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师地论

《瑜伽师地论》梵文 Yogācāra-bhūmi-?āstra佛教论书。简称《瑜伽论》。瑜伽师地,意即瑜伽师修行所要经历的境界(十七地),故亦称《十七地论》。相传为弥勒菩萨口述,无著记录。为印度大乘佛教瑜伽行派和中国法相宗的根本论书。...[详情]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四(2)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四(2)

  寅二、能令有情难不护根(分二科)  卯一、正辨相(分二科)

  辰一、举不护(分二科)            巳一、总标列

  复有三法能令有情不护诸根:一、于依止中邪法种子,二、于诸境界取不正相,三、于私隐处不正思惟。

  「复有三法能令有情不护诸根」,这是「佛教所应知处」相,十科里面的第二科。第二科里面分四十科,四十科里面现在是第二科「能令有情护不护根」这一科。这一科里分两科,第一科是「正辨相」又分两科,第一科「举不护」,「举不护」里面又分两科,第一科是「总标列」。

  这个「护、不护」是什么意思呢?护是保护的意思,不护就是不保护。因为我们凡夫从无始以来,这个身、口、意三业的放逸是习惯了的,但是相信了佛法以后,因为有因果的问题要保护自己不要放逸、不要作恶,这叫做保护。不护就是不保护,还随意的放逸,那么叫做不保护。若能够不做恶事,常能做善事,就是保护自己的安全;若常做恶事,就不能保护自己的安全了,因为作恶有恶报,就苦恼了。现在这里面第一科举这个「不护」,先把它列出来。

  「复有三法」,还有三种事情,能使令有情不保护自己的眼、耳、鼻、舌、身、意,那三法呢?「一、于依止中邪法种子」,这个依止,其实一切法以心为依止的处,心里面有善法的种子,也有恶法的种子;现在不保护自己,就是邪法的种子,因此法而令自己受诸苦恼,那样的法就叫邪法。邪法也有种子,就是在阿赖耶识里面有那种功能,他若动作出的时候就会做恶事,那样的功能叫做邪法种子。这是不护诸根的一个原因、一个条件。

  「二、于诸境界取不正相」,邪法的种子,在这里倒是很明白的就举出来,就是贪欲、瞋恚和害;欲、恚、害这三种恶法。现在这里说第二种「于诸境界取不正相」,就是这个欲,贪欲心和愤怒和这个害,这三种心理对于所遭遇到的境界,这色、声、香、味、触这一切境界「取不正相」,去取着、去执着、去分别这不正的相貌,就是错误的相貌。因为取着这样的相貌,使令自己的欲心生起来,使令自己的愤怒心生起来,使令自己的害心生起来,有能缘的心,也有所缘的相貌;这个所缘的相貌,是生起能缘心的一个所缘缘的。所以不可能只是心,一定还有境界的,因为「取不正相」所以就有这样的欲、恚、害的心情了。取这个不正相,能取的就欲、恚、害,就是这样的恶法,使令自己受到伤害。

  「三、于私隐处不正思惟」,这个「于诸境界」是普遍的;「于私稳处」是各别的,有不正当的思惟,也还是欲、恚、害。因此三法而有这些不护,不能保护自己安全的这种事情。

  这是「总标列」,底下第二科「明三法」分两科,第一科是「标举」。

  巳二、明三法(分二科)  午一、标举

  如是三种,当知即是欲贪、瞋恚及与害品。依四处所,发生三种不正寻思。

  「如是三种,当知即是欲贪、瞋恚及与害品」,前面列出来这三法,说的还没有,实在没有说明白,那么究竟指那三种说的呢?当知就是欲贪心,这个欲是所贪;贪是能爱这个欲的心情,所以叫做「欲贪」。「瞋恚」心「及与害品」,想要伤害对方,这三种心理。

  《披寻记》四八八页:

  一于依止中邪法种子等者:此中邪法,即是欲、恚、害,今说彼种以为第一。由欲、恚、害于诸境界取净妙相或瞋恚相等,故说彼相以为第二。复于彼相不正思惟,多所修习,故说思惟以为第三。如是三种,当知通说欲贪、瞋恚、及与害品。非依次第一一别配。

  「于依止中邪法种子等者:此中邪法,即是欲、恚、害」这三种。「今说彼种以为第一」,就是欲、恚、害指现行说的,现行是由种子来的,现在这种子算是第一法。「由欲、恚、害,于诸境界取净妙相或瞋恚相等,故说彼相以为第二」,这是解释那个第二,「于诸境界取不正相」。什么叫做「取不正相」呢?这底下说,就是以欲、恚、害这样的心情,在诸境界上面取「净妙相」,这就是贪欲心;贪欲心去分别「净妙相」,这个贪心就来了,贪欲心就生起了。「或瞋恚相等」,所以这个瞋恚心就生起来了。「故说彼相以为第二」,这个害也是瞋恚相,但是可有差别,下面有解释。

  「复于彼相不正思惟,多所修习」,就是思惟了、又思惟,思惟了、又思惟,就是「多所修习」,「故说思惟以为第三」。「如是三种当知通说欲贪、瞋恚、及与害品」,这三种相是通说欲贪、瞋恚及与害品的,是这样意思。「非依次第一一别配」,不是说第一个是欲,第二是瞋恚,第三个是害品,不是;每一个都有欲、瞋恚、害品的。「于依止中邪法种子」也通于欲、恚、害品,第二、第三都通于这三种的,是这样意思。这还是「标举」,底下。

