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师地论
《瑜伽师地论》梵文 Yogācāra-bhūmi-?āstra佛教论书。简称《瑜伽论》。瑜伽师地,意即瑜伽师修行所要经历的境界(十七地),故亦称《十七地论》。相传为弥勒菩萨口述,无著记录。为印度大乘佛教瑜伽行派和中国法相宗的根本论书。...[详情]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五(2)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五(2)
寅四、勤怠依处时分差别(分二科) 卯一、举懈怠(分三科) 辰一、标
又依四处于八时中,趣入懈怠,不发精进;当知如是补特伽罗是懈怠类,非精进类。
这是第四科「勤怠依处时分差别」,分二科,第一科是「举懈怠」,先标出来这个懈怠。
「又依四处」,这个人的懈怠不是没有原因的,是有原因的。它是「依四处」,以四处为依止而有懈怠的。四处里面又有「八」个「时」间的不同,在四处八时里面,「趣入懈怠」,也就这人的心,就入到懈怠的境界里面去了。「不发精进」,他的心就发不出来这个精进的力量。
「当知如是补特伽罗是懈怠」的一「类」,不是精进的一类。这个「懈怠」前面讲过,就是防止恶事,修学善法,提不起力量来,那么就是懈怠。现在把这个懈怠,详细的解释了一下,这是「标」。底下「列」,分二科,第一科「四处」。
辰二、列(分二科) 巳一、四处
谓依乞食处,依所作处,依游行处,依界不平等处。
这个「懈怠」,是在这四个地方表示出来。第一个地方就是「乞食」这个地方;第二个是「所作」的,作什么事情这个地方;第三个是「游行处」,这个游行处在律上看,这个比丘安居了以后,自恣以后,要去游行、游化,各地方去游化去,叫做「游行」;「依界不平等处」,「界」就是地水火风不平等了,它们的力量不均衡了,就有病了,叫做「界不平等」。在这个地方,有懈怠的现象出来,这是「四处」。底下又分出来八个时间。
巳二、八时
依此四处,八时差别。多食精美,身沉重时;少食粗恶,身劣顿时;将欲所作,护惜力时;已有所作,身疲倦时;将欲游行,护惜力时;己涉长途,身疲倦时;正为病苦,所缠扰时;所病已愈,恐更发时。
「依此四处」,有「八」个「时」间的不同。怎么样说呢?「多食精美」,精美的食品吃的多,吃多了,这个「身」体就「沉重」,沉重就是消化的,没那么快就消化好,在身体里面淤结,就感觉到沉重。这身沉重了,心也沉重,就是不想要修行。「少食粗恶,身劣顿时」,这个粗恶的饮食吃的少,不想多吃,吃的少的关系,这个身体没有力量。这个「顿」就是笨重,也是个重的意思,就是不能够灵活,所以也不想要用功,不精进。
「将欲所作,护惜力时」,就是计划了一件事,将要去进行那件事的时候,就是吝惜自己的力量,我不要用功,用功把力量消耗了,不能作那件事了,所以也是懈怠。「已有所作,身疲倦时」,已经作了一件事了,这个身体就疲倦了,所以也不想去精进的用功。
「将欲游行,护惜力时」,这和那个「将欲所作」,有点相同。将要计划要到一个地区去游行的时候,我现在不要精进,精进了我的力量消耗了,不能游行了,也是不能精进。「已涉长途,身疲倦时」,这已经走了很远的道路,身体感觉到疲倦了,这个时候正好睡觉,不能用功,不能修行。
「正为病苦,所缠扰时」,那要告假了,我不能,我也是不想要用功。「所病已愈,恐更发时」,原来得的病,现在已经好了,好了应该用功了,不,不要用功,用功恐怕辛苦了,病又发作了,所以也不要用功。这一共是分这八个时候、八个时间。这底下解释。
辰三、释
此懈怠类补特伽罗,乃至未遇懈怠所依,少似精进;若得遇已,逮发懈怠。是故名为懈怠种类。
「此懈怠类补特伽罗,乃至未遇懈怠所依,少似精进」,这样的懈怠的人,「乃至未遇懈怠」,就是他中间一段经过,就是没有遭遇到懈怠的因缘的时候,「所依」也就是因缘,像前面说的这些事情,这个时候小小的好像是很精进,可以用功。「若得遇已」,若遇见了懈怠的因缘的时候,「速发懈怠」,很快的这个懈怠的情况就出来了,就不用功了。「是故名为懈怠种类」,所以这个人是属于懒惰的人,不能精进用功的人。
卯二、例精进
与此相违,亦依四处,于八时中发勤精进。当知如是补特伽罗,能伏懈怠勤精进类,虽遇懈怠所依,亦能发勤精进,何况不遇。是故名为勤精进类。
这底下是第二科。前面是懈怠,举这个懈怠人的情况,就是四处八时。现在「例精进」,精进也在这个四处八时里面表示出来。说是这个人正常的情况能用功,那个不是什么了不起;就是有懈怠的因缘,而不懈怠能用功,那才是用功的人,这一个味道。
