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师地论

《瑜伽师地论》梵文 Yogācāra-bhūmi-?āstra佛教论书。简称《瑜伽论》。瑜伽师地,意即瑜伽师修行所要经历的境界(十七地),故亦称《十七地论》。相传为弥勒菩萨口述,无著记录。为印度大乘佛教瑜伽行派和中国法相宗的根本论书。...[详情]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二十二(1)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二十二(1)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十二

  本地分中声闻地第十三     初瑜伽处出离地品第三之一

  己三、出离地(分二科) 庚一、结前生后

  如是已说趣入地。云何出离地?

  这〈声闻地〉里边一共是分三地,〈种性地〉、〈趣入地〉这两地解释完了,现在是第三〈出离地〉。分两科:第一科「结前生后」。

  「如是已说趣入地」,「如是」,就指前面这一大段文,如是已经说明了趣入的真义。「云何出离地」,是什么意思?这一句话是「生后」。

  第二科是「略广宣说」这个〈出离地〉,分四科:第一科「离欲的资粮」,分两科:第一科是「总标」,总标里边又分两科:第一科是「嗢柁南」。

  庚二、略广宣说(分四科) 辛一、离欲资粮(分二科)

  壬一、总标(分二科)      癸一、嗢柁南

  嗢柁南曰:若世间离欲、如是出世间,及此二资粮,是名出离地。

  这出离地里边的大意,就是说世间的离欲这件事、及出世间的离欲。「及此二资粮」,及此两种离欲的前方便,是名叫做「出离地」。「出离地」,就说明这两件事。这是颂,下边是「长行」。

  癸二、长行

  谓若由世间道而趣离欲、若由出世道,而趣离欲,若此二道所有资粮,总略为一:名出离地。

  「谓若由世间道而趣离欲」,就是得到了未到地定以后他有两条路可走:一条路是由世间道离欲,就是修色界定,由世间的方法进步到离欲的梵的世界,就是得到色界四禅就是离欲了,就是超过了欲界的事情。「若由出世道」,第二条道路就是出离三界圣人的世界去,这又是一条道路、这条道路是超越世间的,也是「趣离欲」,进步到离欲的世界去。这个离欲,当然是比世间的离欲究竟了。「若此二道所有资粮」,就是这两种离欲;也就是一个世间道、一个出世道,它们所有的前方便;「资粮」就是因、由此因而得离欲的果所以叫做「资粮」。「总略为一」,合起来就叫做「出离地」。

  这是把这一段,〈出离地〉这一大段文的大意标出来了。下面第二科「别释」,解释这件事。分三科:第一科是「世间离欲」,先解释世间怎么样离欲。分三科:第一科是「征」。

  壬二、别释(分三科) 癸一、世间离欲(分三科) 子一、征

  云何名为由世间道而趣离欲?

  怎么叫作「由世间道」,从世间的这个方法进步到离欲的梵的世界呢?就是梵天,得到色界定,就离了欲界的欲了。这句话是「征」,下面第二科是解「释」,分两科:第一科「举离欲界」。

  子二、释(分二科) 丑一、举离欲界

  谓如有一,于下欲界,观为粗相。于初静虑离生喜乐,若定、若生,观为静相。彼由多住如是观是时,便于欲界而得离欲;亦能证入最初静虑。

  这「谓如有一」,譬如说有这么一个人他对于下边的这个欲界;就是站在色界的立场,欲界是在下边色界是在上边。那么他对欲界的情况「观为初相」,观察这个欲界是粗劣的境界、是有过患的地方、有灾难的地方、不是和平的地方。「于初静虑离生喜乐」,对于色界有四静虑这初一个静虑,这个静虑是「离生喜乐」,远离了欲界的欲,就会引发出来喜乐。这件事有两种:一个是定、一个是生。就是得到色界初禅的时候叫做「定」。你得了定以后,寿命尽了,人间的寿命尽了,就往生到色界初禅去,那叫做「生」。这两种情形都叫做「初静虑离生喜乐」。

  「观为静相」,观察色界初静虑的离生喜乐定,它是寂静、微妙、安乐的地方。不像欲界有那么多的过患、老病死,这老病,很多很多的苦恼的境界;那里没有这些事情,就是这样观察。「彼由多住如是观时,便于欲界而得离欲」,这个人他站在色界定的立场观察欲界有过患,但是他这个人现在还是在欲界,他还是属于欲界的人他还是有欲的,他不是色界天上的人,他还是人间的人他和一般都有共同地欲的问题。但是「彼由多住如是观时」,那个修行人由于他的心多数是安住在这样的止观里边,他观察欲界是不好的地方,色界天、色界初禅是最好的地方。

  他常常这样观察的关系,「便于欲界而得离欲」,他就是把欲界这种欲的这种毛病,这久远劫来的习气就改变过来了,就弃舍了欲就没有欲了,「而得离欲」。「亦能证入最初静虑」,弃舍了欲界的欲所以他也就能够证入,就是成就了、也就进步到色界最初的静虑,成就了初禅了。他常常这样做止观这件事就成功了!