  依四处所,发生三种不正寻思

  「依四处所」,前面说出来这三种邪法,这三种邪法是依四个处所;就是依止四种境界,「发生三种不正的寻思」,发生这欲、贪、瞋恚及与害品。

  这是「标举」出来,究竟那四种处所呢?下面有解释。

  午二、别显(分三科)  未一、欲寻思

  谓于自己利等四种白品法处为欲获得,或为不失,生欲寻思。

  「谓于自己」,就是这件事对于我自己,有「利等四种不同」。人说是八风不动,就是那八风;八风就是利、衰、毁、誉、称、讥、苦、乐这八法。这八法,「利、衰」怎么讲呢?这个利,就是利益的利,这个利实在就是财富,衣服、饮食、卧具、医药,就是自己的一切财富,你得到了很多的财富这叫做利。衰就是失掉了财富,财富失掉了,这叫做衰。

  「毁、誉」怎么讲呢?誉,其实就是赞叹的意思;毁就是毁谤。但是这是不当你的面来赞叹你,说这个人有信、有戒、有闻、有舍、有慧,有信、戒、闻、舍、慧,就是这个人的品德种种好,这叫做誉。如果说这个人品德特别不好,没有信、戒、闻、舍、慧,那就是毁谤了,这是毁、誉。

  「称、讥」呢,就是当你的面,在你的面前来赞叹你有道德,有信、戒、闻、舍、慧的功德,那叫做称、称扬你。在你面说你的坏话,说你这个人没有信、戒、闻、舍、慧,那叫做讥。

  「苦、乐」,就是苦恼的境界,这是色、受、想、行、识这个受心所来说。有苦受、有乐受、顺乐受处、顺苦受处,心里面有苦、乐的感觉,这加起来就是八法、八种。这八种法,有四个是自己满意的,就是利、誉、称、乐。

  「谓于自己利等四种白品法处」,就是利、誉、称、乐这四种好的,自己满意的这些事情境界上。「为欲获得」,我没有我想要拿到。「或为不失」,或者我已经有了,我要保护它不要失掉。「生欲寻思」,就生起欲的思想、欲的想法。那么这是欲寻思就这样解释。

  未二、恚寻思

  于能障彼怨、中二品有情处所,生恚寻思。

  这是第二科「恚寻思」,什么叫做「恚寻思」呢?也是有个原因的,是「于能障彼」,我想要得到财富,得到好的名誉,人家对我的赞叹,我的喜乐,你障碍我这件事。「能障」,你障碍我这件事,谁障碍我呢?「能障彼怨、中二品」这怨中二品有情,就是这个人本来就和我是有仇恨的,是怨;中呢?和我也没什么好,也没什么不好,这两种人。这两种有情处所「生恚寻思」,这两种人他障碍我获得到如意的事情,我就对他「生恚寻思」,我就愤怒了,这是恚寻思这么讲。

  这底下第三科是「害寻思」,「害寻思」分三科,第一科是「标」。

  未三、害寻思(分三科)  申一、标

  于亲友品有情处所,生害寻思。

  这是「标」。「于亲友品」,这个亲友品这一类的有情,这一类的人和我是有亲爱关系的人,和我有良好关系的人,这一类有情的地方。「生害寻思」,他也障碍我得到白品法处,这个利、誉、称、乐的事情,他障碍我。障碍我,我对于亲友品的有情处所「生害寻思」,我对他心里面也是不高兴,也是愤怒,那么这叫做「害寻思」。

  这是「标」,底下是「征」。

  申二、征

  所以者何?

  这第二科,这是问?为什么这样子呢?

  底下第三科解「释」。

  申三、释

  若亲友品或时违犯,于彼不生全断灭欲,唯有轻微苦楚方便训罚之欲。

  生害寻思和生恚寻伺,这个对象不一样,可都是心里面不高兴,可是有什么差别呢?「若亲友品」属于这一类的人,原来和我有亲爱关系的人,他或者有时候违犯我的意愿,障碍我的好事。「于彼不生全断灭欲」,对于亲友这样的人,不会生起来「全断灭欲」,就是要杀掉他,「全断灭欲」就是要把他杀掉了;现在「不生全断灭欲」,就是不会生起来这样的心情。

  那有什么心情呢?「唯有轻微的苦楚,方便训罚之欲」,就是轻微的苦楚,我假借一种方便,或者是语言的方便,或者是其他的方便来呵斥他,处罚他一下,使令他有轻微的苦楚,轻微的痛苦就好了,这就叫做害;欲、恚、害,这个「害」就是这个意思。那个恚,瞋恚那个恚,生恚寻思那个,那就是要杀掉他的意思,那就是严重了。

  辰二、例能护

  与此相违所有白品,如应当知。

  前面第一科是「不护」,自己有了欲、恚、害,是不护。现在第二科「是能护」。

  「与此相违」,和这个是不同的,所有的「白品」善法,如其所应也就可以知道了。那就是能够保护自己,保护自己我不生欲、恚、害;虽然有些不如意的事情,但是没有欲、恚、害的这种恶心。

  《披寻记》四八八页:

  依四处所发生三种不正寻思等者:世八法中,若利、 若誉、若称、若乐,名四处所。于是处所自为获得,或为不失,生欲寻思。于是处所若他为障,即于怨中有情生恚寻思;于亲有情生害寻思。

  「依四处所发生三种不正寻思等者:世八法中,若利、 若誉、若称、若乐,」这四种名四处所。「于是处所」,于这种境界,「自为获得,或为不失,生欲寻思。于是处所若他为障,即于怨中有情生恚寻思;于亲有情生害寻思。」这个说的倒也很明白,这个意思。