「与此相违」,与前面的懈怠不同的,也是「依四处」与「八时」来分别。「于八时中发勤精进」,懈怠的时候,他偏不懈怠;有病的时候,我也不告假,我还是要静坐修止观;已经做了什么事情了,还是要用功不懈怠,「发勤精进」。「当知如是补特伽罗,能伏懈怠」,他能够调伏自己懈怠的心,能发动出来勤精进的心。「虽遇懈怠所依」,虽然是遇见了懈怠的因缘,他也能发出来「勤精进」的力量,「何况不遇」懈怠的因缘,「是故名为勤精进类」。
这个心的力量有强有弱,心力强的人,他能够扭转这个身体的情况,身体是不是太好,但是他还是精进,心力强的人是这样子;心力不强的人,身体差一点,那个心就没有力量。若随顺这样的情形,那当然就是懈怠;你若回转过来,那就能够精进,这是一种情形。其次常常用功的人,你这条路走熟了,走的很熟,所以这样情形,身体差一点,这个心力还照样可以精进修行,不受身体的影响。所以这个地方,熟、不熟也有关系,纯熟与不纯熟,也影响到他这个精进力发动不发动。但熟不熟,也还与精进有关系,你若精进,他就熟;你懈怠,他就是不熟。
寅五、愿乐欲生可爱因别
又有八种正愿所摄可爱生因,能令于诸欲中乐增上生,不求永离一切欲者,当生八种可爱生处。谓愿人中卑恶种类,修小施戒二福业事,如是愿乐人中尊贵种类;四大王天、三十三天、夜摩天、观史多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修小施戒二福业事。
这是第五科「愿乐欲生可爱因别」。这个愿乐这个欲,这个地方也是有个因缘的,有差别。
「又有八种正愿所摄」,这「正愿」还是合乎道理的,顺于因果的。这个顺于因果,这句话是什么呢?我心里面想要得到这个成果,我去做这件事,这件事对于所希望的那个果报,是相顺的,那么这叫做「正愿」;我心里面想要得到幸福,但是去做恶事,就是这个行动和自己的愿望是相违反的,那就不是正愿了。做恶也好,做善也好,内心的希望都是想要好,所以这个事情也是怪。那只有佛教徒,有理智的人,是这样子,自己的行动和自己内心的希望让它一致,那么叫做「正愿」。但这个正愿和出家人修学圣道,还有一点不足。
这上面「八种正愿所摄」,属于八种正愿的「可爱生因」,就是可爱的果报生起的原因,这是正愿所摄的。「能令于诸欲中乐增上生」,能令这样的愿,就是能使令这个人「在诸欲」中,在这个色声香味触的欲中,「乐增上生」。这个「诸欲中」,不是三恶道,你这样子有这样的欲,这个欲包括着因,也包括着果,你欢喜得那样的果,我就欢喜修这样的因。而这因果是属于那一种?是属于「增上生」的,不是决定胜。「乐增上生」,我好乐欢喜在人天中,得到更美满的果报,我欢喜这件事。
「不求永离一切欲者」,我不愿意去求永久的远离一切欲的果报,我不愿意这样,这个欲我还是放不下,这个人可见是学习过佛法,他会这样分别。「当生八种可爱生处」,他若有这样的愿的话,也可能愿意这样做的话,他将来就会得到八种可爱的受生之处。那八种呢?「谓愿人中卑恶种类」,这个人他的希望,希望在人中卑恶的这一类的人里面得到果报。这样子,怎样能得到呢?「修小施戒二福业事」,我小小的布施一点,小小的持戒,人家修八戒,我六戒就可以了;人家受五戒,我受三戒就可以了。我不那么多,小小的做一点。「如是愿乐人中尊重种类」,这是第二种,前面是第一种,现在是第二种。他不愿意在人中这个卑恶种类里边去受生,愿意在尊贵种类的人种受生,人中的富贵的人,有大智慧的人,这是第二种。这个人中分这么二类,一个是卑,一个是尊。
「四大王天」,这底下是天,这是六欲天,「四大王天、三十三天、夜摩天、都史多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这是六欲天,他愿意在六欲天里面享天福。「修小施戒二福业事」,也是,只是希望享天福不行,要制造、创造这个因缘,所以他也肯修这个小小的施、小小的戒,这二种福业的事情,他也肯努力的去做,那么就可以「当生八种可爱生处」。这个念一念《披寻记》的文。
《披寻记》五三七页:
又有八种正愿所摄可爱生因等者:此依八种可爱生处,说彼生因亦有八种,谓即施戒二福业事。修此为因,彼果得遂,由是说言正愿所摄。八种可爱生处者, 谓于人中有二种类及六欲天,是即诸欲胜生差别。人种类中,若生旃荼罗家、卜羯娑家、造车家、竹作家,以及下贱贫穷乏少财物饮食等家,是名卑恶种类。若生剎帝利、婆罗门、诸长者大富贵家,以及所余豪贵大富多诸财谷库藏等家,是名尊贵种类。如(有寻有伺地)说。(陵本九卷十页)
「又有八种正愿所摄可爱生因等者:此依八种可爱生处,说彼生因亦有八种,谓即施戒二福业事」,做这二种事,就可以得到了。「修此为因,彼果得遂」,彼那个可爱果,就可以成就了。「由是说言正愿所摄」,不做恶就可以名之为「正」。