  这是第一科「举离欲界」,下面第二科是「例余一切」。

  丑二、例余一切

  如是复于初静虑上,渐次如应,一切下地观为粗相,一切上地观为静相。彼由多住如是观时,便于乃至无所有处而得离欲,亦能证入乃至非想非非想处。

  「如是」,指前面这一段,「观下边的欲界是有灾难的地方,观色界初禅是没有灾难的地方」,是这样子观察。「复于」、又,又对于初静虑以上,初静虑和第二静虑来对比的时候,那么初静虑又是下,初静虑也是有过患的地方,第二静虑又没有过患。第二静和第三静虑、第三静虑和第四静虑,那都是这样子有下有上,有这个问题。「渐次」如是「如应」,如其所应「一切下地」都是观察有过失的地方,「一切上地」观为无过失的地方、都是寂静微妙的地方、是令人安乐的地方。

  「彼由多住如是观时,便于乃至无所有处而得离欲」,因为都是用同样地这样地止观这样观察的时候,由于长时期做如是观的关系,当然其中也有止。「便于乃至」,所以他乃至到「无所有处」,这是无色界天:空无边处天、识无边处天、无所有处天、「而得离欲」。就是对「无所有处天」没有成就的时候,观察它特别地好,那么就成就了无所有处定,成就了之后又感觉到它也不美,又欢喜到非非想天了,观非非想天非常的好,那就把无所有处的爱着也弃舍了,所以「乃至无所有处而得离欲」。「亦能证入乃至非想非非想处」,就是在三界里边成就了最高深地禅定的地方,成就了。

  子三、结

  如是名为由世间道而趣离欲。除此,更无若过、若增。

  「如是名为由世间道而趣离欲」,前面这一大段这就是由「世间」的方法而进步到「离欲」的境界。「除此,更无若过、若增」,除掉了前面所说的这一个粗劣和寂静、除了这个方法之外,另外没有更超过这个方法的、也没有更多地方法的,就是这么多。这是把世界的离欲的这个大意说完了,详细还在后面说的。

  癸二、出世离欲(分三科) 子一、征

  云何名为由出世道而趣离欲?

  这是第二科「出世离欲」,分三科:第一科是「征」。

  怎么叫做由出世间的方法,进步到离欲的圣人的世界去了呢?这是「问」。

  下面第二科解「释」;分两科,第一科是「成就有学智见」。

  子二、释(分二科) 丑一、成就有学智见

  谓如有一,亲近善士,于圣法中已成聪慧,于圣法中已得调顺。于苦圣谛如实知苦、于集圣谛如实知集、于灭圣谛如实知灭、于道圣谛如实知道。

  「谓如有一,亲近善士,于圣法中已成聪慧」,说是「谓如」有这么一个人,他亲近善知识,和这善知识去跟他学习。「于圣法中已成聪慧」,对超越世间的这个圣人阿罗汉、辟支佛、佛的世界,三乘圣人的世界这样的佛法,他因为向这位善知识学习就听闻了这样的佛法,有闻所成慧、思所成慧,他成就了这样的智慧、这样地聪明智慧。这个「聪」是指耳根说,这个「慧」是指心说,主要是心,但是心里面的智慧一定要通过前五识;但是单说耳识,就是要向善知识学习,要接受他的教导。这可见重视这一点。

  「于圣法中已得调顺」,他成就了闻所成慧、思所成慧之后,又成就了修所成慧。在修所成慧里边,就是在禅定里边,就是成就了奢摩他;在奢摩他里边修毗钵舍那观、修这个四念处的观法,就把这见烦恼、爱烦恼调伏了,所以叫做于圣法中已得调伏,使令心里面不那么浮动了,「已得调顺」。这个但是还没入圣道!

  「于苦圣谛如实知苦、于集圣谛如实知集、于灭圣谛如实知灭」,到了修所成慧「已得调顺」的这个时候,继续地努力就入圣道了、就得初果了。得了圣道的时候是什么境界呢?

  「于苦圣谛如实知苦」,世间上的这苦,有苦苦、有坏苦。「苦苦」是人所能认识到的,是人所能觉知到的;我有老、有病、有死、有爱别离、有怨憎恚,谁都知道这是苦,这个没有什么难都会认识到的。但是这个「坏苦」还不容易;就是如意的事情被破坏了,这是苦;被破坏的时候才知道是苦,这个也是人也容易知道。就是没有被破坏的时候要知道是苦,这还不容易;就是如意的事情还在你能认识它是苦,这个是不容易。但是现在是说「于苦圣谛如实知苦」,这是一个是苦苦和坏苦,这两个能够认识是苦也还比较容易。第三个苦就是「行苦」也是苦,就是不感觉苦、也不感觉乐的这个境界,这种境界你也能认识他是苦,这个不容易!这要圣人才能够知道。

  我们若是具体地说明它呢,就是色界初禅、二禅、三禅这都属于坏苦,四禅以上到非非想定,他们是舍受,不苦、也不乐是属于舍受;这个舍受也是苦,这要圣人才知道。这外道得到了色界定、得到无色界定认为就是涅槃了,但是佛菩萨的智慧的观察那是苦恼的境界,还是生死的境界。你能认识他是苦,这个事不容易,这要圣人才行!所以「于苦圣谛如实知苦」。除掉了「苦苦」、「坏苦」,这个「行苦」、就是不苦不乐的舍受也是苦,这是要初果圣人以上才知道的,他能「如实知苦」。就是我们平常的…我们当然没得到色界定、也没得到无色界定、连未到地定也没得、欲界定也没得到。但是我们身体四大调和也没有病痛、没有什么烦恼的时候心里感觉到什么?你感觉到也很好不感觉到苦,所以你不是圣人。你若是圣人呢「如实知苦」,这也是苦,这个境界是苦的境界呀!「于苦圣谛如实知苦」。

