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师地论

《瑜伽师地论》梵文 Yogācāra-bhūmi-?āstra佛教论书。简称《瑜伽论》。瑜伽师地,意即瑜伽师修行所要经历的境界(十七地),故亦称《十七地论》。相传为弥勒菩萨口述,无著记录。为印度大乘佛教瑜伽行派和中国法相宗的根本论书。...[详情]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二十一(2)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二十一(2)

  癸二、广众缘(分二科) 子一、违缘(分二科) 丑一、问

  问:若住种性补特伽罗有涅槃法,此住种性有涅槃法补特伽罗,何因缘故有涅槃法、而前际来长时流转不般涅槃?

  这个第一科是种性地,这一科里面分四科,第一科是自性,第二科是安立。这个第一科自性解释完了。第二科安立里边分二科,第一科是正辨相,这是辨粗细、辨一多,这两科解释完了。现在是第二科广众缘,这一科又分二科,第一科违缘,第二科就是顺缘。这「违缘」就是障碍你学习佛法的因缘,这叫「违缘」;你本来是可以得涅槃的可以得圣道的,但是有障碍的因缘这件事做不成,所以叫做「违缘」。分二科,第一科是问。

  「若住种性补特伽罗有涅槃法」,若是他的身口意、眼耳鼻舌身意、他的阿赖耶识里边安住这无漏种性的这种人,他的内心里边有涅槃法,有了无漏的种子;有涅槃,涅槃是无漏嘛,有无漏的善根。「此住种性有涅槃法补特伽罗」是这个人他的心里面有无漏善根的种子。「何因缘故有涅槃法、而前际来长时流转?」,什么理由他有涅槃的善根「而前际来」,就是过去从无始以来到现在,这个长时期的流转生死受诸苦恼而不入于涅槃呢?

  这是问。下面第二科回答,分五科,第一科是标。

  丑二、答(分五科) 寅一、标

  答:四因缘故,不般涅槃。

  你问:「他有涅槃的善根、而不入于涅槃在生死流转?」有四个原因,有四个理由,他不能入涅槃。

  这是标。下面第二科是征。

  寅二、征

  何等为四?

  这是问。第三科就是列出来这四种因缘。

  寅三、列

  一、生无暇故。二、放逸过故。三、邪解行故。四、有障过故。

  就是有这四个理由,也就是这个相违的因缘使令他不能够入涅槃。

  这是列出来。下边就解释,一一地解释,分四科。第一科就是生无暇,解释这什么叫做生无暇?分三科,第一科征。

  寅四、释(分四科) 卯一、生无暇(分三科) 辰一、征

  云何生无暇?

  「生无暇」是什么意思?这是征。下面第二科解释。

  辰二、释

  谓如有一,生于边国,及以达须蔑戾车中。四众、贤良、正至、善士、不往游涉。

  「谓如有一」,就是譬如有这么一个人「生于边国」,他是生存在落后的地方没有文化的地方,也就是没有佛法的地方。「及以达须蔑戾车中」,他生在边国,而且是生在不是高尚的人家,就是乐垢秽的族性里边这种下贱的事业的人,在那里面生活。「四众、贤良、正至、善士、不往游涉」,这个边地和乐垢秽这个地方有什么不好吗?说「四众、贤良」,说佛教里边弘扬佛法的就是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这四众,四众都是特别良善的、贤善的人,就是没得圣道的也是良善,他有出离心学习佛法向于圣道所以是「贤良」。「正至」就是修学戒定慧已经达到那个涅槃的境界了,那就是圣人了;初果、二果、三果、四果圣人,这都决定是「善士」好人。「不往游涉」弘扬佛法的四众弟子不到那个边地那个地方去,不到乐垢秽那个地方去,所以那个地方的人他没有机会学习佛法,他没有时间学习佛法。

  辰三、结

  是名生无暇。

  这「生无暇」就是这样意思。

  卯二、放逸过(分三科) 辰一、征

  云何放逸过?

  第二个理由,分三科,第一科是征。怎么叫做放逸的过失呢?

  第一科征。现在第二科解释。

  辰二、释

  谓如有一,虽生中国,又非达须、非蔑戾车。四众、贤良、正至、善士,皆往游涉。而生贵家,财宝具足。于诸妙欲耽着受用。不见过患,不知出离。

  「谓如有一,虽生中国」这就是说,例如有一种人他是生存在有文化的地方,是一个国家的中心的地方。「又非达须、非蔑戾车」,这个地方不是边地、也不是乐垢秽,他也不是在边地、也不是在那下贱种族性里面生活这种人,那这个地方是好地方了,这地方也是好地方,而这个人也是好。「四众、贤良、正至、善士,皆往游涉」就是在这个地区弘扬佛法的,这个地方你想要听闻佛法不难嘛!而这个人呢「而生贵家」,逢在、生在这个富贵的人家去,「财宝具足」,有很多的财富有很多的珍宝,和贫苦是完全不同了。「于诸妙欲耽着受用」,这个富贵的人家有很多五欲,令人迷惑的这个色声香味触这五欲,那么当然生来都是贪瞋痴有的嘛,就爱着这个五欲来享受,做种种的这些享受的事情忙得很,这样的完了就又有那样的安排这节目多的很。「不见过患」他看不见享受五欲有很多的过患,这里边有爱别离苦也有怨憎会苦还有求不得苦,很多的苦恼都在这里边,而且还会造很多的罪过,造恶,还会继续造很多的罪业的事情,但是他看不出来,他不感觉到有什么不对。「不知出离」,他不能觉悟要从这里面跳出来,他不知道。

  辰三、结

  是名放逸过。

  所以说「富贵学道难」啊!只有释迦牟尼佛能从这种「妙欲耽着受用」中「能见过患、能知出离」,去修行去,到深山里面修行去求真理,求真理的。问你「能出家不能出家?」,「短期可以,长期不可以!」那就是被这种五欲迷惑住了所以他不能出家,就是这么回事。

  卯三、邪解行(分三科) 辰一、征

  云何邪解行?

  前边是生无暇和放逸过。现在这是第三科邪解行,还有第三个理由是不顺于学习佛法的。分三科,第一科是征,第二科解释。现在第一科。

  什么叫做「邪解行」呢?