「八种可爱生处者,谓于人中有二种类及六欲天」,加起来就是八种。「是即诸欲胜生差别」,这是增上生的差别。「人种类中,若生旃荼罗家」,这个旃荼罗翻个屠杀、屠者,以杀生为职业的。这个人,似乎是走路的时候要摇铃子,拿一个竹杖,这样子来表示他的身份,也叫做「严炽」,以恶事来庄严自己,这是这个旃荼罗。底下「卜羯娑家」,卜羯娑翻个除粪,就是做这种工作的人,除粪家。「造车家」,就是这种人有这种工艺,能造车。「竹作家」,以竹来做种种的器的人。「以及下贱贫穷乏少财物饮食等家,是名卑恶种类」,指这些说的。「若生剎帝利、婆罗门、诸长者大富贵家,以及所余豪贵大富多诸财谷库藏等家,是名尊贵种类,如(有寻有伺地)说。(陵本九卷十页)」
寅六、于人天趣处立众别(分二科) 卯一、总标
又四因缘故,于人趣中建立如来四众;三因缘故,于天趣中建立四众。
这是第六科「于人天趣建立众别」,分两科,第一科是「总标」。
又有四种因缘,「四因缘故,于人趣中」,六道里边的人道里边,「建立如来四众」,建立如来所教化的四种众生,或者说四个团体,就是四类,四类的众生。「三因缘故,于天趣中建立四众」,这个四众也是如来所教化的四众。这是「总标」,底下第二科是「别显」,分两科,第一科是说「人众」。
卯二、别显(分二科) 辰一、人众
最增上故,世间共许为福田故,受用资财不由他故,弃舍一切世资财故;由此四缘,于人趣中建立四众。
这人众有四因缘,在人趣中建立如来四众。那四个因缘?是「最增上故,世间共许为福田故,受用资财不由他故,弃舍一切世资财故。」 这四众的不同,第一种是「最增上故」,就是他是最有权力的人,身份是很高贵的这种人,这是一个因缘,就是政府的领导人,这一类的人。「世间共许为福田故」,那就是婆罗门,前边「最增上」就是剎帝利。「世间共许为福田故」,是世间人大家都同意这个是福田,就是婆罗门众。婆罗门翻个净行,他们有高尚的意愿,有什么德行的,所以大家认为他是福田,这是婆罗门众。「受用资财不由他故」,那么就是大富长者这些人,他的资财特别多,不需要依赖他人的帮助。「弃舍一切世资财故」,那就是出家的沙门众,他把世间的资财弃舍了,要去修行,这也是一种。「由此四缘,于人趣中建立四众」,前面四种情况,在人道里边有这四种人,为佛所教化。
辰二、天众
依地边际故,欲界边际故,语行边际故;由此三缘,于天趣中建立四众。
「依地边际」,所居住的地,所居住的处所的边际,和「欲界边际」。处所的边际,约欲界,前边是人众,现在是指天众了。天众,那么四王天,四大王众天和三十三天,那么这是「依地边际」,这是属于天的。「欲界边际」,就是最高的地方,就是他化自在天了。「语行边际故」,众生都有语言,但是语言只是到了梵天,梵天以上就是没有寻伺了,所以没有语行,这有语行的边际,就是达到了梵天这里,那么梵天是一众。「由此三缘,于天趣中建立四众」的不同。看这个《批寻记》的文,念一下。
《披寻记》五三七页:
又四因缘故于人趣中建立如来四众等者:此中八众:谓即剎帝利众、婆罗门众、长者众、沙门众,四大王众天、三十三天众、焰摩天众、梵天众,如是八众,名众会事。如前(意地)中说。(陵本三卷十六页) 如来处众说法,有此八差别,是故名如来众。今于天趣中建立四众不言如来者,当知略未具说故。初四因缘,如次配释人中四众应知。后三因缘中,依初一因缘,建立四大王众天、三十三天众,彼居持双山顶、苏迷卢顶,是名依地边际。依第二因缘,建立焰摩天众,此居魔罗天宫,即他化自在天摄,然处所高胜,是名欲界边际。依第三因缘,建立梵天众,从此已上超过寻伺,是名语行边际。
「又四因缘故于人趣中建立如来四众等者:此中」,就是加起来就是「八众」,「谓即剎帝利众、婆罗门众、长者众、沙门众」,那么这是人,人间的四众;下边是天众,「四大王众天、三十三天众、焰摩天众、梵天众,如是八众,名众会事」,就是佛在那里说法,有大众集会的地方,就是这一类的人。「如前(意地)」里边说过了。是「如来处众说法,有此八差别,是故名如来众」,就是如来所教化的。「今于天趣中建立四众不言如来者,当知略未具说」,就是略去了,也是有这样意思的。
「初四因缘,如次配释人中四众」,就可以知道了。那个增上就是剎帝利,共许为福田就是婆罗门,底下那个有资财的那个就是长者,弃舍一切的资财就是沙门了,这是「人中四众应知」。「后三因缘中,依初一因缘」,「初一因缘」就是地边际故因缘,「建立四大王众天」,和「三十三天众」。「彼居持双山顶」,这四大王众天,就是七金山最高的那层天,叫做持双山,也就是须弥山的腰,山的中间;「苏迷卢顶」,就是须弥山顶,就是苏迷卢山的顶,那就是三十三天的居住处,这是在「依地边际」。
「依第二因缘,建立焰摩天众」,这是欲界边际故,那么就是欲界最高的边际,那就是他化自在天和夜摩天众。「此居魔罗天宫」,魔王是在第六欲界顶天,所以居在魔王天宫,「即他化自在天」所「摄」的,「然处所高胜,是名欲界边际」,但是那个处所是特别高、特别殊胜的。「依第三因缘,建立梵天众,从此以上超过寻伺,是名语行边际」,因为有寻伺才能说话,所以超过了寻伺就不说话了。这样这个寻伺,就是语言的边际;这样说,就是梵天正好是这个境界。这是「由此三缘,于天趣中,建立四众」。
寅七、依三处转世法差别(分二科) 卯一、标列