  「于集圣谛如实知集」,「集圣谛」就是见烦恼、和爱烦恼这一切的烦恼和业力。这个烦恼它能够积聚很多地苦恼给你享受,所以叫做「集谛」。你若常常静坐的人容易有点感觉,不常静坐的人、你的贪瞋痴活动的时候不知道自己有烦恼,自己的烦恼都动了、开口骂人了他还不知道自己有烦恼,这我们平常人就是这样子。若多静坐、常常静坐的人以止观调心的人,也容易感觉到。「喔!我现在…」不要说是骂人;心里面动了瞋心就知道「是我不对了!我不应该动瞋心、我不应该动贪心」,这时才能知道是苦。

  但是现在说…不要说你的贪心动了、瞋心动了这是烦恼;贪心也没动、瞋心也没动,就是自己不感觉到有烦恼,你这分别心接触一切事情的时候那就是烦恼,你都有执着嘛!你那个执着反倒是比贪烦恼瞋烦恼更微细、力量更大,令你有生死苦的根本的地方,那还是个这么大的烦恼。是「于集圣谛如实知集」还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现在平常没有烦恼的时候,你那个心举心动念也都是烦恼,你能认识吗?「于集圣谛如实知集」。

  「于灭圣谛如实知灭」这个「灭圣谛」,一切法都是剎那生、剎那灭、剎那灭、剎那生这样生灭变化,现在这个「于灭圣谛」这个「灭」,这个生灭都灭了,生灭灭已这个寂灭的境界,「如实知灭」是知道这个「灭」,这也是圣人才能知道的,凡夫是不知道的。当然这种真理是圣人的境界。

  「于道圣谛如实知道」,你修这戒定慧就是「道谛」,这个「道谛」它能够使令你从生死的这个地方到涅槃那里去、到那不生不灭的地方去那就是「道」。这个达到了圣人的时候,才认识这真实是「道」,能令你得大安乐而不是令你苦恼的地方。

  这就是在修所成慧到了无漏境界的时候,到了无漏的境界,这一开始就是初果,初果的时候这个时候叫做「有学智见」。这是初果、二果、三果、四果向都是「有学」,他还要继续地学习、继续地修止观才能够圆满他的圣道,都是「有学」,这个是他的智慧;这个见也是智慧,这个我们以前讲过。知道过去世、过去的一切法、知道未来的一切法那是属于「智」,知道现在的一切法叫做「见」。有多少种的解释法。

  丑二、证得无学解脱

  既得成就有学智见,从此已后,渐修圣道,遍于三界见修所断一切法中,自能离系、自得解脱;如是便能超过三界。

  「既得成就有学智见,从此已后,渐修圣道」。这第二科、「证得无学的解脱」。是既然这位已「成就」圣道的这位「有学智见」的这个圣人。「从此已后」,从初果以后,成就了有学智见以后,因为圣道还没圆满他要继续地修行、继续地修学四念处、修止、修观,「修学圣道」。

  「遍于三界,见修所断一切法中,自能离系」,他普遍地欲界、色界、无色界,所有的境界心无所著了,一切法都心无所著。这一切法分两类:一个是「见道」、一个是「修道」所断的这些烦恼。见道是断这个分别我执,修道断这个俱生的我执、也断一切爱烦恼。这个烦恼就在一切法上活动,现在这位修行人观一切法是苦、空、无常无我的,一切法都趣于灭相,这样子烦恼就不动了,则「自能离系」,自然地、就是很容易地就能远离了烦恼的系缚,就是成就了无常、无我、空的智慧的时候这个烦恼就不系缚你了。「自得解脱」,你就见到真理已后心得大自在,而再没有生、老、病、死的苦恼这种境界就得大自在了,所以叫做「解脱」。

  「如是便能超过三界」,这样的人他就能超越了欲界、色界、无色界。欲界的欲是超越了,色界、无色界的欲也都超过了,「心无所欲」就是得到三三昧都成就了,空三昧、无愿三昧、无相三昧都成就了。

  子三、结

  如是名为由出世道而趣离欲。

  这一大段文,就是由出世间的圣道,就是从闻思修,修四念处就是「出世道」,从这里远离了三界的欲。

  癸三、二道资粮(分三科) 子一、征

  云何名为二道资粮?

  前面是世间离欲、出世间的离欲,这两科说完了。现在第三科「二道的资粮」。出世道离欲,世间道的离欲,你不能够突然间就可以修离欲道的,要有前方便;修这离欲道前先要修前方便你才能够成就离欲道,所以这里面就说到「资粮」就是前方便。分三科,第一科是「征」,「云何名为二道资粮?」

  子二、标(分二科) 丑一、嗢柁南

  嗢柁南曰:自他圆满善法欲,戒根律仪食知量;悎寤正知住善友,闻思无障舍庄严

  「嗢柁南曰」,这就是「标」,从这颂上来标。「自他圆满善法欲」,「戒、根律仪」戒律仪、根律仪,「食知量」、于食知量,「悎寤」、修悎寤瑜伽,「正知」而「住」和亲近「善友」,还这「闻思无障舍庄严」,这就是二道的资粮;世间道也要以此为资粮,出世间道的离欲也依此为资粮。

  这是「颂」,下面是「长行」。

  丑二、长行

  谓若自圆满、若他圆满、若善法欲、若戒律仪、若根律仪、若于食知量、若初夜后夜常勤修习悎寤瑜伽、若正知而住、若善友性、若闻正法、若思正法、若无障碍、若修惠舍、若沙门庄严。如是等法是名世间及出世间诸离欲道、趣向资粮。