  这是问,下面解释。解释分二科,第一科出恶见,又分二科,第一科是标。

  辰二、释(分二科) 巳一、出恶见(分二科) 午一、标

  谓如有一,虽生中国,乃至广说,而有外道种种恶见。

  「谓如有一,虽生中国,乃至广说」,就是这个地方是中国、不是边地,有佛法在这个地方的,不是边地也不是乐垢秽,但是有外道的种种恶见。他这个人遇见了外道,他对于外道有兴趣所以他内心里面有各式各样有罪恶的思想,「恶见」就是有罪恶的思想。这是标,下面解释。

  午二、释

  谓起如是见,立如是论。无有施与,广说乃至我自了知,无诸后有。

  「谓起如是见,立如是论」,就是这个人他内心里面有这样的思想叫做「见」,「立如是论」就是发出来这种言论。什么言论?什么恶见呢?「无有施与」;他说「没有善恶果报」,你对贫苦的人去布施给他也不会得好果报的,你若做恶事也不会得恶果报,你做善事也不会得好果报的,没有善恶果报这种事情。「乃至我自了知,无诸后有」,他自己知道人死了就断灭了,将来再没有生命的相续下去的事情,所以做善将来不得善报做恶将来也不得恶报,他有这种思想,这样子就不能接受佛法的教诲的,所以也不能学习佛法得涅槃了。

  前边这是出恶见,下边明过患。

  巳二、明过患

  复由如是外道见故,不值诸佛出现世间,无诸善友说正法者。

  「复由如是外道见故」,又因为他有这样外道的这种恶见的关系,「不值诸佛出现世间」,就是不能遇见佛出现世间,他不遇见,有佛出现世间等于没有佛出现世间他不会遇见的,「无诸善友说正法者」,在他接触的人里边没有一个是善友能为他宣扬佛法的真理的,所以他那种邪解邪行不能改变的,这样子也不能得涅槃。

  辰三、结

  是名邪解行。

  这是结束这段文。

  卯四、有障过(分三科) 辰一、征

  云何有障过?

  这是第四「有障过」。说是我也不是生无暇、我也不是放逸过、我也不是邪解行,但是还有一个原因「有障过」,也还是不行。这是第一科是问。第二科解释。

  辰二、释(分三科) 巳一、异熟障

  谓如有一,虽生中国,广说如前,亦值诸佛出现于世,遇诸善友说正法者,而性愚钝顽騃无知,又复喑哑,以手代言。无力能了善说、恶说,所有法义。

  「谓如有一,虽生中国,广说如前,亦值诸佛出现于世」,这个人他遇见很多的佛出现世间,「遇诸善友说正法者」,他认识的人有很多好朋友为他宣扬佛法,他很好。「而性愚钝顽騃无知」,但这个人的心,(「性」者心也),而这个人的心里「愚钝」,特别愚痴,「顽騃」就是顽固不可教化,「无知」就是他不懂,他不懂。「又复喑哑,以手代言」,不但是「愚钝顽騃无知」,而且他是「喑哑」不会说话,「以手代言」要和人家连络的事情都要用手来比划比划代替他说话这种人,这种人「无力能了善说、恶说」,这种人没有这种智慧的力量他能明白什么是善说?什么是恶说?不能明白佛法中的真理,你对他讲他不懂,他的智慧就是听不懂。

  这是第一科「异熟障」,「异熟障」就是他的果报,他这个身体的果报就是这样子。「而性愚钝顽騃无知」就是他的意根有问题,意根特别愚痴。「喑哑」,这人喉咙有问题,不会说话这个舌有问题。「无力能了善说、恶说,所有法义」,就是耳根也有问题了,你这意根一有问题呀前五根都有问题了。

  这前面是果报如此,现在第二是业障

  巳二、业障

  或复造作诸无间业。

  说这个人他心里面很灵敏的,你说什么话他听懂的、他明白的。但是还有问题,他就造作了「诸无间业」就是五无间业,下无间地狱的这种罪业了,这就是也不能学习佛法了。

  这是业障,下面是第三科烦恼障。

  巳三、烦恼障

  或复长时起诸烦恼。

  说是这个人「长时」的生「烦恼」,不是贪心就是瞋心、那就是疑惑心、高慢心,这个烦恼不间断地常常有,不是有这个烦恼就是有那个烦恼,一有烦恼呢他也排斥佛法,佛法他不能接受。

  辰三、结

  是名有障过。

  这就是有报障、业障、烦恼障,有这种过失他也不能学习佛法。看这个《披寻记》。

  《披寻记》七六三页:

  云何有障过等者:此说重障,略有三种:谓异熟障、业障、烦恼障。异熟障者:谓若生处,圣道依彼不生不长,于是生处异熟果生;或有生处,圣道依彼虽得生长,而于其中异熟果生,聋騃愚钝、盲瞽喑哑、以手代言、无有力能解了善说恶法义,是名异熟障。言业障者:谓五无间业,及余所有故思造业,诸尤重业;彼异熟果若成熟时,能障正道令不生起,是名业障。烦恼障者:谓猛利烦恼,长时烦恼,由此烦于现法中,以其种种净行所缘不能令净,是名烦恼障。如下自说。(陵本二十九卷十五页)说有障,其义应知。

  「云何有障过等者:此说重障」,这地方说无间业,这是说是太严重的罪过有障碍,「略有三种:谓异熟障、业障、烦恼障」。「异熟障者:谓若生处,圣道依彼不生不长」,你在这个地方受生那个「圣道依彼」它不能生长;这个「生」就是初开始善根发动了发出离心叫「生」,这个「长」就是继续地进步叫做「长」,现在因为「不生」所以也就「不长」了。「于是生处异熟果生」在这个地方出现的时候他有这个果报,果报出现了。「或有生处,圣道依彼虽得生长,而于其中异熟果生」,他的果报上面有问题,有什么问题出现呢?这「聋騃愚钝、盲瞽喑哑」,这是个问题。「以手代言,无有力能解了善说、恶说法义,是名异熟障」。