又于世间三处转时,恒常世间八法所触;谓乐欲处、功用处、众缘处。
这是第七科「依三处转世法差别」,第一科是「标列」。
「又于世间」上有三个地方,有三处的活动,在这个时候,「三处转」的「时」候,「恒常世间八法所触」,世间人在三处转的时候,总是会遇到这八种事情。八种事情,你总会遇见几样的,所以就叫做「世间三处转」,这个世间人,你不能离开这八样事情的。是「谓乐欲处、功用处、众缘处」,这是三个地方,「乐欲处」。这是「标」,底下再「配属」。
卯二、配属
于乐欲处转时,或触于利,或触非利。于功用处转时,或称他意,或不称意;于背面位触于毁誉,于现前位触于称讥。于众缘处转时,或由先世,或由现法苦乐众缘,触于苦乐。
「于乐欲处」,就是你所希望的,这个希望,就是人是不能没有事情做,总是做各式各样的行业,你是做官的,或者是你是种田的,或者是做什么的;但是你心里面总是有一个乐欲,我想要发财,我想要怎么的。你在你内心里边的希望这一方面来说,「或触于利」,或者是你没有白辛苦,果然是令你满意了,那么就是接触到你满意的事情,叫做「利」;也就是财富了,或者是色声香味触这些事情,衣服、饮食、卧具,这一切属于欲的事情,你得到了,你成功了,那么就叫做「触于利」。「或触非利」,或者是你欢喜归欢喜,但是失败了,你是没有得到满意的事情,所以叫做「触非利」。
「于功用处转时」,这个「功用处」,就是你想要得到一个满意的那个行动,或者你是做医生,或者是做生意,做什么工巧业,做这些事情。「功用处」活动的时候,「或称他意,或不称意」,或者你做得,别人感觉到满意会赞叹你;或者是人家不称人意,你做得不对。那么这是,不管是你是老板也好,你是做打工也好,总是有人满意,也有人不满意。那么这时候,这个人在心情上,也是有问题。
「于背面位触于毁誉」,这个「背面位」,就是不当你面,你不在,这时候别人对你有毁、有誉,你就会感觉到了。这个「毁」,就说你事情做的不对;「誉」是赞叹你特别好,有毁、有誉。这个经论上的解释,当然是按照佛法的态度来说,说这个人,有信、有精进、有念、有定、有慧,信、进、念、定、慧,或者是信、戒、闻、舍、慧,再加个惭愧,就是七圣财。赞叹你这个人有这么多的功德,那叫做「誉」;说这个人没有,没有这个信乃至慧,那么就是「毁」了。我们佛教徒,自己衡量自己,我有什么成绩,也可以用这七个字来衡量自己,信、戒、惭、愧、闻、舍、慧,我这七样功德,我具足、不具足,也可以这样子衡量自己,也是很有意思的事情。那么是别人对自己的毁誉,也是根据这个来做的,或者是毁,或者是誉。
「于现前位触于称讥」,不是背你的面,就是当面,大家彼此四目相对的时候,这个时候,在这样的境界里面。「触于称讥」,你接触到赞叹你,你具足了七圣财,或者是你不具足;说你不具足就是「讥,说你具足就是「称」了赞叹。
「于众缘处转时,或由先世,或由现法苦乐众缘,触于苦乐」,这是最后的两个,八法这是最后的两个法。「或由先世」,这个原因,什么事情都是有个原因的。这个原因,或者是由过去世,就是这一剎那以前,或者是现在,在现在以前,你就有这样的原因的;或者是由现在,你现在的身口意发出来的事情,就发出来苦乐的众缘。你发出来的事情令你苦,是制造苦的因缘;你发出来的事情,是制造快乐的因缘,因此而你接触到苦乐了,这样子说。这加起来这是八个,就是八风,就是世间八法,就是利、衰、毁、誉、称、讥、苦、乐,这一共是八法。这是说世间人,是「恒常世间八法所触」,世间是这样。但是我们若修学圣道的时候,修学圣道有一点相应的时候,这个八风就能不动,八风不动。
这个八风为什么要动呢?就是心里面取相,取着外边的境界,你心里面向外边取着,你执着所遇的境界都是真的,这是原来凡夫的习惯,认为这个色声香味触法,眼耳鼻舌身意都是真的,你这样执着,于是乎就有如意、不如意,这些利、衰、毁、誉、称、讥、苦、乐的事情。如果我们修学圣道,观察这一切都是假的,都是空的,赞叹也是假的,你毁辱我也是假的,这心就不动,心不动了,就没有这件事了。但是这件事,如果你不修止观,改变自己的思想,那你没有办法避免这件事,没有办法避免的。心就是有的时候欢喜了,有时候忧愁了,就在这欢喜和忧愁里面生活;只有修学圣道才能改变,不然是不能改变的。
寅八、能引通等诸解脱别(分二科) 卯一、标
又八胜解,能引不还或阿罗汉,诸圣神通及最胜住。
这底下就是说圣人的事情,前面是凡夫的事情,这底下是圣人的事情。第八科「能引通等诸解脱别」,也是各式各样的分别,第一科是「标」。