  卯二、广摄种(分三科)  辰一、标

  略有四种内法种子,遍摄一切诸法种子。

  前面第一科是「正辨相」,辨这个护、不护根的相貌。现在第二科「广摄种」,就是这个种,能广摄一切法,不只是前面那三种。这里分三科,第一科是「标」。

  「略有四种内法种子,遍摄一切诸法种子」,这个外法也是有种子,那个树、那个花,也是有种子,那是外法,现在不是外法,说内法。「内法的种子遍摄一切诸法的种子」有四种。

  这是「标」,底下是「列」。

  辰二、列

  一、世间种子,二、出世种子,三、不清净种子,四、清净种子。

  一世间的种子,二是出世的种子,三是不清净的种子,第四是清净的种子,这四种。

  这是「列」,底下第三科解「释」,解释里分四科,第一科是「世间种子」。

  辰三、释(分四科)  巳一、世间种子

  世间种子者:谓欲、色、无色界系,诸行种子。

  就是欲界系的种子、色界系的种子、无色界系的诸行种子,是这样意思。欲界系的诸行种子,欲界系也还是色、受、想、行、识,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触、法,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是十八界。这些种子,欲界这个种子,就能把这个系,就是把你绑住了,把你绑在这个欲界里面,你不得解脱,叫做「欲界系」。

  「色界系」也是,色界那一切法和无色界的法,也都是把那个众生绑在那里,当然这都是无常变化的,这是「世间的种子」。

  巳二、出世种子

  出世种子者:谓能证三乘及三乘果、八圣道等清净种子。

  「能证三乘」,就是能够成就三乘道果的,就是三乘的因了;三乘的因、三乘的果。三乘的因是什么呢?就是「八圣道等清净种子」,就是三十七道品。「三乘果」呢?就是菩提果,或者智德、断德、恩德这一切果,就是三明六通、八解脱等它的果,这些都是清净的种子,这叫做「出世间的种子」。

  巳三、不清净种子

  不清净种子者,谓欲界系诸行种子。

  「不清净种子者」,这是第三科。「谓欲界系诸行种子」,欲界,系缚我们在欲界里面受诸苦恼的「诸行种子」,叫做「不清净的种子」。

  这第四科是「清净的种子」分三科,第一科是「标」。

  已四、清净种子(分二科)  午一、标

  清净种子复有二种。

  这是「标」,底下这个是列。

  午二、列

  一、世间净,二、出世间净

  分这么二种,世间净、出世间净是「列」,第三科是解释。

  午三、释

  色、无色系诸行种子名世间净;能证三乘及三乘果、八圣道等所有种子,名出世净。

  「色、无色系诸行种子名世间净」,色界系的诸行种子、无色界系诸行种子是世间的清净种子,就是没有欲,没有欲嘛!叫清净。这样把「欲界系」的种子叫做不清净的种子,就是因为有欲,这个类这样分别法,有欲是不清净;色界、无色界是有禅定的人,叫做清净,叫做清净,它是属于「世间净」。

  「能证三乘及三乘果八圣道等所有种子」,那是出世间的清净法,清净的种子,这个这么样分别,出世间的种子。

  《披寻记》四八八~四八九页:

  出世种子等者:三十七菩提分法,是名八圣道等。举后略前,故作是说,由后最胜能摄前故。种子为依,能证三乘无漏有为及三乘果诸无为法,是故名为出世种子。

  「出世种子等者:三十七菩提分法,是名八圣道等」,就是四念处这个种子。「举后略前」,三十七道品最后是八圣道,最初是四念处,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这些。前面略了后面举出来,「故作是说」。「由后最胜能摄前故」,后面八圣道是最殊胜的,能够摄持前面,能该摄前面的在里面。

  「种子为依,能证三乘无漏有为及三乘果诸无为法,是故名为出世种子」。当然这个有为法是有种子,无为法是没有种子的,是这样意思。

  寅三、从因所生有漏法因(分二科)  卯一、标相

  复有三种从因所生有漏法因。若于此中不如正理修方便者,能生诸苦;若能如理修方便者,于苦、于因,能知、能断。

  「复有三种从因所生有漏法因」,前面是第二科「护不护根」,现在第三科「从因所生有漏法因」分两科,第一科是「标相」。

  「复有三种从因所生有漏法因」,这个主要是什么?就是爱,这个爱是「从因所生」,它又能够做一切有漏法的因,能生一切有漏法。「从因所生」,它是有漏法的因,就是爱。「若于此中不如正理修方便者,能生诸苦」,这第一科是「标相」。「若于此中」,若于此爱,我们内心里面这个爱,凡夫都是有爱。若是有了爱以后,你不如正理的修学四念处的方便来对治的话,「能生诸苦」,你就会创造了很多的痛苦给自己吃,能生诸苦。

  「若能如理修方便者」,若能够如法性的道理,去修四念处的方便来对治。「于苦、于因、能知能断」,于爱所生苦,你就会能认识到;你能认识爱是苦因,你就会认识到,你就「能知」。「于因」,于苦能知、于因能断,你就能修四念处来断这个爱,所以叫「于苦、于因能知能断」。于苦能知、于因能断,这样就得解脱了。

  这是「标相」,底下第二科「出体」。

  卯二、出体

  谓于欲界系法染污希求,于色、无色界系法亦尔。

  这还没有说,这三种究意是什么还没有说出来?这底下才说出来。「谓于欲界系法,染污希求」。「欲界系」,欲界里面有六道流转,有三恶道,还有人、天、阿修罗,但是人天比较好。那么就是「于欲界系法,染污希求」,就是希求得到满意的欲,但是这是有染污心,就是执着、特别的执着,所以叫做染污希求,这是一种爱。

