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师地论
《瑜伽师地论》梵文 Yogācāra-bhūmi-?āstra佛教论书。简称《瑜伽论》。瑜伽师地,意即瑜伽师修行所要经历的境界(十七地),故亦称《十七地论》。相传为弥勒菩萨口述,无著记录。为印度大乘佛教瑜伽行派和中国法相宗的根本论书。...[详情]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二十二(4)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二十二(4)
巳四、三净(分四科) 午一、标
又戒律仪有三种观清净因相。
在「二道资粮」这一大科里面的「广辨」一共十一科。第一科是「戒律仪」,这戒律仪里面分三科,第一科「征」,第二科「嗢柁南颂」,第三科「长行释」。长行释里面分二科,第一科是「释一切种」分五科,第一科是「辨」,第二科是「亏满十」,第三科「六异门」,现在是第四科「三净」。这「三净」里面分四科,第一科是「标」。
「又戒律仪」,前面这一大段文里面说到律仪戒事情,现在这里「有三种观」,它能够使令戒律仪得清净。这三种观察的方法是清净的因,就是持戒能得清净,因「观」而得清净所以这个「观」叫做「清净因」。这三种观的相貌,就是清净的因相有三种观。
午二、征
何等为三?
这是第二科,是征。下面第三科就是列出来这三种观察的相貌。
午三、列
一、观身业。二、观语业。三、观意业。
下面第四科是解释这三种相貌,第一科是「辨相」分三科,第一科是「征」。
午四、释(分二科) 未一、辨相(分三科) 申一、征
云何观察如是诸业令戒律仪皆得清净?
怎么样「观察如是诸业」?就是身口意三业,使令我们所守护的「戒律仪皆得清净」而不违犯,这是「征」。
下面第二科是「辨」,就是加以说明。分二科,第一科是「观身语业」,这「意业」是第二科在下面。又分二科,第一科是「举身业」又分二科,第一科是「辨」又分二科,第一科是于「现未世」又分二科,第一科是「观察」。
申二、辨(分二科) 酉一、观身语业(分二科) 戌一、举身业(分二科)
亥一、辨(分二科) 天一、于现未世(分二科) 地一、观察
谓希当造及欲正造、身作业时如是观察:我此身业为能自损、及以损他、是不善性,能生众苦招苦异熟。为不自损、亦不损他、是其善性,能生诸乐招乐异熟。
「谓希当造及欲正造,身作业时如是观察」,这个「观察」是这样观察:就是说你这位修行人你自己有意的,这「当造」我将来要采取这样的行动。「及欲现造」,这个「欲」就是我想要现在就要做这种事情。这个「当造」和「正造」,就是现在和将来。「身作业时」,就是在我们的身采取行动的时候,你采取行动的时候「如是观察」,你先要在你心里面作如是观。
怎么观呢?「我此身业为能自损、及以损他、是不善性」,我现在由我的这个身体发出来的行动是能够损害自己、对自己有伤害,「及以损他」也能伤害他人,是自他两不利,这样的事情是「不善性」是有罪过的。「能生众苦」,它有力量能发生很多的苦恼。「招苦异熟」,将来能招感来苦恼的果报。这是一个观察,你观察你的身业是这样子。
「为不自损、亦不损他」,这是第二个观察。我这样的行动对自己没有伤害、对他人也没有伤害,这是有功德的事情,「是其善性」。「能生诸乐」,它有能力能够显现出来安乐的事情、安乐的果报。「招乐异熟」,现在有能力生诸乐,将来这个乐的果报就出现了,「招乐异熟」。
地二、清净
如是观己。若自了知我此身业,自损损他、是不善性、能生众苦招苦异熟,即于此业摄敛不作亦不与便。若自了知我此身业,不损自他、是其善性、余如前说,即于此业而不摄敛造作与便。
前面这是「观察」。下面第二科是「清净」。
「如是观已」这样观察了以后,「若自了知我此身业」若自己知道我现在这个身体的行动,我的行动有「自损」有「损他」,「是不善性、能生众苦招苦异熟」,「即于此业摄敛不作」,那就对于想要做的这件事马上的收回来,这个心不要动这种有罪过的念头,不要有这种行动、就把这件事收回来不做这件事。「亦不与便」,这个「便利」就是没有障碍的意思、很顺利的做这件事。现在因为这件事有罪过,「不与」不要给它方便、就是不要做这件事。做事情的时候总是有一个前方便而后才有正式的行动,现在这个前方便就停下来不给它前方便。