  趣向离欲的前方便。这是二道的资粮。这前面这两科是叫做「标」,下面第三科是解「释」,分二科,第一科,「略指前三」。

  子三、释(分二科) 丑一、略指前三

  当知此中若自圆满、若他圆满、若善法欲、此三如前修集种子诸劣缘中已辩其相。

  这三种;「自圆满」和「他圆满」和「善法欲」这三种,像前面〈种性地〉那里,修集种子那个地方有胜缘、有劣缘,在劣缘里面已经说过了这里就不说了。

  这是略指前三。下面第二科,「广辨十一」,一共是十四,这个资粮一共有十四段,前三段这里不解释,前面解释过了。下边广辨这十一段,分十一科,第一科说到戒律仪,分三科,第一科是「征」。

  丑二、广辨十一(分十一科) 寅一、戒律仪(分三科) 卯一、征

  云何戒律仪?

  这个「戒律仪」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这是「征」,下边第二科「嗢柁南标」。

  卯二、嗢柁南标

  嗢柁南曰:戒律仪当知,辩三亏满十,六异门三净,胜功德十种。

  「嗢柁南曰:戒律仪当知,辩三,亏满十」这个「辩三」、「辩」这个戒律仪有三种,还有「亏」也有十种,「满」也有十种。这「辩三」是一,「亏十」是二,「满十」是三,「六异门」是第四,「三净」是第五个,「胜功德十种」、「胜功德有十种」这是第六科,一共这是六科,这是标出来六科。这是颂,下边长行解释。分两科,第一科「释一切种」,分五科,第一科是「辨」,分两科,第一科「广辨六种」,又分两科,第一科是「总标」。

  卯三、长行释(分二科) 辰一、释一切种(分五科) 巳一、辨(分二科)

  午一、广辨六种(分二科)未一、总标

  戒律仪者:谓如有一,安住具戒。广说乃至受学学处。

  这就是总标这六种。下边第二科是别释这六种,别释分六科,第一科是「安住具戒」,解释安住具戒这句话,分三科,第一科是「征」。

  未二、别释(分六科) 申一、安住具戒(分三科) 酉一、征

  云何名为安住具戒?

  说是,这位修行人他能安住净戒,怎么叫「安住净戒」呢?这叫做「征」。下面第二科,解释。

  酉二、释

  谓于所受学所有学处,不亏身业不亏语业,无缺,无穿。

  「谓于所受学所有学处」,「谓于」、谓这个修行人他所受的戒叫做「受学」,这个戒是要学习的,不管是在家佛教徒、出家佛教徒都有受戒,他所受的戒就是「所有学处」,受的戒、不是就受一条戒,就是受所有的戒、就是所有的应该学习的这些地方,「不亏身业、不亏语业、无缺、无穿」,这就叫做安住具戒了。

  这是解释。

  酉三、结

  如是名为安住具戒。

  这就是结束这一段文。

  《披寻记》七九一页:

  不亏身业等者:具离杀生、不与取、欲邪行三不业善,是名不亏身业。具离虚妄语、离间语、粗恶语、绮语、四不善业,是名不亏语业、此释具戒应知。由十因缘尸罗圆满,是名无缺。十因缘者,如下自释。不数毁犯,犯已还净,是名无穿。此释安住应知。

  「不亏身业等者:具离杀生」,说这个佛教徒他具足了「离杀生,不与取」,「不与而取」就是盗;离了杀生,离了不与取,离了「欲邪行」,就是邪淫,「三不业善」,这个杀生、不与取、欲邪行这三种是不好的事情,你完全远离了,你具足了这三条戒,「是名不亏身业」,这叫做你的身业这一方面有功德庄严了,没有所缺失。「具离虚妄语」,你具足了远离虚妄语、不说谎话这是一条戒,「离间语」就是两舌、不要破坏人家的感情,「粗恶语」、不要说这个暴恶的语言,「绮语」、不说杂秽的语言,这「四」种是「不善业」,「是名不亏语业」,你的语言上没有过失,这是这叫「不亏语业」。「此释具戒应知」,这就叫做「具戒」、安住具戒。

  「由十因缘尸罗圆满,是名无缺」,这个「十因缘」下面有解释,这就叫做「无缺」;「十因缘者,如下自释」。「不数毁犯,犯已还净,是名无穿」,这「无穿」怎么讲呢?说是你持戒清净不是常常地毁犯戒,「不数毁犯」,不是常常的犯罪的,「犯已还净」,偶然地失掉了正念你违犯了这几条戒,你马上地忏悔清净又恢复到清净,这就叫「无穿」,这样意思。「此释安住应知」,这是「是名安住具戒」,他是解释这个意思,这「安住净戒」就这么讲。

  这是第一科安住具戒解释完了。下面第二科,「善能守护别解律仪」,分三科,第一科「征」。

  申二、善能守护别解律仪(分三科) 酉一、征

  云何名为善能守护别解律仪?

  他这个人他有智慧,「善能够守护别解脱的律仪」,就是一条一条的戒他都能受持清净所以叫做「别解脱律仪」,这个律仪就是没有过失。这个身、语上没有过失叫做「律仪」。怎么叫做「善能守护别解律仪」呢?