  「于色界系法亦尔、无色界系法亦尔」,就是我想要得禅定,修学色界的禅定,修学无色界的禅定,也是用执着心去做这件事,那也是有漏法,也还是流转生死,不得解脱的,是这样意思。

  《披寻记》四八九页:

  复有三种从因所生有漏法因等者:当知此谓欲爱、色爱、无色爱,名为三种从因所生有漏法因,染污希求名为爱故。

  这是第三科,底下第四科。

  寅四、能令流转诸烦恼趣(分二科)  卯一、标

  又有三种诸烦恼趣,令诸有情流转生死。

  「又有三种诸烦恼趣」,这是第四科「能令流转诸烦恼趣」,分两科,第一科是「标」。

  「又有三种诸烦恼趣」,有三种的烦恼,这个烦恼有所趣、能趣于果,能令你趣向于苦;有三种诸烦恼,能令你趣向于苦,那么「有三种诸烦恼趣」。这样说呢,有能趣、有所趣;能趣实在来说还就是爱,所趣的就是苦,就是苦恼的境界。「令诸有情流转生死」,有这样的烦恼,有什么不好呢?是「令诸有情流转生死」,就在三界里面流转,受生死的苦恼而不得解脱,就是这样事。

  这一科是「标」,底下第二科是解「释」,解释分三科,第一科是「初烦恼趣」。

  卯二、释(分三科)  辰一、初烦恼趣

  谓于胜欲发意希求,名初烦恼趣。

  「谓于胜欲发意希求」,这第一个烦恼趣就是「谓于胜欲」,殊胜的爱欲,「发意希求」发心,也就是有这样的愿望,去得到殊胜的欲,这是「初烦恼趣」。这个地方有两种不同:一个是用非法的手段,去求取胜欲;一个是合法的,我修学五戒十善,我将来或者在人间,或者是到天上去得到胜欲,分这么两种不同。分这么两种不同,这里面应该是包括这两种在内,这是「初烦恼趣」。

  辰二、第二烦恼趣

  于色、无色界胜自体中发意希求,名第二烦恼趣。

  「于色无色界胜自体中发意希求」,这是第二科「第二烦恼趣」。「于色界和无色界的胜自体中」,色界和无色界他那个生命体,那当然是比欲界殊胜,欲界所不能及,所以叫做殊胜的自体。这个欲界的欲,是向外攀缘的一种苦恼境界,色界、无色界是内心的三昧乐,当然是特别的殊胜,所以是「胜自体中」发心去希求,希望能得到,得到那样的三昧乐。但是不知道苦、空、无常、无我的道理,也还是在烦恼里面生活的,名「第二烦恼趣」。

  这是第二科,底下第三科。

  辰三、第三烦恼趣

  于邪解脱发意希求,名第三烦恼趣。

  这是第三,「邪解脱发意希求」,这是外道,外道的人认为得色界的四禅,无色界的四空定就是得涅槃了,这是邪解脱而实在是没有解脱,他也发心希求,那叫「第三种烦恼趣」。前面那个不如理作意,详细应该像那边说的。

  《披寻记》四八九页:

  又有三种诸烦恼趣等者:当知此谓欲求、有求、邪梵行求、名为三种诸烦恼趣,发烦恼意而希求故。

  「又有三诸烦恼趣等者:当知此谓欲求、有求、邪梵行求,名为三种诸烦恼趣,发烦恼意而希求故」。这个「趣」就是求的意思,「趣向于苦」,也就是本来谁愿意求苦,谁也没有想要愿意求苦;但是你这样做就会得到苦的结果,所以是趣苦。

  寅五、欲为根本作业方便

  又有三种诸有情类,欲为根本作业方便:一、为得胜欲,二、为得胜自体,三、为证胜解脱道。

  「又有三种诸有情类」,这底下是第五科,「欲为根本作业方便」。「又有三种有情类」,一切的有情虽然数量是非常的多,但是给它归类的话,只有三种不同。三种不同诸有情类,「欲为根本作业方便」,不管是那一类有情,最初他采取行动的时候,都是以「欲为根本」的,欲就是希望的意思。我希望要成就这个境界,都是要有希望心才有行动的,所以欲是「根本作业方便」。「作业」是得果的方便,而作业是以欲为根本的,就是以欲为最初的发动者,是这样的意思。

  「一、为得胜欲」,这和前面那一段意思一样。「二、为得胜自体」,就是色界、无色界。「三、为证胜解脱道」,这是佛教徒了,他有这样的愿望,有这样高尚的意愿想要得圣道,那么就修学三十七道品,修学四念处了,得解脱。

  《披寻记》四八九页:

  又有三种至胜解脱道者:当知此谓欲求、有求、及无上梵行求,名为三种诸有情类,欲为根本作业方便:由诸有情一切所作,皆此三求所摄受故。

  「又有三种至胜解脱道:当知此谓欲求、有求、及无上梵行求」,无上梵行求就是佛法了。「名为三种诸有情类,欲为根本作业方便;由诸有情一切所作,皆此三求所摄受故」,不能超过这三种求之外的。

  寅六、摄受自体诸行威势(分二科)  卯一、标列

  又有三种诸有情类,于三界中摄受自体诸行威势:一、牵引威势,二、能得威势,三、成满威势。

  「又有三种诸有情类,于三界中摄受自体诸行威势」,这是第六科「摄受自体诸行威势」。又有三种诸有情类,在三界里面,「摄受自体」,「摄受」是取得的意思,把它拿过来;取得自体,取得自己的生命体。「诸行威势」,「诸行」,行就是有为法,三界里面诸行自体都是有为法。「威势」就是有力量的,没有力量是不能成就的。「有三种」是那三种呢?「一、牵引威势,第二是能得威势,第三是成满威势」。

