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师地论
《瑜伽师地论》梵文 Yogācāra-bhūmi-?āstra佛教论书。简称《瑜伽论》。瑜伽师地,意即瑜伽师修行所要经历的境界(十七地),故亦称《十七地论》。相传为弥勒菩萨口述,无著记录。为印度大乘佛教瑜伽行派和中国法相宗的根本论书。...[详情]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二十六(8)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二十六(8)
未二、总料简(分二科) 申一、总说一切(分二科) 酉一、显义(分二科)
戌一、标建立(分三科) 亥一、显方便
如是不净,是能清净贪行所缘。
这是这个「不净所缘」。这个「净行所缘」里面分四大科,分四科。第一科「征」,第二科「标」,第三科是解释。解释里边分五科,第一科是「不净所缘」。「不净所缘」里边分四科「征、标、列、释」,在解释里边第一科是「别辨相」就是说明这个不净的相貌,一共有六种不净;「朽秽不净、苦恼不净、下劣不净、观待不净、烦恼不净」,还有一个「速坏不净」,这六种不净的相貌已经说完了。
现在第二科「总料简」,就总起来再重新的思惟观察一下,这样意思。分二科,第一科是「总说一切」分二科,第一科是「显义」又分两科,第一科「标建立」又分三科,第一科是「显方便」。这个「显方便」是什么意思呢?就表示你修不净观的时候有这样的作用,这个「方便」就是你采取这个不净观的行动,你在你内心里面有这样地观察思惟会有什么好处呢?
「如是不净,是能清净贪行所缘」,前面这六种不净观,是能够清净你内心的这个贪的染污心,把你内心里面那个贪着欲的染污心能清净出去。「所缘」就是你若缘这个不净的时候,内心里面以不净为所缘去观察这个不净的时候,就能破除去贪着欲的染污心,它有这个作用,就是这样意思。
这是第一科「显方便」。第二科「辨所治」说明所对治的这个欲,究竟这个欲是怎么回事情,就这个贪欲心是怎么回事?
亥二、辨所治
贪有五种。一于内身欲欲欲贪,二于外身淫欲淫贪,三境欲境贪,四色欲色贪,五萨迦耶欲萨迦耶贪,是名五贪。
「贪有五种」,有五种贪。「一、于内身欲欲欲贪」,「内身」,对外身说自己的身体是「内身」,对自己的身体也是有欲的。这个「欲欲」和「欲贪」,在《披寻记》里面解释的很好,我们在这里就念一念好了。
「二、于外身淫欲淫贪」,这第二种就是,不是自己的身体、另外别人的身体,有这个「淫欲」和「淫贪」的这种事情。「淫欲、淫贪」,这个「淫欲」是那种行为,「淫贪」是内心里面爱着这件事,坚固地执着这件事。
「三、境欲境贪」,除了前边两种欲贪之外,就是我们生活所需的这一切色声香味触。这个「境」,我们没有的想要有,有的也是爱着,就是这样意思。这里面有三个意思;没有的想要有,有了就要受用这是所欲,这个贪就是执着的意思,这是第三。
「四、色欲色贪」,这个是色界天上的事情;前三种是欲界,欲界的人都有这前三种的欲贪。这第四种是色界天上的这个三昧乐,那也是欲也是贪;没有成就想要成就,成就了以后就是享受,也是爱着。
「五、萨迦耶欲萨迦耶贪,是名五贪」,这个贪是遍于三界的,所有的人都有这个我见,爱着这个我。这个是第七识,第六识也是有;这个第六识这个爱着自己,我们自己会知道,在第七识这个爱特别微细,我们自己不知道,这个欲也是很厉害的。「萨迦耶贪」也是执着而不肯弃舍。加起来这是「五贪」,都是不净,但是我们都是爱着这种欲贪的。
《披寻记》九一○页:
贪有五种等者:此中贪相略别为二:一、欲,二、贪。〈摄异门分〉说:欲者,谓于未得已得希求获得及受用故。贪者,谓于受用喜乐坚着故。(陵本八十四卷六页)言五种者:三唯欲界,一唯色界,一通三界,如文可知。希求当来人天乐异熟果,乐着现在已得自体,不离欲界,起欲贪故,名于内身欲欲欲贪。余文易了。
「贪有五种等者:此中贪相略别为二」,二种不同。一是「欲」,第二个是「贪」,这个欲和贪怎么讲呢?「〈摄异门分〉说:欲者,谓于未得已得希求获得及受用故」这个「欲」字这么讲。怎么讲呢?「谓于未得」的欲就是「希求」,我想要得到;已经得到的我就要「受用」,要享受,就是这么意思。这是这个「欲」是这么解释,有「未得」的欲,有「已得」的欲,有这种不同。未得的「希求」,已得的就是要「受用」;这个「欲」字这么解释。「贪者,谓于受用喜乐坚着故」,这个「贪」字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受用」、感觉它是乐的,有喜有乐,我就坚固的执着这件事,这叫做「贪」,这「贪」字是这么解释。这是(陵本八十四卷六页)里面的解释,这就是用《瑜伽师地论》本文解释它自己的,这么意思。
