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师地论
《瑜伽师地论》梵文 Yogācāra-bhūmi-?āstra佛教论书。简称《瑜伽论》。瑜伽师地,意即瑜伽师修行所要经历的境界(十七地),故亦称《十七地论》。相传为弥勒菩萨口述,无著记录。为印度大乘佛教瑜伽行派和中国法相宗的根本论书。...[详情]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三(16)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三(16)
丑九、令证通慧
又有二法,能令根熟补特伽罗,速证通慧。一、于教授教诫,远离谄诳。二、厌离为先,身语意行离诸调戏。
闻所成地这一大科,就是说明五明处。五明里面先说内明处。内明里面一共分四大科,现在是第四科,佛教所应知处相。这一大科里面分十科,十科里面第二科又分二十一科,现在是第九段,令证通慧。
「又有二法,」前面也是说二法,但是二法不只这一种,所以说又有。又有二种方法,如果你能够认真的去学习,去修行呢,「能令根熟的补特伽罗,速证通慧。」「根熟」这句话怎么讲呢?就是信进念定慧的善根成熟了。成熟了,就是在内凡位的时候,由外凡进入到内凡的时候,就是暖顶忍世第一的时候,暖位、顶位、忍位,就是根熟了。根熟,熟这个字,就是接近到结果的时候。比如树开花结果就是到熟的时候,就是可以受用了。现在是譬喻接近得圣道的时候,这一类的补特伽罗,这一类的有修行的人,就是已进入内凡位的这样的修行人。「速证通慧」,会很快的证悟到,也就是成就了神通、成就圣人的菩提的智慧。这句话是说这二法的功能,这二种法的作用。那二种法还没说,这以下说。
「一、于教授教诫,远离谄诳」,第一个方法就是这位学习佛法的人,对于师长的教授、对于师长的教诫,你要真实的接受,不可以有谄诳的这种态度。谄媚,就是表面上是接受了,而内心里面是不接受的,所以是欺诳,有欺诳性。现在是远离谄诳,就是真实的接受了师长的教授教诫,努力的去修行,修四念处,努力的这样用功修行。这是到了根熟的人,到了暖顶的时候,能努力的这样修行,这是一个条件。
第二个条件,「厌离为先,身语意行离诸调戏。」就是要有厌离心,就是要有出离心。厌离这个有漏的惑业苦,是一个苦恼的境界,要生厌离心;对于色声香味触,这五欲要有厌离心。有厌离心,就有出离的愿了,就能够精进的发动自己修行了。「厌离为先」,就是先要有厌离的愿,然后在自己的身语意三业里面,身行、语行、意行这三业里边,「离诸调戏」,就是不要放逸。调戏就是放逸的意思,不要放逸。这样说,就是不要放逸,而能精进的接受师长的教授教诫,就能速证通慧,就是这样意思。
丑十、令梵行者共住安乐
又有二法,令居一处同梵行者,展转皆得安乐而住。一者、堪忍他所逼恼。二者、自不逼恼于他。
这是第十科,令梵行者共住安乐。
「令居一处」就是大家居住在一个地方,「同梵行者」,共同的修梵行的人,大家都是一样的修学四念处的人。「展转皆得安乐」我不触恼你,我能够帮助你,使令你得安乐;你也不触恼我,能帮助我得安乐,身心安乐而住。有二法会有这个作用。什么方法呢?