  这是「问」,下面第二科解「释」。

  酉二、释

  谓能守护七众所受别解律仪,即此律仪,众差别故,成多律仪。

  「谓能守护七众所受别解律仪」,就是这个人他能守护…。佛教徒一共有七众;这个七众就是出家人有五众、在家人有二众,加起来就是七众。「所受的别解脱律仪」,你受了以后你能守护清净这就叫做「善能守护别解脱律仪」。「即此律仪众差别故成多律仪」,因为这个律仪戒、守戒的人有差别;比丘比丘戒比丘尼有比丘尼的戒、学法女、沙弥、沙弥尼各有各的戒,这个有差别,优婆塞、优婆夷也各有各的戒,所以「成多律仪」。

  酉三、简

  今此义中,唯依苾刍律仪处说,善能守护别解律仪。

  这是第三科是「简别」。「今此义中,唯依芯刍律仪处说」,现在这里说「善能守护别解律仪」这是唯独是依据出家众的芯刍的律仪处说的,「善能守护别解律仪」是这样意思,就是其他那六众都包括在里面了、是这样意思。

  这是第二「善能守护别解律仪」说完了,这是第二科。下面第三科,轨则圆满。分四科,第一科是征。

  申三、轨则圆满(分四科) 酉一、征

  云何名为轨则圆满呢?

  是什么意思呢?第一科「征」,下面第二科「标」。

  酉二、标

  谓如有一,或于威仪路,或于所作事,或于善品加行处所,成就轨则。随顺世间、不越世间,随顺毗奈耶、不越毗奈耶。

  「谓如有一」,就是有一个人、这个佛教徒「或于威仪路」,你在路上走、行住坐卧,「或于所作」的事情,「或于善品加行处所」、你要打般舟七这「善品加行」、或者你诵经、或者做什么事情都是「成就轨则」的。你做这种事情…,这个人一做这个事情就可以为人做轨范,为人所仿效;就他做得好,他这个次第表现得合乎规则值得为人所学习的,所以「成就轨则」。

  「随顺世间,不越世间」,他这几样;威仪路、所作事、于善品加行处所这三样事,都是随顺世间不超越世间,是随顺毗奈耶而不超越毗奈耶的,这就叫做「轨则圆满」。

  「云何名为轨则圆满?」这是「征」。「谓如有一」以下这是标出来,就这三样事是「轨则圆满」的,这是「标」。下面第三科就解释,解释分三科,第一科于「威仪路」,分三科,第一科「征」。

  酉三、释(分三科) 戌一、于威仪路(分三科) 亥一、征

  云何名为于威仪路成就轨则、随顺世间不越世间、随顺毗奈耶不越毗奈耶?

  先那样问,下面就解释。第二科解「释」,分两科,第一科「举于所行」,就是这个威仪路于所行。

  亥二、释(分二科) 天一、举于所行

  谓如有一,于所应行、于如所行,即于此中如是而行,由是行故不为世间之所讥毁,不为贤良正至善士诸同法者诸持律者诸学律者之所呵责。

  谓如有一个人,「于所应行」,对于自己所应该;就是在这里走路应该这样、这条路应该这么走,应该这样住、坐、卧,就这样子。这个「所应行」就是对那个所不应行;那个不应行的你不要做。「于所应行」,这个时候、这个地方你应该这样子做、你应该这样走,这件事这个时候、这个地方你不应该这样做,你就不做,「于所应行,即于此中如是而行」。「于如所行」,这个「如所行」就是合道理的,或者是人家已经这样做,大家都同意这样做、这么走是对的,你也就向他学习这样做,叫「如所行」。「即于此中如是而行」,你就这样做。

  「由是行故不为世间之所讥毁」,你若这样做了世间上的人都感觉到尊重赞叹而就不会讥毁你,不讥毁你。「不为贤良正至…」,前面不为世间之所讥毁是指在家的人他们讥毁你;「不为贤良正至」这是佛教徒,佛教徒里边有贤良的人,「正至」是指圣者,初果、二果、三果、四果是「正至」,在初果之前的这些用功修行的人叫「贤良」,这些人都是「善士」都是好人。「诸同法者」、和你共同的修学佛法的人。「诸持律者」、特别是对戒律特别注意的欢喜学习而受持戒的人。「诸学律者」,就是那个「持律者」已经学习成功了叫「持律者」,现在正在学习律的人叫「学律者」。「之所呵责」就是这么多的佛教徒都不呵责你,都认为你这样做是对的,你这个行住坐卧是有轨则的不会呵斥你。

  这是「举于所行」,下面第二科「例所住等」。

  天二、例所住等

  如于所行,于其所住、所坐、所卧,当知亦尔。

  「如于所行」。前面这是说「于所行」是这样子,那么「于其所住」、你在这个地方住、你在这里坐、你在这里卧「当知亦尔」,也都是成就轨则的不为人家所讥嫌的。

  这是「举例」,下面第三科「结」。

  亥三、结

  如是名为于威仪路成就轨则,随顺世间不越世间,随顺毗奈耶不越毗奈耶。

  「如是名为于威仪路成就轨则,随顺世间不越世间」,这个「随顺世间」这个话应该有点拣别,譬如说按照中国来说有孔夫子,孔孟之道这是我们中国人认为这是圣人,孟子也是了不起的人。这些人他们为后人做轨范,他说出来一件事,这件事这么做这么做…,大家公认这是对的。我们佛教徒你做出一样事,这件事…譬如走路、行住坐卧也随顺世间,就是这样意思。随顺过去有德行人所示范的,能这样子。「不越世间」、你不要超越他,你超越他你违反他就有人讥嫌你了。这个「随顺毗奈耶,不越毗奈耶」,这是我们佛教,我们佛教徒随顺律法,这是佛制订的应该是这样子,这个行住坐卧应该是这样子你就随顺这个制度你不要违反他,那么这叫做「于威仪路成就轨则」、轨则圆满是这样意义。

  戌二、于所作事(分三科) 亥一、征

  云何名为于所作事成就轨则,随顺世间不越世间,随顺毗奈耶不越毗奈耶?