「言五种者」,这底下说这五种。「三唯欲界」,前三种这个贪欲唯独欲界的众生有,色界天没有这回事情,色界天没有这种欲。「一唯色界」就是那个第四「色欲、色贪」,这还是高明了的人,就是弃舍了欲界的欲,然后我不高兴这个欲了,这是苦恼我要弃舍,修这色界定这样子,这是「色欲、色贪」。「一通三界」就是最后一个、第五个这个「萨迦耶欲、萨迦耶贪」,就是我见、我爱、我痴、我慢这种欲,这是通于三界的众生都是有的。
「希求当来人天乐异熟果」,现在解释这个「于内身欲欲、欲贪」,他再解释。这个「内身欲欲,欲贪」前面说有没得的、有已得的,现在解释。「希求当来人天乐异熟果」,这个众生若是听闻了佛法,或者是其他的宗教说到有地狱、有饿鬼、有畜生、有人、有天,天的身体比人好,人还比三恶道好,那么他就会「希求当来」将来我得人天的富贵,不要是这么贫苦;我上天上去,天上的这个身体特别好,没有老也没有病,也不需要做工,生活所需都是自然的,这个境界好,我「希求当来人天」的「乐异熟果」;这是没有的、希求得到。「乐着现在已得自体」,现在的这个生命体是你已经得到了,得到了、爱着现在这个身体,这是这个意思。「不离欲界起欲贪故」,这个「欲贪」不是离开了欲界起欲贪,离开欲界没有这种贪了,是这样意思。「名于内身欲欲欲贪,余文易了」,其他的都容易明白,不说了。
这是「辨所治」。这「显方便」就是能对治,你修不净观能对治欲,这能治、所治这两科说完了。现在下面第三科「明所为」。
亥三、明所为
为欲令此五种欲贪,断灭除遣不现行故,建立六种不净所缘。
这前面说「不净观」说了六种,这什么意思?目的是为了,「欲令」想要使令这五种的欲,「五种」的欲贪「断灭除遣不现行故」,就是「断灭」了这种欲贪。怎么叫做「断灭」呢?就是把心里面的这种染污心「除遣」、排除出去,不再有这种心理的活动,何况有这种事呢?这目的是这样子。「建立六种不净所缘」,所以说出来「六种不净所缘」来灭除去这么多的欲、欲贪,叫它不现行。前边这是「明所为」。
前边「标建立」这是第一科,现在「配对治」分五科,第一科「于内身欲欲欲贪」。
戌二、配对治(分五科) 亥一、于内身欲欲欲贪
谓由依内朽秽不净所缘故;令于内身欲欲、欲贪,心得清净。
这前面说这个「朽秽不净」的时候,有内朽秽不净、有外朽秽不净;现在是「内朽秽不净」,那一段文是有什么作用呢?就是你若能作如是观的时候,你就对于内身,你自己的生命体你这个「欲欲,欲贪」的心就清净了,对他有厌离心、厌恶这个身体,感觉到不满意,这个身体这个臭皮囊、不欢喜。
这是第一科。下面第二科「于外身淫欲淫贪」分三科,第一科「标」。
亥二、于外身淫欲淫贪(分三科) 天一、标
由依外朽秽不净所缘故;令于外身淫欲、淫贪,心得清净。
「由依外朽秽不净所缘故」,前面那个第二段就是对外边的「朽秽不净所缘境」,你若能作如是观的话,「令于外身」的「淫欲、淫贪,心得清净」,对于外身的淫欲心、淫贪心就「得清净」就没有了,它是有这种作用。所以这两种;内朽秽不净、外污秽不净,你应作如是观。
这地方这是「标」。下面解释分二科,第一科「广分别」分三科,第一科「总标」。
天二、释(分二科) 地一、广分别(分三科) 玄一、总标
淫相应贪复有四种:一、显色贪,二、形色贪,三、妙触贪,四、承事贪。由依四外不净所缘,于此四种相应淫贪,心得清净。
「淫相应贪复有四种」,我们这个凡夫,心里面有与淫欲相应的这种贪心有四种不同,那四种呢?一个「显色贪」,这个人这个青黄赤白,这样的这叫做「显色」,在这上有贪欲心。「二、形色贪」就是长短方圆,这个人是瘦的、是胖的、是高的、是矮的、是高眉广额,各式各样的事情,对这感觉到满意、爱着。「三、妙触贪」,这也是一种贪。「四、承事贪」,怎么叫「承事贪」呢?这个「承」者是「禀受」,禀受你的意思,你把你的意思表示出来他接受了,按照你的意思为你作事叫「承事贪」;这个人会做事,你感觉到满意你就生了贪心,就是这么意思。
「由依四外不净所缘,于此四种相应淫贪,心得清净」,我们这个凡夫有这四种贪,怎么样能对治呢?「由依」这外的朽秽不净有四种「不净所缘」,对于这「四种相应淫贪」的心就可以排除出去就没有了,心就不爱着了。
这个佛教是令人转凡成圣的,并不是已经得圣道才出家的,不是嘛!就是凡夫出家的嘛!令他转凡成圣之道,的确是应该有一个很完备的对治的方法,而不应该是马马虎虎的,马马虎虎怎么能有效呢?的确是应该是这样子的,说得清清楚楚的。
前面这是「总标」。下边是「别释」分四科,第一科是「于显色贪」。
玄二、别释(分四科) 黄一、于显色贪
若于青瘀、或于脓烂、或于变坏、或于四胀、或于食啖、作意思惟:于显色贪令心清净。
若是这个人,你作如是观:作这「青瘀」的这种观想,或者作「脓烂」的观想。或者作「变坏」,这个身体全面的都坏了。「或于四胀」这个身体四胀起来,好像一个袋子风吹起来,都鼓起来了。「或于食啖」、这个狼来了、或者是狗来了、或者鸟来了来食啖这个死尸。你能「作意思惟」,能这样子。这个「作意」就生起来这样子的不净观,这个「作」是生起的意思,警觉、警觉你,你努力把你的心把这个智慧生起来叫「作意」;生起来「思惟」,作这个不净观的思惟。「于显色贪令心清净」对于那个人那个显色怎么怎么好,这时候心没有了;都青瘀了、脓烂了还有什么可爱的呢?就这显色被破坏了,清净。