「一者、堪忍他所逼恼」第一个就是别的人若逼恼你,你能够容受,你能容忍,不介意这件事,要有这样的忍力。而这个忍力,当然还是戒定慧。戒定慧,一个就是要有智慧把这件事看化了它,不介意;加上点戒定,这件事就办到了,就能堪忍他所逼恼。逼恼有二种:一种是无意的,无意的对同梵行者有一点逼恼。第二种就是有意的。这二种就是在你的大智慧的观察,就把它看破了,你能容忍这件事,不介意这件事。
「二者、自不逼恼于他」别人逼恼我,我能够容忍,而我自己不逼恼别人。这件事就办成功了,那就是可以同梵行者同住安乐。这倒是很简要,的确是这么回事。说是有人说,如果你容忍了,他继续地逼恼你,没有这回事。你一直这样的容忍,对方就不好意思再逼恼你了,自然是这样子。
丑十一、令梵行者互无违诤
又有二法,令居一处同梵行者,未生违诤,遮令不生;其已生者,速令止息。无斗、无讼、无诤、无竞。一者、展转互起慈心;二者、平等受用财法。
这是第十一科,令梵行者互无违诤。
「令居一处」的同梵行者,「未生违诤」就是没有发生冲突,「遮令不生」你若学习这二个方法,就能使令冲突不生起,能障碍它不生起。「其已生者」若是已经生起了,「速令止息」,这二法能使令它很快的就停下来。
「无斗、无讼、无诤、无竞」。「斗」这个字,以物较胜叫做斗。我查那字典上讲,斗鸡,斗棋,斗酒,斗蟋蟀,斗牌,就是这些事情,这叫做斗。以物较胜叫做斗。这个「讼」呢,就是彼此诤论是非曲直,在法官的面前,那叫做讼。「诤」,就是二个人对辩叫做诤。「竞」,就是二个人打起来了叫做竞。战斗以求胜,叫做竞争。现在这个修行人呢,是无斗、无讼、无诤、无竞,没有这回事情。修行人有什么方法能够彼此和合无诤呢?
「一者、展转互起慈心」,彼此间我慈爱于你,你也慈爱于我;你慈愍于我,我也慈愍于你;这样子当然就没有事嘛!就算是有一点问题,由这个慈愍心就化解了。「二者、平等受用财法」这个财法是发动、是生起斗诤的一个原因,现在能够平等的受用财法,就不会有诤了。就是这二个方面能够息诤,这二个方法可以息诤。
丑十二、令得定地清净梵行
又有二法,速令心住得三摩地清净梵行。一者、忆持久远所作所说增上力故,若有所犯,如法悔除;若无所犯,便生欢喜;昼夜随学,常无懈癈。二者、于身语意一切事业,能正了知增上力故,于诸过失无违犯。由此因缘亦无忧悔,随生欢喜;广说乃至解脱知见。
这是第十二科,令得定地清净梵行。
「速令心住,」有二个方法令你很快地,心就能够寂静住,就得了三摩地了、得了禅定了,能够有清净的梵行,成就了这清净的梵行。那二法呢?
「一者、忆持久远所作所说增上力故,若有所犯,如法悔除;若无所犯,便生欢喜,昼夜随学常无懈癈。」这是一法。就是自己回忆,忆就是念,就是回想这个念心所,想念以前自己经过的事情。这个念就是持,所念的法为能念的心心所所摄持,所以叫做……忆就是持。所以我们……经论上说陀罗尼。陀罗尼是什么?就是念。就是有不可思议的念力,那就叫做陀罗尼。所以忆就是持。「忆持久远」,很久很久以前所作的事情、所说的话。由这个忆念的强大的力量,「若有所犯」,我忆念以前,现在这一剎那以前,乃至久远的事情,我若有所违犯清净的戒法,或者有其他的过失,「如法悔除」,我就如佛所说的忏悔法,把它忏除去,又恢复了清净,把这个罪过灭掉。「若无所犯,便生欢喜」了。那么,「昼夜随学常无懈癈」。我没有什么过失,我就如法的修学四念处。昼,白天,夜间都是不懈怠的学习、修行。「常无懈癈」,不懈怠,也不停止自己的修行,常是这样做。