「若自了知我此身业,不损自他、是其善性」,「余如前说」就是「能生诸乐招乐异熟」的话,「即于此业而不摄敛」,那么这个行动、这件事你不要停下来,「造作与便」要立刻地采取行动给它方便、给它一个前方便叫它顺利的成就。
这就叫做「清净」,就是恶不可以做善才可以做。就是将来的、和现在的,做什么事情的时候先做如是观,这样子。
天二、于过去世(分二科) 地一、观察
复于过去已造身业亦数观察,我此身业为能自损,余如前说。
这下面是「于过去世」。前面是「将来」和「现在」这二种,现在是对「过去」的时候。分二科,第一是「观察」。
「复于过去」,说是这一剎那以前的就是已经过去的事情,我已经造作了这样的事情。「亦数观察」,也要数数地观察、要回想,用你的智慧去观察。「我此身业为能自损」也能损他,「余如前说」,能生诸苦招苦异熟。
这是观察。这下面第二科是「清净」。
地二、清净
如是观已;若自了知我此身业,自损损他余如前说,便于有智同梵行所,如实发露如法悔除。若自了知我此身业,不损自他余如前说,便生欢喜,昼夜安住、多随修学。
「如是观已,若自了知我此身业,自损损他余如前说,便于有智同梵行所」,观察自己以前做的事情是有罪过的,那么后来应该怎么办呢?「便于」有智慧的同修圣道的人的地方「如实发露」,要向他发露坦白出来「我在什么时候做了什么错误的事情」,向他坦白的、真诚的坦白出来。「如法悔除」,要依据戒律上所规定的忏悔法把它除灭了这个罪过。
「若自了知我此身业,不损自他余如前说」能生诸乐招乐异熟。「便生欢喜,昼夜安住」,心里面「我做的事情有功德能生乐异熟」,那么白天夜间心情很平静。「多随修学」,多多的随顺他来继续的修学这种善法。
亥二、结
如是彼于去来今世所造身业,能善观察,能善清净。
就是这样子,这个修行人对于自己过去的、将来的、现在的所做的事情,能这样善巧的观察思惟,你就能够清净了你的身口意三业。就持戒清净,有错误的忏悔、有功德的继续的增长广大。
戌二、例语业
如于身业,于其语业当知亦尔。
前面是说「身业」,下边「例语业」。就是语业也和身业一样也要这样观察清净。
酉二、观意业(分二科) 戌一、辨(分二科) 亥一、观察
由过去行为缘生意,由未来行为缘生意,由现在行为缘生意,即于此意数数观察:我此意业为能自损,余如前说。
前面是身业、语业,下边是观察这个「意业」。这意业分二科,第一科是「辨」分二科,第一科是先说「观察」。
「由过去行为缘生意,由未来行为缘生意」,其实这身口意三业、意业是根本,还是非常重要的。那么这时候观察的时候就知道「由过去行为缘生意」,说我过去的「行」作因缘而生起意识,这是什么呢?就是「作意心所」,或者如理作意、或者是不如理作意,这个「行」就使令这意识就现起来了,由这作意心所引起意识的现行,就是这么回事。「过去行为缘生意」也是这样子、「未来行为缘生意」、「由现在行为缘生意」,都是这样子。
「即于此意数数观察」,即于所生起的这个意要一次又一次的观察。「我此意业为能自损,余如前说」,也像前面身业、语业这样子。
亥二、清净
如是观己;若自了知我此意业是其黑品,即于此业摄敛不起、不与其便。若自了知我此意业是其白品,即于此业而不敛摄、发起与便。
「如是观已」,这样观察完了,「若自了知我此意业是其黑品」,这个贪心、瞋心、这个三毒,贪瞋痴的三毒若发动了这是有罪过的,这是「黑品」。「即于此业摄敛不起」,这贪瞋痴这是有罪过的事情,马上的把它收回来,叫它不要动。「不与其便」,不要给这贪瞋痴作方便,叫它不要动。当然这个地方就是要……还是「四念处」才能转变自己的内心,或者「五停心观」…这些事情。
「若自了知我此意业是其白品」,无贪、无瞋、无痴,是与慈悲喜舍与戒定慧这是一类的「是其白品」。「即于此业而不敛摄」,那你就不要停下来,继续增长广大。「发起与便」,就是创造一些因缘给它方便,叫它继续的有所成就。
下面这是结束这一段。
戌二、结
如是于彼去来今世所起意业,能善观察、能善清净。