  「言业障者:谓五无间业,及余所有故思造业」,这五无间业之外,是凡是你自己主动地计划要造这个罪过的事情,你明明白白的欢喜做这种恶事,这个地方也是很厉害,「诸尤重业」,这个罪过很重的业,这也是有障的。「彼异熟果若成熟时,能障正道令不生起。」你这个五无间业的果报现起也是,这个故思造的罪业那个异熟果若成熟的时候也能障碍你证道,你在佛法里面想要学习戒定慧,「令不生起」「是名」叫做「业障」。

  「烦恼障者:谓猛利烦恼」,烦恼里面这上面说出两种;第一个是猛利的烦恼,这个贪瞋痴特别猛,力量很强大,「猛利烦恼」,这个烦恼也是障道。第二种是「长时烦恼」,这个烦恼老是有,一直常常有烦恼,也是障道。说有烦恼可是烦恼不是那么强烈,有烦恼但是偶然地有烦恼,不是时时有烦恼,所以还有很多的时间没有烦恼这个时候你可以学习佛法。所以这个「长时的烦恼」就是障道。「由此烦恼于现法中,以其种种净行所缘不能令净。」你若有猛利的烦恼又有长时的烦恼,「于现法中」就在你现在的生命体里面,「以其种种净行」,以佛法中种种的清净的德行去熏习去,「所缘不能令净」,你缘念佛说的这五种法门,(就是这个多贪众生不净观…,那个五停心观了),「不能令净」不能使令你那个强烈的烦恼、长时的烦恼清净,所以这个事做不好,你来到佛法里面来,你一无成就,所以说「不能令净」,「是名烦恼障」。

  这上面这五无间业,五无间业这个业障这个地方,这个发给各位的那个影印的这文字上面,我们念一遍。这个大字的,就是《瑜伽师地论》卷七十四。(一校二校查:应是卷九)。

  《瑜伽师地论》卷九第二页:

  由事故者,若不善业,于五无间,及彼同分中,亦有受现法果者。五无间业者;一害母、二害父、三害阿罗汉、四破僧、五于如来所恶心出血。无间业同分者;谓如有一于阿罗汉尼,及于母所,行秽染行,打最后有菩萨,或于天庙衢路市肆,立杀羊法,流行不绝,或于寄托得极委重亲友,同心耆旧等所,损害欺诳,或于有苦贫穷困乏无依无怙,为作归依施无畏已,后返加害,或复逼恼,或劫僧门,或破坏灵庙,如是等业,名无间同分。若诸善业由事重故受现法果者,谓如有一母无正信,劝进开化,安置建立于具信中。如无正信,于具信中,如是犯戒,于具戒中。悭吝,于具舍中。恶慧,于具慧中亦尔。如母,父亦尔。或于起慈定者,供养承事。如于起慈定者如是,于起无诤定、灭尽定、预流果、阿罗汉果,供养承事亦尔。又亲于佛所供养承事,如于佛所如是,于学无学僧所亦尔。若即于此尊重事中,与上相违,由损害因缘,起不善业,受现法果。

  这个「由事故者,若不善业,于五无间,及彼同分中,亦有受现法果者」,由于你有这样的「事」就是你有这样的罪业,这指什么说的呢?就是「不善业」就是「五无间罪」,「及彼同分中」,它不是五无间业但是和五无间业相同的这种业,这种业也有现在受果报的。「五无间业」是什么呢?「一是害母,二是害父,三害阿罗汉,四是破僧,五是于如来所恶心出血」这是五无间业。

  五无间业的同分是什么呢?「谓如有一于阿罗汉尼」,说这个女人是个比丘尼但是她得到阿罗汉了,你同这个比丘尼「行秽染行」这也是五无间业的同分。「及于母所行秽染行」,这都是五无间业的同分的罪业。「打最后有的菩萨」这也是五无间业的同分。「或于天庙衢路市肆,立杀羊法,流行不绝」,这也是很有罪过的事情。「或于寄托得极委重亲友,同心耆旧等所,损害欺诳」,就是这个人,你和他,他对你非常的有信心,大家是亲友关系,他很贵重的事情,很重要的事情或者是很贵重的财富委托给你,但是你损害他欺骗他,这就是一种严重的罪过。「或于有苦贫穷困乏无依无怙」这种人,你「为」他「做归依」处「施无畏已」,他来救护你解除了你很多的恐怖以后「返加害」,「后返加害」你害这个人「或复逼恼」【二校意言:或为「他为你做归依处,他来救护你解除你很多恐怖以后,你返加害他」,或为「你为他做归依处,你来救护他解除他很多恐怖以后,你返加害他」文意较顺】,后返加害、或复逼恼那个人。「或劫夺僧门」就是出家,佛教中这些出家人。「或破坏灵庙,如是等业,名无间同分」。

  「若诸善业,由事重故,受现法果者。」我再念一遍。「谓如有一母无正信」,你母亲对于佛法没有正信,你能「劝进」她「开化」她「安置建立于具信中」,把你母亲建立在相信佛法的这个清净法中。「如无正信,于具信中,如是于犯戒,于具戒中」就是我这母亲老是犯戒,现在我劝她持戒,持戒清净,这样子。「悭吝」我母亲很悭吝,「于具舍中」把她劝导她能够有同情心救护穷苦的人。「恶慧」说这个人有邪知邪见,我劝导她改变邪知邪见「于具慧中」,「亦尔」这样子也得现果报,这是善法了。「如母」亲是这样子,于「父」亲也是这样子。「或于起慈定者,供养承事」,说是这个人慈悲喜舍三昧,这个人从慈三昧里面出来,你能供养他、承事他,你得现报。「如于起慈定者如是,于起无诤定」的人也是这样子,「灭尽定」也是这样子,「预流果」的人也是这样子,你供养这预流果你也得现报,去供养阿罗汉果也是,「供养承事亦尔」。「又亲于佛所,供养承事」,当然也是得现报。「如于佛所如是,于学无学僧所亦尔」,初果、二果、三果是学僧,无学果是四果阿罗汉了。

  「若即于此尊重事中,与上相违」,这都是;父母是尊重、起慈定的人、起无诤定的人、灭尽定预流果、这些圣人也是这样。「与上相违,由损害因缘,起不善业,受现法果故。」你对你父亲、母亲乃至到佛、乃至到阿罗汉、学、无学僧,你若有不善业也是受现法果。