「二者、于身语意一切事业,能正了知增上力故,于诸过失终无违犯」。前面这一法,回想自己,每一天所作的事情,若有过失就忏悔。这第二法是于身语意,身所做的事情,语所说的语言,内心的思想,由身语意发动出来一切的事业,自己能够「正了知」,能够没有错误地、很分明的认识,自己都做了什么。由这样的正知的「增上力故,于诸过失终无违犯」,对于这一切的过失,身语意……通常来说呢,就是十善,学习十善法,不犯一切的过失。那么详细来说,当然出家人就是戒,比丘戒和菩萨戒,都要它清净。「于诸过失终无违犯」,不犯过失,没有过失,犯了过失就忏悔,而且特别地清清楚楚的认识,自己三业要它清净,没有过失。
「由此因缘亦无忧悔。」由于自己不犯过失,所以心里面不忧悔。「随生欢喜」,所以心里面常常是三业清净,修学圣道,心里面很快乐。「广说乃至解脱知见。」广说戒清净,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都成就了。所以由这二法,那么就可以令得定地清净梵行,可以这样子。
丑十三、能越众苦
又有二法,能越众苦。谓能超越诸恶趣苦;及能超越生死大苦。一者、深见现法当来诸过患故,远离恶行。二者、心常安定,精勤修习菩提分法。」
这是第十三科,能越众苦。
「又有二法,能越众苦。」是什么呢?「谓能超越诸恶趣苦,及能超越生死大苦。」「能越众苦」有二种方法……「能越众苦」,就是能解脱众多的苦恼。什么苦恼呢?「谓能超越诸恶趣苦」,能够超越三恶道的苦恼。「及能超越生死大苦」,这是进一步能超越三界的生死大苦,就是人天的生死苦也超越了,不只是三恶道。那就是超出三界,得了圣道了,这要阿罗汉以上了。那二法能有这种作用呢?
「一者、深见现法当来诸过患故,远离恶行」。第一个方法就是自己深深的看清楚了,现法的诸过、当来的诸过。就是现在的色受想行识上面,这一天的经过,自己所作的事情,能看见出来,若是有过失,深深的看出来现法的诸过患。我若是身不清净,语不清净,心不清净,会有大患;深深的看出来将来也有过患。你现在做错了事情,将来有后果的,也是有过患的。「远离恶行」,若这样子,你深深的看见这一点,就自己再不要做恶事,恶事不可以做。「远离恶行」。
「二者、心常安定,精勤修习菩提分法。」前一段就是不做一切恶行。不做恶行,也就是相信因果的关系,相信有因就有果,所以不可以做恶事,将来去得恶报。第二样事情呢,就是心常安定,也就是心常决定。精勤的修习菩提分法,也就是四念住、三十七道品,这样精进用功修行。这样子呢,就「能越众苦」,能超越诸恶趣苦,及能超越生死大苦了。
丑十四、令修断等得安乐住
又有二法,能令修断居远离者得安乐住。一者、于诸境界不生杂染,无恶寻伺,扰乱其心。二者、凡所啖食,要为利益,称量消化,能随顺断,令身调适。
这是第十四科,令修断等得安乐住。
「又有二法,能令修断居远离者得安乐住」。「能令修断」修学菩提分法,断除一切爱见的烦恼,这样的修行人。他「居远离者」,在远离处住,一个身远离,一个心远离,前面都讲过了。使令这种人得安乐住。有二个方法,使令这种人得安乐住。
「一者、于诸境界不生杂染,无恶寻伺,扰乱其心。」第一个就是我们修行人的眼耳鼻舌身意,在色声香味触法的境界上,不要有杂染、不要有染污。不要有染污,这上面说「无恶寻伺扰乱其心」,没有欲寻伺、恚寻伺、害寻伺,没有这些染污法来扰乱自己的心,这是一个条件。这个杂染分二种:一种就是贪瞋痴的这一切烦恼,刚才说的这个欲寻伺、恚寻伺、害寻伺这都是杂染;另外一个染污是什么呢,就是执着。我们这一念明了的心,和一切境界接触的时候,你要知道这都是如幻如化的,都是毕竟空的,不要执着它是真实的,你若执着它是真实的,就是杂染了。所以这一念心,这一念无所得的智慧,你若能把握得住,就是「于诸境界不生杂染」,就不会有恶寻伺扰乱其心了,常常的把握住这一念智慧。