「如是于彼去来今世所起的意业,能善观察、能善清净」,观察了以后,不清净的立刻要停下来,清净的让它增长广大。
申三、证(分二科) 酉一、举贤圣
所以者何?去来今世所有沙门、若婆罗门、于身语意三种业中,或已观察、或当观察、或正观察,或已清净、或当清净、或正清净,或已多住、或当多住、或正多住,一切皆由如是观察、如是清净。
前边是解释这个三种观,第一科是「征」,第二科是「辨」,这二科说完了。现在第三科是「证」分二科,第一科「举贤圣」。
「所以者何?」为什么要这样作观呢?说「去来今世」过去世、未来世、现在世「所有」的这些修行人,这些「沙门和婆罗门」,修学圣道断一切虚妄分别的这些修行人。「于身语意三种业中,或已观察、或当观察、或正观察」,这些「去来今世」这三世的修行人,对「于身口意」这三业都是这样子:或者「已经观察」就是过去世,「或当观察」就是未来世,「或正观察」就是现在世。只要是这三业一动要经过智慧的观察,批准了才行动,不合法的不批准。就是用智慧来决定,而不是用烦恼来决定事情的。这可见这修行人是这样的,修行人内心是这样情形。
「或已清净,或当清净,或正清净」,过去世他的身口意经过这样的观察,就是「已」经是「清净」的。将来的时候也是要经过这样的观察,也是使令身口意清净。现在也是要经过智慧的观察,要使令他清净,「正清净」。「或已多住,或当多住,或正多住」,或者过去世,当然这位修行人他的心里面多数安住在观察和清净的上面。「当多住」就是未来世。「正多住」就是现在世。
「一切皆由如是观察,如是清净」,就是过去也是这样子、未来也是这样子、现在也是这样子,一切都是由这样的智慧的观察,使令自己的三业清净,也就是你的律仪清净了。
前面是「举贤圣」,举人来说。下面「引圣教」。
酉二、引圣教
如佛世尊,曾为长老啰怙罗说:汝今啰怙罗!于身语意业,应数正观察;念诸佛圣教。啰怙罗汝应学是沙门业。若能于此学,唯胜善无恶。
「如佛世尊,曾为长老啰怙罗说」,说这个颂:「汝今啰怙罗!于身语意业,应数正观察」,佛就招呼罗怙罗;你现在于身业、语业、意业这三业,「应数正观察」,不止一次的、时时的要「正观察」,依据佛教去观察叫做「正观察」。「念诸佛圣教」,这个「观察」你自己是不懂得怎么观察的,那你叫我观察我怎么观察呢?「念诸佛圣教」、要忆念,你要忆念诸佛的法语,依据佛的法语去观察那叫做「正观察」。「罗怙罗汝应学是沙门业」,你应该学习这样修行人的这种事情。「若能于此学,唯胜善无恶」,你若能这样学习,你的三业只有殊胜的功德庄严而没有罪过,慢慢的就可以得圣道了。
未二、略义(分二科) 申一、观察
若于如是身语意业审正思择:我此诸业为能自损,广说如前。是名观察。
这个「三净」分四科,第一科是「辨相」,第一科是辨相这科说完了。现在就是第二科「略义」,就是它的要义。分二科,第一科「观察」。
「若于如是身语意业审正观察」,这个「审」就是很切实的、很认真的这样观察,不是马马虎虎的、不是。「思择」就是观察。「我此诸业为能自损,广说如前」,「是名」叫作「观察」。
申二、清净
若于一分摄敛不作亦不与便,广说乃至发露悔除。复于一分而不敛摄造作与便,广说乃至便生欢喜,昼夜安住多随修学。是名清净。
这第二科是「清净」。「若于一分摄敛不作」,就是黑品的有罪过的,若发觉是有罪过马上的要息灭了它、要除灭了它,不做这种恶事,「亦不与」其方便,「广说乃至发露悔除」。「复于一分而不敛摄」,就是白品有功德的事情,「造作与便」,这要主动的给它条件叫它方便的成就,「广说乃至便生欢喜」,「昼夜安住」白天也是这样子、黑天也是这样子、不要超越这个范围叫做「住」。「多随修学」多而又多、多多的随顺这个道理去学习,「是名」叫做「清净」。
这是第四科「三净」。下面第五科「十种胜功德」分三科,第一科是「标」。
巳五、十胜功德(分三科) 午一、标
如是清净尸罗律仪,应知有十功德胜利。
说是这位出家人,这个修行人他能够守护他的戒律能得清净,能这么样的学习得清净有什么好处呢?「应知有」十种「功德」、有十种「胜利」殊胜的利益。这个「功德」就是没有过失、这个功德是「殊胜的利益」,「胜利」是赞叹这个「功德」的。
这是「标」,下面是「征」。
午二、征
何等为十?