  这是这个业障这方面的意思,这样子。

  寅五、结(分二科) 卯一、正显有种性(分二科) 辰一、不般涅槃

  如是名为四种因缘,由此因缘故,虽有般涅槃法,而不般涅槃。

  前面是解释这四种因缘。现在是第五科,结束这一段。分二科,第一科正显有种性,有无漏种性的人。分二科,第一科不般涅槃。

  「如是名为四种因缘,由此因缘故」,由这四种因缘故。「虽有般涅槃法」虽然他的阿赖耶识里面有涅槃的无漏种子,「而不般涅槃」,他不能入涅槃。

  这一段是不般涅槃。

  辰二、得般涅槃

  彼若值遇诸佛出世,听闻正法,获得随顺教授教诫,无彼因缘,尔时方能善根成熟,渐次乃至得般涅槃。

  「彼若值遇诸佛出世」,这是第二科,得般涅槃。说那个有涅槃善根的人,他若是遇见了诸佛出世的时候能听闻佛说的正法。「获得随顺教授教诫」,获得随顺圣道的教授,随顺圣道的教诫,这样子。「无彼四缘」,没有前面那四种恶因缘,那四种因缘他没有。「尔时方能善根成熟」,那个时候这个有涅槃法的人他的善根就成熟了,「渐次乃至得般涅槃」,他逐渐的修行了,他就入涅槃了。

  这是第二科得般涅槃。

  卯二、兼明无种性

  无涅槃法补特伽罗,住决定聚。彼若遇缘,若不遇缘,遍一切种,毕竟不能得般涅槃。

  这是第二科兼明无种性。前面正显有种性,现在第二科兼明无种性。

  「无涅槃法」的「补特伽罗」这个人呢「住决定聚」,他就安住在三界里边决定生死流转,他这个生死没有办法可以停下来的,是决定了,属于这一类的人里边的。「彼若遇缘」,说这个人他遇见佛说法了,遇见很多的佛说法了,或是「若不遇缘,遍一切种,毕竟不能得般涅槃」,「遍一切种」,普遍、他是在天上也好他是在人间也好,在一切的三界的五趣中怎么办法也不行,「毕竟不能得般涅槃」了,他是永久不能得涅槃了。

  子二、顺缘(分二科) 丑一、问

  问:何等名为涅槃法缘,而言阙故、无故、不会遇故,不般涅槃?

  这是第二科顺缘,前面是违缘。现在解释这个顺缘。分二科,第一科是问。

  怎么叫做「涅槃法缘」呢?能令你得涅槃的这些增上缘。「而言阙故」或者是不具足,有几样、但是另外还有所阙。「无故」是完全没有。「不会遇故」,你有善根是有善根,但是你不遇见佛法僧你不遇见佛说法故「不般涅槃」。这究竟是什么因缘呢?什么法缘呢?得般涅槃又是什么法缘呢?

  这是问。下面是第二科是回答,分四科,第一科是标。

  丑二、答(分四科) 寅一、标

  答:有二种缘。

  能够令你得涅槃。这是标,第二科征。

  寅二、征

  何等为二?

  下面第三科是列。

  寅三、列

  一胜,二劣。

  令你得涅槃的因缘里面分二类,一个是殊胜的,一个是劣弱的。

  这是第三科是列,第四科解释。解释分二科,第一科辨二相,辨这个胜劣的相貌,分二科,第一科先辨这个胜缘,分二科,第一科是征。

  寅四、释(分二科)       卯一、辨二相(分二科)

  辰一、胜缘(分二科)     巳一、征

  云何胜缘?

  殊胜有强大力量的因缘。

  这是问,下面第二科是列出来。

  巳二、列

  谓正法增上他音,及内如理作意。

  这是胜缘,这是列出来。「谓正法增上他音」,就是能表达佛的正法的那个有殊胜力量的「他音」的那个法音,那个他人的法音,或者是你遇见佛了或者是你遇见大阿罗汉了或者是遇见观世音菩萨了,他为你宣说佛法这是一个殊胜的因缘。「及内如理作意」,你听闻了这样的法音以后在你内心里面有如理的思惟观察,这是很重要的,这就是修四念处了,你也修戒定慧了。这两种合起来,名为「胜缘」。

  辰二、劣缘(四分科) 巳一、征

  云何劣缘?

  下面第二科是劣缘。劣缘分四科,第一科是征。

  怎么叫做「劣缘」呢?

  下面第二科是标。

  巳二、标

  谓此劣缘乃有多种。

  这个劣弱的助缘也能有力量帮助你得涅槃的,这个因缘有很多种。

  巳三、列

  谓若自圆满、若他圆满。若善法欲,若正出家,若戒律仪、若根律仪、若于食知量、若初夜后夜常勤修习悎寤瑜伽、若正知而住、若乐远离、若清净诸盖、若依三摩地。

  这第三科列出来,「有多种」,有多少种呢?这列出来。

  这个有很多种分二类;一种是自圆满,一个是他圆满。就是你本身应该具足的得入圣道的因缘你能圆满地具足了,这是一部分。第二部份是他人对于你有帮助,对于你修学圣道有帮助的因缘也有很多,有多少种也圆满了,加起来这叫做劣缘。虽然是劣,还非要具足不可的。

  这底下就是说出来,第三科列。「若善法欲」,就是你内心里面有这样的愿望「我愿意做善法,不要做恶事」,这件事很重要,「我愿意做善事」你看这很难得。「若正出家」,后来能放下世间的五欲,虽然有很多五欲不能迷惑你,你能够出来就出家了,能过出家人这个淡泊的生活,能过得来,我心里面欢喜,不介意这个清淡的境界。「若戒律仪」,出家以后要受戒,你能够持戒清净。「若根律仪」,受了戒以后,这个眼耳鼻舌身意六根能保护它叫它不要在色声香味触法上放逸,这根律仪。「若于食知量」,每天要吃饭,其实这是一个普通的事情,但是在修学圣道上这个地方要注意,你要知道量,不要吃得太少、不可以,吃的太多也不可以。「若初夜后夜常勤修习悎寤瑜伽」,这个夜,有初夜、有后夜、还有中夜,这个中夜你可以睡觉可以休息,在初夜和后夜这两段时间你不可以睡觉,你要常勤的修习悎寤的瑜伽,心里面不要这个沉沉的大睡、睡觉,要悎寤起来心里面要明明了了的要修习止观,要这样子用功。