「二者、凡所啖食,要为利益,称量消化,能随顺断,令身调适」第二样事情,就是自己日常饮食,所「啖食」的这些营养,「要为利益,称量消化」,「要为利益」这句话是为成道业应受此食。这个动机,你为什么要吃饭?吃饭的动机是为了道业的成就,叫「为利益」。而吃了这个东西,你要能知道,我能消化。如果生了杂染心了,生了贪心要多吃,就不能消化,这里有这个问题;当然吃太少也不行,你要称量,吃下去自己能消化它。「能随顺断,令身调适」,这个营养、饮食吃下去以后,能消化、能得到它的营养,使令自己的地水火风,得到了适当的营养的力量,这个力量能随顺你修学圣道,叫做断。这个「断」,就是修学圣道能断烦恼。「令身调适」,使令你这个四大的身,四大调合,不会有病。你要称量这件事,吃的东西要这样。
《披寻记》四八三页:
又有二法能令修断居远离者得安乐住等者:此中二法,谓修根律仪,及于食知量。如次配释应知。
「又有二法能令修断居远离者得安乐住等者:此中二法,谓修根律仪,」头一个法,于诸境界不生杂染无恶寻伺扰乱其心,是修根律仪,就是把这六根都是合乎律仪的,而没有染污。「及于食知量」,第二法就是于食知量的意思。「如次配释应知」。
丑十五、令修善品时无虚度
又有二法,令修善品诸苾刍等时无虚度。一者、于诸根境正勤方便研究法相,二者、知时、知量少习睡眠。
「又有二法,令修善品诸苾刍等时无虚度」这是第十五科,令修善品时无虚度。这二种法,它的作用能使令我们修学善品的诸比丘等,「时无虚度」,光阴不会空过了,这二种法有这个好处。什么呢?
「一者、于诸根境正勤方便研究法相,」第一个法就是我们于根,就是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境,就是色声香味触法六境;「正勤方便」就是要精进,不要懈怠。不要懈怠,以止观为方便,「研究法相」,研究就是观察,观察这个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触法,都是无常、无我的,也就是修止观的意思,这指修止观。你常常这样做,光阴就是没有虚度。
「二者、知时、知量少习睡眠」,第二个要知道时间。现在这个时间应该静坐、经行,经行、静坐,来修学止观,不是睡眠的时候。就是要到中夜,白天不要说,就是夜晚的初夜,初、中、后,夜间分三个时间,初夜、中夜、后夜,这个初夜和后夜都是用功修行的时候,中夜可以休息。知量,现在这个时候是中夜,我应该休息了,但是要知道休息,要「量」,要知道量,不能休息时间太多,要「少习睡眠」,睡眠的时间要灭少。这样说呢,就是时时的修学止观,睡眠减少一点。这样子,光阴就没有空过,是这样意思。
丑十六、成坏增上心学慧学(分二科) 寅一、举能坏
又有二法,能坏增上心学慧学。一者、建立邪学,违越正学,及怀犹豫。二者、增益损减邪见决定。
这是第十六科,成坏增上心学慧学,就是成增上心学、增上慧学,破坏增上心学、增上慧学这二件事。分二科,第一科是举能坏。
有二法能破坏我们的增上心学,能破坏我们的增上慧。那二法呢?「一者、建立邪学,违越正学,及怀犹豫」。「建立邪学」,这个建立是什么意思呢?一般人不能建立,就是有一点聪明的人,他会说出来一大套的理由,我这样作是对的,这叫做建立。建立邪学,就是不符合佛法的、不符合正法的,违反正法叫做邪学。「违越正学」,他是与佛法是冲突的。「及怀犹豫」,内心里面对于佛法有犹豫,对于正法有犹豫,就是有疑惑。他自己另外发明一个他认为是正法的,就是这种情形。这样子就能破坏佛法的增上心学、增上慧学。这是一样。