  这是「标列」,底下「随释」分三科,第一科「牵引威势」。

  卯二、随释(分三科)  辰一、牵引威势

  牵引威势者,谓能引之业。

  第一科这「牵引威势」怎么讲呢?「谓能引之业」,就是能引出果报的那个力量,能引出来果报的力量,叫做「牵引威势」。这个「业」,有引业、有满业,现在这里面就说那「引业」。就是这业力能把那果报引发出来,这叫「引业」。

  「满业」呢?就在那果报上,他是有智慧的、是无智慧的,是长寿、是短寿,是富贵、是贫贱,这都是「满业」。这个业力使令他,在无所有中能创造一个人的果报,这个力量是很大的,这叫「引业」,另外第二个叫做「满业」。所以这个牵引,这个力量是很大的,这是第一种牵引的威势。

  辰二、能得威势

  能得威势者,谓健达缚正现在前。

  第二种「能得威势者,谓健达缚正现在前」,「健达缚」翻个香阴,色、声、香、味、触的香,阴阳的阴。香阴,阴就是他的身体,就是他那个身体以香为食,所以身体也是香,就是中有。「健达缚正现在前」,就是得果报的时候要中有现前才能得果报,这也是一个威势,这叫做「能得威势」。

  辰三、成满威势

  成满威势者:谓住于此受净、不净,诸业异熟。

  「成满威势」,就是这个果报圆满的现前了,这是一种力量。「谓住于此」,就是安住在这里,你就感受到或者是「净业」所得的「业异熟」,或者「不净业」所成就的,「异熟」就是果报,所得到的果报。

  「能得威势,谓健达缚正现在前」,这当然是欲界和色界有这件事,若无色界还是没有,所以约多数来说就可以这么说。

  寅七、住无明蕴生自体别(分二科)  卯一、标

  又有三种无明蕴,诸有情类住无明者,由此因缘能生三世自体差别。

  「又有三种无明蕴」,第七科「住无明蕴生自体别」,第一科是「标」,「又三种无明蕴,诸有情类住无明者,由此因缘能生三世自体差别」。

  前面说到「牵引威势」是业,有业才能得果报,但是这里面又特别提出来无明,无明在业里面还是最有力量的一个。有「三种无明蕴」,是什么呢?「诸有情类住无明者」,这个诸有情类,有是圣人,圣人就是除掉了无明,那个不在内,就是他的心不和无明同在,那个是不在内;其余的一切众生,他这个心和无明在一起活动,所以叫做「住无明者」。他的心在无明里面住,或者说是无明在心里面住,那么叫做「住无明者」,就是有执着的人。

  「由此因缘能生三世自体差别」,由于你心里面有无明的关系,你就能生出来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生命体的不同。前面说有业,有善业、有恶业,有净业、有不净业,其实在来说呢,这主要的力量还是无明,所以现在就提到这一点。前面这是「标」,标出来,这底下解释。

  卯二、释

  谓于过去世前际等无知,能生现在自体;于现在世前际等无知,能生未来自体;于未来世前际等无知,即于未来能生后后当来自体。

  「谓于过去世前际等无知,能生现在自体」,这是说这个有情,在过去生中的时候,过去生中的时候啊!有「前际等无知」,有前际、有后际、也有中际,这前面我讲十二缘起的时候提到这件事。现在说是「前际」就是发业无明,这一个果报的现起,开始是发业无明,就是最初创造业力的那个无明,那叫做「前际无知」。这个后际无知,就是润生无明,就是爱取,这爱取润生的时候当然也还是有无明的。所以「谓于过去世」,你在过去生中有时候,你有前际的无明,前际的无知、中际的无知、后际的无知,有这么多的无明。

  因为有这么多的无明呢,「能生现在自体」,能引生现在的生命,因为若是虽然创造了业,创造了很多能感得生命体的业力,但是你若修学四念处,得阿罗汉果的时候,把无明断了的时候,这个业就不发生作用了,业就不发生作用了。所以业能发生作用,还要有无明的力量,所以无明还倒是非常的重要,所以这里面特别的提到无明。所以「谓于过去世前际等无知,能生现在自体」,这是一种。

  「于现在世前际等无知,能生未来自体」,过去世已经过去了,那么现在呢?现在的人,他还是有前际等的无知,前际也是无知、中际也是无知、后际还是无知。因为有这无知,他就造了很多的业,所以能生未来的生命体,未来的生命体也就出现了。

  「于未来世前际等无知,即于未来能生后后当来自体」这是第三种,在未来世的时候,他没有遇见佛法,他照样还是有前际无知、后际无知、中际无知,还是有这无明。有无明他的业力就发生作用了,他就「即于未来世能生未来的生命体」,未来又未来,未来又未来,无穷无尽的就是流转下去了。

  《披寻记》四九○页:

  又有三种无明蕴等者:谓于前际无知、于后际无知、于前后际无知,是名三种无明蕴。由于三世住三无知,是故有情自体流转不息。

  「又有三种无明蕴等者:谓于前际无知、于后际无知、于前后际无知,是名三种无明蕴」。无明不是一个单独的,也是还有色、受、想、行、识,蕴的。十二缘起,无明缘行,行缘识,其实每一个时候都是有五蕴的,这样意思,所以叫做「蕴」。由「于三世住三无知,是故有情自体流转不息」,这里解释。