「又八胜解」,这个八胜解,其实就是八解脱。为什么能解脱呢?就是因为有胜解的关系。这个「胜解」就是有力量的认识,深刻的去观察这件事,用佛法的智慧去观察这一切有为法的境界,观察色受想行识,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触法的事情;观察它是苦、空、无常、无我的,是如幻如化的,是毕竟空的,你深入的观察,那叫做「胜解」,就是超过了世间人的知识,和世间人的知识不一样。世间人的知识,因为他只是欢喜五欲乐的丰满一点,当然权力大一点,名望高一点,就是希望这件事;所以希望这件事,这是很浮浅的事情,就不是胜解。现在在佛法里面,你要超过一般人的这种见地,那就是佛菩萨的智慧。可是这地方,不只是智慧,也是有定的,你要有定,而又有慧,你这个胜解才能够成就,那就能得解脱了。你这样做会有什么好处呢?
「能引不还或阿罗汉」,能引发出来圣道,而且超过初果、二果,能成就三果圣人的不还果,或者是阿罗汉果,能得到阿罗汉果那么高的境界。「诸圣神通」,不但是得圣道,还能够得到神通,而这个神通是圣神通,不是凡夫的境界,超过了凡夫的境界,得到圣人的神通,就是更高了的神通。「及最胜住」,及最殊胜的安乐住,那也就是无漏的三昧,有漏的三昧,也可以名之为安乐住;但是现在圣人的三昧,那就超过了有漏的三昧了,所以叫做「最胜住」。这里「能引不还或阿罗汉,诸圣神通及最胜住」,这是这个「八胜解」的功德。你若有八胜解,你就有这么多的功德。什么叫做八胜解?
卯二、释(分二科) 辰一、引圣神通(分二科) 巳一、出三解脱
谓未伏内色想,外无染污色胜解,是名第一;已伏内色想,是名第二;净不净非二色第一舍胜解,是名第三。
这底下就解释,前面是标,底下解释。分两科,第一科「引圣神通」。神通分两科,第一科「出三解脱」,八解脱现在说出来前三个解脱。
前三个解脱,「谓未伏内色想」,这是说这个修行人,他这个内色想,还没有能够调伏,还没调伏。但这个范围,就是已经得到九次第定的人,已经得到九次第定的人,那当然是已经超过了未到地定,就是得到这个九次第定的人,当然前四个,那就是初禅、二禅、三禅、四禅,你得到了四禅,当然是离欲了,欲界的色声香味触不能困扰你了,你解脱了。但是你得到四禅的时候,你对于四禅的,就是色想,初禅、二禅、三禅、四禅的色想,你还没解脱,你对它还有染着;对于这四个禅定的境界,你心里面有爱见慢,有爱着心,那叫做「未伏内色想」。你这个程度就是这样子,「未伏内色想」。但是这个人,这个修八胜解这个人,就在这个基础上修四念处,修四念处也修不净观的,也像凡夫修不净观那么修,也是这样修的。修这不净观,但是最后到白骨的时候,有点不同。这底下第二个。
「外无染污色胜解」,就是观这个白骨。在《大智度论》,在《释禅波罗蜜》里说,白骨的这个眉间,这个地方放光,放这个青黄亦白、地水火风的光明,那叫做「外无染污色」。如果我们观察这个身体,由大拇扯开始,青瘀、膨胀、脓烂、散坏,这就是内里的染污色,观这个染污色。现在是这已经过去了,要经过这个阶段,这已经过去了,最后的时候,只是观成个白骨,观自己也是个白骨,观一切人都是白骨,白骨在这眉间的骨放光。放光这个时候,也是有不同,有的人你心里面想这个青黄赤白的光明,这光明不净,总是有一点,不是那么光明,那也不行。现在是「无染污色」,就是那个青黄赤白,真是清净的,青黄赤白的颜色,那叫「无染污色胜解」。这是很有力量的,在禅定里面作如是观,那叫做「胜解」,就是观想,强有力的观想。这个时候,为什么要这样做?就是…其实目的,一方面是可以得到不还果,得阿罗汉果;一方面是为了得神通,能得到神通。「是名第一胜解」,这是第一胜解,这样子。
「已伏内色想,是名第二」,这是第二胜解。第二胜解「已伏内色想」,就是你常常这样修不净观,修四念处了,不单是不净观,观这个初禅、二禅、三禅、四禅的境界,你入在初禅里面,观察这个初禅是不净,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用这四念处来观这个禅的境界,就把初禅的爱见慢解脱了,二禅、三禅、四禅都是这样修。这样子,「伏内色想」,关于这个内色的爱见慢就调伏了,就解脱了,就变成圣人了,那就是得了三果了。但是这里边,也还是有「外无染污色胜解」,可是这两个胜解,就是两个,也叫八背舍,也叫八解脱,都是观不净色,也观净色的;又观不净色,又观净色,都是观;不但是观清净色,也观不净色,是这样观。所以这个外道,非佛教徒得了四禅八定,很容易退,很容易失掉了,禅定失掉了。
若是圣人修这个八背舍、八胜解、八解脱的话,这是不可以退,不能退,没有理由会退。因为他得了四禅八定,他又修这个八背舍,修这个八胜解,那就是特别地牢固,因为里边有四念处的关系。有四念处的关系,他把内心的贪瞋痴消灭了,他就不可能会退了。而且是在禅定里面这样修,所以他如果只是修这四禅八定,在四禅里面修四念处,断了烦恼;或者在未到地定里面修四念处,断了烦恼,得阿罗汉,这就不一定,就容易退,有可能会退。若是在四禅八定里修四念处,得了三果,得了四果,那是很牢固不退的。所以这个阿罗汉退失护住进,这个根性,有退的是一部分,一少部分,不是所有的阿罗汉都会退,不是的。这个八胜解的初胜解、第二胜解,都是修不净观,观这个染污色,也观这个不染污色,这光明色,都是这样修。这是「已伏内色想,是名第二」。