「二者、增益损减邪见决定」第二法是什么?增益损减邪见决定。增益也是邪见,损灭也是邪见。这个增益就是加多的一种邪见。比如说外道,说持牛狗戒可以生天。他会说出理由来的,为什么持牛狗戒会生天,他会说出理由。而实在这是没有这么一回事,所以这叫做增益的邪见。正式的说是这个人修学善法可以生天,他说这个不能,那么叫做损灭的邪见。做恶事会到三恶道去,他说做恶事不会到三恶道去,所以这叫做损灭邪见。增益也是邪见,损灭也是邪见。对于这种邪见他是决定,决定不变,他有了这个邪见以后,你怎么样也不能动转他,你不能改变他,所以叫做决定。那么这就是能坏增上心学,能坏增上慧学。这是举能坏。底下第二科例能成。
寅二、例能成
与此相违,当知即是白品二法。
「与此相违」与前面这二个相违,不同于这两个的,「当知即是白品」就是清净善法、良法。就是没有增益、损减的邪见决定,也不建立邪学,违越正学及怀犹豫,那么就是清净的善法了。
丑十七、令成熟者速入现观
又有二法,能令已集菩提资粮,未入现观补特伽罗速入现观。一者、思惟现在过去自他衰盛。二者、勤修谛行所摄无倒作意。
这是第十七科,令成熟者速入现观。
「能令已集菩提资粮,未入现观补特伽罗速入现观」。「能令已集菩提资粮」,能使令已经集聚了菩提资粮的人……已集菩提资粮的人,就是这个人,他能够学习佛法,从文字上的佛法去努力的学习,得正知正见,这是一个菩提资粮。这样说得正知正见是属于慧,那么另外也应该要有福德的资粮,或者为大众僧服务,也是一种福德资粮,护持佛法也是一种福德资粮,就是成就圣道要有福德资粮,也要有智慧的资粮,就是闻思修的智慧。那么这些资粮已经积集了。资粮这句话就是因,得圣道的因缘叫做资粮,你要有这样的因缘,你才能够修学圣道,才可以得圣道。这个发心的人,已经积集了菩提的资粮,但是还没能够「入现观」,就是还没有得圣道。这个现观就是已经得到须陀洹果以上的圣人,名之为现观。就是他得到了那个清净无分别的智慧,见到真理了,那叫做现观。现在这个人菩提资粮是积集了,但是还没有证悟圣道,「未入现观」。这个补特伽罗这个人,「速入现观」,你若修学这二种法呢,你就很快的可以得入圣道。这样说已集菩提资粮,就是外凡位的人。内凡位的人,暖、顶、忍、世第一、那就是开始修四念处了。这个四念处修的也不错了,达到了暖的程度。这个时候还是没有入现观。
「一者、思惟现在过去自他衰盛。二者、勤修谛行所摄无倒作意。」这个其实就是修无常观。第一个思惟现在过去自他,现在的自他衰盛,过去的自他衰盛,思惟无常,修无常观。修无常观的时候,就可以知道世界上一切有为法都是靠不住的。二者、勤修谛行,那怎么样才能够最安稳呢?就是要修学圣道。修学圣道就是苦集灭道了,修学圣道就是修学四念处了。「勤修谛行」精勤的修学苦集灭道四谛的胜行,苦、空、无常、无我这是圣行。「所摄」,属于这个范围内的无倒作意,不颠倒就是没有错误的如理作意。你能这样修无常观,修胜行,你就能够「令未入现观补特伽罗速入现观」了。《披寻记》解释的好。
《披寻记》四八四页:
又有二法至无倒作意者:此中二法,谓厌及欣。如次配释应知。谓自衰损及他衰损,现在会遇,正现前时,如理作意数思惟故,成可厌处。若自兴盛,及他兴盛,过去尽灭,离变坏时,如理作意数思惟故,成可厌处。如声闻地说。(陵本三十一卷十八页)是名思惟现在过去自也衰盛。