黄二、于形色贪
若于变赤作意思惟,于形色贪令心清净。
这是第二个「于形色贪」,这个是胖的、是瘦的、这是高的、矮的,各式各样的色。「若于变赤」,假设你这位修行人,你作「变赤作意思惟」,就是这个血肉、皮肉、血都没有了,变成了一个或者还有筋缠着骨头,可能还剩一点血,还有剩一点肉,就叫作「变赤」。你在「作意思惟」的时候,「于形色贪令心清净」,你欢喜形色的这个贪心没有了,心就清净了「令心清净」。
这是第二科。下面是第三科「于妙触贪」。
黄三、于妙触贪
若于其骨、若于其锁、若于骨锁、作意思惟,于妙触贪令心清净。
「若于其骨、若于其锁、若于骨锁、作意思惟」,思惟只是个骨头,一节一节的骨头,触髅骨、胫骨、肩骨、肋条骨,乃至脚趾头骨头都是骨头,你这样的作意思惟的话,「于妙触贪令心清净」,再也没有这个意思了,没有这心情了,也是有效。
黄四、于承事贪
若于散坏作意思惟,于承事贪令心清净。
这是第四「于承事贪」。「若于散坏」,他这骨散坏了,头骨在一个地方、手骨、肋骨各在一个地方都分开了「作意思惟」,「于承事贪」呢也不会贪心,心也清净了,不会有这个贪心了。
这么多的不净观分成这么四种,对治这四种贪,说完了。
玄三、总结
如是四种,名于淫贪令心清净。
下面第三科是「结」。第一科「总标」,第二科「别释」,现在第二科「总结」。
「如是四种,名于淫贪令心清净」,使令心清净,再没这个贪心了。
地二、引教证(分二科) 玄一、举教
是故世尊、乃至所有依外朽秽不净差别,皆依四种憺怕路而正建立。
现在是第二科「引教证」。前面说这个不净观,是弥勒菩萨说,但弥勤菩萨现在要引这个教,引释迦佛的圣教来证明是这样子的,是这个意思。这可见这个说法的确是不容易,你这样说人家相信吗?弥勒菩萨还要引证。这「引教证」里分二科,第一科「举教」,先把佛说的话标出来,这样意思。
「是故世尊、乃至所有依外朽秽不净差别,皆依四种憺怕路而正建立」,所以我们的本师释迦世尊,就是由前面一开始这不净观,有内朽秽不净、外朽秽不净的不同。「皆依四种憺怕路而正建立」,这「憺怕路」就是这一条路通到那个放死尸的地方去,你走这条路就到这死尸的那个地方去了,这条路很少人走所以是「憺怕」就是寂静的地方,谁愿意到死尸的地方去?谁也不愿意去嘛!所以是「憺怕路」。「皆依四种憺怕路」来建立这个朽秽不净的差别;有「四种憺怕路」,这在《大般若经》上有,那个〈四念处品〉说这个事情。
这是「举教」。下面「配说」分四科,第一科「显青瘀等」。
玄二、配说(分四科) 黄一、显青瘀等
谓若说言:由憺怕路见彼彼尸,死经一日,或经二日,或经七日,乌鹊、饿狗、瞳鹫、狐狼、野干、禽兽之所食啖;便取其相、以譬彼身亦如是性,亦如是类,不能超过如是法性。此即显示始从青瘀乃至食啖。
「谓若说言:由憺怕路见彼彼尸,死经一日」,就是在经上说;这《阿含经》里也有说,在《大般若经》也有说。「由憺怕路」,你从这「憺怕路」走过去的时候,就见到一个死尸、一个死尸在那里放着。这个死尸经过了一天,或者经过二天,或者三天、四天,乃至到七天,或者经过七天。「乌鹊、饿狗、瞳鹫、狐狼、野干、禽兽之所食啖」,这些鸟兽来吃这个死尸!来吃他。我们不明白,这个死尸里边坏了就是有毒了,这鸟兽去吃,这个鸟兽是不是也会中毒?不明白。
「便取其相,以譬彼身亦如是性」,你这个修行人修不净观的时候,你自己凭空想这不行的呀!你要到那个「憺怕路」那个地方去看这个死尸,经过一天乃至七天,为鸟兽所吃的相。「便取其相」,把那个相取到心里面来。「以譬彼身亦如是性」,以譬喻你所爱着的那个人的身体「亦如是性」,也是这样子,他也一定是要这样子的。「亦如是类」,也一定是与这个相似的、类似的。这个「性」呢,现在还没有显示出来、但是有这可能性的;等到「类」就是显示出来了,是这样子,终究有一天是这样子。「不能超过如是法性」,现在虽然会走路、会说话、种种令人颠倒迷惑;但是他不能超过前面这种境界,变成这个死尸了、为鸟兽所食啖,这样子,「不能超过如是法性」。
「此即显示始从青瘀乃至食啖」这几个差别,前面那个第一段说的,这就是那个显色贪。第二科「显示变赤」。
黄二、显示变赤
若复说言:由憺怕路见彼彼尸、离皮肉血筋脉缠裹。此即显示所有变赤。
这是第二科。若是那个经上佛说:「由憺怕路」,你这个修行人从憺怕路去了,走过去了,「见到彼彼的尸体」,见到尸体那尸体这时候也没有皮、也没有肉、也没有血、也没有筋脉的缠裹,没有这个。「此即显示所有变赤」,就剩了骨头了;当然未必那么清净,所以还会有残余的事情。
黄三、显骨锁等
若复说言:由憺怕路见彼彼骨、或骨、或锁。此即显示或骨、或锁、或复骨锁。