这个「已伏内色想」,还有一个事情,就是你得到了无色界定了,你得到无色界定,当然是超越了色界定,也叫做「伏内色想」。这样看出来,「伏内色想」有两种:一种是修四念处,是消灭了在禅里面的爱见慢,那叫做「伏色想」;如果是你修了无色界的四空定,超越了色界定,那也是「已伏内色想」。这样看,说是这个人得了禅定,有了神通,有可能只得初禅,这个人也可能只得二禅,只得三禅,只得四禅,没有得无色界定,就是各式各样的,这修行人各式各样的情况,不是一样的。如果这个人有神通,他就一定四禅八定都得到了,那不一定的,不是一样的。现在这里是说「已伏内色想」,这是佛教徒,佛教徒因为知识丰富一点,因为佛菩萨给你做老师,佛菩萨的经论里边说得非常圆满,那就是外道所不能及。所以这里「已伏内色想」,他修不净观,也修无染污色的光明观,这个清净色的观,「是名第二」,这是第二个胜解。
「净不净非二色第一舍胜解,是名第三」,这是净解脱身作证这个解脱。「这个净不净非二」,这前边两个胜解,初胜解、第二胜解,也修净、也修不净;现在这个净不净第三胜解,超越了这个境界了。「非二」,净也是不可得,不净也不可得,这就是我们以前讲过,这个净、不净相待,净、不净相入,就是待清净色,名之为不清净色;对不清净色,名之为清净色。这个清净、不清净,是相对来的。如果你不相对待,不相比对,你能说是清净、不清净?所以这个清净、不清净是相对来的,就是假名有了变成,本来也没有清净、不清净的分别,由相对而有这样的分别。又是在这个初胜解、第二个胜解里面,他作如是观的时候,观想这个清净的光明,也观想这个不清净,把不清净的观成清净的,由清净的观成不清净的,就是互相的转变;由清净的转成不清净的,由不清净的转成清净,都没有决定性,清净也不决定,不清净也不决定,就是这样来训练自已,这个定的力量强起来。但是同时也增长了智慧,增长了智慧,清净也不是决定清净,不清净也不是决定不清净,都是假的;进一步,都是空无所有的了。所以叫做「非二」,就是净不可得,不清净也不可得,就是「非净不净舍」,这是最殊胜的「第一义舍胜解」,对于净不净都无所执着了,无执着了,这样的胜解。当然这是由定力的加深,智慧也高了,这时候叫做「第三」胜解,就是净背舍身作证。而这个就是在第四禅里面,第四禅里面作如是观的,那么这是第三胜解。
巳二、显不共有
此三解脱,于一切色得自在故,便能引发诸圣神通,谓诸神通不与一切异生共有。
「此三解脱,于一切色得自在故」,这是第二,前面「出三解脱」,现在是「显不共有」。「此三解脱,于一切色得自在故」,在欲界的色法,和色界天的色法,在这一切的色法里面得大自在,他心里面起如是如是想,如是如是现,随心自在的显现。「便能引发诸圣神通」,这神通就是这么来的。
「谓诸神通不与一切异生共有」,不和一切凡夫共有的。凡夫因为你爱见慢没有除掉,你虽然有四禅那么高深的禅定,也能有神通,但是不能和圣人相比。圣人这个神通高过你,凡夫所不能及的,所以「谓诸神通不与一切异生共有」。当然就是你算是你是佛教徒,你也得到四禅了,可是你在四禅里面不能这么样修的话,你还是不行,你神通力量也是小,所以「谓诸神通不与一切异生共有」。而这些事情,一方面也还是有奢摩他,还要毗钵舍那;有毗钵舍那,还要奢摩他,还是这样子。这也就是这个阿罗汉他精进,虽然得阿罗汉了,所作已办了,但是他还是在继续这么努力修行,来增长他的功德,所以能达到这个境界。
辰二、引最胜住
空无边胜解、识无边胜解、无所有胜解、非想非非想胜解、微微任运心胜解,此五胜解次第善修治故,能引想受灭等至最胜住。
这八胜解到此讲完,前面这是三种胜解,还有五种胜解。这底下就是「引最胜住」,前面第一科是「引胜神通」,这底下「引最胜住」。
「空无边处胜解」,这我们以前讲过,就是他入在空无边处定里面,还是修四念处,那么就得胜解,识无边处定也这样子修胜解,无所有处也是这样修,非想非非想处胜解也是这样修,这前面我们讲过。
「微微任运心胜解」,这个指非非想处,他那个心想太微细了,那个任运的那个心情,你也要修四念处观,要深入的断除一切障,断除这个神变的障碍,也是要这样子。但是在前面曾经讲过,就是非非想定,他那个心太微细了、暗昧,还是不能修,还是得要入无所有处定,或者是识无边处定、空无边处定里面修,这样断除去非非想定的这个障碍。
「此五胜解次第善修治故,能引想受灭等至最胜住」,前面这是四个胜解,空无边、识无边、无所有处、非非想处,这是四个胜解。但是这地方说五个胜解,那就把前面那个第三胜解加在里面,那就是五个胜解。五个胜解里面,「次第善修治故」,这位圣人,他按照次第,他很精进,他能够去不断的这样修治,来对治这些爱见慢的执着,他能够精进的这样修故。「能引想受灭等至最胜住」,就能引发出来这个想心所、受心所都灭了的那个定,那个等至,那是最殊胜的住,就是灭受想定,叫做「最胜住」,就成功了,得到这个功德就成功了。那么加起来就是八胜解。把这个《披寻记》念一下。