  「若正知而住」,不管是什么时候,从早晨到晚间只要是不是睡觉,心里面常常自己知道心在做什么,叫它不要有错误的想法,心里面若有染污了立刻地把它消除去保持内心的清净,这叫做「正知而住」,不可以放纵自己胡思乱想。「若乐远离」要远离这些喧闹的愦闹的地方,到寂静处去。「若清净诸盖」,要把内心的这些贪欲、瞋恚、昏沈、睡眠、掉举、后悔、疑惑这些诸盖清出去。「若依三摩地」,要得禅定,你得到未到地定,或者色界四禅、或者无色界的四空定、或者慈悲喜舍的三昧,这些三摩地都是你得圣道的因缘。

  这叫做「劣缘」,这个「劣缘」表示它对于得圣道那方面有帮助、但是没有听闻正法如理作意的力量大,可是这件事也一定要有劣缘,你没有劣缘也不行。

  这前边是列出来。下面四科就解释,分十二科,第一科是自圆满,分四科,第一科征。

  巳四、释(分十二科) 午一、自圆满(分四科) 未一、征

  云何自圆满?

  这个自圆满和他圆满,在修所成地里面,对照了一下不完全一样,有点不同。什么叫做自圆满呢?

  未二、列

  谓善得人身,生于圣处,诸根无阙,胜处净信,离诸业障。

  「谓善得人身,生于圣处」,善得人身是一个条件,「生于圣处,诸根无阙,胜处净信,离诸业障」这是自圆满。

  这个自圆满里边,现在第三科解释,分五科。第一科是善得人身,分三科。第一科征。

  未三、释(分五科) 申一、善得人身(分三科) 酉一、征

  云何名为善得人身?

  「云何名为善得人身」呢?得人身是太好了,所以佛教是你尽可能利用你宝贵的这个人身来修学佛法,不可以糟蹋,这个身体不可以糟蹋他。你这个身体本来可以得圣道的,但是偏要到五欲去里面生活就不能得圣道了,这就是可惜,可惜!可惜!

  怎么叫善得人身呢?这是问,现在第二科解释。

  酉二、释

  谓如有一,生人同分。得丈夫身,男根成就,或得女身。

  「谓如有一」个人,「生人同分」,他生存在人的「同分」里面;你也是人、我也是人,大家都一样生在这样地团体里面,就是生在人类里面生在这里面,生在这人类里面「得丈夫身」,什么叫「丈夫身」呢?「男根成就」,这叫做丈夫身。「或得女身」也可以,也能得圣道。

  酉三、结

  如是名为善得人身。

  这个得人身。这个《高僧传》里面有的高僧发愿,「我来生的时候,不要到贫苦的家去投生,也不到富贵家去投生」,这样子不到富贵家投生我不要被五欲所迷惑,我不到贫穷家去投生呢没有贫苦,贫穷也是障道因缘,也是修学佛法有困难。那这叫作「善得人身」。当然这个事情也是看人,有的人,你富贵迷惑不了他,他也是一样能出家修行。

  这是第一个善得人身。现在第二个生于圣处,分三科。第一科是征。征、释、结。

  申二、生于圣处(分三科) 酉一、征

  云何名为生于圣处?

  「云何名为生于圣处」呢?

  这是征,第二科释。

  酉二、释

  谓如有一,生于中国,广说如前,乃至善士皆往游涉。

  「谓如有一,生于中国,广说如前」前面说的,不是生边地也不是乐垢秽的地方,是四众弟子「乃至善士皆往游涉」的地方都到那个地方去,那个地方有佛法那就是「中国」。

  酉三、结

  如是名为生于圣处。

  申三、诸根无缺(分三科) 酉一、征

  云何名为诸根无缺?

  这是第三科,诸根无缺。分三科,第一科征。

  怎么叫诸根无缺呢?

  酉二、释

  谓如有一,性不愚钝,亦不顽騃,又不喑哑,乃至广说支节无减。彼由如是支节无缺、耳无缺等,能于善品精勤修集。

  「谓如有一,性不愚钝」,他的心,就是那个第六意根、第六意识不那么愚痴。「亦不顽騃」,他也不顽固,不是那么难可教化。「又不喑哑」,他会说话,不是不会说话。「乃至广说支节无减」,他的头、手、足那一支节都不缺少,六根具足。「彼由如是支节无缺、耳无缺等」,这个六根应该先说眼,但不,先说耳,这可见由善知识的教授很重要,表示这一点,那么当然眼根也很重要,要自己能阅读经论,那么这是「亦不顽騃」是意根无缺。「又不喑哑」,会说话呢你有问题可以表达,可以表达出来,眼耳都不缺少。「能于善品精勤修集」,能于这个戒定慧的善品能精进的去修学,积聚善根。

  酉三、结

  如是名为诸根无缺。

  申四、胜处净信(分二科) 酉一、征

  云何名为胜处净信?