「若复说言:由憺怕路见彼彼骨、或骨、或锁」,这是第三科「显骨锁等」。「说言」,经上说:「由憺怕路」见到这一个骨头、那一个骨头,「或骨、或锁」。
「此即显示或骨、或锁、或复骨锁」就表示这个意思,这样子意思。这当然就是没有这个妙触贪的这回事情了,这样子。下面第四科。
黄四、显示散坏
若复说言:由憺怕路见彼彼骨、手骨异处,足骨异处,臗骨异处,膝骨异处,臂骨异处,肘骨异处,脊骨异处,髆骨异处,肋骨异处,颌轮、齿鬘、顶髑髅等,各各分散;或经一年,或二、或三、乃至七年,其色鲜白犹如螺贝,或如鸽色,或见彼骨和杂尘土。此即显示所有散坏。
「若复说言:由憺怕路见彼彼骨」,见到那样的骨、那样的骨,或者「手骨异处」在另外一个地方,「足骨」在另一个地方,「臗骨」在另一个地方,「膝骨」在又一个地方,「臂骨」在又一个地方,「肘骨异处」、「肘」就是胳膊这个肘骨,还有「脊骨」这个「脊骨异处」,还有「膊骨」就是肩膀的骨头、「异处」,还有肋条骨异处。
这个「颌辅、齿鬘」,「颌轮」就是下巴骨、颌轮。「齿鬘」这个牙齿也像个鬘似的,多少个牙齿排列就像个鬘似的。还有顶上的「髑髅骨」髑头骨,各各都分散在一处了,并不是连在一起了。而这骨头或者经过「一年、或二、或三,乃至七年」,「其色鲜白」,那个颜色变成白的,变了颜色。「犹如螺贝」,像那海里面的螺贝的颜色似的,或者是像鸽子色,有一点黄、不是洁白的。「或见彼骨和杂」在尘土里面,在尘土里掺在一起,或者骨被埋多少还漏出多少。
「此即显示所有散坏」了,这个身体就是散坏了。这也就是你不会有承事的贪了。
天三、结
如是依外所有朽秽不净所缘,令于四种淫相应贪心得清净。
这是第三科,结束这一段。「依外所有」的「朽秽不净所缘」,「令于四种淫相应贪」,这样的心「得清净」,你若作如是观就会有这样的作用。
这是第二科讲完了。第二科就是配说,那个不净观配合这四种。现在是第三科「于境欲境贪」,说这个事情。
亥三、于境欲境贪
由苦恼不净所缘,及下劣不净所缘故;令于境相应若欲若贪、心得清净。
前面说到那个「境欲」。「由苦恼不净」,你感觉他是满意的,结果以后就出现不如意的事情,很令你苦恼、「苦恼不净」,「及下劣不净」,欲界这个欲是最下劣的了,这是共于畜生的,畜生也知道这些事情。「所缘故」,「令于境相应若欲若贪、心得清净」,你作如是观这也没有了,所有的生活所需的一切境界都没有贪着心了。
这是第三科,下面第四科。第三科是「于境欲境贪」,第四科是「于色欲色贪」。
亥四、于色欲色贪
由观待不净所缘故;令于色相应若欲若贪、心得清净。
色界的境界当然超过了欲界;若对这无色界来说,色界也不是美妙的了,所以对色界的贪心也会清净了,也除遣了。这是第四科,下面第五科。
亥五、于萨迦耶欲萨迦耶贪
由烦恼不净所缘、及速坏不净所缘故;令于从欲界乃至有顶诸萨迦耶若欲若贪、心得清净。
「由烦恼不净所缘、及速坏不净所缘」,这两种「不净所缘」;欲界、色界、无色界都有烦恼,有烦恼种子,都是无常败坏法。能作如是观,「令于从欲界乃至有顶诸萨迦耶若欲若贪、心得清净」,这样作观把萨迦耶见也灭掉了,那就最少是得阿罗汉果了,这样境界。
酉二、结名
是名贪行净行所缘。
是结束这一段。这个「贪行」的「净行所缘」,这个「净行所缘」一共有五种,这个不净的「净行所缘」能对治「贪行」,是这样子。这结束这一段。
申二、显所说义(分二科) 酉一、结前说
如是且约能净贪行,总说一切,通治所摄不净所缘。
这是第二科「显所说义」,前面是「总说一切」。这个「总料简」那个地方,第一科「总说一切」,现在第二科「显所说义」。这个「显所说义」这个地方还有点意思的,分二科,第一科「结前说」。
「如是且约」,「如是」就是前面这一大段文。「且约能净贪行」,其实就是朽坏不净。「且约」这「能净」,能清净内心的贪欲心,约这一方面,一说就说多了说这个「一切」,说到六种不净。那么这六种不净「通治」遍一切处对治「所摄不净所缘」,能对治六种不净,对治六种贪行,六种不净都被对治。
这是「结前说」,前面就是说的很广。下面第二科「明今义」。
酉二、明今义
今此义中,本意唯取朽秽不净,所余不净亦是其余净行所缘。
「今此义中,本意唯取污秽不净」,现在这里说不净所缘,这个本来的用意,就是这个目的不是么广。那么用意只是什么呢?只是取这个「朽秽不净」对治内心的贪,对治贪行、淫欲、淫贪这些事情,不净。「所余不净亦是其余净行所缘」,其余的这个不净,这个苦恼不净、下劣不净、观待不净、烦恼不净、速坏不净这些事情,也是「其余净行所」,现在是能遣除贪行、是能净贪行的这一种所缘,「其余」的慈愍所缘、缘性缘起所缘、界差别所缘、阿那波那念所缘,就是「其余的净行所缘」。这里面说到六种不净,除了朽秽不净,其余的不净也是「其余净行所缘」,是这么意思。「其余不净」、那个地方说是萨迦耶见也断掉了,那就是属于界差别所缘了,界差别来断除我见,就这样子。这是「显所说义」。
前面这一段是「不净所缘」结束了。下面是第二科「慈愍所缘」。
巳二、慈愍所缘(分二科) 午一、征
云何慈愍所缘?