午三、释(分十科) 未一、第一胜利(分二科) 申一、辨
谓诸所有具戒士夫补特伽罗,自观戒净便得无悔,无悔故欢,欢故生喜,由心喜故身得轻安,身轻安故便受胜乐,乐故心定,心得定故能如实知、能如实见,实知见故便能起厌,能起厌故便得离染,由离染故证得解脱,得解脱故便自知见我已解脱,乃至我能于无余依般涅槃界当般涅槃。
下面第三科解释分十科,第一科是「第一胜利」,十种胜利现在说第一种胜利。分二科,第一科「辨」。
「谓诸所有」,并不是一个;所有的这个「具足戒」持戒清净的人叫「士夫」、这个「补特伽罗」。「自观戒净便得无悔」他自己观察:我守护的戒很清净一点没有违犯,「便得无悔」那么心里面就不会恨、不会有遗恨。你若犯了戒心里面就会恨就会后悔,「悔」者恨也。这时候心里没有悔。「无悔故欢」,没有恨故那么心里面就快乐、心里面就会快乐,「无悔故欢」。「欢故生喜」,心里一快乐了就生喜、就欢喜持戒清净,持戒清净使便令心情快乐那么就欢喜这件事、欢喜持戒清净。「由心喜故身得轻安」,你心里面快乐你这个心理影响到你的生理,心情快乐你的生理上也就会轻安,就是轻快安和、四大调和。
「身轻安故便受胜乐」,这个身体感觉到轻安的时候你就会有殊胜的快乐。这个事情,这里说「轻安」不是说是未到地定、初禅、二禅、三禅那个「轻安」,不是那个意思。而这个地方「轻安」应该是什么呢?应该指欲界定说的,欲界定到了等持的时候,到了等持的时候虽然没有轻安乐但是身体轻安、轻快,就是身体有若无的样子、这个身体,所以叫做「轻安」,指这个说的。到了欲界定,你再进一步就到了未到地定,就得「便受胜乐」那时候有轻安乐了,就是我们通常说「三昧乐」。「乐故心定」,因为那时候有三昧乐,而那时候你的心是寂静住、明静而住,那时候就叫做「未至定」,超过了欲界定了。
「心得定故能如实知、能如实见」,你得到未到地定的时候,心里安住不动明静而住的时候,你在这里边修四念处的时候,修无常观、修无我观、修空观的时候「能如实知」过去的一切法、未来的一切法,「能如实见」,能如实见现在的一切法,说过去、未来、现在的都是无常的、苦空无我的境界,你能真实的就会见到,「能如实知见」。「实知见故便能起厌」,你实在知道这是苦、这是集、是灭、是道那就得初果了,「便能起厌」这时候就能生厌离心。世间上的事情…,不如意的事情谁欢喜?谁都不欢喜。但是这个初果圣人,世间人认为快乐的事情他都认为都是苦恼境界、都不是快乐,你若长远的看你才能知道那也是苦、并不是乐,「便能起厌」。
「能起厌故便得离染」,他生了厌离心,对于世间上的色受想行识、眼耳鼻舌身意厌离,这是一个生死的果报是苦恼,那么就能修不净观、修四念处了。「便得离染」;前面「如实知见」是断除这个我、我所执,就是断除见烦恼。「便得离染」就是断除爱烦恼了,当然不只是欲界的爱,色爱、无色爱这些染着都远离。「由离染故证得解脱」,就是把这个生死的苦恼已经解脱了。虽然没有入无余涅槃,但是他圣道现前的时候这苦恼境界都不在。这个色受想行识的苦恼的境界,在他那圣道的境界里面是没有这回事情的,是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就是和《心经》说的道理是一样,和《阿含经》说的是一样的。
「得解脱故便自知见我已解脱」,他不用别人告诉他、他自己就知道,就是知道已经解脱了。「便自知见我已解脱,乃至我能于无余依般涅槃界当般涅槃」,前面是得有余依涅槃,这就是他自己知道能入无余依涅槃,有这种堪能性。
这是「辨」,这是说明这个「第一胜利」。下面第二科结束。
申二、结
如是所有具戒士夫补特伽罗、尸罗清净增上力故,获得无悔、渐次乃至能到涅槃。是名第一尸罗律仪功德胜利。
「如是所有具戒士夫补特伽罗、尸罗清净增上力故」,也就是把前这段文的要义再说一说。因为你持戒清净,持戒清净就有这样殊胜的力量,「获得无悔、渐次乃至能到涅槃」。「是名第一尸罗律仪功德胜利」,这是第一个胜利。
未二、第二胜利(分二科) 申一、辨
复有所余具戒士夫补特伽罗、于临终时起如是念:我已善作身语意行、非我恶作身语意行,乃至广说。若有其趣,作福业者、作善业者、作能救济诸怖畏者之所应往。我于斯趣必定当往。
「复有所余具戒士夫补特伽罗、于临终时起如是念」,这是下面「第二个胜利」,先说明。「临终」的时候他心里面有这样子的「念」、有这样的正念:「我已善作身语意行」,这个持戒清净这个人,他临终时候他心里想:我已经善作身业语业意业,我的身业语业意业都是清净有功德的。「非我恶作身语意行」,我持戒清净,我身业语业意业没有罪过、没有恶。「乃至广说」,就是前面这个「你没有恶、没有犯戒所以就无悔、无悔故欢喜」这些,那个地方。