  这是第四科。分二科,第一科是征,第二科是解释。解释里边分二科,第一科是标相。

  酉二、释(分二科) 戌一、标相

  谓如有一,于诸如来正觉所说法毗奈耶,得净信心,如是名为胜处净信。

  这一科是标相。就是一个人,他在「于诸如来」的「正觉所说」、正遍觉者,就是佛陀所说的法和律,毗奈耶是律。「得净信心」,他一遇见了法和律,他就有清净的信心他不疑惑,没有疑惑的垢染,他就相信这是真实语。「如是名为胜处净信」,这是叫做「胜处净信」,就是对于法、律有信心。

  这是标相,下面第二科解释这个名字,分二科。第一科解释什么叫做胜处。

  戌二、释名(分二科) 亥一、胜处

  言胜处者:谓诸如来正觉所说法毗奈耶,能生一切世出世间白净法故。

  「言胜处者:谓诸如来正觉所说法毗奈耶」,这就是胜处,这是最殊胜的地方,最重要的地方。「能生一切世出世间白净法故」,他有什么重要呢?就是佛说的法律,你若有了信心的时候,就「能」够「生」,在你的身口意里面「能生」出来「一切世间」的「白净法」、「一切出世间」的「白净法」,就能令你有出世间的戒定慧,也有世间的五戒十善这些事情,这样子你就成功了。它有这种作用,所以这是胜处。

  第二科是净信。

  亥二、净信

  此中所起前行增上诸清净信,名胜处净信。能除一切所有烦恼垢秽浊故。

  「此中所起」,就在佛说的这个法毗奈耶里面所生起的净信,这个净信是「前行」,就是在一切的善行的前面;他先建立这个信心,然后才能发动种种善行的,所以是「前行」,「增上」说这个这个清净的信心能增上一切世间出世间的善法,它有这种功能,这个「信」心是非常「清净」的它没有污染,它能向于清净,它本身也是清净没有疑惑;不信就是垢染了,「名胜处净信」这叫做「胜处净信」。「能除一切所有烦恼垢秽浊故」,你若真实有这样的信会有什么表现呢?说对于佛的法律有了信心,怎么知道这个人有信心呢?你有了信心的时候会表现出来一种相貌,什么相貌呢?「能除一切所有烦恼」,从那个信心里面他就有了很多的智慧出来,就能够破除去所有的烦恼,所有的贪瞋痴慢疑、各式各样的爱烦恼、见烦恼都能破除去。而这个烦恼本身是「垢」染的、本身是臭「秽」的、它本身不容易动摇,这个烦恼来了非常的强非常的顽固所以叫做「秽」。它对于善法有染污能染污善法,能令善法不容易成就所以叫做「浊」。

  这是「胜处净信」,这是一个根本,你对于这个佛法僧有清净的信心,然后一切世间的善法、出世间的善法才能建立起来。这个「信」,信为欲依,信是希望的一个依止处;你有了信你就会有希望,有了希望以后就有行动,这个希望就是愿,这个愿望,你的希望从信心而得建立。我相信做生意能发财,你有这个信心你就会「我就想要做生意,就想要做买卖」这个愿就来了,你有了这个愿然后就开始就准备要做生意了,就是信愿行。愿、行以信为基础,以信为根本。所以我们若对于佛法僧,对于佛说的法律有了信心,你的戒定慧就出来了,就会出来的。

  申五、离诸业障(分四科) 酉一、征

  云何名为离诸业障?

  前面是胜处净信,是第四科。现在第五科是离诸业障。这里分四科,第一科是征。

  怎么叫做远离一切业障呢?

  这里现在第二科是标。

  酉二、标

  谓能远离五无间业。

  就是说你这个人不会去做五种无间的罪过,这种事情你远离了。

  这是第二科是标。第三科是列。什么叫做五无间业呢?第三科。

  酉三、列

  所谓于彼害母、害父、害阿罗汉、破和合僧、于如来所恶心出血。

  这是五种罪过。这个「破和合僧」里面分两个;一个是破羯摩僧,一个是破转*轮僧。这是我们以前讲过的事情。

  下面第四科是解释,前面是列出来这个五无间业的。分二科,第一科名离障。

  酉四、释(分二科) 戌一、名离障

  随一所有无间业障,于现法中不作不行。如是名为离诸业障。

  说这个人「随」着这是五条,「随」那一条的五「无间业障」,你「于现法中」就是现在的生活中你「不作不行」,你身口不作、你心里边也不作;心里边不行、身口不作。「如是名为离诸业障」,你就是没有造这个罪了,不造这个罪了。这是离障;我没有作这件事。你若作这件事呢这件事对你学习佛法有障碍;现在我没有作,没有作它就是不障碍了。

  现在第二科显障义。什么叫做障?

  戌二、显障义

  若有于此五无间业,造作增长,于现法中,竟不能转,得般涅槃,生起圣道,故约彼说离诸业障。

  「若有于此五无间业造作增长」,假设这个人对于这五种无间地狱的罪业,「造作增长」,这个「造作」了,不后悔,认为是对的叫做「增长」,你这个业力继续增长。「于现法中竟不能转」,那么你现在这个生命存在的时候没有办法来转变这个罪业的,不能转变;你说是我念佛、念法、念僧,不行,这个罪业你不能转变他的。若能转变的话「得般涅槃,生起圣道」。「不能转得涅槃生起圣道」,就是这个事情做不来,就是不能「得般涅槃,生起圣道」。生起圣道,生起戒定慧,生起戒定慧就得涅槃,现在因为你不能转这五无间业,你就不能够生起圣道,得般涅槃。「故约彼说离诸业障」,所以就约这五无间业来说要离诸业障,这个业不可以做,你若做的话对你有障碍。

  第四科是结。

  未四、结

  唯由如是五种支分,自体圆满。是故说此,名自圆满。

  前面这个自圆满,这最后这一科就结束了。「唯」独「由」这「五种支分」,「自体圆满」,你自己这一方面功德圆满了,「是故说此名自圆满」。

  现在底下第二科是他圆满。分三科,第一科是征。

  午二、他圆满(分三科) 未一、征

  云何他圆满?

  就是另一方面对于你有帮助得圣道,这一方面的圆满,这一方面。

  这是第一科是征。第二科是列。

  未二、列

  谓诸佛出世。说正法教,法教久住,法住随转,他所哀愍。

  「谓诸佛出世」,这个「他」原来指谁说呢?指佛说的,佛出现世间而能够「说正法教」,演说正法来教诲我们这样依教奉行。「法教」还「久住」,还「法住随转,他所哀愍」有这几样,这就是他圆满了。

  这是列出来。下面第三科解释。分五科,第一科解释这个诸佛出世。分两科,第一科征。

  未三、释(分五科) 申一、诸佛出世(分二科) 酉一、征

  云何名为诸佛出世?

  「云何名为诸佛出世」呢?