这是第二个,修这个慈愍心的这个所缘境,分二科,第一科是「征」。
怎么叫做「慈愍所缘」呢?这句话怎么讲呢?这个法门怎么修行呢?这个问。
下面第二科解释分四科,第一科「略辨相」分二科,第一科是「标义」。
午二、释(分四科) 未一、略辨相(分二科) 申一、标义
谓或于亲品、或于怨品、或于中品、平等安住利益意乐,能引下中上品快乐,定地胜解。
云何慈愍所缘?「谓或于亲品、或于怨品、或于中品」,这个也可能是没得禅定、连欲界定都没得到,也可能得到欲界定,也可能未到地定,也可能色界四禅,也可能得到定,是通于定也通于散。总而言之你静坐,坐下来以后摄心不散你作如是观,观什么呢?「或于亲品」,有亲爱关系的一类的人叫「亲品」。「或于怨品」,和你有怨恨的人这一类的人。「或于中品」,就是也不亲也不怨,这样的中等的这一类的人。
「平等安住利益意乐」,这个所缘的亲、怨、中是有差别,但是你能观察的心是平等的;什么平等心呢?「安住在利益意乐」,用利益的意愿去观这亲品、怨品、中品无差别的,都是利益这个亲品、利益怨品、利益中品的;我的心情平等的欢喜他们好,希望他们得到快乐,你的心要住在这个意愿上去观想,是这样意思;这叫做「慈愍所缘」。
「能引下中上品快乐,定地胜解」,这个地方说还是要有定。「利益意乐」,究竟什么利益意乐?利益的意愿,你想要他们好,得到快乐,什么快乐?「能引下中上品快乐,定地胜解」,这个「定地」就是在心里面寂静,在这里边你心里面引发出来下品的快乐、中品的快乐、上品的快乐,就送给这些人,送给亲品、怨品、中品,送给他们。你在定地做这样的胜解,就是做这样有力量的观察,有力量的观想,在寂静心里面做这样的观想;去观想有下中上品的快乐,送给亲、怨、中这些人,平等的安住利益意乐,是这样意思。
这是标,这是「标义」。第二科「释名」。
申二、释名
当知此中亲品、怨品、及以中品是为所缘;利益意乐、能引快乐定地胜解,是为能缘。所缘能缘总略为一,说名慈愍所缘。
「当知此中亲品、怨品、及以中品是为所缘」,解释这个慈愍所缘这个名字。「当知」这里边你要注意知道,这里边说的这个亲品、怨品、中品这三种人,是你在定地里边、心里边的所缘境;在静坐的时候先静下来入定了,思惟这三种人来了,可以前后次第,要这样说,「当知此中亲品、怨品、及以中品是为所缘」。
「利益意乐,能引快乐定地胜解是为能缘」;这三种人是「所缘」,什么是「能缘」呢?就是「利益意乐」,你对于他们有利益他们的意愿,这是「能引快乐,定地胜解」。这个「利益意愿」用什么利益呢?就是在定里边你心里面想,观想有快乐、有快乐出来;前面说三品快乐,这也是三品的快乐。但是这样的快乐,利益意乐也好,能引的快乐也好,都是在定地的胜解,定地的观想「是为能缘」,这是「能缘」,以能缘来缘所缘来利益他们,是这个意思。
「所缘能缘总略为一,说名慈愍所缘」,这个「所缘」的三种人和,「能缘」的利益意乐定地胜解,把它总合起来略而为一,成立安立一个名字,叫做「慈愍所缘」,这样意思。
这是第一科「略辨相」说完了。下面第二科「配经说」。
未二、配经说(分四科) 申一、慈俱心
若经说言慈俱心者:此即显示于亲、怨、中三品所缘、利益意乐。
这个「配经说」分四科,第一科是「慈俱心」。
「若经说言慈俱心者」,若是佛在经里面,佛这样说「慈俱心」,佛说这么一句话「慈俱心」;心是心王、慈是心所;这个「慈」,这慈能与乐这种心情和心王在一起,和心王在一起的时候干什么?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此即显示」于亲、于怨、于中三品所缘的人,利益的意乐,叫做「慈俱心」,就是这么样解释。若只是说「慈俱心」,我们不知道慈俱心什么意思,这个弥勒菩萨解释一下,哦!是这个意思;「此即显示于亲、怨、中三品所缘利益意乐」,「利益意乐」正好就是慈能与乐,就是这个意思。
申二、无怨无敌无损害(分二科) 酉一、标显
若复说言无怨无敌无损害者:此则显示利益意乐有三种相。
前面是「慈俱心」第一科,现在第二科「无怨无敌无损害」,这是分两科,第一科是「标显」,就是先把它说出来,立出来。