  寅八、未究竟圣灾患差别(分三科)  卯一、标应断

  又有三种未究竟圣,共诸异生生死灾患。若有于彼生厌怖者,当速断除三种憍逸,修习现法涅槃方便。

  「又有三种未究竟圣,共诸异生生死灾患」,这是第八科「未究竟圣灾患的差别」分三科,第一科是「标应断」。

  「又有三种未究竟圣」,他已经修学四念处得圣道了,就是圣人了,但是还没有圆满,要到阿罗汉以上才圆满。所以初果圣人,初果须陀洹、二果斯陀含、三果阿那含,这三种圣人都还没有圆满,所以「未究竟圣」。「共诸异生生死灾患」,这三种圣人啊!「共诸异生」,和这一切生死凡夫在一起受生死的灾患,受这生死苦。

  这个优婆鞠多尊者传上,有一件事就是优婆鞠多尊者,他有一个弟子修四念处得初果了。得了初果以后,他就不用功修行了,他认为反正我任运的七番生死就得阿罗汉了,我不需要用功。那么这优婆鞠多尊者,在禅定中观察就知道了,知道这个弟子是这样的,他就对这个弟子说:「我今天到聚落去,你陪着我一同去」,那么当然他弟子听他话,就一同到聚落去了。去了到一个地方呢,一个村庄里面一个人家,门口外边有一个人,有一个人身体生疮了,生疮了用那个,大概是用那个微细的铁丝做的那个刷子,很微细的铁丝做的刷子,用刷子来刷这个疮,用那个刷子刷。他就问他弟子说:「你看见那个人在干什么?」他说:「看见了」。说:「你知道他是怎么儿回事?」说:「不知道」。说:「我告诉你,那个人是初果须陀洹,他前生就得须陀洹果了,因为他不用修行,今生又来做人的时候,是在这一家做人,做人的时候他这个身体有病,这疮啊!这个疮痒得厉害,要用铁刷子刷」,有这么境界说是苦不苦,有这种事情。

  有这个事情,说:「他为什么会这样子呢?」这个初果圣人为什么有这种事情?说我告诉你,前生他是在大众僧里面,在禅堂里面做维那,他做维那的。做维那的时候,这禅堂里面大家在那里静坐,其中有一位,有一位坐禅的人他身上痒、身上痒,大家都止静了静坐,他身上痒,他就用手去抓啊!抓就有声音了嘛!虽然不是打别人闲岔了,这个维那说:「说是你身上痒,你用铁刷子刷好不好?」说这个话就是喝斥他的意思,但是你知道他身上痒那个人是谁?是大阿罗汉,你用种话来喝斥他啊!有罪了。所以今生做了须陀洹果的时候,做须陀洹果得这个果报,就是得要生疮痒的时候,要用铁刷子刷。所以这里说:「有三种未究竟圣,共诸异生生死灾患」,在生死里「共」,和凡夫一样共同的受这个生死的苦恼,一切法是空的,不是不空,但是有因也有果。

  所以「若有于彼深厌怖者」,说是有人有智慧的话,对于这个生死的灾患啊!深深地生恐怖心、生厌离心的话。「当速断除三种骄逸」啊!你赶快的要修行四念处,要断除去三种骄逸,「三种骄逸」也就是骄慢、骄傲、放逸。「修习现法涅槃方便」,要精进的修四念处,修四念处就是修习现法涅槃的方便;「现法涅槃」是果,这「方便」就是因。你若修现就得到涅槃,这可见这初果、二果、三果还没得涅槃,要四果才得涅槃,你现在就要精进用功修行,你就要得涅槃,不要说我来生得,来生等到七生再得涅槃。不能这么样啊!

  卯二、列差别

  一、无病衰退,二、少年衰退,三、寿命衰退

  「一、无病衰退」,这底下是有三种未究竟圣,这个三种,说是圣有三种,初果、二果、三果也可以,其实这里面不是这么意思,不是指圣人这三种说的。这底下这三种说的:「一、是无病衰退,二、少年衰退,三、寿命衰退」这三种。

  这三种,第一个是「无病衰退」,就是感觉你们身体不好常去看医生,我身体没有病,我没有病,我因为看你们有病我没有病,所以生骄逸的心情,就生骄慢啊!生这骄逸。其实你不要生骄慢,这无病啊!会衰退的,一下子就有病了,无病的境界没有了就失掉了,不可以仗势没有病生骄逸心,不可以的;无病会失掉了,这个健康会失掉的,叫「无病衰退」。

  「二、少年衰退」,你们都老了,我没有老啊!我今天十几岁、二十几岁、三十几岁,我不老,我比你们好。你不可以这样子是有骄逸之心,少年转眼间就老了,少年就失掉了,不可以有仗势的心情的。

  「三、寿命衰退」,我寿命很长,你们寿命很短,你们就失掉了,我寿命很长;寿命很长,一口气不来就死掉了,寿命就没有寿命了,就死掉了,「衰退」是失掉的意思。说这三种「衰退」,就是「未究竟圣共诸异生」是共同有的。

  卯三、劝应观

  其有智者,应观未来如是三事,定当随逐。

  这是第三科「劝应观」。劝我们「其有智者」,那个人要是有智慧的话呢?应该啊!就是那个人,没有病那个人,是少年的那个人,是寿命长的那个人。他要有智慧的话,他应该自己观察,「未来如是三事,定当随逐」,一剎那以后就是未来啊!那个病就来了,你说我没有病,一剎那以后就有病了,这个少年衰退了,寿命衰退了。这三种事:一个病,一个老,一个死啊!在未来一定是随逐你,随逐你就来了,这三种事就来了,你一定要这样观察啊!这样观察要用这猛勇精进的「修习现法涅槃方便」的。