  这是第二科「于所作事」,分三科,第一科是「征」。

  现在第二科是解释,分二科,第一科「列所作事」。前面这句话是问,下面把所作事情列出来。

  亥二、释(分二科) 天一、列所作事

  谓如有一,于其所作,若衣服事、若便利事、若用水事、若杨枝事、若入聚落行乞食事、若受用事。

  「谓如有一,于其所作」,「若衣服」的事情,你做个衣服大家都是这样子你也就这样子你不要特别,都这样子、「衣服事」。「若便利事」、到厕所去这些事情,「若用水」的事情,「若杨枝」嚼杨枝的事情,「若入聚落行乞食」的这个事情,「若受用事」就是乞来的食你要受用它、受用的这些事情。

  《披寻记》七九二页:

  若受用事者:摄事分中说有五种不净受用,及有五种清净的受用,如彼别释知(陵本九十九卷一十二页)。

  「若受用事者:摄事分中说有五种的不净受用,及有五种的清净的受用,如彼别释知。」在(陵本九十九卷一十二页)上有说了。当然这受用,这个东西是大众僧的常住物你私人不可以随便来受用,譬如说这是别人所有的东西你不可以拿来你就要用,就是这些事情。

  若荡钵事,若安置事。

  「若荡钵事」,你用这个钵要去洗一洗、这些事情。「若安置事」,这个钵洗完了把它放在一个地方去,你也要放得好好的。

  《披寻记》七九二页:

  若安置事者:如说不应置钵在杂秽处:若坑涧处,若崖岸处应知(陵本二十四卷十七页)。

  「若安置事者,如说不应置钵在杂秽」的地方,那个地方污秽你就不应该放在那里。「若坑涧处,若崖岸处」,你也不应该放在那个地方。

  若洗足事,若为敷设卧具等事。即此略说衣事、钵事、复有所余如是等类诸所应作,名所作事。

  「若洗足事」,你经行、赤足经行的时候,然后你要休息的时候要洗足的事情。「若为敷设卧具」的事情,「敷设卧具」要把它弄好、安排好的事情。「即此略说」,「衣」的「事」情、「钵」的「事」情,「复有所余」的「如是等类诸所应作」的事情,名叫「所作事」。

  天二、明应作等

  如其所应,于所应作、于如所作,即于此中如是而作。由是作故,不为世间之所讥毁,不为贤良正至善士、诸同法者、诸持律者、诸学律者之所呵责。

  「如其所应」,这是第二段「明应作等」。「于所应作,于如所作,即于此中如是而作」。这和前面的意思一样,你这个时候这个地方你应该这么做,「于所应」该做的,「于如所做」的,你「即于此中如是而作」。

  「由是作故,不为世间之所讥毁」,你洗完了钵这钵放在崖岸上容易掉下来,这个事情你这样做不对了。人家是要洗洗足然后再上床休息,你不洗足这是有问题。做衣服的时候,人家的衣服都是这么做你偏有个怪样这就不对了。譬如剃头,人家都这么剃头,你偏有个怪样留一撮那就不行,这是违越世间这就不对了,也不随顺毗奈耶。所以是「不为世间之所讥毁,不为贤良正至善士诸同法者、诸持律者、诸学律者之所呵责」这样子。

  下面第三科,结。

  亥三、结

  如是名为于所作事成就轨则,随顺世间不越世间,随顺毗奈耶不越毗奈耶。

  所以这个「轨则圆满」是这么回事情。这是前面两段。

  下面第三段「于诸善品加行处所」,分三科,第一科「征」。

  戌三、于诸善品加行处所(分三科) 亥一、征

  云何名为于诸善品加行处所成就轨则,随顺世间不越世间,随顺毗奈耶不越毗奈耶?

  这是「问」,下面第二科解「释」,分两科第一科「列善加行」。

  亥二、释(分二科) 天一、列善加行

  谓于种种善品加行,若于正法受持读诵,若于尊长修和敬业参觐承事,若于病者起慈悲心殷重供侍,若于如法宣白加行、住慈悲心展转与欲,若于正法请问听受翘勤无惰,于诸有智同梵行者、尽其身力而修敬事,于他善品常勤赞励、常乐为他宣说正法,入于静室、结加趺坐系念思惟。如是等类诸余无量所修善法,皆说名为善品加行。

  「谓于种种善品加行」就是各式各样的善事、一类一类的善事你要努力的去做。什么善事呢?「若于正法受持读诵」这个「正法」就是「十二分教」,这是法界等流所以是正法,你「受持」、常常地温习常常地读常常地诵这就是「善品」,「善品」要「加行」要做这件事。「若于尊长修和敬业」,对于这个尊长你要修这个「和敬业」、态度是和善内心是恭敬,对于师长尊长要有「和敬」的这个事情。「参觐承事」,你要去礼拜、你要为他做事。