「又有二法至无倒作意者:此中二法,谓厌及欣」第一个法,思惟现在过去自他衰盛是厌;第二法是欣,是所欢喜的。「如次配释应知」。这底下解释。「谓自衰损及他衰损,现在会遇,」自己衰了,很多如意的事情都没有了,叫做衰,叫做损。及他人也是如意的事情没有了,衰损。这种不如意的衰损,现在会遇,正是现在遭遇到这种不如意的事情的时候,所以「正现前」的「时」候。「如理作意数思惟故,成可厌处」自己遇到了衰损的时候,你能够有如理的作意,修无常观,当然这都是因缘生法,如理作意,而不怨天尤人。数数的思惟,「成可厌处」,这样子在自己的内心里面,就成立了无常观了,厌离心就建立起来了。「若自兴盛,及他兴盛」若自己遇见一切很多令你满意的事情;或者他人,我的一些亲爱的人,他们有些满意的事情,是「过去尽灭」,是过去的时候有这种如意的事情,但是现在来说,这些都没有了。「离变坏时,如理作意」这些如意的事情同你分离了,说是那个财富还在,但是你没有所有权了,所以同你分离了。不是说一定那个东西坏了,那个大楼房还是很好的在那里,但是不是你所有了,叫做离。或者那件事坏了,变坏时,如理作意「数思惟故,成可厌处,如声闻地说。(陵本三十一卷十八页)是名思惟现在过去自他衰损。」这么样讲。这样子思惟无常,使令自己有衰盛。
在本论下文也有提到,在《杂集论》上也有提到,说我现在是如意的,这个衰损不如意的事情,我没有这个事情,我现在还都是如意的。但是从无常的道理来说,终究有一天要到来的,所以应该生厌离心。
丑十八、令速圆满离垢梵行
又有二法,令观行者最极究竟离垢梵行速得圆满。一者、修谛现观;二者、于后离欲方便勤修,于诸等至无有爱味,离诸障难。
这是第十八科,令速圆满离垢梵行。
又有二种方法,「使令行者」,就是修止观的人,「最极究竟」,「最极」的「离垢梵行」,「究竟」的「离垢梵行」。达到最高的时候叫「最极」,「究竟」就是所有的烦恼都清除了,所有的智慧也都圆满了,叫究竟。这个最极究竟究竟指什么说的呢?就是「离垢梵行」,「离垢」是远离了爱见的烦恼,「梵行」就是戒定慧的梵行,速得圆满。那二法有这么好的作用呢?
「一者、修谛现观;」就是修四念处了。谛就是苦集灭道,就是真理,能现观真理,那就叫做「谛现观」。现在修谛现观,就是暖、顶、忍、世第一这时候修谛现观。「二者、于后离欲方便勤修」第二个是修谛现观这个时候,那么就达到初果了。「于后离欲」,初果以后,初果、二果这个时候还有欲,还要继续修谛现观才能离欲。于后离欲的方便,还是四念处,以四念处为方便来离欲。「勤修」,勤修四念处。「于诸等至无有爱味,」离欲以后成功了,就是得禅定了,就是得到色界四禅、无色界的四空诸等至。对于得到色、无色界的禅定,对于这个禅定里面不爱味、不执着。「离诸障难」那就是远离了一切的障难。爱烦恼是个障难,见烦恼也是个障难,现在通通完全远离了。就是用修这二种方法,就是能令观行者最极究竟离垢梵行速得圆满,这样意思。
丑十九、令速引发一切胜德
又有二法,令观行者速能引发世、出世间一切胜德。一者、九相住心。二者、由六种事以正定心思择诸法。如声闻地当广分别。
「又有二法,令观行者速能引发世、出世间一切胜德。」这是第十九科,令速引发一切胜德。速能引发世间的一切胜德,出世间的一切胜德。世间的胜德,当然就是色、无色界的禅定,大福德的境界,出世间的圣道,三明六通、乃至无上菩提。