  按佛的这个,释迦牟尼佛大智慧的安排,出了家的人,出了家的人不去做荣华富贵的事情,不求这个事情,就是修学四念处,解决老病死的问题。那么生活的怎么办呢?生活就是托钵向人家乞食,争取时间修学圣道,解脱老病死,就做这件事。那么用样事情和社会上的人对比来说呢?社会上的人对于老、病、死的事情也知道,也知道有老、病、死,但是心里面就对付、对付就好了,然后就去求荣华富贵的事情,去做这件事。然后老病死来了最后就结束了,就算是有成就了,你成就了荣华富贵到最后都放下了,就自己空手的走了。对比,这两件情形对比,就是这样的。

  寅九、系缚有情身分差别

  又有三种有情之类,贪、瞋、痴缚所依处所、身分差别,能急系缚诸有情类,闭在大苦生死牢狱。一、能饶益,二、能损害,三者、平等二种俱离

  「又有三种有情之类」,这底下第九科「系缚有情身分差别」。又有三种有情的类别,「三种」就是「类」,有情有三类的不同。是那三类呢?「贪、嗔、痴缚所依处所、身分差别」,这个贪啊!是一种系缚,我们这个明了性的心,为贪所系缚、为瞋所系缚、为愚痴所系缚。而这三种系缚「所依处所」,还是有差别的,贪所依的处所、瞋所依的处所、愚痴所依的处所,这个「处所」就是依止这个身,为他所依的处所,还是有差别、有不一样。

  「能急系缚诸有情类,闭在大苦生死牢狱」,这三种系缚,「能急系缚」,这个「急」是紧紧的意思,紧:松紧的意思。就是他能够很紧的系缚你,系的很牢固,系缚在一切的有情之类,闭在大苦的牢狱里面,就是生死的牢狱;关闭在这里面很难解脱的,这是说这个系缚的相貌。这底下说这三类的不同,就是贪、瞋、痴缚所依的处所、身分的差别,还没讲这底下说。

  「一、能饶益,二、能损害,三者、平等二种俱离」。这个「贪」的系缚所依的处所、身分的差别是什么呢?「能饶益」,对于自己有利益的事情,自己欢喜的事情,这是贪的系缚所依的处所,就「能饶益」。在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意上感觉到快乐,就是能饶益,在这里面生贪的系缚。

  「二、能损害」,这是「瞋」的系缚是什么呢?就是在眼、耳、鼻、舌、身、舌、意里面,感觉到伤害了的时候,那种瞋心就来了。

  这个「平等二种俱离」呢?就是这个「愚痴」的系缚,愚痴的系缚就是「二种俱离」;也不是那个能饶益,也不是那个损害。这个时候这个境界呢,叫做平等,在这个时候是愚痴心系缚的身分差别。

  《披寻记》四九○~四九一页:

  又有三种至平等二种俱离者:当知此说乐受、苦受及不苦不乐受,是名三种有情身分差别。〈决择分〉说:于乐受中多生染者,是故说彼贪所随增;于苦受中多生憎恚,是故说彼瞋所随增;于不苦不乐受中计四颠倒,是故说彼不苦不乐,无明所随增。由是故说身分差别,名为贪、瞋、痴缚所依处所。

  「又有三种至平等二种俱离者:当知此说乐受、苦受及不苦不乐受,是名三种有情身分差别」,有情差别。「〈抉择分〉说:于乐受中多生染着」,生爱着心。「是故说彼贪所随增」,这个乐受来了的时候,就有贪爱心,你贪爱心一动,贪爱心也就增长了,常常的贪爱,贪心越来越重,这叫做「随增」。「于苦受中多生憎恚,是故说彼瞋所随增;于不苦不乐受中计四颠倒」,就是常、乐、我、净的四种颠倒。「是故说彼不苦不乐受,无明所随增。由是故说身分差别,名为贪瞋痴缚所依处所」,是这样子。

  寅十、遍摄众苦三苦差别(分二科)  卯一、标列

  又有三处所生诸苦,遍摄有情所有众苦。一、合会所生苦,二、乖离所生苦、三、平等相续苦。

  「又有三处所生诸苦,遍摄有情所有众苦」,这是第十科「遍摄众苦三苦差别」,第一科「标列」。

  「又三处」,又有三个地方所引生的苦恼,很多的苦恼,能遍摄有情所有的苦恼,那三种呢?「一、合会所生苦」,聚会在一起就苦恼,这是怨憎会苦;这怨家要聚在一起,还不能分开,是这个怨憎会苦,这是一个苦。「二、乖离所生苦」,你要分离就是苦恼,这是亲爱的,爱别离苦。

  「三、平等相续苦」,平等相续苦呢?「合会所生苦、乖离所生苦」这两种之外,除了之外,你的色、受、想、行、识平等的相续下去,在我们凡夫来说,这也不感觉到有什么苦?但是在佛法来说呢,这是苦恼。

  这是「标列」,底下「配位」。

  卯二、配位

  初由损害位合和故;第二、由饶益位变坏故;第三、于一切位相续而转,粗重所摄、诸行所生,唯众贤圣觉之为苦,非诸异生。

  「初由损害位合和故」,第一个「合会所生苦」,由「损害位合和故」,因为大家在一起的时候,彼此都感觉受到伤害,在这个时后就叫做「合会所生苦」。

  第二呢?「由饶益位变环故」:「乖离所生苦」,大家在一起都感觉到快乐,但是现在非要变不可,非要乖离不可,要分开才可以,这是一种苦恼。

  「第三、于一切位相续而转,粗重所摄、诸行所摄」,第三个呢?这个「平等相续苦」怎么解释呢?「于一切位相续而转」,「于一切位」,合和所生苦也是个位,乖离所生苦也是个位,这个「位」,就是那么一个阶段。在一切的变化不同的境界里面,你的生命体,你的色、受、想、行、识,都相续的生存下来「相续而转」。「粗重所摄」,而这个身体是个粗重的,是粗劣的、沉重的所摄,属于这个境界里面。「诸行所生」,这色、受、想、行、识,眼、耳、鼻、舌、身、意都是有为法,它都是因缘所生,就是这么一个苦恼的生命体,这个生命体啊!是个苦恼的境界。