  「若于病者起慈悲心」这也是「善品加行」,有病的人你对他要有爱护的心,「殷重供侍」,要诚恳地尊重他、供给他、侍奉他、照顾他。「若于如法宣白加行,住慈悲心展转与欲」,这就是大众僧要作羯磨的时候,有的人有病或者有特别事他不能参加,他要委托你去给他「与欲」,你要「如法宣白」、要把他的意,他对大众僧做这件事的意见请你「与欲」,你要如法的给他对大众宣布,对大众僧报告一下「如法的宣白」,这件事也叫做「加行」。委托你了、你怎么办呢?你要「住慈悲心」,住爱护心「展转与欲」,他给你「欲」、他把他的同意的这种思想告诉了你叫「与欲」,你又去对大众宣布,到大众那儿去报告一下也叫做「与欲」,「展转与欲」这些事情,你要做这些事情这也叫做「善品加行」。

  「若于正法请问听受翘勤无惰」,若于这个十二分教、也就是经律这些事情你有所不知你就要请问人家,别人对你有所开示的正法的开示你要「听受」、要接受,「翘勤无惰」你要精进你不可以懈怠,这些事情都不可以懈怠。

  「于诸有智同梵行者,尽其身力而修敬事」,对于有智慧的同梵行的人,你要尽你的身体的力量尽你所能,你对他要表示恭敬对他要侍奉。同是佛教徒都是同学,彼此之间都应该有这样的态度。「于他善品常勤赞励」,别人他们肯修种种的善法你要赞叹人家,你赞叹他就是勉励他了。「常乐为他宣说正法」,你要欢喜心为别人宣说正法,宣说这个十二分教。

  「入于静室,结加趺坐系念思惟」。「常乐为他宣说正法」这也是善品加行,现在「入于静室」,还有善品就是到寂静的地方、寂静的房子里边「结加趺坐系念思惟」修四念处、修佛随念、法随念、僧随念、戒随念要修止观的、要这样用功修行,这也叫做「善品加行」。

  「如是等类诸余无量所修善法,皆说名为善品加行」,这前面这么一大段文,这一句话是结束前面这一段。这么「等类」,有看病的事情、侍奉师长的事情、自己学习佛法的事情…这些是「善品加行」,还有其余的「无量」很多的「所修善法」,「皆说名为善品加行」,都叫做「善品加行」。

  天二、明应作等

  彼于如是随所宣说善品加行,如其所应、于所应作于如所作,即于此中如是而作。

  这是第二科「明应作等」,你就应该这么做。

  由是作故,不为世间之所讥毁,不为贤良正至善士、诸同法者、诸持律者、诸学律者、之所呵责。

  都不会呵责的。

  亥三、结

  如是名为于诸善品加行处所,成就轨则,随顺世间不越世间,随顺毗奈耶不越毗奈耶。

  这是结束这一段。

  酉四、结

  若于如是所说行相轨则差别悉皆具足;应知说名轨则圆满。

  这是把前面这一大段也结束了。

  申四、所行圆满(分二科) 酉一、征

  云何名为所行圆满?

  前面这三科说完了。现在这底下第四科,怎么叫「所行圆满」?

  「云何名为所行圆满?」这是「征」。下面第二科解「释」,分两科,第一科「举非处」,分三科,第一科「标」。

  酉二、释(分二科)    戌一、举非处(分三科)   亥一、标

  谓诸苾刍,略有五种非所行处。

  这是说出家人这个比丘,「略」、简要的说,有五个地方不是你应该去的。

  亥二、征

  何等为五?

  这是「问」。下面第三科就是「列」出来。

  亥三、列

  一唱令家,二淫女家,三酤酒家,四国王家,五旃荼罗羯耻那家。

  「一唱令家」,这个唱令家是杀羊的,他杀羊就是卖这个羊肉各处去…大概古代没有报纸,必是他要到处去宣告所以就「唱令」,这样意思。二是「淫女家」。三是「酤酒」的地方、卖酒的地方。四是「国王家」就是有势力的人,你这个比丘不要到这个地方去。五是「旃荼罗羯耻那家」,这是个「旃茶罗」就是以屠杀为职业的这种人,「羯耻那」就是特别杀狗的人叫「羯耻那」,这些地方你不要去。

  戌二、简所行

  若于如是如来所制非所行处,能善远离,于余无罪所有行处,知时而行。如是名为所行圆满。

  这是第二科「简所行」,简别。「若于如是如来所制」,这个比丘若是这样子,对于佛所制订的你不应该去的地方「能善远离」,你就能够善巧地、你有这个智慧能远离这些地方。「于余无罪所有行处,知时而行」,对其余的那些地方你去的时候,你若到那儿去没有什么过失,那些没有过失的地方「知时而行」,你也不能时时地去你要知道时间,这个时候应该去、这个时候不应该去还要知道时间的。「如是名为所行圆满」,这个「所行圆满」是这样意思。

  这是第四段。下面是第五段「于微小罪见大怖畏」,这是第五段,分三科,第一科是「征」。

  申五、于微小罪见大怖畏(分三科) 酉一、征

  云何名为于微小罪见大怖畏呢?

  这句话怎么讲呢?这是「问」。下边第二科解释。解释分两科,第一科「别辨相」,分两科,第一科「解释微小罪」,什么叫做「微小罪」?分两科,第一科是「出体」,就说出来这「微小罪」的内容是什么?