「若复说言」若佛陀在经里面又说了,修这个慈愍观的人,心里面「无怨无敌无损害者」说这句话,这句话什么意思呢?「此则显示利益意乐有三种相」,有三种形相。这是「标显」,标出来。
现在底下「逐释」,逐就是随,随所标的文加以解释。这就解释了。
酉二、逐释
由无怨故,名为增上利益意乐。此无怨性二句所显,谓无敌对故、无损恼故。不欲相违诤义、是无敌对;不欲不饶益义、是无损害。
「由无怨故,名为增上利益意乐」,由于这个人修慈愍观的目的,就是要破除去对某一种人的恨,目的是这样子。现在说你这个修观的人,修慈愍观的人,你心里面没有怨,你心里面不愿意有怨恨,所以心里面有慈悲心没有这个怨,这就叫做「名为增上利益意乐」,就是很有力量的利益人的一个好的一个愿望,「利益意乐」。
「此无怨性二句所显」。说这个「无怨」这句话,究竟是怎么解释呢?「二句所显」,用两句话来显示它的意义。那两句话呢?「谓无敌对故、无损恼故」,前面这个文上说「无怨、无敌、无损害」就是这样、这个无敌。这样说这个「无怨」是总说的,「无敌、无损害」是别说的,也是用这两句解释这个「无怨」,用这两句所显示。「谓无敌对故」,自己心里面解除这个怨恨,同他不是敌人,不是对立的,没有敌。「无损害故」,怎么叫做「无敌」呢?就是没有损害心了,我对他没有损害心,这样意思。
怎么叫做「无敌对」呢?是「不欲相违诤义」,我不愿意和他相诤论,不愿意同他冲突,这样意思。「相违」,你说东我就说西,你若说是好我就说坏,总是我和你是不一样,冲突。现在不想这样子;「不欲相违」,不愿意和你诤论,这就叫做「无敌对」的意思。这「无敌对」是什么意思?就是这样意思,「不欲相违诤」就叫做「无敌对」。
这「无损恼」是什么意思呢?是「不欲不饶益义,是无损害」。「不饶益」,我不能够利益你、我要伤害你;我现在,不,我不要「不欲不饶益」,我不愿意伤害人,对人都要利益,我不要伤害人,「是无损害」的意思,这个「无损害」是这个意思。
这个「无敌对」是「不欲相违诤」,就是语言上不和他起冲突。这个「不欲不饶益」是行动上不要伤害他,不要做出来的事情对他有伤害,不要做这个事,叫做「无损害」。这两句话合起来,名叫做「无怨」,这个解释完了。
下面第三科「广大无量」。前面第一科是「慈俱心」,第二科是「无怨无敌无损害」。现在第三科「广大无量」分二科,第一科是「标显」。
申三、广大无量(分二科) 酉一、标显
若复说言广大无量者:此则显示能引下中上品快乐。
「若复说言广大无量者」,若是经上佛陀说修这个慈愍所缘,修这个慈愍观的时候,要有「广大无量」的这个话。经上这样讲,这是什么意思呢?「此则显示能引下中上品快乐」;前面说是「下中上品」就是三品快乐,什么三品快乐呢?没有说;现在这里说了。就是「广大无量」这句话就是显示「能引下中上品快乐」,这个「能引」就是你在定中这样子观想,叫做「能引」,是那么意思。
这是第一科「标显」。下面解释,第二科「随释」。
酉二、随释
欲界快乐、名广;初二静虑地快乐、名大;第三静虑地快乐、名无量。
「欲界快乐、名广」,欲界人所认为快乐的事情,世界上快乐事情,人间的富贵,或者天上的五欲乐,叫做「广」。「初二静虑地快乐、名大」,色界初禅、二禅的快乐,那是三昧乐了,这是叫作「大」。「第三静虑地快乐、名无量」,这欲界、色界、无色界最快乐的就是第三静虑,所以称做「无量」,「广、大、无量」这是三品快乐。
申四、胜解遍满具足住
若复说言胜解遍满具足住者;此则显示能引快乐定地胜解。又此胜解,即是能引快乐利益增上意乐所摄胜解作意俱行。
这是第四科。前面是第三科「广大无量」,现在第四科「胜解遍满具足住」。
「若复说言」,若佛陀又说了,又开示了修慈愍观的人,说「胜解遍满具足住」,这句话什么意思呢?「此则显示能引快乐定地胜解」,这句话是弥勒菩萨作注解的解释。说这句话的意思就表示「能引快乐」的定地胜解,就是「定地胜解」能引快乐,能引这三品快乐、三品快乐是所引的;谁能引发出来这三种快乐呢?就是「定地的胜解」,就是你入了定的时候你作如是观,是这个意思。说「胜解遍满具足住」就是这个意思。但这是一个解释;下面第二个解释。