「一者、九相住心」有二种法使令你能够引发世、出世间一切胜德。那二法呢?「一者、九相住心;」就是九心住,那个内住、等住、安住、近住那个地方……一共九住,后面有详细解释。「二者、由六种事以正定心思择诸法,如声闻地当广分别」这个九相住心如果修成就了,就是奢摩他成就了。奢摩他成就了,(此句已请示 院长,故删除)由九相住心到了未到地定就是奢摩他成就,然后到四禅都是奢摩他。「二者、由六种事」这是修毗钵合那。六种事就是寻思于义、寻思于事、寻思于相、寻思于品、寻思于时、寻思于理,义、事、相、品、时、理这六种事,由这六种事「以正定心」就是你的心在正定里面,也就是在奢摩他里边来思择诸法。思择诸法就是根据这六种事去思择诸法、思惟诸法的道理。「如声闻地当广分别」,在声闻地里面是很详细的说这九种住心,九相心住和六种事,会详细解释的。
丑二十、诸观行者清净差别
又观行者有二种净。谓作意净及所依净。于三世中远离愚痴,智清净故,名作意净;远离三界诸烦恼品粗重法故。名所依净。
「又观行者有二种净。」这是第二十科,诸观行者清净差别。观行者有二种清净,「谓作意净及所依净。」这二种清净。「于三世中远离愚痴,智清净故,名作意净」这底下解释这二种清净。「于三世中」,就是过去的一切诸行,现在的诸行,未来的诸行,这三世中,「远离愚痴」,对于这一切的诸行,也就是色受想行识,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触法,也就是十八界了;对于这一切法要远离愚痴。我们执着它是我,是愚痴,执着它是真实的,都是愚痴。我们知道都是无我的,是苦、空、无常,那么这样子去观察,那就是没有愚痴了,就是你的智慧清净了,有了清净的智慧了。「名作意净」,作意净就是心在观察一切法的时候,你若有这样的智慧,就是叫做「作意净」。
「远离三界诸烦恼品粗重法故,名所依净。」「远离三界诸烦恼品,」欲界、色界、无色界的爱烦恼、见烦恼的粗重法故。这个粗重,应该说有二种粗重,一个是身体的粗重,身粗重,一个是心粗重。心粗重包括烦恼和烦恼的种子在内。远离这些粗重,那么这就叫做所依净。所依就是色受想行识,就是眼耳鼻舌身意,就是所依。这样子,远离了粗重。人若离欲了以后,这个身体就不粗重。人若有欲的时候这个身体就粗重。那么断了一切的爱烦恼和见烦恼,烦恼的种子粗重也都没有了。这个时候,你的眼耳鼻舌身意,你的色受想行识是清净的,所以叫做所依净。这个所依净,如果只是非佛教徒,只是得到禅定的时候,也感觉到这个身体清净。非佛教徒,他若能放下欲,能修学禅定成功了的时候,也感觉这个身体清净,这身体好像如云如影,有若无那样子,不粗重。那么心也没有欲,与禅定相应的时候,心也是清净,名所依净。但是你若不修毗钵舍那的佛法的四念处,你不能够远离愚痴,「于三世中远离愚痴,智清净故。」这个作意净你得不到。所以我们从《瑜伽师地论》和《大智度论》里面来看呢,用这样的,这好像是一个尺似的,我们量一量这个地方有多长,有多高,这个尺。那么经论上说的这个话,这就是一个尺,去量一量那个人的修行,就可以知道你修行的对不对。所以只是修奢摩他是不成功的,是不行的,你非要有奢摩他,还要有毗钵舍那才可以。而这个毗钵舍那,通常的情形,还就是苦空无常无我,还就是这样观察才可以。
丑二十一、心解脱者内证差别
又有二法,心善解脱诸阿罗汉内自所证。一者、于现法中苦因永尽;二者、由此为先当来世苦,毕竟不生。
「又有二法,心善解脱诸阿罗汉内自所证。」这是第二十一科,心解脱者内证差别。又有二种方法,「心善解脱诸阿罗汉内自所证」,就是他的心,他这个明了性的心,从爱烦恼、从见烦恼里面解脱出来了,这样的阿罗汉他内心里面所证悟的境界,这二种法是他所证悟的。什么呢?
