的女人,给他管家的女人。佛给她现种种的形相,他就是把眼睛闭上,我不看,不看还是闭上眼睛还是能看见,说用手遮着,以手遮着还是能看见。

  「或闭于目,或复背面」,或背,我不和你面对,我背过来,背向过你,向着你,那么就不见,这样是不见众色。

  「此观行者」,说这个修观行的这个人,「于诸色中,不欲作意」,心里面原来是这样子入定的,现在,我不欢喜,不欲作意,「亦复如是」,也就是这样子。「或闭于目,或复背面」,方便缓慢了,缓慢了就是一样嘛!你不作意,就止也修不来,观也修不来,那就是障碍。这个不作意,也是有问题。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