《披寻记》五三八页:
又八胜解等者:当知此即八种解脱。(三摩呬多地)中已显其相,(陵本十二卷五页)如彼应释。此中未伏内色想者,谓已离欲界欲,未离色界欲故。外无染污色胜解者,谓于有光明而作胜解故。已伏内色想者,谓已离色界欲,又不思惟彼想明相故。净不净非二色第一舍胜解者,谓于内净不净诸色,已得展转相待想,展转相入想,展转一味想故,名净不净非二色胜解;已得舍念圆满清白故,名第一舍。
「又八胜解等者:当知此即八种解脱。(三摩呬多地)中已显其相」,这个前面我们讲过了,在「(陵本十二卷五页)如彼应释」,去查一查那一段文,就可以解释文了。「此中未伏内色想者,谓已离欲界欲」,欲界的欲是解脱了,还「未离色界欲故」,就是你没修四念处,你得到了色界定,没修四念处,这个色界欲,你不能解脱。「外无染污色胜解者,谓于有光明而作胜解」,就是心里面,在禅定里面,去想白骨发出光明来。发出光明又有不同,就是这个白骨还在,从白骨的眉尖发出光明;另外把白骨灭了,完全是光明,光是想光明,这还有点不同,还是不一样的。这里面说,也包括这个意思的。说「外无染污色胜解」,那就是白骨是染污色,把白骨灭了。这白骨灭了,怎么灭?只是心想,就想这白骨不现,就是灭了,不是有白骨可消灭,不是这么意思。「外无染污色胜解者,谓于有光明而作胜解故」,但是这件事,你先不要灭白骨,而从白骨的眉尖发出光明,像这样训练自己,训练得很圆满了,把白骨再灭了,然后光想这青黄赤白、地水火风的光明,也还是有次第的。
「已伏内色想者,谓已离色界欲」,色界的欲没有了,那个执着心没有了;「又不思惟彼想明相故」,也不思惟彼色界的想,彼色界的明相不思惟。其实这里面也有止、也有观,若照止来说,修奢摩它的止也不思惟。这个不思惟也有几种:就是所有的光明在那里,你的心里面安住不动,这也可以说是不思惟,但是还是有境界的;另一种把所有的境界都不现了,你不思惟就不现,在这不现的境界里面安住,明静而住,这也是止,就是各式各样的,不是完全是一样的。
「净不净非二色第一舍胜解者,谓于内净不净诸色」,「内净不净诸色」,其实这个要到八胜处,约十遍处来说也有外,外边的诸色的。这「内净不净诸色,已得展转相待想,展转相入想」,就是刚才讲的,「展转相待」,待不净而有净,要待净而有不净,就是我同你相待,你也同我相待,就是展转相待,这样子修,这都是修行的方法,「展转相待想」。「展转相入想」,不净色里面有净色,净色里面也有不净色,就是这样观想,这样思惟。譬如说这个白骨是不净,但是不净里面又放出光明来,这是净的,就是互相都有关联,当然这都是内心的分别,所以叫「展转相入想」。「展转一味想」,这样说不净就是净,净也就是不净,所以是「展转一味想」。变成一味,也变成净也是不可得,不净也不可得了,那叫「一味想」。「名净不净非二色胜解」,这个进一步的一个智慧的观想了。「已得舍念圆满清白故」,这就是第四禅的意思,就是得到了四禅,圆满的清白,所以「名」叫做「第一舍」,这样解释。
- 上一篇: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五(1)
- 下一篇: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五(3)
-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三(9)
- 瑜伽师地论讲记
-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五十(9)
-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五十(8)
-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五十(7)
-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五十(6)
-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五十(5)
-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五十(4)
-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五十(3)
-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五十(2)
-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五十(1)