  但是呢?「唯众贤圣觉之为苦」,一般的凡夫不感觉到苦,唯独是修学佛法的贤圣人,贤人、圣人,这个「贤」呢?应该是到了内凡位的人,外凡也可以称之为贤,但是内凡位的人,因为他有修行了,他才能够感觉到苦。到「圣」就是无生法忍以后这个圣人,才能知道这个色、受、想、行、识是苦。「非诸异生」,不是一般的凡夫能觉知的,凡夫不知道。

  《披寻记》四九一页:

  又有三处所生诸苦等者:此中三苦,谓即苦苦、坏苦及与行苦,如是三苦从三受生,是名三处所生诸苦,如次配释应知。苦苦、坏苦行相易知,名世俗苦;行自性苦,相难可了,名胜义苦;由是故说唯众圣觉之为苦,非诸异生。

  「又有三处所生诸苦等者:此中三苦,谓即苦苦,坏苦」,合会所生苦,是苦苦;坏苦就是第二个乖离所生苦。「及与行苦」,第三个就是行苦,平等相续苦叫做行苦。「如是三苦从三受生,是名三处所生诸苦,如次配释应知。」

  「苦苦、坏苦行相易知」,我们容易明白。「名世俗苦」,世俗之人也能知道这是苦。「行自性苦,相难可了」,就是不容易明白了,行它的体性上也是苦啊!它的「相难」,它的形象是不容易明白。「名胜义苦」,能见胜义的人才知道是苦,所以叫胜义苦。就是无量无边的苦分两种:一个是胜义苦,一个世俗苦。「由是故说唯众贤圣觉之为苦,非诸异生」。

  寅十一、障预流果心高举法

  又有三种心高举法,违害欲求沙门果证修方便者预流果支,能障沙门令不得证。一者、以己校量于他,谓我为胜,心生高举;二者、以己校量于他,谓我相似,心生高举;三者、以己校量于他,谓我为劣,心生高举。

  「又有三种心高举法,违害欲求沙门果证修方便者预流果支,能障沙门令不得证」。这是第十一科「障预流果心高举法」,有三种心高举法,就是心里面高慢,自己感觉自己,很了不起啊!那么这叫做「心高举法」。

  「违害欲求沙门果证修方便者」,这个心高举这件事,就是「违害」,也就是障碍了的意思;也就冲突、妨碍的意思。「欲求沙门」,妨碍什么呢?是「欲求沙门果证」,说这个人啊!他对于世间上的事情放下了,他发心要希望能够成就圣道,这「沙门果证」。「修方便者」,你有这样的愿,也就有这样的行动,叫做修方便,采取了行动叫做修方便。

  采取什么行动呢?「预流果支」,预流果支就是近善知识、听闻正法、如理作意、法随法行这四种,这叫预流果支。「修方便」就是修这个,近善知识、听闻正法、如理作意、法随法行。「能障沙门令不得证」,就是你心高举啊!就妨碍你近善知识,你心里一高慢啊!你还能近善知识吗?听闻正法吗?你不能近善知识,听闻正法,你还能如理作意,法随法行吗?所以「能障沙门令不得证」,能障碍你这个沙门的圣道,使令你不得成就。

  三种「心高举法」,是那三种呢?「一者、以己校量于他」,拿自己的身口意和别人去对比,去比较、比较,比量、比量。「谓我为胜,心生高举」,一比量呢,我高过他,心就高慢起来了,这是一种我高慢。「二者、以己校量于他,谓我相似,心生高举」,拿自己的情况和别人对比的时候,认为我和他是相似,你感觉你了不起啊!我并不次于你,这叫做「心生高举」、叫相似,我和你一样,那么就是心生高举。「三者、以己校量于他,谓我为劣」,和别人较量我是不如他,但是心里面总是还不太服气,所以「谓我为劣」也还是心生高举。这样比量呢,心生高举,有了高慢心的时候就不能修学圣道了,这是「障预流果,心高举法」。

  《披寻记》四九一页:

  又有三种心高举法等者:当知此说胜、等、劣、慢,是名三种心高举法,如次配释应知。由是诸慢,于说法师及教授者,不善承事,亦复不能无倒闻思,成办所修,是名违害预流果支。如下自说(陵本十四卷九页),能障沙门令不得证,当知此中圣道名沙门,烦恼断名果。如声闻地说(陵本二十九卷十三页)。

  「又有三种心高举法等者:当知此说胜、等、劣、慢」,胜也是慢,等还是慢,劣也是慢。「是名三种心高举法,如次配释应知。由是诸慢,于说法师及教授者」,对于讲解佛法的那个师长,及教授你佛法的那个人,「不善承事,亦复不能无倒闻思」,听闻的时候,总感觉你讲得不对,你说的不行。「成办所修」,不能无倒闻思,也不能成办所修。「是名违害预流果支,如下自说」,下面有解释(陵本十四卷九页),「能障沙门令不得证,当知此中圣道名沙门」,「能障沙门令不得证」,这个沙门,圣道叫做沙门。「烦恼断名果」,烦恼断叫做果,沙门果。如〈声闻地〉解释。(陵本二十九卷十三页)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