「若有其趣,作福业者、作善业者、作能救济诸怖畏者之所应往」,这下面「若有其趣」;说「若有」那么一个地方,那个地方是「作福业」的人能到那地方去、「作善业」的人能到那地方去、「作能救济诸怖畏」的那个人能到那个地方去,「之所应往」能到那个地方去。「我于斯趣必定当往」,若这样的话我也能去,「我也能到那地方去」,他心里这样子想。因为我没有罪过、我持戒清净,这样子。
这个「作福业」,这个「福」是可爱乐的果报,这个业能得到可爱的果报那叫做「福业」。这个「作善业」,这个「善」字就是没有罪过,作了这个事情是有利益的,不是有罪过的事情,所以叫「善业」。「作能救济诸怖畏者」,你作福业也好、作善业也好「能够救济诸怖畏」;你若作了恶业就跑到三恶道是可怖畏的,三恶道是令人恐怖的地方。你若作善业作了福业的话就能救济诸怖畏,使令他远离一切怖畏,是这样意思。作福业,作善业,「能救济诸怖畏」能远离一切怖畏的这种业力,能到那地方去;那「我于斯趣必定当往」,我持戒清净,我也会到那地方法。他临终的时候他作如是念。
申二、结
如是获得能往善趣第二无悔,由无悔恨所有士夫补特伽罗,名贤善死、贤善夭逝、贤善过往。是名第二尸罗律仪功德胜利。
「如是获得能往善趣第二无悔」,这是第二科结束。就是这样,这个持戒清净这个人他这样子作念,他就获得这样「能往善趣」,「我能够往生到安乐的地方去」,他有这么样一个决定的信心,就叫作能「获得」。这是「第二个无悔」,能得到这第二个没有悔的一种功德。「由无悔恨所有士夫补特伽罗名贤善死」,这个人,这个持戒清净这个补特伽罗这个人,他临死的时候心情很安乐没有恐怖,很自在很安详所以叫做「贤善死」;若跑到三恶道去就不对劲了。「贤善夭逝」,这个「夭逝」,就是寿命不长他就离开了这个地方,但是他持戒清净还是好的,他还是到安乐的地方去所以也是「贤善」。「贤善过往」,说是一剎那间就变成过去了,但是也是「贤善」。所以这个世间上的人,对于善恶果报这件事认识的不那么清楚,哎呀!这个人寿命无常就死了,夭往好像很不好。但在佛法上来说,只要是你生存的时候你的身口意都是清净的,什么时候走都可以,都是吉祥的。
「是名第二尸罗律仪功德的胜利」,这是临命终的时候心情快乐,这是一种。
未三、第三胜利
复有所余具戒士夫补特伽罗、遍诸方域、妙善称誉声颂普闻。是名第三尸罗律仪功德胜利。
「复有所余具戒士夫补特伽罗、遍诸方域」,这是「第三个胜利」。前面说到二个胜利还没说完,还有「余」、还有余的「补特伽罗」有什么好呢?「遍诸方域」,普遍到东方南方北方西方有「妙善称誉」,有很好的「称誉」,人家都称誉赞扬他;那当然都是有智慧的人赞叹他,愚痴人不一定。「声颂普闻」,普遍的都知道,别人都写出来文章来赞叹你,这是「声颂普闻」。「是名第三尸罗律仪功德胜利。」
未四、第四胜利
复有所余具戒士夫补特伽罗、寝安、悎安,远离一切身心热恼。是名第四尸罗律仪功德胜利。
「复有所余具戒士夫补特伽罗」,这还有「第四个胜利」,什么胜利呢?「寝安、悎安」,睡觉的时候也是心里也安,你持戒清净睡觉睡得安。睡觉醒了,醒了心里也是安,也是平安。「远离一切身心热恼」,就是他那个身心没有这些苦恼的事情,没有。因为你思惟这个道理他心里自然就安下来,所以这些不相信因果的人、随便的放逸的人,他说「没有因果」,实在他心里还是不安的。「是名第四尸罗功德胜利」,这是第四种。
未五、第五胜利
复有所余具戒士夫补特伽罗、若寝若悎、诸天保护。是名第五尸罗律仪功德胜利。
「复有所余具戒士夫补特伽罗」,这是「第五个胜利」。「若寝若悎、诸天保护」,说是你若持戒清净的话,你睡着觉也好你睡醒了也好,诸天来保护你,为你作护法。「是名第五尸罗律仪功德胜利」,这是这一种。
未六、第六胜利
复有所余具戒士夫补特伽罗、于他凶暴不虑其恶,无诸怖畏,心离惊恐。是名第六尸罗律仪功德胜利。
「复有所余具戒士夫补特伽罗」,这是第六胜利。「于他凶暴不虑其恶」,说是这个持戒清净这个人,对于另外有人特别凶残暴的人,这个持戒清净的人遇见了这个凶暴的人的时候「不虑其恶」,心里面不顾虑他会来伤害他,他不顾虑这个事情。「无诸怖畏」,他心里面不怕。「心离惊恐」,心里面没有这个惊恐的事情。「是名第六尸罗律仪功德胜利」。当然这件事情,有诸天来保护当然没有事情,所以你不能对他发恶的,这个事情。
未七、第七胜利
复有所余具戒士夫补特伽罗,诸喜杀者怨雠恶友、虽得其隙,亦常保护了知此是具戒士夫补特伽罗,或为善友,或住中平。是名第七尸罗律仪功德胜利。
现在「第七个胜利」。「复有所余具戒士夫补特伽罗,诸喜杀者怨雠恶友」说是这个持戒清净的人,他也可能与这欢喜杀的人…,遇见了这种人,这个人他就是拿杀人不当一回事,欢喜杀害的人。「怨雠」,或者是彼此间以前有过什么怨恨的事情,遇见了这个人。遇见一个恶知识,遇见这个人。
「虽得其隙,亦常保护」,这个欢喜杀的人、或者与这个修行人有怨雠、还一个恶知识这些人,这些人「虽得其隙」,对于这个修行人,虽然得到一个漏洞可以…要来伤害这个持戒清净的人,但是虽得到这么个机会,但是「亦常保护」,那欢喜杀的人、和那个怨雠的人、恶友的人,反倒来保这个持戒清净的人,保护他不伤害他。「了知此是具戒士夫补特伽罗」,那个喜杀的人、那个怨雠、那个恶人,知道「哎呀!这个人持戒清净!这个是应该恭敬尊重赞叹,不可以伤害他的。」