  酉二、释(分二科)       戌一、别辨相(分二科)

  亥一、释微小罪(分二科)  天一、出体

  谓于诸小随小学处,若有所犯可令还净,名微小罪。

  「谓于诸小」,就是说佛所制订的这个轻微的这些戒,这个小小的这个戒法。「随小」,这个「随小」怎么讲呢?这个小戒容易违犯、轻微的这些过失容易违犯,所以佛又制订一些小戒来维护这条戒叫你不要犯叫「随小」。这些「小」也好、「随小」也好都是所应该学习的所以叫「学处」。「若有所犯可令还净」,你若是违犯了的话你立刻地忏悔清净他,令他清净恢复清净,这样的这叫做「微小罪」,就是这些突吉罗罪。但是这个《遁伦记》他说的范围很宽,除了四根本戒其余是小罪,他这么讲。

  天二、释名

  于诸学处现行毁犯,说名为罪。既毁犯已,少用功力而得还净。说名微小。由是因缘名微小罪。

  这是第二科解释名字,什么叫做「罪」?「于诸学处」,就是很多的戒法,「现行毁犯」,你心里面动了你发之于口、发之于语言、发之于行动上,你毁犯了这条戒了那就叫做「罪」、那就叫做有罪。「既毁犯已,少用功力而得还净」,你既然毁犯了以后你就要忏悔,忏悔的时候不是用很大的力量,小小用一点力量就忏悔清净了,「说名微小」,这个「微小」就是这么意思。「由是因缘名微小罪」,就是这样意思。

  亥二、释大怖畏(分二科) 天一、征

  云何于中见大怖畏?

  前面是释这个「微小罪」。现在第二科解释这个「大怖畏」,分两科,第一科「征」,怎么叫做「于中见大怖畏」呢?

  天二、释(分三科) 地一、怖无堪能

  谓作是观,勿我由此毁犯因缘,无复堪能得所未得、触所未触、证所未证。

  这是第二科解「释」,分三科,第一科是「怖无堪能」,他害怕没有堪能。

  「谓作是观」,就是这个比丘他心里面这样思惟:「勿我由此毁犯因缘,无复堪能得所未得、触所未触、证所未证」,我不要因为毁犯了这一条戒的关系,使令我没有能力得圣道,「无所堪能」是这么意思。

  这个「得所未得」,我从来没有得过我现在得到了,那就是初果圣人、是初果。「触所未触」就是三果,二果、三果叫「触所未触」。「证所未证」就是四果。这样加起来就是说,我不要因为这小小的过失使令我没有能力得圣道,得初果、二果、三果、四果这件事太重要了。

  这是「怖无堪能」,第一个。第二个「怖有恶行」。

  地二、怖有恶行

  勿我由此近诸恶趣、往诸恶趣,或当自责、或为大师诸天有智同梵行者以法呵责。

  「勿我由此近诸恶趣、往诸恶趣」,不要我因为犯了这些微小的罪我就和三恶道相接近了,或者我到了三恶道去了「往诸恶趣」。「或当自责、或为大师」,我有罪、我赶快要自己呵斥自己要忏悔我应该这样,或者是我因为犯了这些微小罪「为大师」就是为佛、「诸天」和「有智的同梵行者以法呵责」我,就是合法的呵责我,「佛这样制订了毗奈耶是这样子,你现在违犯了你要忏悔!」呵责你。

  地三、怖大恶声

  勿我由此遍诸方维恶名、恶称、恶声、恶颂、遐迩流布。

  这是第三科「怖大恶声」,害怕自己的名誉不好。

  「勿我由此」,由于我犯了这么多的微小罪,「遍诸方维」遍这东西南北四方,这个「维」就是四维:东南、西南、东北、西北,四维。「恶名、恶称」,有「恶名」,有不好的这种名誉、很坏的名誉。「恶称」是什么?人家说我坏话的时候,说是「他真实是不对」,这个「称」就是大家说他不好和事实是相称的,他真实是不对叫「恶称」。「恶声」,这「恶声」就是这个名誉不好了非常有力量,你想要改变想要恢复你的好名誉不容易的,这「恶声」是这样意思。「恶颂」还有人给你作成诗宣布你的罪状,用个颂「遐迩流布」,在你的周围,和你距近的地方、距离远的地方大家都在宣布某某人怎么怎么…的,这样子。所以「勿我由此」,由于我犯了这些罪有这种不好的名誉。

  这是前面第一科「辨相」。下面是第二科「显胜利」。

  戌二、显胜利

  彼于如是现法当来毁犯因生诸非爱果、见大怖畏。由是因缘,于小随小所有学处,命难因缘亦不故犯。或时、或处、失念而犯,寻便速疾如法发露令得还净。

  「彼于如是现法当来毁犯因生诸非爱果,见大布畏」,说这个修行人这个比丘,对于这样子「现法当来」、或者现在犯了戒或者将来犯戒,总而言之你是毁犯了戒因此就会引发出来「诸非爱果」,很多很多不可爱的事情这些果报后果,「见大怖畏」,感觉到这件事很可恐怖。「由是因缘,于小随小所有学处」,所有的这微细的戒「命难因缘,亦不故犯」,就算失掉了生命的因缘我也不要故意的违犯这条戒。

  「或时、或处、失念而犯」,或者有的时候或者什么地方失掉了正念违犯、犯了这条戒,这时候不是我故意的,我不是故意的我违犯了戒,「寻便速疾如法发露」,我立刻的很快的「如法」,如我所违犯的向大众发露,「令得还净」使令我恢复清净。

  酉三、结

  如是名为于微小罪见大怖畏。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