「又此胜解,即是能引快乐利益增上意乐所摄胜解」,也就是这个「胜解」,前面是「能引快乐定地胜解」是一个解释。下面又这个「胜解」还有什么意思呢?就是「能引快乐」的,这快乐是由这「胜解」引发的这个「利益增上意乐」。「利益增上意乐」也是「能引」的;说「胜解」是能引的,也是「利益增上意乐」所引的,所以这个「利益增上意乐」和这个「胜解」,他们是一回事。就是「能引快乐」的「利益增上意乐所摄」的「胜解」,这个「胜解」就是利益意乐,他们是相互相摄属的。
「作意俱行」,就胜解是个「作意」,胜解就是利益增上意乐,这三品快乐也是「作意」,就是你心里面这样子生起来,是在一起活动的、在一起,不是分离的,分离就不行了,「作意俱行」。这就是叫做「胜解遍满具足住」,这句话弥勒菩萨这么解释。
未三、广差别(分二科) 申一、能缘
若于无苦无乐、亲怨中三品有情,平等欲与其乐,当知是慈。若于有苦、或于有乐,亲怨中三品有情,平等欲拔其苦、欲庆其乐,当知是悲、是喜。
这下边是第三科「广差别」,未三「广差别」。第一是「略辨相」,第二科「配经说」,现在第三科「广差别」分二科,第一科「能缘」。
「若于无苦无乐,亲怨中三品有情,平等欲与其乐」,就是这个人是我亲爱的人,这个人是我怨恨的人,这个人是无亲无怨的人,这三种人。这三种人也没有什么苦恼的事情,也没有快乐的事情,不苦不乐这样的有情,「平等欲与其乐」,那么这个修慈愍观的人在静坐里面,就平等的;这三种人我没有怨亲的差别,我平等的一样的给他这三品的快乐,三种快乐。「当知是慈」,这就叫做慈愍,这就是「慈」,这个「慈」的作用慈能与乐就是这个意思,修这个慈观。
「若于有苦、或于有乐,亲怨中三品有情,平等欲拔其苦、欲庆其乐,当知是悲、是喜」,这个慈、悲、喜,不只是修慈、也修悲、也修喜的。怎么样修悲、修喜呢?就是「若于有苦」的亲怨中三品有情,或者是「有乐」的亲怨中的三品有情,那对这样的情形你怎么样修观呢?就是「平等欲拔其苦」,若是都是有苦的亲怨中三品,他们有苦我就欲拔其苦,观想他们没有苦、苦没有了,这样子「拔其苦」。如果是有乐的三种有情呢?是「欲庆其乐」,就祝贺他:很好啊!你没有苦恼,你很快乐!祝贺他。「当知是悲、是喜」,这就是以悲所缘,和喜所缘的差别。这个「喜」就是庆贺他的快乐,拔其苦就是「悲」所缘,悲能拔苦,是这个意思。这是慈、悲、喜这三种。
下面第二科是「所缘」。前面是指「能缘」,就是慈悲喜这是能缘,下面指「所缘」。
申二、所缘
有苦有情、是悲所缘;有乐有情,是喜所缘。是名慈愍所缘。
「有苦有情是悲所缘」,「有乐」的有情是喜所缘,「是名慈愍所缘」。加上前面那个「慈愍所缘」。下面第四段「显方便」。
未四、显方便
若有瞋行补特伽罗,于诸有情修习慈愍,令瞋微薄;名于瞋恚心得清净。
这是「显方便」,表示你作如是观你能得到这种效果,得到这样的利益。
「若有瞋行补特伽罗」,说这个人他是贪欲心不重,贪欲心不障碍他的道,不能说一点也没有,但是不障碍他修止观,不障碍他修学圣道。但是他另外有个瞋心、瞋心很大,这个人瞋心很大,那这个瞋心能障碍他修学圣道,那怎么办呢?就是「于诸有情修习慈愍」,这个人,这个瞋行的补特伽罗,他要「于诸有情」,于这个亲怨中这三种有情「修习慈愍」观,你像前面这么样修。这么样修就能「令瞋微薄」,使令你这个瞋心就轻微了,就微小了就薄弱了,不是很重了,就不障碍你修学圣道了,「令瞋微薄」。「名于瞋恚心得清净」,就是你这样子修,使令瞋恚心就「清净」了。
这是这个「慈愍所缘」讲完了。
我们从这上看可以知道,这个佛在世的时候这个出家人,你随佛出家以后;不管你是随佛出家、随阿罗汉出家以后,佛就是针对你,你是贪行补特伽罗叫你修不净观,瞋行的补特伽罗叫你修慈愍观,就是给你开药方,针对你的病开药方;然后最后是修四念处。先修五停心观,把障碍修学圣道的这些烦恼先把它对治了,然后修四念处转凡成圣。佛在世的时候,佛是这样做法。
我们今天的出家人,出家以后怎么做法?如果我们出了家以后,我们不学习佛法,我们不知道佛在世的时候怎么办,佛陀怎么样做法,不知道。而现在的我们中国佛教,出家多数就是叫你念佛,念佛好!是的确好,也是好!