「或为善友」,他原来是怨恨、是恶友、喜杀的,反倒对这个持戒清净的人认为「这是个好朋友!」对他这么想。「或住中平」,或者彼此间安住在「也不是善友可也不是恶友」,在平平的境界,没有恶意对他。
「是名第七尸罗律仪罗功德胜利」。
未八、第八胜利
复有所余具戒士夫补特伽罗,一切魍魉药叉宅神非人之类、虽得其便、虽得其隙,而常保护。谓具尸罗增上力故。是名第八尸罗律仪功德胜利。
「复有所余具戒士夫补特伽罗,一切魍魉药叉宅神非人之类」,还有胜利,第八个胜利。就是一切的「魍魉」,这某个山里面这些怪,木石之怪或者水神这些…,不是人,就是「魍魉」,或者「药叉」鬼,还有「宅神」,「非人之类」,总而言之都不是属于人一类的。「虽得其便、虽得其隙,而常保护」,也是保护这个持戒清净的人。说是「虽然得其便」,就是有的时候,这个持戒的人有的时候也会有点事情,可能也有点儿事情,但是这些鬼神还是保护他。
「谓具尸罗增上力故,是名第八尸罗律仪功德胜利」,为什么这些鬼神对他这么样子,特别优待他呢?因为他这个出家人,这个修行人他持戒清净的这种力量,自然会有这种感动使令那些鬼神、使令这恶人、这个喜杀的人、有怨雠的人、恶知识的人、凶暴的人对他有恭敬心,要保护他而不敢伤害他。这是清净戒的威力有这种作用,「是名第八尸罗律仪功德胜利」。
未九、第九胜利(分三科) 申一、标
复有所余具戒士夫补特伽罗,法无艰难,从他获得种种利养。
这是第九科「第九胜利」,第一科是「标」。「复有所余的具戒士夫补特伽罗」的胜利,什么呢?「法无艰难」,这个「法」者「常」也,就是他这个持戒清净这个人,他没有「艰难」这件事,常是没有「困难」的这件事。怎么叫做「法无艰难」呢?「从他获得种种利养」,从别人获得种种利养这件事没有困难,人家都愿意供养他帮助他。这是「标」,下面解释。
申二、释
所谓衣服饮食卧具病缘医药及诸资具。由依尸罗增上因力,国王大臣及诸黎庶、饶财长者及商主等、恭敬尊重。
「所谓衣服饮食卧具病缘医药及诸资具」,这些生活所需的这些事情。由于「尸罗的增上因力」,由于你持戒清净的威力。「国王大臣」、「及诸黎庶」就是一般的老百姓。「饶财长者」就是大富长者、有财富的人。「及商主等」就是作生意的人。「恭敬尊重」,你持戒清净的威力,这些人都恭敬你、尊重你,这样子。
申三、结
是名第九尸罗律仪功德胜利。
未十、第十胜利(分三科) 申一、标
复有所余具戒士夫补特伽罗,一切所愿皆得称遂。
「复有所余具戒士夫补特伽罗」,这是第十个「第十胜利」,先是「标」。「一切所愿皆得称遂」,你一切的愿望(当然是合理的愿望),都会令你满意的,这样子。这是标。
下面第二科解释分四科,第一科是「生欲人天」。
申二、释(分四科) 酉一、生欲人天
若于欲界、愿乐当生或剎帝利大族姓家、或婆罗门大族姓家、或诸居士大族姓家、或诸长者大族姓家,或四大王众天、或三十三天、或夜摩天、或睹史多天、或乐化天、或他化自在天、众同分中。由戒净故,即随所愿当得往生。
「若于欲界,愿乐当生」,说是这个持戒清净的人,他若是愿意还要来欲界,在欲界里面「愿乐当生」,他的心里面欢喜还要生到欲界来。在欲界什么地方生呢?「或剎帝利」在王族里面受生,「剎帝利大族姓家」。「或婆罗门的大族姓家」,「婆罗门」就是读书人、有智慧的人。「剎帝利」就是有权利的人。「或诸居士大族姓家」,就是有财富的人。「或诸长者」,品德高尚的「大族姓家」。
「或四大王众天」。前面这是人间、都是有地位的人,这后面「四大王众天」这是天上,欲界天。「四大王众天」、「或三十三天」就是忉利天。「或夜摩天」,就是时分天。「或睹史多天」,知足天。「或乐化天、或他化自在天、众同分中。」
你愿意生到天上去,或者是愿意在人间,「由戒净故,即随所愿」,由于你持戒清净你没有过失,你就能随你所愿「当得往生」,就能生到这里来。
这是第一个「所愿皆得称遂」,愿意生到人、天。下面第二个「住生有色」。
酉二、住生有色
若复愿乐入诸静虑现法乐住,或有色天众同分中、若住若生,由戒净故,便得离欲。所愿皆遂。
「若复愿乐入诸静虑现法乐住」,若是这个持戒清净这个人他不愿意在欲界人天里面受生,他欢喜「入诸静虑,现法乐住」就是入于初禅、二禅、三禅、四禅。「现法乐住」,就是你现在的色受想行识里面有三昧乐的存在,你愿意住在这个三昧乐里面。这个「愿乐入诸静虑现法乐住」,这是希望在人间的时候修禅定。「或有色天众同分中」,就是死了以后生到色界天去。「众同分」,天与天大家都是一样的,一样的所以叫「众同分中」。「若住若生」,若是住在三昧乐里边、或者生到色界天里面去。
「由戒净故,便得离欲,所愿皆遂」,由于你持「戒」清「净」,所以你就能够容易「离欲」、远离了欲界的欲,你愿意生到色界天、愿意得禅定都可以满意,都可以满足你。