  这是征。下面第二科解释,分二科。先解释明出世的相貌。

  酉二、释(分二科) 戌一、明出世相

  谓如有一,普于一切诸有情类,起善利益增上意乐,修习多千难行苦行,经三大劫阿僧企耶,积集广大福德智慧二种资粮,获得最后上妙之身,安坐无上胜菩提座,断除五盖,于四念住善住其心。修三十七菩提分法,现证无上正等菩提。如是名为诸佛出世。

  「谓如有一」,就是譬如有一个人,「普于一切诸有情类,起善利益增上意乐」,就是这个人发了无上菩提心了,「普于一切诸有情类」,不管是同我有良好关系的人、同我是个怨敌的人、同我关系没有什么好不好的人,一切众生没有分别,我都发「起善利益增上意乐」,我都愿意用好的事情来利益他。「增上意乐」就是强大的意愿,有强大力量的意愿,这个「增上」就是力量强大,「意乐」就是意愿有这样的愿望;有这样强大的愿望要利益一切众生没有怨亲的分别,这是发无上菩提心了。「修习多千难行苦行」,这是行菩萨道,他能修习「多千」、很多很多不容易做的事情很苦恼的事情,只要是利益众生他都能做。

  「经三大劫阿僧企耶」,经过三大阿僧企耶,「阿僧企耶」翻个「无数」,这「无数」是一百二十个大数里边的一个数。「积集广大福德、智慧二种资粮」,这么长久时间内,他积集了广大的福德资粮,积集了广大的智慧资粮,这两种成佛的需要的条件。「获得最后上妙之身」,到了三大阿僧祇劫圆满的时候得到了「最后」,最殊胜的有道德的那个身相,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安坐无上胜菩提座」,安坐在那个菩提树下那个座位上,那是无上胜菩提座。

  「断除五盖,于四念住善住其心」,他把这五种盖都消除去了,就是得了四禅八定了,得到色界四禅在色界四禅里面修四念住,「善住其心」。「修三十七菩提分法」,这个四念住、四正勤、五根、五力、七觉支、八正道,这三十七道菩提分法。「现证无上正等菩提」,最后成功了,得到无上菩提,得到一切种智了。「如是名为诸佛出世」,这是佛出世了。

  现在是第二科,是显诸佛同。

  戌二、显诸佛同

  过去、未来、现在诸佛,皆由如是名为出世。

  这不但是指现在释迦佛这样子,过去的佛、未来的佛、十方现在的诸佛都是这样子得无上菩提的,都是由发无上菩提心行菩萨道得无上菩提的,所以叫做「出世」。

  这是他圆满的第一个诸佛出世。现在第二个呢,说正法教。分二科,第一科是征。

  申二、说正法教(分二科) 酉一、征

  云何名为说正法教?

  云何名为说正法教呢?这第一科是问。

  现在第二科解释。分二科,第一科是正辨相。辨这个正法教的相貌。分三科,第一科是标。

  酉二、释(分二科) 戌一、正辨相(分三科) 亥一、标

  谓即如是诸佛世尊出现于世,哀愍一切诸声闻故。依四圣谛,宣说真实苦集灭道,无量法教。

  「谓即如是诸佛世尊出现于世」,就像前面说的诸佛世尊出现在世间了。「哀愍一切诸声闻故」,对于这一些声闻根性的人发哀愍心,发了哀愍心。那么怎样来救护他呢?「依四圣谛」,依这苦集灭道四圣谛,宣说真实苦集灭道;宣说这真实是苦,真实是集、是灭、是道,这里边有无量无边的法教很多的,宣说苦谛也是无量无边,集灭道都是无量无边的。

  这是第一科是标,下面第二科是列出来。

  亥二、列

  所谓契经、应颂、记别、讽诵、自说、因缘、譬喻、本事、本生、方广、希法、论议。

  这是列出来。

  亥三、结

  如是名为说正法教。

  说十二分教。

  这「十二分教」,这个影印的文件小一点字的那个,这个第六行。「闻十二分教、三最胜归依、三学三菩提,为有情净说。」这是《显扬圣教论》上的。在《瑜伽师地论》也有解释,看这就念一遍。

  《显扬圣教论》卷六第七页:

  论曰:闻十二分教者,谓闻契经、应颂、记别、讽颂、自说、因缘、譬喻、本事、本生、方广、希法、论议圣教。契经者:谓诸经中,佛薄伽梵,于种种时处,依种种所化有情,调伏行差别,或说蕴所摄法、界所摄法、处所摄法,或说缘起所摄法,或说食所摄法、谛所摄法,或说声闻独觉如来所摄法,或说念住、正断、神足、根、力、觉支、道支所摄法,或说不净息念觉证净等所摄法,如来说是语已,诸结集者欢喜敬受,为令圣教得久住故,以诸美妙名句文身,如其所应,次第结集,次第安置,以能缀缉,引诸义利,引诸梵行,种种善义,故名契经。应颂者:谓诸经中,或于中间,或于最后,以颂重显,及诸经中不了义说,是为应颂。记别者:谓诸经中,记诸弟子命终之后,生处差别,及诸经中显了义说,是为记别。讽颂者:谓诸经中,非是长行直说,然以句结成,或二句说,或三四五六句等说,是为讽颂。自说者:谓诸经中,不列请者姓名,为令正法久住故,及为圣教久住故,自然宣说,是为自说。因缘者:谓诸经中,列请者姓名已而为宣说,及诸所有毗柰耶,摄有因缘教别解脱戒经等,是为因缘。譬喻者:谓诸经中,有譬喻说,由譬喻故,本义明白,是为譬喻。本事者:谓宣说前世诸相应事,是为本事。本生者:谓诸经中,宣说如来我过去世处种种生死行、菩萨行,是为本生。方广者:谓诸经中宣说能证无上菩提诸菩萨道,令彼证得十力无障智等,是为方广。希法者:谓诸经中,宣说诸佛及诸弟子,苾刍、苾刍尼、式叉摩那、沙弥、沙弥尼、勤策男、勤策女、邬波索迦、邬波斯迦等,共不共功德,及余最胜殊胜特、惊异甚深之法,是为希法。论议者:谓一切摩怛履迦、阿毗达磨,研究解释,诸经中义,是为论议。如是十二分教中,具有素怛缆等三藏,此中所说契经、应颂、记别、讽颂、自说、譬喻、本事、本生、方广、希法,是为素怛缆藏。此中所说因缘,是为毗柰耶藏。此中所说论议是为阿毗达磨藏。三最胜归依者,谓佛法僧三种归趣。三学者:谓增上戒学、增上心学、增上慧学。三菩提者:谓声闻菩提、独觉菩提、无上正等菩提。为有情净说者,为令有情得清净故,次第宣说是三种法,谓能持方便果。能持者:谓闻及归依。方便者:谓三学。果者:谓三菩提。