这个念佛好是好,可是修这五停心观修四念处也是好,我认为还是特别好,原因是什么呢?就是把内心里面这些烦恼能对治能消除了,令你能转凡成圣,念佛不一定转凡成圣,我看。念佛的人其中有人转凡成圣吗?并且修念佛法门的人,尤其是现在是持名念佛,持名念佛目的并没有想要断惑证真,你目的没有这种想法,没有断惑证真的目的,只是告诉你信愿行求生阿弥陀佛国,只是这样,这也是好啦!但是现在你没能断惑,这个烦恼还在你心里面,就是还有这个问题。如果专心念佛虽然是很好,也可能就不想要去广学佛法,因为…我不管了,这个世界的事情我不管了,我到阿弥陀佛国去了,一切一切的事情等我从阿弥陀佛国回来再说了,就是这样子。这样子对娑婆世界的佛法可有很多问题。但是佛菩萨安排这个净土法门实在是不得已,如果不安排净土法门的话,更糟糕,更糟糕了。
所以从学习经论我们知道一件事,佛菩萨就是…佛菩萨那个法眼、慧眼,看见这个众生他现在能修学四念处,就不说这个念佛法门,不说这个持名念佛的法门,不说这个,就说五停心、四念处叫他现在转凡成圣。如果不能修五停心观,也不能修四念处了、这个人,但是这个人也信佛那怎么办呢?你念阿弥陀佛到阿弥陀佛国去,原来是这么回事,是这么回事。如果也不修五停心观,也不修四念处,也不念佛,那怎么办呢?
- 上一篇: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二十六(7)
- 下一篇: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二十七(1)
-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三(9)
- 瑜伽师地论讲记
-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五十(9)
-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五十(8)
-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五十(7)
-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五十(6)
-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五十(5)
-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五十(4)
-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五十(3)
-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五十(2)
-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五十(1)
-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九(7)
-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九(6)
-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九(5)
-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九(4)
-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九(3)
-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九(2)
-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九(1)
-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八(14)
-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八(12)
- 楞严经白话文卷一
- 第一卷 忉利天宫神通品
- 卷一 序品 第一
- 第四卷 阎浮众生业感品
- 第六卷 如来赞叹品
- 第二卷 分身集会品
- 第三卷 观众生业缘品
- 第八卷 阎罗王众赞叹品
- 第五卷 地狱名号品
- 第七卷 利益存亡品
- 妙法莲华经注音 序品第一
- 第十三卷 嘱累人天品
- 第九卷 称佛名号品
- 第十二卷 见闻利益品
- 第十卷 校量布施功德缘品
- 《地藏经》赞
- 第十一卷 地神护法品
- 《地藏经》开经偈
- 楞严经白话文卷二
- 《华严经》原文卷一至卷五
- 妙法莲华经弘传序
- 楞严经注音 第一卷
- 卷一 方便品 第二
- 《地藏经》回向偈
- 妙法莲华经注音 譬喻品第三
- 妙法莲华经注音 方便品第二
- 卷二 譬喻品 第三
- 楞严经白话文卷三
- 楞严经白话文卷四
- 卷七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第二十五
- 卷二 信解品 第四
- 楞严经注音 第七卷
- 妙法莲华经注音 化城喻品第七
- 卷三 化城喻品 第七
- 卷三 药草喻品 第五
- 卷六 药王菩萨本事品 第二十三
- 妙法莲华经注音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第二十五
- 楞严经白话文卷十
- 楞严经白话文卷五
- 卷四 五百弟子受记品 第八
- 圆觉经讲的是什么内容?圆觉经概说
- 《大宝积经》共有多少卷,是谁翻译的?
- 楞严经是怎么来的?楞严经的由来故事
- 佛经的序分、正宗分、流通分是什么意思?
- 玄奘大师版《心经》讲记
- 念地藏经期间总做噩梦,这是为什么?
- 《华严经》是怎么来的,是谁从龙宫带出来的?
- 念经时,可以跟着文字去理解内容,感受景象吗?
- 《六祖坛经》的四种版本
- 维摩诘经主要讲了什么?
- 华严经是大乘经典吗,有哪些汉译本?
- 真正的佛在哪里?真如自性是真佛,邪迷三毒是魔王
- 《坛经》处凡愚而不减,在贤圣而不增的意思
- 《法句经》偈颂:人生在世间,应实行善德的讲解
- 百佛名经注音版
- 增一阿含经是谁翻译的,多少卷,讲什么?
- 《华严经》偈语“汝等众生,不能自救”是什么意思?
- 妙法莲华经是谁说的?
- “空”与“色”相依相存,无有差异
- 《法华经》的四安乐行是指什么意思?
- 《法句经·智者品》偈颂:智者不为得失心动
- 《维摩诘经》的汉译本与注疏
-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是谁翻译的?心经译者玄奘大师
- 佛语法门经注音版
- 法华经是谁翻译的?妙法莲华经译者鸠摩罗什介绍
- 《无量寿经》三辈往生是通途菩提心还是净土菩提心?
- 《法句经》偈颂:此心难觉察,随欲望流转的解读
- 《心经》的大智慧
- 圆澄禅师翻跟斗作礼讲《金刚经》
- 《父母恩重难报经》提倡孝道的偈语
- 《六祖坛经》中的两处“念”是指什么?有什么不同?
- 佛说菩萨行五十缘身经注音版
- 大方等如来藏经注音版
- 如何拥有幸福的生活?常修慈悲心,烦恼自然无
- 《法句经·心品》偈颂:飘浮不定心,不明了正法的讲解
- 九品往生出自哪部经典?
- 莲池赞的全文及拼音
- 华严经有几个版本?四十华严、六十华严、八十华严
- 菩萨生地经注音版
- 从《坛经》片段,瞻仰学习六祖大师的嘉言懿行