酉三、住生无色
若复愿乐寂静胜解,超过色定入无色定、具足安住,或无色界天众同分中,当得往生,余如前说。
这是「住生无色」,这个「住」就是你安住在这个三昧乐里边,安住在色界四禅、安住在无色界的四空定,这个「住」是这样意思。生色界天是死了以后,将来的,「生无色」界天也是将来的。
「若复愿乐寂静胜解」,就是得到无色界的四空定,这个定力是高过了色界定所以这个叫做「寂静」。这个「胜解」就是「有力量的认识」,你这个心能安住在这个初禅里面那也是胜解,二禅、三禅、四禅都是胜解,安住在空无边处定、识无边处定、乃至非想非非想处定都是胜解,如果你没有胜解你不能得到那个定的。「若复愿乐寂静胜解,超过色界」,进步到「入于无色界定」里面「具足安住」这样子,这是在人间你修无色界定也就成功了,「或无色天众同分中」。「当得往生」,将来死了以后到那边去,也是可以。「余如前说」,像前面说就是「由戒净故,便得离欲,所愿皆遂」。
酉四、证极涅槃
若复愿乐当证最寂究竟涅槃,由戒净故,便证一切究竟离欲。
这是第四科「证极涅槃」。「若复愿乐」,说这个持戒清净的人他欢喜…,不愿意生到色界天无色界天,他愿意「当证最寂究竟的涅槃」,这个不生不灭的圣人的住处这里。「由戒净故,便证一切究竟离欲」,因为你持戒清净你这件事也就能成功,便能够证入到「一切究竟」,就是无贪瞋痴,见到无眼耳鼻舌身意那个究竟的离欲的境界,你就可以证悟到。
申三、结
是名第十尸罗律仪功德胜利。
这是赞叹这个持戒有十种功德,持戒清净有这十种功德。其实这十种功德应该常常念一念。
辰二、结劝修学(分二科) 巳一、牒略义
如是已说戒蕴广辩、戒蕴亏损、戒蕴圆满、戒蕴异门、戒蕴观察及以清净、戒蕴所有功德胜利。
这是第二科「结劝修学」。前边是第一科是「释一切种」,这一切种都是属于「戒律仪」清净的事情。现在第二科「结劝修学」,劝我们好好学戒。
「如是已说戒蕴的广辩」,这五分法身第一个是戒、戒法身,像前面说这么一大段了。说到这个「戒蕴的亏损」有十种因缘,「戒蕴的圆满」有十种因缘,「戒蕴的异门」有六种,「戒蕴观察」有三种,「及以清净」,「戒蕴所有功德胜利」这有十种。这前已经说过的。
这是「牒略义」。现在第二个是「劝修学」。
巳二、劝修学
于此宣说明了开示一切种相,最极圆满资粮所摄尸罗律仪,若有自爱乐沙门性、婆罗门性诸善男子,应勤修学。
「于此宣说明了开示一切种相」,就是在这一大段文里面,「宣说」这个戒,「明了」、一点也没有这个隐昧的地方,「开示」所有有疑问的地方都已经解释了。这「一切种」的相貌,都是明了的开示了。「最极圆满资粮所摄尸罗律仪」,尸罗律仪的资粮,「最极圆满的资粮所摄」的「尸罗律仪」,它是得定、得圣道的「圆满的资粮」。
「若有自爱乐沙门性、婆罗门性诸善男子,应勤修学」。「若有自爱」若有一个人知道「自爱」爱护自己,他欢喜得圣道「乐沙门性」,「婆罗门性」,欢喜远离一切虚妄分别的话,这样的诸善男子诸善女人应该好好努力的学习,学习这个清净的戒。
- 上一篇: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二十二(3)
- 下一篇: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二十三(1)
-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三(9)
- 瑜伽师地论讲记
-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五十(9)
-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五十(8)
-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五十(7)
-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五十(6)
-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五十(5)
-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五十(4)
-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五十(3)
-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五十(2)
-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五十(1)