  「论曰:闻十二分教者,谓闻契经、应颂、记别、讽颂、自说、因缘、譬喻、本事、本生、方广、希法、论议圣教」,这个圣教有这么十二种差别。怎么叫做「契经」呢?这里解释「谓诸经中」,「佛、薄伽梵」,「薄伽梵」就是翻作世尊的意思,梵语叫薄伽梵。「于种种时处」种种时、种种处。「依种种所化」的「有情」,所化的众生各式各样的根性不同。「调伏行差别」调伏他的心,那个「行」就是心;这个心老是在动叫做「行」。凡夫的心行就是贪瞋痴,这个贪瞋痴不清净所以要调伏它令他清净,这是有各式各样的差别。那么什么样的差别呢?「或说蕴所摄法」,就是说色受想行识,从色受想行识上来表示佛法。「界所摄法」就是十八界所摄法。「处所摄法」就是十二处。「或说缘起所摄法」就是十二缘起。「或说食所摄法」,有断食、触食、意思食、识食,食所摄法,从这上表示佛法。「谛所摄法」就是苦集灭道四谛所摄法。「或说声闻、独觉、如来所摄法」说这是声闻乘的法、这是独觉乘的法、这是属于佛的,成佛的事情的法。「或说」是「念住」、四念住,「正断」、四正勤,「神足」是四如意,「五根」,「五力」,「七觉支」,「八正道支」「所摄法」。「或说不净息念」,或说不净观、这个「息念」就是这个持息念、就是数息观。这个「学证净等所摄法」,「学证净」就是佛证净、法证净、僧证净这些法。「如来说是语已,诸结集者」,佛灭度以后这个结集者,「欢喜敬受,为令圣教得久住故,以诸美妙」的「名句文身,如其所应次第结集、次第安置,以能缀缉引诸义利、引诸梵行,种种善义」,「故名」叫作「契经」;这个解释这个「契经」解释得很具体的。

  「应颂」怎么讲呢?「谓诸经中或于中间」,或是经的中间,或于经的最后,「以颂重显」,就把前面文,长行文说的道理,再用这颂的这种形式再重新的说一遍,叫「重颂」。「及诸经中,不了义说」,这个用颂说法;这个说得还不明白那叫「不了义」,「是为应颂」。「记别」怎么讲呢?「谓诸经中,记诸弟子命终之后,生处差别」,就是这位弟子死了以后到什么地方去了,佛就说了到那儿去。「及诸经中显了义说」,这个「颂」里边说的不明白,在这里「记别」这地方把它明白的说一说,叫做「记别」,是为记别。「讽颂者:谓诸经中非长行直说」,就是一行一行的叫长行,现在这里「然以句结成,或二句说,或三句、四句、五句、六句等说」,这叫做讽颂,这就是孤起颂了。「自说」者呢?「谓诸经中不列请者姓名」,没有说出来请法的人的姓名。「为令正法久住故,及为圣教久住故,自然宣说」,佛自己就宣说了,不需要人请「是为」叫做「自说」。「因缘者,谓诸经中列请者姓名已而为宣说」,这叫做因缘,「及诸所有毗奈耶摄有因缘教别解脱戒经等是为因缘」,因缘就是戒法了。「譬喻者:谓诸经中有譬喻」的「说」法。「由譬喻故」「本义明白」,这个所譬喻的就是本义,因为有了譬喻后本义就容易明白,是为譬喻。「本事者,谓宣说前世诸相应事」,过去世的事情是为本事。这个「本生」是什么呢?「谓诸经中宣说如来」,宣说佛陀「过去世处种种的生死,行菩萨行」,「是为本生」。「方广」是什么呢?「谓诸经中宣说能证无上菩提诸菩萨道,令彼证得十力无障智等,是为方广」。「希法」是什么呢?「谓诸经中宣说诸佛及诸弟子、苾刍、苾刍尼、式叉摩那、沙弥、沙弥尼、邬波索迦、邬波斯迦等,共不共功德」,佛的功德是太殊胜了是不共,其余的功德,都是共有的,「及余最殊胜特惊异甚深之法」,这就叫做「希法」。「论议者,谓一切摩怛履迦阿毗达磨研究解释诸经中义,是为论议」。

  「如是十二分教中具有素怛缆等三藏」,就是经律论三藏。「此中所说契经、应颂、记别、讽颂、自说、因缘、譬喻、本事、本生、方广、希法,是为素怛缆藏」,就是经藏。此中所说「因缘」是为「毗奈耶藏」。此中所说的「论议」是「阿毗达磨藏」,就是论藏。

  「三最胜归依者:谓佛法僧三种归趣」。「三学者,谓增上戒学、增上心学、增上慧学」。「三菩提者:谓声闻菩提、独觉菩提、无上正等菩提」。「为有情净说者,为令有情得清净故,次第宣说是三种法,谓能持、方便、果。能持者:谓闻及归依。方便者:谓三学」,戒定慧三学。「果者:谓三菩提」。

  这是这个说正法教,这十二分教,「如是名为说正法教」。

  戌二、释得名

  诸佛世尊,及圣弟子,一切正士皆乘此法而得出离,然后为他宣说称赞,是故说此名为正法,宣说此故,名正法教。

  已经成佛的「诸佛世尊」,佛是「圣」,佛的「弟子」,「一切」的「正士」,一切佛教徒,「皆乘此法而得出离」,都是学习此十二分教而得出离生死,得涅槃的。「然后为他宣说称赞」,你已经学习佛法有成就了,然后再为众生去宣说这样的佛法称赞这样的佛法,「是故说此名为正法,宣说此故名正法教」。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