-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九(7)
-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九(6)
-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九(5)
-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九(4)
-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九(3)
-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九(2)
-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九(1)
-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八(14)
-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八(12)
- 楞严经白话文卷一
- 第一卷 忉利天宫神通品
- 卷一 序品 第一
- 第四卷 阎浮众生业感品
- 第六卷 如来赞叹品
- 第二卷 分身集会品
- 第三卷 观众生业缘品
- 第八卷 阎罗王众赞叹品
- 第五卷 地狱名号品
- 第七卷 利益存亡品
- 妙法莲华经注音 序品第一
- 第十三卷 嘱累人天品
- 第九卷 称佛名号品
- 第十二卷 见闻利益品
- 第十卷 校量布施功德缘品
- 《地藏经》赞
- 第十一卷 地神护法品
- 《地藏经》开经偈
- 楞严经白话文卷二
- 《华严经》原文卷一至卷五
- 妙法莲华经弘传序
- 楞严经注音 第一卷
- 卷一 方便品 第二
- 《地藏经》回向偈
- 妙法莲华经注音 譬喻品第三
- 妙法莲华经注音 方便品第二
- 卷二 譬喻品 第三
- 楞严经白话文卷三
- 楞严经白话文卷四
- 卷七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第二十五
- 卷二 信解品 第四
- 楞严经注音 第七卷
- 妙法莲华经注音 化城喻品第七
- 卷三 化城喻品 第七
- 卷三 药草喻品 第五
- 卷六 药王菩萨本事品 第二十三
- 妙法莲华经注音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第二十五
- 楞严经白话文卷十
- 楞严经白话文卷五
- 卷四 五百弟子受记品 第八
- 圆觉经讲的是什么内容?圆觉经概说
- 《大宝积经》共有多少卷,是谁翻译的?
- 楞严经是怎么来的?楞严经的由来故事
- 佛经的序分、正宗分、流通分是什么意思?
- 玄奘大师版《心经》讲记
- 念地藏经期间总做噩梦,这是为什么?
- 《华严经》是怎么来的,是谁从龙宫带出来的?
- 念经时,可以跟着文字去理解内容,感受景象吗?
- 《六祖坛经》的四种版本
- 维摩诘经主要讲了什么?
- 华严经是大乘经典吗,有哪些汉译本?
- 真正的佛在哪里?真如自性是真佛,邪迷三毒是魔王
- 《坛经》处凡愚而不减,在贤圣而不增的意思
- 《法句经》偈颂:人生在世间,应实行善德的讲解
- 百佛名经注音版
- 增一阿含经是谁翻译的,多少卷,讲什么?
- 《华严经》偈语“汝等众生,不能自救”是什么意思?
- 妙法莲华经是谁说的?
- “空”与“色”相依相存,无有差异
- 《法华经》的四安乐行是指什么意思?
- 《法句经·智者品》偈颂:智者不为得失心动
- 《维摩诘经》的汉译本与注疏
-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是谁翻译的?心经译者玄奘大师
- 佛语法门经注音版
- 法华经是谁翻译的?妙法莲华经译者鸠摩罗什介绍
- 《无量寿经》三辈往生是通途菩提心还是净土菩提心?
- 《法句经》偈颂:此心难觉察,随欲望流转的解读
- 《心经》的大智慧
- 圆澄禅师翻跟斗作礼讲《金刚经》
- 《父母恩重难报经》提倡孝道的偈语
- 《六祖坛经》中的两处“念”是指什么?有什么不同?
- 佛说菩萨行五十缘身经注音版
- 大方等如来藏经注音版
- 如何拥有幸福的生活?常修慈悲心,烦恼自然无
- 《法句经·心品》偈颂:飘浮不定心,不明了正法的讲解
- 九品往生出自哪部经典?
- 莲池赞的全文及拼音
- 华严经有几个版本?四十华严、六十华严、八十华严
- 菩萨生地经注音版
- 从《坛经》片段,瞻仰学习六祖大师的嘉言懿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