-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九(7)
-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九(6)
-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九(5)
-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九(4)
-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九(3)
-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九(2)
-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九(1)
-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八(14)
-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八(12)
- 楞严经白话文卷一
- 第一卷 忉利天宫神通品
- 卷一 序品 第一
- 第四卷 阎浮众生业感品
- 第六卷 如来赞叹品
- 第二卷 分身集会品
- 第三卷 观众生业缘品
- 第八卷 阎罗王众赞叹品
- 第五卷 地狱名号品
- 第七卷 利益存亡品
- 妙法莲华经注音 序品第一
- 第十三卷 嘱累人天品
- 第九卷 称佛名号品
- 第十二卷 见闻利益品
- 第十卷 校量布施功德缘品
- 《地藏经》赞
- 第十一卷 地神护法品
- 《地藏经》开经偈
- 楞严经白话文卷二
- 《华严经》原文卷一至卷五
- 妙法莲华经弘传序
- 楞严经注音 第一卷
- 卷一 方便品 第二
- 《地藏经》回向偈
- 妙法莲华经注音 譬喻品第三
- 妙法莲华经注音 方便品第二
- 卷二 譬喻品 第三
- 楞严经白话文卷三
- 楞严经白话文卷四
- 卷七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第二十五
- 卷二 信解品 第四
- 楞严经注音 第七卷
- 妙法莲华经注音 化城喻品第七
- 卷三 化城喻品 第七
- 卷三 药草喻品 第五
- 卷六 药王菩萨本事品 第二十三
- 妙法莲华经注音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第二十五
- 楞严经白话文卷十
- 楞严经白话文卷五
- 卷四 五百弟子受记品 第八
- 圆觉经讲的是什么内容?圆觉经概说
- 《大宝积经》共有多少卷,是谁翻译的?
- 楞严经是怎么来的?楞严经的由来故事
- 佛经的序分、正宗分、流通分是什么意思?
- 玄奘大师版《心经》讲记
- 念地藏经期间总做噩梦,这是为什么?
- 《华严经》是怎么来的,是谁从龙宫带出来的?
- 念经时,可以跟着文字去理解内容,感受景象吗?
- 《六祖坛经》的四种版本
- 维摩诘经主要讲了什么?
- 华严经是大乘经典吗,有哪些汉译本?
- 真正的佛在哪里?真如自性是真佛,邪迷三毒是魔王
- 《坛经》处凡愚而不减,在贤圣而不增的意思
- 《法句经》偈颂:人生在世间,应实行善德的讲解
- 百佛名经注音版
- 增一阿含经是谁翻译的,多少卷,讲什么?
- 《华严经》偈语“汝等众生,不能自救”是什么意思?
- 妙法莲华经是谁说的?
- “空”与“色”相依相存,无有差异
- 《法华经》的四安乐行是指什么意思?
- 《法句经·智者品》偈颂:智者不为得失心动
- 《维摩诘经》的汉译本与注疏
-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是谁翻译的?心经译者玄奘大师
- 佛语法门经注音版
- 法华经是谁翻译的?妙法莲华经译者鸠摩罗什介绍
- 《无量寿经》三辈往生是通途菩提心还是净土菩提心?
- 《法句经》偈颂:此心难觉察,随欲望流转的解读
- 《心经》的大智慧
- 圆澄禅师翻跟斗作礼讲《金刚经》
- 《父母恩重难报经》提倡孝道的偈语
- 《六祖坛经》中的两处“念”是指什么?有什么不同?
- 佛说菩萨行五十缘身经注音版
- 大方等如来藏经注音版
- 如何拥有幸福的生活?常修慈悲心,烦恼自然无
- 《法句经·心品》偈颂:飘浮不定心,不明了正法的讲解
- 九品往生出自哪部经典?
- 莲池赞的全文及拼音
- 华严经有几个版本?四十华严、六十华严、八十华严
- 菩萨生地经注音版
- 从《坛经》片段,瞻仰学习六祖大师的嘉言懿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