「一者、于现法中苦因永尽」就是在现在的眼耳鼻舌身意里边,「苦因永尽」,就是贪无余断、瞋无余断、愚痴无余断,没有残余,没有剩余的,究竟的断掉了,「苦因永尽」。「二者、由此为先当来世苦毕竟不生」第二件事呢,「由此为先」由此现法中苦因已尽为先,你先要有这个条件,那么「当来世苦毕竟不生」,将来世的苦恼的境界,决定是不会生起了。这是心善解脱诸阿罗汉内自所证的。
那么这是一共二十一科。这二十一科解释完了。
- 上一篇: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三(15)
- 下一篇: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四(1)
-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三(9)
- 瑜伽师地论讲记
-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五十(9)
-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五十(8)
-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五十(7)
-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五十(6)
-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五十(5)
-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五十(4)
-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五十(3)
-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五十(2)
-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五十(1)
-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九(7)
-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九(6)
-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九(5)
-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九(4)
-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九(3)
-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九(2)
-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九(1)
-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八(14)
-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八(12)
- 楞严经白话文卷一
- 第一卷 忉利天宫神通品
- 卷一 序品 第一
- 第四卷 阎浮众生业感品
- 第六卷 如来赞叹品
- 第二卷 分身集会品
- 第三卷 观众生业缘品
- 第八卷 阎罗王众赞叹品
- 第五卷 地狱名号品
- 第七卷 利益存亡品
- 妙法莲华经注音 序品第一
- 第十三卷 嘱累人天品
- 第九卷 称佛名号品
- 第十二卷 见闻利益品
- 第十卷 校量布施功德缘品
- 《地藏经》赞
- 第十一卷 地神护法品
- 《地藏经》开经偈
- 楞严经白话文卷二
- 《华严经》原文卷一至卷五
- 妙法莲华经弘传序
- 楞严经注音 第一卷
- 卷一 方便品 第二
- 《地藏经》回向偈
- 妙法莲华经注音 譬喻品第三
- 妙法莲华经注音 方便品第二
- 卷二 譬喻品 第三
- 楞严经白话文卷三
- 楞严经白话文卷四
- 卷七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第二十五
- 卷二 信解品 第四
- 楞严经注音 第七卷
- 妙法莲华经注音 化城喻品第七
- 卷三 化城喻品 第七
- 卷三 药草喻品 第五
- 卷六 药王菩萨本事品 第二十三
- 妙法莲华经注音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第二十五
- 楞严经白话文卷十
- 楞严经白话文卷五
- 卷四 五百弟子受记品 第八
- 圆觉经讲的是什么内容?圆觉经概说
- 《大宝积经》共有多少卷,是谁翻译的?
- 楞严经是怎么来的?楞严经的由来故事
- 佛经的序分、正宗分、流通分是什么意思?
- 玄奘大师版《心经》讲记
- 念地藏经期间总做噩梦,这是为什么?
- 《华严经》是怎么来的,是谁从龙宫带出来的?
- 念经时,可以跟着文字去理解内容,感受景象吗?
- 《六祖坛经》的四种版本
- 维摩诘经主要讲了什么?
- 华严经是大乘经典吗,有哪些汉译本?
- 真正的佛在哪里?真如自性是真佛,邪迷三毒是魔王
- 《坛经》处凡愚而不减,在贤圣而不增的意思
- 《法句经》偈颂:人生在世间,应实行善德的讲解
- 百佛名经注音版
- 增一阿含经是谁翻译的,多少卷,讲什么?
- 《华严经》偈语“汝等众生,不能自救”是什么意思?
- 妙法莲华经是谁说的?
- “空”与“色”相依相存,无有差异
- 《法华经》的四安乐行是指什么意思?
- 《法句经·智者品》偈颂:智者不为得失心动
- 《维摩诘经》的汉译本与注疏
-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是谁翻译的?心经译者玄奘大师
- 佛语法门经注音版
- 法华经是谁翻译的?妙法莲华经译者鸠摩罗什介绍
- 《无量寿经》三辈往生是通途菩提心还是净土菩提心?
- 《法句经》偈颂:此心难觉察,随欲望流转的解读
- 《心经》的大智慧
- 圆澄禅师翻跟斗作礼讲《金刚经》
- 《父母恩重难报经》提倡孝道的偈语
- 《六祖坛经》中的两处“念”是指什么?有什么不同?
- 佛说菩萨行五十缘身经注音版
- 大方等如来藏经注音版
- 如何拥有幸福的生活?常修慈悲心,烦恼自然无
- 《法句经·心品》偈颂:飘浮不定心,不明了正法的讲解
- 九品往生出自哪部经典?
- 莲池赞的全文及拼音
- 华严经有几个版本?四十华严、六十华严、八十华严
- 菩萨生地经注音版
- 从《坛经》片段,瞻仰学习六祖大师的嘉言懿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